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4個最著名的陵墓排名

來源:巧巧簡歷站 4.42K

14、薛濤墓

薛濤墓位於四川省成都望江樓公園西北角的竹林深處。主體由墓、墓碑、墓基平台組成,四周有護欄分隔。薛濤墓的立意佈局,根據我國儒家思想和道家學説,認為天圓地方,設計以牆界為方以墓為圓,寓意女詩人在天地中安息,永為世人憑弔。據唐末詩人鄭谷詩云:“渚遠清江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知唐時薛濤墓四周種了不少桃樹。又據清朝初期詩人鄭成基詩句:“昔日桃花無剩影,到今斑竹有啼痕”知清代的薛濤墓旁已無桃花,唯有修竹萬竿。故現在的薛濤墓旁栽種了桃花、翠竹,以示紀念這位傑出的女詩人。

13、朱友壎墓

朱友壎墓在成都市東郊12公里正覺山麓。1979年清理髮掘,墓室通長28米、寬8.96米、高6.59米。墓由磚券拱砌成,大門、前庭、二門、正庭、正殿、中庭和後殿等都是仿木結構琉璃瓦、石刻建築。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封第十一子朱椿於蜀,友壎為第三代蜀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冊封為羅江王。宣德九年因患風疾而死,賜諡僖。

12、向寵墓

向寵墓在四川成都城北公園內。公元240年,向寵徵漢嘉郡少數民族遇害,相傳他待士卒寬厚,死時,士卒奮力搶回屍體,運至成都安葬。清代末年尚存墓冢,墓碑。今僅見·土遺址在園內東北角。向寵,向朗胞弟之子。劉備時,歷任牙門將(保護牙城的武官)、中領軍,封都亭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讚揚向寵“性行淑均,暢曉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夷”時遇害。

11、馬超墓

新都馬超墓遺址位於四川成都市新都區(2002年1月1日,新都縣撤縣設區,屬成都市管轄)城南三裏處桂林鄉馬超村。曾為縣文物保護點。新都馬超墓在各個時期遭到不同嚴重的破壞,現已毀。在原馬超墓上則蓋起了高樓大廈,馬超墓所處的路被命名為“馬超路”,原來的遺址上的小區被命名為“馬超小區“,區裏有個幼兒園(前身是馬超國小),正是原來的馬超墓遺址。

10、成都關羽墓

成都關羽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建於三國蜀漢時期,是蜀漢政權為了祭祀關羽這位功臣而建的衣冠冢。成都關羽墓始建於蜀漢時期,為一衣冠冢。宋人趙忭在《成都古今集序》中記載:“關羽墓,仁顯者,孟蜀末僧也,作《華陽記》雲‘墓在草場,廟在荷聖’。此目擊之。”可見直到五代時,成都仍就保留了關羽墓。清朝,吳振·在《養吉齋餘錄》中記載:“成都萬里橋南,亦有(關羽)墓,相傳先主招魂以葬者,歲久荒圮。”這也證明成都關羽墓是一個衣冠冢,是招魂祭祀而用。

9、黃忠墓

成都西郊營門口鄉黃忠村,有三國名將黃忠的墓。史料記載黃忠死後安葬何處,《三國志》沒有説明,但他卒於吳蜀夷陵之戰發生以前,故鄉南陽當時又被曹魏佔據,自然應該葬於成都。至於墓塋的具體地點,由於一千餘年來史志失載,後人難以確知而已。

8、趙雲墓

趙雲墓位於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是三國時蜀漢名將趙雲的墓。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四周有石砌女牆,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靜的木結構四合院建築,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刻“漢順平侯趙雲墓”七篆體大字,兩側刻有填金對聯“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匾文“永烈千秋”。

7、蜀莊王陵

蜀莊王陵,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鳳凰山南麓。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併入第四批明蜀王陵,分類為古墓葬,編號4-76。蜀莊王陵的墓室規模宏大,與同時期其他明蜀王陵建制相近。論墓室大小,蜀莊王陵其中較大的一座。墓室坐東北朝西南,方位為南偏西55°;全長34.7米,高1.5-2米,地宮模擬王府形制建造,墓室有大門、二門,接下來是正殿,兩側為左右兩廂,之後為中庭、圜殿,後殿為陵寢。墓室裝飾為仿木結構建築,細節裝飾尤為華麗。

6、孟知祥墓

1980年7月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批准孟知祥墓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陵即孟知祥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約7公里的磨盤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側約0.5公里。長期以來,誤傳這是一座古代的磚瓦窯址。1970年冬,當地農民在改土中發現這是一座大墓。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館會同有關單位進行發掘,起初還以為是大型明墓,其後隨着福慶長公主墓誌銘及玉冊殘簡的相繼出土,始知為後蜀孟知祥夫婦合葬墓。1973年市文管處成立後進行維護管理

5、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商業街,為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時期的一處多棺合葬的土坑豎穴墓,是多棺合葬的土坑豎穴墓。墓具都是由楠木整木雕鑿而成,下墊有縱橫交錯的眾多枕木。出土的大批精美的漆器為四川戰國漆器精品。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為研究古蜀國曆史、文化及喪葬制度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實物資料。隨後擬在原地建設成都古蜀船棺博物館,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這個博物館的面積將比原計劃的擴大,商業街到多子巷一帶都將可能作為博物館建設。

4、王建墓

成都王建墓博物館位於成都市西門外三洞橋。王建(847~918),河南舞陽縣人,雖目不識丁,但作戰勇猛,被唐昭宗封為蜀王。公元907年唐亡,王建稱帝,史稱前蜀,死後葬於三洞橋。1942年該墓被人們發掘確認。王建墓雖被盜過,但墓室內仍出土有玉帶、哀冊、諡冊、諡寶,各種銀器及鐵豬、鐵牛等。這些文物對研究唐及五代時期的建築、音樂、舞蹈、服飾、朝廷禮制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成都市望叢祠旅遊景區

望叢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西南部,距成都市區23千米。是為了紀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繼任人叢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憑弔蜀人先賢的最大的帝王陵冢。旅遊點以望叢祠為主,包括“西遊記藝術宮”、“激光槍戰場”、“水泊梁山”等旅遊項目。1985年,望叢祠被列為成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授予“郫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漢昭烈帝劉備陵寢

漢昭烈皇帝劉備的陵寢(陵墓),甘夫人和穆皇后也先後合葬於此,為夫妻三人合葬墓。惠陵陵寢建築由照壁、山門、神道、寢殿、陵墓等組成。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長180米,為圓形。墓冢四周,圍牆環繞,現存磚牆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所修,上有"漢昭烈皇帝之陵"幾個大字。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曆史了,史書記載未有被盜痕跡,至今也沒有被挖掘。

1、明蜀王陵博物館

成都14個最著名的陵墓排名

1996年12月明蜀王陵博物館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蜀王陵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道轄區內的十陵市政公園,距今已有564年,是大明蜀王之皇族墓羣。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為中心,形成集中的十個陵墓。明十陵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為中心,圍繞其四周及鄰近區域已形成最為集中的僖王趙妃墓、僖王繼妃墓、黔江悼懷王墓、懷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邊墳郡王墓等十個陵墓,十陵鎮因此而得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