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心得體會13篇 "探尋選修課的魅力:心得體會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8W

在大學生活中,選修課是開闊知識視野、培養興趣愛好的重要途徑。而選修課心得體會的分享更能為其他學子提供寶貴的參考和指導。本文將以“選修課心得體會”為主題,探索不同學生在選修課程中的收穫與感悟,為讀者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經驗。

選修課心得體會13篇

第1篇

20xx年10月3-6日在浙江師範大學,我帶着情緒參加了省普高課程改革的骨幹教師培訓,因為國慶放假期間還得參加培訓,心裏還是有點不願意,但培訓後自己覺得不虛此行。我先後聽了很多專家的報告和對深化課改的一些政策的解讀,其中有浙師大林新事教授的、金華一中徐楨主任、磐安二中周生民校長、浙師大附中副校長童志斌博士的、浙江寧波奉化武嶺中學校長樊欣軍的等報告和講座,使得自己對深化課程改革中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應該怎麼做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也識到開設高中選修課程的必要性,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訓的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都開始厭學,學校為了升學率不斷增加學生負擔,老師的教學也圍繞着大學聯考指揮棒,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很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我省起始於20xx年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課程改革較好地推進了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加強了學校的課程意識,催生了一些教與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只有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才能真正鞏固前一階段課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課程理念貫徹到底,實現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有力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勢必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和特色化發展,為每個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平台,通過深化課程改革,建立起豐富的課程體系,實行自由選課走班,讓孩子能多學些自己想學、自己有能力學、自己學得好且對實現自己志向有用的東西,讓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嚐一些學習和成功的快樂,進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向着全面而有個性的方向發展,推動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多樣化人才。

深化新課程改革中把更多的課程學習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選擇權交給老師,把更多的課程設置選擇權交給學校。老師應該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充分展示給自己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會得到大大提升。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自己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骨幹教師,我們應該多宣傳課改思想,轉變觀念,因為深化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雖然目前還面臨着不少的困難,但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的未來,我們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積累,以積極的心態去開發選修課程,因為培養國家創新型人才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選修課心得體會13篇

第2篇

這是本次金華培訓中給我留下的最深最真切的體會。也是我接下來要做的最大的改變。記得以前每次課改,心裏總有些嗤之以鼻,改來改去不就那一套嗎,只要大學聯考的指揮棒不變,教學就不變。但通過這次的培訓,看到專家型的學者已有的成功的例子和看到選修課未來的前景,我的心裏換成了上面的三句話。

20xx年9月,10月,有幸參與了浙師大舉行的“高中選修課程開發骨幹教師培訓”,聆聽了多位專家歷時六天的講座,使我對選修課程的重要性與開發選修課程的必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各位專家的理論指導與來自教學一線先驅教師的優秀選修課程的模範展示對我今後對選修課程的思考方向與開發途徑具有指導作用與導向性。另外,觀有關的、、等視頻之後,感覺專家們分析講解的很有道理,並且得到一定的啟示。他們對選修課程的相關理論深刻的學習、對社會情況、國內外的選修課的開設情況做的深刻的分析與調查,和他們紮根本土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努力去尋求解放學生、提升學生、服務社會的方法,讓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淺。其中來自於中學課堂選修課程的具體例子,讓我感受到:只要我們老師思想更新了,從心底裏接受選修課程開發、願意從事選修課程開發、願意從本土的具體情況,如自然、經濟、歷史、文化、人文等方面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興趣、愛好、知識結構、能力培養、素質提升、情感教育、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結合教師的個性特長、人格魅力、能力結構等因素,負責任得從事選修課程開發,我們也相信對學生身心發展、素質提升與能力開發會有好處,對社會長遠發展、對人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會有促進作用。

因此,我覺得本次培訓對我的觀念與認識起到了引導作用,促使我要致力於開發選修課程,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迴應培訓老師的話:教育改革是常態,要不斷創新。我想,我會努力的。我將按照這個思想,去走完自己的四季而不只是春天!

第3篇

晃眼間,一個學期又即將過去了。對於大學生職業核心競爭力這門選修課程,我是很喜歡它的,還記得老師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彷彿就在昨天,場面還是那樣的清晰;特別是從老師制定了嘉應學院在整個廣東省的排名表中,老師講到嘉應學院連年來排名逐漸上升,還講到嘉應是性價比最高的大學!嘉應是我們不二的選擇。

我還是第一次通過網絡來學習課程,老師讓我體驗到網絡學習課程是多麼的便利,而且最主要的是時間不受限制、屬自由型,你只要在每個星期內完成老師分佈的任務就好了。所以老師在每個星期的第一天都會把相關的任務上傳到博客;然後我們只要登錄進去,在課程鏈接的地方下載課件來看,有不懂的就在論壇上發表,之後老師會在論壇上幫你解答問題,這樣真的是太方便了。

從博客上下載的課件,基本上我都看了,那些內容對我現在來説非常的有用,尤其是社交禮儀這節課。課件中講到大學生的一些必備的常識,如交往禮儀之自我介紹、介紹者、握手、名片等;還有就是社會實踐之儀表禮儀,這些對我們大二的學生來説,現在掌握一定的禮儀技巧是必要的,可以為畢業面試做好準備,同時也學習平常的交往禮儀的重要性,從而提升了我個人的文化修養、以及道德修養。促進了我的全面發展。

第4篇

在老師的教育和指導下,我這學期的會計選修課程學習即將結束,我從最初入學時對會計這門學科的模糊認識;到現在課程的結束,對會計這門學科有了比較深刻的瞭解。今天通過課程知識綜述形式為自己學習成果進行一次小結,同時也是一個温故知新的過程。會計的產生是由於社會環境所決定和制約的,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商品交易日益頻繁,這些環境的變化,就不可避免地對會計產生了更多的要求,從而促使了會計的發展。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科的入門課程,是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等專業課程的基礎。會計的內容包括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和會計分析。但會計監督和會計分析都須以會計核算為前提和基礎。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和綜合的核算,提供以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既為外部有關各方的投資、信貸決策服務,也為內部強化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服務,是一個生成和提供財務信息並用於管理的系統。《基礎會計》這本書對會計六要素在構成、含義、特徵和內容分別作了詳細説明;它的劃分在會計核算中有重要作用,是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户的基本依據,同時也為會計報表的構成提供了框架。通過設置賬户用以記錄經濟業務數據,分類地、連續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動情況,在通過整理和彙總等方法,反映會計要素的增減數額及其變動淨額,從而提供會計信息的一個重要會計核算方法而借貸記賬法是在設置賬户的基礎上解決如何記賬的一種記賬方法,並介紹其中的記錄方法、賬户結構、記賬規則和試算平衡方法。

經過課程我學會了設置賬户,還懂得它的兩種分類方法:即按賬户的經濟內容分類和按賬户的用途和結構分類,並瞭解各賬户的性質、核算內容、用途及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以便於內部管理和外部各方面的需要。任何一個企業、單位對所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事項都必須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由經辦人員填制或取得會計憑證。做好會計憑證的填制、取得和審核工作,這對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會計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七種:1、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户2、複式記賬3、填制和審核憑證4、登記賬簿5、成本計算6、財產清查7、編制會計報表。上述各種會計核算方法相互聯繫、密切配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各項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和結存都是通過賬簿記錄來反映的,賬簿上的結存數與實存數應當一致,但實際中作中可能會有各種原因使各項財產物資的賬面數與實際結存數之間發生差異,造成賬實不符。所以就必須有財產清查這一重要環節。並按清查結果對賬簿記錄進行調整。這一章中着重講述確定存貨數量的方法,確定存貨價值的計價法及銀行存款的核對方法和“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的編制,各項結算往來款項的函對方法和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通過各章節課程的學習,明確了會計工作的核心。會計結果體現在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報表上,並由它們向有各方提供會計信息。為了保證會計報告和會計報表的真實可靠,在編制的過程中要遵循一些原則和要求,從而正確地進行會計核算,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通過學習基礎會計,我對會計有了初步的認識,學會了設置賬户、記賬法、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及會計報表的填制,對我以後的生活學習具有積極的作用。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任何企業都離不開成本會計,它在生產過程中審核和控制各種費用,杜絕各種浪費和損失,同時核算各項費用為企業管理提供各項數據,以便挖掘低成本節約費用的潛力,從而打造企業低支出、高收入的局面提高經濟效益。

第5篇

大學選修課是為豐富大學生的知識而開設的課程,目的是讓大學生在學好自己專業課的同時,也能瞭解其他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提升素養。我院是一所高職院校,日語在我院是作為一門選修課開設的。到現在,日語選修課已經開設有兩年了。在這兩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根據經驗總結了幾點日語教學方法。

大部分學生選擇選修課都是基於自身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因此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選擇日語作為選修的學生也不例外。隨着現在社會上哈韓哈日之風的盛行,年輕人對這兩個國家充滿了嚮往,渴望瞭解它們的文化、社會現狀等方面的情況。所以要充分利用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引導他們認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先充分了解日本這個國家的基本情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先請學生把自己所瞭解的有關日本的國情介紹一下,然後再進行補充或修正。日本基本國情的介紹,包括它的地理位置(中國東部,包括四個大島和6 300多個小島)、名字來源(日出之國,傳説為太陽神所創)、人口比例(男少女多)、民族成分(大和族和阿依努族)、教育體制(6334體制)等。

(2)説明中日交流的起源。中日相交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也就是説,在我國的漢代兩國就有了往來,在隋代和唐代達到頂峯,出現了遣隋使和遣唐使以及留學生。他們從中國學習了當時先進的教育、文化、宗教、法律等制度和建築方面的知識並把它們帶回日本,如當時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城市都是仿造中國的長安建造的。所以,在文化方面,兩國有很多相通之處。在教學中學生通過參與講解或者提出疑問,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對所學知識會有更深的印象。

這部分的講授要耐心,因為很多學生看到日文漢字會認為就跟中文漢字一樣,是同樣的讀音或者同樣的拼寫。這是容易混淆的部分,要提示學生仔細進行比較。其實,日文漢字和中文漢字有很多是不同的,別説讀音,就是拼寫,細看之下也有區別。如果要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瞭解,可多舉例進行比較説明。

(1)説明日文漢字的來源。日文漢字有一部分是直接採用中文漢字,詞義也與中文的相同,有的使用繁寫體,如:?(傘),讀音為:“かさ”;有的使用的簡寫體,如:春(春天),讀音:“はる”;而有的日文漢字是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創造的,意義也不一定就與中文漢字意義一樣,如:?(工作),讀音:“はたらく”;?(日文)――勞(漢字);?(日文)――收(漢字)等。

(2)讀音方面,先向學生介紹日文假名的由來。因為古代的日本民族是隻有語言而沒有自己文字的。後來,隨着漢文化的傳入,有文化的日本人才開始使用漢字來記事。到了五世紀,日本人創造了用漢字作為表音符號來書寫日語的方法。因為大部分的日文字體都是從中國的漢字字形假借而來,所以稱為假名。日文的片假名來自漢字楷書的偏旁,如:“イ、、タ”而平假名則來自漢字的草書,如:“、ぇ、け”。在讀音方面,除了講解之外,還要多讓學生聽錄音磁帶,體會日本人的發音,跟着磁帶朗讀,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

(3)五十音圖。這個部分很重要,是學習日語的根本。五十音圖不僅要求學生讀熟,更要求學生要清楚地記憶下來,行和段位置不能有錯,因為日語動詞等的詞尾變化與行、段關係密切,所以要牢記各行、段的假名。在教學中要經常考查學生對五十音圖的掌握,當然也經常會有學得認真的學生主動要求到黑板上進行默寫,然後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判,這是應當鼓勵的。

日語語法相當繁雜。作為選修課,雖然不需要學生掌握太多的語法知識,但基本的日語語法是要求理解掌握的。在語法知識講授中,教師要放慢語速,態度要耐心,不能急躁,要鼓勵學生多問,多做課堂練習,加深學習印象。

(1)男性和女性用語有區別。日本社會現在還是沿襲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女性融入主流社會的人數並不多,男性與女性在語言語氣的使用中是有區別的。男性説到自己時,稱為“ぼく”,這是男性特有的説法。女性則自稱“わたし”。在委婉向他人詢問的時候,女性一般用“かしら”,而男性則用“かな”。這部分的講解內容豐富,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會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敬語。日本社會現在還存在等級觀念。在日本,最受人尊重的職業是政治家,其次是教師,所以在對從事這些職業的人説話時,語氣和態度都是要很恭敬的,要使用敬語。同時,日語會話使用的言語也因為人際關係而有很大的變化,家人和朋友這種親密的關係之間並不常用“で”“ま”等的禮貌説法,一般使用隨便的説法即可。也就是説,根據親密程度、地位差異等原因,日本人在談話中是要改變措辭的;另外,男性與女性用語也不同,等等。這些都是日語口語的很大特點,它們既是日語的有趣之處,同時也是語法難點,掌握不好容易鬧出笑話,因此,要通過多做練習幫助學習記憶,加深印象。

(3)詞形變化。根據日語語法要求,一些詞彙,如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等會有變化,通過詞形的變化我們才可以瞭解這個句子是禮貌體還是普通體,是被動態還是使役態,是肯定還是否定等,所以,詞形變化也是日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對這部分的講解同樣要耐心細緻,多做課堂練習,找出變化規律,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能當堂消化掉所學內容,儘量不留疑問。

語言學習是要花工夫的,要讓學生有這種意識。記憶是很重要的環節,只有記憶了一定的單詞量和語法知識,才能完成相應的練習。但只是死記硬背還不行,應該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才能事倍功半。每一堂課開始前,我會請學生對所學詞彙進行朗讀,而情景對話短文則安排學生分角色進行演練,這樣可以督促學生課後認真熟悉所學內容,從而記住有用的日常用語。現在,筆者也在收集健康活潑,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的日劇光碟以及書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介紹給學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觀看後進行討論,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有更為直觀和真實的瞭解。學生如有疑問,可馬上提出,若能當堂解釋就解釋,不能解釋的就記下來通過網絡詢問在日本生活的家人,務求給學生正確而滿意的答覆。

雖然日語在我院是作為選修課來開設的,但是,筆者認為,學生既然選擇了這門課程,就不能只是為了修滿學分而被動學習,而是應該着眼於多學知識、開闊視野、提升自身素養的目的,認真對待,努力學習。這是筆者在兩年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歸納的有關日語選修課教學的幾點方法,當然較為淺顯,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必將會更認真對待,認真總結。

第6篇

第一次上選修課選科目的時候我就選了“數學文化”,因為當我看到這個名字時,我覺得學到一些數學的周邊知識對我的學習與生活可能還是有點用的,所以我報了名。

“數學文化”這門課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數學的知識,包括數學的歷史、數學的發展等等,我們國家是一個數學大國,也是一個數學古國,早在__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週三經一”的思想,也就是今天人們講的圓周率π,而西方國家到了17世紀才有這樣的概念,陳景潤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工作,令世界震驚。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天天都在跟數字打交道。一個人不識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識數,就很難生活了,現代科技進步,對數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數學文化”這門課程為我們剖析“數學”這門神祕而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科學,對我們來説是獲益匪淺的。

聽講了幾次課後,我覺得我收穫蠻多,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數學的王國裏漫遊着,學習着,就像參觀景點一般瀏覽了數學世界的奧祕,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了數學的歷史: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質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瞭解瞭如何去數抽象物質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量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髮明。隨着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除了數學的歷史以外,老師還給我們點評了數學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三次數學危機,這三次數學危機每一次都是數學探索者們在進行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探索時產生的問題,每次出現了數學危機後,數學家們都努力地對其進行探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這些問題解決。那節課讓我瞭解到數學的世界是時時刻刻都會有矛盾的世界,研究數學就是在研究把這些矛盾解決掉或者用正當的`理論把矛盾解釋清楚的方法。

在這門課上我還第一次真正瞭解了歐式幾何、非歐幾何等數學分支以及它們誕生的意義和對人類文明的深刻影響等等很多關於數學的知識,讓我第一次瞭解到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並不一定就像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樣,三角形的內角和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小於180°,也可能大

於180°,這些可能暫時對我們的用處還不大,但瞭解了這些東西對我們以後學好“數學”這門課程或者説研究這門科學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喜歡老師給我們上的最後一節課,因為在這節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由數學分形而製成的各種各樣的圖像,如julia集合,一幅幅畫面看得我眼花繚亂,彷彿進入了仙境一般,我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那讓我明白了原來生活中在衣服上、各種電器的屏保中的那麼多美麗的圖案都是出自數學這門神祕的學科裏,那節課真的讓我們體驗到了數學的神奇與壯觀。

老師的講述讓我慢慢消除了心中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神祕光環,使我瞭解了數學,並讓我看到了數學的美麗和壯觀,還讓我對數學——這門把一切事物抽象化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我知道,要學好數學很難,高數的第一學期課程:集合、極限、微積分的題目讓我焦頭爛額,但我清楚,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學生,不瞭解數學、不學好數學是不行的,我會努力地去學數學這門課程,不單單是學習數學的公式定理,更要學習數學家們堅持不懈、開拓進取的精神。

第7篇

淺印象裏提起數學一詞,對於我個人來説,數學就是一堆堆死板無活力的公式,像是一個個嚴肅的戰士,需要各種證明來計算我們課本或者捲紙上的問題。幼稚園時候,數學就是數數,簡單的計算,簡單到用手指頭就能計算出結果;國小時候,數學就是不停的計算雞鴨鵝狗籠子裏多少隻腳的問題;國中時候,問題變得多元化,但是從此開始了更沒有什麼趣味的代數和幾何,不停的計算來證明,得分。唯一的一點趣味也無了蹤影;高中時候,數學變成了高數,每天腦子裏的正餘弦定理,一切依舊沒了趣味;大學時候,學的依舊叫高數,只是名字由高中數學變成了高等數學,依舊對數學提不起興趣。無意中選修了這門選修課,卻讓我收穫了另一種看法,一改以往的印象,其實數學是需要欣賞的,數學有它自己的文化和趣味,並不是一門枯燥反反覆覆的計算。

關於數學我這樣理解:數學,用公式的話來解釋它就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現象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事新的猜想以及從何時選定的公式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雖然説,數學存在着各種邏輯與抽象的問題,但是,這些都掩蓋不住數學的沒,數學的美不在於表面,而在於它的內在,數學的表面枯燥乏味,但是它的內在卻是充滿了樂趣。數學的美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人們來探索,人們喜歡數學,探索數學,其實就是被數學的美吸引。愛因期坦説過:“美,本質上終究是簡單性。”他還認為,只有藉助數學,才能達到簡單性的美學準則。物理學家愛因期坦的這種美學理論,在數學界,也被多數人所認同。樸素,簡單,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樸實清秀,又底藴深厚,才稱得上至美。歐拉給出的公式:v—e+f=2,堪稱“簡單美”的典範。世間的多面體有多少?沒有人能説清楚。但它們的頂點數v、稜數e、面數f,都必須服從歐拉給出的公式,一個如此簡單的公式,概括了無數種多面體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驚歎不已?

數學的發展無須社會的推動,其真理性無須實踐的檢驗,當然,數學的進步也無須人類文化的哺育。於是,西方的數學界有“經驗主義的復興”。懷特(l、a、white)的數學文化論力圖把數學回歸到文化層面。克萊因(m、kline)的《古今數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數學》、《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相繼問世,力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色彩。國內最早注意數學文化的學者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孫小禮,她和鄧東皋等合編的《數學與文化》,彙集了一些數學名家的有關論述,也記錄了從自然辯證法研究的角度對數學文化的思考。稍後出版的有齊民友的《數學與文化》,主要從非歐幾何產生的歷史闡述數學的文化價值,特別指出了數學思維的文化意義。鄭毓信等出版的專著《數學文化學》,特點是用社會建構主義的哲學觀,強調“數學共同體”產生的文化效應。以上的著作以及許多的論文,都力圖把數學從單純的邏輯演繹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來,重點是分析數學文明史,充分揭示數學的文化內涵,肯定數學作為文化存在的價值。

課上我們看了個視頻,名字記不住了,但是確實很吸引我們,讓我們感受到數學確實很重要,我們在不斷的實踐,無論哪個國家。這是人類的探索。

奧祕,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質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瞭解瞭如何去數抽象物質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量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髮明。隨着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可見數學的發展是一步步發現深化和完善的,我們如同探險者,不斷的推翻錯誤的觀點和公式,然後用新的公式代替,最後期待實現真理的目的。數學的神祕和有趣是無盡的,是人們追求的,是人們在高科技現代化所需要的文明產物,可以説上到科學研究,下到吃穿住行沒有一個可以完全脱離數學而存在的。它是支撐我們這個多元多彩世界的重要部分,沒有它就沒有這個豐富的世界。所以通過這門選修課,確實讓我對數學有了更深的瞭解,我不能用以往的印象理解數學,誤解數學的美。感謝老師以及數學,讓我意識到數學有它獨特的美,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數學,因為它不僅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美麗的文化。

第8篇

張海迪説過:“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深以為然。

從小,我就喜歡唱歌。幾乎於音樂一切有關的東西,我都喜歡。我現在回憶起我童年時記憶最深的歌曲,不是什麼《丟手絹》《兩隻老虎》之類,而應該是哥哥們教唱的《小揹簍》。可以想見,這首歌在那個年代肯定非常流行。《小揹簍》旋律優美,朗朗上口;歌詞也清新活潑,也容易被同樣是山裏孩子的我所理解。儘管高音部分可能唱不上去,但被天真爛漫的兒童唱來,想來別有一番情趣。以至我覺得自己長大後偏愛民歌、老歌的欣賞傾向與童年的啟蒙是不無關係的。

這學期,我上了劉老師的音樂選修課。一開始,老師詳細、系統地給我們講解一些理論方面的音樂基礎與簡譜知識。我當然非常有興趣的來學習怎樣識簡譜。因為我向來只會唱最簡單的簡譜,或者先會唱歌再會識譜。通過學習我知道,和語言一樣,不同民族都有過自己創立並傳承下來的記錄音樂的方式---記譜法。各民族的記譜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目前被更廣泛使用的是五線譜和簡譜(據説簡譜是由法國思想家盧梭於1742年發明的)。有一點很有趣,即簡譜雖然不是出現在中國,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國得到非常廣泛的傳播。老師先告訴一些入門知識,如音高、音質、音符、節奏、休止符等。同時,輔以鋼琴伴奏,從簡單常見的兒童歌曲的簡譜入手。

另外,劉老師設立的“中外名曲欣賞”這一環節是我最喜歡的。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古琴、古箏、琵琶、二胡、巴烏等多種樂器的來源、演奏特點以及各自的經度代表曲目。在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樂聲中,我彷彿看到了街頭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以一種抒情式的音樂語言,向我們描繪了月映山泉的景色和藝人那飽含滄桑、無限深邃的感情。古箏曲《高山流水》讓我不得不聯想到“伯牙鼓琴覓知音”的故事,古詩詞裏也有“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少”,“知音少,絃斷有誰聽”之句,難怪有人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我想這對於我們肯定是有啟示的。我們還欣賞了琵琶《陽春白雪》、葫蘆絲《竹林深處》、嗩吶《百鳥朝鳳》等,領略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樂器的最著名最經典的樂曲。特別一提的是,廣東樂曲《步步高》歡快活潑,昂揚向上,疊起疊落,一張一弛,讓人格外精神爽朗。

我們在課堂上還觀看了歌劇《貓》,音樂電影《洪湖水浪打浪》。説實話,對《貓》我並不是很喜歡,但《貓》裏面的那首主題曲〈〈memory〉〉特別讓我感動,很有感染力,真的很棒。我想,同文學作品一樣,往往那些有故事的、悲劇性的、失意時的情感更加震撼人心,儘管人們在現實世界裏強調成功、看重名利,但不可否認,其實誰不渴望被人關愛、誰不喜歡被人肯定呢,誰沒有一個自己嚮往的世界呢?而現實與理想總是隔有許多路,因此,,正因為這路上佈滿荊棘、充滿泥濘,人們更容易被那些敢於堅持、追求夢想的人所感動。

總的來説,音樂課帶給了我不少美好的感受。我覺得音樂也是一種語言,當然就像説話寫字一樣,帶有感情與思想的語言,才是最動聽的語言。我仍然相信,熱愛音樂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並能感受生活的人。

後記:實在沒時間寫自己的文章,所以就貼了一篇“論文” 。呵呵,大家不要全信。要給老師看啊,不完全客觀,當然儘量寫好的一面啦。其實這個課是有點枯燥的,儘管我很喜歡音樂。

第9篇

為期十週的日語選修課就要結束了,在這兩個多月的學習中,我收穫了很多。剛來的時候聽學長學姐説,選修課都學不到什麼東西。而佟老師的第一節課就讓我對日本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嚮往。從日本這個千島之國的地形,温泉密佈的特徵,到發音好聽的日語,日本的大和民族文化,以及老師在異國生活的經歷都深深吸引着我。上完第一節課以後回寢室,我大聲地對室友説,這次誤打誤撞居然選對了課。也就是從那個時間開始,我的人生又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學好日語,像老師一樣,以後去那裏瞭解更多。

先來説説佟老師,他是一個值得我尊敬的人。上課時,他總是風趣幽默得營造出輕鬆的學習氛圍,這在很大程度上挑起了大家聽課的積極性。而他卻説自己其實內心不是很自信,也不是那麼快樂的一個人。説這些的時候,他很坦然,我不知道這種坦然是因為歲月的積澱還是什麼,只是當時就特別的感動,覺得一個人可以把情緒和工作分得這麼開,這是特別不容易的。

而佟老師不只是和藹的佟老師,在原則問題上他沒有任何退步。他説我們學個初級日語入門總要入個門吧,不然也太不像樣子了。後來要求大家背五十音圖的清音部分,還是豎着背,並且一個一個過關。説來也神奇,在高壓下,我居然十分鐘就背出來了,人果然是要被逼一把,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課上,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個視頻《那些年,我們好像很有錢》,視頻效果並不好,我一直對音像之類的要求都挺高,心底流出了一股不屑。然而隨着視頻的播放,我逐漸明白了老師的用意。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啊,我們好像很有錢。可是現在享受的一切都來源於父母,那一年,我們真的沒有錢。後來,我在花錢方面有了一些節制,真的很感謝這一堂課。佟老師教給我們的不止是初級日語入門,還有更多。他從來不説教,用恰當的方式,讓我們自己去思考。能夠遇到這樣一位好老師,真的很感激。

前九節課學習了五十音圖,並且每學一行,老師就會教一些對應的新詞,幫助加強記憶發音。日語發音真的很奇怪,沒有捲舌音,還有半濁音的真的很難發。日語文字的平假名也非常有意思,它不像中文一樣端正,多了一些隨意與俏皮,但是日本人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很禮貌很嚴謹的,我想,正是文字和文化的這種結合才使得日本不過於刻板。這就是異域文化帶來的不同感受,吸引人,然而又充滿了挑戰。

我們的課堂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還記得老師放過一個關於如何吃壽司的視頻,男主角誇張的表情讓大家笑翻了,在歡笑中倒是真正深刻了解到日本人待人接物的一些習慣。還有看的一集動漫叫《陰守護》,一直都很喜歡動漫,雖然這種類型的覺得好幼稚,但也很感動,日本武士的精神,保護,恪守,堅持。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品質。還是要説下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黑色皮革手冊》,覺得好無聊,真心不喜歡複雜的劇情,其實我們可以選更好看的。希望老師以後能多徵求大家的意見啦。

日語初級入門這堂課帶給我的有很多,還有一些感覺難以用言語表達。或許,這些收穫在潛移默化中已經使我有了一些變化,以上只是説了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我想,每一件事物都會帶來一種收穫,每一個人都會影響另一個人的人生。還是不得不説感謝,感謝遇到佟老師。祝願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都能越來越好。

第10篇

大一下半學期開始不久,我們開始報選選修課,我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開始了我的基礎日語速成會話課。要知道,選上日語課是很難的,因為報的人太多了,因此,當我知道選上日語課時我是那樣的興奮。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最開始填報選修課時,我就很希望能夠選上日語課,這樣一來,我就能夠多學一門語言。

我們最先接觸的是五十音圖,這個是學習日語的基礎,然而它並不是很好記,我經常混淆了很多音,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多讀多練就一定能克服很多困難。同時,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還學習了濁音、半濁音、促音還有拗音,有時這些真的有點讓我摸不到頭腦,因為它們讀起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混淆。

然而,經過了接近一學期的日語課學習,我學到了很多詞彙句子,但這些都只是一些比較基礎的,如果我們想更深入地學習日語,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地努力學習,多聽多説多練多用,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日語。在這些基礎上,我們也開始學習日語的基礎會話,讓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同時,在日語課上我對日本的衣食住行、旅遊、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加深了我對日本各個方面的認識。這不僅讓我們在語言方面得到鍛鍊而且還拓展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大學生活。因此,我希望我以後可以繼續利用空閒時間運用我這學期所學的日語基礎更深一層學習日語。

第11篇

本學期的公選課已經接近尾聲,自己覺得非常慶幸在開學初能夠選上《投資理財》這樣熱門的課,彌補了大一第一學期沒有選上的遺憾。回顧過去近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個人在投資理財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認識相比於過去,從中也收穫了許多新的知識和不同尋常的理念,認識到自己過去的一些錯誤的見解……總之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自己收穫了許多。一下就是自己在各個方面的學習心得。

過去自己在投資理財方面沒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只瞭解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識,而楊老師在第一節課就給我們分析了各種各樣的理財工具,對每種工具在收益率和風險上都做了詳細的分析,讓我們從各個方面對這些工具有了更深的認識,這其中包括了彩票,賭場,儲蓄,期貨,股票等,重點從一個收益率上進行分析,最後得出了炒股票是相對具有一個較高收益率且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同時也糾正了我們過去對股票的一些錯誤認識。圍繞着以股票為主的投資理財方式,楊老師在接下來的課堂裏僅僅圍繞着股票結合自己個人的炒股經歷講述了許多自己的一些心得,我覺得這是尤其可貴的一點,因為對於我們接觸股票時間不長的人來説那些複雜的技術分析和專業投資的要點和法則我們會覺得非常陌生,不利於我們初學者的掌握和了解,這些有可能忽略的問題楊老師都考慮到了,結合自己當時的經歷,講述了自己為什麼要選股票這樣的理財工具,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過。接下來我們學到了如何選一隻好的股票,不單單要考慮淨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同時要看準這個公司的市盈率,綜合起來考評股票的好壞,同時楊老師也告訴我們銀行股是相對較好的股票,從各個方面來説都有穩定的收益率,尤其是在熊市中是不錯的選着,這期中的交通銀行和浦發銀行是我們值得去長時間關注的銀行股。緊接着楊老師就展開節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使我們瞭解了內外盤的定義和知識,知道了金叉和死叉與指標背離的概念,趨勢分析等各種技術分析,在技術層面上為我們以後選股提供的手段和方法,同時也給了我們自己在選股的一些經歷和教訓,這點尤其可貴,因為上課和實際的操作是完全不同的,理論上不存在的問題我們在自己炒股時都可能碰到,所以楊老師給我們的這些個人經驗個人覺得是尤其寶貴的。

楊老師的課堂形式也是自由新穎的,非常寬鬆的一個課堂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由的表達觀點和提出問題,同時楊老師也積極的聽取我們對他的課堂建議,隨時隨地更新自己的上課方式,取得的我們學生的一致好評,同時在理工論壇象牙塔上也有楊老師的答疑板,更好的拓寬了我們在課後與楊老師交流請教的平台,我們在學習上或者在買股票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在上面發帖,楊老師都會馬上給我解決……,同樣自己也有一些建議,就是希望老師以後上課可以講講除股票以外的一些投資理財工具,比如基金和期貨。最後還是非常榮幸能夠學習這門選修課,在投資理財上獲得了不少的知識和許多以前沒有形成的一些概念。

第12篇

網頁設計這門選修課,是我在學習專業課——生物技術之外的、自己感興趣的一門課,為什麼這麼説?因為在當今社會發展的同時對人才的要求是不同於過去,在你能“專一”的時候,還多一個“能”的能力,這才是綜合能力兼備的人才。但是要真正的做到還離不開老師的指導。

有一句俗話説:“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對於饒超影老師的“領進門”這一絕活卻用的相當不簡單,從photoshop到dreamweave的教學都是從簡單的操作到逐步深入的教學過程。雖然是短短的十幾次課時,但是我獲益良多,修行的話,我是打算在暑假再好好學學,下面我回顧一下這學期選修學到的:

第一、從ps技術開始講起,構建圖片等的基本操作。為鋪墊到dreamweave中的表格做好準備。

第二、從dreamweave程序設計相應的表格(圖片)現在信息中網頁的組成和其製作,逐步開始自己設計自己的網頁。

網絡是21世紀的標誌性事物。身為當今大學生更是要對網絡要有深入的瞭解。我們用網絡來聊天,查質料,網上衝浪等。獲取我們所需要的相關信息。網絡給我們很多的便利。要知道這些都是基於一個個網頁的基礎上的。

在饒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解網絡的大體之後,讓我對網絡產生了有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我知道了怎麼製作網頁,怎麼讓網頁更加美

觀,主流網頁的一些設計成功之處。這使我的視野開闊了很多。也可以用一些專業詞語來交流溝通。有些時候我真的有點感覺到自己就是一個很瞭解網頁的“內行人”。但是對有些很專業的人來説,我只是瞭解了網絡設計的設計流程和一些操作方法。老實際的操作的演示讓我們能過更清楚的知道沒一個操作。更直觀的讓我瞭解網頁設計的全過程。在我自己設計網頁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好的標準。在不知道怎麼設計的時候我會用網頁設計教程來做參考。使得我能夠在課下也能温習自己不瞭解的炒作。

在這網頁設計課中,我不僅學習到了一些基礎的網絡網頁知識。還使我交到了很多新同學。饒老師隨和、親切地對待我們,還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在南大南院的學長學姐的故事——約客便利店、金塔正裝等學生創業成功的事,讓我們思考了我們的人生,使我們有很好的職業規劃。

第13篇

接近六週的化學史選修課結束了,體會很多,感觸也很深刻。化學史看似平淡無奇,在為期六週的學習中,我們系統性的瞭解了關於化學的起源,發展以及無數科學巨人在化學留下的光輝,我們瞭解古代應用化學的領域,從人類生存過程中對火的使用,在絢麗的陶瓷中窺視古代化學工藝,從對金屬的冶煉中,在戰場上領略古代化學冶煉的古老與精湛的技藝。我們也能深深地體會出中國古代化學的光輝,中國,一個古老的國度,擁有五千年的歷史與文化,陶瓷,一箇中國的象徵,古代的陶瓷精美仍然是現代人陶醉其中,有的唐三彩,有享譽全球的宋代五窯,明青花瓷依舊吸引世人的目光。同樣,在這個古老崇尚武力的國度,武器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的鑄劍師歐冶子,干將莫邪,有的吳王劍與越王劍,有的魚腸劍與湛盧劍。劍,在戰場發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之中,是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也是華夏兒女共同的驕傲。在化學史中,我們領略了偉人的身影。有推動化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波耳義,有發表原子論的道爾頓和分子學説的阿伏伽德羅,有發現電子的湯姆森,有推動元素週期論發展的紐蘭茲,邁爾,尚古多,有建立較為完善的元素週期律的科學巨人門捷列夫,有辛苦勞作,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的居里夫人,富蘭克林·····

化學的發展日趨於完善,近代化學的成就更是不勝枚舉。有那些把終身都奉獻給科學而未成家的紳士化學家,有卡文迪許,有那些在研究的同時,不忘培養後人的大師,有舍勒發現法拉第之美譽,有法拉第培養麥克斯韋的史話,有李比希投身化學教育的先驅,正是這些偉人,在追求真理的同時,傳承了教育的先驅,他們既是開拓先河,同時肩負傳承的重責。現代化學依舊繁榮。現代的化學發展趨於實用性,從導電樹脂的發明,到熒光蛋白的發現與改造,從鈀聯交偶反應的使用,到單層石墨烯的剝離。化學更加趨於實際,但是,在理論化學依舊有巨大的成就,譬如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鮑林創立電負性學説,現代的量子化學更是從微觀的角度去揭示化學世界,化學不僅有實踐的經驗,更有了系統的理論支持,使之更加完善的稱之為科學。通過學習,明白中西方之間的差距,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是化學最早起源地之一,然而卻沒有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本人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中西方對比,不難發現原因。首先在大的社會背景,中國是典型的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為主體,作為主體的國民難有可支配的資金去從事研究。第二點,出現在人文方面,中國的封建思想禁錮了人民的思想,而西方的科學崇尚自由,西方的文藝復興極大地促進了思想的解放。第三點,精神上出了問題,對比西方,中國古代缺乏專業從事化學事業的先驅,人們研究化學往往追求長生不老。第四點,教育問題。

這一點很有戲劇性,古代因缺乏理論而阻礙了科學發展,古代的教育嚴重傾斜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近乎空白,現代的應試教育讓實踐動手變成國人難以跨越的溝壑。總結:六週的學習很輕鬆,也很愉快,老師平和,同學之中也能有專注不懈的,在化學史課,我們收穫的不止是知識,還有來自先驅們的鼓舞和啟迪,通過學習,相信更多人投入學習,投入追求科學的偉大事業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