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範文6篇 精華凝練的語文教學經驗檢驗與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8W

在語文教學中,經驗總結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初任教師來説。通過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改進,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篇文章將帶給大家一些優秀的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範文,相信會對廣大教師朋友們有所啟示。

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範文6篇 精華凝練的語文教學經驗檢驗與總結

第1篇

小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於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週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後的寫字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緻、精心地指導,並嚴格反覆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小語新課程標準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穫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説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説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麼説就怎麼説,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説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六課《小攝影師》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説得到了鍛鍊,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説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

總之,新教材充滿着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

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範文6篇 精華凝練的語文教學經驗檢驗與總結 第2張

第2篇

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們三(1)班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美國的一位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閲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黨和人民的要求尚差甚遠,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閲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了以春天為主題的單元后,組織學生去郊外走一走,尋找大自然的足跡,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

第3篇

經過課改實踐,我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隨着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覆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閲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三、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體味學習的快樂煥發課堂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國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採用整體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如課文《宇宙裏有些什麼》,這是一篇科普説明文,怎樣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慾望呢?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就自制了生動的課件,1、出示星雲圖,讓孩子們説説星雲像什麼嗎?在觀察討論中學生輕而易舉的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2、借用課件把複雜的星球運動淺顯化了,讓他們知道這一過程是漫長的、神奇的。由此可見,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台。所以充分的利用媒體資源,會為你創設一個美麗的課堂。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六、注重課內外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能起積極的作用。從我一接手新班級起,就在班級中開展課外閲讀課,每週兩節閲讀課,設立班圖書角,我買些書,發動學生捐些書,在班裏設立圖書角,為學生的課外閲讀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組織讀書評比活動。學生進行閲讀,既渴求讀有所得,又希望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徵,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安排諸如 閲讀大王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覽會、讀書經驗交流會等等活動,既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又通過這些活動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還開展了諸如舉行愛國詩歌朗誦,歌詠比賽,辯論賽,根據課文編演課文劇等活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闢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説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有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第4篇

在寒假期間我認真的閲讀了《聚焦課堂教學》這一本書,現在我來談一談學習《聚焦課堂教學》所獲得的一些收穫和感悟。

一是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結論與過程的關係問題從教學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就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達到教學目的或者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基於此,新課程把過程與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

二是我們應避免矯枉過正,由輕過程走向輕結論如上所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實上,其中還涉及一個如何看待知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功能及地位問題。因為知識構成了結論的內核,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決定了結論的科學性、正確性。我們反對將知識作為現成的、僵化的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但是這不等於説包含知識在內的正確教學結論在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我們更不能將問題簡化為新課程只要過程,不要結論,或者只顧教學過程的熱鬧,不顧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只講過程的推進,而完全無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所有上述這些觀點和做法教是錯誤的。

三是科學地看,新課程提倡重視結論的同時更重視過程的真義在於仍應將理解和掌握知識當做重要的教學目標來看,所謂的正確結論中仍包含諸多知識目標。但是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一點上,應當注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講和記憶不是掌握知識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為知識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標的侷限,以爭取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並重,因為過程本身就包含了促進學生體驗、感悟的因素,學生的聰明才智與獨特個性正是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一句話,強調過程就意味着:掌握知識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東西聯繫起來,即將生澀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知的體驗,從而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

第5篇

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期末考試,我班語文平均分91分,及格率100%,優秀率90%,在語文閲讀與寫作競賽中取得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校前十名我班就佔了五名。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我在語文教學中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在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重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繫,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我主要確定為以下幾方面: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一方面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話、説話習慣,使他們有禮貌的聽別人講話;另一方面自己講話要老老實實地表達真情實感,不説假話、空話。

在閲讀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閲讀和體會,正確的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受到應有的感染和教育。我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或複述課文,使他們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之後,啟發他們進行聯想和想象,説出沒有的課文內容,藉以抒發內心的情感。

在作文教學中,我培養學生鍛鍊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情操,評文揚善。我平時留心觀察學生的生活與思想,看他們喜歡哪些事物,有什麼情感要傾吐,然後恰當的設計訓練題,使他們清楚、流暢的寫出心中要説的話,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在批改和講評中,對學生在習作中流露出來的好思想、好品德給予表揚,鼓勵 他們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理想。對學生在作文中表現出來的不正確的觀點和不健康的情趣,我通過評語、當面批改等方式恰當的批評教育。

正確處理傳授知識同時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關係,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我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語言與思維的統一發展。

?一〉採用啟發式,廢止注入式。在語文教學中我既發揮主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深入瞭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啟發誘導。我的提問、講解等都富於啟發性。講求實效,使學生能夠把理解的知識在實踐中運用。課內外作業是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手段。我精心設計作業,帶有啟發性,分量適當,從不讓學生機械抄寫,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自學能力,我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説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我着重培養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複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看書報和聽廣播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

?三〉作文教學中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上下工夫。新大綱要求高年級則提出了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要求。在指導學生寫作中我要求他們: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説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説假話。寫想象作文時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象,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注意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自主選擇興趣的題材來,然後根據作文內容自己擬定題目。培養學生寫觀察日記每週不少於三篇,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三月份在學雷鋒活動中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到公園、機關、社區等做好事,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寫成日記。四月份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當小記者採訪活動,寫出記實作文。五月份組織學生調查縣城內的環境,寫環境調查報告。組織學生看有趣的電視節目,選擇感興趣的場面寫下來,每月組織學生辦手抄報,組織學生參加兒童報刊舉辦的徵文比賽……這樣寓作文訓練於語言交際活動之中,拓寬作文訓練領域,激發學生寫作熱情,鍛鍊學生交際能力。

?四〉改進作文的批改與講評。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採用少改多就,尊重學生的意願,肯定學生的滴點進步,講求實效。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文寫好後,我指導學生 自己讀讀,要一邊讀一邊改。哪兒丟字了,哪兒多字了,哪個字錯了,哪個句子有毛病,一經上口朗讀就能立刻發現。組織在小組內同學相互修改。作文講評廢止了往日的一言堂。我發動全班同學都來參加講評。選幾篇典型的作文,讓學生自己當眾來讀,我相機插話,口頭批改。好的地方就表揚,有語病的地方就隨時指出,引導同學們來討論修改的方法,意見不一致可以爭論。這樣評改,可以集思廣益,更好的發揚教學民主;這樣激發同學們你追我趕,積極進取。這個學期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

我已經走下高高的神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師生關係,在與學生交往互助、合作交流中與學生心靈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以上是我對一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簡要總結匯報,我也深知我的教育教學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領導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將更加努力耕耘。

第6篇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説,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

這次我學了《有效課堂教學與實踐》。對於我們一線的老師有了好的很大的幫助和指明瞭我們以後工作的方向,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着課堂的進程與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即學生獲得發展。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於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現行教材經過多次改革其知識內容系統、科學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但是,教材只是教學的依據之一,同樣的教材會因為學生具體情況不同而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經常説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新觀念,而不是機械地"教教材",可以對教材做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

葉瀾教授曾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後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後,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創造出"真實、開放、有效"的和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注入後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