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W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描寫了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三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三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3.瞭解古詩大意,想象詩中所表現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5.積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課前師生共同蒐集相關資料,瞭解詩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詩人寫作的時代背景等,為學習古詩做好準備。

2.教師還可以準備樂曲《送別》《駝鈴》和古箏曲《陽關三疊》。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這首詩中要求認識和會寫的字都是這4個字,教師要引導學生隨文識字,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認識這些字,並通過出示詞語、詩句等方式,引導學生聯繫語境進行認讀。這四個字在結構上都是左右結構,筆畫也較多,在認讀上有一定的難度,其中“辭”是平舌音,“唯”讀第二聲,讀音容易出現錯誤。

由於這些字的筆畫較多,會給書寫帶來困難,這就需要做到課前預習要充分,課後的鞏固要到位。這四個字在書寫時要注意,“鶴”字的左半部分是一個撇而且是出頭的;“陵”的右半部分的下面是“折文”而不是“反文”;“辭”的右邊的“辛”下面的橫要短些;“唯”字要注意與“惟”“維”字的區分,但也要強調,在取“單單、只”這個意思時“唯”和“惟”是通用的。

2.朗讀指導

朗讀要貫穿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並通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藴含的感情。這首古詩的感情基調是要讀出難捨之情,古詩的誦讀要注意語速的疾緩。如,“唯見長江天際流”一句,要讀得徐緩而舒展,給人餘音

繚繞之感,意味着友情長存。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將這首古詩背誦下來。

3.閲讀教學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如《贈汪倫》《賦得古原草送別》。教師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會難,以送行餞別表達深厚的情誼便成為一種習俗,送別也因此成為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堪稱送別詩中的,被人們傳誦至今。

(2)理解感悟古詩。

在理解詩意上要突出後兩句。後兩句是寫景,也是抒情。“景”與“情”有着密切的聯繫。孤帆漸漸地遠去,最後消失在淺藍色的天際間,只見長江浩浩蕩蕩滾滾東流和藍天連接一起。讓學生想象這樣的情景:朋友乘船而去,你目送朋友的船隻離去,看啊,看啊,一直到船隻消失在天水之間。此時,你的心情如何?詩人久佇江邊目送朋友的船隻,這種景象飽含着詩人與朋友難分難捨的情意。

啟發學生想象李白送別朋友的畫面,除了採用調動學生生活積累、設身處地地推想、利用插圖等方法外,還可幫助學生開拓想象的思路:從時間上思考,繁花似錦的三月是個怎樣的季節;從方位上思考,黃鶴樓下,長江之畔是個怎樣的地方;從自然景物上思考,“孤帆遠影”“長江天際流”是個怎樣的景象;從人物送別這件事去思考,詩人久佇江畔目送友人,他的內心有着怎樣的想法。

4.活動提示

(1)“背誦這首詩。”這個訓練旨在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積累,教師要根據教材的指示,在深入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直到能夠熟練地朗讀並背誦下來。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與學生總結更多的朗讀和背誦的方法。

(2)“理解加點的詞語,再説説詩句的意思。”這個訓練是在學生經過查找資料、理解詩的大意的基礎上,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理解加點的詞語的意思對理解詩句的意思有較大的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品味重點詞語,幫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根據畫面寫詩句。”這個訓練中的兩幅圖分別是課文所描寫的兩句詩,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閲讀題中的文字:“下面兩幅圖畫,各描繪了本課哪兩句詩的內容?請寫在下面。”然後觀察畫面的景物,經過認真地分析和探討,確認這兩幅圖畫各描寫的內容恰好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積累。”這個訓練是積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作者借送友人抒發自己胸懷的詩。寫這首詩時,王昌齡正被貶到江寧,心情無疑是苦悶的。

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行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前兩句寫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遠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裏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思念着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説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5.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很多的地名,如:廣陵、黃鶴樓、揚州等,同時還有表示方向的詞語,如:西辭、下等,學生在理解詩意的時候容易造成混淆,阻礙對詩的理解,教師要根據詩的內容,畫一個地理方位圖,標清方向及地名、物名,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首詩是如何表達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的呢?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等詞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古詩文教學更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薰陶和感染。基於以上認識,我確立以“情”為切入點,通過“觸景情更深、事世難料情難捨”層層推進的誦讀來幫助學生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實現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引導學生誦讀是經典詩詞教學之根本,誦讀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感知活動,“讀”是主線,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讀準、讀通、讀出節奏、讀出詩韻、讀出詩情,層層遞進,顯象得意。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正確書寫“陵”字。瞭解兩首古詩的大意。背誦古詩。

2.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受到古詩文化的薰陶。

3.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傳授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送別》樂曲)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想聽嗎?播放。這是李叔同的《送別》。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因為送別而憂傷落淚,並揮筆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

2、隨着樂曲,你能想起自己讀過或學過的哪句詩、哪首詩來

3、師:同學們隨着樂曲想起的詩都與一個詞有關,那就是送別。為什麼古代那麼多送別詩呢?有知道的麼?(環視,等待)好,老師告訴你:古代呀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朋友一旦分別就很難再見面,於是呀,朋友分別時往往作詩詞相贈,以表達彼此的送行表達深情厚誼就成了當時一種習俗!這種詩就被稱為送別詩。當時的送別詩就喝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多。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送別詩裏的傳世之作,它就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二、解題

師:自己再輕聲讀讀課題,看看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送別的內容?

生:送別的地方是黃鶴樓,要去的目的地是廣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

師:你真能幹!一下子找到了三處!黃鶴樓瞭解嗎?(生介紹)

師:滕王閣,岳陽樓是另外兩個。

生:崔顥還為黃鶴樓題過一首詩呢!

師:嗯!李白還誇過這首詩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一來更讓黃鶴樓名聲大振。廣陵瞭解嗎?

師:黃鶴樓也好,揚州也罷,都在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師隨機板畫長江略圖,明確地理位置)誰知道些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情況?

師:聽了這些資料介紹,誰能連起來把題目的意思説説。

師:李白和孟浩然在黃鶴樓的這一送別卻引起了轟動,在文學被稱為“三名一別”。在名樓——黃鶴樓,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廣陵。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古詩見證這場送別。

三、初讀古詩,節奏朗讀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2生)

師:古人讀詩講究節奏感:“故人/西辭/黃鶴樓”—這是二二三節奏。誰能接着往下讀?指名讀。齊讀。

師:還可以把“故人西辭”四個字連起來讀,變成四三節奏(範讀),誰來讀?師生4字和3字輪讀。

師:用你喜歡的方式再大聲朗讀這首詩,用一個詞概括你讀完這首詩之後的感覺。

四、感悟詩境,品讀古詩

師:詩讀通了,詩句的意思你能讀懂嗎?怎樣讀懂古詩,你有什麼好方法嗎?

師:好,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古詩,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學生自學古詩。

學生彙報:故人西辭黃鶴樓

師:聽明白了麼?西辭就是辭西,辭別西方,向西邊告辭。這句詩交待了(送別地點)如果老師去南方城市廣州,我就要-----生:北辭。

師:誰能用一句詩來説明老師要去廣州?(老(恩、吾)師北辭洮南府、)

師:好,就這樣先解詞再連在一起理解整句詩。接着彙報。

師:煙花三月告訴了我們什麼?(送別的時間)

師:煙花三月”就是公曆的四月份,正是江南鮮花盛開的時節,揚花柳絮再江面隨風飛舞,遠遠望去,如煙似霧,唐代詩人杜牧以一首《江南春》、白居易以一首《憶江南》向我們展示了江南春天秀麗的風光。(出示2個紙板,指名讀)

師:你還想起了哪些優美的詞語可以描繪這美麗的景色?

生、、、、

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

師:誰能説説你剛才彷彿看到的煙花美景,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詩,當然,也可以是自己的話。

師:如此煙花美景只有武漢有嗎?(指板書)

生:揚州也是。路上也有。

師描述:整個長江中下游一帶,一路的繁花似錦,沿途的春意濃濃,在唐朝,三月的揚州是江南最繁華最迷人的城市,瘦西湖畔,楊柳依依,從寧靜的樓閣向外望去,一片煙雨迷濛,等到百花盛開之時,整個揚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唐朝的詩人都向往到揚州一遊。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這樣一個地方,李白的心裏會怎樣想?那我們來讀一讀前兩行詩。(指導學生讀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讀出李白的嚮往,羨慕。讀出詩句的美麗。)

師:孟浩然煙花三月下揚州遊玩,李白的心裏很羨慕,很嚮往。但是,當他看着孟浩然漸漸遠去的時候,他的心裏又是什麼滋味?誰來理解3、4兩句詩的意思?生理解略。

師: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還在黃鶴樓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麼啊?(船)師:幾隻?(一隻)

師:對!孤帆就是孤孤單單的一隻船。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長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應該有許許多多來往的船,為什麼李白只看見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師: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為李白的心裏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真是過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這是多麼深厚的友誼啊!

師:大家看插圖,此時李白就站在黃鶴樓上,望着帆影遠去,船開了好一會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湧起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那船已成一點小影兒了,李白捨不得啊,不想走啊!還有哪裏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唸——生深沉地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那船已消失在了藍天碧水的盡頭,想起昨日種種,他踮起腳來,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聲誦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此時,盡了的帆船,未盡的是友情。此刻李白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孟浩然説,拿起你手中的筆用幾句話寫出李白的心情。出示:故人的船已漸漸遠去,李白的心中不禁想:——————

生彙報:讀所寫。

師:這深深的情濃濃的意化作了這首千古名詩。

生齊聲頌讀全詩

師:黃鶴樓的這一別,別出了李白與孟浩然的深情,別出了孟浩然與李白的厚誼。時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懷,又為這次送別寫下了一首五言詩。

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揚州,江送黃鶴樓。

眼望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師: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輕一些再來一遍。

師:帆去遠,心相隨啊!多麼的情深意長啊!“故人已乘孤帆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滾滾長江東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樓空。不思量,自難忘。名樓,名城,名士,成就了這首千古名詩。

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憑欄遠眺,浮想聯扁,面對滔滔江水,你一定會情不自禁想起兩個人——生:李白和孟浩然;

你一定會想起一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你一定會再次深情地吟誦到——生齊讀古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通過討論學習,自讀自悟讀懂詩歌含義,體會詩歌意境。

2.瞭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生平,積累李白的古詩。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慾望和誦讀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教學時數:1課時

基礎知識:

生字:

鶴黃鶴仙鶴丹頂鶴

陵廣陵陵墓陵替丘陵陵谷陵園

辭字義:告別。辭別拜辭告辭説辭文辭

唯字義:同惟,單單,只。

唯物論唯心論唯唯諾諾唯美主義

區別字:詞——辭唯——維——惟

釋詞: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

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裏指孟浩然。

煙花:指豔麗的春景。盡:消失。

唯見:只見。天際:天邊。

教學設計(A案)

一、揭題、解題

1.揭題,2.讀題,3.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4.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蒐集的有關資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關係?

3.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三、理解詩意

1.學生自學古詩(5分鐘)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學生自願或學習小組推薦同,學講解古詩;教師注意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四、體會詩境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裏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裏會想些什麼?

五、藉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六、佈置作業

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教學設計(B案)

一、引題解題

同學們,我們中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有魅力的便是古代詩歌。詩是人類情感的昇華,千百年來人們把詩作為了情感的寄託。

有一種情感,它憂傷卻又充滿希望,它美好卻又略顯遺憾,請同學們聽一段音樂。

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就是依依不捨的送別之情。千百年來,詩人們在送別之時,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2.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篇送別詩。(板題、讀題)

問:在什麼地方?送誰?去哪裏?“之”在這裏是到某個地方去的意思。(再讀題)

3.詩的題目告訴了我們什麼?知道廣陵是什麼地方嗎?那麼黃鶴樓呢?誰能夠用自己的話把詩題的意思説一下?

讀懂詩題是我們理解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從具體詩句中來體會李白送別好友時的那種真摯情感。

二、讀準字音

同學們,以前你們學習古詩,運用過哪些方法?

這些都是好方法,我們今天都可以用上,下面讓我們來讀詩,因為多讀是學習古詩最重要的方法。

(板書:學習方法1多讀)

請同學們自由讀詩,先把詩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三、學法指導

1.這首詩的格式是七言絕句,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可是卻成為了千古流芳的佳作,這真是一字千金啊!咱們一定要好好品味。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在讀的過程中,把詩中每個字都仔細揣摩,參考註釋想想它們的意思,把自己不懂或感興趣的地方用鉛筆畫下來。

2.讓我們看到一二句詩,這其中有沒有哪個關鍵詞讓你印象深刻或者疑惑不解呢?

西辭辭是什麼意思?告別西邊去哪裏呢?

下揚州“下揚州”為什麼要用“下”字呢?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地方都在長江沿岸,揚州在黃鶴樓的下游。從“下”這個字上,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寫詩,用字都非常準確,一定要細心對待詩中的每一個字,要學會抓住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詩意

(板書:2抓關鍵詞)誰來讀一讀這兩句?

煙花三月煙花是什麼意思?藉助了註釋來學習古詩,這也是學習古詩的重要方法。

(板書3.藉助註釋)

“煙花三月”究竟是怎樣一幅畫面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課件出圖音樂)。

誰能用學過的詞語或句子形容一下送別時的美景?

僅僅只有花嗎?真是一片生機勃勃啊,這正是“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也是“千里鶯啼綠映紅”,這更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多麼美麗的景色啊!誰來讀讀這兩句?

讓我們想像看到朦朦朧朧一片花的海洋。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長江沿岸的一片繁華似錦。讓我們似乎可以看到當孟浩然在這樣的美景相伴下,安全的到達了風景秀麗的揚州。這正是李白所希望的,是他對朋友的美好祝願。這“煙花”二字透着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

剛剛我們通過想象畫面的方法,更深刻地理解了詩意,這也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好方法。

(板書4.想象畫面)

剛剛我們通過這些方法,學習了一二句詩,請問同學們,你們讀懂了什麼?

四、學生自學

一二句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繁花似錦、春意盎然的送別場面。那麼,三四句詩作者又是怎樣通過描寫景色來抒發自己情感的呢?請同學們運用黑板上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二句詩。

你是用怎樣的方法學習這兩句詩的?

孤帆李白先看到了孤帆,長江上可能不可能只有一隻孤獨的帆船?可為什麼李白認為那是一片孤帆呢?是啊,此時作者的眼中只有朋友遠去的影子。

儘儘是沒有了,還看的見朋友的帆船嗎?那麼也就是作者的眼睛一直目送着朋友的帆船。李白為什麼會一直看着船,不肯離去,直到看不到為止呢?在古代,交通和資訊都不發達,兩人若是分別了,想要再見面就非常難了。你能體會李白當時的心情嗎?從這個盡字上,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唯見李白還看到了什麼?唯見是隻看見,也説明看不到別的了,李白他還想看到什麼?

李白站在黃鶴樓上,看着滾滾長江向天邊流去,就像時間一去不復返,江水帶走了他和孟浩然兩個人喝酒聊天、吟詩作對的美好日子。他們的友誼是多麼的深厚啊!?

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請大家看插圖,此時李白就站在長江邊上,望着帆影遠去,船開了好一會兒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湧起一句詩。(齊讀)

那船已成一點小影兒了,李白捨不得啊!還在哪裏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唸(齊讀)

那船已消失在了藍天碧水的盡頭,想起昨日種種,他踮起腳來,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聲誦到(齊讀)

五、提升拓展

聽了同學們讀得那麼深情,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了。(課件放音樂,師範讀)

(音樂不停)怎麼樣?你們還想讀嗎,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你就怎麼讀。

人生充滿着別離和重逢,從古到今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一樣的深情、一樣的情景,不一樣的美麗詩句。大家現在聽到的這首曲子叫《陽關三疊》,也是出自一首送別詩,它就是咱們下節課要學到的《送元二使安西》

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送別詩嗎?

《賦得古遠草送別》《贈汪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別董大》

中國的詩歌文化博大精神,希望今天的課能夠讓同學們愛上古詩,學會如何學古詩。

記得我們的方法嗎?要多讀,並藉助註釋,抓住關鍵詞,想象當時的畫面來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賦予詩鮮活的生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