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最知名的美景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8K

10、天水鳳凰山景區 AA

天水最知名的美景

鳳凰山景區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麥積區西北56公里鳳凰鄉境,海拔1895米相對高度500米,其山北環渭水,南繞籍河,相傳有鳳凰棲息而得名。於1983年起,每年古歷3月28日開始舉辦“鳳凰山東嶽文化廟會”吸引麥積、秦州、甘谷等地數以萬計羣眾朝拜會。

9、龜鳳山景區 AA

龜鳳山景區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麥積山自然風景區的林緣地帶,座落在麥積區甘泉鎮西7公里處,分為龜山和鳳山。鳳山翅膀團團環抱於龜山,龜山又起於鳳山的兩面夾護之中,宛如從鳳山懷中緩緩爬出,構成了一幅地造天設,巧奪天工,高超絕妙的自然景觀。龜鳳山腳下,有九眼泉水,泉水清澈透明,涓涓長流,甘洌不涸。龜鳳山景區,壑峭蔭森,碧青綠秀,層林盡染,景色迷人,景觀甚多,當地有稱壽龜戲水、二龍戲珠、柏響崖、神仙洞等。

8、崇福寺景區 AA

崇福寺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麥積城南約25公里東柯谷,又名杏林觀,亦稱城隍廟,是寺、觀、廟合一的宗教寺院,興建於唐代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延及民國末,由於地方信士、坊眾不時修葺維護,依然保持着清代時規模。崇福寺在平台正中,是一組四合院式建築,座東向西,現有玉皇、無量、三元、靈官、大佛、關帝、三霄、天王、韋馱、城隍、藥王等殿十餘座,三十餘間。

7、龍門景區

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門景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利橋鄉境內,隸屬於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是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六大景區之一,景區地處龍門林場天然林保護區內,是秦嶺山脈隴南低山地區,屬中山峽谷地貌,最高海拔2132米,最低海拔1352米;森林覆蓋率94.4%;土壤以森林褐色土為主,平均厚度為50釐米;氣候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0.9℃,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491.7毫米,無霜期180天;紅崖河自北向南從景區流過,水量豐富,沿河上下水清潭深風景優美。景區總面積1072公頃。其中有林地844.6公頃(國有831.6公頃、集體13.0公頃);灌木林地28.0公頃;無林地48.5公頃;非林地150.9公頃(國有13.5公頃、集體137.4公頃)。

6、天水玉泉觀 AAA

玉泉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緊依城垣,順山勢升高,隨山溝、崖壁、台地而建。中軸線自下而上,有山門,遇仙橋、通仙橋、青龍殿、白虎、人間天上坊、玉泉閣、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頂有小廟,傳為明魏忠賢生祠。側邊有雷祖廟、三官殿、諸葛祠、託公祠、三清閣、選勝亭、靜觀亭、蒼聖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傳為元代陸、馬二真人羽化處。三清殿樑上墨書題記“明嘉靖叁拾陸年歲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書題記“嘉靖叁拾柒年建”。玉泉觀內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傳為蘆、樑、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內藏元代書法家趙孟畈菔樗奶··五言絕句四首,筆法蒼勁圓渾,質樸豪放,觀者無不為之而讚歎。2006年5月,玉泉觀作為元至清時期的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5、武山水簾洞 AAA

在甘肅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的鐘樓山峽谷內。谷中羣峯疊嶂覓無路,亂石開徑別有天。谷澗溪水潺潺,景色幽靜宜人。石窟亭宇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歷代屢有修建。有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聖池等著名景觀,龍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題記、雕塑作品、壁畫等最為珍貴。  水簾洞在形似斧劈的試斧山東側之峭壁上,是一個約50米長,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當雨  武山水簾洞季,洞頂、洞壁泉水、雨水一齊湧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簾掩門,故得名水簾洞。洞內有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殿等多座建築,各殿、台、亭、閣依自然巖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工藝精巧。其中尤以菩薩殿最為高大華麗。該殿上下兩層,下層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見底;上層橫匾大書“西山暮雨”四字,內塑當地民間傳説中的麻線娘娘;水簾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畫。整個洞內樓台、泉石、雕塑、畫像相輝相映,大有天然佈景之趣。

4、南郭寺 AAA

南郭寺,位於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佔地5.7公頃。這裏樹木葱蘢,古柏參天,風景優美,鳥語花香,為天水的八景之一,譽名南山古柏”。   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歷代詩人墨客覽勝之地。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寫下一百餘首讚美詩,其中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鍾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的一首傳神入化,故此,古往今來,更加引起人們對它的遊興和嚮往。其東側山勢險要處,建有觀景亭,遊人登高遠眺,天水市全景盡收眼底。此外,南郭寺揹負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範圍內唯一的天然白楊林,鬱鬱葱葱,為寺院增添了綠色和生機。 寺廟歷史   南郭寺,為隴右第一名剎。甘肅省天水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寺歷史悠久,宋代稱“妙勝院”,清乾隆救賜“護國禪林院”。

3、甘谷大象山 AAA

甘谷大象山,位於甘谷縣城西南2.5公里秦嶺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腳石級而上至巔,總長1.5公里,佔地面積約640畝,是古絲綢之路上甘肅東南部融石窟和古建為一體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上鬆檜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 大象山石窟為甘谷八景之一的懸崖大象,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 現存二十二個窟龕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2、伏羲廟 AAAA

伏羲廟,是人文始祖伏羲誕生地,華夏祭祖聖地國家4A級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水市區西關伏羲路,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後經九次重修,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羣,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廟宇,被譽為“華夏第一廟”,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尋根祭祖、旅遊觀光。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民間在這裏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公曆七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舉辦規模盛大的公祭活動,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遊節,已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慶活動之一。公祭儀式已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1、麥積山石窟 AAAAA

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於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公里。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於敦煌莫高窟的我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藝術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麥積山石窟則以獨特的泥塑藝術獨樹一幟。中國大型石窟羣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藝術古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甘肅天水縣麥積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北支小隴山前山區的孤峯,相對高度142米。峯頂呈圓錐狀,紅色砂礫巖層略近水平,因巖體形如農村麥垛而得名,為隴原上麥垛式丹霞地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