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制度6篇 “保障生命安全,探索院前急救制度的未來發展”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院前急救制度是指在生命危急情況下,對傷病員進行病情評估,並進行適當的急救措施,以達到搶救生命的目的。該制度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探索不斷,現已變得越來越完善,成為我國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院前急救制度6篇 “保障生命安全,探索院前急救制度的未來發展”

第1篇

通過對急診患者接診過程進行控制,使急診患者及時、準確得到診治,危重患者及時得到搶救,避免多科轉診,延誤救治時機。

(一)急診護士負責急診患者接診、分診工作,按醫囑及時進行各種治療和護理服務。

(二)急診科護士長負責指導接診、分診工作,協調解決急診患者接診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意外。

(三)護理部主任、急診科主任負責協調解決特大意外、災難事件及大的糾紛。

(一)急診科專門設立一急診班護士,負責接待來診急診患者,24小時值班。

(二)接診護士應按急診患者病情輕、重、緩、急分別處理。

(1)對接受治療的患者,當班護士根據需要安排坐姿或卧位,並介紹環境,交待注意事項及患者須知

(2)對外傷的患者,接診護士應做相應的.初步處理,如止血包紮、固定制動等。

(3)高熱患者按醫囑予以測量體温、物理降温,並安排牀位、保暖等。在病歷上做相應的記錄,並按醫囑給予治療及護理。

(4)急診護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搶救室,通知相關醫生搶救,並參加搶救工作,開通各種搶救通道,準備各種搶救儀器。遇到因科內條件限制不能處理的急診患者(如心臟破裂、股動脈破裂等)應立即送往手術室,爭取搶救時間,在護送途中做好相應救治工作(如開通靜脈通道等)。

(5)遇到由路人送來的無名氏,做好接診救治工作的同時,護士應向患者詢問他的地址、姓名、電話,根據患者提供的資料,聯繫其家人或朋友。

(6)對神志不清而無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時,接診護士和醫生同時檢查、清點患者的物品並登記、簽名後暫時保管。根據患者隨身物品所提供的資料,設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院前急救制度6篇 “保障生命安全,探索院前急救制度的未來發展” 第2張

第2篇

一、院前急救實行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要做好院前急救準備工作,檢查急救車輛、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達100%,保證急診出診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需求,確保綠色生命通道暢通。

二、接聽電話時應問清患者姓名、年齡、簡要病情、地址及聯繫方式,並記錄在院前急救登記本上。如遇病情兇險者,應電話指導病人家屬現場施救或急送當地醫院搶救。

三、接到出診電話後,白天一分鐘內、晚上三分鐘內出車,急救途中不準擅自改變救護對象,若新出現的救護對象病情確實危急,須經報科室主任同意後方可改變。遇有救護車輛損壞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駛時,應及時向科室彙報請求另派救護車。

四、接診病人時,醫護人員必須對病人作簡單的'體格檢查及病史採集,掌握第一手資料,酌情作急救處理。

五、現場急救時,護士執行醫生口頭醫囑必須複述一遍,並將xx保留,與醫生共同查對後方可丟棄。如搶救30分鐘後無效死亡則當場向家屬宣佈死亡,無家屬者由司機負責聯繫聯繫家屬到場。

六、根據病情向病人家屬簡要説明在轉運途中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病情危重者必須徵得家屬同意並填寫危重病人轉運同意書(醫患雙方簽字)方可轉運。

七、病情危重複雜者,在轉運途中及時通知醫院總值班和相應專科做好搶救準備,請他們調度好相關科室(包括放射、ct、b超、心電及各專科人員),確保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診療。

八、轉運病人回院途中,醫護人員不得坐在駕駛室內,必須守護在病人身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記錄在院前急救病歷本上。注意運送途中車內人員安全,包括固定好擔架,提醒患者家屬坐穩扶好,不靠車門等。

九、病人在當地醫院救治需轉運者,必須徵得當地醫院值班人員同意。

十、回到醫院後,醫護人員必須護送病人到相應科室,與值班醫師交接後才能離開,必要時協同科室搶救。

十一、院前急救整個過程中,醫護人員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或嘔吐物時,必須戴手套和口罩,如手或身體其它部位被血液、體液污染後,應及時用肥皂水清洗;如考慮為傳染性疾病,須穿防護服,必要時戴護目鏡。

十二、若遇突發性災害事故(如集體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災等),院前急救科領導要組織足夠力量親臨組織搶救,並通知有關科室做好接診、搶救準備,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

十三、遇全部出診又有急救任務時,白天報醫務科,夜間報院總值班安排有關科室醫護人員增援。

第3篇

為了全面評估院前急救能力,強化急救意識,規範救治流程,檢驗部門之間的銜接配合,查找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不足,進而達到持續改進工作質量、鍛鍊認伍、提高我院院前急救服務水平之目的。9月1日我院組織了院前急救模擬演練。由副院長帶隊組成的評估小組抵達天星廣場對我院急診科急救出診時間、出診物品攜帶、出診記錄書寫、急救現場處置以及院內急救配合等情況進行了實地演練。

演練時間:20xx年9月1日09時00分地點:懷化市天星廣場

2:頸椎骨折病例急救由雷春湘副院長、陳繼鬆副院長組成的專家考核組及醫務科長鄒明英對整場演練進行全程測評。急診科主任、護士長參與觀摩。

1、內科組:孫惠強住院醫師、廖海霞護師、向快生司機。

2、外科組:鄧偉住院醫師、彭慧主管護師、林華司機。

接聽電話反應時間;出診反應時間;到達現場時間;車內急救藥品及搶救物品齊全;到達現場後處理原則、流程及急救水平;徒手心肺復甦術及電除顫;送往醫院反應時間;院前急救病歷完成時間及情況。

經過歷時一個小時的演練,急救系統的全體醫務人員認真學習方案,全員參與,視集體榮譽為最高使命,體現了貫徹院部決策的執行力度及優秀的團隊合作精神,其中主任護士長的精心準備、身體力行,為此次演練的圓滿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從前很多人認為,只要是醫生都可以在急診科獨立值班,如今情況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原來的.專科醫生固定到急診科以後,需要學習各種急救知識和技能,逐漸達到一專多能、業務熟練的程度。每年一次的急救實戰演練,就是從制度上完善急救體系建設,進而達到鍛鍊隊伍、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現將此次演練的總體情況總結如下:

接聽電話反應時間在10秒內;出診反應時間為1分鐘;接聽電話至到達現場反應時間為4-8分鐘。整個演練完成時間:60分鐘

1、救護車所攜帶的急救物品不齊全,無頸託等物品。

2、醫生在現場問診要點不全面,頸椎外傷患者未詢問肢體活動情況及胸腰椎情況。

3、醫生行心肺復甦術時,沒有蓋紗布即行口對口吹氣。

4、電除顫操作不熟練,遺漏了心電圖、選擇除顫能量、非同步除顫等重要步驟。

4、護理操作中沒有常規建立靜脈通道及吸氧,建立通道之前沒有詢問醫師使用何種液體。

1、為各科的臨牀技能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和啟示。

2、達到了鍛鍊隊伍、整合資源、提高水平的目的。(建立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急救隊伍,是提高急診救治能力的必備條件)。

急救反應時間迅速;有針對性院前急救與急診科交班;院前急救病例書寫準確、清晰、完整。

第4篇

為規範開展疾病應急救助工作,解決身份不明或無能力負擔醫療費用患者的急救保障問題,維護人民羣眾的健康權益,依據國家衞計委《關於做好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請支付工作的通知》以及x政辦發【x】號《xx區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經研究對我院疾病應急救助規定如下:

全省行政區域內無法查明患者身份的急救病人。即“三無“病人主要指接受搶救治療時,無身份證明(姓名和居住地)、無責任承擔機構(或人員)、無搶救治療經費的等符合急危重症搶救標準的病人。

1、任何科室及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推諉“三無”病人及符合急危重症搶救標準的病人。接收“三無”病人後,科室應積極救治,救治程序按照國家衞計委《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範》進行。

3、人文關懷原則。“三無”病人清醒穩定後,相關科室應積極幫助病人確認身份,聯繫家人。對於個別生活不能自理的“三無”病人,相關科室應協調人力做好生活護理工作。

4、登記報告制度。“三無”病人來院、轉科時,相關科室務必做好登記工作並認真填寫《xx區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審批表》,表內各項不能遺漏。未填寫或填寫不清楚而造成無法核實身份、漏費、欠費的,責任由該科室自負。門診號及住院號或身份證號作為患者身份識別唯一信息。診療須按照國家衞計委《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範》進行。

5、醫院在接收疾病應急救助對象後,應及時向當地派出所、民政機關書面報告,由派出所、民政部門對救助對象進行身份甄別、負擔能力認定。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核實的,由事發地公安交管部門經辦。

6、疾病應急救助結束後需救助的`對象,應及時與當地民政救助機構聯繫,轉入民政救助機構實施民政救助,並完善交接手續。

7、在疾病應急救助對象救治過程中死亡的,應及時通知當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門,完善相關手續,遺體由殯葬機構負責處理。

8、醫院對疾病應急救助對象發生的救治行為和急救費用實行專賬管理。

9、收治疾病應急救助對象的科室和醫生嚴禁虛報信息套取基金、過度醫療等。

第5篇

為了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綜合實戰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5、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器材和物資的.維護、保養,保證性能良好;

7、協助礦山救護隊完成重特大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礦應急救援隊伍是推進應急隊伍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加大投入,建立應急隊伍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應急隊伍經費保障力度,要加強應急隊伍裝備建設,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應急隊伍的培訓和演練。每年都要制定應急隊伍培訓和演練計劃,通過邀請相關專家、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應急人員,進行集中講授和現場培訓,開展相關應急管理知識、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應急隊伍素質。採用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方式,積極開展多種應急隊伍參加、多部門協同配合的綜合性應急演練,提高合成應急、協同應急的能力。

執行落實相關政策,積極支持應急隊伍建設與發展。通過學習、各類演習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

第6篇

為了預防公司事故的加大,應急救援隊伍應當根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事故、災害類型和應急救援隊伍的實際情況,制定培訓工作計劃, 並建立培訓檔案,記錄人員接受培訓的'情況。

應急救援隊伍及其所在單位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每年不得少於兩次,考核不合格人員不得安排承擔應急救援工作。

4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根據應急救援工作需要

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和方案,明確應急演練種類、範圍、目標、時間、參加人員、評審人員等具體內容和要求,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應急救援隊伍每年組織應急演練不得少於一次。

編寫應急演練書面報告,落實改進措施,並將方案、改進措施和總結報告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設立值班電話,安排帶班負責人和應急救援人員24小時值班、備勤。

7 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應急救援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保證應急救援裝備狀況良好,運行正常,能夠及時投入應急救援行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