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44K

對於心得體會,大家可以全面地透露本質的看法,在生活中,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反思,我們能夠積累心得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8篇,感謝您的參閲。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8篇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1

光陰似箭,又是一個學期的開始,很榮幸又參加了此次的培訓,也很高興有這麼一個分享的機會。培訓資料簡直就是兩個字豐富,它為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量身定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台,讓我們看到別人的成長和進步,也讓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覺得自身或許更優秀的地方。透過這次培訓,我發此刻平時可教學當中並不完全是學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數學課,不僅僅要有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懂得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那麼,在課堂上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改變上課的學習環境。

上課時,先不着急教學知識,而是先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

2.改革教學方法。

在上課時,要思考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多種活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玩中學,又在學中玩。這樣既讓學生樂於理解所要學習的東西,又幫忙他們理解了知識。

3.改善課堂氛圍。

以前在上課的時候,很怕學生吵,要求學生持續安靜。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適當地“吵鬧”並沒有什麼不好,當然這個“吵鬧”不是真的吵,而是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爭論的環境。這種爭論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競爭中相互學習,又在學習中共同進步。

4.加強溝通。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經常和學生溝通,進入他們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味的想和做。俗話説“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真正瞭解學生,把握孩子的認知規律,在教學是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看來,一堂好的數學課,不僅僅只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幫忙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因此,需要我們努力的東西還很多,在後面將會更加努力學習,學習當中和學生共同學習,並不是説國小生他什麼都不懂,仔細去研究其實他們身上也有不少的優點,只是他們或許不明白這是他們的有點罷了,好比説學生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十分好的語言語氣,一個良好的態度,或者説一個聽話懂事過程當中的尊重他人的一面,這些你能夠透過一些小事情去展開,其實有很多身邊的人都做不到的地方,因為其實大的道理就是一些小的道理,能把身邊的細節做好我相信沒有做不了的事情,哪來多多少真理。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2

11月2日聆聽了來自深圳技校的黃景容校長的報告後,我感覺開闊了視野,對一體化有了更深的認識。黃校長從四個大方面進行了講解,樹立一體化課程理念,組織一體化專業調研,確定一體化課程框,制訂一體化教學文件。現結合所學的“一體化課程培訓”來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對一體化課程的認識

一體化課程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學習結合成一體的課程,它的核心特徵是“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和建立職業認同感相結合,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符合職業能力發展規律與遵循技術、社會規範相結合,學校教學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學生通過對技術(或服務)工作的任務、過程和環境所進行的整體化感悟和反思,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的統一。

一體化課程的表現形式是學習領域,它針對一個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一門學習領域課程由若干學習情境組成。學習情境是用於學習的“情形”和“環境”,常表現為綜合性的學習任務。

二、對“一體化教師”的認識

“一體化”教師,是指教師在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下,根據教學項目的要求將專業理論教學、實踐技能教學和企業生產管理於一體,既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專業技能訓練。理想的“一體化教師”在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上應呈現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強調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種能力“雙師型教師”。因此,結合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改革和實踐的要求,對專業師資特有的素質要求,技工院校教師應從單純的理論教師或實習課指導教師向“雙師型教師”過渡,再向“一體化教師”發展。

“一體化教師”重點在於能勝任基於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技術、實際生產和管理於一體的工作系統化課程的教學。 “一體化教師”則不僅要有專業技術職務和相應行業專業職業資格,還應有豐富的企業生產和管理經驗和社會閲歷,並能從事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

三、我們在課程改革上存在的不足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意識到國家把職業教育提到現在的重要地位是必要的,因為職職教育離社會最近,離經濟最近,是培養社會迫切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而且作為職業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必須改變,要改變目前的重理論輕實踐、理論和實踐分離的教育模式,應該遵循人的認知學習規律,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採取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學方法距離教學做一體化的距離還比較遠,這主要有以下原因:

(1)教師思想觀念上還未改變,還需要廣泛深入的學習和宣傳教育,教師認識上不到位,教學改革必然存在阻力,許多人消極觀望或不願意改變已經熟練的教學方式。

(2)目前的硬件設施嚴重匱乏,實訓基地設備不足,而且很多設備與現有的施工技術脱節,學生學完以後到工作崗位不能直接應用,學而無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受到打擊。

(3)師資隊伍工程素質較差,很多年輕教師沒有實踐經歷,實驗室缺少先進的科研設備,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一些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工程項目,教職工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鍊,更加影響教學,影響畢業生質量和產學研合作。

(4)產學研合作困難重重,要想實現產學研合作,必須具有雙贏的運行機制。因為沒有先進的科研設備和過硬的科研隊伍,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不足,對企業沒有引力,很難實現真正的產學研合作。

四、要想學生學得主動,必先有教學生學的教師

我以為好的教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做。就是把教和學、教和做、學和做聯絡起來:一方面要教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教師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乃是要把得來的渠道,如何解決的方法,安排得當,指導他,使他以最短的時間,經過相似的經驗,發生相似的思路,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思路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規律,然後學生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對於世界上一切真理,不難取之無盡,用之無窮了。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時也開闊了視野。但傳統的教學理念,要想進行徹底的改革,需要我們大家同心協力、克服困難,使我校跨上一個新的台階,使職業教育翻開嶄新的一頁,培養社會迫切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3

暑假這十一天學習活動,豐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來談談對這次培訓活動的幾點心得。

對於如何才能更好地“關注課堂,實施有效教學”,國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確實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值得討論、研究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執教近幾年來的最大困惑,現在我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來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訓活動加深了我對課前備課環節的理解。

平時教學中,我知道了國小數學備課都應該備什麼,都應該關注哪些方面。但具體在實際操作中該怎樣去落實,還是很模糊的。通過這次培訓活動後,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學準備活動的流程是: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最近發展區分析------教學處理及策略選擇-----展示教學預案。先説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單單是就教材去談教材。還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確編者意圖,我們可以藉此落實哪些階段目標?我們應該在怎樣的總目標的指引下具體落實到課堂上的目標?我們的教學到底要使學生形成怎樣的能力?另外,從其他幾塊的準備中,我還知道了我們的教學還要關注學習者的特徵,關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使他們受益,形成他們的一種能力,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因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合作的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計算與實際應用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數學教學應該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就是説,我們的教學要使學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學才會更有效。

其次,為我創造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現代的教育強化了學科的整合,要求教師做教育的研究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學會合作,同伴互助,發揮團隊的力量,才可以把我們的教育搞好。事實也是如此,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每每思考之餘,渾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種力量,那就是為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發努力!這也許就是人為什麼是羣居動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過這次培訓,使我能夠取長補短,見識到了很多老教師的風采,也認識了不少優秀的年輕教師,通過交流我瞭解了自身確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們學習、請教,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成長的好方式。

另外,參加本次活動後我也有以下一點思考:

因為這種教學準備活動耗時費力,不可能把準備過程全部呈現給大家。所以,應該思考怎樣處理好“研磨”的真實有效性問題?

通過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其他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我會把學到的技能用於今後的教學當中。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4

12月14~16日,我有幸參加了在xx職院舉辦的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我一共現場觀摩了五節數學優質課,五位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他們每一位老師所執教的課堪稱優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不斷引導和激勵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一、重視課前師生互動交流

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採取玩遊戲、聊天等各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減輕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從中我發現,有效的課前熱身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必備條件。

二、合理地創造性使用與處理教材

xx老師的講座《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我們深深認識到:要想創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要以課標為依據,以新教材的內容為憑藉,選擇適應學生髮展需求的內容。我們要力求做到要精讀課標、深鑽教材、細研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材內容和要求,適當擴充和刪減教學內容,嘗試多種構思。教師要成為教材的積極促進者、發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發展教材,讓教材在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當然,準確理解教材是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礎。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藉。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須以準確理解教材為基礎。

三、想清楚我們課堂教學究竟應該講些什麼

教師在課堂中究竟起什麼作用,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這樣説“愚蠢的教師是教給真理,聰明的教師是教學生髮現真理”。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具體課堂教學操作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師話語霸權”的慣性,敢於並善於把課堂、班級“還給”學生。教師需要把握好教材,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三不講是: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在教學中,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同時教師也才有更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練習反饋和強化矯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聽了xx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及專題報告後,體會到我們在教學中往往認為《乘法分配律》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在分配時因數只和前一項相乘,而忘記和第二項相乘,但是通過知識前測,發現學生的易錯易混點還有像:70×50+50×90=70×(50+90),50×(3×4)=50×3+50×4此類錯誤,如果教學中只是注重抓第一個易錯點時,學生掌握的情況就會不理想。xx老師在教學時,首先是通過舉例説學習委員小陳是我的朋友,班長小鄭是我的朋友,讓學生合成一句話,(小陳和小鄭都是我的朋友)再把這一句話分開成兩句話來説,從而引出要學的內容,接下來,劉老師用他搞怪的方言、獨特的跺腳記憶讓孩子們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及讀算式的順序。來引導學生分別發現3×(5+1)=3 ×5+3×1然後通過模仿創造、自我檢驗;意義建模、內在提升;體驗無窮、揭示規律;重點剖析、深刻理解,分別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和易錯、易混點,學生掌握的情況很好。

xx教師的講座“我的二xx個課堂教學主張”也有許多觀點值得回味。如:教學口號“敢想、敢説、敢問、敢辯、敢錯”他認為孩子不犯錯誤長不大,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人人都會出錯,出錯並不可怕。只給學生講明白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會引導學生想明白的才是好教師。

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雖然各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地方。這次課堂觀摩活動,讓我再次開闊了眼界,明白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思考的問題: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我們的教學回歸本真?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教師所要考慮的。希望今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名師零距離接觸。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5

xx國小繆華良校長的講座令我感受頗多。繆校長在介紹鳳凰國小的“校本化實踐的三項行動中”中提到“有所不為,做好五個‘無’”。“雙減”下的作業設計確實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沙龍交流中,各位教育專家碰撞智慧火花。特別是素養導向下的作業設計與落實的探討,為作業優化設計提供了思路、闡明瞭方法。浙江省教研室喻伯軍老師總結了八個字:“精選、先做、全批、返回”,高度凝練,醍醐灌頂。如何擊破這八個字,如何落實這八個字,我想可以採用以下四種方式:

一、主題式作業,實現學科整合

主題式作業是對學習資源的一種重新整合,這類作業有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融通學科,使語文外延得以充分展開,構建大語文。如學習了《燕子》一課,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畫出來,並用簡短文字説明,或根據內容製作小燕子。美術課上老師進行評價,講解,修改作品,實現語文與美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實踐式作業,實現知識內化

實踐式作業的設置要激發學內化課本知識的作業,學會把語言內化為技能。如學習了《守株待兔》一課,可以組織學生把它改編成課本劇表演出來。這樣的作業訓練了學生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讓語文學習充滿挑戰。

三、分層式作業,實現各取所需

作業的設置的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增加學生對作業的選擇性,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級的作業。我們可以為學生設置基礎性作業(側重字詞句等基礎性知識訓練的習題),能力性作業(側重於段落、篇章和習作等練習題),拓展性作業(側重於讀寫結合,內容拓展性習題),三種作業自助餐供學生選擇,使不同學力的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學有所獲。

四、趣味式作業,實現學而不厭

單調的學習活動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並會心生厭倦。因此作業的設置也應貫徹愉快教學原則,增強趣味性。如在學習了“田”、“地”“雪”字之後,佈置學生猜謎語作業。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形象地記憶生字,一石二鳥。

思想引領行動,行動踐行思想,聚焦“雙減”,深化課改,不斷提升作業設計能力,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為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賦能。

7月24日中央發佈了雙減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執行。雙減又稱“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目標:

1、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並將負擔提升到未成年保護法的高度。

2、減輕家庭教育負擔。

3、將教育迴歸到學校。

4、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

並規定,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加強質量監督,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對於學生作業量給出了明確的標準,國小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國小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

要求教師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6

我有幸參加了國小數學教師的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都得到了更新,而且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法、教育教學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就將本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思想靈魂得到了洗禮

多年的教學歷程,使我已經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老是愛抱怨現在的學生難教難管,卻把教師的職業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所以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常帶有厭倦感,心態老是失衡。可通過這次培訓,聽了專家們的觀點,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憾,靈魂得到了淨化,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愛”是教育的支點,我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自己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加強學習,促進專業化成長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我們闡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面對着一羣羣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瞭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對教學中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三、有效課堂的建構

通過認真地學習,使我對如何有效備課和上課有了全新的認識。面對着新課程、新理念,我們教師就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採取新對策實施有效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有效課堂教師要堅持做到先學後導,把先學後導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並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為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準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衝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係,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樑,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四、積極參加調教活動和聽優秀老師的觀摩課

培訓時,專家們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使我深受啟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習題,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數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

通過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其他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我會把學到的技能用於今後的教學當中。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7

今天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我有幸觀摩了國小數學優質課的展評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各課都展示了新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過一天的學習使我對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即教師重視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重視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5、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單純依模仿與記憶.數學本身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裏充滿數學.我們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價值的,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事物,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與機智,吸收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意義.

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國小數學心得體會範文篇8

20xx年10月28日到30日,本人有幸到xx市聆聽由xx市組織的“xx市第七屆國小數學優質課觀摩交流會” 。在短短的2天時間裏,觀摩了十個省區市的11節國小數學優質課。老師們講的是各具特色,風格不一,且都充分體現了 “創新、自主、探索”的教學思想。無論是在知識點的講解,語言的組織,教學設計的新穎,還是在啟發學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

通過參賽選手精彩的表演和專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動給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頗豐,受益匪淺,還有許多地方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值得借鑑和學習。在此想和同行一起交流。下面就這幾天的聽課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吧。

體會之一:新課導入各有千秋。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到新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因為俗話説:“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場白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老師們開場白各不相同,但都異彩紛呈,有的老師利用魔術引入,有的老師以比賽引入,還有的老師以欣賞美引入。他們目的都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體會之二:注重學生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們的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標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真正體現出我們教師的角色是“導演”、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因為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師們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體會之三:獎勵、激勵,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老師們藉助一些小的禮物或者口頭獎勵,對學生的成績及時進行鼓勵,積極地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如:王吉慧老師上《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她很善於表揚學生,很細心,很會捕捉學生亮點進行表揚、激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多種評價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學習。

體會之四: 合理的情境創設,讓知識易於理解。“創設情境的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為,並以其自身的行為來感染周圍學生的情感與行為,有利於師生情感互動的運行。也就是説,要把數學知識放置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讓他貼近學生的生活,越是離學生近的就越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嘗試着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如:學習《7的乘法口訣》時,歐陽競老師利用了貼進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幫助學生背7的乘法口訣。即俗話説:“不管三七二十一”、孫悟空“七七四十九變”和日曆表。又如:xx老師用學生經常見到的天氣預報主持人播報天氣是所站的“位置”來説明“黃金比”的美。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體會之五:專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動,讓我澄清了一些誤區。板書呈現時機及內容;重視課堂多元評價及時診斷學生表現,及時調整矯正;學生活動表現應是主動而富有個性,尤其是學生的思維活動應是深刻而充分;複習課中實踐的重要性;採用問題導學形式,層層設計問題組、步步深入,從而勾畫出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開動思維、應用知識、分析推理、整合創造、得出結論。而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觀摩活動,讓我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對我今後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學習機會,讓我學到了先進的教學方法,我將積累這次學習活動的經驗,將它們應用於以後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去,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

精選閲讀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心得體會吧,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心得體會的結尾一般可以再次總結並深化主題。因此在分享國小數學觀摩心得時就可以把自己所感悟到的寫出來。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讚的國小數學觀摩心得體會呢?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國小數學課題課觀摩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2月3、4日兩天,我有幸參加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在短短的2天時間裏,觀摩了5節示範課,聆聽了4個學術報告,一流的名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先進超前的教學理念,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以及活躍的互動情景讓我受益匪淺,受用無限,終身難忘!自己對此也頗有感觸。

印象最什麼的就是z老師上的《乘法分配律》,他那幽默詼諧的語言和富有激情的肢體動作,給台上的學生和與會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極其幽默的語言把孩子們帶入了一種輕鬆又嚴謹的課堂,剛開始他和孩子們親密接觸,互相介紹認識,然後分別和兩位同學交朋友,以“小樑是老師的好朋友,小許也是老師的好朋友”為導入,讓同學們在不改變意思的前提下將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進而為後面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然後提問學生,數學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嗎?最後他總結出乘法分配律,並且指出乘法分配律在以前老師就是灌輸這方面的知識。劉老師採用演繹,歸納的方法,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樂於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抽象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原本應該是枯燥無味的乘法運算律的學習,在z老師的幽默風趣的語言引領下配上特定的肢體語言,使整節課充滿着笑聲,充滿了活力。愉悦的話語“小李老師説説你的想法”“你好厲害喲”“再加上動作你就更美了”……使得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更加近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a×(b+c)=a×b+a×c在學生的笑聲中、在學生那整齊劃一的肢體語言中輕鬆地被解決。z老師用他的幽默和激情演繹了一堂活力十足的數學課堂。原來數學課堂也可以是這樣的!

第二天上午我們聽到是z老師的課及講座。他的課跟他的人一樣“穩重實在”,他上的是《24時計時法》,整節課的設計也是非常的巧妙,有特色。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他的講座——《從“雙基”到“四基”你準備好了嗎?》。馬上就要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了,這次的新課改是從原來的“雙基”到“四基”。在講座中,他提前讓我們知曉了新一輪的課改在哪裏改變了。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在新一輪課改中,我們的教學行為該如何跟進。錢老師給了我們20個教學主張。這非常好的20個教學建議,讓我更加明白今後的教學發展及教學方式。

這兩天,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我們現在不是説只有教數學知識就夠了,我們要有豐富的語文知識,課外知識,因為課堂教學需要説話的藝術,只有把話説好了,吸引了學生,才能有效的把數學課進行下去。而且現在課改也在強調課程整合,所以可以把各種有益於學習數學知識的其他知識加以利用,讓孩子學習起來不至於枯燥。要想當好一名數學老師,你首先要對數學專業很熟悉,對數學專業的各種術語熟悉,因為數學的東西講究的是嚴謹,如果教師都沒能搞清楚很多數學上的定義,談何教學生,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完全形成自我的判斷力,他覺得老師教的就是對的,極具很大的模仿性,比如説乘除法的術語中,“a乘b”“a除以b”等,這些都是需要嚴謹的。

二、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因為很多時候的課,並不如你預想的那麼簡單,孩子們都能如你預想的那樣回答問題,所以要學會隨機應變,課堂是要讓學生學,而不是老師教。

三、我覺得教學設計很重要,這是上好課的關鍵,同時做一份好的課件吸引學生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課件可以很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四、教學的取材很重要,利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常識,生活物品來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講起來滔滔不絕,而不至於説不知所云,一頭霧水。

這次的學習拓寬了我的視野,觸動了我的心絃,讓我有了很多感悟。學習回來,我不斷的反思自己,我教會了學生什麼?學生這樣學快樂嗎?在教學中,我就怕學生不會,什麼都自己講了。z老師最後送給我們的話是:21世紀是以學習為中心的世紀,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是,你有能力比你的同伴學得更快。對,我要做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老師!我要讓我的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20xx年4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去xx參加了《第x屆“xxxx”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柏xx、劉xx、徐xx、吳xx、唐xx、劉xx、張xx等老師的示範課及學術報告,感覺受益匪淺。尤其是幾位名師的課。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穫”。專家們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專家們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教育專家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解,我心中十分歎服。歎服他們的口才,歎服他們的自信,歎服他們的敏鋭,歎服他們的知識淵博。聽了這些專家的課,我主要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必須對教材充分理解和。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知道上什麼,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學生也就學得輕鬆愉快。

二、教師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質。

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有良好的素質才能緊緊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學過程中來,調動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數學課不再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有人説一堂課上得好不好,開頭很重要,萬事開頭難,我想也就是這個意思了。新課改就是要注重兒童的心理教學,尤其是國小生甚至是低年級段的學生。他們注意力渙散,對新事物的關注不會是持久的,所以這就要求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有趣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和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中去。

四、注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新知時不是急於告訴學生方法,而是通過讓學生去觀察、探索,説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有時間討論,多了一些討價還價式的交流,而老師是忠實的聽眾,在聽中又能及時捕捉到學生想法中的有價值的信息。

五、鼓勵性評價必不可少。

名師們在上課時所用的語言,那是相當的精闢,比如:“你真聰明”、“你是我的老師”、“孩子”、“寶貝兒”、“能,一定能,絕對能”等等充滿鼓勵和幽默的語言。

六、學習內容生活化,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中融入生活中的數學,能使學生對數學感到不陌生,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容易接受,進而使學生感到數學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感到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這樣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興趣,更好地學習。

這次xx學習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益卻很多。不過打鐵還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練就過硬的基本功,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和數學素養,才能適應數學教學新的發展需要!

非常感謝校領導讓我赴xx參加全國國小數學示範課觀摩交流會,本次賽課的老師都是我們國小的一線老師,這與聽名師的課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視,多了些真實。30名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輕教師。她們能站在這兒上課,就是非常優秀的。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也是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説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我就這次的學習體會如下:

一、上課教師的課前提問、課前小遊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上課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使教學變得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課件整體設計思路好。

三、老師能使用視頻展示台對學生作業和作品進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四、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老師的語言富有感染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上課教師在教學中有的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六、授課者總能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愉悦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間的情感產生交融,促成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學得自主、學得主動、學得靈活、學得紮實。新授內容都是通過學生身邊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然後自己得出結論。最後把新知變成能力。王老師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你説我説爭做動腦筋能手使生生間、師生間的情感產生交融,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七、授課者教態尤其自然,過渡語言很自然,鼓勵、評價學生的語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八、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完善思維。

這次的學習使我看到各教師各自的教學藝術風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動了我的心。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0xx年4月11日至4月12日,我有幸到xx市xx中學參加了“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國小數學教學觀摩”活動。此次的觀摩學習時間只有兩天,共聽了5特級教師的現場課,4場特級教師的精彩講座。參加完活動我感覺還是有很大的收穫。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節課時xx市xx國小xx老師的一節《數與形》,這節課是人教版教材改編後六年級上冊新增加的內容。我們學校國小數學組曾在一起談論過此節課的教學設計,可能當時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並沒有深刻領會其中的意義。所以大家的思路都侷限在教案中。連引課都覺得不知該用什麼引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大家也都覺得這課上起來有難度。可是,當我聽完xx老師的課後,真的是茅塞頓開,一切都清楚了。李老師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是充分的相信學生,告訴學生數學很神奇,要有大膽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要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會學生的是一種數學理念和數學思想。李老師這節課從愉快的談話引入,學生真的是在一種輕鬆的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還有xx附屬國小副校長xx老師的《數學遊戲》課,也是讓學生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下學習,真正體現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這些老師的課給我感觸最深的地方是,老師們上完一節課並不是很在意要得到一個什麼定律或是一個結果,而注重的是學生掌握了什麼樣的數學思想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這恰恰是我們平時上課時所缺少的。

課上的精彩,講座同樣是讓我們受益匪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特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想法,我覺得都很值得我們學習。什麼樣的課堂才是自主課堂,學生是不是學有興趣,學有主見,學有夥伴等等這些都是自主課堂的表現形式。餘老師在説到,她是把自己上課出現問題或是不順暢的地方在經過反思後寫出一些教學小故事。還有就是課堂上,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方法多種多樣並在一起交流時,老師肯能會很高興,但是兒童的特徵導致他們在聽取時,信息的流失量也很大,課後應該讓學生把課上的方法進行回憶並把記憶最深刻的寫下來等。我覺得這些好的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我就不在一一闡述了。總之,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在上每節課前,一定要做到能真正的瞭解自己的學生,對教材一定要研究透徹。不一定非要把知識目標和結論體現出來,更多的是讓學生有自己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12月14~16日,我有幸參加了在xx職院舉辦的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我一共現場觀摩了五節數學優質課,五位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他們每一位老師所執教的課堪稱優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不斷引導和激勵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一、重視課前師生互動交流

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採取玩遊戲、聊天等各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減輕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從中我發現,有效的課前熱身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必備條件。

二、合理地創造性使用與處理教材

xx老師的講座《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我們深深認識到:要想創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腦中有課標、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要以課標為依據,以新教材的內容為憑藉,選擇適應學生髮展需求的內容。我們要力求做到要精讀課標、深鑽教材、細研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材內容和要求,適當擴充和刪減教學內容,嘗試多種構思。教師要成為教材的積極促進者、發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發展教材,讓教材在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當然,準確理解教材是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礎。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藉。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須以準確理解教材為基礎。

三、想清楚我們課堂教學究竟應該講些什麼

教師在課堂中究竟起什麼作用,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這樣説“愚蠢的教師是教給真理,聰明的教師是教學生髮現真理”。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具體課堂教學操作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師話語霸權”的慣性,敢於並善於把課堂、班級“還給”學生。教師需要把握好教材,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三不講是: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在教學中,紮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同時教師也才有更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練習反饋和強化矯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聽了xx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及專題報告後,體會到我們在教學中往往認為《乘法分配律》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在分配時因數只和前一項相乘,而忘記和第二項相乘,但是通過知識前測,發現學生的易錯易混點還有像:70×50+50×90=70×(50+90),50×(3×4)=50×3+50×4此類錯誤,如果教學中只是注重抓第一個易錯點時,學生掌握的情況就會不理想。xx老師在教學時,首先是通過舉例説學習委員小陳是我的朋友,班長小鄭是我的朋友,讓學生合成一句話,(小陳和小鄭都是我的朋友)再把這一句話分開成兩句話來説,從而引出要學的內容,接下來,劉老師用他搞怪的方言、獨特的跺腳記憶讓孩子們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及讀算式的順序。來引導學生分別發現3×(5+1)=3 ×5+3×1然後通過模仿創造、自我檢驗;意義建模、內在提升;體驗無窮、揭示規律;重點剖析、深刻理解,分別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和易錯、易混點,學生掌握的情況很好。

xx教師的講座“我的二xx個課堂教學主張”也有許多觀點值得回味。如:教學口號“敢想、敢説、敢問、敢辯、敢錯”他認為孩子不犯錯誤長不大,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人人都會出錯,出錯並不可怕。只給學生講明白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會引導學生想明白的才是好教師。

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雖然各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地方。這次課堂觀摩活動,讓我再次開闊了眼界,明白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另外,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思考的問題: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我們的教學回歸本真?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教師所要考慮的。希望今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名師零距離接觸。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去寫一篇心得體會吧,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寫心得體會時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作為一名教師,在需要分享國小數學觀摩心得時就需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寫好一份優質的國小數學觀摩心得體會要怎麼做呢?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優質課觀摩課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您能閲讀並收藏。

20xx年10月31日---11月3日,我有幸在西雙版納參加了雲南省第十屆國小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在在這4天的時間裏,觀摩了來自各地州19位數學教師的觀摩課,並聽了專家報告,及有關市地教研員的精彩點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話題,比如:你知道老師叫什麼,你瞭解老師多少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

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求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時,有的老師用到了姚明的高度,《行程問題》利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入手,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在陌生,不在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的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便於學生交流討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五、堅定了自己的幾個認識。

(1)合理使用教材,大膽選取學生身邊的素材充實課堂,能更好的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如用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所經的路線,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與問題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問題。除了科學引導,適時激勵外教師要重視板書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傳統樣的文字應用題模式,引導學時理解圖意。這次聽課找到了這樣的佐證,且效果很好。

(3)題組訓練不過時。數學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訓練,通過訓練學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訣一樣達到自動化的效果。本着低起點、密台階、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則編制系列練習卡,對學生的當堂訓練很有幫助,這一點從周玉仁教授的報告中體會到。

(4)探究與滲透的關係怎樣更合理?數學課需要探究,但絕不是最原始的經歷,這種探究需要教師適時的鋪墊引導。如果坎過大,溝過深,教師就要幫學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從而達到成功的彼岸。從外地州老師的講課中體會較深。

六、產生的幾點疑惑。

(1)一節課中解決問題與算理探究孰輕孰重?從實際問題入手分析已知未知的關係引導學生列算式。啟發學時搜索知識儲備探尋算式的解法,這兩者哪一個應該佔得時間更長些?我覺得很多以計算為重點的課,“解決問題”設置的素材很多都不理想,沖淡了教學的重點。

(2)幾節課對學生的評價較少,激勵的語言較少。相比較我更欣賞北京華應龍上課時的感覺。他的一節課,可能造就一個傑出人才。比如學習信心的鼓勵,學習方法的鼓勵讓人終生受益。

(3)訓練量都較少,不利於學生形成技能。我感覺在“解決問題”的紅點講完以後完全可以分層練習,如編制信息收集題組,信息整理題組,選擇策略題組,提出問題題組。最後一道綜合題。一句話種子分類練習。

各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算術應用題的解決策略,可謂高屋建瓴,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大開眼界,領略了優秀老師的課堂教學風采和專家的精彩報告,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幾天的時間匆匆而過,但名師們的課,名師們的話,課間的一舉手一投足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我從他們的身上看出一個教師要成為名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講一節課或幾節課,一個教師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在教學中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首先必須博覽羣書,看到的要勤記,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藴;在教學過程中做有心人,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有感想就記下來;要有超前意識,創新精神,敢想敢做,會想會做,不怕失敗。心有多高,就能飛多高。

(一)亮點

參加“xx省市區第x屆國小數學教學觀摩會”,讓我受益匪淺,具體説來有以下幾點感受很深:

1、教師們的教學觀念新,突出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需要數學的理念。教師們在課堂上激盪着積極創新改革的精神。每一位教師都在試圖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勇於創新的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

2、在教學中,教師都能較好地整合資源並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教師都能較好地理解教材的意圖,多數都能進行整合,如人教版和蘇教版兩種教材的整合,有創造性地生成教材。此外,還能聯繫、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課堂的重要資源。

3、在課堂上,教師都能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用不同的思路去探究與解決問題,優化策略。

4、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課堂上老師們都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這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在強化應用的過程中形成與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終身受益。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利用數學思維方法去思考問題。

(2)利用數學關係等。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數學價值。

5、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課堂上老師們都能引導學生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去解決數學問題,如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等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而且還注意到多種方式的有機結合和優化組合。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哪一種學習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每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其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實現以一種方式為主,多種方式為輔;或者多種方式組合(優化)的結果。

6、學生思維活躍,表現出了良好的數學素養。

從學生的發言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他們的數學素養。在理解“進一法”、“退一法”一課中,學生的回答:從生活角度看,為什麼用進一法;從數學角度看,為什麼用去尾法,體現出了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功底。甚至學生的發言比老師的講解更加重要。這有賴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方面:善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好;二學生方面:呈現出學生的發展不錯,也進一步檢驗了教師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不足:

1、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思考是好的,但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太少,有些問題過於簡單,有些問題過難,影響了學生的思考。有時教師把問題講得太透,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要改進教師的講授,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必要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

2、練習的安排有如下幾個問題:

(1)練習的層次性不明顯,大部分練習的難度相當。

(2)練習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完成。

(3)口頭練習多,而實際動筆的練習偏少。

(4)一些課有執行教案的痕跡,課堂的預設與生成把握不好!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確實有好多地方需要改進,如果要想自己真正的進步,真的要多聽課多反思,抓住根本的要點,去掉無用的細枝末葉。我覺得最好多聽聽同事的常態課,每一節課你只要認真去聽,都會有收穫的。

在前兩天下午,我們學校組織數學老師到xx國小進行數學課觀摩學習,附帶聽課的活動,在這樣的學習中,對於數學方面的教學我有了不同的感受,不像是之前我在課堂上死板的教學,而是一種更加有活力的課堂,讓我感受到教師對於教學的經驗,和對課堂的掌控力,以及對於學生的瞭解。

我之前的數學教學就是按照我的備課流程來,根據我的上課方式來,也不去管學生的課堂感受如何,只顧着將書本上的內容灌輸到他們的腦子裏就行。但是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思考有很大的壞處,也很打擊對學習的積極性,這次的觀摩學習讓我感受到教學原來還有這樣的方式,我們作為教師還需要借鑑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更加容易的吸收新知識,更加有創新思維去解決難題才行。

在我看來學習數學就要忍受住枯燥,找到學習的樂趣,但是不是每一個學生對學習就是感興趣的,他們對於新鮮活潑的事物更加感興趣,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也應該創造出適合他們學習的環境,讓學生了解和喜歡上數學。

數學到底應該怎麼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現在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是最簡單的內容,學生正是培養興趣的時候,枯燥的背誦和強行的説教當然不討人喜歡,更重要是要活學活用。這樣子創造不同的情境,使用生動的語言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參與課堂中的討論中去,明白學數學的意義,學好數學對我們不僅僅考試時高高的分數,其實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空間,只是我們平時沒有在意而已。

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上面要做就是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是機械的解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什麼,這樣的創新性思維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尤為重要。同時教材上面的內容講述完畢之後,可以由淺及深佈置要複習的內容,開拓學生的思想深度,同時明白學習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簡單的題目,還有更加難的題目。

通過這次的觀摩學習,我找到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明白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才是主體,我們教學的成果還是要看學生學習的內容究竟有多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慢慢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想法作為重點,制定出更好的教學計劃。

12月3—4日,xx學院西校區。我有幸參加了“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通過聽專家講課和學術報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師課堂的風采和教學藝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師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和報告《運算律教學的若干思考》。

xx老師現任xx市xx教育集團副校長,身為一個南方人,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課和北方老師的課不同之處。他語言幽默風趣,行為舉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學生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風一樣的課,細微之處盡顯名師駕馭課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於課前和學生互動費時較多,加之會場狀況不佳,xx老師這節課有些超時(用時大約1小時),但是在下課後學生仍然捨不得離開,這就表明了學生樂學、願意學,而且不感到學習是種負累。劉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輕鬆自由,學生在不緊張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來。老師在這節課中是一個引領者而不是傳教者,其教學環節設計合理、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眼、手、口、腦、身體並用,課堂參與度很高(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老師對出錯的學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學生並不感到尷尬甚至害怕。劉老師能很好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他的課和教學預案並不完全一致,正應了那句話“所有的好課都是生成的課”。

聽xx老師做報告也是一種享受,他話語幽默風趣,舉止形象生動,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向老師們呈現出“教什麼”與“怎麼教”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要抓準“教什麼”有多困難。我任教的是一年級數學,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都經歷了一定的學前教育,對於一年級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這就給教師出了不少難題:對於這些知識,有哪些同學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了?有哪些同學還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學,又是哪裏知、哪裏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課中讓未會的學生掌握理解,讓已會的學生有所提高?……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是使課堂有效、優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後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期待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20xx年10月28日到30日,本人有幸到xx市聆聽由xx市組織的“xx市第七屆國小數學優質課觀摩交流會” 。在短短的2天時間裏,觀摩了十個省區市的11節國小數學優質課。老師們講的是各具特色,風格不一,且都充分體現了 “創新、自主、探索”的教學思想。無論是在知識點的講解,語言的組織,教學設計的新穎,還是在啟發學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

通過參賽選手精彩的表演和專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動給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頗豐,受益匪淺,還有許多地方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值得借鑑和學習。在此想和同行一起交流。下面就這幾天的聽課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吧。

體會之一:新課導入各有千秋。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到新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因為俗話説:“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場白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老師們開場白各不相同,但都異彩紛呈,有的老師利用魔術引入,有的老師以比賽引入,還有的老師以欣賞美引入。他們目的都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體會之二:注重學生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們的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標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真正體現出我們教師的角色是“導演”、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因為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師們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體會之三:獎勵、激勵,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老師們藉助一些小的禮物或者口頭獎勵,對學生的成績及時進行鼓勵,積極地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如:王吉慧老師上《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她很善於表揚學生,很細心,很會捕捉學生亮點進行表揚、激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多種評價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學習。

體會之四: 合理的情境創設,讓知識易於理解。“創設情境的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為,並以其自身的行為來感染周圍學生的情感與行為,有利於師生情感互動的運行。也就是説,要把數學知識放置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讓他貼近學生的生活,越是離學生近的就越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嘗試着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如:學習《7的乘法口訣》時,歐陽競老師利用了貼進學生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幫助學生背7的乘法口訣。即俗話説:“不管三七二十一”、孫悟空“七七四十九變”和日曆表。又如:xx老師用學生經常見到的天氣預報主持人播報天氣是所站的“位置”來説明“黃金比”的美。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體會之五:專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動,讓我澄清了一些誤區。板書呈現時機及內容;重視課堂多元評價及時診斷學生表現,及時調整矯正;學生活動表現應是主動而富有個性,尤其是學生的思維活動應是深刻而充分;複習課中實踐的重要性;採用問題導學形式,層層設計問題組、步步深入,從而勾畫出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開動思維、應用知識、分析推理、整合創造、得出結論。而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觀摩活動,讓我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對我今後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學習機會,讓我學到了先進的教學方法,我將積累這次學習活動的經驗,將它們應用於以後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去,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心得體會吧,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人是複雜的,尤其是思維,心得也在一直變換。為了更好的分享國小數學觀摩心得就需要提前寫好一篇心得體會文章。國小數學觀摩心得體會的內容要寫些什麼更好呢?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課堂觀摩心得體會國小”,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我有幸參加了我市在xx路二小舉行的國小數學觀摩課,感觸頗深,受益匪淺。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老師們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各有所長,形勢多樣。但是他們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都有一個共性,緊貼課標,源於生活的題材,基於學生。通過這次觀摩課使我感受到要想上一節課需要緊緊圍繞以下幾方面設計課堂教學:

一 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因為國小生注意力易於分散。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孩子們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新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例如孫老師講的《三角形》這節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由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題,讓學生觀察,動手再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 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能使學生對數學感到不陌生,讓枯燥數學知識變的生動形象易於接受,讓孩子們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百分數的認識》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有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探索發現總結得出百分數定義。尤其是最後一個環節設計的比較好,讓學生説出今天上課的感受,愉快佔百分之幾,緊張佔百分之幾,遺憾佔佔百分之幾。其實這個環節更能體現孩子們是否理解這節課的內容。

三 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他們的課堂都體現了這一點,而且把握的非常好。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希望今後類似的活動還能有機會參加,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2月3—4日,xx學院西校區。我有幸參加了“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通過聽專家講課和學術報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師課堂的風采和教學藝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師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和報告《運算律教學的若干思考》。

xx老師現任xx市xx教育集團副校長,身為一個南方人,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課和北方老師的課不同之處。他語言幽默風趣,行為舉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學生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風一樣的課,細微之處盡顯名師駕馭課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於課前和學生互動費時較多,加之會場狀況不佳,xx老師這節課有些超時(用時大約1小時),但是在下課後學生仍然捨不得離開,這就表明了學生樂學、願意學,而且不感到學習是種負累。劉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輕鬆自由,學生在不緊張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來。老師在這節課中是一個引領者而不是傳教者,其教學環節設計合理、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眼、手、口、腦、身體並用,課堂參與度很高(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老師對出錯的學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學生並不感到尷尬甚至害怕。劉老師能很好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他的課和教學預案並不完全一致,正應了那句話“所有的好課都是生成的課”。

聽xx老師做報告也是一種享受,他話語幽默風趣,舉止形象生動,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向老師們呈現出“教什麼”與“怎麼教”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要抓準“教什麼”有多困難。我任教的是一年級數學,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都經歷了一定的學前教育,對於一年級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這就給教師出了不少難題:對於這些知識,有哪些同學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了?有哪些同學還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學,又是哪裏知、哪裏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課中讓未會的學生掌握理解,讓已會的學生有所提高?……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是使課堂有效、優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後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期待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學校派往xx參加由《國小教育研究》雜誌社舉辦的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觀摩課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全國各地名師數人,如xx市特級教師xx老師、xx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xx教授,還有xx省特級教師xx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xx教授,xx大學附屬國小特級教師xx教師等12位。參加活動的幾百名老師來自各個省市地區,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緊密,但名師們的教學和講座都非常精彩,給我們來學習的老師帶來的精神大餐讓我們記憶深刻。

活動開始由xx老師帶來兩節找規律一節是六年級《斐波那契數列》,他在引導學生思考合作學習,採用嘗試方法,有步驟、多角度的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語言風趣幽默,以及豐厚的知識底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一節是一年級的《找規律》他根據一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從初步認識規律、到找規律、再到用規律最後是感受規律教師的行序漸進收放自如,使學生們更加喜歡數學,並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講座《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也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課改所存在的“鐘擺現象”之後,明確指出,一線教師只有“以不變應萬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因此,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才是教師成長的正確路徑。

特別是賁老師講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題,賁老師的講座,言簡意潔,幽默風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介紹了兩個十年的反思歷程,就什麼叫反思、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寫什麼、怎麼用文字記錄四個問題進行了闡述。賁老師是個堅持的人,他認為反思就是反反覆覆的思考、反思是正過來反過去換個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顧;賁老師也是個執着、平靜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尋求工作的快樂,雖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賁老師還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他認為反思可以寫亮點、敗筆,還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紀實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隨筆。反思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意識。

一個多小時,一個個精彩真實的案例,讓我們感受到反思能給日漸貧瘠的心靈以豐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給平淡無奇的日子以清新亮麗的感動。

一個多小時,我們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巨大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本人更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數學教師。

心裏有一些收穫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人是複雜的,尤其是思維,心得也在一直變換。作為一名教師,在分享國小數學觀摩心得前就可以先用文字把自己心中所想寫出來。在寫自己的國小數學觀摩心得體會時要注意些什麼呢?為此,工作總結之家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觀摩國小數學公開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幾天的時間匆匆而過,但名師們的課,名師們的話,課間的一舉手一投足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我從他們的身上看出一個教師要成為名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講一節課或幾節課,一個教師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在教學中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首先必須博覽羣書,看到的要勤記,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藴;在教學過程中做有心人,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有感想就記下來;要有超前意識,創新精神,敢想敢做,會想會做,不怕失敗。心有多高,就能飛多高。

(一)亮點

參加“xx省市區第x屆國小數學教學觀摩會”,讓我受益匪淺,具體説來有以下幾點感受很深:

1、教師們的教學觀念新,突出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需要數學的理念。教師們在課堂上激盪着積極創新改革的精神。每一位教師都在試圖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勇於創新的精神是值得我學習的。

2、在教學中,教師都能較好地整合資源並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教師都能較好地理解教材的意圖,多數都能進行整合,如人教版和蘇教版兩種教材的整合,有創造性地生成教材。此外,還能聯繫、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課堂的重要資源。

3、在課堂上,教師都能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用不同的思路去探究與解決問題,優化策略。

4、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課堂上老師們都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這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在強化應用的過程中形成與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終身受益。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利用數學思維方法去思考問題。

(2)利用數學關係等。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數學價值。

5、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課堂上老師們都能引導學生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去解決數學問題,如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等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而且還注意到多種方式的有機結合和優化組合。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哪一種學習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每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其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實現以一種方式為主,多種方式為輔;或者多種方式組合(優化)的結果。

6、學生思維活躍,表現出了良好的數學素養。

從學生的發言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他們的數學素養。在理解“進一法”、“退一法”一課中,學生的回答:從生活角度看,為什麼用進一法;從數學角度看,為什麼用去尾法,體現出了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功底。甚至學生的發言比老師的講解更加重要。這有賴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方面:善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好;二學生方面:呈現出學生的發展不錯,也進一步檢驗了教師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不足:

1、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思考是好的,但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太少,有些問題過於簡單,有些問題過難,影響了學生的思考。有時教師把問題講得太透,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要改進教師的講授,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必要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

2、練習的安排有如下幾個問題:

(1)練習的層次性不明顯,大部分練習的難度相當。

(2)練習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完成。

(3)口頭練習多,而實際動筆的練習偏少。

(4)一些課有執行教案的痕跡,課堂的預設與生成把握不好!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確實有好多地方需要改進,如果要想自己真正的進步,真的要多聽課多反思,抓住根本的要點,去掉無用的細枝末葉。我覺得最好多聽聽同事的常態課,每一節課你只要認真去聽,都會有收穫的。

20xx年10月11日,我有幸參加了xx區國小數學優質課觀摩活動,在這半天的時間裏,觀摩了兩位教師的數學課,使我深刻感受到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性、藝術性。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下面結合學習,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 與學生親切溝通,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天的學習,這一點值得我學習。

二、 結合教材知識,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

課上教師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設置了不同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學年月日時,以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六年級的學生,老師以問題導入,調動六年級學生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整體回顧。他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是我今後所要學習的。

三、 學習方式生活化,密切與生活的聯繫

兩節觀摩課都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不可分,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比如:學習《年月日》時,老師讓學生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所知道的特別的日子?自己所經歷的特殊的日子?説一説自己和父母的生日?這些問題的交流,使學生對學習不再陌生、不再枯燥,更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願望。

四、 學習方式多樣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觀摩課中,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交流、討論去解決,不斷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嘗試,主動探究問題,教學中還注重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語言的表達,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規範學生解答。

五、 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兩節課的觀摩學習中,兩位教師都設置不同的問題,然後激發問題的矛盾,讓學生不斷深度的學習數學知識,比如,為什麼1900年不是閏年?引導學生學習數學規定和人為規定。總結數學知識時,更是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比如:學習《年月日》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發現規律。並通過編寫口訣、手指操等幫助學生識記數學知識。

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領略到了優秀教師的課堂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20xx年9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精品課觀摩會,在這短短一天的時間裏,觀摩了來自全國不同地方的六位優秀數學教師的觀摩課,及來自xx市教研員的精彩點評,讓我領略到了各位出類拔萃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藴,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xxxx國小教師xx的課堂中,經歷《找規律》的發現與應用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在面對新的現象或者命題時,能主動的運用相關的策略有效的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整個創設學習情境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發現,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的、開放的去探尋盆花的擺放、四季的輪迴、彩旗的懸掛……的規律,體現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並在具體的情境中逐步優化解題策略。規律總是有章可循,但規律又總不是能一眼望穿的.。有時還藏着很多既變的因素。要想真正掌握規律,除了洞察力要強,還要有極高的悟性。成老師的這堂課通過認真的分析,細緻的講解,多種形式的反覆操練,啟發誘導等,讓學生初步掌握了規律的由來,這正如上課,説起來課堂是應該有着既定的教學模式的,這也便可以理解成規律了;但模式通常又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也正如同規律的可塑性了。數學的規律,尚且還可探得一二;而人生這個大舞台的規律,確是沒有人可以真正地求得答案的。

二、以學生為主體

這堂課是由來自xxxx國小的xx老師帶來的--《神奇的莫比烏斯圈》。這是一節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有緣可循的,也就是説在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實踐的能力上的綜合運用,而神奇的莫比烏斯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數學視野的好題材。整堂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一張普通的紙條翻轉粘合,居然就從雙側面圈變為了單側面圈。許老師就是用魔術式的手法把學生帶進莫比烏絲圈的奇幻世界。學生在不斷的假設、猜想、操作、驚奇中思考着問題,產生着新的疑問。在“猜想-驗證-探究”中一次又一次感受着數學的神奇魅力。聽課過程中,我們也被許老師感染了,老師們也隨着課的延伸和課堂上的圖示製作着莫比烏絲圈,和許老師以及班上的學生一樣對它的奇妙驚歎不已。這是一節沒有結尾的課,是一部懸念劇。它的妙處不但是在教學生一個新的知識,而是在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奧祕的渴望。許老師還用他的這節課告訴我們這樣的信息:新課程、新教學、新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廣聞博覽,從文化學的角度來進行數學教學,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把握學生的學習心向,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審視課堂,這樣才能設計出令學生喜歡和驚奇的數學活動課,讓學生徜徉其中。

三、強化知識應用

來自xx市xx國小的xx老師執教的《秒的認識》,讓學生用動作體驗1秒;聽兒歌體驗5秒、10秒;用跳繩、拍皮球,計算等體驗60秒。老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而有趣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的學習方法,真正體現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展示、在彙報交流中提示1分等於60秒。學生在解決一個一個問題中理解了1分等於60秒這個概念。同時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一秒有多長,能做些什麼?5秒,10秒,20秒,到一分鐘同時滲透思品教育,指導學生做個珍惜時間的小主人,從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10月17和18日,我參加了在xx舉辦的國基教育大講堂《數的認識》教學操作指南研討會。2天時間由各地優秀數學教師:xxx幾位大師展示高水平數學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總體感覺,教師們共同的優點就是:聲音有親和力,甜美,語言精煉,教師無論是教學反思,還是回答當場提出的問題,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給予解釋,有條不紊。對課標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數學素養。這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一、教學收穫

1、課件製作精美,動態的較多,更形象、直觀的看出是平移還是旋轉。鼓勵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你也可以完成這種任務,引起學生對研究數學的學習的一種責任感。

2、張xx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這節課:整節課氣氛比較活躍,老師情緒高漲,説話幽默,能感染學生,她特別享受教的過程,投入,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讓學生很放鬆,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楊xx老師《生活中的負數》倡導的課前預習、師生互動、自主性學習、講了如何處理課堂生成與課程目標的關係〈每一環設計目的性要強,充分理解教材、預設要充分、你要放得開、收得攏〉。

4、許xx《認識分數》圍繞“先分後數”這一分數實質巧妙的建立起整數、分數以及小數三者之間的聯繫。把各種數有機的串聯起來,打通了各數之間的聯繫。短短的一節課,拋開了一般教學對分數的淺層的認識。從數,起源於數。出發,有落腳到分數也是用來數的。

5、吳xx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了達成數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數的意義,整個過程,她不惜時間,充分讓孩子操作,試一試,想一想,折一折,説一説,幫助學生出不見分數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整節課,學生的學習室快樂的,接納新知是不知不覺的,概念的建立是學生獨立操作獲取的,概念意義的裂解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幫助學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橋樑的工程師。

二、自我反思

聽了兩天的課,確實收穫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要先有情感,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以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反思,學人之長,補已之短;在反思時要上升到理論高度,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反過來深入理解理論,再指導教學。在教學時要學會質疑,在質疑中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去寫一篇心得體會吧,寫心得體會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心得體會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因此在分享國小數學觀摩心得前先寫好相關的文章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好的國小數學觀摩心得體會要怎麼樣去寫呢?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國小數學名師觀摩課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0月17和18日,我參加了在xx舉辦的國基教育大講堂《數的認識》教學操作指南研討會。2天時間由各地優秀數學教師:xxx幾位大師展示高水平數學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總體感覺,教師們共同的優點就是:聲音有親和力,甜美,語言精煉,教師無論是教學反思,還是回答當場提出的問題,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給予解釋,有條不紊。對課標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數學素養。這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一、教學收穫

1、課件製作精美,動態的較多,更形象、直觀的看出是平移還是旋轉。鼓勵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你也可以完成這種任務,引起學生對研究數學的學習的一種責任感。

2、張xx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這節課:整節課氣氛比較活躍,老師情緒高漲,説話幽默,能感染學生,她特別享受教的過程,投入,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讓學生很放鬆,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楊xx老師《生活中的負數》倡導的課前預習、師生互動、自主性學習、講了如何處理課堂生成與課程目標的關係〈每一環設計目的性要強,充分理解教材、預設要充分、你要放得開、收得攏〉。

4、許xx《認識分數》圍繞“先分後數”這一分數實質巧妙的建立起整數、分數以及小數三者之間的聯繫。把各種數有機的串聯起來,打通了各數之間的聯繫。短短的一節課,拋開了一般教學對分數的淺層的認識。從數,起源於數。出發,有落腳到分數也是用來數的。

5、吳xx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了達成數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數的意義,整個過程,她不惜時間,充分讓孩子操作,試一試,想一想,折一折,説一説,幫助學生出不見分數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整節課,學生的學習室快樂的,接納新知是不知不覺的,概念的建立是學生獨立操作獲取的,概念意義的裂解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幫助學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橋樑的工程師。

二、自我反思

聽了兩天的課,確實收穫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要先有情感,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以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反思,學人之長,補已之短;在反思時要上升到理論高度,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反過來深入理解理論,再指導教學。在教學時要學會質疑,在質疑中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學校派往xx參加由《國小教育研究》雜誌社舉辦的國小數學名師經典觀摩課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全國各地名師數人,如xx市特級教師xx老師、xx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xx教授,還有xx省特級教師xx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xx教授,xx大學附屬國小特級教師xx教師等12位。參加活動的幾百名老師來自各個省市地區,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緊密,但名師們的教學和講座都非常精彩,給我們來學習的老師帶來的精神大餐讓我們記憶深刻。

活動開始由xx老師帶來兩節找規律一節是六年級《斐波那契數列》,他在引導學生思考合作學習,採用嘗試方法,有步驟、多角度的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語言風趣幽默,以及豐厚的知識底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一節是一年級的《找規律》他根據一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從初步認識規律、到找規律、再到用規律最後是感受規律教師的行序漸進收放自如,使學生們更加喜歡數學,並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講座《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也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課改所存在的“鐘擺現象”之後,明確指出,一線教師只有“以不變應萬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因此,立足專業成長,關注基本問題,才是教師成長的正確路徑。

特別是賁老師講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題,賁老師的講座,言簡意潔,幽默風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介紹了兩個十年的反思歷程,就什麼叫反思、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寫什麼、怎麼用文字記錄四個問題進行了闡述。賁老師是個堅持的人,他認為反思就是反反覆覆的思考、反思是正過來反過去換個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顧;賁老師也是個執着、平靜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尋求工作的快樂,雖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賁老師還是個充滿智慧的人,他認為反思可以寫亮點、敗筆,還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紀實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隨筆。反思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意識。

一個多小時,一個個精彩真實的案例,讓我們感受到反思能給日漸貧瘠的心靈以豐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給平淡無奇的日子以清新亮麗的感動。

一個多小時,我們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巨大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本人更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數學教師。

暑假參加了為中國而教的崗前培訓之後,我深刻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師,要與時代接軌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收新的思想,所以我想抓住機會提升自己,而任何一次聽課或參加其它教研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洗禮,進行反思。在為中國而教的支持下,20xx年11月28、29日,作為一名國小數學專業的師範生,我有幸參加了xxxx教育研究院教學觀摩活動組委會舉辦的“中國教育夢——聚焦高階思維,追求深度教學”全國國小數學培訓觀摩活動,非常感謝為中國而教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這兩天的時間裏,我不僅收穫了專業的數學知識,更提高了我對數學教學的認識,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兩天時間裏,我聆聽了六位全國優秀特級教師xx,xx,xx,xx,xx和xx分別展示的精彩的數學課堂。他們新穎的設計讓我可以在課堂中感受到他們的新課標理念,清晰的思路和靈活的教法讓我覺得上數學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而愉悦的情感和親切的語言也讓學生非常輕鬆地學習數學知識。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地感覺到:“停下來,走出去,收穫很大”。專家的課堂就像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彩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些特級教師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案例,展現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語言,讓人久久難忘,讓我深深感受到教學藝術的永無止境,教學創意的無限美。在課堂上,課堂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學生勤于思考,樂於探究,而且有獨到的見解,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影響,柔化了教與學的痕跡。特級教師們能寬容學生的不同意見,並且時時鼓勵學生去發現、去思考。我歎服他們的自信,歎服他們的敏鋭,歎服他們的知識淵博。聽了他們的課,使我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與藝術化。下面我就談談我從中得到的一些思考。

一、課堂是師生共同完成的,注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在觀摩時,我發現了一個小細節,就是幾乎所有的專家在正式上課之前都會花一小段時間與學生談話,開始我以為他們只是因為想讓課堂準時開始,多出來的時間就用來和學生聊聊天,畢竟不是自己的學生,比較生疏的話課堂不好進行。但是我後面慢慢發現原因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和學生的“隨便”交流中處處都藴含着道理,xx老師的開場是讓學生説一説屏幕中的三句話哪句最重要,慢慢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為接下來的課堂打下基礎,所以在後面的課堂中我看到了許多精彩的想法。xx老師要學生為他取暱稱,同學們親切地稱他“梨子哥哥”,後來我看到了他與學生融洽的課堂氛圍,而xx老師用自己名字的諧音“啞聾”逗得學生哈哈大笑的同時明白了顧老師課堂中希望學生大膽發言的意圖。多麼神奇的特效,短時間內的溝通竟為課堂的效果搭好了橋樑。

二、數學課堂應注重思維的培養

在數學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應該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思考,猜想並發現。幾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當學生沒有思考出來時好像一點也不着急學生會想不出來,明明知道學生們的笨方法會使答案很慢出現也表現得十分淡定,似乎就是故意讓學生去經歷一個不斷嘗試、探索、犯錯、優化的過程。也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要相信學生,要給他們思考的時間,要給他們解釋方法的機會,不要用我們的經驗去隨意評判他們的想法,因為他們的思考就是思維的開始。

三、讓教與學真正發生

在此之前,我對公開課的理解都僅僅是認為就是一堂會按理想化模式進行的表演課,有的或許都已經演練了好多次,學生要説什麼話都已經規定好了,參與的學生都是成績很好很聰明的孩子。但是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教師與學生真正的交流,教師在學生已有的知識上教授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學有所成,有所提升和思考,原來真正的專家是可以在課堂中做到遊刃有餘的,智慧的毫無痕跡的讓教與學真正發生。

總之,這次活動讓我感觸頗深,讓我見識到了優秀的數學教師是如何教學的,也讓我知道了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