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張桂梅老師精神事蹟心得感悟最新版3篇 體驗張桂梅老師精神:心得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6K

學習張桂梅老師精神事蹟,我們不能僅僅瞭解她的工作成就,更要從她身上汲取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她的成就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勝利,更是她締造出來的團隊共同成果,她的精神已經感染了無數人,為我們指引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學習張桂梅老師精神事蹟心得感悟最新版3篇 體驗張桂梅老師精神:心得感悟

第1篇

觀看了張桂梅的事蹟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為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説:“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羣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羣眾路線,就必須情繫羣眾、 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用心工作,用心教書。記住,這裏更需要我們!

學習張桂梅老師精神事蹟心得感悟最新版3篇 體驗張桂梅老師精神:心得感悟 第2張

第2篇

關鍵時候,黨組織是火種,只要火種不熄,必能成燎原之勢。

當華坪女子中學17名教師辭去9個時,張老師開了支部黨員會議,領着大家流淚宣誓,並用自己12年的堅苦卓絕,踐行了自己的錚錚誓言。

工作中要一個漂亮的表態並不難,要一次果敢的行動也不難,難的是不忘初心,在困難面前,不退卻,一往無前,用信念去做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

教育是政府、家庭、社會、學校共同的責任,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辦好教育,需要無數的教育工作者不辭辛勞,傾心付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輟學、逃學、經費,各種冷眼、各種不支持,我們常遇到的這些問題,張老師比我們遇到得更多,也更急迫。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組織發揮了作用,守住了最後的陣地,並且反守為攻,奠定了今天的基礎,造就了今天的輝煌!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我們通過張老師的講述,深刻地認識到了,關鍵時候,要靠黨員,要靠黨組織。

因此,我們的學校黨建,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引領教育教學的問題,通過抓黨建來引領和促進教育事業的進步。我們的黨員如果在工作中不能起到先鋒模範作用,不能成為表率,那麼,學校黨建形式再多、氛圍再好,都與抓黨建的初衷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我們的學生如同花兒,朵朵開放在祖國的每個角落。教育人是襯托紅花的綠葉,是護花的春泥!教育需要集眾人的努力,我們希望,每個教師都以張老師為榜樣,首先教育好自己,然後在工作中盡心盡力,成就祖國花朵的同時,也讓自己成為昂首怒放的朵朵梅花!

第3篇

渣滓洞、白公館、息烽集中營,這些地方我去過,曾為先烈為流下熱淚。但投入具體繁瑣的工作和困難時,我忘記了先烈們驚心動魄的精神激勵。

而張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看《紅巖》,帶領着全校師生一遍又一遍地唱《紅梅贊》,她將先烈的精神和靈魂,烙進了自己的血脈,她在入黨申請書上寫下自己要做焦裕䘵式的人,她做到了。

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麼培養人的問題,是教育人必須思考的問題,張老師想得深,想得透。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要培養黨和國家的接班人,我們對孩子們的託舉,改變的,不僅是其個人和家庭的命運,還改變着黨和國家的命運,只是後來的這些改變,由於工作成果的滯後性,我們的收穫似乎還很遙遠,然而孩子們的成長不能有片刻的耽誤。

給孩子的心靈播下什麼樣的種子?這是每個教育人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孩子最終考上大學,改變其個人命運。我們要做的,是立德樹人,培養接班人,培養對黨、對國家、對人民有好處的人,培養有品格、有追求、有積極心態、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人。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的個人努力,才能如一滴水匯入江海,找到歸宿。我們的工作才能找到支點、找到意義、找到不竭的動力源泉。

外部的管束也好、激勵也罷,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是外因,教育人要做好事業,最根本的,還是對教育的熱愛,對教育熾熱的情懷——這些,才是做好工作的內因。而我們的教育管理在很多時候似乎忽視了內因,正因為如此,種種社會惡習、種種不正之風,才得以在教育工作者隊伍中生根發芽,如不即時撲滅,可能會呈蔓延之勢。

張老師的事蹟讓我強烈認識到,每個教育人對教育,都必須有一片丹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