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結果讀後感5篇 "結果揭曉,震撼人心"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4W

作為一個公文網站的編輯,我們每天都在閲讀、撰寫、編輯各種公文。而這些公文的主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對我們的思考和學習都具有重要意義。閲讀完一份公文後,能夠從中有所啟迪、有所感悟,我們就頗有收穫,下面是“讀後感”的總結。

請給我結果讀後感5篇

第1篇

説實在的,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就很厭惡,又是一本成功勵志類的書,這樣的書在書店隨便一找就有一打,一點實用性也沒有,讀《請給我結果》有感。或許對於企業家來説,他們更需要把這本書推銷給他們的員工,類似於《沒有任何藉口》、《給加西亞的信》、《誰動了我的奶酪》這類國人不斷肆意鼓吹的書。 網上有很多對這本書歌功頌德的讀後感,我卻想説説這書不好的地方。就拿小和尚撞鐘這個例子來説吧,在小和尚被撤職之後,方丈告訴他為什麼他沒撞好鍾,是因為沒有明白撞鐘的目的不單純是撞鐘,而是喚醒寺內的眾生,激勵他們迎接完美的一天。

作者的結論是小和尚沒有明白要給別人一個好結果的道理,所以儘管天天撞鐘了,但卻沒有情感在裏面,所以結果不好。我覺得故事裏很明顯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小和尚上崗前,為什麼方丈不告訴他撞鐘的目的,為什麼沒有操作説明書?為什麼在過程中不進行績效輔導?管理失效了就把職責完全推給員工,管理者的失職為什麼不去追究職責?

人力資源管理的落後有誰去主動提高?感激《請給我結果》的作者,供給了這麼個好的例子,一味要求員工提高水平,卻從不談提升領導水平和管理水平,忽視人力資源管理,正是我國企業的普遍做法,也是管理失效的典型過程。另外,還有一個很意思的現象,這本書在大多數的例子都是國外的例子,而中國的專家最擅長的便是翻譯、複製和粘貼。難道對於一箇中國學者來説,研究本國的企業,為本國的企業尋求發展和前進的方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嘛?還是説中國本國的企業沒有研究的價值?而恰恰這本書的銷售對象就是廣大的中國企業。對於外國的跨國公國,無論説的再好,那也是霧裏花,井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的。誠然,對於企業來説,結果很重要,但過程控制更加重要,沒有精細化的管理與過程控制,你想要多好的結果也是不可能的。企業經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根本無法把複雜的過程變為一個簡單的“結果”。例如,一般而言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流程大約接近300多個。而每一個具體的流程又會涉及到企業內部多個部門以及核心崗位,同時還涉及到外部數以百計的眾多合作伙伴以及材料設備供應商,讀後感。一個大型的房地產項目從拿地開始直到驗收交房其中大約需要跨越一到兩年的時間,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所致,過程中必然出現各種設計、工程以及客户變更。對於這樣一個如此複雜的系統工程,有什麼樣的超人能夠發明出一個所謂的“結果導向”來指導開發全過程呢?我相信,這個超人至今還沒有出生,如果有的話,那就只能是上帝。我們只能説片面的要求結果太過於功利與浮燥,此刻為什麼會有雙贏的思想,就是對於企業來説,不能過於強調他所要的結果,而要達要雙贏才是最終的目的,片面的強調企業的利益,必然會激化勞資矛盾,片面的強調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甚至於凌架於企業團體利益之上時,公司的生存便會出現危險。本書中的結果包含了太多的概念:價值、目的,目標以及結果本身,並且作者總是在強調“好”的結果(大多數都是國外的大型業,你能説別人做的不好?那你做個好的給我看,其意昭然若揭),而對研究對象在國外的企業,如果本國企業做不好的話,那便是有一大堆理由推卸職責,國情不一樣、經濟實力不一樣、體制不一樣等諸如此類。什麼是因果,中國人信佛,佛家講究有因必有果,也就是一切行為的產生和醖釀自然會有相對應的果,所以這也是我厭惡這本書的原因。結果是你行為下自然產生的,根本不存在給你與給我之分。換句話説,即使我不給你結果,他也必然會產生的。

同樣的,這本書的好多觀點跟陳安之的《成功學》十分之相似,而陳安之師承於安東尼羅賓,一個偉大的潛能激勵學專家。而其中沒有失敗僅有暫時停止成功,則是陳安之成功學的經典名句。我不明白是不是時下所有除陳安之以外的成功學書籍都是這樣,而是英雄所見略同。我當然期望是後者。

最終,這本書除了書名讓人厭惡之外,其它還是上的一些盲目崇拜的讀後感讓人看了十分之反胃,比如:讀《請給我結果》寫讀後感是任務,那麼結果是什麼?讓我們寫我們對此書是如何的崇拜?或者是老和尚未説的結果?再比如説,喬丹打球是任務(偷師一下作者,我也舉個名運動員),獲得冠軍是結果。諸如此類,ijustsay,myfriend,xx!不得不承認,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切皆有可能。浮燥和功利讓我們除了結果什麼都看不到,以至於讓夢想和現實背離的越來越遠。我們所需要的是安靜下來,純粹的喜歡你的工作和愛好,並且擁有一個bre、xxr的心,不要做違反法律和道德的事,也許那天,不曾想像的結果就會降臨在你的頭上,有時候結果顯得並不重要,它只是上天對於你勤勞的賞賜與獎勵,因果循環,無欲則剛,這也是佛家的精髓,是不需要刻意強求的。

請給我結果讀後感5篇

第2篇

?請給我結果》這本書承載了許多簡短而又富有深刻寓意的小故事,早在大學時期導師就曾在就業指導課上向我們推薦過這本書,無奈大家均是翻翻簡介就覺得枯燥乏味,隨手扔在一旁不屑一顧。而時隔一年後的我又機緣巧合再次與這本書打了照面,工作閒暇時間便拿來閲讀,卻沒想到與一年前的心境大不相同,讀的時候內心翻騰湧生出萬千感慨,讀完後只感覺可惜沒有早些靜心品讀,在學習工作中白白做了許多無用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所有讀過姜汝祥先生所作《請給我結果》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感受。而對我來説最深的感慨就是“執行力”。

“執行力”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這本書裏也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大重點。在現代年輕人羣體中有一個十分流行,傳染範圍極廣的病症,名為“拖延症”。顧名思義就是能現在做的事也要拖拖拉拉直到最終截止期才肯做。下週一要交的報告,這周內是一定不會去做,不管是閒是忙,堪堪及到週末的尾巴了才絞盡腦汁地急急忙忙完成這個工作。還在念書的時代,晚上回家坐在書桌前寫作業的時候,也總是先看看漫畫啊或者先玩玩一些小玩具,等到時光流走一大半,驚覺快到睡覺時間了才奮筆疾書草草完成作業。我想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吧,大家可能覺得這種順其自然悠哉的方式也挺好。

但其實在整個過程循環中浪費的時間是怎麼也算不清的,更何況如果你先完成了這份工作,在餘下的時間裏你不僅可以改正補充,還可以多做些其他的工作。這樣兩種工作方式的員工,不知道如果你作為一個領導者會更願意重用哪種人呢。很多員工現在工作其實都是很被動,且不説不會主動去工作,就連責任內的工作也是推三阻四,實在推不掉的就開始拖,如果沒有給他定一個期限,這項工作可能就像打水漂一樣,安排下去了,但是再也不見了。其實如果你試一試,在工作安排下的時候就去做,你會發現並沒有你預計的那麼多阻礙,超速度的完成了工作之後,多出來的時間內心境也是輕鬆的,沒有總惦記在心上的工作,沒有負擔地去做其他的工作。

“拖延症”常常引發出來的後果就是人人都在“想”,而不是去“做”。拉低工作效率的最大阻撓就是總是想得太多而做的又太少。人們常常心懷很多夢想,想要升職到高層,想要環遊世界,想要,還想要。但很少有人能把這些變為現實,因為我們只是在想,只有少數人能付出行動去努力把夢想變成現實。想要升職卻連領導現在安排的工作都要拖拉,想要出去旅行卻老是想着等有時間再去。“想一千遍不如動手做一遍”。

?請給我結果》這本書中在“行動才能出結果”這一章有一個小故事:一個落魄的青年天天想要有個好運氣中彩票然後發大財,於是他每隔兩三天都會去教堂祈禱“上帝啊,求你讓我中彩票吧,我願意終身侍奉你。”如此周而復始,不間斷地祈求着。直到有一天上帝終於迴應了他“我一直在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張彩票吧。”這個像笑話一樣的故事看完之後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發笑不止。但是卻説明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想要結果,首先要行動。如果沒有行動上帝也幫不了你。”確實行動不一定成功,但是你不去行動是一定不會成功的。無論你思考了什麼,也不論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麼高,思考這一行為本身就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結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有計劃是好的,但只是一味地計劃而不去執行就變成口頭一句話而已。在周圍有很多十分讓人欽佩的`前輩們,他們往往是説想要怎樣,立刻就會付出行動。先不是去糾結最後的結果是如何,而是把行動放在第一位,只有提高執行力了才能去實現諸多要求。

但在《請給我結果》這本書中,姜汝祥先生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執行力,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做出結果。大家固有的觀念裏會覺得只要我去做了我就是完成了這個工作,不論好壞。常言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在現實工作中,沒有功勞,苦勞又有什麼用呢。你上交的策劃案被領導毫不留情在會議上駁回重做,你憤懣不堪,覺得這樣待你實在過分,你天天加班甚至連吃飯時間都縮短,卻得到這樣的結果。可是你有好好反思一下嗎,你花了大把時間,但是是不是全心在這個工作上呢,一邊想着策劃案的時候是不是又一邊在抱怨工作繁重,你以為的花盡心思可又真的花了多少心思在實實在在的工作上。

“在其位謀其職”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連職責內的工作都不能完成還要去抱怨為什麼升職加薪的沒有我。不注重結果的行動充其量不過是無用功,掌握高效率的工作方法才能提升個人工作能力。書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完成任務≠結果”實在是讓人折服,讓人不禁反思自己。確實很多時候在工作中我們經常覺得做每項工作其實就是在做一個又一個任務,只是想着要去完成它,而不是想着怎麼做出一個又一個的好結果。改變錯誤的思維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

心態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對一個公司的發展和員工個人職業化的成長的重要性。個人執行力決定個人的成敗,企業執行力決定企業的興亡。

第3篇

過讀《請給我結果》這本書,我從中受益匪淺,書中的每一章節的內容細細的“咀嚼”都會發現它藴含着很深道理。教我們改變行動思維,教我們成功的祕訣,教我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我們怎樣去管理。它就像航海中的燈塔指明我們向成功邁進的道路,它像一面鏡子能折射着我們工作的不足。

完成任務≠結果,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被導入只要我盡力就ok了誤區,還有沒有功勞有苦勞等等,這是一些企業的通病,並不太關注結果,這種不負責任的心態是非常可怕的。其實完成任務只是過程,關注的是結果,沒有結果公司就不能生存,沒有結果就不能發展,沒有結果我們和公司就不可能形成商業交換關係,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結果是靠我們每位員工來提供的,只有我們無數員工創造了結果才能構成企業結果。所以説我們的命運和公司是捆在一起的,我們和公司是血脈相連的。我們必須把完成任務和結果的關係劃分清楚,上級所分配的任務,不管你怎樣去完成,只要你沒結果,你就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為自己辯解。請記住不要理由,只認結果,我們是靠結果生存,我們不可能靠理由生存。如果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追求結果,那麼我們的公司一定會日益強大。

“對結果負責人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人”,美國西點軍校培養出那麼多的企業精英,他們成功的共同點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負責。我們工作時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制定目標,鎖定責任,做到信守承諾,做到勇於承擔責任。我們不要沉迷於現狀,安逸於現狀,這是不求上進消極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要明確結果導向。我們更不能因為我們的工作沒有結果就逃避責任,甚至推卸責任。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決不放棄,決不放棄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人生態度。其實承擔責任也是一種磨練,積累創造人生。我們每個人只要想要權、要利就要必須承擔責任,因為權、利、責是對等的。不要熱衷形式主義,提倡行政問責制,學會較真。企業興衰,匹夫有責。企業的發展是靠我們這些有責任感的員工們的。只要我們每個人勇敢地承擔責任,並沒有因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放棄努力,那麼我們就能給公司描繪出美好的藍圖。

在車間經常出現返修現象,這種品質問題不僅造成員工加班的的主要原因,同時也造成了成本的浪費。無論從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思維方式如果改變一下,要從商業化去考慮結果。把自己工段,班組設定公司外包的情況,你是客户,你要求外包公司怎樣做,他的產品怎樣才能使你滿意,如果產品的品質或做工令你不滿意,那麼你肯定要求賠付或退單。那麼我們的產品出現問題了又有誰來給我們買單呢?大家要按着客户這種心態和要求水準去工作,去要求下屬,結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我們平時工作不要敷衍了事,抱着沒有結果的心態去工作,試想在這競爭激烈的時代你會給公司提供什麼結果?會給客户提供什麼結果?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吧!公司要發展,我們不僅要提供最好的結果而且還要用積極的心態創造行動,用我們的行動創造結果,我們要時刻感覺自己有一種被淘汰壓力,樹立一種能夠激發行動的“商業心態”,才會產生一種新的的動力,公司的產品才會能夠順應市場的不斷變化,我們才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無論是我們公司大刀闊斧的改革,還是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各種流程,結果全都是圍繞着客户服務,因為決定價值的是客户,而不是我們自己,如果客户沒有了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客户和公司沒有構成“商業交換”的關係,我們和公司就無從談起“商業交換“的結果了。所以只有我們用心態創造行動,用行動創造結果,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技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和公司實現共贏。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就不能針對一個問題追查到底,堅持一半就不再堅持了,我們每天都重複開班前會,但在會上提到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解決多少呢,最終我們面對的還不是我們從頭到尾一直都在喊的問題出現?這是説明我們沒有立即行動,缺乏監督檢查力度,缺乏決心,缺乏執行力。既然我們鎖定了工作的重點,就要認真執行下去,不能“坐而言”要“起而行”只要我們“決不放棄”堅持行動下去,肯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我們每天都在公司每個角落做一些你認為是微不足道的工作,其實,我們是在為公司創造結果,為自己創造結果,每一項工作都決定着我們的命運。我們每天都在重複簡單的工作,不要認為無所謂,自認為已經熟練,其實正像海爾老總所説的“什麼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幹千百遍做對,這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認認真真的做好,就是不容易”。我們都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村,都想擺脱面朝黃土的農村生活,想到這裏改變自己的人生。那就讓我們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永不放棄的人,做一個敢於面對失敗的人,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去體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請我們好好領悟書中所言“你怎麼想,你就怎樣做,你就有什麼樣的結果,有什麼樣的結果,你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第4篇

突然很喜歡剽悍這個詞,與其一個人獨自前行,不如一羣人剽悍成長,很高興遇見奧鵬,很高興遇見你!就這樣我在北京的4號線上讀完了《請給我結果》這本書,想來地鐵是個十分有趣的地方,4號線更是,你可以在這裏充分的看到社會百態,看到每個人對於碎片時間的利用方式,看到生活的美好在於美好的生活,車廂依舊擁擠,而慶幸閲讀使時間不再漫長……

對於“結果”這個詞並不陌生,很多人也會説我們做事要以結果為導向,曾經我以為我懂得,而當我閲讀完這本書,我想我對“結果”有點小誤解,有一些我們以為是“結果”的東西卻不一定能結出果實。

我們永遠要鎖住“結果”這個目標,而不是完成“任務”這個程序。因為“完成任務≠結果”

曾經以為完成任務就是結果了,然而並不是。例如工作中我們常處理的工單:接到工單——查詢核實——溝通回覆——關單,一直以為完成這一系列程序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再想一下,關單並不是結果,我們要的結果應該是少產生工單,儘量能將精力用在關鍵績效指標上,或許我們可以嘗試透過工單進一步的去思考為什麼會產生工單?是不是在哪個環節可以改進?如果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能多一些思考,應該會更能實現工作的價值。

任務程序和結果容易迷惑人,有時候忙碌和完成任務也很容易迷惑人,很多時候忙忙碌碌,就容易被忙碌的假象所矇蔽,陷入具體的事務中成為當局者迷。就好像我會在處理工單中花費大量時間,卻忽視了從源頭上精進業務,還覺得我這個工單都挺着急的,不管不行呀。曾夢想仗劍走天涯,卻忙到忘記為何出發,年少的心總是受傷,到最後急到想出家……忙碌不等於完成了任務,完成任務也不等於指向了結果,忙和結果達成之間隔着兩個不等式的距離,總是需要一些充分必要條件才可以推導成立,總是該基於“結果”思考每一步任務程序的合理性和明確指向。

使我們痛苦的,必使我們強大!對結果負責,對自我負責!

每一個減過肥的人都深諳使我們痛苦的,必使我們強大的道理,只是有時候本能的留戀着舒適區。想要瘦就要吃草,雖然吃草的內心感覺是草,想要達成結果,就要堅持,能夠承擔,勇於承擔,蝴蝶只有自己破繭才會飛翔。奧鵬的企業文化裏有一條就是當責文化,當責文化其實也是要交付結果,對結果負責並不是為了對領導負責,是對於自己的負責,畢竟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峯的受益者是咱自個兒。想想在工作中真正能夠讓自己成長起來的,並不是師傅手把手的教了我什麼,而是師傅給指一條路,自己去走去做的過程中才感受最深,雖然有時候會犯錯,可也是經驗,以後再向師傅尋求幫助的`時候,不能再問:“師傅!!!你看這個怎麼辦呀?“改一種問法試試“師傅,你看這樣行不行?”

那些在通往結果達成的路上,我們所經歷的風雨和看到的風景,是根植於自己內心的經驗與技能,詩和遠方的田野。

有的時候,對於一件事情,覺得難度很高,總是有畏難的情緒,左思右想怎麼做?想了半天還是停留在想的環節。就好像寫這篇讀後感,想了兩天也不知道怎麼湊齊800字,感受雖然有一點,可是怎麼表達呢?ok,明天要交了,這會兒深更半夜坐在電腦前,總該寫一點吧,寫的不好也總比不寫好呀,就這樣敲敲打打竟然還有點文思泉湧的小激動。一旦着手去做,總是有新的靈感的。結果提前,自我退後,立即行動,速度第一,不能交付結果的,縱有一千個理由,也不過是一千個傷心的理由。

我們一遍遍的做,我們才能夠做得更好,我們之所以做得更好,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聰明,而是比別人用功,比別人更專注一點。

人們都説一孕傻三年,因此比別人聰明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那就比別人用功吧,雖然又聰明又美的人都在用功,我用功還有什麼用呢?用功尚且可以望其項背,不用功就望塵莫及了。不應該拒絕去做一些基礎的事情,要從基礎的事情開始學習,團隊裏有一些兼職夥伴做的工作,再派給兼職做之前,我自己最起碼要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兒。一遍遍的做,不是機械運動,而是用心鑽研,專注,每一遍做的時候都會有新的認識,不錯過每一個基礎的過程,才能談得上改進。

第5篇

曾經一直以為,任何事只要自己盡力、竭盡全力去做了,不管結果如何都不那麼重要了。自己都會拍着胸膛面無愧色地説:我已經盡力了,我無悔。”讀完《請給我結果》一書,才發現自己是多麼幼稚,當初的想法被書中的一個又一個哲理與事例“無情”地顛覆。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一個成功的團隊必然是想盡一切辦法只求結果的團隊。

為什麼團隊中有智慧的人那麼多,卻只有少數的人獲得成功。《請給我結果》一書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思路決定出路,結果決定人生!多麼精闢的一句話。企業、個人有怎樣的思路,就有怎樣的出路。管理者提出戰略,而員工所能提供的結果就決定了企業將來的發展前景,也就決定了員工的生存狀態。當員工因無法為企業提供結果而被領導批評、炒魷魚時,他或許會説: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熬勞。我不得不説,這樣的心態勢必會被企業淘汰,被社會淘汰。

《請給我結果》一書,告訴了我們以下幾個道理:

從前,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甲乙兩個人同時在沙漠中行走,口乾舌燥,這時他們前方出現了半杯水。甲説:“哇塞,竟然還有半杯水,好好啊!”乙説:上帝啊,怎麼可以這樣,只有半杯水,我肯定死定了。”相信故事的結局大家已經猜到了。沒錯,正是對待事物不同的心態造就了甲乙兩人不同的結局,導致了他們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二:想法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結果決定人生。

只有想法遠遠不夠,但沒有想法卻又萬萬不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雖然行動不一定有結果,但不行動一定沒有結果。任何企業、個人都是依靠着結果生存。沒有結果,就意味着企業要破產;沒有結果,就意味着個人要被企業辭退。不過話又説回來,這結果從哪裏來?從企業每個員工的行動中來。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面臨這樣的處境:感覺有好多事情要做,卻又毫無頭緒,左右徘徊,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下手。暫且逃避或者是隻是思索都無濟於事,它只能讓你一直停留在原點。只有行動起來,才能出結果,但是我們又不能盲目行動。正如書中所説,要先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一個一個來,不慌不忙,這樣不僅會有結果,而且更有可能產生好的結果。這樣的結果,也必將大大促成我們非凡的人生。

不管從事什麼職業,我們都要給自己灌輸一種“必須要”、“一定要實現”的信念,不能給自己留有任何退路。因為你一旦留了退路,你也就勢必會想盡一切辦法找藉口。這種做法,在團隊合作,尤其是在企業的運營管理中是萬萬不能被接受的,所以,一定要,必須要,給自己施壓,從而給自己動力。

一個差的結果比沒有結果強,這是這本書給我的又一個啟示。任何一個有上進心、追求完美的人都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得完美些,再完美些,更完美些,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而影響了事情的進程,就得不償失了。事出有因,時間不允許時我們就只能舍完美而求速度了,一直沒有結果時就只能要這個差些的結果了。或許做得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總比沒有人去做好些,畢竟0。1好過0,畢竟是有進步有提升的。當然在能夠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得做得細緻些完美些,這樣既保證了速度也做到了完美;我們還要努力提高自己,力求使那個差的結果變好點。當我們一旦鎖定目標,就不要再做過多猶豫,要立即行動起來,要記住“速度制勝”。

一個把自己搞得很忙的管理者,並不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是懂得如何鎖定責任的`,他們會想方設法防止員工的猴子爬到自己身上來。絕不越俎代庖,這就是他們的管理原則。因為只有這樣,員工才能明白他們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才能拼盡全力去獲得管理者所要求的結果,而且這樣,也大大減少了員工找藉口的機率。

我想這是任何企業得以生存的根本吧。可以設想,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一遇到事情就想方設法找藉口,不好意思,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説:這個企業經會很快面臨着破產。這並非聳人聽聞。當你拼盡全力為企業謀求結果的時候,永遠不要説可能、大概、也許。一個人,如果你真的愛企業,那麼就請你為企業創造結果;如果你做不到,不好意思,請你離開,我們不會看在你對企業的“愛”上而將你留下來,因為企業只要結果。

世上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永遠的失敗,這是我從書中i得到的又一個啟示。史泰龍面對1855次的失敗,桑德斯上校面對1009次的失敗,他們不曾氣餒、不曾放棄,最終獲得了人生的成功,獲得了他們想要的結果。人生在世,失敗、挫折在所難免,如果我們能時刻都保持着信念,期待着成功。那麼,我很高興,恭喜你正在一步一步靠近成功,正在越來越逼近你想要的結果。

這是本書一直在強調的重點,當然也就是核心所在。我們幹任何事並非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我們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看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或者説是價值。其實關於這點,我自己也不是很懂,我想這個道理還得需要自己以後去慢慢領悟。

總之,《請給我結果》這本書,從很大程度上剖析了現代企業管理的弊端所在。當然,又並非只是企業管理,它適用於我們任何一項團隊合作,所以,對我而言,讀完此書,受益匪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