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魯迅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W

我們依據教案調整教學步驟,通過教案,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祝福》魯迅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祝福》魯迅教案8篇

《祝福》魯迅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徵;

2、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從而認清舊社會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摧殘和壓迫;

二、教學重點:

祥林嫂對命運的抗爭和無法擺脱的禮教枷鎖。

三、教學難點:

封建禮教是如何一步步摧殘祥林嫂的肉體和心靈的。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是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開篇所説的話。

問題: 祥林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學生:不幸的人——第一印象;

老師:還有嗎?

2、祥林嫂的一生是不幸的,她的不幸體現在哪些地方

喪夫——被認為不祥之兆

改嫁——被人看不起 喪子——失去親情的依靠

被逐出魯家,淪為乞丐,除夕夜死祝福裏。

沒有人關心她

3、祥林嫂對命運的抗爭與結局(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來分析) 抗爭表現 結??

(1)第一次喪夫來魯鎮:勤勞 工資被婆婆拿去, 被抓回去強迫改嫁,

(2)第二次喪夫:勤勞 養育兒子 兒子死了,被趕出屋

(3)失獨後來魯鎮:捐門檻,精神救贖 被視為不潔,不準祭祀,被趕出魯家,淪為乞丐

(4)面對別人的嘲笑,她無言抗議 更加孤獨

4、造成祥林嫂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

丁玲説,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許壽裳説《祝福》的主題是:“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

封建宗法制度:宗法又以禮教與政權、神權、夫權、族權相結合的形式存在。 祥林嫂生活的環境——中國農村;、

祥林嫂身邊的人——魯四老爺、婆婆、孩子的大伯、柳媽、衞婆子

(1) 封建禮教:失節者大、從一而終思想,使其處處受到鄙視;

(2) 封建迷信:摧殘她的精神(死後被鋸開來);

(3) 封建家長制:婆婆領走工錢並被抓回去;孩子大伯來收房,沒有了去處;

(4) 封建地主階級:經濟上盤剝、精神上毒害。

明確:封建禮教、神權迷信使得祥林嫂尊嚴被踐踏、被愚弄 最終摧毀她的精神和肉體。

5、總結: 祥林嫂是一個不幸的人,是一個深受封建禮教壓榨迫害的人,又是一個一直努力抗爭命運的人,她善良、樸實、淳厚,想用誠實勤懇的勞動換取作為人的生活的基本保證。

6、拓展思考:祥林嫂又沒有反抗封建禮教呢?

明確:祥林嫂的反抗,並沒有涉及到封建禮教本身。她受盡封建禮教與迷信的迫害,卻又自覺不自覺地去維護封建禮教與迷信;她一生順從封建禮教,到頭來卻被封建禮教活活吞噬,這更能揭露封建禮教道德極端虛偽、極極端殘酷的本質。

《祝福》魯迅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遊戲的愉悦和參與體育活動的快樂。

2、練習聽指令做動作,發展平衡能力。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帽子每人一頂,動物頭飾6個,小旗兩面。場地佈置如圖:

三、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學小動物走路,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創造。

2、情感活動:創設動物王國將舉行一個盛大的慶祝會的情景,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祝福裝在帽子裏送給小動物。

3、平衡能力活動:讓幼兒自由選擇小路到森林裏送祝福。

聽指令活動:

集體活動--將祝福送給規定的小動物。

自由活動--結伴通過小路到森林裏把祝福送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4、隨活動自然結束。

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總結了一下這節活,孩子們遊戲的時候興奮點太過了,應該讓孩子們自己送禮物,讓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到遊戲當中,這就是我的引導不到位,但總的來説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穫。

《祝福》魯迅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分析祥林嫂的悲劇根源,挖掘本文的主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主問題,圍繞主問題,思考討論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根源,進而挖掘主題;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希望能提高學生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現代化精神素養。

教學重點

認識祥林嫂的悲劇形象,探究作品的主題。

文本比較長,給學生閲讀分析帶來一定困難。

教學過程

導入語:現代作家丁玲説:“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裏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那麼,祥林嫂為什麼非死不可呢?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呢?這節課,我們來深入探討祥林嫂的悲劇根源和本文的主題。

1.(出示主問題)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是什麼?換句話説,是誰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了深淵?

2.圍繞主問題,設計幾個小問題,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1)從祥林嫂的外部生存環境入手,分析悲劇的外因。思考她身邊有哪些人?把他們分類,他們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命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2)從祥林嫂的內心環境入手,分析悲劇的內因。閲讀“祥林嫂再嫁”一段,思考她鬧得“真出格”,説明了什麼?她的追求是什麼?她為什麼追求那樣的生活?她有着怎樣的.道德觀?她的內心世界與她的遭遇之間的矛盾,給她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3.學生思考,討論。

4.學生髮表討論的結果,自由發言,各抒己見。師中肯評價,引導發言。

外因:

魯四老爺 四嬸 剝削者 政權 剝削、鄙視祥林嫂

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夫家大伯 族權 賣出祥林嫂,逼迫她趕走她,直接改變了祥林嫂的命運

魯鎮人 魯四老爺家短工等普通羣眾 夫權 鄙視、奚落、嘲笑祥林嫂

柳媽 神權 給祥林嫂沉重的精神負擔

內因:祥林嫂

1)祥林嫂鬧得越出格,説明封建思想對她毒害越深,她追求貞節的好女人形象;

但封建制度卻使她被逼再嫁,使她不能維護好女人形象;

這對矛盾,使她產生強烈的負罪感,給她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使她欲生不能。

2)死後被分屍等鬼神迷信思想又使她產生強烈的恐懼感,使她欲死不敢。

這是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內因。

結論:祥林嫂是被封建禮教迫害致死的!

(給學生時間,概括本文主題,交流,演板)

主題:小説通過祥林嫂的悲慘遭遇,批判封建禮教對婦女的壓迫,揭露中國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深同情,引起人們對中國封建社會中下層勞動人民的生存權利和生存狀態的思考。

這一主題與魯迅作品一貫的反封建主題是一致的。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人物形象,探究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根源,分析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題。讓我們對婦女解放這一重大問題進行凝重審視,牽起我們對漫長久遠的女性生存狀態和生存權利的遙遠回想。請思考:(出示課後思考題)

課後思考:

1.祥林嫂式悲劇的解救辦法

2.現代社會中,還有祥林嫂式生存狀態的女性嗎?如果有,説明了什麼問題?怎樣改變這樣的社會環境?你能為此做些什麼?

《祝福》魯迅教案篇4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家魯迅的祝福教案,我們來看看下文。

教學設想

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化巨人,通過本文可以瞭解魯迅的一些基本情況。但本文是一篇小結,寫得較為簡略,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學過的魯迅的作品來了解更為詳細一點的魯迅的經歷,從而復活…-個更為鮮活、具體的告迅的形象。如《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和《阿長與"山海經"》。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從篇幅上:來説是小傳,從傳主(立傳人物)來説是自傳,要充分利用記敍文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理解自傳和小傳的`特點;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一個人被公認為是我國近現代最深刻、最複雜、最矛盾、最具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學們猜猜他是誰?

魯迅,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魯迅自傳》。

二、熟悉課文

請同學速讀課文,完成下面兩個任務:

1.識記文章中自己難以掌握的字詞。

2.結合註釋的閲讀,瞭解文中牽涉的一些歷史事件。

3.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動。

三、落實字詞

籌辦:籌劃辦理。

衰落:(事物)由興盛轉向沒落。

學籍: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轉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

學力:指在學習上達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飯的人。乞:乞討。生計:生活;維持生活的辦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彷徨: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四、列表梳理魯迅本文中交待的情況時間

事件(主要活動)

原因

一八八一年

出生

十三歲時

輟學回家

家裏遭了很大的變故

十八歲

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

大約過了半年

改進礦路學堂

畢業之後

被派往日本去留學

待到在東京預備學校畢業

決意學醫,進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因為確知道了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

兩年後

棄了學籍,再到東京,和幾個朋友立了些小汁劃,提倡新文藝

偶然在電影上看見-箇中國

人因(在日俄戰爭中)的偵探

而將被斬,因此又覺得在中

國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

有較為廣大的運動

二十九歲

回國

因為母親和幾個別的人很希

望我有經濟上的幫助

(剛),回國

在浙江的兩級師範學堂做化學

和生理學教員

第二年(1911)

到紹興中學堂做教務長

紹興光復後(1912)

做紹興師範學校的校長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後

到北京教育部當做部員、兼做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的國文系講師

一九二六年

做廈門大學教授

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一九二七年四月

辭去中山大學教授

一九二七年九月

出廣東,定居在上海

一九一八年

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因為一個朋友錢玄同的勸告

五、佈置作業

1。將今天所學的詞語抄在詞浯積累本上。

2。到圖書館查找一些關於魯迅的資料,進一步瞭解魯迅在-八八一至一九三o年的生活、思想狀況和經歷。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堂課所學內容

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2.在不看書的情況下複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間魯迅的經歷。

《祝福》魯迅教案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育點

1、瞭解小説三要素及小説情節結構

2、瞭解小説中任務描寫的幾種方式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概括小説情節的能力

2、着重體會魯迅小説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三)、德育滲透點

要注意領悟魯迅先生冷峻的敍述之中所藴涵的強烈的愛憎之情

二、重、難點

着重認識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繫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讓學生理清小説結構,畫出集中描寫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覆誦讀,體味這些看似冷峻的描寫中所藴涵的深情。

2、第二課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結合環境描寫,分析任務形象,把握小説主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回憶魯迅先生的作品

關於《吶喊》和《彷徨》

2、學生快速閲讀,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説的情節結構,分析結構特點

(1)序幕寫景象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再寫景象

3、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變化,並深入挖掘其社會根源。

初到魯鎮,情形如何?

再到魯鎮,情況怎樣?

臨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4、請學生依據以上分析討論,概述“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的深刻含義。

善良能幹——包辦婚姻——被賣——再嫁——社會的根源

二、總結與引申

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與哪些人有關?究竟誰是真正的劊子手?

三、作業佈置

思考:究竟誰是殺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劊子手?

四、板書設計

情節特點:倒敍

人物命運:祥林嫂善良能幹,卻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引入魯迅取名《彷徨》的原因

2、認真研讀故事的結局,分角色朗讀對話,找出議論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

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卻最終傷害——自責和自我解剖——憤??

3、有人説,祥林嫂之死,魯四叔是首惡,衞老婆子和柳媽是幫兇,你怎樣看?

分小組討論,然後選擇發言。

4、師生共同研讀文中深刻的語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二、總結與引申

1、封建壓迫的體現(四權)

2、對比電影和小説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區別

三、作業佈置

閲讀魯迅小説《離婚》,注意比較愛姑和祥林嫂的命運,看看有何深刻含義?

四、板書設計

祥林嫂之死

根源:封建倫理制度,舊的文化觀念。

解救辦法:摧毀舊制度,否定舊文化。

《祝福》魯迅教案篇6

教學要點

1、分析樣林嫂所處的典型環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劇根源及小説主題。

2、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層把握“祝福”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和關係中的個人,而不是思想家們所理解的‘純粹’的個人”。文學反映人的生活整體,也只有通過“生活本身形式”(車爾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滿的表現。因此,在藝術作品中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的“關鍵在於個別的環境”(馬克思)。那麼,在《祝福》中,圍繞和促成人物行動的環境究竟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研讀小説的環境描寫

1、提問: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劇置於“魯鎮”這個“舞台”上來演繹,“魯鎮”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在那裏表現出怎樣的世態風情

(1)學生集體朗讀小説的第1~2段。

(2)學生勾畫關鍵句子進行體會,然後前後桌進行交流。

(3)學生自由發言後,明確:①魯鎮是一個封閉式的社會。許多傳統習俗、封建觀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級關係在魯鎮的人與人之間被異常嚴格地遵守着。如,當“我”離開五年之後重回魯鎮時,最強烈的感覺是一切“都沒有什麼大改變”;準備“福禮”的是女人,而“拜的卻只限於男人”。②魯鎮瀰漫着濃厚的迷信氣氛。“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人們的美好願望寄託在對神的祈求上。

2、學生思考:魯四老爺是一個怎樣的人

(1)學生默讀課文,摘錄有關語句。

(2)思考後明確: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對社會的一切變化。他向“我”大罵康有為,康有為主張變法,但是他因循守舊。他“案頭”堆放的是“理學”著作,牆上掛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佈於周身血脈,封建倫理浸透了通體細胞。孔孟理學、封建倫常正是他處世立身、待物行事的準則。可見,魯四老爺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堅決捍衞者。

3、學生思考:祥林嫂周圍的其他人對其態度如何

明確:祥林嫂周圍的人對她表現出令人顫慄的涼薄與冷漠。如柳媽便是無聊冷漠人中的一員。她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與人為善。但是她對待祥林嫂,卻沒有像對待其他生命那樣有同情心。柳媽對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為然,認為祥林嫂“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她又把祥林嫂的談話傳播出去,供他人談笑。這種人情的冷漠也可在魯鎮女人們“鄙薄…‘煩厭”的神情中、在四嬸“祥林嫂,你放着罷!我來拿”慌忙的語調中、在短工“簡捷”“淡然”的回答中看得分明。

4、教師小結:魯鎮是一個封建禮教羅網籠罩下封閉落後的社會,是舊中國整個黑暗社會的縮影。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保守、自私,亳無温情可言。可見,祥林嫂生活在一個冰封無化的世界裏。

三、引導學生探究性閲讀

課題一:關於祥林嫂的死因

1、提問:原文中説:“怎麼死的—一還不是窮死的”你認為祥林嫂的死因是什麼

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討論,然後自由發言。

學生看法(略)

2、教師問:許壽裳先生説:“人世的慘事,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了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1) 學生自由交流。

(2)引導學生再度審視魯四爺等活動於祥林嫂周圍的人的行為。

3、學生思考並討論:誰應對祥林嫂的死負責?誰是最主要的“元兇”?

四、課堂小結:

揭示了舊中國農民尤其是廣大婦女悲苦生活的社會根源,從而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的本質。同時還有促人警醒,呼喚勞苦羣眾的自我意識之意。

2提問:作者以“祝福”為題,有何深刻含義

學生思考後明確:①體現了小説以事件命名的特點。②祥林嫂這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是由“祝福”這個典型事件牽動出來的。只有將其不幸置於“祝福”的環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承出舊中國社會,尤其是神權在其悲劇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生的社會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③把祥林嫂的悲劇一生放在“祝福”的環境中,才能增強祥林嫂的命運的悲劇性,從而深化主題,把批判封建社會、封建禮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題進一步強化,即把“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和“悲慘者的呼號”展示給讀者。

五、佈置作業

1、有人説樣林嫂“沒有春天”,試以課文為依據簡要説明之。

2、有的學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車禍失去兒子的年輕婦女的遭遇等同於祥林嫂的命運,並稱之為新時代的祥林嫂”。這種看法是否合適

3、學生課外思考: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於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這個情節增添得是否妥當寫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説説你的看法。

《祝福》魯迅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把握小説的情節結構,理解倒敍手法的運用。

2、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3、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環境的作用。

重、難點: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2、把握環境描寫的巨大作用,體會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繫

3、要注意領悟魯迅先生冷峻的敍述之中所藴涵的強烈的愛憎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把握小説的情節結構,理解倒敍手法的運用;從肖像描寫入手,初步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導入

我們在國中曾經學過魯迅的小説《故鄉》、《孔乙己》,其中由活潑可愛而變成麻木愚昧的閏土,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先生的小説善於通過悲劇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今天,我們所要學的《祝福》也正是如此。——《祝福》(板書)

介紹背景

?祝福》是魯迅的小説代表作之一,是魯迅小説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説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通過祥林嫂的藝術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舊社會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摧殘下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小説被改編成電影及多種戲劇。

二、1、提問:小説的情節結構一般分為幾個部分?(有些同學可能會和小説的三要素等概念混淆,應加以分清。)

明確: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要求快速瀏覽小説,劃分出情節結構。(很多同學會將本道程序和一般的劃分層次等同起來,應引導其分清不同。)

明確:

(1)序幕: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2)結局:寂然死去

(3)開端:初到魯鎮

(4)發展:被賣改嫁

(5)高潮:再到魯鎮

(6)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提問:本文在敍述方法上有什麼特點?

討論:這種敍述方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倒敍。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聲中寂然死去,形成了一股濃厚的悲劇氣氛,可是,這樣的一個悲慘結局非但沒有人同情,竟然引起魯四老爺的震怒,甚至被罵為“謬種”,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懸念:祥林嫂是什麼樣的人?她為什麼會落到這樣的境遇?她為什麼會得罪魯四老爺?

提問:運用倒敍的方法一定要注意銜接,文中哪一句是在結構上承上啟下,顯示由倒敍轉為順序的?

明確:“然而先前所見所聞她的半生事蹟的斷片,至此也聯成一片了。”

四、思考:找出文中關於祥林嫂的三處肖像描寫,比較它們的異同,思考其用意。

明確1:三處肖像描寫:

第一處:初到魯鎮。

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

順着眼

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處:再到魯鎮。

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

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第三處:死前與作者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明確2:作者通過肖像描寫首先顯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勤勞,樸實,善良,温順,要求極低,易於滿足。但再到魯鎮時,兩頰和眼睛發生了變化,説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極度悲傷。而第三處則顯示其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陷於絕境,內心深處受到摧殘,精神麻木,已是瀕於死亡。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對比中顯示人物的境遇,內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魯鎮時,雖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們仍可看到在她身上還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魯鎮時,這種青春活力已經不復存在,而第三處則更顯示了不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連生命力都已失去。

明確3:肖像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一個特點。本文圍繞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畫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從開始時的“順着眼”,到第二次來魯鎮時的“眼角帶着淚痕”,“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捐了門檻以後“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嬸一聲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臨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間或一輪”,都有豐富的內涵。眼睛與其他肖像描寫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的幾個過程。魯迅先生曾經説過:“要極節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

五、佈置作業:課後思考祥林嫂落得如此下場的原因。

第二教時

教學內容: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從動作、語言等描寫入手,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一、討論: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麼?自然死亡?自殺?他殺?(可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陳述理由)

二、討論:哪些人與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魯四老爺、四嬸、婆婆、大伯、衞老婆子、柳媽

三、討論:這些人是如何將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1、魯四老爺: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魯四老爺的特點?

明確:①④魯四老爺對僱用祥林嫂最初的態度是——皺眉,討厭她是寡婦。

②祥林嫂被搶走時,魯四老爺反應可以用兩次“可惡”和“然而”來概括:魯四老爺估計祥林嫂是逃出來的,“皺一皺眉”表示反感,卻沒有絲毫同情心。尋人時,也仍然是“踱”。發現祥林嫂被搶走,魯四老爺説了兩次“可惡”,“然而”。我們細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裏面沒有絲毫是對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惡”的是婆婆“搶”的舉動,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然而”是書面語重轉連詞,後面隱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禮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當然,而且表示了魯四老爺的假斯文。第二次説可惡是針對衞老婆子的,對衞老婆子先薦祥林嫂然後又合夥劫她,鬧得沸反盈天,有損魯家的體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這樣比男人還勤快的勞動力是不容易的。③第一部分有一部分魯四老爺的大罵新黨及其書房的描寫。這一切都能可看出魯四老爺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頑固,反對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自私偽善,冷酷無情,對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許的,是他通過“祝福”阻斷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強迫祥林嫂改嫁,説明舊社會勞動婦女沒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還得受制於婆婆。繩子一捆,塞在花轎裏,以八十千的價格“賣”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變她的命運。從中我們還可看到一個矛盾:婆婆賣媳婦是應該的,甚至人們還誇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應該的。在這個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婦的命運。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這個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諒祥林嫂的“罪”。在這個矛盾人,我們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應該的。原因很簡單,祥林嫂沒了兒子,也就是沒了賀家的後代,也就成了賀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給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們: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這個矛盾中,我們也看不見祥林嫂的生存空間。

3、柳媽

柳媽和祥林嫂同樣是一箇舊社會的受害者,雖然她臉上已經“打皺”,眼睛已經“乾枯”,可是在年節時還要給地主去幫工,可見她是一個受壓迫的勞動婦女。但是由於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獄、報應之類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信條。至於她講陰司故事給祥林嫂聽,本身沒有什麼惡意,也完全是出於善意,主觀願望還是想為祥林嫂尋求“贖罪”的辦法,救她出苦海,並非要置祥林嫂於死地。但柳媽以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為指導,來尋求解救祥林嫂的“藥方”,這不但不會產生療救的效果,反而給自己的姐妹造成難以支持的精神重壓,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淵。祥林嫂花了12元鷹洋去捐門檻,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掙扎,她要頑強地活下去,爭取恢復一個普通女傭的地位。所以捐了門檻以後“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為從此可以擺脱厄運了。可是四嬸在祭祀時的一句話使祥林嫂陷於絕境。祥林嫂捐門檻後本已告訴四嬸,可四嬸仍不讓她沾手。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擊。“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不濟”,膽怯,惴惴,是一個木偶人。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變化,顯示了心靈上的巨大創傷。最終,祥林嫂竟被魯四老爺一腳踢開。柳媽還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個。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淵,更顯示出悲劇之可悲。

4、魯鎮上的人們

魯鎮上的人們對祥林嫂的遭遇沒有任何的同情,他們一開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劇滿足一下自己的獵奇心理,等到厭倦了,便對之嘲笑唾棄,表現出一種冷漠厭煩的態度,他們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統治了他們的靈魂,所以,他們鄙視祥林嫂,他們的態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和魯四老爺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裏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丁玲

四、思考:祥林嫂悲劇的社會原因。

明確:祥林嫂的悲劇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勞動婦女的迫害和摧殘。作品中,封建禮教(魯四老爺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會(魯鎮的人們),無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絕境。社會迫使她不能守節,又不能不守節,“要做奴隸而不得”,正是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劇。

五、討論:小説起名《祝福》的含義。

明確:小説起於祝福,結於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密切聯繫。魯四老爺正是通過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絕路的。同時,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題為“祝福”就用祝福的熱鬧繁忙來反襯祥林嫂的悲劇命運。另外,祝福是一種封建習俗。在舊社會,勞動人民無福可祝,無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為這祝福而逼上絕境的。可見,小説取名為《祝福》具有深刻含義。

六、思考:祥林嫂對她自己有沒有責任呢?可以先討論這個問題:有人説祥林嫂自始至終都沒有反抗過,你認為呢?

明確:“反抗”主要表現在:面對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爭;面對加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對死後魂靈的有無的懷疑則説明了她最後對整個傳統的封建觀念發生了懷疑(祥林嫂的三個問題有一個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獄能否見面。她希望其有,這樣就可以和阿毛及賀老六見面,又希望其無,因為害怕被鋸成兩半。這是長期困擾她的內心深處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這個問題,是在遭受一連串的摧殘和折磨後對封建傳統觀念的懷疑。祥林嫂對生活本無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得起碼的生存條件,可是儘管她不斷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爭,卻得不到這起碼的滿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對整個傳統的封建觀念發生了懷疑。)

“沒有反抗”主要表現在:面對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爭,只是為了所謂的貞節;面對加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卻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捐門檻上。

由此可見,祥林嫂本人也是個受封建禮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禮教思想和迷信思想當作救命稻草,結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淵。因此,我們可以説,祥林嫂也是殺害自己的兇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殺,也是自殺。但不管是他殺還是自殺,歸根到底,是封建禮教將可憐的祥林嫂逼上了絕路。小説反封建的深刻主題,也就不難理解了。正如魯迅先生的摯友許壽裳先生有關《祝福》的一段精闢的論斷所説:“(《祝福》)描寫一箇舊社會中的女犧牲者,極其深刻,使知人世慘事,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

七、討論:作品中“我”的形象。

明確:作品中的“我“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魯四老爺,厭惡封建禮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軟弱無能,無力給祥林嫂以幫助。在小説結構上,“我”又起着線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反映,“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祝福》魯迅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作家及其文學常識,瞭解小説的時代背景(環境等),小説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等。

2.能力目標: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種描寫手段來表現人物的手法進行訓練。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瞭解封建社會廣大下層勞動婦女低下社會地位和不幸遭遇,關注社會發展,體味人生意味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知識目標:瞭解作家及其文學常識,瞭解小説的時代背景(環境等),小説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等。

教學難點

能力目標: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種描寫手段來表現人物的手法進行訓練。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教師形成一定的魯迅小説的講課方法思路模式,儘量在對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瓜宰約旱慕萄Ц魴裕醚艿攪己玫男∷到萄АI踔練⒄夠嶁葱∷盜恕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請看這幅圖片,(出示封例圖片)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這是中國現代文學開山之祖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對魯迅先生已經有了深入的瞭解,魯迅先生確實是一代文學巨匠,在20xx年的全球閲讀排行榜上,魯迅先生的兩本短篇小説集《吶喊》、《彷徨》分別雄據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説《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從而揭開了中國新文學的序幕,他的這兩本短短的小説集,內容深切,格式特別,茅盾先生在《讀吶喊》一文中説:猶如久處黑暗的人們驟然見到了絢麗的陽光。感受是那樣的至深至切。如果説,茅盾先生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説的開拓者的話,那麼魯迅先生則是中國現代短篇小説的開拓者,今天讓我們走進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個怎樣的人被舊制度所吞噬。

本文寫於1924年,是魯迅小説集《彷徨》的第一篇,敍述的是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黑暗現實。五四運動提出了“民主、科學”“打倒封建禮教”的口號,婦女解放問題也成了這個時期魯迅探索的主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的小説《祝福》應運而生。

二、學生速讀,並思考:

這篇小説主要寫了有關祥林嫂的哪些事情?

三、文本研讀

1.小説的三要素是什麼?

板書:情節、人物、環境。

2.誰來説一下這篇小説的情節?(根據文本逐段落實內容)

明確:序幕(1—2)魯鎮的年底。

結局(3---33)祥林嫂帶着“疑惑”死去。

開端(34—53)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

發展(54—65)祥林嫂被搶被賣(改嫁)。

高潮(66—111)祥林嫂再次到魯鎮。

尾聲(112)魯鎮祝福景象和我無奈的感受。

3.我們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畫完整必須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寫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寫手段有哪些?

板書: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細節等。

當然從描寫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從描寫的詳略分,有白描和細描。所謂“白描”,主要指的是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辭藻修飾與渲染烘托,而用傳神之筆加於點化,顯得樸實而自然。

4.要求學生找出文中關於祥林嫂的三處肖像描寫,比較它們的異同,思考其用意。

(1)明確三處肖像描寫。

第一次:初到魯鎮。

“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輕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

“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處:再到魯鎮。

“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第三次:死前與作者相遇。

“五年前地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

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2)明確:

作者通過肖像描寫首先顯示出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勤勞、樸實、善良、温順,要求極低,易於滿足。但再到魯鎮時,兩頰和眼睛發生了變化,説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極度悲傷。而第三處則顯示其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限於絕境,內心深處受到摧殘,精神麻木,已是瀕於死亡。

作者正是用了白描手法,在對比中顯示人物的境遇、內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魯鎮時,臉色青黃——生活艱辛,紅潤——青春的活力,順着眼——善良、安分、温順。可以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們仍可以看到在她身上還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魯鎮時,這種青春活力已經不復存在,兩頰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沒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於表達。而第三處則更顯示了不僅青春活力不在,甚至連生命力都已失去。眼珠間或一輪——長期的嚴重的打擊與折磨,陷入極度悲哀,內心痛苦無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三次描寫完全表現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3)肖像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一個特點。本文圍繞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畫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從開始時的“順着眼”,到第二次來魯鎮時的“眼角上帶些淚痕”,“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捐了門檻以後“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嬸的一聲斷喝,第二天“眼睛凹陷下去”,到臨死前地“瞪”着眼,“眼珠間或一輪”,都有豐富的內涵。眼睛與其他肖像描寫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的幾個過程。魯迅先生曾經説過:“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她的眼睛。”(《我怎樣做起小説來的》)

5.祥林嫂到魯鎮的兩次肖像描寫中,都對“白頭繩”有細微而具體的描寫,請分析其深層含義。

明確:祥林嫂在魯鎮一露面:“頭上扎着白頭繩”,第二次:“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藉此,我們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婦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這一定位十分重要。頭上的白頭繩,把她的悲劇命運揭示出來了,註定了祥林嫂一生將在這個名分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紮上白頭繩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個災星,被人認為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説她“不乾不淨”。她苦苦蓄錢捐了門檻,可仍然消除不了白頭繩帶給她的災難,帶給她心靈的創傷,這樣一位婦女,活着毫無自主權,死了還要受人唾棄,生得痛苦,死得恐怖——這是一種多麼悲慘的命運啊!這一細節是對封

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有力控訴。

6.文本中有哪幾處環境描寫?請找出來自由讀一讀。

明確:開頭和結尾的祝福場景。(書上畫出)

祥林嫂死後當晚“冬季日短——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一節。

祝福前夕柳媽尋祥林嫂開心時,“微雪點點的下來了”。

7.品讀環境描寫的作用。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裏。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試着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明確:(1)第一次(1——2):小説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綠的氣氛。而製作“福禮”卻要像祥林嫂一樣的女人“臂膊都在水裏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可見富人們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這些廉價奴隸的血汗之上的。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

(2)第二次是對祥林嫂死後魯鎮舊曆的年底雪天的描寫。(32段)魯鎮舊曆年底的雪天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祥林嫂死後的淒涼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間議論是反語,表現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後一句的“舒暢”是激憤之語。這裏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3)第三次(最後一段)景物描寫是由回憶到現實的。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林嫂死的悲涼。最後一句是故意虛寫,那些“醉熏熏”蹣跚着的:天地聖眾“哪裏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佈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使得小説結構更臻完善。

8.還有那些環境被我們忽視了?

明確:魯鎮人們對祥林嫂的態度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環境。即社會環境。這種環境同樣也顯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這些人是怎樣把祥林嫂往絕路上逼的呢?

(1)魯四老爺

魯四老爺兩次對僱用祥林嫂的態度是“皺眉“,討厭她是寡婦。祥林嫂被搶走時,他用兩次“可惡”和“然而”來概括。第一次“可惡”的是婆婆搶的舉動,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第一次“然而”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禮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當然。第二次“可惡”是針對衞老婆子,先薦祥林嫂後又合夥劫她,鬧得沸反盈天,有損魯家的體面。第二個“然而”

找到像祥林嫂這樣比男人還勤快的勞動力是不容易的。從中可以看出他自私偽善、冷酷無情,對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的授意或得到他默許的,是他通過“祝福”阻斷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強迫祥林嫂改嫁,説明舊社會勞動婦女沒有人生自由,丈夫死了還得受制於婆婆。繩子一捆,塞在花轎裏,以八十千的價格“賣了”。這實際上是封建思想在支持她的婆婆,祥林嫂的反抗是不應該的,然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的罪名。可見在這個巨大的矛盾中,我們根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應該的,原因很簡單,祥林嫂沒有兒子,也就壓根兒不是賀家的人,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們: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這個矛盾中,我們也看不見祥林嫂的生存空間。

(3)柳媽。

柳媽也是一個有着同祥林嫂一樣的舊社會受害者地形象,這從她的外貌中可見一斑。然她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和禮教的毒害至深,相信地獄和報應之類的迷信思想同時秉承“餓死是小,失節是大”的禮教思想,她主管願望也是出於愚昧,她認為讓祥林嫂捐門檻是救祥林嫂於苦海,為她贖罪獻策。但當祥林嫂捐了門檻之後,四嬸在祭祀時的一句話還是使得祥林嫂陷入了困境,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不但眼睛凹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最終,祥林嫂竟被魯四老爺一腳踢開。柳媽也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個,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淵,更顯示出悲劇之悲了。

(4)魯鎮上的人們。

魯鎮上的人們對祥林嫂沒有任何同情,他們一開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劇來滿足一下自己的獵奇心理,等到厭倦了,便對之嘲笑唾棄,表現出一種冷漠厭煩的態度,他們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禮教毒害的人,正是這種思想統治了他們的靈魂,所以他們鄙視祥林嫂,他們的態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和魯四老爺一起把祥林嫂逼上死路。

四、問題探究

(一)小説標題命名為“祝福”的含義。

明確:1.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了祥林嫂(祝福是封建迷信祭祀活動,但尊卑最為強烈),祥林嫂又死於“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形成強烈對比,在表現主題方面更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以此為題可突出主題。

2.“祝福”與人物性格和命運息息相關,是人物命運轉變的契機和背景。小説起於祝福,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關係。

3.所謂“祝福”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其實像祥林嫂這樣的處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壓迫下的勞動人民哪有福可祝!又豈能祝得來福,以“祝福”為題,有反諷之意。

(二)“我”在小説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我”對小説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我”在小説中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具有對弱者同情,對封建勢力憎恨,但又無能為力的人。

在小説的結構上,“我”起着小説線索的作用,同時我又是祥林嫂死的見證人。

五、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