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看猴子做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7W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教師應該提前寫好詳細的教案,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猴子看猴子做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7篇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二、重點難點

重點:會認會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麼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後發生了什麼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請同學們把書翻到94頁。

(二)、初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分段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它是怎麼做的?

②、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為什麼要掰玉米?又為什麼要扛着走?

2、想一想老師剛才提出了哪些問題?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

議一議:小組討論小猴子是怎麼做的?生彙報討論結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麼多的好東西,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它為什麼會空着手回家?

(四)、拓展練習

1、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量詞。

2、學習並運用“又()又()”形式詞語。

3、詞語大闖關。

4、指1、2名學生看投影複述課文內容排圖片順序。

5、聯繫學生實際,説説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6、續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五)、板書:

小猴子下山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扛桃樹下

又大又紅

扔摘西瓜地

又大又圓

扔摘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追空着手回家去

四、教學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國小語文第二冊裏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課文趣味性很強,全文配有四幅畫,講的是一隻小猴下山,先掰了一個玉米,後又看見桃子、西瓜、小兔,見一個愛一個,扔下這個去抓那個,結果什麼也沒得到的故事。下面談以下三點感受:

1、積累詞語

採用“又()又()”的詞語教學,首先出示“又大又多”,給學生一個示範,然後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同類詞語,在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態度下進行了拓展訓練;學習動詞的使用。通過表演體會,讓學生們能夠區別“摘、扛、捧、抱、追”等詞語的正確使用。

2、圖文結合

緊密結合圖文,使學生了解小猴子活動的順序和事物之間的聯繫,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思維能力。

3、以生為本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仍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改進。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2

設計説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打好紮實的語文基礎。由此,本課設計力爭突出隨文識字策略,採用多種手段創建語言訓練平台。藉助本文內容,組織學生展開識字與閲讀的語言訓練,引導學生自主理清故事順序,在有趣的故事情節的推動下,習得識字方法,豐富語言積累,感悟文章説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從而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1)課文相關動物、事物圖片。(2)重點句段教學輔助課件。

2.學生準備:製作本課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學習“猴”字。

提示:猴子是動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豎。

2.遊戲中複習回顧。課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現或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圖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遊戲過程中,將故事中出現過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圖片貼到黑板上。)

3.指導讀好這些名詞。強調“桃子、兔子、猴子”等詞中“子”是輕聲。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運用多彩的圖片讓學生判斷故事中出現的事物,在有趣的遊戲中瞭解學生預習的情況,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同時可以很好地瞭解學情,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朗讀全文。

(1)教師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後走了哪些地方?(師畫一座山,並板畫路線。)指學生接讀課文。

(2)師生聽讀課文,正音。

2.排列圖片。

(1)引導學生將故事中相關事物的圖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後順序放進這幅路線圖裏。(依次為玉米地、桃樹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師生交流訂正。

3.練説量詞。

(1)排圖片後,輔助貼圖練説: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着走過一()西瓜地,最後看見了一()小兔子。

(2)量詞訓練。

①教學:塊。

學生看圖識字,引導引用數量詞。“一塊糖”“一塊餅乾”,這種東西一般有個平面,“一塊黑板”“一塊玻璃”。指導書寫:一看,二寫,三對照,明確左小右大;書寫筆順。

②教學:棵。一棵樹,還有什麼也説“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指點:細而長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長的用“一棵”。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後,運用排列圖片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主要內容,降低概括的難度,再給句子填充量詞,做到有針對性地學習生字,積累語言。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習“會認字”。

教師導學: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來到“桃樹下”,而後又來到“西瓜地”,最後追到“小樹林邊”。看看課文中還有哪些需要我們認識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教師出示字卡,集體學習生字。

(1)結:多媒體出示圖片,學習“結玉米”“領結”“中國結”“張燈結綵”等詞語。

(2)學習“掰”。 用手把東西分開叫“掰”。(動作演示)

(3)扛:用手把東西放在肩上叫“扛”。(動作演示)

(4)“捧”和“抱”:用兩手把東西放在胸前叫“捧”。(動作演示)張開雙臂擁入懷中為“抱”。(對比做動作)

(5)扔:東西不要了,把它丟掉叫“扔”。(教學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動作演示,以幫助理解字義。)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動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圖片,用“追”字説話。

(8)蹦:

12334下一頁左右結構。編字歌:“山”下有個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

2.指導會寫的字。

(1)教師引學:觀察寫字表中的漢字,你最喜歡哪個字?説説這個字是怎麼寫的。

(2)根據學生彙報,相機學習。

①學習“瓜”。注意第三筆是豎提,第四筆是點,一起描一描,寫一寫。

②學習“常”。教師範寫,學生觀察;學生描字,再寫字。

③學習“空”。多音字,一聲“天空”,四聲“填空”;先書寫部首“”,再書寫整個字。

④學習“非”。把握兩豎,一短一長;明確筆順,口訣記憶“豎、三橫、豎、三橫”。

⑤學習“往”。擴詞:來往、往東、往事、南來北往。

⑥學習“進”。最後寫部首“辶”。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前提和重點,因此,本環節依據本文會認字和會寫字,採取多種識字與寫字的方法,如:結合圖片法、動作演示法、口訣記憶法,調動學生感官與身體,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漢字,掃清閲讀障礙。

四、熟讀課文,鞏固生字

1.字卡鞏固生字。

(1)同桌遊戲,互考字卡並組詞。

(2)全班開火車遊戲鞏固生字。教師口令:火車火車哪裏開?學生對口令:火車火車這裏開!

2.多種形式熟讀課文。

(1)小組推薦代表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價,評選“最佳代表”,獎勵小紅旗。

(2)指一名學生到講台前朗讀展示。

設計意圖: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認識生字之後,為學生創建自主讀文與鞏固識字的平台,使學生在高漲的學習熱情中得以培養自主的學習能力,樹立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總體感知

1.複習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遊戲:給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將提手旁分別與“工”“奉”“乃”組合,學生念字組詞。

(2)請學生邊表演動作邊讀字:“捧”“扛”“扔”。

2.學生活動:請你邊貼詞卡,邊講故事。(指一名學生把小猴子下山經過的地方按順序貼在黑板上,並説出小猴子先後去了哪些地方,最後得到了什麼。)

玉米地——桃樹下——西瓜地——樹林邊——一無所有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上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鞏固所學的提手旁生字,同時從整體上理清故事情節,為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二、圍繞“所見”,積累詞語

1.自由讀課文,找出“又~又~”式詞語。

(1)教師引學: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

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貼詞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詞語來説一説嗎?(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紅、西瓜又大又圓。)

(3)進行説話訓練。太陽____________、蘋果____________;(提供主語)獨立用“又~又~”式詞語説話。

2.教師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

3.拓展運用。

這些好東西光是看看(板畫:眼睛),就那麼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嘗一嘗的話(板畫:嘴巴),還會品嚐到怎樣的好味道?選一種説説:除了品嚐到甜,吃起來還有怎樣的感覺?(脆、鮮、嫩、糯、鬆、爽、軟……)如果用鼻子聞一聞呢?還會覺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樣,用“又~又~”式詞語把這些好味道連起來説一説嗎?

如:又香又甜、又鮮又嫩、又鬆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點: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式詞語來連接的。)

設計意圖:低年級教學中,詞語訓練是重點也是難點,此環節旨在通過多種形式的詞語訓練,使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認識“又~又~”式詞語,並能拓展組詞,學會恰當應用,巧妙地突破了詞語訓練的難點。

三、圍繞“所做”,體會動詞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教師導學:哇,這一路上有那麼多好吃的、好玩的,還等什麼呢!我們趕快一起出發吧!看,玉米地到了!(課件出示)咦,畫上怎麼沒畫小猴子呢!是這樣的,課文中寫小猴子來到玉米地這部分沒有配插圖,請小朋友們幫忙想想,這幅圖上該畫一隻怎樣的小猴子呢?還是先讀讀這部分故事是怎麼寫的吧!

2.你會畫一隻什麼樣的猴子?(提示:表情、動作。)隨機學習:掰、扛。(指導書寫:掰。)

3.齊讀第一自然段。 |

(二)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並積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讀,找一找小猴子的動作,並圈一圈。

教師導學:小猴子繼續走啊走,來到桃樹下,走過西瓜地,還看見了一隻小兔子,在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去讀讀寫這部分的課文吧!拿起筆,邊讀邊圈一圈像這樣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

2.教師故意打亂順序貼動詞。

3.學生評價,並談理解。

討論要點:

(1)區別:捧、抱。(指兩名學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應該扔了三樣東西。老師把這些動作都拿掉了。(正是所有的東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沒追上,小猴子才會兩手空空回家去。趁機將另一隻垂頭喪氣的猴子貼圖貼上去。)

4.指導朗讀。

(1)“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示範:表現出很得意的樣子)

(2)“他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們有沒有想到他會把玉米扔了?(指導:覺得猴子可笑的口氣。)

(3)“他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讀出覺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氣,語氣加重。)

誰來試試,指名讀。

(4)“他看見一隻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覺得小猴子真不像話,用批評小猴子的語氣讀。)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讀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6)指名讀、齊讀、練習有表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通過聯想和朗讀,感悟小猴子見異思遷的特點。此環節積累了關於小猴子的動作的詞語,同時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了對小猴子性格特點的理解。

四、想象創造,續編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後,和媽媽的一段對話。

提示:①猴媽媽會怎麼問?②小猴子可能怎麼回答?③聽完了小猴子的話,猴媽媽又可能怎樣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會怎麼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這一次他可能是怎樣吸取教訓的?

2.同桌複述;連貫複述;全班展示。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因此,在學習完故事後,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為故事續編一個結尾,並用自己的話完整複述故事,從而培養學生想象與創造的能力,啟發學生從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五、佈置作業,拓展複述

1.蒐集其他提手旁的漢字,做一做這樣的動作。

2.根據故事先後順序,把故事完整地複述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讓學生養成積累、閲讀的好習慣;通過給家人複述課文的內容,深化所學的故事情節,昇華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板書設計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 扛

桃樹下又大又紅扔 摘 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圓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 追

教學反思

本課,以識字與寫字教學為重點,依託童話故事,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進行閲讀教學活動,從而實現基礎知識的夯實與基本能力的提高。

採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中。教學時為了將學生引入情境,把握順序,緊緊抓住本文關鍵詞,隨文識字的同時,理清文章脈絡。如,圍繞故事情節按順序貼圖片,再講故事;圍繞小猴子所見,積累“又~又~”式的詞語;圍繞小猴子所做,體會動詞妙用等,這些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輕鬆抓住本課重點,突破難點,而且將隨文識字與積累語言巧妙結合,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會演唱歌曲。(重點)

2、能在遊戲中掌握後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特點。(難點)

3、體驗與同伴表演、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以“玩蹦蹦牀”的遊戲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表現玩跳跳牀的情節。提問:你們玩過蹦蹦牀嗎?你是怎樣玩跳跳牀的?

(請兩名幼兒嘗試蹦蹦牀,幫助幼兒豐富有節奏經驗)

2、玩“玩按節奏玩蹦蹦牀遊戲”,引導幼兒掌握後十六分音符的`節奏部分。

“今天老師帶大家玩一個跳蹦蹦牀的遊戲,這個遊戲藏着一些節奏寶寶,你們來看看?(配音樂練習節奏型)

二、利用遊戲“三隻猴子跳蹦蹦牀”,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學習演唱歌曲。

1、利用三隻猴子跳蹦蹦牀情境進行範唱前半部分,激發幼兒主動學習,唱準後十六分音符部分。

(1)開展情景(範唱第一段):今天有三隻猴子也來玩跳跳牀的遊戲,你們聽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唱的?媽媽怎麼説?根據幼兒情況

進行迴應繼續範唱(對節奏演唱正確的幼兒進行擁抱,讓幼兒尋找問題總結唱法進行下次演唱,激發幼兒主動學習)

(2)根據幼兒迴應情況開展二、三段演唱練習。設計提問:你們看還剩幾隻猴子了?聽聽兩隻猴子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一隻猴子也怎麼了?媽媽的心情怎麼樣?怎麼唱的?(幫助幼兒熟悉歌詞)(3)完整表演唱前三段,根據幼兒情況進行迴應。

2、繼續遊戲,創造性的表現三隻猴子因淘氣進醫院的情節。

(1)引出“一張空牀”你們想知道三隻猴子去哪裏了?你們來聽一聽(範唱最後一段)為什麼三隻猴子進醫院了?怎麼唱?用什麼心情來演唱?

(2)引導幼兒創造性的表現三隻猴子受傷難受的情節。

三隻猴子的心情怎麼樣?(引導幼兒用語氣、音調、動作、表情表現三隻猴子難過的樣子)

(3)引導幼兒在難過情緒中演唱歌曲的結束段。你想對三隻猴子説什三、完整表演唱,體驗蹦蹦牀遊戲快樂。

1、完整觀看視頻:引導幼兒完整連貫欣賞歌曲。

2、師幼表演唱:我們和三隻猴子一起跳蹦蹦牀吧,根據幼兒演唱情況增加演唱遍數。

四、在遊戲情境中結束活動:你們還想去哪玩蹦蹦牀?(活動延伸)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的字音;會寫“塊、非”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並能選幾個詞各説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並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説説故事主要情節。

4、能推斷“小猴子最後為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點:

瞭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並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説一説“小猴子最後為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 課 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的字音;會寫“塊、瓜”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並能選幾個詞各説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説説故事梗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同學們,老師來給你們打一個謎語,你們要仔細聽哦!(課件出示謎面)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樹是能手。愛吃香蕉愛吃桃,家裏沒有山裏有。(打一動物)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梗概

1、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自己讀不準的字作上記號,並標出自然段。

2、指名説説自己讀不準的字音,再讀。

3、生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課件出示玉米地、桃樹下、瓜地)

2、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説説一()桃樹、一()瓜地

3、舉例量詞的用法,例如一張桌子。

4、用上這幾個量詞試着説説故事的梗概,讓學生對整個故事有大致的瞭解。

5、給圖排順序。(課件出示圖片)整體感知小猴子走過的地方。

6、認識“塊”,寫“塊”。

四、認讀生字、詞語,形象記憶生字

(一)、認讀要求會認的12個生字,找出規律並識記

1、(出示課件)摘蘋果,認生字

2、指名認讀

3、(出示課件)找一找今天所認生字的特點,小結出這些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追、蹦”和腳有關。

4、(課件出示“扛”的圖片)學生模仿做一做其他動詞的動作

5、(課件出示有關動作的詞語)指名讀詞語

6、學習寫“瓜”字

7、用上你喜歡的動詞説句子

(二)、積累詞語,説話練習

(課件出示)“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説一説又()又()的詞語

五、拓展延伸

這隻小猴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練説:這是一隻()的小猴子。

六、總結

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和這隻淘氣的小猴子做朋友,看看它到底幹了些什麼呢?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5

領域藝術活動類型歌唱活動內容猴子學樣活動來源l296實施時間教育價值分析這首歌曲源於一個故事將故事的內容用唱歌的形式進行表達。歌曲的內容幽默詼諧雖然歌詞有點長但幼兒只要瞭解了故事就能把歌詞記住。模仿是幼兒的天性,歌曲中幽默的地方也是猴子模仿之處,幼兒在歌表演中獲得愉悦、逗人喜愛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瞭解猴子喜愛模仿的天性,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2、體會歌曲中讓人又好笑又生氣的幽默與詼諧,並能用動作或表情進行創造性表演。活動難點能用動作或表情進行創造性表演。難點剖析幼兒的舞蹈語彙不夠豐富,平時他們很少將自己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為此,動作的創編有一定的難度。

活動準備

掛圖38號;磁帶及錄音機活動過程教學策略創意説明

一、出示掛圖,講述故事《猴子學樣》,引出歌曲。

1、用故事的口吻進行歌詞講述。

2、提問:老爺爺的帽子被小猴們搶走,心情怎麼樣?老爺爺想了個什麼好辦法?

3、這個有趣的故事被編成了有意思的歌曲,一起來聽聽。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教師清唱歌曲。提問:歌曲裏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2、根據掛圖中相應的畫面,跟念歌詞,幫助幼兒根據掛圖內容記憶歌詞。

三、學唱歌曲。

1、播放磁帶,欣賞歌曲一遍。

2、請一幼兒扮演張老漢做動作,其餘幼兒跟着音樂旋律模仿動作,熟悉動作。

3、根據掛圖提示歌詞,學唱歌曲。

四、創編歌表演。

1、引導幼兒用詼諧有趣的動作表現歌詞內容,請個別幼兒試着進行表演。

幼兒分解創編。

運用掛圖畫面提示,幫助幼兒記住歌詞,為下面的學唱做鋪墊。

在學唱後,將心理的感受用動作進行歌表演,滿足幼兒心理需求。後續反思與調整策略在本次活動中,剛開始,我出示圖片,讓幼兒根據圖片,講述故事內容,然後引導幼兒將故事內容,編成歌詞並有節奏地學念。最後讓幼兒唱唱這個故事—學唱歌曲。活動結束前,又讓幼兒在歌曲聲中進行表演。通過一層一層的引導,幼兒很主動地、樂意地去唱這首歌。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雖然興趣很高,但我總覺得音樂活動的氛圍少了一點,就是幼兒感受音樂和學唱音樂的時間短了一點,以至於幼兒對整首歌曲掌握地不怎麼好。這大概由於開始部分幼兒講得太多,音樂活動有點像語言活動的氛圍了。我想以後上這個活動時,是不是可以直接出示掛圖後,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歌曲,這樣幼兒通過圖片和歌曲的結合,將歌曲的內容很快的理解並記下來,又能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願望,也有更多的時間去聆聽感受歌曲和學唱歌曲。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在聽聽、説説、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嘗試用不同的節奏表現歌曲,培養幼兒感知節奏的能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若干節奏卡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傾聽《三隻猴子》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詞中描述的是誰?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有幾隻猴子?三隻猴子在幹什麼?(三隻猴子在牀上跳)後來怎麼了?(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怎麼啦?(媽媽急的大聲叫)叫它幹什麼?(趕快下來別再跳)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清楚歌曲內容。幼兒每説一個內容,教師就唱出這部分歌詞,直到播放的內容全部用圖片表示出來。

二﹑節奏遊戲,感知歌曲

談話:小朋友們知道小猴在牀上幹什麼?為什麼猴子的頭上會摔了一個包呢?怎樣跳頭上才不會摔出包呢?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如果我們有節奏地跳,頭上就不會摔出包了。

1、播放音樂一遍,幼兒站在原地,跟着節奏嘗試跳。

2、剛才,我們是按自己的節奏隨意跳,教師出示小卡片ⅹ,出示節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兒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師給出前奏,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約定前奏不動,音樂起才開始跳。

3、幼兒三人一組,扮演三隻猴子,根據節奏︳ⅹ ⅹ ⅹ ⅹ︳手拉手跳。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

4、更換節奏跳。

更換節奏︳ⅹ ⅹ ⅹ ⅹⅹ︳觀察xx這個一拍要跳兩下,就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師唱,幼兒用手拍出節奏。

師:哪隻小猴子想來試一試?

幼兒三人一組跳出節奏︳ⅹ ⅹ ⅹ ⅹⅹ︳再次更改節奏型︳ⅹ ⅹ ⅹⅹ ⅹ︳請一名幼兒上前示範,再次出示︳ⅹ ⅹⅹⅹ ⅹ︳和︳ⅹⅹⅹ ⅹ ⅹ︳。

5、分組練習。

幼兒三人一組,自己編一個節奏,跟着音樂(三段)跳。教師每組進行指導。

6、分組練習後,教師把幼兒練習的節奏類型都放到了黑板上,進行集體練習。此時要求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進行伴唱。

7、合作練習。

一句歌詞有四拍,有三隻猴子,每人跳一拍,還多出一拍怎麼辦?老師讓孩子們商量出怎麼分配跳拍子,得出最後一拍大家一起跳,幼兒自己商量誰跳每一拍,幼兒集體三人一組跳節奏︳ⅹ ⅹ ⅹ ⅹ︳。教師主請三隻跳得好的幼兒上前示範跳︳ⅹ ⅹ ⅹ ⅹ︳,教師再次挑選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兒上前跳︳ⅹ ⅹ ⅹⅹ ⅹ︳。

8、教師小結:小猴子要是向我們這樣跳的話,頭上一定不會摔包了,因為我們會按節奏跳,才會比小猴子跳得更安全,頭上才不會摔出包,我們一起唱一唱。幼兒聽音樂,和音樂一起做動作唱。

三﹑聽歌曲的第四段,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提問:孩子們,最後這三隻猴子都到哪裏去了呢?(醫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第四段音樂)為什麼小猴子都有去了醫院了?(是頭上摔包了)為什麼會摔包了?(從牀上摔下來)那你想對小猴子説什麼?(以後你別在牀上跳了)我相信小猴子聽了你們的話,再也不會在牀上亂蹦亂跳了。

在牀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牀的遊戲,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去,也可以像我們今天這樣有節奏的跳。當然還可以和小夥伴們邊唱邊跳,這樣一定會比小猴跳得安全,安全了我們才會開心。因為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們了,要學會保護自己。好了,小朋友,我們一起去跳跳牀上玩了,和大家説再見吧。

教學反思

?三隻猴子》這首歌曲是由台灣著名歌星張帝演唱的曲調進行改編的,歌曲幽默詼諧,曲調活潑,趣味性強,敍述着猴子在牀上跳,媽媽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愛。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的節奏與部分歌詞的演唱,對於大班幼兒來説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並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點練習,讓幼兒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進而學唱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通過教學,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方面:

1、深入分析教材和幼兒是組織好歌唱活動的前提。

我從歌星張帝的演唱風格入手,分析《三隻猴子》的歌唱風格,認真處理歌曲前、後兩部分的因果關係,加以引導。本歌曲前半部分變化少,重複多,便於幼兒記憶,但幼兒對旋律中十六分音符與歌詞的配唱較難。因此,我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加以練習,採用設疑的方式把歌唱活動和練聲融為一體,並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藉助簡單的圖譜、動作練習節奏,以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目的,進而輕鬆地學習歌曲前半部分,這一環節我安排了20分鐘;後半部分雖然只有一個自然段,但歌詞風格與前半段截然不同,可視為獨立歌曲來學習,但由於前半部分的學習,幼兒對歌曲的旋律已熟悉,後半部分只需對歌詞的處理,我注重藉助圖片,分析後半部分的住院結果,所以幼兒對學習此段也就不存在很大困難,這一環節我安排了10分鐘,最後安排遊戲,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可長可短。

2、採用有趣的教育手段是幼兒唱好歌曲的保證

對《三隻猴子》歌曲的學習,我始終貫穿着幽默、詼諧的這條主線,為了達到其效果,我從引入開始,採用出示圖片設疑→分段重點學習所採用的圖譜及教師肢體動作→最後的遊戲,“紅色創可貼”的畫龍點睛,以至於開着救護車送受傷的猴子到動物醫院的過程。所採用的方法,手段無不體現出“趣”的引導,使幼兒在玩中學,玩中唱,玩中來表現。

3、教師的情緒渲染是幼兒學習歌曲的動力。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為了讓幼兒達到樂學狀態,我利用老師自身的優勢,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身體等肢體語言感染幼兒,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大膽、風趣的表現帶動孩子學習,使孩子的學習始終在一個興奮點上,從而能較輕鬆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快樂地學唱歌曲。

不足與調整:

1、前後兩部分的時間安排上,預計較合理。但在實際操作時,後半部分幼兒比較不能完全地掌握,可作為延伸活動將材料放在音樂區角進行延伸,鞏固加強練習。

2、在練習唱好十六分音符的時候,大部分幼兒比較無法控制住自己的速度,要使幼兒速度快而不亂,可增加幾次邊拍節奏邊有節奏地念歌詞,感知歌詞的節奏,也可以把十六分音符獨立提供,配合歌詞邊拍手邊念或邊拍手邊唱歌曲來重點練習。

猴子看猴子做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難點

幼兒學會正確的玩滑滑梯,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猴寶寶、猴媽媽頭飾若干,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小猴子滑滑梯》導入

1、 老師講故事

2、 提問:

老師説;“剛剛小猴子是怎麼滑滑梯的?”

(二)角色扮演

給每個孩子戴上小猴子寶寶頭飾,老師戴上小猴子媽媽的頭飾。

導入活動,激發興趣。小猴子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小猴子,媽媽現在帶你們出去玩滑滑梯。”

1、 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提問:我們怎麼樣玩滑滑梯呢?請幾名幼兒滑一下。

小節:糾正幼兒玩滑梯時的不正確姿勢。老師正確示範然後再請幼兒示範。

2、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小結: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後,兩手扶着滑梯兩邊,兩條腿併攏,再滑下來。如果做不正確的動作,就很可能會發生危險。

3、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小猴子媽媽:"剛才我們看了小猴子媽媽滑滑梯,你們會不會象它們那樣玩?"

(2)小猴子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每個拍張照,看誰滑得好。"(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結束活動:

讓幼兒自由玩滑梯,老師巡迴觀察,注意寶寶們的安全。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