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評課的心得體會10篇 語文評課心得: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W

學習語文評課近一年來,我深刻認識到評課的重要性,它是促進教育發展的有效方式。合理評估語文教育的質量,有助於教師找準教育方向和教學重點。語文評課既是檢驗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同時,也是促進教育教學不斷進步的過程。

語文評課的心得體會10篇 語文評課心得: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第1篇

在來公開課現場的路上,我的腦子裏就已經在勾畫,想象一堂公開課的樣式。多媒體的使用,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熱情活躍的學生……可當我步入現場後,就立刻將這些想法全部打亂。臨時停電,教學內容:《為人民服務》第二課時,寂靜的課堂……還有沉着的教師。

演講詞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説是陌生的,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不易接受。可郭老師卻將演講詞本身的論證嚴密與自己的課堂設計相結合,滲透於課堂教學之中。從內容入手,既是回顧複習,又是為下文分析論證的嚴密性作鋪墊。教師從典型段落入手,設題,引導學生分析論證嚴密性。問題之間,層層深入,沿着作者的思維軌跡將學生帶入其中去感受。學生似乎已經學會了釣“如何分析演講詞論證嚴密”這條“魚”的方法。教師進而讓學生小組合作分析句與句關係如何論證嚴密,一起來試釣,從中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

教師並未到此為止,她還想讓學生吃到自己釣到的這條“魚”,進一步深入到句中,分析分句與分句的論證嚴密。首先,她把“柴草”堆好,給出例句,設題,讓學生意識到關聯詞在論證中的作用。因而學生從中找到更多的柴草——關聯詞,體驗燒“魚”之樂趣。如果説學生正沉浸在成功之中時,魚熟的香味已經讓他們自己開始思考讓魚的味道更鮮美——品味語言的嚴密。同學們想到很多方法——一些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富於表現力的修辭方法和增強感情的特殊句式,使語言更準確的修飾限制詞。

最後,一道師生共同烹製的鮮美大餐即將呈現之前,檢驗水準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廚師”學生自談做“魚”之體會。

在課堂之上,教師不僅應該是一位釣魚高手,也應該是一位“漁”生高手。在寂靜、光線稍顯暗淡的教室中,教師原生態的內在功力才是課改成果的真正展示。

語文評課的心得體會10篇 語文評課心得: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第2張

第2篇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了國小語文教師集體聽評課活動,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安xx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崔xx老師幽默的語言,郭xx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當我聽着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郭xx老師在教學《搭石》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景,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安xx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崔xx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安老師所執教的《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安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將少年閏土的形象完整地展現給大家。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安老師採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饋、多維評價、多向調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説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

你説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説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幾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其中我更喜歡安老師的教學——嚴謹、科學。

安老師的課嚴謹到“環環相套,絲絲入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導入,教學設計是那麼合理,流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安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多麼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榜樣就在身邊,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我們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第3篇

?七顆鑽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這篇課文情節比較簡單,但內涵比較深,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課的重點,同時引導學生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體會愛心對別人乃至對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圖所在。這堂課的教學較好的抓住課文的主線,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進行朗讀、想象與感悟,確保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老師在一開始就拋出了:這個水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神奇)從哪些地方發現它的神奇?這樣兩個問題,雖然簡單,可是卻成為後來學生學習課文的主要線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水罐發生神奇變化的句子。

(6)變成七顆星星。這是本文的明線,接着作者圍繞這條主線展開教學:為什麼水罐會產生這些神奇的變化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故事,去了解水罐變化的真正原因。課堂上,無論是朗讀還是想象,都圍繞教學的主線展開,為教學重點(暨隨着故事情節發展體會逐漸升華的愛心)服務。而文中愛的情感的逐漸升華則是本文的又一條線索,兩條線一明一暗,相輔相成,可見教師設計之精心。

在指導學生了解了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探尋文本的主題,挖掘文本的內涵。這是由文字表層的故事進入文字豐富內涵的主體環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本課也體現了以上思想的運用。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特別注重了閲讀方法的滲透與指導。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節簡單,但“愛”的主題非常鮮明。學生在感知課文“愛”的同時,可以讓學生以課本為引子,感悟生活,關注社會。本課的教學的難點也是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關愛,樹立正確的“愛心”觀。在課堂的結尾,老師有感情地誦讀愛的名言:愛是雨露,――――為下一步學生的討論做了無言的指點。接着總結:愛不僅在童話的世界裏,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請同學們説説身邊的愛心小故事。全班同學交流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愛”的點點滴滴。

這一環節讓學生由課堂走向生活,由他人的感受引發自己對生活的思考,進行心靈的交流,為學生課後的行動作無聲的提示。作為課堂的延續和補充,又設計了以下兩個題目作為課後作業:複述故事給爸爸媽媽聽。四人小組,演一演這一課本劇。讓學生的課堂思考延續到課外,讓學生的課堂激情成為課後的行動。

第4篇

齊讀課題《畫楊桃》説説你想知道些什麼?生質穎(誰畫楊桃,怎麼畫的?畫得怎麼樣?)

學生讀課文,簡要作答,教師適時引導,理清了課文共19自然段,其中2——18自然段講畫楊桃,學生初步瞭解“我”畫楊桃的態度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課文主要的並不是寫“我”如何畫楊桃,更多的部分是寫教師同學對“我”畫的楊桃的看法。

(2)老師看了“我”的楊桃怎麼做的?(審視——讓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了教師的表情動作,引發思考:教師審視後明白了什麼?如果你是教師,你想怎麼做?

1、縱觀整堂課教者有一定的目標意識,採取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

從課堂教學而言可看出教者課前認真地解讀了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力求以學生為中心,順學而導,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標點、詞語)關注讀的訓練,有意識地進行了概括能力的培養,教者基本功紮實,教學中善於適時引導。

?畫楊桃》一課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一組課文是圍繞思想方法的專題來組元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學習,初步懂得要敢於相信自己,講究實際;明白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結果不完全相同;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不是一節課就行的,但作為教師要有這樣的教學意識)。

從表面而言,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我”如實地畫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楊桃,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老師藉此巧妙地對同學們進行了教育,讓同學明白了“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的道理。

如果我們通過教學僅僅只讓學生達到上述認識,那麼教學只能説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因這我們若對文章加以分析,我們會發現一些問題:

①作為主人公的“我”,在畫楊桃之前其實已經發現楊桃不是平時所看到的那樣,可為什麼還要那樣畫呢?(——緣於父親的嚴格要求經常叮囑);

②文中教師的表情有哪些變化?為什麼先是嚴肅,後來卻又和顏悦色?(——緣於學生知錯能改);

③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了楊桃後説話變得“吞吞吐吐”這是為什麼?(——標點的妙用,標點後面還有什麼意思?)

④文末提到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那麼“相似”,那相似之處是什麼?

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學生不太明白的,也是用作訓練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感悟的“切入點”,教者應予以關注。

學生學習文本就必須切實瞭解文本大意,這就需要學生認真地反覆地讀,但只是“讀通”、“讀順”,瞭解文章大意還遠遠的不夠,教者還得認真引導思考,也就是説要求教者設計好精當的牽一髮而動全文的問題。教學設計宜整體把握細處入手,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充分地與本文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讓學生思有所悟,學有所得。

第5篇

?放飛蜻蜓》評課5月13日,聽了沈玉芬老師的《放飛蜻蜓》第二課時。

這一課敍述了陶行知先生髮現一羣孩子在捉蜻蜓,他沒有呵斥,沒有批評,而是因勢利導,跟學生講起了蜻蜓的有關知識,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讓學生自覺自願地放飛了蜻蜓的一個小故事。

在課上,沈老師跟孩子們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親切的態度,啟發引導的巧妙。學生們喜歡上了這位離他們原先較遙遠的先生。可親可敬的陶先生就這樣走進了學生們心間。沈老師在學生的座位間穿梭着,傾聽着,啟發着,點撥着。課上,學生們眉飛色舞地介紹着蜻蜓,那些數字,那些小故事在他們的脣間動情地傾吐着。

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沈老師突出了“慈愛”、“小心”、“商量”、“撫摸”等詞語,同時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詞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展開討論。學生進入角色,邊讀文、邊體悟,因此學生能獨立思考,體悟得較深,討論時也是有話可講。

在學完整篇課文以後,沈老師出示了圖片,讓大家欣賞,目的是引導學生想象,重回藍天的小蜻蜓會説什麼,並讓他們自由表達:你們有什麼想對小蜻蜓説嗎?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臨下課時,沈老師問孩子們學完了這一課有什麼收穫,學生們談了許多,有説關於蜻蜓的,有説關於陶行知的,有説要保護動物的等等,看來他們的收穫還真不少。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內部動力。作為一名教師,要設法去調動他們的興趣,不斷讓他們感受學習的樂趣。只有這樣“寓教於樂”,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不是負擔,而是享受,從而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果。

第6篇

聽課是當老師的開始,是老師走上講台的開始。聽課是教師的基本功,是教師走上專業成長的一條重要途徑。聽課,是教師與智者及時交流、分享智慧的過程。好的聽課能夠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財富,把別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然而,我非常慶幸參加了這次優質課的聽課評課活動,這次活動,可以説使我受益匪淺。

幾個老師,講課各有特色。他們在備課的過程中認真仔細地準備。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突出了教學重、難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他們還具備了一名老師基本的素質,自然地教態,流利精煉的語言,並能恰到好處地調控課堂。同時,又展示了各自的特色。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幾點:尤其幾個新老師的那份從容,那份自信。我總覺得這一點對於剛站上講台的老師來説,是非常關鍵的。我們沒有豐富的經驗,也談不上有博學的知識,我們有的是青春的朝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鋭氣,我們就應該用我們的那份激情感染學生,活躍課堂氣氛。這一點幾位新老師都做得非常好。另外一點是老師在們課下備課非常認真。對我印象最深的是袁老師的課,她對課文內容做了精準的理解,語言非常簡練,準確,最好的一點是對文本的挖掘非常深刻,到位。對文本有這樣的理解,足見她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他老師的課,也都各有所長,各有千秋。他們能精準地把握課堂進程,教學能突出重難點,授課的語調抑揚頓挫,很有吸引力,用詞準確、形象。

經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疑惑,第一,我們上課,尤其是語文課,是不是就課文上課文。在教每篇課文之前,我們是否想過,通過這節課想讓學生學到那些知識。我們是否仔細斟酌過每篇課文實際的教學目標。那麼,怎樣才能把教和學結合起來?第二,要想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應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一提到互動,我們想到的只是分組討論,除了這個之外,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可採用?難道每節課的互動只能用這單一的方法?時間長了,學生會產生審美疲勞,失去興趣。

我們在教學中,應豐富教學方式,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三,我覺得我們老師把問題提出來以後,沒有給足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我總感覺,我們的語文課堂的容量太單一,就只是講課本上的東西,很多知識不能擴張開來,讓語文和生活脱離了關係。其實文學創作來源於生活,而我們卻把它變成了固定的文字標本,不能活化。這一點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但我們首先應該有這樣的意識,然後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

總之,這次聽課評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領導們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第7篇

作為一名教師,任何一次外出學習、聽課或參加其它教研培訓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那些優秀教師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

在這幾天的聽評課培訓活動中,教師們充分展示了他們不同的課堂教學思路。不同的老師,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藴。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在我看來,不同的教師演繹不同的風采,卻展現同樣的精彩。

他們設計的內容難度逐漸增大,挑戰性越來越強,在不斷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越來越高。課堂上他們鼓勵學生個性化地學習語文知識,提倡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整個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課堂上,學生不僅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及想法,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相互接納和欣賞,相互合作交流,並不斷地

對自己和別人的想法進行批判和反思,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學生間的多向交流探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瞭解決各類問題的策略,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充滿生活氣息,充滿人文氣息,充滿了師生的靈性和個性。聽完這些課,我對解決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

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語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短短的課堂四十分鐘,真正是教學“無痕”,精彩“有痕”!語文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語文服務,應該讓學生用文學的眼光關注情境,應該為語文知識、技能、思維的發展提供土壤。現在的學生樂此不疲的就是善於解答各種問題,卻缺少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課堂上學生沒有問題的背後又是什麼呢?就是教師並沒有順應新課程的理念,轉變自己的角色,沒有樹立服務的意識,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問題的空間與時間。有人比喻説:教學過程是一個流程,它應該像一條河,有時奔騰咆哮、一瀉千里,有時峯迴路轉、潤物無聲。如果説學生是水,那麼教師應該是不斷變換的河道。從這個意義上説,老師們的課堂輕鬆活潑,遊刃有餘,原因是他成功地扮演了學生朋友的角色,扮演了課程開發者、組織者、引領者的角色,他們始終把學生看作服務的對象。

老師們的講課給我的觸動很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是備課,真正的備,首先是要從精神上,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其次才是從物質上,行動上”準備”,這樣才有備無患、吃透教材:把握語文學科的本質是根本,吃透學生: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是保障。備課的內涵是教師的學科素養和教育學修養,因此,教學的境界歸根結底是教師的境界。備課需要有集體的交流與合作,但更需要個體獨立的思考與求索。備課不是固定的程序和技巧,它更主要的是一個教師觀念,智慧與精神的綜合體現。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另外,印象較深的是老師們主張把一切還給學生,即主張:學生能自己探索發現的,教師不提醒。學生能通過思考描述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總結出規律的,教師不告知等等。課堂中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允許學生出現分歧,允許學生出現自己的預設中沒有的問題,創設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課堂的原生態味兒十足,這也充分展現了深厚的教學功底,課堂上臨時應變的能力很強。

短短的培訓活動已結束,但我會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我會以此次培訓活動為契機,繼續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成長。

第8篇

聽了高老師、馬老師兩堂聲情並茂的兩節語文課,我受益匪淺。現從一下幾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一、兩位老師都能將多媒體和語文課程有機整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巧妙而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例如在教學第二、三自然段中,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山谷李蝴蝶五彩繽紛、上下翻飛、五顏六色、金光燦燦時,高老師、馬老師都能層層深入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説表示顏色的詞語,當豐富多彩的詞語從學生口中蹦出時,兩位老師立刻出示飛舞着的色彩斑斕的畫面、活靈活現的金光燦燦而十分壯觀的蝴蝶畫面,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斑斕、金光燦燦、十分壯觀的含義,體會到蝴蝶谷的美麗,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

例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兩位老師都能先讓孩子自讀課文,邊讀邊體會第二句話中飛過、穿過、越過這些詞的準確運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讓學生自讀並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從讀中體會蝴蝶谷的美,以及讓學生做導遊介紹蝴蝶谷的美麗迷人。

在教學中,兩位老師巧妙地利用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裏來聚會這一細節,體會幾個動詞使用恰當時,高老師聯繫寫話,教給學生用詞準確的必要性;馬老師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穿插“中心句”以及“總分結構”形式的教學,讓學生從課文中理解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後,兩位老師都能讓孩子想象還有什麼樣的蝴蝶谷。在説話時,還指導學生把話説完整,把話説具體,説優美。馬老師還讓學生把想象後的想法寫出來,讓每個孩子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高老師這節課優美的板書畫面如果能在加上及時的板書,就真的是色彩斑斕,我也會忍不住“拍案叫絕”了。

馬老師這節課如果能再多點激情,這節課就更精彩了。

第9篇

評課是一個每個教學管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特別是教學校長,不評是不行的,評不好也是不行的,評完後對於教學沒有指導意義更是不行的。

所有的評價大都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就是看誰的嘴大了,特別是很強勢的人,特別相信自己的正確,既使不相信自己正確,也要堅持言出必行,就是自己説出錯誤的東西,也要求別人執行。於是將錯就錯,你的手下還不敢反抗,進一步推廣到學生的那裏,可謂是錯誤放大,禍國殃民。當然沒有一個人不犯錯誤,但是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反思之心,向善之心,我們便是一個好的管理者了。我今天在這裏寫這段短文的目的也在於此,就是想用我自己的體會和反思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以促進同行的反思之心和向善之心,也算是我的向善之心的一個舉動了。

我們先從形式上入手。評課就是説人家課的好與壞、長與短,當然分析得越透徹越好,説得越全面越好,但還有一點比這還主要,就是你通過説人家的三長兩短,必須達到有指導作用,指導作用就是讓人家聽了以後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上人家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當然有一些人的評課更多是的炫耀自己,表現出自己如何如何的知識豐富、看問題如何如何深刻、自己如何如何的偉大等等,我也年輕過,在評別人的課的時候,總想展示一下自己,但總沒有太過份地如此表現,因為從小就受家教太嚴,不敢冒犯他人,也不敢自以為是。現在年長了,回首往事,深感寬慰,因為我的人生終沒有因年少的輕狂,使自己下級或年少者失去自尊,迫使他們沒有方向的努力,或是做出不可能的努力。我只所以堅持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相信尊嚴是一個人進步的根本力量,毀掉一個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沒有自尊。

這樣説來,以指導的方式比評人家的好與壞、長與短更為不容易,因為站在指導的角度看,具體的評説就要有所刪減。那麼,如果説評課要求你評價國小語文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過程和教學的實際情況,評課能力應該是一個人學識水平的標誌。那麼指導是什麼?指導就是一個人的智慧,所謂的智慧就是在你所有能做的事情中,你知道哪些該做,該做的什麼時候做、怎麼做。在評課這件事情上,你更應該知道對待不同的人你該如何處理。

回顧我的人生,我受益於很多的領導、前輩,也有同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中都有這樣的特點,就是他們權威、專業、親切。於是,我一生總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後來我發現,在評課時,用上了這三條標準要求自己,還真的能從被評課的老師眼中看到他們的信服和感激,而且我還會看到他們對前途的一種信心和期望。此時讓我想起來一段話,送給人一杯水,你會幫助一個人擺脱一次飢渴;送給他一桶水,你會幫助他解決更多次的飢渴;幫助一個人挖出一眼井,你會使他終生不會飢渴。但是,如果你同時讓他相信自己就能夠找到終生的所需要的水源,而不是來自於你的恩賜時,這時,你已經不只是一個業務高手或者是高水平的管理者了,而是一個真正的智者,你給預別人的不只是力量,而是能產生力量的種子,這就是信念——人生最保貴的東西,這個東西沒有成本,但這個東西隱藏於智者的一言一行之中。

在實際的評課中,一定會有的老師"不可救藥",這樣的人,我們不免會大失所望,但我們沒有必要大發雷霆,因為這只是説明這些老師不適合於做這樣的教學,也許他們更擅於做別的工作。上帝對我們關上了一扇門的時候,一定為我們打開一扇窗的。可能大家已經注意到我上述説話的一箇中心話題了,就是"導"。不要強人所難(這裏不是指一個人的態度,而是指一個人做某些事情的可能性),學會導不容易,但真正對學校和教師負責的人必須學會導,只有這樣,你才真的能為教師負責任,也不會讓那些不能做教師的人非得做教師。

對於語言課來説,特別是外語課,由於課程的內容比一般的知識課還要複雜,語言課本身就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信息的工具——語言的形式,另一個是信息的本體——語言的語義與文化。同時學習兩個方面,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容,真的是很不容易。再加上漢語語言與文化的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就更加不容易。很多人把英語教學看成是很簡單的東西,以為快樂教學就能把這個東西學好,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們只要看看中國人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有幾個能學得很好的呢?可能大家都認為是應試教育的結果,這種看法是極其錯誤的。要是沒有應試教育,中國的英語搞得會更差。

評課者必須對語言有一個全面的、科學的認識後,而且理解學習語言的過程後,才可能評價別人這是評好課的關鍵。例如,如果你沒有看過或知道克拉申的語言教學的假設,你就不應該去給人家評課。克拉申所説的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但是一定是非常有道理的。他説,語言的學習必須是有足量的輸入,而且輸入必須是可理解的、適合的,否則就沒有意義。這個話題很大,我們在這裏不想細説,只是給各位提出一個應該看的內容。

下面説一下評課者的分類:有的評課者是從全局的角度考慮的,而有的更關注細節;有的注重理論,而有的更關注具體;有的多給表揚,有的多給批評;有的就事論事,有的與你討論;有的親切,有的嚴厲。無論哪一種都有好處與壞處,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對象,可能都需要具體的形式。因為人是非常複雜的,所以評課不可以有一個統一的套路。儘管如此,我們仍可以找出幾個不變的着眼點。第一就是示範性,導課不能紙上談兵,一定要給人家説得非常具體,不能光説不練;第二就是説理性,你要是不給人家講明白道理,人家可能不會接受,就是接受了,也是機械的死背,到現實中不會使用。在這一點上有一些不會講道理的人,總會強調理論大家聽不懂,我看主要的原因是,你的理論太教條,與現實距離太遠。科學永遠是服從常理的,如果你的理論是正確的,你的實例就在身邊,而且到處都是。第三是導向性,要引導教師思考,引導教師從教學效果的角度思考教學,等等,這些導向會使教師慢慢地成為自主的進步者。

當老師真的在教學中出現了問題,很可能是思路問題,或是課件問題,例如教學內容的認識有問題,或者對教學的過程理解有問題等等。也可能有是個人的小毛病,例如是學習不仔細或做事不仔細等等。也可能是個人的能力特點不同等等。我們萬不可小題大做,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偉大。做人做事一定要厚道一些,如果我們給人以寬宏還能促人進步,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兒嗎?用自負或自私的方法對待別人的錯誤,首先就説明你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無論你表面上用什麼手段來掩飾自己,你的不真誠助人一定會被對方看出來的,可能的結果是,如果對方是個小氣的人,不僅不改,後而更加恨你。如果對方是一個大度的人,改正之後,也不一定感謝你,因為你根本就不是為了讓人家改正。如果你能遇到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他可能沒有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他更本就沒弄明白在哪個方面如何佩服你。

所以評課人在分析問題時,一定要穩、準、狠。也就是説要看相對穩定的方面、看到全面、確實的方面、抓住最核心的問題。抓不準問題,以後的事情就沒法做了。當然了,不要把這種態度運用在與教師的交流上,看準問題是能力,説哪些問題、怎樣説才是真正的智慧。

説人家錯時你一定是要有依據的,所以你頭腦中一定要有科學、全面的、實用的語言體系的概念和教學體系的概念嗎?你可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東西與你不相同,於是就説別人是錯的。如果你能開明一些的話,你一定會發現別人的東西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它符合他自己的邏輯。你真的理解語言是有層次的、有階段的嗎?你真的能理解語言學習是一個過程嗎?你真的理解詞彙的學習不是機械的過程嗎?你真的理解不同詞彙的學習模式是不同的嗎?你真的理解不同的分數是不同的學習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用功量不同嗎?你真的理解不同的年齡、學習特質、語言水平等等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嗎?等等。

如果你真的能把上述的東西弄得非常明確,我想你敢於為教師的發展定位,例如他能做老師嗎?可以上崗嗎?他會形成怎樣的特色?

看樣子,當個伯樂,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我認為今天的伯樂可能難度還要大一些,因為人才沒有絕對的人才,只有人在合適的位置上就是人才了。那麼,教學校長的伯樂不僅要把人用在最合適的地方,還要讓教師在最合適的地方有最大的發展和最大的價值。

看完了上述的內容,我想你可能會有兩種態度,第一是老劉是不是在賣弄自己,以顯示自己了不起?或者説老劉説得對,我一輩子都達不到這種狀態。第一種想法一定是錯誤的,心中有佛的人看誰都是佛,心中無佛的人,看誰都是魔。假如客觀上真的想顯示自己,你也無仿從上段文字中找到一些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我的心態與你的收穫毫無關係,你總不能因為我的某些不足,於是不與我呼吸地球表面上的同一個大氣吧?這是在開句玩笑,目的就是啟發各位朋友,要學會開明,不要以魔心看世人。第二種想法,是過於謙虛,應該看到自己的長處,如果你有進步的願望,你就等於進步了一半,這很像提出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一半的道理一樣。這就是我評好課學習心得體會小結。

第10篇

按照市教育局關於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的有關文件精神,在市、縣(市、區)的規劃和指導下,“以助力學校教學創新,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學業評價等能力”為目標,20xx年3月9日,xx縣湖鎮中心國小全面啟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培訓會。學校信息官吳xx校長、湖鎮中心國小的信息管理團隊,全校教師、全鎮公民辦國小師訓負責人和信息化管理員參加了培訓會。培訓會由胡玉清副校長主持。

會議分為三個議程:首先由學校信息管理員胡國華主任根據我校實情制定校培訓計劃,明確學校管理團隊工作職責和研修時間節點任務要求,明確考核指導和材料要求,落實教研組長的職責,通過制定個人量化考核表,讓每位教師通過此次培訓能夠達到理念提升,能力提升。

會議第二個議程,學校信息官吳xx校長對此次培訓會議作出詳細解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新時代教學課堂的新模式。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的全面啟動,必將大大提升我校教師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而讓技術真正輔助教學,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會議第三個議程,學校信息化管理成員胡玉清校長對我校校本研修的開展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和期望。他希望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全體教師將努力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髮展新機制,將所感所悟與教學實踐結合,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通過這次培訓,大家明確了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全體教師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這項系統工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