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最新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W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能夠讓自己的真實啟發得到文字的記錄,出色的心得體會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得到很多啟發。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精選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最新5篇,感謝您的參閲。

精選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最新5篇

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1

8月16日,我們全區的語文老師到XX市152中學,參加了國中語文教學研討及九年級備課會。

上午聽了兩節課:一節是試卷講評課,第二節是古詩文鑑賞課,然後是兩位教師的説課以及評課。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節試卷講評課。因為近段時間九年級正熱火朝天的進行成套的模擬試題的訓練與講評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講解正是我急於想知道的,而這套題恰恰又是之前我們做過的一份,帶着一份好奇、一份喜悦認真的聽、仔細的記,收穫真大,總結如下

試卷評講前教師要及時批閲,瞭解學生出現的問題,製成課件,以備有針對性的講評。

針對錯誤進行評講。試卷評講時老師沒有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問題,有針對性和側重性地進行解疑糾錯和揚優補缺。如老師沒有從第一題講起,一講到底或只公佈答案的方法講評,而是針對學生出錯較多的病句修改、仿寫訓練、詩詞賞析、名著閲讀等題型,輔助多媒體進行重點講解指導,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解題方法,突破難點。避免了因形式單一而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也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擺出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究。教師把存在問題擺出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或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自主探究,自行歸納總結。因為這樣做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不易忘記。教師主要是啟發引導,很少包辦替代。如講解句子仿寫題時,老師先引導學生回顧仿寫的一般方法,再出示“仿寫摘錄”,引導學生評判正誤並加以改正,這樣,學生在自己動腦糾錯的基礎上較好的掌握了仿寫的規律、技巧。這遠比老師出示答案要有效得多。再如賞析詩詞,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及小組交流,幫學生總結出詩歌的靈魂在一個“情”字上,而賞析品味詩歌也應迴歸一“情”字。

提供模擬訓練。針對試卷中出錯較多問題這個老師注意設計了一些針對練習與變式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以便及時鞏固與提高。如針對學生修改病句出錯較多的情況,老師又提供了很多病句加以訓練,這樣學生就通過反覆練習回顧所學,學會要修改病句需“診斷病情後再對症下藥”了。可見,試卷評講課對有關問題研討處理之後,教師要針對該題所涉及的有關知識內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編制一些變式練習,使學生從各個角度來加深對該問題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這次九年級備課會召開的及時有效,它為我們所有語文老師複習迎考明確了目標,指明瞭方向,真的很感謝這些講課教師,很感謝這次活動。

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2

1、教學前在備課時。

我一直考慮如何使學生認識到估算的必要性,認識到估算的好處,為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打基礎。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感受到學生往往對估算的方法並不認可,不習慣用估算的方法,不知道什麼時候用估算。考慮到這些問題,所以希望能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對估算產生“好感”,進而喜歡用估算的方法,會運用估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並掌握初步的估算方法。

2、有效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學生往往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下需要用估算,因此遇到計算的問題時一概都用準確計算。所以創設一個有效的情景非常必要,由此改變學生對估算的態度,正確地認識並體驗到估算的實用價值,變“不願估算”為“喜歡估算”。在課的開始,我創設了一個“每人發1瓶水,350瓶是否夠”的一個情境,讓學生自己解決,在反饋中我發現有大部分的學生選擇了準確計算,而只有一小部分的人選擇了估算,通過對比分析,肯定準確計算和估算都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下,讓學生比較哪個方法更簡便,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其實不需要知道準確的結果,只要估算一下就能解決了,切實感受到估算的作用。

2.在具體情境中進行估算,能對結果進行調整。

在課中我創設了兩個買電視機的情境,第一個是電視機的價格2988元,買3台大約需要多少元?帶9000元錢能否買到?第二個情境是電視機的價格3012元,買3台需要多少錢?帶9000元還能買到嗎?由於受前一個題目的影響,一部分學生根據估算的結果直接回答能買到,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持否定意見,從而提出疑問:為什麼估算的結果是同樣的,但最終判斷卻是不同的,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讓學生感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估算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對估算的過程進行解釋和調整。

3.進一步體會估算數學的重要性。

前面通過各種題型的練習讓學生感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但是我們不能忘了估算在我們的數學課中也尤其重要,通過幾個選擇題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在計算中運用估算能夠使我們知道這個算式的大致範圍,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4、實踐活動提高估算意識。

估算教學不能只侷限於我們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創設是一個模擬的,對於學生來説只是一個感覺,並沒有實際的操作,要加強估算意識的培養,更應延伸到課外,與實際生活相聯繫,在實踐活動中主動的運用估算,利用估算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估算的意識,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3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校採取了年級組集中備課,它促進了教師的成長,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理論認知水平,促進了教師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真正實現腦資源共享,使全體教師能從單元整體上駕馭教材。作為一名年輕老師,我認為集體備課,可以吸取到別人的優點來不斷完善自己。在集體備課的時候,由於在教學中採取了統一備課、統一教案的做法,你可以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不斷進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集思廣益,博採眾長。

集體備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們進行教研交流,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瞭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二、集體備課並不否認和拒絕教師個人風格的張揚。

我們體會到,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們在大綱、教案、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的疑點、難點等問題上統一認識。同時,我們鼓勵教師注意保持個人特色,體現個人風格,並應突出創新;特別鼓勵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創新,通過對教材中的疑點、難點問題,以及教師們關心的問題,共同進行細緻的探討,集中大家的智慧、經驗、成果為該課程的課堂教學作準備,充分調動了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老師們對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有意識合作上升到行為合作。

教師的集體備課,促進了教師從意識間的合作走向了行為上的合作,從單一的知識結構形成了集體智慧的結晶,形成了教師間平等、互助、合作、共進步的良好風尚,為教師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行的模型。

總之,實行集體備課,發揮集體優勢對我們每個教師都大有益處。我們既要實行集體備課,又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集體備課的開展,可以促使青年教師儘快成熟起來,也讓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我會繼續堅持個人鑽研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在互動提高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

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4

因為要開寒假班了,所以這段時間的工作重心除了上課和備課,就是重新梳理和優化之前我的語法課程體系。

這個工作是非常有趣,有意義的。因為首先是我經歷了六年的教學生涯,從2歲半到8歲的學生都教過,然後在教授過程中遇到無數的問題和坎兒,一步一個腳印去解決,才最終形成的。

其實別看只有20~30個小時的東西,真就是幾千個小時的精華。

而且因為這半年我又教了好幾個很典型的學生,所以根據這些經驗,又可以把體系改的再趨向完美一點。

今天把課程目錄重新做了一遍,大概花了一整天的時間。

目錄是之前就有的,但是要翻閲無數課堂記錄,還有學生的作業,還有相關的語法書籍,去考慮現有的目錄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最高效的。

然後最終的論證結果是,很高效。但是缺了一些之前沒有能細講的細節,OK,填進去。

在翻閲資料的時候我發現一件事,就是語法書,語法知識,到處都是,但是真正掌握語法的人,不多。

於是我就開始翻閲我手邊有的語法書,還有kindle裏的電子版,還有很多絕版的老書的目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目錄也好,知識也罷,它的排布,讓人摸不着頭腦,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要不就是瑣碎,就是把所有的知識點給你羅列出來,但是不告訴你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他們是如何嵌套的。

然後我就開始懷疑,也許寫這些書的作者,都沒教過課。

接着我挨個兒去查了一下,發現果不其然。

有一些大學教授,但是我感覺可能他們教的課和教的學生都太高階,所以目錄也還是陰森可怕,光是看目錄,就足以讓很多人放棄語法。

然後我就想到我自己了。

我的課,沒什麼新東西,全是已有的語法知識。

但是思路是夠清楚的,而且能把人講清楚。

我本來是不自信的,但是經歷了近百個實驗,終於自信了,而且這實驗其中還有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學生,她到最後都弄懂了。

我擅長的,不是寫書也不是做研究,而是通過自己學習和傳授知識,找到一種清楚的路徑,讓後來者高速高效抵達目的地。

可以跳出來看到最重要的,再跳進去分析細節的時候,就不至於迷失。

很多東西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因為我們看不到,所以被嚇唬一輩子。

甚至我在想,如果高中我的數學和物理老師,和我國中的物理老師一樣深入簡出,也許我現在真就是完全不同的我。

這就是今天的備課心得。

教師備課的心得體會5

一、集智備課的內涵

高效課堂下的集智備課是指教師以學科組或者備課組教師團隊為基本單位,發揮集體智慧,合理分工,有效合作,設計出既凸顯教學共性與個性特色,又達到師生共享的生態教育理念的導學案的教學活動。

1、集智備課中的“集體”,通常是指由同教材教師組成的“備課組”。

2、集智備課中的“課”,在高效課堂的導學案設計上,從學生使用的角度講,通常是針對課時或課題備的“課”。

通過集智備課形成的導學案,只是導學案設計程序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但仍是個“粗加工”過程,並不是最後形成的課前每位師生共用的那份導學案。在集智備課之後,還要經過每位教師“二次設計”的過程,甚至在“二次設計”時,也需要學生參與其中。

通過集智備課或教師個人“二次設計”最後形成的文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教師使用的教案,而是師生可以共用的導學案。

二、集智備課與個人備課的關係

個體有備而來是前提,集體彼此分享是關鍵;個體再備而用是目的,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是歸宿。

在個人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集智備課未必對教師個人有利。然而經過集智備課形成的導學案,如果不進行教師個性化的“二次設計”,上課直接拿來使用,忽略了班級間和學生間學情差異,也會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陷入低效。

個人備課與集智備課必須有所側重,有所不同。如果集智備課解決的是完全可以靠個人或者私下交流就可以解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枝節問題,而疏於解決個人備課難以解決的共性問題,比如學法指導問題、課程開發問題、整體教學策略設計問題等,那麼這樣的集智備課就失去了真正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在備課中最為關鍵的應該是“備學生”。“備學生”就是“備學情”、“備學法”,其他所有的“備”都必須以“備學生”為核心。

從備課標、備教材的角度講,集智備課佔有很大優勢,而如果從備學生這個角度講,個人備課則佔有很大優勢。集智備課可以將個人備課的“短板”補齊,真正的備課恐怕還是要最終回到個性化備課上來,通過個人備課來將成果呈現。

如果集智備課成為備課組教師的“導學案之和”,成為一人備課大家共享的“投機行為”,成為網上資料下載的“拼盤”,成為一個統一標準的“流水線作業”,那麼這樣的集智備課不僅不會促進師生髮展,還會成為阻礙師生個人發展的力量。

三、集智備課的基本流程

在集體備課前,要做好有關準備工作,概括為“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執筆人。

集智備課應本着“合作性、研究性、過程性、創新性、高效性”的基本原則進行。常用的備課流程是:個人“初備”——備課組“集備”——個人“復備”——課上“續備”——課後“補備”。

1、個人“初備”:全組教師首先進行個人備課,形成“初案”。

教師要立足“以學定教,因材施教,尊重差異”的原則,以“備學生”為前提和核心,做好“五個圍繞”:

(1)圍繞課程標準,深入鑽研教材及整合課程資源;

(2)圍繞三維目標落實,進行重難點的突破設計、教與學的基本策略設計、教學情境設計;

(3)圍繞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預設學生獨學、對學、羣學及達標訓練的主要問題,並準備問題拓展生成的多種預設;

(4)圍繞個人備課中的問題,做好集智備課發言準備;

(5)圍繞課堂時間,做好課堂各環節的時間預設。

2、備課組“集備”:完成導學案設計的主要框架,通過集智備課初步形成師生共用的導學案——“共案”。

集智備課時,教師輪流發言,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發言:

(1)站在教者、學者、作者或編者的角度進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掘,包括知識點、重點、難點、知識鏈接點、課程資源的開發、個性化的解讀等;

(2)説明教學過程設計意圖,讓同伴明白你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3)分析教學環節設計是否符合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一般要求,重點放在目標的達成與重難點的突破設計分析上;

(4)説明問題設計及其意圖,對課堂有效生成性問題的預案准備;

(5)提出備課時的困惑和問題。

3、個人“復備”:形成個性化導學案——“個案”。

教師要在集體研討的導學案的基礎上進行個人二次備課,將教師課堂的組織、發動、引導、激趣、點拔等教學設計利用導學案上的教師復備欄進一步具體完善。

4、課上“續備”:教師通過課中個人“續備”,形成“續案”。

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對學生學情的動態性調查,及時把握學生學習進程和課堂即時性問題生成,印證真實的課堂情境與導學案預設的差距,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修正學習方案。

5、課後“補備”:“補備”是一個課後反思與修訂的過程,課後反思對導學案進行補充形成“補案”。

對於高效課堂來講,課堂上充滿了開放性、動態生成性、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有很多教師預設之外的生成。教師要就導學案實施過程中的啟發、瞬間的靈感、困惑等反思記下來,進一步對導學案進行修訂,在下一次集智備課時將心得體驗與困惑進行組內交流探討。

四、集智備課的組織與管理

1、建立備課組織;完善備課制度;建立評價機制。

在評價方面要注重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個人評價與備課組評價相結合。

為了檢驗備課效果,教學管理者要跟蹤課堂,全程關注導學案在實際操作中的實效性,通過課堂學生學習的效果來檢驗備課的效果,從而實現評價的過程性和結果性的統一。

2、集智備課避免走入的誤區

(1)集智備課避免無“備”而來。集智備課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進行。沒有較充分的個人“初備”,集智備課就成了“瞎扯淡”,盲無目的,沒有主題,勢必導致低效或者無效。個人備課是前提,是基礎,集智備課是完善、是提升。

(2)集智備課避免“包乾到户”。不能每位教師輪流主筆備一部分內容,全組人員其享。

(3)集智備課避免“目中無人”。不能一切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要關注學生的學,關注課堂的生成和學生的創造。

(4)集智備課避免“千人一面”、“行篇一律”。集智備課既要強調共同研討,又要突出個性特色,這裏的個性不僅指教情、師情,更重要的是指學情、生情。

(5)集智備課要避免“手工製作”。集智備課的本質是研究,核心是研討,目標是提升,要着力落實一個“研”字。杜絕走形式;杜絕粘貼、下載、剪貼等“拿來主義”。

(6)集智備課避免“一言堂”。不能由中心發言人演“獨角戲”,或者備課組長説了算,使其他教師“出工不出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