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競賽體制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探究論文4篇 Optimizing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En

來源:巧巧簡歷站 7.78K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of public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English competition system. It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context, as well as potential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success.

英語競賽體制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探究論文4篇 Optimizing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English Competition System

第1篇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通過討論、問答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高職英語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要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在模擬情景中有主角、配角、觀眾等角色安排,教師要適時的指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和嘗試,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英語學習。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主要是為了凸顯語言的交際實踐性本質,所有的語言交際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和進行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相關情境一方面可以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在創設英語教學情境時,首先應該根據教學目的設置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逐漸形成英語思維習慣,欣賞英語和西方文化,進而自覺地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其次,在運用情景教學法時應注意其靈活性,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興趣,創設輕鬆自由的情境氛圍,可以是一個電影片段對白,也可以是一個興趣盎然的小故事,或者是一首動人的樂章,根據課堂進度隨時更換或調整,充分體現靈活性原則。

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感受情境中的各個環節,並在特定情境中發揮聯想和想象,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當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逐步推進情景教學。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認為高職英語中的情景教學法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實施:

在學習新的英語課文前,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新課內容安排一個話題或者引用一個新故事導入新課,也可以設置一些對話或者問題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積極性,為新課做好知識鋪墊。教師在引入新課時,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置不同情境,例如,在講到有關運動健身的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模仿某些運動動作,並進行相關講解;在講述電影單元時,可以利用某個電影片段或音頻導入新課。也可以讓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根據課文內容,編寫相關劇本,並進行排練,在課堂上展示表演,這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自我展示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高職英語應該以實用性為主,而語言則是人們生活中實現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若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就必須將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模擬各種生活情境,將英語學習與生活密切聯繫在一起,增強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強化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認知體驗,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領會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thefirstmcdonaldsrestauran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聯繫實際生活,結合本科內容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分角色模擬在快餐店上班的情形,分別扮演顧客、服務生和老闆等角色,進行相關的英語交流。由於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都有做兼職的生活經歷,因此,這一教學情境非常貼近他們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很快就能融入新課學習中。

現代媒體設備也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多媒體英語教師可以將原來靜態的板書轉變成動態的ppt,運用圖片、音樂等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同時,一些難以在現實中模擬的課堂情境,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製作視頻營造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gettingajob”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企業面試時英語交流的場面,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英語在現實工作中的運用,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視頻內容進行總結和討論,進一步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英語競賽體制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探究論文4篇 Optimizing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English Competition System 第2張

第2篇

論文關鍵詞:中外合作 高職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指導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分析中外合作辦學高職學生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如何做好就業指導工作進行思考並提出建議,為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的高職學生制定了比較合理的就業指導計劃。

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在教育領域中出現的新生事物,隨着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不斷擴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中外合作辦學對於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加快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對我校國際教育學院學生畢業去向的統計,筆者發現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的高職學生在發展的問題上面臨四大類:出國深造、出國就業、國內就業和在國內繼續深造,其中有90%以上的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國內就業。

但是自高校擴招以來,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供求矛盾就日益尖鋭,大學畢業生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對當前的就業市場,畢業生普遍缺乏應有的擇業能力和擇業經驗,在就業時面對社會的人才需求信息不知所措,進退兩難,這不僅對畢業生本人造成了就業障礙,也造成了社會人才的閒置和浪費。因此為全面加強教育體制的改革,謀求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安排,對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的學生從新生開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並將其融人到就業指導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近幾年來的就業工作,筆者發現學生在臨近畢業能認識到自己的需求,主動投人到就業的大浪潮中去,為即將步人就業市場而做充分的準備,但同時也發現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的學生就業還存在一些間題:

合作辦學體制下的學生,由於接受教育中會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平時未考慮到國內就業因素的實際情況,當臨近畢業時無法明確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面對畢業感到束手無策,一時無法適應社會,而在國內就業的壓力下“飢不擇食”,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為緩解就業壓力,鼓勵學生“先就業,再擇業”,臨近畢業的學生缺乏對自己和社會的正確認識,以為先就業就是忽視自身條件,迎合就業崗位的需要,只要有用人單位接受,就盲目簽約。這種現象加劇了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畢業生在就業間題上的盲目性,也為其畢業工作後違約或離職埋下了隱患

剛來大學的新生,他們在高中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給他們灌輸的思想是:在高中多吃苦,上了大學就好了。新生以為上了大學,生活就有了保障,或認為畢業離自己很遙遠,學習l一下子失去了目標;有的同學本可以在經過白己努力之後出國深造,但由於沒有準備好而失去了機會;有的同學由於平時沒有抓好學業,不符合在國內繼續深造的資格,在等待和拖延中浪費了時間,到畢業時沒有讓人認可的成績以找到工作

筆者在就業工作過程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不少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就業過程都曾感到疑惑:我們這個專業與普通專業的同學相比有什麼優勢?我們沒有普通專業的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課程多,英語成績也都差不多,我們如何競爭的過他們?

也有部分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懷着等等看的心態,總想着還會有更好的機會,最後錯過r找工作的最佳時機,為自己找到的工作的發展前景或待遇比不上以前的單位而感到不平衡。還有一些同學在面臨就業與深造的選擇時徘徊不定,猶豫不決,不清楚對於自己來講,是先就業更有利於職業的發展,還是繼續深造更有利於職業發展。

中外合作辦學原本是為了增加教育供給,在滿足公眾求學需求的同時,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條件的改善,以增加我國高等教育供給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培養緊缺和急需人才,但是在辦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合作辦學體制不完善、教學管理決策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導致中外合作辦學體制下的學生所學的課程,在基礎課與專業課的設置上與我國的教育接軌還存在一些距離。因此,部分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在選擇繼續留在國內深造時,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在升學考試上,如數學等基礎課上遇到相當大的難題。

第3篇

摘要:本文擬在探討高職英語在“訂單”教育中的教學模式構建,創立實務情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體現英語的交際實用性,充分發揮英語在複合型人才培養中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訂單”培養模式;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交際實用性

當前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一直走不出本科教學的固定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論基礎知識不如本科生紮實,論實踐應用不如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熟練。這種教育顯然偏離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教育觀。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如何能夠充分而有效地發揮其培養複合型人才的輔助作用。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和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在“訂單”教育這種新型模式下如何改革英語教學模式,與訂單培養模式緊密結合起來,實現英語教學在人才培養上的實用、夠用、能用、善用的目標。

“訂單”教育作為高職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方式,強調以就業為導向,根據企業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的教學內容是教學重點,學校深入社會調查、研究、分析專業崗位人才培養目標的職業能力結構。確定該專業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各種專項能力。作為基礎課程的英語教學如果不相應地進行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框架模式的改革。勢必會違背“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教高[]2號文件)的要求,並影響其發揮培養學生成為“具有使用外語從事某一業務領域工作的能力”即“一線工作的實用外語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的輔助作用。

然而,我國英語教學一貫以教師為主導,以語言知識為中心,以閲讀為主要學習途徑,以詞彙量為目標,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外語學習文化:教師、教材、教法以及測試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突出知識,學生充當的是語言知識的“容器”,這種學習文化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學到的語言知識難以轉化為語言技能。另外,教師為主導。重教輕學,學生鮮有加工知識的過程,沒有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機會,他們的語言學習只是完成了進程的一半。這種英語課堂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教學與生活的脱節,無法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針對這種弊端,以“訂單”為基礎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首先要了解企業發展對於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英語的量、質和類的需求,強調英語的應用性和夠用性:其次,要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即英語教學改革必須滿足教育觀念、教育規律、人才標準的發展需要;最後,還要適應受教育者個人發展的需要。即英語教學改革必須滿足受教育者就業、職業發展和個人成才的需要。強調英語的“人本”性。而這三方面應該統一在企業需求下。因此,高職英語教學要適應企業要求,以職業分析為基礎,強調語言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實際運用,開發出具有職業特色的教學模式。

以我院05級、06級酒店管理專業“訂單”培養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我們嘗試改革英語教學模式: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創立實務情境,借鑑自主學習、任務型教學法、協商式教學等教學理論,融“教、學、做”於一體,將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結合在一起,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改革測試評估方式,以此強化學生語言技巧訓練。培養其使用外語從事一線工作的應用能力。

以前我院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計劃中。理論課時幾乎佔到了90%。在這種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灌輸、學生接受,主觀和客觀上都忽略了技能的培養,致使學生就業時英語知識與職業相脱離,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無法實現英語的應用性、實用性、夠用性的原則。“訂單”模式教學開始後,公共英語也相應地進行了改革,英語的教學計劃加強了實踐教學的比例,佔到了教學的1/3。同時,淡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的界限。以企業需求為依據。設計制定了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突出強調了酒店管理工作所必備的常用英語語言技能和相關文化內涵,在教學中融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於一體,形成了適應並服務於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英語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真正的“實戰階段”是課堂教學。而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必須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是學生、教師、任務與環境等多因素的動態協調過程,是師生、生生互動中產生的語言知識構建過程與自主性發展過程,它是認知與情感的融合、形式與意義的統一、知識獲取與學習能力培養的並重。結合“訂單”培養模式的特點,我們提出英語模塊式教學體系。即將課程內容分成若干個模塊。然後根據學科特點和具體目標,搭配、組合。形成包括一些大小不一、有簡有繁、結合實際的完整的應用型主題(topie)或中心(center)組成的教學單元。在每個單元中,所有主題都圍繞一個確定的應用性培訓目標和相關的語言知識。單元間形成鏈條,構成統一的“集成模塊”。學生學完一個模塊,就掌握了相應的語境下的語言知識與語言實際操作技能。這樣,在講授這些模塊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英語語言方面的知識。更能學以致用。提高操作語言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論知識、模擬、實踐合而為一的教學。課堂教學中不再拘泥於一定的程式或公式,而是將酒店管理內容安排與現階段企業需求和長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相結合,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選擇適合教學對象的活動和項目,適時適量地引入課堂。重在啟發、引導。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並且讓學生參與決定教學內容的,使學生自己的輸入成為教學內容資源。通過挖掘和利用學生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使教學內容更加切合實際,更容易被學生感知,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意識,繼而提高學習效果。

在整個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注重“教學做”一體化。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途徑。實現課堂社會化、交際真實化。讓學生在實務情境中學會交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建構、領會和應用語言知識和交際知識,發展聽、説、讀、寫等語言技能以及與他人磋商、交流、協調、合作等交際能力。同時,為了提高學生課外學習的能力和效率,課堂教學要為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課外學習作適當的準備。尤其是關於學習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等,教師要對學生做出相應的、明確的要求和指導。

學習英語需要課堂內外的努力。第二課堂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自然延伸和補充,應該起到促進課堂學習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酒店管理專業的英語教學中加大了第二課堂實踐這一環節的力度。一方面,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和方法可以在課外得到進一步的練習和鞏固,另一方面。通過大量聽、説、讀、寫、譯的語言實踐,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目的。在第二課堂中。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並選出小組負責人,協助教師完成課外監督、檢查以及組織學習等工作,並且在課堂上提供機會。讓學生 展示第二課堂的成果,進一步激勵學生。第二課堂完全以學生為中心,從實踐出發,開展主題模塊式學習。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開展主題教學模式的英語能力訓練,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基礎材料,讓各學習小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自行查找資料,組織語言,模擬酒店管理工作的實務情境,進行聽説讀寫等能力的訓練。由於在同一主題的統籌下,主題詞彙和語言表達反覆重現,循環印證,強化了學生對於語言學習的記憶和保持度,促進長期記憶。這樣學生學到的不僅是語言知識,而且從中獲得啟迪,開拓了思維,提高了英語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外的學習完全是自主的、個性化的。學習由興趣引發,學生根據自身語言水平進行邏輯思維,建構信息,建造知識,因而學到的語言是活的語言。掌握的是自己的“英語”。同時,在這種小組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共享資源。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構建個體知識,並且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歸屬感與榮譽感。以協作的方式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辯證和發散思維,發揮其想象力與創造力,更能體現個人價值,從而更自覺地承擔自主學習的責任。

在學習過程的監控階段,教師在小組負責人的協助下,隨時觀察和督促學生的學習行為。通過與學生交談、問卷調查、採用各種測試手段等方法,及時肯定和鼓勵他們的進步。發現他們學習中的失誤與困難並在心理、知識和方法上加以引導,並且針對不同個體。切實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學習材料和學習策略,與他們一起規劃學習進度。共同監督學習過程,使他們循序漸進地進入有效的自主學習。這種反饋與指導。會促使學習效果的檢測與評估超越評估本身的工具性作用。從而成為學習手段,使學生感到不但學有所用而且學有所成,更有助於整體教學活動安排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師生間“助”與“學”良性互動的整體效果。

三、“訂單”培養模式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1、訂單培養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以“訂單”為基礎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必須要了解企業發展對於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英語的量、質和類的需求,強調英語的'應用性和夠用性。因此,教師必須要走進企業調研論證,以職業崗位(羣)培養目標為指針、緊扣訂單企業崗位對於人才規格在英語應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來設置教學內容,滿足訂單企業崗位對英語語言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使語言技能與崗位規範零距離。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專業工作中所需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

2、“以人為本”,着眼於複合型人才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馬克思談及生產變革以及人的發展時。曾講“現代工業從來不把一個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和當作最後的形式”,現今的工作崗位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正説明了這一點。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技術進步迅猛,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人們的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變化,以及大量新工作崗位不斷產生,必將出現較高的換崗率。因此,高職英語教育必須在教學會考慮到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以及未來獲取工作崗位轉換所需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學生今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還要關注學生的適崗、應變的就業競爭力,充分考慮受教育者的崗位遷移能力,注重針對性和適應性的有機結合,重視人文素質與職業技能的結合,學科知識與技術知識的結合,專業知識與職業素質的結合。培養適應廣泛就業需要的複合型人才。鑑於此,“訂單”培養模式下的英語教學在內容設置上不僅要滿足企業對於專業人才英語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還要將學術知識和職業知識與技巧進行有機融合,確保學生具備能夠滿足行業多崗位轉換、崗位工作內涵變化、發展所必備的語言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具有知識內化、遷移和繼續學習的基本能力。以適應未來職業不斷變化的專業要求。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職業人。

3、加大英語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比例。高等職業教育不同於普通高等教育的顯著特徵是強調實踐教學、強化技能訓練,突出受教育者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英語教學也應該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並重的原則。改變傳統英語教育中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融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於一體,通過實行模塊化教學。創立實務情境、加大實踐性教學的力度。使實踐教學課時佔整個教學課時的40%。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適應並服務於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英語教學模式。

以“訂單”為基礎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總目標是要適應企業對專業人才英語知識與能力的需求。因而,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創立實務情境,為學生構建語言知識與能力學習的最佳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他們採用科學有效的學習策略、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積極的學習動機以及自尊,為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下語言能力的基礎。

第4篇

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教育和教學課堂中,能夠以積極和正面的因素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的轉變和學習效果的提高。目前,積極心理學還是較多的應用於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學課程等教育,而對於專業課程的教學涉及較少。因此,從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出發,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到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更是一種積極的創新。這種融入,有助於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緒、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促進師生關係的改善以及優化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高職學生普遍英語水平不佳,所以在英語課堂上容易因為心理壓力而情緒緊張,從而降低了學習質量。因此,教師要致力於打造寬容輕鬆的課堂氛圍,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排解學生的焦慮與畏懼情緒,讓學生放鬆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授課時可適度走動,講解時恰當運用手勢,採取風趣幽默的言語表達方式,以人文關懷和感染力引起並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着力創造一個使得學生勇於試錯、寬鬆包容的“開心課堂”。從而幫助學生從內心深處激發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樹立能夠自主處理和解決英語學習問題的信心與決心。

公共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會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如學習策略、航海探險、家庭親情、環境保護等)。每個主題都值得深入討論,挖掘其深刻含義。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大學英語精讀1》為例,在講述第二單元“sailing round the world”(《環球航行》)這篇課文時,可以與學生深入探討主人公以高齡之年,病弱之軀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壯舉的積極意義所在,激發學生忠於夢想迎難而上的生活熱忱。這種類似對於主題積極意義的探討挖掘,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還能增強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使英語課堂真正實現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的三元合一。

網絡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英語教學領域中多媒體網絡技術運用越發廣泛深化。多媒體技術通過獨立式的視頻,音頻以及整合式的微課、慕課等傳統文本教材無法比擬的形式為公共英語教學課堂創設了一個更為栩栩如生的語言環境。抽象文字的形象化與立體化幫助了學生調動並融合視、聽、説、觸等感覺感知功能,思維活動得以積極開展。更易於將被動、單純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激發內在的學習熱情,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在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轉變評價觀念,改變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考核方式,採取多元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語言學習狀態,避免以卷面分數作為衡量學生英語學習的唯一標準。可以適度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以學生課堂學習的綜合表現為主,包括課堂活動的參與,協作程度、課堂作業提交情況、階段性測試成績等表現;終結性評價則採取期末卷面考試的形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在課程成績考核中可以各佔一半比例。在教學及考核中,教師應該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教師提出的目標應與其原始基礎相匹配。堅定的肯定學生的每一次進步。使學生在評價機制中得到正面激勵,體驗成功的喜悦和滿足感。而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又能夠幫助學生內化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期待,培養信心,激發學習主動性,實現情感與認知的協調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當前,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着極大的社會壓力,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比如教師羣體形象壓力、教科研焦慮、晉升危機、職業倦怠等,而這些負面情緒都會為課堂教學活力帶來負面影響。要優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不單要努力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緒,同時也應關注教師本身的情緒狀態。因此,高職英語教師一方面要有意識的覺察自我的教學倦怠感,並調整心態,努力培育積極情緒。另一方面也應在自己的職業追求中不斷的提高學習認知能力,加強實踐行動力,充實實際經驗來獲取職業成就感,並在實現職業理想的過程中體驗職業幸福感。

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情感過程和認知過程的統一。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成就動機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積極心理學提倡在教學過程中要用發展和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注重其內在潛力。在這樣的期待下,學生更能體會到教師的關愛與鼓勵,從而也更易產生自信、堅定、勇敢等積極人格特質。因此,將積極心理學引入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不僅有助於創設和諧、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積極的成功心理,提升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忱、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亦能起到顯著作用,值得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探索、應用與推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