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優質課的心得體會4篇 “高質課堂,心靈共鳴——優質課觀摩的收穫”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8W

觀看優質課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作為公文網站的編輯,我有幸參與了許多優質課的觀看和整理。通過這些課程,我深感優秀的教育資源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學習和啟發。在這段簡介中,我將分享我觀看優質課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人探索教育的奇妙世界。

觀看優質課的心得體會4篇 “高質課堂,心靈共鳴——優質課觀摩的收穫”

第1篇

在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上,在歷史教學的嘗試與實踐中,我切實感受到我與學生都在不由自主地發生着微妙的變化:從講堂到學堂的空間轉變;從灌輸到探究的教學方法的轉變;從接受到合作的師生關係的轉變。這種變化是是微妙的,更是欣喜的。

教師從過去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教師如何更好的成為學生的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呢?

回顧我以往的教學,為什麼我會在課堂上當主角?為什麼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因為我的不信任。國中的學生,懂什麼?提幾個問題讓他們在書上找找答案回答一下,這就算是以學生為主體了。雖然由教師講變成了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但學生仍然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怎樣才是真正地以學生為主體呢?首先就得信任他們,相信他們有能力自主地學習、思考和分析。

要做好這些角色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在課前、課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課、背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節,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問題,既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準備,也要想好不可預測的應對方法。

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麼,需要什麼,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還應特別關注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間的學習差異,通過不斷調整教學進程,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捲入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來。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面對學生有別於他人的探究方式,我們要引發學生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深入思考,順利地進入更高的層次的學習。

3、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鬆愉悦。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生活的快樂。具體説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①設計引人入勝的開場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課的開始是激發學生學習該堂課興趣的十分重要的環節。或新穎別緻,或詼諧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導言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之始就被吸引,始終以濃厚的興趣上好該節課。

②利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式和豐富多彩的學生參與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投影、錄像、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手段展示枯燥、遙遠的歷史,形象直觀的再現它們之間關係,直觀、明瞭。這些活動讓學生覺得歷史課堂不在沉悶,不在缺乏活力。

③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思維的積極性。這些問題引發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發現引向深入。

④注意學科間的結合,尤其是文史不分家,正確運用詩詞、俗語、典故、成語等進行教學。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⑤努力挖掘、充分發揮教材所藴含的興趣教學因素,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願望和動力。

二、新課程改中 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他們更願意上歷史課了

1、新的歷史教材,從外觀看,圖文並茂,色彩鮮豔,深受學生喜愛;從內容上講,降低了難度,淡化了知識體系,增加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探究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當得到老師的鼓勵時,別提有多高興了,常常是下了課,學生們還圍着老師問這問那,意猶未盡。他們開始成為學習的主人,由原來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式的學習。

2、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轉變,學生學得主動了,變得大膽了。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改變過去學生跟着教師轉的被動局面,學生學得主動而靈活,由過去的苦學變成樂學。由過去的課堂上不願發言到搶着發言。

沒有了“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已從過去的注重老師教,轉到了注重學生學。師生互動、學生間的互動成為課堂活動的主旋律。教學中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同學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學習熱情高漲,使學習成為充滿樂趣的事。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那麼,光憑一本書、一張嘴走進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讓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説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系統等探索活動,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一切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

在課改實踐中,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這一課又要忙着準備下一課的內容,有時為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的設計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去充實自己。渴望瞭解更多課改的知識,渴望指導,渴望交流,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

在歷史課程改革過程中,面對新課標、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怎樣設計好每一個教案,每一堂課?怎樣處理好教材?設計什麼樣的探究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們積極的情感,有利於他們的終身發展?為什麼自己的課堂效果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還有對教材的驗證及反思是否正確等等,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溝通和交流,讓我們一起融入新課程,與新課程共同發展。

觀看優質課的心得體會4篇 “高質課堂,心靈共鳴——優質課觀摩的收穫” 第2張

第2篇

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開播了,一經播出,在學校和家長中引起了極高的觀看和學習熱潮,班級羣、朋友圈裏家長們紛紛轉發了公開課並圍繞“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觀後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於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樣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孩子是複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樹立好的形象,養成好的習慣,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父母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但回到家中我們應該放下手機,遠離電腦,陪着孩子或與孩子一起閲讀,或者帶着孩子到室外,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關愛大自然,告訴他們自然界中花草魚蟲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個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國小生階段生命教育:幫助兒童認識生活的內容、感受生活的樂趣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特別不容易,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奇蹟。我們要呵護每一個生命奇蹟,呵護自己,愛護自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也要呵護別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當別人受到傷害,看到別人痛苦時要萌生惻隱之心,不要去傷害別人。與人相處要友善,當別人需要幫助時,要主動幫助他人,在幫助的過程中,享受助人為樂的快樂,這就是生活的快樂。

三、生命教育是從根本上給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長的力量

認識自己生命與周圍人生命的關係。爸爸媽媽養育孩子,爸爸媽媽對孩子有養育之恩。老師教導學生,老師對學生有教導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學會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認識生命歷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進退取捨,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要正視死亡。為了少生病,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多進行體育鍛煉,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藥是強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選擇,懂得進退取捨,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長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過好日子,用心對待孩子和家庭,傳遞給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觀。其次是家庭的設計師,把家裏佈置的有條理,有品位,很温馨,要讓生活有儀式感,家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時,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讓家庭生活充滿格調。再次,家長是家庭的遊戲王,爸爸帶着孩子玩遊戲,媽媽陪着孩子講故事,讓家庭充滿生機和活力,父母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最後,家長還是家庭的哲學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長,家庭遇到挫折和難關時,迎難而上,給孩子傳遞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家庭,可以營造出“共時美”,讓孩子將來無論走多遠,心裏始終牽掛着,無論何時,只要想起來就是温暖的,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灣,愛的港灣!

第3篇

孩子一生的基調,是從童年就奠定的。父母和家庭氛圍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孩子的品行和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影響的。父母的言行舉止,甚至脾氣秉性,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課堂,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做父母的要努力為孩子的成長打下亮麗的底色。

養成習慣,完善人格——童年是習慣培養的關鍵期,這主要是因為兒童時期學習模仿能力強。而想要孩子在此期間培養良好的習慣,家長的參與必不可少。比如現在非常提倡的親子共讀,就是需要由父母主動參與,引導孩子閲讀,培養閲讀習慣,分享見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向孩子灌輸自我保護的意識,學會分辨生活中可能存在哪些危險,懂得如何自救、求救。其實,父母無法一輩子保護孩子。對孩子來説,只有這些由父母一手培養起來的良好生活習慣,才能成為長久保護他們的護盾。

發展認知,開拓智慧——對孩子來説,童年是最美好、也是最無可替代的一段時光。童年正是孩子最應該玩耍的時間,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學會獨立思考,尤其是與父母、朋友一起玩耍更能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把孩子丟給電子產品,而非遊戲。

健康家庭,健康成長——健康的家庭,是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如果家庭關係不和諧,受其影響,孩子將會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童年,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做出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只有當家庭完整、和諧,孩子才會健康成長。

豐富精神世界,密切親子關係——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即便沒有時間陪他玩,那也可以給孩子寫信,給她錄製視頻,讓她的生活裏有你存在的痕跡。

樹立夢想,促成價值實現——對孩子們來説,夢想才是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父母適時放手,才能成就孩子更精彩的人生,讓他們遇見更美好的未來。

第4篇

本週我們觀看了四位老師的優質課堂錄像,他們分別是李哲,魏一鳴,徐瑩,餘佳豔老師。他們的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使我們受益匪淺。並且經過這次的優質課堂學習,我對英語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比較直觀的理解,也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心得體會。

聽了幾位老師的課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充滿激情。我被她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她們不只是上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這四位老師的英語課堂,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脱離軌道,沒有脱離教師精炒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克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學習方式生活化、芝木化,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與生活的聯繫,生活中處處可以學英語。在們日常生活中佈滿着很多英文知識,在教學時融進生活中的英語,使他們到生活與英語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英語就在身邊,對英語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發現英語的趣味。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英語對話用學生熟悉的、愛好的,貼近於他們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take a trip時,徐瑩老師以深圳的各種遊玩場景進行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再陌生,不再感到枯燥,體現了教學內的`生活化,縮加了教學的攻效性。

此外,這些老師都具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儘量擺脱傳統的知識授課,而是在課堂上儘量讓學生們去多説英語,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及各種現代化優秀資源,通過説一説,聽一聽,唱一唱,玩一玩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慢慢培養起對英語的興趣,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中用流利標準的口語快的的學習着。這一點,對於英語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學重個體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每個學生都一學就會,一點就通,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優秀,都愛積極表現。所以針對不同的差異,作為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多鼓勵,在課下也得多溝通多表揚,需要付出更多的心,細心去幫助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