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8W

教案在擬訂的時候,我們務必要注意文字表述規範,想必有很多老師都是會進行教案的寫作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蝌蚪找媽媽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5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把各段連起來,理解課文內容。

3、從的過程當中,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當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對農作物有好處,是我們捉害蟲的好幫手。

教學難點:

懂得應保護青蛙,並能向他人宣傳保護青蛙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小蝌蚪、長出前腿的蝌蚪、長出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蝌蚪、青蛙”小圖片。

2、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從的過程當中,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當中的幾次形體變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要保護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青蛙在生長過程當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引出課題。

1、一隻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產下了許多卵,卵一天天地長大,長出來大腦袋、黑身子、長尾巴。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小蝌蚪)

對:小蝌蚪的媽媽是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

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學生自己設教學目標。

問:從課題你知道什麼?

學課文你想知道什麼?

3、師歸納教學目標。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們的媽媽去。通過學習,我們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幾次媽媽,在找的過程當中它的形體有什麼變化。學習把各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想;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同學們還要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講授新課。

老師配樂範讀課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幾次才找到媽媽?

2、它們都找到了誰?

讀後學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媽媽。它們找到了:鯉魚、烏龜、青蛙。過渡: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5段)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標出序號。

(三)看圖逐段學習理解。

1、觀察第一幅圖,説圖意。

這幅圖畫的是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這幅圖畫的是小蝌蚪在水裏快活地遊玩。)

哪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長的什麼樣?

貼出小蝌蚪的圖片。

板書:大、黑、長長

它們在水裏怎麼遊呀?

快活、高興。

你覺得小蝌蚪長得怎麼樣?

(我覺得小蝌蚪長得很可愛。)

(3)指導朗讀。

小蝌蚪長得這麼可愛,在水裏那麼快樂活潑,我們讀這一段就應該讀出它們可愛、活潑的語氣來。

試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可愛的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都在想:我們的媽媽在哪?要跟媽媽學點本領那該多好啊!於是它們下決心找到媽媽,它們是怎樣找媽媽的呢?找媽媽的過程當中它們自己有什麼變化?我們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學習方法:讀,想,説。

想:

1、小蝌蚪有什麼變化?

2、小蝌蚪看見誰?告訴了它們什麼?

説:

什麼樣的小蝌蚪?看見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2)小聲讀第2自然段。

貼出長出兩條後腿的小蝌蚪圖。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長出的兩條後腿在什麼位置。

②迎上去:面對面過去。

③觀察小蝌蚪,迎上去時是什麼心情?(着急的心情)

④我們讀小蝌蚪説的話就應該讀出它們着急的心情。

指名讀、女生讀。

⑤我們再觀察鯉魚媽媽回答它們的話是什麼語氣?(和藹、可親)那麼我們就用和藹的語氣來讀鯉魚媽媽説的話。分小組分角色試讀,請兩組分角色朗讀。

⑥小結:學習第2自然段時,我們是先讀再想這兩步來理解內容,最後説出了這段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第3自然段。

4、學習第3自然段。

(1)小聲讀第3自然段。

邊讀、邊想。

(2)看投影,觀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貼出長出兩條前腿的小蝌蚪的圖。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媽媽什麼心情?(高興。)他們怎麼叫的?誰試着讀一讀。

(4)烏龜是小蝌蚪的媽媽嗎?那為什麼叫它媽媽?

(5)烏龜怎樣回答小蝌蚪的?(笑着説。)

(6)有語氣地讀第3自然段。

(7)這段主要講什麼?

(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的小蝌蚪,錯以烏龜為媽媽,從烏龜的話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媽媽長得什麼樣。)

過渡:小蝌蚪知道媽媽長得什麼樣,他們又繼續往前找,這回找到媽媽沒有?我們學習第4自然段。

5、學習第4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這段,並找出問題的答案。

(2)指名彙報。

(尾巴變短的小蝌蚪。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知道這就是自己的媽媽。)

小蝌蚪終於找到了青蛙媽媽,青蛙媽媽是怎麼説的?從它的話裏,你們知道了什麼?

做書後練習題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________,過了幾天,長出兩條________,又過了幾天,________變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讀第4自然段。

這段主要寫什麼?

(尾巴變短的小蝌蚪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過渡:媽媽見到自己的孩子,又會怎樣呢?我們齊讀第五自然段。

貼青蛙圖。

指圖問:我們現在應該叫它們什麼呢?

(小青蛙)

追問:小青蛙怎樣到了荷葉上?用了哪些動詞?

(蹬、跳、蹦)

這三個動詞用的非常恰當,生動、具體寫出了青蛙具有跳躍的本領。

小蝌蚪找到了媽媽,他們要做些什麼呢?

(跟媽媽一起捉害蟲。)

青蛙一天捉70個害蟲,一個月捉2100個,一年捉15000個害蟲,所以人們都稱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們。

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向小蝌蚪學習什麼?

(做事不灰心,堅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四)朗讀全文。

朗讀這篇課文,我們應該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總結:你們看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當中,它們開始是大腦袋、黑身子、長尾巴,不久長出兩條後腿,過了幾天又長出兩條前腿,然後尾巴變短,最後尾巴不見了,就變成了青蛙。通過學習,我們還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我們一定要保護他們。今後我們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樣:遇到困難,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目標:

1、體驗遊戲的樂趣。

2、進一步豐富幼兒關於青蛙的知識經驗。

3、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節。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節,進一步豐富幼兒關於青蛙的知識經驗。

活動準備:

1、中各種動物的頭飾,簡單的池塘環境佈置,師生在腹部帶好底下青蛙上邊蝌蚪遮蓋的學具;

2、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課件;

3、遊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幼兒做動作説兒歌進入教室,談話導入,“我們是一羣快樂的小蝌蚪,我們長着黑黑的、圓圓的大腦袋,細細的長尾巴。大家知道我們是怎麼生出來的嗎?”(讓我們看大屏幕)

二、情境遊戲

1、播放課件,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圖片(播放課件,教師講解)

春天來了,青蛙媽媽跳進池塘裏,產下了許多黑黑的圓圓的卵。慢慢的卵變成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邊看邊旁白)。

2、小蝌蚪遊玩

我們知道了是怎樣變成小蝌蚪的,現在我們一起玩遊戲吧(為什麼小蝌蚪不能到荷葉上玩,小蝌蚪沒有腿,只能在水中游),跟着老師一起説兒歌。(放小蝌蚪遊背景音樂)邊玩邊説兒歌“小小蝌蚪遊啊遊,圓圓的腦袋黑黝黝,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裏面轉圈遊。轉呀轉呀轉轉轉,東邊游來西邊遊,北邊遊南邊遊,快快遊,慢慢遊,活動活動尾巴、活動活動頭……”(活動5分鐘左右),活動有點累了,我們到荷葉邊上蹲着休息休息吧。

三、導入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1、鴨媽媽帶着孩子出來遊玩了(放課件)

大家看,小鴨子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多高興呀,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蝌蚪們互問:我們的媽媽在哪裏呢?(可是誰也不知道。)我們都不知道媽媽長得什麼樣子,我們問一問鴨媽媽好嗎?

2、課件場景一:鴨媽媽游過來了蝌蚪問:鴨媽媽,鴨媽媽,您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您告訴我們,她在哪裏?

鴨媽媽:看見過,看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寬又大。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找吧!

蝌蚪:謝謝您,鴨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面游去。)

3、課件場景二:金魚媽媽游過來(旁白)金魚媽媽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金魚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他們想:一定是媽媽來了,蝌蚪:媽媽!媽媽!

金魚媽媽: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我小金魚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説:謝謝您!金魚媽媽!(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4、課件場景三:大烏龜游過來(旁白)一隻大烏龜在水裏慢慢地遊着。小蝌蚪游到大烏龜跟前,仔細數着大烏龜的腿。

蝌蚪:一條,兩條,三條,四條。四條腿!四條腿!這回可找到媽媽啦!

烏龜媽媽:好孩子,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我小烏龜的媽媽。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色的。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謝謝您,烏龜媽媽。”(小蝌蚪再向前面游過去。)

5、課件場景四:白鵝媽媽(它們遇見了白鵝媽媽)

蝌蚪:白肚皮!這回可找到媽媽了?媽媽,媽媽!

白鵝媽媽:我是小白鵝的媽媽,你們的媽媽穿着好看的綠衣裳,唱起歌來‘呱呱呱’,走起路來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到前面去找吧!

6、課件場景五:

“娃娃,娃娃,好娃娃,媽媽來了”。

小蝌蚪:為什麼我們一點都不像你呢?

青蛙:你們還小呢。過幾天,你們會長出兩條後腿來;再過幾天,又會長出兩條前腿。四條腿長齊了,脱掉尾巴,換上綠衣裳,就跟媽媽一樣了。那時候,你們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蟲吃啦。

小蝌蚪(高興得在水裏翻起跟斗來):呵!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

7、場景六:

師:我長出後腿來了。生:我也長出來了;

師:我長出前腿來了。生:我也長出來了;

師:我的尾巴不見了,我的衣服變成綠色的了。生:我的尾巴也見了,我的衣服也變成綠色的了;

師:我們現在可以跳跳了,可以跳到荷葉上去玩了,(師生同跳)。

四、看課件,鞏固故事

我們跳到荷葉上休息休息,大家休息一下,看着圖,老師完整的和大家講一遍我們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看圖講述故事,師大聲,幼兒小聲共同完成)

五、課堂延伸: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大家可以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講給好朋友們和家裏的爸爸媽媽聽,我們要學會分享快樂。

2、我們剛才在池塘裏玩,把池塘都弄髒了,我們都是講衞生的好孩子,我們把它收拾一下吧。師生整理衞生,把垃圾帶走。

附:《小蝌蚪找媽媽》設計流程圖

大班課題:《小蝌蚪找媽媽》設計流程圖

設計人:劉建梅

看到鴨媽媽想起了自己的媽媽

組織教學

談話導入

蝌蚪是怎樣生出來的課件,師旁白

課件

小蝌蚪遊玩

根據其他媽媽的提示找媽媽

小蝌蚪找到媽媽

教師與幼兒一同完整的講述故事(師大聲生小聲)

師生表演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活動延伸1分享故事

結束

找媽媽(大魚、烏龜、白鵝)

課件

青蛙媽媽來了,解答小蝌蚪的疑問

課件

看到鴨媽媽想起了自己的媽媽

依次展示找媽媽的六幅圖片

課件

活動延伸2講衞生

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課件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閲讀教學提出瞭如下教學目標: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讀物中的圖畫和音像材料閲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藉助插圖、音像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從而感知青蛙的變化過程。在教學時,教師應少講、精講,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獨立思考的時間。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通過朗讀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不斷提高自主識字、自主閲讀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通過看圖學文了解青蛙在成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激趣引入

1、猜謎語。

⑴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小蝌蚪)

⑵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麼長相相差這麼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隨着小蝌蚪去找媽媽吧!

3、板書課題。

(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自學課文

揭示自學要點: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筆畫結構、試着給生字編碼,若不會的作記號提出來。

2、你認識畫面上哪些動物?哪些動物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3、最後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

(上述學生通過觀察、朗讀、動手操作,自學和理解的過程中,主體意識、主動精神、探索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應培養。當然,低年級學生自學活動中會有一定難度,可採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導。)

(三)、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1、學生讀課文。

2、教師範讀。

3、再次讀文,自查朗讀情況。

4、出示詞語,檢查識字情況。(見課件)

(1)你會讀哪個詞語就大聲的讀出來。

(2)誰願意當小老師你認識的字詞教給同學們?

5、識記生字。

學生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教師可適時引導用實物或動作來識記。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導學生説出自己見到的灰色的東西。

追(或迎):誰願意把追(迎)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披:我這有件衣服,誰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麼樣的人叫阿姨?

7、指導寫字

(1)請大家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後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2)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師問: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教師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請同學説一説佔格位置。

(3)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4)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説説哪些字寫的好,哪些字寫的不夠理想。

(學生朗讀不注音課文遇到生字可能無從下手,所以在讀文之前老師就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自主探索、認識生字,這也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於低年級學生,聯繫實物或動作來識記生字效果要遠遠好於部件記憶法。)

(四)、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 找出與插圖對應的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讀課文。

3、 自由讀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

(給學生自主選擇讀內容的權力,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能促進學生更好的讀書。)

4、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有趣的事,而且身體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大聲地讀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小蝌蚪的身體變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6、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後…”來介紹一下嗎?

(讓學生在反覆讀文中搞清小蝌蚪變成青蛙的身體變化,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介紹,既訓練了語言,又解決了文章的重點問題,一箭雙鵰,紮實而有效地把語言訓練落到實處。)

(五)、拓展學習(作業)

1、課後進一步瞭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衞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瞭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後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檢測題

1、讀一讀,説一説。

碧綠的衣裳 碧綠的()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長長的尾巴 長長的()大大的腦袋 大大的()

2、填空。()裏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第二課時

(在閲讀中理解動詞“迎”、“追”,瞭解表示顏色的詞語“碧綠”、“雪白”的意思和構詞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愉快的學習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思維有所開拓,口語有所發展。)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課文的生字寶寶想跟小朋友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小朋友願意嗎?他們一個個躲到句子裏了,看小朋友還能不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1、今天,阿姨給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清早,我們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開始,我被遠遠地甩在後面,但我使勁追趕,終於爬上了山頂。爸爸媽媽都為我鼓掌,連連説:“你真行!”

(設計意圖:生字的鞏固努力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之中複習本課的生字,從而提高閲讀水平,於自然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學習“小蝌蚪樣子”的部分

池塘裏,水草邊,生活着一羣小蝌蚪。小蝌蚪長什麼樣?

1、小朋友能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嗎?

2、你覺得這是一羣怎樣的小蝌蚪?根據你的體會來讀一讀。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設計意圖: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可他們也是有個性的生命體,所以在閲讀時,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自己去感知,再以這種體會與感知去指導自己的朗讀。)

(三)、學習“青蛙媽媽樣子”的部分

多麼可愛、快樂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嗎?小蝌蚪常常會不快樂,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媽媽,你知道他們的媽媽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嗎?請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關的句子來告訴小蝌蚪。

1、指名説。出示句子:

(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2、教師貼出青蛙的圖片。老師這裏有一張青蛙媽媽的照片。如果你們是小蝌蚪,媽媽給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呀?圈出“碧綠”、“雪白”、“大”。

3、你見過“碧綠”的什麼?“雪白”是怎樣的白?那麼,像金子一樣的黃?像火一樣的紅?像天一樣的藍呢?

(設計意圖:語文重在點點滴滴地積累,在這裏,教師就很淺顯地使學生掌握了顏色詞的構詞特點,並能靈活地遷移。)

4、青蛙媽媽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過朗讀把她的美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5、青蛙還會捉蟲呢!小朋友知道嗎?課前我們已經去收集青蛙捉蟲的有關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6、聽了青蛙捉蟲的有關資料,你對青蛙媽媽一定有了更深的瞭解。帶着這份瞭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擴大學生知識面,對於學生深入瞭解青蛙,保護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四)、研讀“找媽媽”的經過

看了媽媽漂亮的照片,知道媽媽那麼能幹,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見到媽媽了。然而媽媽在哪裏,怎樣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開始了他們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經歷。請小朋友去讀讀課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

1、學生自由讀2——6自然段。

2、問: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在誰的幫助下找到媽媽的?

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中有一個表示動作的生字“迎”。誰能給它擴詞?“迎”的偏旁是什麼?“走之”與什麼有關?看圖片,“迎”是怎樣走?

(2)師生分角色朗讀。

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中,也有一個表示動作的生字“追”。你追過別人嗎?找個小夥伴追給大家看看?現在,你覺得“追”是怎樣走呢?

(2)引讀。小蝌蚪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以為是自己的媽媽,連忙追上去,叫着——烏龜笑着説——

(3)在人物、動物的語言前面或後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動作、心情、神態、語氣的詞,這些詞叫提示語。這些提示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朗讀語言。看,小蝌蚪的話前有“叫着”,你能像他們那樣叫叫嗎?烏龜的話前是“笑着説”,你能笑着説説這番話嗎?

(設計意圖:朗讀與理解都要講究一定的方法。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是鼓勵學生用看插圖、做動作等直觀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迎”、“追”。提示學生在朗讀角色的對話時,留意角色語言前後的提示語,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

第五自然段:

(1)小蝌蚪在鯉魚阿姨、烏龜的指引下,終於見到了自己的媽媽。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樣?誰來讀一讀?

(2)媽媽見到自己的心肝寶貝,心情又是如何呢?誰來讀一讀?

(3)就近找夥伴分角色讀。

(五)、演一演

現在我們把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來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師有兩個建議:1、儘量把小蝌蚪身體的變化表現出來。2、在扮演角色時,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當時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怎麼説的。

1、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試演。

2、指定一小組在班上展示。

3、學生與老師評議。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童話故事,如何在文學性中凸現其科學性,是相當重要也是相當不易的。運用演童話劇的方式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蝌蚪的成長過程,又不露痕跡。)

(六)、説話練習

小青蛙長大後也結婚生子了,可莊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時候尋找媽媽的經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順利地找到自己,她決定在臨走前給孩子寫下一張留言條。請你幫她想想,她該寫些什麼?

(1)指名説。

(2)評議。

課堂檢測:

1.説一説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他們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沒過多久,( )不見了,變成了一隻只能捉害蟲的( )。

2.我會説

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品種繁多,據統計,全世界有1900多種,我國就有150種左右。著名的彈琴蛙,是我國的特產,它鳴聲婉轉,彷彿古代仕女於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則鳴聲低沉粗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聲除了給人以“音樂”的欣賞外,它還能預報天氣。唐詩中有“水旱卜蛙聲”的詩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書中也有“三月九年級聽蛙聲,卜水旱”的記載。近代,我國有不少農諺也是反映蛙鳴與天氣的關係的,如“雨後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幹得犁頭翹”,等等。

青蛙還是捕食昆蟲的健將。當青蛙尚處於幼蟲(蝌蚪)時,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隻孑孓;而到成蛙時,用它靈巧的舌頭,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蟲。

青蛙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特別是我國特有的中華大蟾蜍,經處理曬乾成幹蟾,可治療小兒疳積。從它的耳後腺、皮膚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經處理後製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藥品,具有強心、鎮痛、止血和治療疔瘡等作用。青蛙是益蟲,所以必須加以保護,不準捕殺。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

一、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34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複習生字詞(開火車、齊讀)。

1、同學們,上一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

2、(出示卡片)

3、下面,開起火車聲音響亮地跟它們打招呼吧。(開火車讀)

4、大家一起來吧!(齊讀)

三、複習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媽媽一生下它們,它們就離開媽媽自己獨立生活,長大。

2、誰能告訴大家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

3、師貼圖1。

四、整體感知2-6自然段。

1、過渡:多可愛的小蝌蚪啊!它和你們一樣,看見別人有媽媽,也想找到自己的媽媽。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它們的媽媽到底長什麼樣呢?(出示小黑板:表格)請同學們輕輕地捧起書,自己認真地把課文的第2-6自然段讀一讀。

五、扶學第二自然段。

1、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大聲地朗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遊啊遊,它的身體首先發生了什麼變化?(生説,師貼字:長出兩條後腿、播課件插圖、貼圖2。)

2、當它們快樂地遊玩時,看見(播放課件:第二幅圖)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它們會想些什麼?

3、小蝌蚪很想找到自己的媽媽,就向鯉魚阿姨打聽。小蝌蚪是怎麼問的?(課件出示:第二句話,“迎上去”用紅色)

a看圖理解“迎上去”:請看圖,這裏為什麼用迎上去?(小蝌蚪們心情急切,它們與鯉魚媽媽是面對面的。)

4、小鯉魚都有自己的媽媽,同學們的媽媽也都在後面聽課了,小蝌蚪多麼想念自己的媽媽呀!現在你們就是那些非常想念媽媽的小蝌蚪,老師就是鯉魚阿姨,該怎麼問呢?誰能迎上來問一問?(大家讀敍事的部分,***同學來讀問話。)

5、生評。

6、現在,(師指着某一組)你們這一組小朋友就是那羣小蝌蚪,一起來問鯉魚阿姨吧。

7、師讀鯉魚媽媽的話。

8、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師貼字:四條腿,寬嘴巴)

9、多好的鯉魚媽媽呀!它不但告訴小蝌蚪媽媽長得什麼樣,而且熱情地告訴它們到那邊去找吧。那麼,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當鯉魚媽媽?

10、學生評議。

11、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小蝌蚪——(師指小黑板,生説:長出了兩條後腿),知道了小蝌蚪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

六、半扶半放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那,我們就到那邊去找吧。

2、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下面,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一個人敍事,兩個人讀小蝌蚪,一人讀烏龜的話。

讀完後小組討論表格上的問題(小黑板),等會兒向老師彙報。

3、彙報:小蝌蚪的身體有了什麼變化?(貼字:長出兩條前腿);(貼圖3)。

4、彙報:小蝌蚪從烏龜媽媽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貼字: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5、小蝌蚪為什麼把烏龜認做媽媽?(因為烏龜有四條腿。)

6、出示課件:第二句話。

7、小蝌蚪以為烏龜就是自己的媽媽,以為自己找到了媽媽,連忙——追上去。

這裏為什麼用追上去,不用迎上去?(更着急,方位是在烏龜的後面。)

8、小蝌蚪以為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就趕緊追上去,高興地、叫着——(生:媽媽,媽媽!)

9、小組分角色朗讀。(1、2讀敍事部分;3、4當小蝌蚪,***讀烏龜媽媽説的話。)

七、放着學第四、五自然段。

1、下面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2、結合學生的回答(貼字:尾巴變短了;貼圖4。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3、請看圖(出示課件:第四、五幅圖),小蝌蚪們終於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媽媽笑着説:“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

4、小青蛙是怎麼跳到荷葉上的?(知道動作蹬、跳、蹦)

5、請一個女同學來當青蛙媽媽,兩個學生表演青蛙跳到荷葉上的動作。

6、學生評議。(青蛙媽媽高興的語氣、小青蛙的動作)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過渡:小蝌蚪長成小青蛙了,它們跟着媽媽幹什麼呢?

2、齊讀第六自然段。

3、貼圖5沒有尾巴的小青蛙:小蝌蚪是怎麼長成小青蛙的?(課件展示填空: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後腿,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又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不知什麼時候,尾巴不見了,長成了青蛙。)

4、(課件出示:最後一幅圖):小蝌蚪長成青蛙後,天天跟着嗎媽媽去——捉害蟲。

你們看,青蛙媽媽捉到一隻好大的害蟲,一隻小青蛙也跳出來,伸出舌頭學捉害蟲,它們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要——(保護它)。

5、齊讀課文。

九、拓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哥哥姐姐們有關青蛙捉害蟲的資料,比如:青蛙都吃什麼害蟲?一隻青蛙一天能捕捉多少害蟲呢?

十、寫字

1、出示生字拼讀。

2、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3、誰來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字在田字格里該怎樣寫?

4、師範寫,生書空。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

設計思路: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非常生動的童話故事,適合託班寶寶對媽媽的情感表現。這篇童話中動物角色較多、趣味性強,童話中對話以重複式結構較多,是幼兒進行表演的典型教材。在活動的過程中,鼓勵寶寶創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

難點:鼓勵幼兒創造蝌蚪遊的動作。

活動目標:

1、 鼓勵寶寶進行小蝌蚪游泳動作的創編。

2、 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及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ppt

2、 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小蝌蚪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複習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觀看ppt。

師:寶寶們,我們上次聽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今天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小蝌蚪好看的照片,你們想看嗎?老師配合ppt,進行故事欣賞。

二、 欣賞音樂,創編小蝌蚪遊的動作。

(1)師:寶寶們,老師還帶來了一段很好聽的《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播放一小段音樂)

(2)提問:寶寶們,小蝌蚪去幹嘛呀?(找媽媽)小蝌蚪在水裏怎樣遊?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游泳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2-3個)

(3)創編小蝌蚪游泳的動作,配合音樂進行。

(4) 教師示範遊,創編寶寶沒有想到的動作。師:小蝌蚪遊得真好看,看,我這隻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裏遊的。

三、 情景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1)教師示範遊戲。

師:小蝌蚪要去找媽媽啦!

前奏部分,跟老師做簡單的準備動作。

(2)在老師的帶領下,跟着老師一起遊。音樂停頓時,助教老師扮演(鴨媽媽)。鴨媽媽問寶寶:“我是不是你們的媽媽?”寶寶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鴨媽媽”

(3)繼續往前遊。音樂停頓時,鯉魚媽媽出現。鯉魚媽媽問寶寶:“我是不是你們的媽媽?”寶寶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鯉魚媽媽”

(4)繼續往前遊。音樂停頓時,烏龜媽媽出現。烏龜媽媽問寶寶:“我是不是你們的媽媽?”寶寶回答:“不是,不是,你是烏龜媽媽”

(5)繼續往前遊。音樂停頓時,青蛙媽媽出現。青蛙媽媽問寶寶:“我是不是你們的媽媽?”寶寶回答:“你是我們的媽媽,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四、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1)重複遊戲一遍。

(2)角色遊戲。請四位寶寶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老師在一旁幫助)其他寶寶做小蝌蚪,老師做蝌蚪姐姐。

(3)邀請客人老師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根據寶寶對遊戲的興趣來決定,是否再玩遊戲。)

五、活動結束。

師:“來蝌蚪寶貝們,跟着媽媽回家了!”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六、延伸活動:

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

為什麼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人類來説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