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講述活動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96K

為了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將教案制定好是很重要的,很多教師在開展工作之前,都會制定出完善的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中班講述活動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閲。

中班講述活動教案5篇

中班講述活動教案篇1

設計思路

本活動來源於幼兒熟知的電視遊戲節目,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環節:1.由生活經驗直接導入,引導幼兒運用回憶引出電視中“逛三園”的遊戲,並集體學習開場白;2.在遊戲中,幫助幼兒從“蔬菜園”“水果園”“動物園”入手,由“大家一起逛三園。什麼園?蔬菜園。蔬菜園裏有什麼?蔬菜園裏有××”這個對答的形式,過渡到後半程的“水果園裏有×色的××”“動物園裏××在××地方幹××”的句式,讓孩子的語言逐步從簡單的詞過渡到簡單的短句,從而豐富孩子的發現,豐富孩子的語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遊戲情境中,掌握講述固定的句式。

2.幫助幼兒鞏固對蔬菜、水果、動物名稱的認識和發現。

3.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大膽表現,積極表述。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看過江蘇衞視少兒頻道中“逛三園”的節目,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準備:ppt課件、魔法棒、貼紙圍裙;動物活動的圖片、水果園的場景佈置。

活動過程

由生活經驗引出活動主題

1.師:小朋友,江蘇電視台少兒頻道林子姐姐主持的節目“我愛飯米粒”中有個“逛三園”的遊戲,還記得嗎?

2.幼兒個別講述,引出遊戲的玩法:大家一起逛三園,什麼園?……(問答形式)

3.師:今天我們也來玩玩這個遊戲,不過我們玩的時候可有點不一樣哦,我們在逛三園的時候,要説一句好聽的話。看,老師帶來了兩樣東西:魔法棒和獎勵貼紙。當魔法棒點到誰,誰就來參加遊戲,而且我們在遊戲中不懲罰,只要講得正確,就有獎勵貼紙哦。

(評析:從幼兒喜歡、熟悉的生活遊戲中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易於幼兒接受,而且也能激發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魔法棒和獎勵貼紙的運用則能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組織幼兒參與遊戲,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句式“蔬菜園裏有××”¨水果園裏有×色的××”

1.師:好,逛三園的遊戲開始了,看看我們逛的第一個園是什麼。

2.展示ppt課件,引出“蔬菜園”,糾正發音。

3.教師與孩子一起講述遊戲開始時的句式“大家一起逛三園,什麼園?蔬菜園,蔬菜園裏有什麼?”

4.根據教師指到的蔬菜(放大ppt照片),孩子們集體學説“蔬菜園裏有××”。

(評析:從簡單、常見的蔬菜入手,讓孩子在基本掌握問答形式的語言結構的基礎上,簡單講述短句,鍛鍊語言能力。)

5.組織幼兒遊戲“逛三園”。

①教師點動魔法棒“講講講”,鼓勵指到的孩子來講述“蔬菜園裏有××”的句式,講述正確獎勵貼貼紙。

②教師過渡:蔬菜園逛完了,看看我們第二個園來到了什麼地方。

③組織幼兒起立來到水果園,鼓勵幼兒每人採摘一個水果。

(評析:這個環節中增添了魔法棒,活躍了遊戲氣氛,採用自由採摘的形式,達到了動靜結合的活動目的。)

④教師集中:“逛三園的遊戲又開始了,這一回,你來講的時候,除了講出水果園裏的水果,還要講出水果的顏色哦。”

⑤教師點動魔法棒“講講講”,鼓勵指到的孩子講述“水果園裏有×色的××”的句式。講述正確獎勵貼貼紙,並請孩子將水果送上來。

⑥根據教師指到的水果(放大ppt照片),幼兒集體講述“水果園裏有×色的××”的句式,鞏固認識。

(評析:在這一環節的遊戲中,將“水果園裏有×色的××”句式加以運用學習,增加了語言講述的難度,也使活動層層遞進。)

鼓勵幼兒完整講述“動物園裏××在××地方幹××”的句式

1.教師過渡:水果園也逛過了,請小朋友們猜猜第三個園是什麼,引出“動物園”。

2.組織幼兒分散觀察動物園的圖片,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講述。

3.組織幼兒第三次遊戲“逛三園”,玩法同上,鞏固“動物園裏××在幹××”的句式。教師根據小朋友個別講述的內容,利用ppt展示大圖。

4.教師鼓勵幼兒講出“動物園裏××在××地方幹××”的句式,並加上感歎詞。

5.幼兒集體講述,鞏固句式的學習,學習個別感歎詞。(採用分組比賽的形式,通過ppt的展示,讓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據展示的圖片,進行接龍比賽講述)

(評析:這一“逛動物園”的遊戲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一方面直接展示ppt圖片,而且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加大了遊戲的難度;另一方面則將短句的學習進行了擴充,語言的內容更為豐富了。採用競賽的形式則更能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放鬆活動

師:我們一連逛了三個園,也有點累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

帶領幼兒做放鬆動作退場。

中班講述活動教案篇2

教學意圖:

大樹和小鳥之間友好快樂的濃濃情意,反映了大樹和小鳥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適合中班幼兒學習。貼近幼兒生活,為幼兒所感興趣的事物和現象,有助於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初步認讀漢字“大”和“小”。

2.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採用部分替換的方式仿編詩歌。

3.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玩過“大樹和小鳥”的音樂遊戲。

2.圖片一套(即一幅幅畫有單獨圖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筆、紙。

教學過程:

(一)集體玩音樂遊戲“大樹和小鳥”。

1.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一羣小鳥,在音樂聲中,幼兒圍着大樹做各種動作,如親親大樹,摸摸大樹,在大樹旁跳舞,為大樹捉蟲等。

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做遊戲開心嗎?有一首詩歌講的也是“大樹和小鳥”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教師:這首詩歌裏,大樹和小鳥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師:為什麼大樹和小鳥快樂陶陶呢?

(三)教師再次配樂朗誦詩歌,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是怎麼快樂地生活的?(引導幼兒根據詩歌裏的詞句回答)

2.教師出示圖片,與幼兒以互動的形式學習詩歌。

教師以留白的方式,引導幼兒一起學唸詩歌。如教師邊指圖片邊念:大樹——幼兒接念:高高。教師再念:住着——幼兒接念:小鳥。

(四)學習認讀漢字“大”和“小”。

1.教師:這首詩歌裏有些字是重複出現的,你發現了嗎?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導幼兒邊認讀邊用身體動作來模仿。

(五)師幼合作仿編詩歌。

1.教師:高高的大樹上還會住着誰呢?(如幼兒説到松鼠,則將詩歌中所有的小鳥替換為松鼠進行仿編。)

2.教師將幼兒所説的內容,以簡筆畫的方式記錄在記錄紙上,替換掉原來詩歌裏的小鳥圖片,引導幼兒根據新圖片的內容念一念仿編的新詩歌。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準備等環節,引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複習詩歌,並繼續仿編詩歌,同時將幼兒獨自仿編的詩歌在集體中朗誦。

活動建議:

1. 活動目標1可以加上“初步認識詩歌中的疊詞”。

2. 在教具的準備上,可以做的大一些,這樣比較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

3. 在提問後,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幼兒的回答提煉成詩歌裏的語言。

4. 在出示板書前,教師可以以互動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説一説、做一做。

附:兒歌《大樹和小鳥》

大樹高高,

住着小鳥。

小鳥叫叫,

大樹笑笑。

大樹搖搖,

小鳥跳跳。

大樹小鳥,

快樂陶陶。

教學反思:

詩歌中大樹和小鳥是幼兒熟悉、喜歡的朋友,激發了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創造力,讓他們進行詩歌仿編,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對幼兒來説也是一個挑戰。本次活動,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動的導入環節,我出示背景圖大樹後, 引導小朋友做小鳥和大樹做遊戲,摸摸、親親等,但小朋友看見背景圖後都顯得很興奮,個個擁到背景圖前歡呼跳躍,場面比較混亂,所以我在這個環節只好草草收尾,馬上進入了下一環節。孩子們在觀察圖片熟悉詩歌內容這一環節中,我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圖片,自己説出詩歌的內容。這樣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就被積極地調動起來了,而且也更容易記住。同時我引導孩子發現兒歌中的特點,發現和認識疊詞,這個環節孩子還是能較好的完成的。在鞏固兒歌的,我於孩子們玩對接遊戲,教師説一句,孩子説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覆的朗誦中鞏固了學習內容。在創編環節中,當我提出問題:“大樹上除了住着小鳥,還會有誰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説不出什麼小動物,但我也準備了很多的替換動物圖片,當我讓笑朋友從自己的椅子後面請出這些小動物的時候,小朋友的思維就不再顯得那麼侷限了,開始了踴躍的創編。

本次活動中,我創設了一個温馨的場景,讓笑朋友主動的投入活動中,積極迴應孩子們,達到了一個良好的師幼互動。

在整個活動設計時,我把學習兒歌,初步認識疊詞作為活動的重點,而進行部分創編作為活動的難點。在活動準備上,也運用了背景圖、動物圖片等來進行輔助教學,這樣孩子在反覆學習中就不會覺得枯燥了。

不足之處:

在活動的準備階段,我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圖片的準備上,而疏忽了對活動環節的反覆除揣摩。雖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還比較順利。

整個活動中,我除了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將社會方面的內容巧妙的滲透在其中,比如,讓幼兒瞭解了好朋友之間那種相互依存、友好的關係。增強了幼兒之間禮貌交往的意識,充分體驗到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幼兒自始至終沉浸在遊戲的情境中,通過仔細觀看和積極講述,幼兒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中班講述活動教案篇3

設計意圖:

用兒童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兒童的眼睛看世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詩歌裏,小鳥對大樹有説不完的話,電閃雷鳴彷彿在做遊戲,在兒童的眼中,一切都變得生動起來。童心是敏感的,更是需要關愛的。設計本次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讓朋友的關愛、親人的關愛、師長的關愛,在童心裏萌芽,在童心裏開花,在童心裏結出愛的果實。

活動目的:

1、初步理解詩歌,感受作品中朋友之間快樂與關愛之情。

2、發揮幼兒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初步接觸重點字詞:圍着、講、烏雲、轟隆、雷公、温柔。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瞭解一些事物之間的聯繫,幼兒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物質準備:

掛圖、大字卡、詩歌讀本、畫紙、畫筆若干。

活動重難點:感受作品中朋友之間快樂與關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互相問好。

2、音樂遊戲:找朋友。

二、感知活動: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剛才找誰做自己的朋友,為什麼?

2、逐步出示樹、烏雲、小朋友的圖片,請幼兒説一説,它們的朋友是誰?(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出示掛圖,朗誦詩歌,請幼兒欣賞感知。

三、理解活動:

1、師:今天,蔣老師帶來一首《朋友》的詩歌,請小朋友認真聽,詩歌裏誰和誰是好朋友?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請幼兒仔細聽聽

2、教師第二次完整地朗誦詩歌,取出相應的大字卡,貼在掛圖相應位置。提問:

(1)小鳥和大樹在幹什麼?

(2)雷公和烏雲為什麼是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幹什麼?

(3)為什麼説老師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引導幼兒嘗試進行簡單的詩歌仿編,為第二次活動做準備。

五、幼兒跟念兒歌。

六、活動延伸:讓幼兒找好朋友,找到的便記錄下來,嘗試仿編詩歌。

中班講述活動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送小鳥回家》這個故事由三幅圖構成,圖片內容以三隻小鳥從鳥窩裏掉下來為線索,小動物想辦法幫小鳥回家的故事情節簡單,角色鮮明。圖片內容符合中班幼兒開始思考問題並能大膽講述的特點。因此選擇此圖片作為看圖講述的內容,希望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圖片,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積極大膽的交流自己所思、所想。不僅僅獲得語言經驗的積累,同時激發了幼兒樂於助人、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較連貫的講述送小鳥回家的故事情節。和對話。

2、能嘗試用“可是”、“接着”等連接詞和傷心、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講述角色心理活動

3、喜歡參與看圖講述活動,體驗樂於助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講述圖片、ppt,幼兒每人一份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思考,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圖片上的小鳥怎麼了?小鳥為什麼哭了?猜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並用“可是”、“接着”等連接詞和傷心、

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講述角色心理活動。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

提問:三隻小鳥怎麼了?它們為什麼哭呀、小鳥回不了家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們?

2、出示圖二、圖三,觀察畫面內容。

提問;誰來幫助小鳥?它們把小鳥送回家了嗎?長頸鹿是怎樣幫小鳥回家的?兒觀察畫面內容。

3、幼兒分組講述,引導幼兒按圖片順序觀察、連貫的講述三張圖片的主要內容

(1)幼兒兩人一組,自由講述。

提問:誰來幫助小鳥?它們是怎麼幫助小鳥的?請幼兒兩人一組按圖片順序用完整語句連貫講述三張圖片內容。引導幼兒運用:可是、接着等連接詞和傷心、開心、高興、快樂等形容詞,描述故事。

(2)每組派代表講述,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傾聽同伴講述,並挑選出好的句子和詞語讓幼兒學習,豐富幼兒講述經驗。

(3)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可是”、“接着”等連接詞比較連貫的講述圖片內容。

老師也有一個好聽的故事,請小朋友注意聽老師用了哪些好聽的詞語把故事連接起來的。

三、引進新經驗,感受關心他人、樂於助人的快樂。

1、分析幼兒和教師講述的內容,引出新經驗。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建立新經驗將輸出角色的心理活動和對話。

出示圖一,感知小鳥的心理活動

提問:小鳥從樹上掉下來它們心裏是怎樣想的呢?出示圖二,幼兒表演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提問:小羊、小兔看到小鳥傷心的哭了,它們會對小鳥説什麼呢?小鳥會怎麼説?(師幼共同表演對話)

出示圖三,感受小動物心理活動和對話。

提問:長頸鹿會對小鳥説什麼?小鳥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會對小動物們説些什麼?小鳥回家了小動物們是怎樣的心情?

2、鼓勵幼兒新的經驗進行講述,並提出新的講述要求。

3、請個別幼兒講述、表演。

請小朋友把自己編好的故事邊表演邊講給小朋友聽,聽聽他們的故事裏,你最喜歡他們説的那句完整的句子和詞語。

四、給圖片起名字

圖片還沒有名字呢,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來給他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活動延伸:

把圖片投放在語言區讓幼兒大膽的發揮想象去創編新的故事。

附:

送小鳥回家

一天早上,三隻小鳥不小心從鳥窩裏掉了下來。小鳥們很傷心,它們想回家可是回不去。

接着,小兔和小羊走了過來。它們抱起小鳥,想把小鳥送回家,小鳥們很開心。可是,小兔和小羊太矮了,不能把小鳥送回家。

接着,長頸鹿來了。長頸鹿脖子一伸,輕輕鬆鬆地把小鳥送回了家。小兔、小羊和小鳥們高興地説:"謝謝你,長頸鹿!"小鳥們回家了,小動物們快樂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

中班講述活動教案篇5

設計背景

為了更好地培養中班幼兒的禮貌行為,重點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見到老師、小朋友會主動地問好、問早,離園會和老師小朋友再見,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再見、請、對不起、沒關係等,並針對這一常規要求,要求家長配合在早晨入園和離園時提醒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問早、再見,在家培養孩子使用禮貌用語,在幼兒園由教師引導教育孩子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培養了幼兒良好禮貌行為。所以我選擇了這麼一節關於品德教育的語言活動,我覺得向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要。根據幼兒園指導綱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因此,從小重視規範他們的行為,對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具有特殊意義。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確文明行為。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

難點:懂得生活中的正確文明行為。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正確的禮貌行為圖片,禮貌歌,關於有禮貌的

動畫故事。畫好的娃娃圖片,油畫棒,棒棒膠,線。動物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手指遊戲。

問:遊戲裏的小兔有沒有禮貌?

2、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嗎?

1)出示小兔:“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説:“小兔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説什麼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説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 。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小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説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進行部分:

1、師:小朋友,小兔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

幼兒觀看動畫片。教師提問:

(1)誰最有禮貌?

(2)豬小弟是怎樣做的?

教師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給小兔表演一個節目好嗎?

歌表演:《對不起、沒關係》

3、想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禮貌的行為。(輕輕地走路,小聲説話,請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車上給老奶奶讓座,到別人家做客不亂定主人的東西。。。。。。。)

4、小白兔給我們也帶來了好看節目小朋友想看嗎?

(情景表演)小動物之間問好,不小心捧着別人了説對不起,別人給你東西説“謝謝”。。。。

5、觀看圖片。(正確的禮貌行為)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個禮貌寶寶,有禮貌的送給你身邊的老師或好朋友。

教學反思

對於中班幼兒來説,禮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友愛同伴、文明禮貌教育。 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行為。是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同伴問早、説再見。對班級中幼兒的禮貌表現有一定的瞭解:班級中有很多幼兒來園時或離園時從來不向老師問早、問好、説再見;但也有小部分幼兒在禮貌方面表現比較好,現在班級中絕大部分幼兒早上來園時都能跟老師問早、問好。通過此次活動,幼兒會更主動、正確地使用禮貌用語,懂得禮讓,對人有禮貌,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會幼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見到人要主動問好,待人接物要有禮貌規則”對幼兒來講並不陌生,但是幼兒年齡小,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還很差,他們的語言行動易受當時情緒和情景的影響,因此注意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可能是由於操作的時間過長,因此,整節課的活動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最後環節——幼兒塗色規則上顯得有點長,這個環節主要是把禮貌寶寶有禮貌的送給別人,目的不是塗色,我想讓小朋塗完,所以這個環節長了一點,在今後的活動中應注意在環節上處理的更好。 教具準備不夠充分。在教具準備上,正確的禮貌行為及錯誤行為圖片少了。讓孩子在直觀感受、參與、討論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禮儀認識。將禮儀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之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薰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