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禮儀故事6篇 《千年禮儀,傳承不滅》:探訪中國古代禮儀的傳奇故事

來源:巧巧簡歷站 9.84K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久負盛名,其中藏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豐富了我們對古代禮儀的瞭解,也展現了古人對儀式和禮貌的重視。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些有趣的中國古代禮儀故事。

中國古代禮儀故事6篇 《千年禮儀,傳承不滅》:探訪中國古代禮儀的傳奇故事

第1篇

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則“孝傳五世”的故事。

故事是説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雙親,温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牀服侍,親自做湯熬藥。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他的.孝行被整個家族引為典範。所以後代子孫人人效法,尊老愛幼,兄弟團結,夫婦和睦,妯娌相親。以後陳氏家族五代同堂傳為佳話。宋皇樹坊旌表,賜額曰:“孝門陳君”,百姓則稱其為“陳孝門”。後人作詩讚曰:至孝事親世頌揚,子孫代代仰遺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動楓宸詔表彰。

這則古代故事告訴我們,孝順是需要言傳身教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兒女孝順自己,那麼首先應該從自己做起,孝敬長輩,做好榜樣作用,這樣一家人不僅和睦,而且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能夠得到傳承。

中國古代禮儀故事6篇 《千年禮儀,傳承不滅》:探訪中國古代禮儀的傳奇故事 第2張

第2篇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説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着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第3篇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説: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第4篇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説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説,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一驚説:“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説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第5篇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着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牀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第6篇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説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裏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説: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説: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鈎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