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清渠觀看心得4篇 高山清渠:沉浸自然之美,肆意放鬆身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高山清渠觀看心得”是一篇以自然景觀為主題的文章。通過觀賞高山和清澈的溪流,我體會到了大自然的壯麗與寧靜,並深深感悟到生命的脆弱與寶貴。在這片純淨的天地中,我不僅放鬆了身心,還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啟迪。讓我們一同進入這片神奇的世界,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吧!

高山清渠觀看心得4篇 高山清渠:沉浸自然之美,肆意放鬆身心

第1篇

遵義市草王壩村支書黃大發,36年漫長堅守,36年初心不改,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讓當地羣眾走上了脱貧致富的道路。

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幹部,我們要向“當代愚公”黃大發看齊,深刻感悟黃大發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豪情,汲取其身上“一根筋”的堅守與執着,不斷激發“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鬥志,激揚“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勁頭,在矛盾面前迎難而上、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習感悟黃大發“風雨如磐不動搖”的堅定信念,“烈火丹心鑄忠誠”的擔當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鄉村振興戰場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高山清渠觀看心得4篇 高山清渠:沉浸自然之美,肆意放鬆身心 第2張

第2篇

?高山清渠》劇中曾説:“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對困難所付出的一切,都會成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即使失敗了,也會是一種難得的收穫。劇中的村支書黃大發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缺水的面貌,克服一切困難,耗時三十餘年,以簡單的工具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近萬米的“生命渠”。

解決了水的問題後,黃大發繼續帶領全村人在幸福之路上奮鬥前行,種水稻、坡改梯、蓋學校、拉電線、修公路。共產黨員黃大發用其一生的勇於擔當、持續不息的奮鬥踐行着當年入黨時許下的諾言。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我將認真學習黃大發老支書艱苦奮鬥、一心為民、埋頭苦幹、百折不撓的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敢拼,在鄉村振興一線砥礪初心使命,書寫新時代青年人的奮鬥篇章。

第3篇

看完了最近央視綜合頻道熱播的電視劇《高山清渠》,中間很多次感動得落淚,説實話,主旋律的片子能夠拍成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

首先感謝原著作者何建明老師給我們挖掘出來這麼好的故事,再感謝劇組演職人員的再創作。原著《山神》我沒有讀過,不知道電視劇《高山清渠》跟原著有多大的區別。但是,黃大發這個人,這個人的命運和故事確是真實的。

黃大發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在貴州遵義的的大山裏,嚴重缺水,祖先們到死都沒有喝上過一口乾淨清潔的水,生產生活就更不用説。這樣的情形讓我無法想象。我生長在重慶市豐都縣城的長江邊,我們家住河街,從小就看到濤濤江水從我眼前流過,抬腿走幾步就到了河邊。有的年份夏天洪水季節,浩浩蕩蕩的一江大水就漲進了我們的家裏,我們不得不搬着家舍往高地方轉移,我們對水的態度跟黃大發截然相反,對於暴漲的洪水是畏懼和害怕的。但是那一江大水卻撫育了我們兩岸的人民,讓我們祖祖輩輩生生不息生活在此,讓農人春種秋收,實在是一條非常好又難得的母親河,只是我年幼無知,不曉得其中的厲害罷了。

看到黃大發的故事,我慶幸自己能生長在一個不缺水的好地方,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缺水盼水,找水引水是黃大發一生的夢想,從年輕時起,他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為鄉親們吃到乾淨的甜水,為此他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去尋找,為此他摔下懸崖,為此還搭上了一個長輩的性命。過後他終於找到了水源,但是要把水源引進村子裏,又費了不少的周折。

原以為,他要為大家找水修渠引水進村,大家都是積極的支持者和贊成者,但是不然,這裏有小農意識在作妖,也有個人表現主義作妖。更有搞供銷的人為了自己的私利在作妖。所以黃大發雖然是想為大家做好事,卻是困難重重:嚴重缺錢,工具、石灰、材料等等都不好買。好在黃大發不是一個莽夫,他有他的智慧。好在有一直支持他的戰鬥英雄徐書記,總能夠在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給他支持,也給廣大的觀眾一些盼望。坎坎坷坷中,好不容易開始修建了。

劇中寫了黃大發和許懷春的各種糾結和矛盾,他們一起長大,有着一起成長的兄弟情誼,卻又有着相互的利益和矛盾糾葛,就感覺是三國人物的的周瑜和諸葛亮一樣。這也是農村中農民的真實矛盾,為了眼前的利益,為了心中那一口氣,加上受到老婆的蠱惑等等,他們的矛盾從一開始到劇終,後來終於為了大家的利益,得到和解,這也是農村人的樸實和善良,一個嘎啦里長大,抬頭不見低頭見,有共同的祖先和血脈,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不知道原著裏有沒有這個人物,可以説,有許懷春這個人物一直伴隨着黃大發,讓黃大發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鮮活。

向好裏奔,是農村人最樸實的想法,好在還有像茂春、開富、大山等等一幫人緊緊跟在黃大發的身後。經過黃大發的堅持和各種努力,歷經十幾個寒暑終於水渠修成了。誰知道,由於技術不過關,材料不過關,辛辛苦苦修來的渠,基本是一個報廢的水渠,水還是沒有到村裏,他們想吃一碗白米飯的願望一直沒有達成,可以説,這樣的結局,讓黃大發的心死過幾次。這是黃大發的悲哀,其實也是國家的悲哀,國家太窮,需要建設發展的地方太多,照顧不過來啊!

劇好就好在,沒有把黃大發當成一個神,而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他有七情六慾,他有愛情有親情,他的前妻巧玲生孩子去世,他的兒子受傷、女兒生病都讓這個丈夫和父親痛不欲生,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想起前妻在死前想吃一碗白米飯而不成,他內心的痛無法言表。寫一個人的命運,就能夠抓住讀者和觀眾的心。

黃大發的堅持和執着是最難能可貴的,他從一個年輕小夥變成為一箇中年大叔,這期間他經歷了結婚,死去妻子的痛苦,後來再婚生小孩。雖然水渠沒有修成功,但是黃大發的內心裏,沒有一天不想着嘩嘩啦啦的清水流進村子。又過了十幾年,他的滿頭青絲變成白髮,他還一直在廢棄的水渠邊忙活,打掃落葉,清理石塊,夢想着有一天清水能夠流進村子。

後來終於在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實力強大,科學技術發展,他們的渠修好了。草王壩人祖祖輩輩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在黃大發的堅持下,在國家實力強大起來以後,終於實現了祖輩的夢想。

一個人一生,堅持不懈做好一件事,就讓人感動感懷。電視劇的結尾是温暖的,水渠修好了,水到了村子,人們都喝上了清水,草王壩的人們從此告別缺水的過去,可以種植水稻,再也不會像彬彩那樣因為少喝水年紀輕輕就得腎病去世。一直作妖的兩個反面人物也意外死去了,這也是罪有應得。

這個真實的故事,如果不是作家翻山越嶺採訪出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在我們國家有些地方,自然條件如此的惡劣。所以在此感謝原著作家,在蒼茫大山深處給我們挖掘出了黃大發這樣的平民英雄,讓我們這個和平的年代,也有身邊的英雄。感謝電視劇編創人員給大家拍製出這樣振奮人心的好片子!

一點題外話就是,感覺現在的演員們都保養的很好,演鄉村人物顯得那麼的洋氣和肥碩,不太像農民,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前的農村人。演員們穿的衣服,雖然看似比較舊或者爛,但是其實真實的村民們,衣服應該更破更髒。村民們的房子也沒那麼好。我前些年到過川西和雲貴西藏一些比較貧困的地方,那些人的生活條件,住的房屋和身上的穿戴都很差。當然,電視劇是藝術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瑕不掩瑜。《高山清渠》確是近年來難得的主旋律好作品,值得推薦。

第4篇

通過觀看近期央視黃金時段播出的《高山清渠》,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洗禮。

當代愚公黃大發,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從六十年代開始,歷時36年,帶領全村羣眾,靠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繞過三重大山,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9400米的生命之渠,結束了千百年來該村“滴水如油”的歷史,創造了人間奇蹟。

奇蹟的創造,怎叫一個“歷盡艱辛”了得,歷時36年,期間第一次天渠鑿成之後,由於技術等原因,未能實現通水,結果黃大發老支書被撤了職,但他依然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自帶盤纏去向專家學習,學成之後,主動請纓,重獲百姓和組織認可;他初心不改、使命依舊、一如既往,心裏裝着全村百姓,唯獨沒有自己和家人,以“草王壩村不通水誓不罷休”的精神繼續帶領全村百姓鑿渠。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甘甜之水經過9400米的“高山清渠”流淌到了草王壩村,為草王壩村脱貧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通過《高山清渠》的觀看,我認為草王壩村的成功主要在於有一個堅強的黨組織發揮好了戰鬥堡壘作用;有一個理想信念堅定、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善於團結帶領全體村民的帶頭人黃大發;有團結一心跟黨走的草王壩村百姓。作為統計調查一線的我、一名中共黨員,要在黨的領導下,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遠跟黨走,不斷推進統計調查事業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