致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蹟材料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7W
致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蹟材料5篇

致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蹟材料5篇

01

抱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

楊根思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受到地主的剝削和壓迫,心中對舊社會充滿仇恨,得知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人民的隊伍,就下定決心跟黨走。入伍後,他把這種信念轉化為苦練軍事本領的動力,堅信只要時刻遵守黨的決議、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隨部隊轉戰南北,不畏艱難困苦,先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禮,初次參加即手持長矛繳到了槍,顯出智勇雙全的才幹;楊根思曾創造了用炸藥包俘虜國民黨軍一個排的驚人戰績,被授予華東一級人民英雄。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楊根思這位新四軍老戰士、參加過淮海戰役等大小數十次戰役戰鬥、多次榮獲戰功的著名的戰鬥模範和爆破英雄。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鬥中,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長津湖畔下碣隅裏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

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鬥準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敵人的第一次進攻。接着,美軍組織兩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衝入敵羣,用刺刀、槍托、鐵鍬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湧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後,再次將美軍擊退。

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亂炸,隨後發起集團衝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在堅守小高嶺戰鬥中,楊根思率領三排打退美軍8次進攻,在最後只剩他一人時,他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一把拉着了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着煙,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藥包衝向敵羣,與敵人同歸於盡,年僅28歲。朝鮮政府在長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楊根思英雄紀念碑。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題詞讚譽他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願軍的模範指揮員”。

02

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 伍先華

伍先華(1927~1952),遂寧縣三聯鄉人。民國16年(1927)生。家貧困,父玉恩,抬滑竿養活五個孩子。先華念兩年私塾後務農,15歲時被拉壯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繼去世。先華在國民黨軍隊裏受盡折磨,幸於1949年12月獲得新生,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次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3月,響應“保家衞國,抗美援朝”的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去朝鮮。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戰役中,先華冒着敵人瘋狂的掃射和轟炸,把受傷的班長背下陣地,又急返戰場與兩個戰友狠擊敵人,打退了三次反衝擊,榮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次戰役後,先華所在部隊向北轉移。他調到連部照料重病的連長。夜行軍,他攙扶連長;淌水過河,他揹着連長;爬山崗,他讓連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敵人炮彈打來,他用身體護衞連長。不久,任二連一排三班班長。部隊接到修築防禦工事的任務,先華班挖交通壕時,他採用先掏空底層再砸上層的辦法,提高工效兩倍半;修穿石坑道時,找竅門使爆破進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頭不夠用,他讓戰士休息,自己頂風冒雪徹夜幹;收工後,他讓戰士休息,自己則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覺後,還給戰士刮掉鞋上的冰塊,烤乾濕鞋;戰士腳凍,他把得獎的襪子送給戰士穿,而自己卻用破布包腳;班裏少燈油,他以青去皮壓碎烤乾代燈的辦法,解決了燃眉之急。先華帶領戰士出色完成了修築工事的任務,又榮獲三等功。

連隊到新坪附近練兵,先華班住在一户朝鮮老鄉家。這家只有老倆口和兩小孫。老人70多歲,幹活吃力;小孫幾歲,需人照料。於是,他和戰士們研究,想出結合練兵為老人家做事的辦法:爬山演習,每人揹回一捆乾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還多;衝鋒演習,把糞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誰站崗,誰就給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爺半夜起來。戰士愛老鄉,老鄉也愛戰士。老人常給戰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悄悄幫戰士洗衣服,把志願軍當自己親人看待。部隊奉命開拔,村裏朝鮮老鄉都來送行。金城官岱裏反擊戰前夕,先華班進行了一系列戰前準備。根據上級部署,這次戰鬥關鍵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敵人主陣地和指揮所,我方從哪裏也別想打上去。這個艱鉅的爆破任務交給了先華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時,官岱裏反擊戰開始。先華領着班裏黨員戰士宣誓:“在黨需要的時候,願獻出自己的生命!”先華指揮全班分兩個爆破組衝向目標。連續炸燬了幾個地堡,但正面攻擊部隊還是被敵人坑道里的機壓住不能前進,爆破組也有很大傷亡。當此緊急關頭,先華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衝向火海。他中途中彈倒地,但還是盡力爬近敵人火力點,拉燃導火線冒着密集的彈雨,衝進坑道,炸死敵人40餘人,消滅了火力點,掃除了部隊前進的障礙,為官岱裏反擊戰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先華壯烈犧牲,時年26歲。

1952年11月2日,志願軍政治部給先華追記特等功,追授“一級爆破英雄”稱號。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他的家鄉遂寧,建有烈士陵園和他的塑像。

03

烈火焚身巋然不動的“一級英雄”邱少雲

邱少雲,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銅梁人,生前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八十七團九連戰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為避免暴露任烈火燒焦身體而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英雄”榮譽稱號,並追記特等功。

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擊戰中,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衝擊後掃除障礙的任務。潛伏前,邱少雲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寫道:“寧願自己犧牲,決不暴露目標,為了整體,為了勝利,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願獻出自己的一切。”執行任務中,邱少雲在距敵前沿陣地60多米的草叢中潛伏時,敵人突然向潛伏區逼近。為了掩護潛伏部隊,指揮所命令炮兵對敵進行打擊。

敵人遭到打擊後出動飛機偵察,並盲目發射偵察燃燒彈。一顆燃燒彈正好落在邱少雲身邊,飛迸的火星濺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燒着了他的棉衣、頭髮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溝,只要往水溝裏一滾,就可以把火撲滅……因為邱少雲是尖刀班戰士,負責戰鬥打響後剪斷敵人的鐵絲網,所以埋伏較靠前,他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有可能被發現,整個排也就會被發現,整個行動也許就會失敗。但是英勇的邱少雲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燒。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嚴守紀律,咬緊牙關,任烈火燒焦身體而一動不動。

他雙手深深插進泥土中,身體緊緊地貼着地面,以驚人的毅力忍受着劇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時年僅26歲。邱少雲的戰友盼望的時刻終於來到了!下午5時30分,敵人的槍聲不響了,火焰漸漸地熄滅了,陣地上一片寂靜。突然,潛伏在草叢中的500多名志願軍戰士,像爆開的定時炸彈一樣,轟然一聲炸響了……邱少雲同志犧牲後,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懷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為整體、為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邱少雲同志永垂不朽!”為了表彰邱少雲的英雄事蹟,上級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經中央軍委批准,將其畫像製作印發全軍,在連以上單位懸掛、張貼。

04

“登高英雄”楊連弟

天津北辰區一處院落,四周綠蔭環抱,不時有清脆的鳥鳴聲,院落中央有一座金黃色的軍人半身塑像,下方鐫刻着“登高英雄楊連弟”。楊連弟,1919年生於天津市北倉鎮北倉村,14歲開始便幫工種地補貼家用,做過電工、架子工等。1949年3月,楊連弟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

在搶修北寧線灤河與安山大橋時,楊連弟創造了“在跌落的鋼樑下搭枕木垛,用短鋼軌代替起重工具移樑”的辦法,保證了大橋的及時修復。1949年8月,楊連弟參加了隴海鐵路8號橋的搶修工作。該橋高45米,是當時全國最高鐵路橋。大橋遭到炸燬後,因施工難度極大,先前工程隊耗費較長時間未能修復。

面對無法攀爬的橋墩,楊連弟琢磨出用鐵鈎綁杆子登高的辦法,他帶領18名戰士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冒險登高作業。前後耗時4個小時,9月4日下午1點,楊連弟成功登上8號橋2號橋墩。他所創造的“單面雲梯”施工法,為大橋提前修復奠定了基礎。當年10月18日,8號橋順利通車,比預定計劃提早了12天,楊連弟榮立大功一次,並被授予“登高英雄”稱號。1950年楊連弟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被編入鐵道兵團一師一團一連,當年11月赴朝參戰。在鴨綠江、大同江、沸流江、龍津江、清川江、百嶺川等鐵路橋樑的搶修任務中,楊連弟均做出了貢獻。1951年3月,楊連弟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2年5月15日,楊連弟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被一顆定時炸彈的彈片擊中頭部,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3歲。楊連弟犧牲後,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級英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等稱號。隴海鐵路8號橋被命名為“楊連弟橋”,他所在連隊被命名為“楊連弟連”。為紀念楊連弟的英勇事蹟,2013年,天津市籌資建立了楊連弟烈士紀念館,免費向公眾開放。紀念館分為藝術展廳、事蹟陳列廳和多媒體演播廳三個部分,用大量的圖片、實物和音像資料全面展示了楊連弟的生平事蹟和卓著戰功。

05

拉響了最後一枚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孫佔元

孫佔元(1925~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河南林縣(今林州市)人。

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歷任班長、排長。

1952年10月14日,在朝鮮上甘嶺戰役中,敵軍約6個營的兵力攻佔了志願軍防守的597.9和537.7高地。孫佔元率領突擊排對597.9高地2號陣地實施反擊,接近2號陣地時,他的雙腿被敵炮彈炸斷。戰士們勸他撤離陣地,他堅定地説:“我是共產黨員,是指揮員,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他以堅強的意志,來回爬行指揮,用機掩護戰士易才學爆破,摧毀3個火力點。

突擊排攻上2號陣地,繼續向縱深發展時,敵人突然從陣地側後反撲過來,數名戰友犧牲。他利用已攻佔的碉堡,架起繳獲的兩挺機輪番射擊,接連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80餘人。敵人再次發起攻擊,在戰友相繼傷亡、彈藥告罄的情況下,他忍着巨大傷痛,艱難爬行,從敵人屍體上解下繼續戰鬥。當敵軍擁上陣地時,他拉響了最後一顆 ,與敵同歸於盡,年僅27歲。

1952年11月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並於1953年4月8日追授“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各1枚。林縣人民政府將其出生地共水村改名為佔元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