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讀本》讀後感3篇 《慈善一生》:讀後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3W

《慈善讀本》是一本富有感染力的讀物,其中收錄了來自各方面的人們的故事,讓人對慈善事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讀這本書,可以瞭解到許多有關慈善的知識和故事,受益匪淺。讓我們一起了解這本令人感悟的讀物。

《慈善讀本》讀後感3篇 《慈善一生》:讀後啟示

第1篇

我騎在馬上越過祖國的山川冰河,穿過大街小巷。收集了一馬車的愛心,迎來春天送走冬天,我繼續前行……

馬兒越跑越慢,我的行囊就像噴泉一樣快要溢出來了,下面我將這些沉甸甸的愛分發到世界各地。

他們需要關愛,在讀本中看到這一系列的專題。我看到了貧苦孩子們的廢棄不堪的學校,只能作為簡單躲避的地方,風雨交加的日子,同學們只能在泥濘不堪的教室聚集,看着他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神,他們需要關愛。讓我想到了前幾天看的感動中國20xx的那位駐守大山36年的鄉村教師支月英。她將所有的愛和精力奉獻給大山深處的同學們。為她這樣堅持無私奉獻鼓掌。

在我們身邊就發生許許多多感人的慈善事蹟。從新聞上得知寧波一位匿名的慈善家—順其自然,他在近十七年內陸續捐贈金額六百多萬,每一次捐贈者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將這些金額全部捐給貧困地區的同學們。

受到了這本書的啟發,心中萌發了慈善的種子。平時學校和社區組織的'捐贈物品給貧困山區的同學們,比如:書籍、玩具、衣物……走進大山深處,和大山的同學交朋友,在學習上要多幫助他們。

世界上的愛有很多很多,我們的年紀還小,只要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愛的事,我相信有紅領巾的地方就會有光芒。

《慈善讀本》讀後感3篇 《慈善一生》:讀後啟示 第2張

第2篇

慈善,慈善是什麼?也許很多人會回答,慈善就是把自己的錢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之前,我的想法也是這樣的,但在我看完《慈善讀本》這本書後,我對慈善的看法改變了。

慈善不是把錢捐給需要的人就可以了,慈善是一顆心,一顆温暖無私的愛心。你是否注意過,有的捐助人喜歡和受助者一起舉起紅包合影,可你是否知道,此時的受助者臉上總是帶着尷尬的神情;有的學校在食堂專門闢出向貧困學生提供愛心午餐的窗口,但在這個窗口前往往出現幾個躲躲閃閃的身影;有的老師會在班裏為家中突發意外的同學組織現場捐款,而那位受助學生卻低着頭一聲不吭……這些善行確實給予了受捐者一定的幫助,但我們是否注意到他們臉上露出的不是開心的笑容,而是尷尬的表情。在這時,我們是否知道他們的心裏也需要別人的'尊重。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味地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他們的心裏也渴望得到我們的尊重與關愛。

慈善,是給予別人尊重。慈善不僅是給別人捐助錢,它更是一種尊重。也許在受助人的心中,他們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僅僅是手中沒有温度的物質,在他們的心中,只要你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他們就會感到無比温暖。

慈善是無限的,慈善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慈善是分享、是給予、是尊重,慈善是一顆愛心,讓我們一起尊重慈善,認識慈善!讓慈善在我們之間傳遞下去吧!

第3篇

有了愛心,就有了慈善,就會去關愛別人;而當你需要關愛和幫助的時候,也有人來關愛你、幫助你。因為有了愛心,有了慈善,我們感到做人的尊嚴和幸福,感到社會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愛護地球,關愛別人。這就是愛心慈善的魅力。晚上,我捧着一本《慈善讀本》,看得眼角濕潤了。

愛有很多種,如母愛。這是一種強大的愛,我看了一篇文章《記住,我愛你》,是説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女性死在大地震中,而她是雙膝跪着,雙臂着地支撐着身體死的。女人的身體底下,有一位小孩還活着,被包在一條紅色帶黃色的小被子裏,只有三四個月大。在母親庇護下,孩子毫無損傷。被子裏發現一部手機,屏幕上是母親給孩子留下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記住我愛你。”

讀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淚眼模糊。沒有人不會被這一幕所感動,因為我們都知道母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但是,我不但不領情,還怨恨……有一次,我踩單車過馬路,媽媽突然説:“下車,過馬路要下車!”我沒有聽媽媽的,以為媽媽要跟我搶跑,就怨恨她的自私。結果,我差點就撞人了,是媽媽拉住我,不然……

愛是生命的源泉,是關懷和愛護,是讓我們感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園。羅曼·羅蘭曾説:“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愛是一位無言的精靈,有一顆美麗而善良的心。我們都是愛的種子,等待春風吹醒、甘露來滋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