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0個最有名的古城門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W

南宋以前,杭州有旱門十三,水門五個。自元、明、清以來,杭州城已固定為十個城門,從前人們把十大城門及各門的物產編成杭曲小調:“百官(武林)門外魚擔兒,壩子(艮山)門外絲籃兒,正陽(鳳山)門外跑馬兒,螺螄(清泰)門外鹽擔兒,草橋(望江)門外菜擔兒,候潮門外酒罈兒,清波門外柴擔兒,湧金門外划船兒,錢塘門外香籃兒,太平(慶春)門外糞擔兒。幾經滄桑,隨着杭州城池的不斷變遷,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門均已湮沒,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門遺址的石碑。

杭州10個最有名的古城門

這個週末的天氣非常好,最高温逼近10℃,春天的腳步已經勢不可擋了。想追尋“歷史的印記”的小夥伴們在週末不妨親自去看看這十個古城門哦~

鳳山門

鳳山門是古時候杭州城的南大門,為南宋御街南端,它的旁邊有六部橋,是南宋朝廷三省六部諸官署所在地。如今,鳳山門附近被杭州市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有中山南路傳統商業街保護區、南宋皇城遺址保護區、南宋太廟、三省六部遺址保護區。

武林門

武林門是杭州老城區最古老的北大門,始建於隋代(約公元589-610年),約有1300多年的歷史。五代吳越國(公元983年)時築羅城,建北關門,在今夾城巷;宋高宗時移城門於此,明代改稱武林門。

候潮門

候潮門始建於五代吳越時,當時名竹車門。因築城時以竹籠盛巨石,用車運去以定城牆的基石,故名。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在竹車門舊基重建候潮門。因城門瀕臨錢塘江,每日兩次可以候潮,故而名候潮門。

慶春門

慶春門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為杭州古代東城門之一。原名東青門,因門外有菜市,又稱菜市門。宋末元初,元兵進佔杭州城,城門被毀。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東拓展三裏,新門臨近太平橋,改稱太平門。明初,朱元璋部將常遇春由此門入城,故而改名慶春門。

清泰門

清泰門是杭城古代的東門,南宋初,在其南面另闢一門叫崇新門,門近薦橋,因此亦名薦橋門。南宋末元初時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佔杭城,城門毀。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往東延伸三裏築門,名清泰門。

湧金門

湧金門為古代杭州西城門之一。它歷來是杭州城裏到西湖遊覽的通道,為市區繁華地段。湧金門也稱小金門,宋代詩人楊萬里有詩“未説湖山佳處在,清晨湧出小金門”就是寫湧金門。

錢塘門

在杭州慶春路和湖濱路交叉處,立有一塊“古錢塘門”的石碑,這就是古時杭州十城門之一的“錢塘門”舊址。錢塘門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為杭州西城門之一。而杭州有“錢塘”之名,始自秦朝。自宋以來,錢塘門外多佛寺、樓台。出昭慶寺、看經樓直通靈隱、天竺。

清波門

清波門在五代吳越時為涵水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增築杭城,清波門是西城門之一,門樓瀕西湖之東南,取“清波”之意名門,為歷代沿用。清波門因有暗溝引湖水入城,俗稱暗門。清波門一帶向來是休閒賞景的好地方,“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就在西邊,附近還有“聚景園”、“錢王祠”遺址,它的東邊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吳山天風”和河坊街。原址位於南山路柳浪聞鶯公園南測。

艮山門

艮山門是杭城古代的東北門,五代吳越時築羅城,為十城門之一的保德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移門址於菜市河以西,改名艮山門。如今是杭城的東大門,進出杭城和到滬杭甬高速公路都可由此出入。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長途汽車站――汽車東站也坐落在艮山東路上。

望江門

望江門是杭城古代東南部的城門,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名叫新門。因為它的東面有茅山河草橋,又名草橋門。宋末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進佔杭城,望江門也毀於戰火。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東城三裏,在此建門改永昌,因在此登城樓可遠望錢塘江潮,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名望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