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資料以及原因分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1W
每年都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的90週年。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銘記歷史,要深刻的知道到,我們的今天來之不易。那麼 ,你知道關於九一八事變資料以及原因分析嗎?今天跟本站小編一起來了解。

九一八事變資料以及原因分析

  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資料
  
  九一八事變(又稱瀋陽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因中國東北被日本稱作滿洲)指1931年9月18日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變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為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埋下了導火索。中國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並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實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統治,使東北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中國國恥日”。
  
  名稱:九一八事變
  
  地點:中國東北地區
  
  參戰方兵力:中國:160000人
  
  日本:30000-66000人
  
  事變簡介
  
  發生時間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北。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
  
  發生過程
  
  率部下數人,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燬,稱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從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瀋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對敵政策
  
  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進攻採取不抵抗政策。事變發生前,蔣介石於8月16日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到兩萬人,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16.5萬人,在關內還有近十萬人。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違反蔣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但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指責蔣介石,因為在“九一八事變”前,他的主要精力不在日本軍隊上,因此,為了不至於和日本人鬧僵,使自己手忙腳亂分身乏術,才出此下策。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瀋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它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此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頂峯,使中國國內的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
  
  關於九一八事變的原因分析
  
  很多年來,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為什麼九一-八事變的時候,東北邊防軍在兵力超過敵人數倍和在裝備.上和關東軍差距不是很大的情況下,自稱民族主義者的蔣介石和年輕氣盛的少帥在這麼有利的條件下卻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將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地方和張氏的起家之地讓給了日本人呢?
  
  首先從少帥張學良來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的時候張學良正在北平治病,當他獲得關東軍向瀋陽發動進攻的消息時,立即向中央政府彙報及商議後作出了不抵抗的決策,命令東北軍全體撤往關外,撤退的時候甚至將經營數年的性能優越的東北空軍的飛機都留給了關東軍。如果説張學良是受到某種壓力或威脅被迫作出的不抵抗決策的話,那麼他完全可以利用手中的數十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和抗日御侮的民族大義來堅決抵制這種壓力,就算當時猶豫不決而錯失抵抗時機,但是東北是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內才逐漸被日軍侵佔,在這期間還發生了黑龍江著名的江橋抗戰,説明東北軍並未完全從關內撤退,仍然有一定實力,並且通向東北的通道山海關當時還在張學良手裏,關外還聚集着精鋭且鬥志高昂的東北軍,憑藉民族大義的號召,勢必還有與日木爭太東k的機.會其至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脅迫蔣介石對日作戰;另一方面,縱觀張學良的個人經歷,從其堅決實行東北易幟到掌權後不久就處決其父時的元老重臣以及之後的以命禁毒的行為,可以看出張絕對不是一個優柔寡斷容易聽人擺佈的人,而是-一個意志堅定、敢於決斷和具有愛國情懷的獨立決策者,況且還有實力不可小覷的東北軍和道德制高點作為堅實後盾;再次,從九一八後的一系列活動看,領導長城抗戰失敗後辭職,不斷支持各界人士回東北抗日,發動西安事變以及之前的歷次哭諫,還有後來東北軍因為失去根據地流離失所和自己遭受罵名,都可以看出當初的不抵抗的決策和命令是違背其個人意願和東北軍集團的政治利益的,況且他爹的陵墓也在瀋陽。
  
  然後我們再來看被認為做出了不抵抗決策的罪魁禍首的蔣介石。確實,九一八事變當時是蔣以中央名義要求命令張不要抵抗以期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的,其實談不上命令,如果張本人不認可蔣的策略的話,完全可以擁兵自重加民族大義來反擊他,並且張學良和東北軍具有有獨立抗戰的能力,是可以自己帶兵援救東北的。首先,從國內環境來看,蔣介石掌握着全國的軍政系統和財經資源,似乎有與日本拼死一戰奪向東北的資本.並月領導抗,戰很可能會進一步提高自己作為全國領袖的政治地位和提供趁機削弱其他軍閥的機會來加強中央集權,並且國際上至少不會有公開的反對聲音;其次,從蔣的個人經歷來看,在青年時代就有率兵收回外蒙的雄心壯志,在濟南慘案中硬是壓住民族情緒繞過濟南,才完成全國的形式統一,從九一八事變後,蔣在私人日記本上每天寫日記前寫下國恥兩個字,十四年不間斷一直持續到抗戰勝利,大有越王勾踐卧薪嚐膽之意,從這以後,開始整頓經濟,使中國迎來了經濟發展最快的幾年,加強國防,削弱地方割據推進統- - - ,其間還派出其精鋭的第五軍參加淞滬抗戰以及嫡系將領湯恩伯參加長城抗戰,這些部隊沒有蔣的直接命令是調不動的,並且此後不抵抗一直成為蔣介石的政治污點,而引起了數次以抗日為名的地方政權的分裂對抗。這些事實也説明不抵抗政策是違背蔣介石的個人意願和政治利益的。
  
  那麼既然不抵抗的政策既不符合張學良又不符合蔣介石的個人意願和政治利益,然而這項政策為什麼還會被嚴格執行導致日軍在三個月內佔領東北全境呢?首先,可能是中國當時積貧積弱的國情決定的。世人皆知,從明朝開始日本侵華就是一一個早已制定好的以佔領全中國為目的的國家戰略,因此,中日戰爭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但就當時中國的國情來説,遲比早好,當時中國剛完成統一才三年,在1930年又經歷了空前激烈的中原大戰,戰亂之後,經濟殘破,軍隊睏乏,如何讓一一個經過戰爭滿目瘡痍的國家卻和一個穩定發展幾十年的工業強國進行全面戰爭,所以當時實行不抵抗政策以爭取時間進行戰爭準備是極其必要的,以後蔣介石進行的對日外交都是按照避免全面戰爭以爭取時間這個原則戰略來做的,假設,如若當時蔣介石和張學良像日本少壯派軍人那樣抑制不住進行中日全面戰爭的話,後果很難預料。其次,國內政局不穩尚未形成有效和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可能也是重要原因,1931年後的兩廣和福建事變以及西安事變無不説明當時中央政權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取得優勢和絕對統治地位,其間甚至還發生蔣介石下野的事件,即使是在七七事變後還有像韓復榘那樣不聽號令的地方軍閥,如果在1931年就對日開戰會有多少人三心二意破壞團結就尚未可知了,蔣介石正是在這以巨大代價換來寶貴的六年準備時間中裝備和訓練了大批的中央正規軍,才有了可以震懾地方軍閥的實力,要知道沒有切實的軍事實力做後盾民族大義在中國可能只是空談,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益犧牲為代價來換取戰爭準備機會,其中張學良可謂作出了國仇家恨的巨大犧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