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人物事蹟推薦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1W

事蹟需要簡要概述自己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績,好的事蹟材料都是我們在認真分析之後寫出來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2023中國人物事蹟推薦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3中國人物事蹟推薦5篇

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1

在美國尤金舉行的20_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尤金站比賽,中國飛人蘇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賽中,以9秒99的成績並列季軍。蘇炳添成功奪牌讓中國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亞洲的驕傲。他不到最後一秒不放棄的精神,更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專注執着,正確科學地把握自己,永不言棄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專注精神,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精神,一種成功所必須的精神。他,年僅25歲,就獲得了獲得了神學哲學雙學位。如果他願意,他隨時可以成為巴赫音樂最正統的接班人,這就是史懷哲傳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鮮花掌聲,輿論的吹捧沒有給這個理性的年輕人帶來一絲的浮躁。29歲時,他決定從零基礎學習醫學,拯救非洲難民。從此,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專注地奉獻給了非洲醫療事業,在蠻荒叢林中度過餘生。被譽為“非洲之父”的他,臨終時由衷感慨:“上帝啊!當跑的路我跑過了,盡力了,我一生紮實的活過了!”史懷哲的一生可謂專注地做到了追隨奉獻的本心,做了最真實的自己。可見,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具有專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南開馬蹄湖畔的親筆題詩,正是葉嘉瑩先生一生的寫照。已九十歲高齡的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講究科學,充分利用優勢,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處,從孩子到成人,傳播的方法都是讓人喜聞樂見,她也從中得到啟發。葉先生曾説,她的根在祖國,她要為祖國永遠留下古典詩歌的財富。於是,人們依舊能在世界各地華人文化圈內,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終讓一代年輕人感受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她因此成為當今詩壇傳播中國古典文化的一員宿將。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她的科學精神和執着的卓越的內涵,卻始終沒有改變,精神矍鑠,風采依舊,真是“蓮實有心”“夢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執着的精神加上科學的態度,才是成功的雙翼。

永不放棄,更是一種高寶貴的品質。在成功的路上,一定會遇到許多許許多多困難,只有那些不畏艱險,執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達到頂點。他生來就沒有四肢,獨特的.外表讓人銘記。他就是享譽全球的演説家尼克.胡哲。少年時飽受嘲諷,讓他閃過輕生念頭。但跳進浴缸前他改變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於是,他苦練演説技巧,到世界各地尋找機會。在被拒絕上百次之後,終於感動了世人。憑着出色的勵志演講,他贏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頭也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説:“沒手、沒腳、沒煩惱。”因此,他的樂觀與堅忍終於帶他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終於駛向成功的彼岸。

奧斯特洛夫斯基説:“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是強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鑑。專注執着,科學追求,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

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2

回到下莊 英雄譜前告慰築路犧牲羣眾

金色的陽光照耀着大山,毛相林坐的小車在山路上盤旋,他的思緒從北京的頒獎現場回到了下莊的這條路上——

開工修路那一聲聲開山炮、村民墜崖那一聲聲哭喊、路基坍塌那一聲聲歎息、建成通車那一聲聲歡呼、遊客進山那一聲聲歡笑……一下子湧上毛相林的腦海,在耳旁一遍又一遍迴響。

“停一下!停一下!”車到雞冠嶺,毛相林下了車。這裏建有英雄譜,上面有修路村民的名字,特別設置了築路犧牲人員名單。毛相林懷抱“時代楷模”榮譽證書和獎牌,默默地佇立了幾分鐘,回頭對楊亨雙、彭仁鬆説,“這份榮譽屬於下莊人,屬於修路的村民,特別是6位村民,他們沒有白白犧牲。”

“昔日登天路,今日致富路。”看着這副對聯,再看看山路盤旋的下莊和谷底的果園、裊裊升起的炊煙。毛相林説,“我們一起努力,讓下莊變得更美好。”

到家已是下午3點過,毛相林放下手頭的東西,徑直去了黨員黃玉庭家。黃玉庭70歲,因患風濕殘疾。當年,黃玉庭非常支持修路,也多次為村裏的發展和治理提意見和建議。一有空,毛相林就會去找黃玉庭聊天,關心他的身體。

“毛主任領獎回來啦!”傍晚,毛相林從北京回來的消息在下莊傳開了。村民黃全亞第一個衝進毛相林家要搶先看看他的榮譽證書和獎牌。60多歲的劉恆保也丟下鋤頭趕了過來。一下子,毛相林家擠滿了鄰居,“哈哈!你是我們下莊的佼佼者,下莊人的驕傲!”鄰居們對毛相林説。

榮譽,沒有讓毛相林止步,而是讓他更加幹勁十足。接連幾天,毛相林圍着村頭轉了幾圈,去看了柑橘果園、人居環境整治、污水治理項目,幾項工作都進展順利;同時又忙着張羅村裏的扶貧掃尾工程和扶貧迎檢準備工作。

“你上新聞聯播了”“央視報道你們下莊啦”……最近,毛相林接到很多親友發來的微信祝賀,“還有很多未接電話,我還沒來得及看新聞。”

毛相林説,這份榮譽是對他的鼓勵和鞭策,自己一定會努力把下莊建設得更好。

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3

戰場上舍生忘死、報效祖國,和平年代堅忍不拔、無私奉獻,近日,朱彥夫的精神讓山東青年學子“熱血沸騰”,紛紛表示要學習“時代楷模”,努力成才報國。

濟南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大三學生辛寧説,她在朱彥夫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可能。“朱彥夫用信仰撐起了他的極限人生,同時也用信仰感動着當代年輕人。想想朱彥夫,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學給我們創造了好的學習機會和環境,我們不能就把它浪費在上網、睡覺、逛街上,好好利用時下擁有的一切,書寫人生的輝煌。”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組織700餘名在校生觀看了朱彥夫事蹟。5個自習室裏座無虛席、鴉雀無聲。

李穎同學説:“朱彥夫為國家擔當,歷盡挫折而不放棄,配得上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稱號。”

製藥1301班王浩同學表示:“朱彥夫同志作為一名戰鬥英雄、傷殘軍人,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展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政治品格。我要以朱彥夫為榜樣,從自身做起,以實際行動,為學校增光添彩。”

朱彥夫的先進事蹟深深震撼了山東理工大學的學生們。大學生記者協會楊準説:“當聽朱彥夫説‘很羨慕那些能自由讀寫的人’時,我感到既汗顏又幸運。我很久都沒有拿起一本書來細細閲讀了。我有健全的身體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運的是當我得知該珍惜這一切的時候還不算晚。”

山東理工大學校學生會主席譚曉爽説,“朱老經歷了那麼多困難,仍能堅強面對,值得我們學習。任何不能擊垮我們的困難都是我們繼續前行的階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奮鬥。觀看了朱老的先進事蹟,其實也是對自己心靈的叩問:你還有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你最初的夢想呢?我們應學習朱老的精神,從中積極吸取茁壯成長的養分。”

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4

1.羣英薈萃

楊振寧本科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後,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讀研究生。讀研究生期間,楊振寧住在聯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這些中華民族未來的精英們聚於一起,在陋室裏交談切磋,結伴探索着科學的奧祕。

2.楊門長子

作為楊家長子,楊振寧為鼓勵弟妹多唸書,還訂出了一些頗為吸引人的規則:一天之中,誰唸書好、聽母親的話、幫助做家務、不打架、不搗亂就給誰記上一個紅點,反之就要記黑點。一週下來,誰有三個紅點,誰就可以得到獎勵———由他騎自行車帶去昆明城裏看一次電影。

3.名師高徒

楊振寧讀聯大物理學系時,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對楊振寧來説,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振寧在學校裏,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

楊振寧還多次説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時,選了《用羣論方法於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論文,並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髮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來唁電説:"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後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後,開始注意"場論",並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

1957 年 12 月 10 日,35 歲的楊振寧和 31歲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台。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羣論的領地,並説後來包括宇稱守恆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 15 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

2023中國人物事蹟篇5

北京時間__年__月1日晚,年近32週歲的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半決賽他跑出了9秒83——新的亞洲紀錄。

作為第一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這一夜,他“蘇神”的綽號被更多人知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炳添的人生,遠比比賽還要精彩。

“飛人”

“9秒98”、“9秒83”,東京奧運會像一場夢——“飛人”蘇炳添終於圓夢東京。

半決賽起跑前,他擺出了“拿捏”的手勢,幾秒後,他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賽後,他説自己只是想進步一點點。看似“凡爾賽”,但將個人最好成績提速0.08秒的背後,是多年的漫長磨鍊。

常年的訓練比賽,帶給他一身傷病,蘇炳添原本計劃在2017年退役,卻因心中不熄的短跑之火重返賽場。

2018年兩次跑出9秒91的蘇炳添,在次年多哈世錦賽後,便遭遇了18個月的傷病困擾,腰傷新愈,又添肩傷。這個永遠追求速度的身體,跑得過對手,卻跑不過傷病。

奧運會因疫情延期一年,他曾因此長達13個月沒有比賽。種種困難之下,身為“超齡”老將,他仍笑着説“我真的還可以再跑。”

強大的意志力支撐他一步步靠近奧運夢想,最終,蘇炳添站上了奧運決賽的起跑線。

“蘇教授”

賽場下的蘇炳添,本科與碩士均就讀於暨南大學,還在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學生們叫他“蘇教授”。

個人的實踐是他寶貴的教學素材。2018年4月,蘇炳添被正式聘任為暨大副教授,他還曾利用國家隊休整時間回校,教學生們熱身與短跑的技術。或許下一次“蘇教授”回到學校,可以給學生們講講站在奧運男子百米決賽賽場的心得體會。

今年,他帶的第一撥碩士研究生已畢業,而“蘇教授”自己仍未停下求學步伐。他還有一個身份——北京體育大學2019級體能訓練學院博士研究生。

蘇炳添在深圳大運中心備戰東京奧運會期間,甚至還在寫自己的博士論文。這件事登上過微博熱搜,引得無數網友討論。

蘇炳添曾説,完全退役之後,他將會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練,我更喜歡當一名老師。”

“添添”

很多次採訪中,蘇炳添都會提到“青梅竹馬”的妻子林豔芳,他們的愛情故事更是羨煞旁人。

談及2002年國中軍訓時的初見,林豔芳曾回憶説,笑容燦爛的蘇炳添是最引人注意的那個。在那個純真的年代,蘇炳添也像其他男孩一樣,會用玩鬧、傳小紙條等招數來吸引“女神學霸”的注意。

2017年10月10日,他們走進婚禮殿堂,結束了15年的愛情長跑。而後,他們迎來兒子小天天的降生。婚後的生活就像結婚紀念日一樣,十全十美。

蘇炳添平時稱妻子為“芳姐”,對方則叫他“添添”,作為外人,很難把這個稱呼和奧運賽場上那個追風的男人聯繫在一起。林豔芳曾説:“他無論去哪兒都會跟我彙報,十幾年一直都這樣。”

蘇炳添自認是一個不懂浪漫的人,但他會記得兩人的每一個紀念日,幾乎每一條微博都會和妻子互動。如果這不是浪漫,那什麼才是浪漫?

蘇炳添曾經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不要活在紀錄裏,要為破紀錄而活。”這句話就像他的人生寫照。被稱為“神”的他,迷人的不只是他在賽道奔跑的身影,還有,永遠追求更好的自己的樣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