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培訓的心得體會7篇 "探索互聯網培訓:我的經驗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7W

互聯網培訓不僅方便快捷,而且隨着時代的進步,這種教育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本文將分享作者的互聯網培訓心得,探討其優勢和挑戰。

互聯網培訓的心得體會7篇

第1篇

我於1988年參加工作,剛參加工作時,也許是工作不夠深入的緣故,自我感覺所學知識還能滿足工作需要。

近年來,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法制觀念的提高以及對科學知識的追求不斷深入,使我深感自身知識的貧乏。於是,我想到了必須為自己充電,拓寬知識面,使自己更加適應工作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和特點,xx年我報考了山大網絡的護理專科學習。

兩年來,在老師的關懷下,我克服重重困難,虛心求學,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要説網絡學習有哪些體會,我想可以用恆、擠、勤、用四個字來概括。

一是恆,即網絡學習必須持之以恆。沒有一顆恆心,是達不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的。網絡學習是在職學習,既要搞好本職工作,又要學好專業知識,加之我在醫院服務單位工作,服務的對象是病人,三班倒,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學習與工作的矛盾,學習與家務的矛盾,都隨之出現,要解決好這些矛盾,就必須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再加上我所選的護理專業,枯燥、單調的課程內容更是對我的嚴峻考驗,那些繁複的護理知識很容易讓人產生半途而廢的念頭,此時若沒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學習是不會持久的,正是我有了一個恆心,所以,三年來我能夠認真地學習教材,按時參加面授,完成規定作業等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

二是擠,除按固定時間學習外,主要是需要擠時間學習。病人較多,日常工作很忙,還有孩子、家務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不嚴格要求自己,很難有學習時間。魯迅先生説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我想我必須像擠海綿中的水一樣去擠時間學習,見縫插針。

除了在醫院充分利用閒餘時間看書學習外,回到家裏,更是想辦法不讓孩子影響我的、學習,這就需要恰當安排時間,這樣的話,時間就必須從休息中摳出來,也就是從睡眠時間中往外擠精力,把教材經常放在牀頭,臨睡前,看一會兒書。

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睡前學習的習慣。這樣既不耽誤學習又能照顧到家庭,可謂一舉兩得。

另外,我更珍惜星期日的富足時間,捨不得把時間都用在家務和應酬上,往往是抱着能學多少就學多少的態度,抽空就學,時間長了,這樣的生活雖然緊張和疲勞,但卻愉快而有意義。

三是勤,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只有勤學善記才能有所收穫,特別是護理專業更是需要如此。那些枯燥無味,而且容易混淆的護理操作知識,往往是看了幾遍一合書本又忘記了,我就想辦法與遺忘作鬥爭,除了要認真領會其中的含義以外,更主要的就是需要勤學勤記,讀懂想通,想的多了,理解也就加深了,記憶也更牢固。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有回報,我的成績不就是這樣的證明嗎?

四是用,即學以致用。在自學過程中,我一邊學習護理的基礎知識,一邊注意它在工作中的運用。我運用所學知識,對患者耐心細緻地進行護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對我的工作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回顧一年來的網絡學習,我深深體會到,要想學到知識,並取得好成績,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只有鍥而不捨,才能金石可鏤,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自學是不可能持久的,也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績。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繼續努力學習,認真搞好本職工作,為推動我國的護理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互聯網培訓的心得體會7篇

第2篇

前兩天從網上看了一篇題為《兵器的春天》的文章,作者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尹家緒同志。讀了這篇文章,很有啟迪與感悟。作者提出了一個叫作互聯網思維的觀點,覺得很新穎,藴含深刻的意義。

何謂互聯網思維?作者通過列舉大量企業成功的事例,證明互聯網盈利模式的成功,其實是折射出來的互聯網思維的神奇力量。要想改變口袋,必須首先改變腦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使自己的觀念緊緊跟上互聯網時代的步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具有互聯網思維。作者認為互聯網時代就是跨界競爭。將互聯網思維形象的比喻為是“借船出海”、“羊毛出在狗身上”和“快魚吃慢魚”。這位兵器工業的領航人向兵器工業系統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目前,一場圍繞如何推進改革發展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正在兵器工業系統悄然興起,並持續向縱深發展之中。

應該對互聯網思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互聯網思維確實是改革開放以來提出來的一個很新的觀點。它有着自己豐富的內涵。近年來,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各地區各行業通過互聯網思維模式,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大量事實彰顯了互聯網思維的`神奇力量。互聯網可以穿越時空,打破所有界限,能夠產生和凝聚巨大的作用。過去,我們總以為互聯網離我們很遙遠,與我們所從事的行業企業的工作不搭界,沒有什麼太大太多的關係,其實這種想法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互聯網與我們的工作相通交融,它時刻都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工作實踐中,與我們的工作事業和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可以不懂互聯網技術,但應該懂一些互聯網知識,尤其是應該具備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就是把事業融入世界,站在很高很廣的角度去考慮和處理問題。互聯網不受地域和行業企業限制,與所有行業和企業都是相通交融的。在互聯網世界裏,一切都有可能,而幾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也沒有什麼會永遠屬於你的,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總是屬於你的。有的本來是你多年一直經營的熟悉業務範圍,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卻被別人奪走了。有些看似互不相關的事物可能最後就走到了一起。更有甚者,有的你還沒有來得及看見對手就已經慘敗了。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神奇力量。正如作者所言,銀行巨頭髮現自己的生意被支付寶搶了;電視巨頭髮現自己的生意被樂視搶了;手機巨頭髮現自己的生意被小米搶了。電信巨頭髮現自己的生意被微信搶了。原本都以為自己是行業老大,或者是壟斷企業,但在互聯網世界裏,在市場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你的腦袋轉的慢,經驗不足,處理不及時,即使貌似強大,但也同樣難逃厄運。在這個開放的世界裏,網絡的速度正在決定企業的變化速度。不要幹什麼事情都是過去的一成不變的老辦法,不要總是單打獨鬥,孤立無援。市場經濟需要形成鏈條,凝聚力量再去競爭。也像現代戰爭一樣,需要組建多兵種的聯合立體作戰方式,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所以,要與能力強的企業組成鏈條去競爭去拼搏,要反映快捷,處理果斷,具有實力,適應市場各種情況的變化,做到以強制弱,以快制變,以變制勝。

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需要快節奏、高速度,考慮和處理問題要敏捷,反應要快速。因此,我們必須緊緊跟上互聯網的步伐,用互聯網思維去研判問題,去處理工作。要敢於做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敢於想過去沒有想過的事情,使行業和企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3篇

本人於20xx年10月26日--10月31日至常州參加了主題為“互聯網+時代高職教師綜合素質提升”的江蘇省高職院校系主任(人文社科類)培訓,聆聽了專家學者的精彩報告:

專家的報告深入淺出,見解獨到,剖析到位,使我受益匪淺,現將此次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可以説,“互聯網+”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不但提升了一個又一個傳統行業的層次,也給每一個人帶來了機遇、希望與挑戰。對於中國教育領域,“互聯網+”意味着教育內容的持續更新、教育樣式的不斷變化、教育評價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國教育正進入到一場基於信息技術的更偉大的變革中。

1、互聯網+課程,不僅僅產生網絡課程,更重要的是它讓整個學校課程,從組織結構到基本內容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正是因為具有海量資源的互聯網的存在,才使得高職課程內容全面拓展與更新,諸多前沿知識能夠及時地進入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套餐,課程內容藝術化、生活化也變成現實。

2、互聯網+教學,形成了網絡教學平台、網絡教學系統、網絡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軟件、網絡教學視頻等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幫助教師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學素養,而且,更令人興奮的是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正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先學後教為特徵的“翻轉課堂”才真正成為現實。同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不再流於形式,通過互聯網,完全突破了課堂上的時空限制。學生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地與同伴溝通,與老師交流。在互聯網天地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了最高限度,教師通過移動終端,能即時地給予學生點撥指導,同時,教師不再居高臨下地灌輸知識,更多的是提供資源的鏈接,實施興趣的激發,進行思維的引領。

3、互聯網+學習,創造瞭如今十分紅火的移動學習,但它絕對不僅僅是作為簡單的即時隨地可學習的一種方式而存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學生學習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通過互聯網,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強化,他們在互聯網世界中尋找到學習的需求與價值,尋找到可以解開他諸多學習疑惑的答案。互聯網+學習,對於教師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教師遠程培訓的興起完全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也在互聯網世界裏變得現實,對於多數使用互聯網的教師來説,他十分清楚自己曾經擁有的知識,是以這樣的速度在鋭減老化,也真正懂得“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道理。互聯網不但改變着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技能,同樣也改變了教師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他不再以教師的權威俯視學生,而是真正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與他們共同進行探究式學習。

高職院校要培養一體化人才(交叉融合型人才),需要學生能服務、懂設計、知營銷,在重視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基礎上更加重視關鍵能力的培養,要走產學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道路。

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通識教育自成體系,重視責任素養和創業能力的提高,變教材為“學材、習材”、“學做一體”,編寫互動數字課本,配套資源要起到導學、自學、促學和督學的作用。高職院校要着力開發精品課程、網絡課程、視頻公開課等,實行開放學習、微課堂、微型課、微電影、微視頻、微講座、微學習等教學模式,利用交互式白板、筆記本電腦、電子閲讀器、維基百科、投票器等資源,抓住慕課微課等在線開放資源,實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大力推行互聯網+時代的高職教學改革。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互聯網+時代高職教師綜合素質提升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更新了理念,擴展了視野,今後在工作崗位上,我會將此次培訓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教學實踐和管理工作中,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以迎接互聯網+時代給出的新機遇新挑戰。

第4篇

此次青島之行,真的令自己眼界大開,腦洞頓開,因為此行讓我瞭解到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也讓我真正意識到“互聯網+教育”思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明白了翻轉課堂它不僅是模式,它更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不二法門。

我一直認為互聯網+教育它只是一種高大上的東西,我們只能對它敬而遠之,並不實用。現在才真正認識到,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內涵豐富,我們又該如何理解,竊以為我們首先應該理解何為互聯網+教育,真正意識到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我們教育領域中,一場信息化的顛覆性變革正悄悄地發生着。著名經濟學家湯敏曾有這樣一個設想:如果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課程被大部分印度年輕人掌握了,10年後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印度年輕人都是哈佛或斯坦福畢業的。而中國的青年人才還是傳統教育教出來的,怎麼跟人家競爭?

時下,上網逐漸成為中國小生們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青島開發區實驗中學,昌樂二中哪裏的學生在學校網站上下載作業,在qq羣裏討論功課以及上網搜尋資料等等已成為中國小生們學習和生活的習慣。可以説,隨着時代的變遷和高科技的發展,以及家庭電腦和網絡越來越普及,網絡已成為中國小生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好幫手。通過網絡,既有利於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強與老師以及父母之間理解、溝通與交流,讓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是的這些東西我們我們不能複製,但我們是否可以借鑑一些呢? 互聯網具有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的特點,這一特點我們不能否認。互聯網在中國小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併成為中國小生們學習的好幫手。這不但有利於提高中國小生上網學習和交流的能力,幫助孩子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而且還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養成中國小生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良好行為習慣。這樣的一個好工具我們應該怎樣利用,怎樣開發,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截止20xx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户達到5.57億,佔中國網民的85.8%。互聯網用户從pc端向移動端遷徙已成定局。在線教育從pc到移動再到智慧互聯也已是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是否也能在這方面做些文章呢?我們實驗國小也作了嘗試,例如:我們建立了各種羣,教師羣,班主任羣,家族羣。我們是否還能向更深更廣的維度開發呢?

我們應讓“互聯網+教育”托起實驗國小未來和希望。我們學校要想成為更廣區域的名校,強校,我們可以制定“互聯網+教育”計劃,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大力發展智慧教育,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影響,增強孩子駕馭網絡和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的能力,教育他們逐步掌握從網絡獲取、傳遞、加工和處理各種有益信息的能力,從網絡上獲取新知識,不斷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競爭力,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互相交流學習和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以達到學習和教育的目的,真正讓網絡為我們的孩子所用,促進中國小生健康茁壯地成長。

我們要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首先,教師應該擺脱傳統教育模式的心態和思想。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應調整好心態,應該以學生的視角,以服務者的姿態進行教學,打造互動、個性、靈活的課堂氛圍。其次,不排斥互聯網技術,把互聯網做為提升教學質量的方式。個性化教學,是互聯網教育區別於線下教育的最大特點之一,教師要善於主動運用大數據進行個性化輔導。可以預見,未來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必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教師需要善於利於互聯網技術,讓自己重塑,使教學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這樣教師的競爭力才會不可撼動,才會使教師的職業得到不可想像的發展空間,讓互聯網技術迴歸為教學輔助利器的本質,終歸人的智慧是一切新事物的起源。

我們的每一位教師具有了互聯網+教育的思維,技術層面的問題將會迎刃而解,但這還不夠,我們還應該有新的教學理念,我們不照辦翻轉課堂的模式,但我們可以引進翻轉課堂的觀念。觀念決定行為。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行為。只要我們去做,我們還是大有可為的,我們的學生在預習 的時候把預習部分轉化為觀看視頻,其效果我相信會更好。其實這就是先學後教的預習化,仔細剖析該教學模式,基本上與我們的先學後教非常相識。,從這點上看,翻轉課堂有相識之處,異曲同工,形式相識,目的一樣。最終還是讓學生先預習,只不過是學生預習的材料豐富一些,伴有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把預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於學生的預習罷了。從課堂教學的流程來看,都是先學後教,然後課堂上學生探究,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小組合作化。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就是佈置好任務,然後有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合作探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只是一個任務的安排着,學生是任務的研究者、執行者和探索者。 從該種教學模式來看,他的起源還是源於我們的杜郎口。俗話説:“懶人推進了世界的發展”。正是這種原因,由於“懶教師”的出現,才產生了“勤學生”。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學為本的教學觀,以生為本的學生觀。只有定好位,才能做好“在其位謀其政”。才能真正在課堂上把老師解放出來,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才能讓以學定教得以實現!

翻轉課堂它是一種理念,它是是對傳統課堂的一種翻轉,只要我們去不斷探索,我相信我們會找到我們獨具特色的翻轉課堂。而對互聯網+教育思考和利用則會為我們的教改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一定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特別是網絡新技術,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我將嘗試一下微信與教學的融合,探索出微信的潛在的教學資源。同是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和技術支持。在教學中要深入貫徹“以學定教”的理念,加大預習環節的力度,努力提高課堂效率,積極探索翻轉課堂本土化融合。

第5篇

通過這次電視電話遠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讓我深切的感覺到如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世界已經開始全面網絡化、信息化。互聯網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已成為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促進社會交流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全球互聯網產業正處於大變革、大發展的歷史時期,新技術新業務不斷湧現。互聯網產業、市場和業務等領域的不斷創新和突破,中國互聯網產業實現了與全球的同步發展,並在互聯網發展規模、業務應用服務創新、企業競爭發展等多個方面取得了突出進展。同時,互聯網產業產業領域的快速發展,使得互聯網已演變為社會生產的新工具、經濟貿易的新載體、公共服務的新手段,帶動了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具體來講,我國互聯網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國互聯網規模體量不斷壯大。中國網民總數已超6億人,其中手機網民近80%;寬帶接入用户總數達1.87億户,域名總數達到1500萬個,網站總數300多萬。

二是互聯網應用服務創新層出不窮。網絡應用更加多元化,即時通訊和社交應用迅猛發展,休閒娛樂、移動支付、位置服務等新技術、新業務、新應用正在不斷湧現,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創新日趨活躍。應用服務已形成持續擴大的千億級市場。

三是互聯網帶動信息消費穩步增長。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激發了人們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信息產品和語音通信、寬帶接入、數字內容和軟件等信息服務的消費需求,電子商務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信息消費已成為引導消費、提振經濟的新動力。今年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已經達到2.07萬億元,同比增長20%。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近5萬億元,同比增長45%。

郵政新開發的“惠民優選”服務網站,顧名思義就是電子商務,瀏覽商品、購買、付賬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而一個完整的電商體是需要互聯網這個載體的,比如京東、阿里巴巴網站都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成為一個網上服務體,而這個服務體所要從事的服務是需要龐大的互聯網技術支持的。在互聯網支撐下的電商時代是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的,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互聯網思維。我們郵政的電商網站,需要我們用智慧的結晶,在網站、手機上面呈現給客户。

第6篇

經過這幾天的學習和參觀,我收穫良多。通過多位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多個商業園區的實地參觀,我充分了解了“互聯網+農業”的重要性。下面就我第一期的學習,談談自己的體會。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全國上下正在謀劃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產業跨界融合,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領、支撐作用的新業態、新產業。農業是“‘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核心領域之一。

通過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互聯網+”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墾區金融、墾區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互聯網+”助力智能農業和墾區信息服務大提升。智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是今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特徵和基本方向。“互聯網+”集成智能農業技術體系與墾區信息服務體系,助力智能農業和墾區信息服務大提升。

同時我也深刻了解到“互聯網+”對農業具體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加快實施“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智能管理,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點突破農業傳感器、北斗衞星農業應用、農業精準作業、農業智能機器人、全自動智能化植物工廠等前沿和重大關鍵技術;建立農業物聯網智慧系統,在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領域廣泛應用;開展面向作物主產區域、主要糧食作物的長勢監測、遙感測產與估產、重大災害監測預警等農業生產智能決策支持服務。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助力農業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實現

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墾區的可持續發展。集中打造基於“互聯網+”的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環節的互聯網化;構建“六次產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助力休閒農業和一村一品快速發展,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閒價值和文化價值。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墾區“雙創”行動,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激發墾區經濟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積極落實科技特派員和農技推廣員墾區科技創業行動,創新信息化條件下的墾區科技創業環境;加快推動國家農業科技服務雲平台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搭建墾區科技創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引導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資源、科技知識等現代科技要素向墾區流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加強農業國家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落實“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五是“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破解“小農户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實現農產品增值,促進農民增收。鼓勵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積極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網絡化運營體系;積極推動中糧、中化等大型農業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台,推動農產品網上期貨交易、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糧食網上交易等;加快推進美麗墾區、項目建設,實現優質、特色農產品網上交易以及農產品網絡零售等。

以上是我通過學習後,對“互聯網+農業”的一點認識,我也希望通過我的理解,發揮自身微小的力量,助力墾區“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在新的改革浪潮中,跟上時代的步伐,為墾區互聯網+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7篇

第一次參加互聯網新聞培訓,做為一年從事手機報、wap站點工作5年的網站編輯而言,通過這次培訓,收穫很大,對自己的新聞業務能力有進一步的提升。

對於此次培訓,感觸最深刻的是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翟老師在給我們授課時講到的,做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對新聞事件的認知與認知下的傳播。翟老師的這句話,我理解為透過現象看本質。做為一名網站編輯,目前大多數網站的考核是以每天新聞更新數量以及點擊率為標準,在這個標準下,就造成許多編輯為追求數量及pv而忽略新聞事件真相的探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做為一種新聞工作者,我們應該有一種對真相探索的慾望,但在網站信息爆炸的環境下,很少有領導或編輯會按這個要求去做,因此在工作中就會出現許多錯誤,在輿論導向上就會出現偏差,媒體做為一個宣傳口,如果自己都出現這種錯誤,網友看到後又會有何反映,可想而知。

週三下午魏正新老師在給我們講依法辦網的幾個要求時,對互聯網法律法規的認識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授課結束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目前中央、地方以及商業網站的編輯有多少人知道《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知道的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讀過。如果我們的編輯掌握這些法律法規,在工作中是否會規避一些錯誤的發生呢?所以編輯通過考試持證上崗是檢驗是否為一名合格的網站編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xx年大學畢業剛來到網站時,參加過網站對新聞、論壇以及博客的跟貼審核工作,對這項工作有切身體會。當發現網友在網站的留言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時,自己許多時候的確認及刪除兩個按鈕都會思考很長時間。也經歷過藏頭詩、虛假廣告代碼等一些反審核手段,概括起來就是“魔高一遲,道高一丈”。對審核的一些標準基本是通過實踐積攢經驗,也曾栽過跟頭,水軍、廣告、淫穢信息層出不窮。劉正榮老師談到互動跟貼的11條管理標準,這些標準應該傳遞到各個網站每一個管理互動人員的手中,讓他們以此為參考。

各家媒體手機報及客户端現狀分析目前各家網站媒體在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先以客户端為例,商業媒體跟國家及地方新聞網站的區別有天壤之別,當商業媒體的客户端下載數量都以“億”為統計單位時,中央及地方新聞網站還還在以“萬”為統計單位,在討論中,一些地方媒體甚至於以“千”為統計單位,這個差距是巨大的,原因囊括網站投入、研發技術、運營團隊等多個方面。在手機報方面,近兩年雖然已經屬於“夕陽產業”,但三大運營商用户量已經達到千萬級別,我們還在十萬甚至於更少的級別是徘徊。地方媒體明顯比中央媒體有優勢,在柯飛寧老師給我們講課時,簡單統計一下。除去運營商及鳳凰經營的手機報,其它大多數全是地方媒體,這兩項對比很值得我們中央媒體檢討與思考。

以上為這次培訓中印象最深的體會,這次培訓結束後,會將一些學習心得傳達給網站的編輯員工

週二下午小組討論環節個人感覺氣氛很好,跟課堂上講課提問形式還是有很大區別,課堂提問是單對單,小組討論相對氣氛更活躍一些,大家可以一起討論目前手機報及客户端發展的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相互交流經驗,總結自己在客户端上存在哪些的不足,相互吸取經驗。

定期舉辦針對手機報及客户端各大網站相關負責的培訓及交流

目前客户端還屬於一個新型事務,在新聞資訊方面,app的發展趨勢是不明朗的,未來是wap站點為王,還是app佔據主流都不好説。在新聞資訊方面,wap站點相對app更適用於新聞資訊,app無論是盈利模式還是發展方向侷限性太大。比如ios系統,更新一般就需要蘋果商店審核,如遇突發情況,在形式改動方面沒有wap站點靈活度高。希望可以定期為舉辦針對移動互聯網的培訓,給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雖然每期培訓都會建qq之類的聯繫渠道,但效果有限。

目前中央媒體跟商業媒體無論是在技術、研發、推廣等方面都無任何可比性,我們內容再好,影響力有限。建議上級部門充當橋樑紐帶作用,在推廣方面給我們提供渠道上的幫助,尤其是近幾年低端智能機的普及,裏面很少內置中央媒體客户端,目前國產機智能機市場佔有率很高,我們希望可以一些國內大的手機廠商合作,把客户端內置到手機系統中,但是在這方面我們處於劣勢;或者每年舉辦一個客户端評選等等,提高中央及地方媒體在手機用户的影響力及傳播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