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76K

通過事蹟材料,人們可以感受到一個人對美、善、真的熱愛和追求,通過事蹟材料,我們可以瞭解一個人在特定領域內的貢獻和影響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8篇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1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什麼才叫“活着”,生命的意義在哪裏?這似乎已成為千古命題,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間或者寂寞時追問人生、探索前路。其實,“活着”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價值。當你全心全意地為他人、為自己靈魂思想而工作時,不再感受時間的存在,時間已然“停止”,生命也將永桓。生命哪有什麼長短?年齡哪有什麼”老“?它不過是生命長河裏的一個“刻度”。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就是對“活着”最好的詮釋。且看,張富清95歲毅然在伏案學習、為民服務,李桓英98歲依然是“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歲,趙慕鶴105歲從不把“老”當回事兒,堅持終生學習等等。他們珍惜“活着”的一分一秒,他們忘記年齡、忘記小我,只為心中的目標與理想在戰鬥。退休永遠不是他們工作事業的終點,只要“活着”,“敬業奉獻”的腳步就永不停止。

鶴骨霜鬢,伶仃瘦骨,隱藏不住你那顆赤誠之心。每每看到新聞報道里刊載的張富清老人伏案學習的身影、李桓英老人那瘦弱的身軀、趙慕鶴老人那瘦骨嶙峋的面容,內心感動、敬佩而又十分心疼。即使身體不好、行動不便、條件惡劣,你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麼樣突破自己、怎樣在餘生之年發光發熱,如何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出貢獻。“95歲入黨,不入黨我將後悔”,“學到老哪裏夠啊”,平凡而普通的話語間,透露的是你們對黨的忠肝義膽、詮釋的是你們對人民的牽掛與愛戀,彰顯的是你們對人民事業的赤誠與擔當。他們即使皺紋佈滿、溝壑縱橫,卻依然從不忘本來承諾與誓言,毅然扛起時代使命與職責,讓有生之年發光發熱,這就是“活着”的意義。

衣錦晝行,功成身退,絕不是你擔當作為的終點。雖然2014年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但李桓英説“我不願這兩年白活着,我願竭我所能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我要努力工作到100歲”。到了退休那一刻,估摸大多數人都歡呼“終於輕鬆了”,但對她來説,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退休也絕不是她擔當作為的終點。當他們按部就班地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的心卻怎麼也安定不下來,這就是因為那份深深根植於內心的責任、使命與擔當,催促着他們努力、奮進、堅持。這無愧是一種莫大的勇氣、一種魄力、一種精神,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的榜樣。羅曼羅蘭説過:“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得過且過、聊以卒日、懶散拖沓的工作狀態沒有任何意義價值可言,只有珍惜有生之年一時一刻、一分一秒,才能真正詮釋“活着”的意義。

鮐背期頤,遲暮之年,阻卻不住你那奮鬥之勁。年近鮐背之年的趙慕鶴在看到小孫子考試落榜自暴自棄,自告奮勇與之一同學習備考,用了四年時間考上大學,成為年齡最大的大學生;李桓英在93歲才辦理退休手續,但98歲的李桓英不願離開崗位、放棄事業,毅然選擇繼續回到單位當起“上班族”。期頤歲月,本該是安享晚年、樂度餘生的時候,他們卻不甘於平凡、不願無聊卒日,用奮鬥、堅持、努力、擔當書寫着不一樣的晚年生活,做出了許多同齡人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年輕人都自歎不如的豐功偉績,人民都尊稱他們為時代楷模、英雄人物。趙慕鶴説“年齡對我來説從來只是一個數字”,年齡之“老”從未阻卻他奮進的腳步,反而變成他努力與堅持的動力。他們這般年老體衰卻依然不停止奮進、努力的腳步,追逐着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為國為民奉獻餘生,這就是“活着”的意義。

“活着”不是混沌度日,不是享福享受,而是忍受磨練,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接受挑戰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近百歲老人退而不休,還在努力奮進地發揮餘生餘熱,我們身處這最美好的青年歲月,且思且問自己在怎麼“活着”,“活着”的意義在哪裏?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2

16年前,第一批小小講解員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講時,有一位老師一直用讚許、堅定的眼神默默鼓勵他們。她,就是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國小校長吳蓉瑾。

“教有真情,育無止境”,一走進盧灣一中心國小一樓大廳,人們就能看到的這句教育理念,用來概括吳蓉瑾的27年教育生涯,很是恰切。

“用孩子們自己的語言,給同齡人講”

盧灣一中心國小毗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多年前,兼任少先隊輔導員的語文老師吳蓉瑾在參觀一大會址時發現孩子們聽講解不太認真,便在學校支持下展開調查研究。“建一支由少先隊員組成、專門為國小生觀眾服務的講解員隊伍,讓孩子們自己寫講解稿,用孩子們自己的語言,給同齡人講!”吳蓉瑾説,想出這個新點子以後,她帶領學生一同學、一同討論撰寫講解稿、一同磨鍊演講技巧。“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由此成立。

這支“紅喇叭”,至今已培養了千餘名小講解員,志願講解場次超千場,已拓展出了滬語講解、英語講解、快板演出、連環畫展示等多種形式。每一個雙休日和節假日,只要沒有出差和工作,吳蓉瑾都會站在一旁,用讚許的目光和温暖的笑容,默默守護着小講解員們。

如今,在盧灣一中心國小,“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講解”已成為一門特色課程。“這麼多年來,講解詞始終銘記在我的腦海中。吳老師的教導在我心中種下了一粒紅色種子,讓我牢記紅色歷史、永遠愛黨愛國。”一位已是大學生的小講解員這樣説。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

吳蓉瑾為當地人熟知,始於“情感教育”。20年前,關注到一些孩子出現情感淡漠、自我意識過重等問題,她積極探索,每週利用15分鐘午會課時間,開展情感教育課,提高孩子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後來,她和同事們一起,把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構建起了包括8個板塊、20個專題的情感教育體系。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吳蓉瑾曾這樣告訴同事賀春秋。賀春秋剛入職時,不小心摔倒受傷,吳蓉瑾指導她以此為素材,上了賀春秋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課——《愛護我自己》。賀春秋説,那節課上,她和學生們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受傷經歷,互相提醒,彼此關心,“那些温馨的情景十幾年了還歷歷在目。”

吳蓉瑾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曬娃”。開學這幾天,曬得最多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們,上課時專注的目光、吃飯後沾着飯粒的小臉……張張照片都滿溢着她對孩子的喜愛與呵護。

每個學生畢業時,吳蓉瑾都會贈送一張附有自己聯繫方式的卡片。常有已畢業的學生找她交流,甚至其他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也慕名找她,吳蓉瑾也樂意提供幫助。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3

近日,中宣部、全國婦聯評選出10名“最美巾幗奮鬥者”。她們是中國女性的先進代表,向社會傳遞了愛黨報國、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展現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巾幗風采,在新時代的廣闊舞台上綻放芳華,譜寫了璀璨的奮鬥篇章。

助力鄉村振興:“把學會的知識為祖國和人民服務”

楊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2010年,她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江門村,帶領鄉親們努力拔窮根:創新“稻+鴨+魚”共作模式種植紫黑香糯,帶動村裏年收入300多萬元;聯手大學生村官成立“苗村倌”電商服務中心,幫助村民銷售特色農產品900多萬元;出資建設扶貧加工車間,創建“苗阿嫂”“苗阿公”品牌,村裏產業覆蓋率達100%。2020年,江門村實現94户326人全部脱貧。

“未來,我要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繼續貢獻青春力量!”楊寧説。

帶領農民脱貧致富的,還有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2018年,尹建敏為當時的深度貧困地區東鄉族自治縣和漳縣建檔立卡貧困户投放種羊2.1萬隻,帶動8個鄉鎮、6個合作社開展規模化養殖。她還新建8個黑木耳種植基地,吸納350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為建檔立卡户分紅865萬元,支付土地流轉費142萬元。

鄉村振興的道路,見證了她們的不懈引領,也見證了她們的醫者仁心。

37歲輾轉多地回到祖國,57歲投入麻風病防治工作,95歲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生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等地的偏遠山區,曾經4次遇險,兩側鎖骨和肋骨都摔斷過。她推廣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救治了數以萬計的麻風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麻風病“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為我國乃至世界麻風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要把學會的知識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如今,百歲高齡的李桓英用實際行動激勵着年輕一代的醫務工作者。

同樣堅守在醫療衞生崗位數十年的,還有陝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主任路生梅。

1968年,路生梅被分配到佳縣人民醫院工作。看到佳縣落後的醫療條件,她許下了“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用心守護革命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路生梅白天接診患者,晚上刻苦學習,迅速從一名專業兒科醫生成長為全科醫生,並創辦了佳縣第一個正規兒科。退休後的20多年裏,她依然堅持每週在縣醫院和中醫院義務坐診,接診患者超15萬人次。

推動科技創新:“抓住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機遇”

科技戰線上,巾幗力量舉足輕重。她們潛心研究、刻苦攻關,以專業和實力詮釋不平凡的“她”力量。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盧宇彤踐行科技強國目標,親歷了中國超算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是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製骨幹。她長期致力於國產超算技術攻關,堅持自主創新,突破高速通信系統、並行程序應用環境、大規模資源管理等超算核心技術,擔任副總設計師的天河二號奪得世界超算500強六連冠。同時,她也是國際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會主席,是擔任此職務的首位中國學者、世界首位女性學者。

“在工作過程中挑苦活、挑累活,在科研過程中選難題、選前沿。”盧宇彤説,“希望每名女性都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抓住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機遇,與祖國共同成長。”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海嵐2008年放棄美國教職回國,專注於腦的高級功能及相關疾病的研究,在系統神經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抑鬱症發生及抗抑鬱藥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細胞及環路機制,為研發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鬱藥物提供了科學依據。2021年,胡海嵐獲得第二十四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為中國智慧走向世界舞台作出積極貢獻。

海軍航空大學某實驗室教授關欣投身國防事業23年,長期從事信息對抗、信息融合和指揮控制信息系統領域的一線教學科研工作,為國防教育、艦載航空兵戰鬥力生成和海軍信息對抗裝備轉型作出突出貢獻。關欣先後主持完成重大科研項目10餘項,創新實現了理論模型的工程化應用,解決了10餘項關鍵技術難題,為我軍在海上戰場裝上了先機制敵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未來我們將繼續瞄準國家科技前沿和海軍轉型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注重實戰能力引領帶動。”關欣説。

傳承紅色基因:“把這種精神和作風延續下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紮根邊疆,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1961年,她與丈夫一起來到吉根鄉,成為一名護邊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五十餘年如一日巡邊護邊,每天至少走20公里山路,創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發生的守邊業績。如今,布茹瑪汗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是護邊員,一家人無怨無悔守護祖國山河。

“我們全家用腳步丈量祖國神聖領土的決心不停,巡邊護邊的信念不改,心繫祖國的愛國之情不變。”布茹瑪汗堅定地説。

“為什麼紅領巾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一位少先隊員不經意間的提問,讓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國小校長吳蓉瑾陷入沉思。

“打好紅色底色,種下信仰種子,身邊就有最鮮活的課堂。”吳蓉瑾在全國率先組建國小生紅色講解員社團,依託中共一大紀念館,十餘年來累計培養了近千名國小生-講解員,堅定了他們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讓愛黨愛國的校園文化蔚然成風。

江西省婦聯兼職副主席甘公榮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的女兒。幾十年來,她扶危濟困、熱心公益,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家風:積極參與龔全珍愛心救助基金會管理,幫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羣眾上百人;成立蓮花縣巾幗志願者協會,發展志願者近千人;作為“贛鄱紅色娘子軍”的宣講員,線上線下為近800萬學員講述父輩艱苦奮鬥的故事。

“我要繼承他們心繫百姓的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把這種精神和作風延續下去。”甘公榮説。

在鄉村振興的熱土上,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在志願服務的第一線……“最美巾幗奮鬥者”開拓進取、矢志拼搏,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壯志投身偉大事業,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貢獻磅礴力量。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4

2016年陳雨佳辭去寧安市高中體育教師職務,回到家鄉紮根農村,成為一名“新農人”。憑着一份專注農業發展的執着,一片熱愛家鄉的赤誠,她紮根鄉村深耕黑土地,以讓國人吃上一碗營養健康的好米飯為初心,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代“新農人”的責任與使命。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官地村農民,陳雨佳一直覺得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為,石板米產業一樣也能做成一番事業,龍江農人這個選擇和使命值得為之奮鬥終身。“石板田就是黑土地中的大熊貓,我們得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好它。”陳雨佳從研究水稻種植的第一課開始補起,幾年的時間成為當地大米專業合作社的領頭雁。

為了打出品牌,陳雨佳拿着質檢報告到處給人講,甚至揹着電飯鍋參加展會現場煮飯請專家品鑑。如今,她們的合作社遠近聞名,已經吸引本村及周邊村民157人自願入社,石板田有機水稻種植規模從最初50畝擴大到1800畝,吸納附近村屯6000多畝石板田加入綠色水稻訂單種植,畝產由原來500斤提高到800斤左右,畝收入從5000元左右提高到近10000元,拉動本村及周邊農民就業300餘人。

近年來,陳雨佳帶領合作社大力推動當地土地流轉集約經營,依託東北農業大學水稻有機肥科研中心和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以建設國家級水稻科技示範基地為載體,整村推進石板大米綠色有機種植模式,引進優質晚熟品種,實施兩段式育秧,實施綠色食品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治地治水,嚴控污染。

“我的逐夢路恰是鄉村振興路,在我熱愛的黑土地,深耕稻海田間,於我而言是一件幸事,我願乘風破浪,一路歡歌,一路精彩。”陳雨佳説。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5

“在33平方公里轄區內,既有高檔小區,也有拆遷安置小區;既有12所高校的16萬大學生,也有1786個駐街單位。種好這一畝三分地,是我必須幹好的活。”

仙林街道是原農牧場改制拆遷而來,是南京市棲霞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仙林大學城核心區,非户籍人口眾多,社會矛盾異常複雜,給治理帶來不少挑戰,曾一度在南京城市管理考核中排名靠後。

“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當好家,執好政?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種好田,獲高產?”這是從2010年6月成為仙林街道的“大家長”開始,孫金娣就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登高先修其低,行遠先修其近,孫金娣從做好仙林街道的“繡花功夫”開始破題。

“街道單位類型多,我們就創新網格化機制,把轄區劃分為10個一級網格、156個二級網格、1786個三級網格,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常態化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結萬家親’活動,解決羣眾急難愁盼。”

“街道小微企業多,我們就優化黨組織設置,把黨組織延伸覆蓋到每個單位、小區、工地、五小行業,做到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哪裏有羣眾哪裏就有黨的工作。”

“街道小區矛盾多,我們就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機制,通過走訪服務、八方議事、星級評比等,讓業主、物業、開發商坐在一條板凳上,引導他們有事商量着辦,齊心協力解決問題。”

在孫金娣帶領下,仙林黨工委帶頭沉到網格中,一級帶着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廣泛發動黨員羣眾和駐街單位,積極參與到街道社區的各項工作中。僅用了一個月,街道城市管理考核就由原來南京市第23名躍升到第2名,之後連續62個月第一。

“網格就是我們的一畝三分地,日常工作就是種好責任田,澆水、施肥、除草。田種得好不好,是豐收還是撂荒,大家都看在眼裏。”

如今,在孫金娣和班子的用心耕耘下,“仙林街道一家親、同心共築幸福園”的氛圍日益濃厚,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仙林街道也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9個,成為各地爭相學習的榜樣。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6

作為全國婦聯授予我國優秀女性、優秀女性羣體的最高榮譽的獲得者,她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推動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中攻堅克難、奮勇爭先,以實際行動書寫着“建功在一線”的錚錚誓言。即日起,本報開設“建功在一線”專欄,講述她們的“一線”作為、“建功”故事——

武桂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病毒病所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數十年致力於生物安全和重大傳染病防控研究,是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工程管理體系的主要策劃者和創建者,現連任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世界衞生組織生物安全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國家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專項專家組組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衞生健康與環境學部委員;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7項;獲全國_疫情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特別喜歡白天。

“一到夜晚,我就感覺這一天將要過去,時間不夠用了。”近日一天的上午10時,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二樓的辦公室,陽光穿透窗户,武桂珍打開了話匣子。這位留着紅褐色捲髮、身着深色西裝外套、面容秀麗的女科學家抿嘴笑着,聊起自己的工作滔滔不絕。

對於武桂珍的執着與單純,其身邊人都已瞭然。

2020年初春,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的邊境小城綏芬河市暴發疫情,武桂珍率隊馳援。這個季節的綏芬河銀霜遍地,位於半地下的實驗室也沒有暖氣,凍得渾身疼的武桂珍貼上膏藥,為隊員們尋來幾把椅子,爭分奪秒做核酸檢測。“早出檢測結果就能早發現病例,幫助當地溯清傳染源,儘早消除疫情傳播風險。大家都顧不上身體的不適,晝夜不停、六班輪轉、滿負荷運行。”武桂珍回憶。

這只是武桂珍近40載默默投身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的一幕。從抗擊sars疫情到援助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再到抗擊新冠疫情,每一次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現場,武桂珍都未缺席。迅速組織開展未知病原攻關和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實驗室檢測速度屢破紀錄……曾有人問武桂珍為什麼這麼拼,她只是笑道:“使命在肩,一刻也不敢停歇。”

2003年,sars疫情發生後,作為現場監督組負責人的武桂珍因心肌勞損病倒在崗位上,被送往急診住院。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拼起來就忘了吃飯的武桂珍在指揮現場突發腹痛,強忍到工作結束後就診,檢查出多發胃潰瘍,被醫生重重責備。2020年,戰新冠最吃勁的日子,她需要藉助3種藥才能入睡。對此,武桂珍不以為意:“我們的工作就是爭分奪秒,早一分、早一秒把科研成果送到前方,就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與傳染病打交道,往往要面臨許多未知風險。“疫苗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武桂珍説,新冠疫情初期形勢嚴峻,為迅速研發疫苗,需要在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即p3實驗室)中開展實驗活動,確保生物安全至關重要。武桂珍拍板決定迅速組織團隊開展風險評估和模擬演練,將生物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最終,其團隊研發的疫苗率先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並首獲世界衞生組織緊急使用認證和歐盟gmp認證。

多年來,武桂珍潛心研究生物安全關鍵技術。作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她組建我國第一支生物安全專業化管理和研發團隊,解決微環境污染檢測等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創建全球最大p3實驗室設施羣運行管理模式和標準體系。

談到生物安全,武桂珍眼中有似火熱情,她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儀器和操作等方面仍存在“卡脖子”問題,“還要做出更多努力”。

武桂珍是恢復大學聯考後的“新三屆”大學生。從工廠回到大學校園,源於父親的勸説。“爸爸説,要做對國家和老百姓有益的人,首先要多學知識、長好本事。”她回憶,那時的父親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她就蹲在小區門口的路燈下等着,“有時看到他疲憊的身影,我不忍心,但是他樂在其中”。

大學畢業後,武桂珍走上了科研報國的道路,繼承了父親執着的拼勁兒,也體會到了那種累並快樂着的心境。“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做對國家和老百姓有益的事,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幸福。”她説。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7

8月17日,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迎來了100週歲生日。北京友誼醫院舉行了簡樸的儀式,為老人慶賀生日。面對鮮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許下心願:“願人類早日消滅麻風病,願天下再無麻風病!”

李桓英,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她選用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得到世界衞生組織的認可並在全球推廣,讓數萬名麻風病人重獲新生。她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全球麻風病防治事業,為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於北京。1945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前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衞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

1950年,世界衞生組織成立。李桓英因成績優異,被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推薦擔任世衞組織首批官員。任職7年間,她被派往亞洲、美洲等許多地區,為遏制傳染病蔓延作出艱苦努力,受到世衞組織的好評。

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滿時,世界衞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簽合同。然而,李桓英親眼看到不少國家由於貧窮而導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國更需要自己。

“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正是急缺人才之際。我曾在美國雜誌上看到過錢學森的名字,當聽到他毅然回國的消息時,內心有了很深的觸動。作為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李桓英回憶説。

當時,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國,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國。但是,她婉言謝絕了世衞組織的邀請,瞞着家人,隻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於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這一年,她37歲。

從此,在漫長的歲月中,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風雨交加,她都無怨無悔;無數次的親情召喚,都不能改變她報效祖國的決心……

李桓英説:“很多人問過我,當初已經離開祖國那麼多年,為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年底,李桓英調入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時任所長鍾惠瀾院士讓李桓英以訪問學者的身份,由世衞組織資助出國考察,其中包括訪問美國等6個國家的麻風病中心。

1980年,李桓英來到美國,為父母掃墓,並與弟弟妹妹團聚。這一次,她又堅定地拒絕了親人們的挽留。在詳細考察了美國的醫療成果後,李桓英如約返回祖國。

“只要是我認準的事,就決不回頭。”李桓英説:“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離開了祖國,我的人生還有何價值?”

李桓英認為,自己一生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她説:“我在國外跑了那麼多國家,漂來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沒有根。你要做事業,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她的赤誠愛國之心。

最美巾幗奮鬥者的事蹟篇8

“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雲南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3個縣,分佈着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過去,由於缺乏特效藥物,以及社會對麻風病的恐懼、歧視和偏見,麻風病人忍受着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為了拉近與麻風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麪具,走家串户給病人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

由於長期的疾病折磨和遠離人羣,寨子裏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心,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裏。

李桓英聽聞,十分着急,親自上門送藥,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揚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時間一長,寨子裏的村民都傳:“村寨來了個女醫生,不怕麻風!”

“我們做醫生的是沒有恐懼的,我走遍世界,恐懼對我不是個事兒。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們要這樣。”手一下子伸進病人剛脱下來的髒鞋,“摸摸有沒有砂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髒,就是為了教給他們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大家對麻風病的歧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症,麻風病人並不可怕。

為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高齡的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貧困邊遠地區,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她的努力下,雲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癒,1990年的潑水節,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為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李桓英為它取名為“曼南醒”,意思為“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十五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作了《在雲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報告結束後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世界衞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着李桓英的手説:“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