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教學心得體會5篇 "校園教學心得:洞察學生 成就卓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W

“校園教學心得體會”是一個關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重要主題。本文將分享一些教師們在校園教學中的心得體會,探討他們在教學中的實踐和經驗。通過這些分享,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進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環境。

校園教學心得體會5篇

第1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寫作能力等,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寫作能力的培養卻常常讓老師和學生都叫苦不迭,老師們抱怨學生下筆無物,沒有真實感受,學生們則真的文章空洞,無話可説。

10月27——28日,我聽了十一節作文教學課,可謂精彩紛呈,各具特色,但都不乏一個共同特點:注重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和主動意識,進而使學生產生表達的興趣和願望,為我們展現了一種全新的作文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爭相表達,下筆滔滔不絕,真正體現了課程標準中“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這一理念。

新課標指出:習作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我認為要想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一定要做足熱身工作,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或者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或者是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如陳小妮老師《小動物素描》的教學中,首先從現今學生們最熟悉和喜愛的小雞入手,將學生的思維自然的吸引住,產生進一步學生的興趣,羅秋老師《二十年後再相會》老師課前的歌曲也很好的拉近了師

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較快進入學習情境,在興趣的帶動下學生就一定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要讓學生説真實、實話、心理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真實的生活還原給學生,當真實的生活情境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時,他們會倍感親切,自然紛紛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此時的發言就會變得靈活,生動起來,韋春柳老師《吹泡泡》這一課就是這樣,他由學生們喜歡的遊戲入手,讓學生先玩遊戲,再引導學生寫出遊戲過程,一切水到渠成了,李曉老師的《感受母愛體驗真情》則是從學生的親身經歷入手,讓學生充分自由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有貼近了學生們的生活,才能讓他們真正做到有話可説,表達真情實感。

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當學生將真實的生活還原到課堂中時,只是一個個零散的片斷,怎樣讓這些片斷化成生動的文字呢?需要老師們的真效引導了,應該把握住這些細節,以語言、行為、動作上的鼓勵,引導幫助學生展開大膽的想像,例如韋春柳老師《吹泡泡》這一課有這樣一個環節:在輕快的音樂中,老師用語言引領,學生想象你想讓泡泡飛到哪去?在想象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充分大膽的發揮了自己的想象,接下來的語言表達可以説得心應手,此時再動筆去寫,就早已成竹在胸了,老師們的有效引導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習作能力。

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大膽的想象,學生不會再無話可説,但寫作還需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的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少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積累好詞佳句,並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來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文采飛揚,同時,要想給學生有效的引導,我們自身的語文素養也要不斷加強,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讓自己成為一條涓涓細流,才能保證為學生提供新鮮的生活源泉。

綜上所述,我想在實際教學中,只要能貼近生活,注重有效引導,挖掘真實感受,作文教學將不再可怕。

校園教學心得體會5篇

第2篇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尚義縣20xx年國小語文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培訓活動。此次活動中,對我觸動最大的是趙建中老師的四年級作文教學和講座《如何引導學生寫作》。

張建中老師是全國語文培訓的首席專家,張老師已經62歲了,從給學生上課到給我們講座,這三個小時內始終一直站着,只見他時而彎腰親切地和學生交流;時而用他那温暖的大手拍拍孩子的肩膀;時而又翹起大拇指微笑着誇讚學生。他高大的身材微微地向前傾着,語重心長地引導學生、熱情的鼓勵學生、毫不吝嗇的肯定、讚賞學生。就是這樣一個60多歲的老人,他卻能背不計其數的文章!為了讓我們能理解國小作文的教學技巧,他不厭其煩地像對待學生一樣慈祥地給我們講解。張老師一上台就直接告訴我們説:“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孩子們自己的手寫自己的生活。”的確,張老師的兩節課,沒有用太多ppt,也沒有用cai課件。但是,兩節課裏雖然沒有花裏胡哨的東西,卻無處不精彩,無處不實在。

當然,最令我難以忘記的是他對學生作文的指導。這次親自聆聽張老師的作文教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僅要做好寫作前的引導和寫作中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寫作前的教學設計,一個好的預設,就是一節成功作文課的基石。當學生們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寫作後,張老師開始了對學生作文的點評。只見他全身心地傾聽學生讀,並且時不時的指導、點評幾句。對於寫的很空洞的,不符合實際的內容,張老師會再次嚴格要求孩子去仔細觀察,用通順的

語言去表達。很有耐心的教孩子們説完整的話、以及用詞的準確。這節課張老師主要是讓孩子們寫寫新結識的老師,重點是外貌描寫。鼓勵孩子們走到教室後面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師們交談、交朋友,孩子們剛開始還唯唯諾諾,很膽怯,但是後來慢慢的和老師熟識了,聊了有關工作、學習、讀書、理想等方面的問題,這就是為孩子們創設了寫作的素材,並且為孩子們提前預設了好多的詳細提綱,讓學生們有的放矢,覺得寫作並非是一件難於上青天的事情。其實寫作來源於自己每天的生活瑣事。張老師教學語言的準確得體、機智巧妙和詼諧幽默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對學生作文點評中,他對學生的習作逐詞逐句地進行點評,儘量要求學生文從字順,表達清楚,這個環節體現了張老師高超的語言藝術。張老師留給我印象深的還有他對語言表達的重視。在進行回答簡單問題時,每個詞語該怎麼讀他都有要求,特別是指導説話結巴的、句子説不完整的同學。當時,有個男生被抽起來讀自己的習作,讀得非常吃力,張老師叫停説:“你知道老師的要求嗎?必須要説完整的一句話,再讀。”直到學生讀出正常正確的語調才讓他過關。張老師的教學方法讓人借鑑的地方太多,我都不能一一舉例了。他在最後和我們交流時告訴我們,作文教學的關鍵就是要從基礎抓起:要重視讀書的習慣。他反覆告訴大家:作文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如何感悟生活,如何用表達自己情感的語句去書寫。在今後的作文教學中,我將認真研讀張老師的高超教學技藝,學習他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

第3篇

語文教學需要語文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而鄒老師這一個有關作文教學經驗的介紹,恰恰告知我們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怎樣抓住適時的機會提高學生語言表

陶行知先生説:“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深處。”學生有極大的可塑性,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滿懷信心去關心他們,用愛心去撥動他們的心絃,用智慧,去叩開品德不良學生的窗户,為他們錯奏的青春旋律正音,幫助他們重新譜寫一曲優美動聽的青春之歌。鄒老師對於作文有難度的同學便降低要求,只要這樣的同學的文章中有一個好段,一個好句,哪怕一個好詞,鄒老師都會及時給予鼓勵,極大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再聽鄒老師面對學生有進步的學生給予的話語“你真是一個小才女”“你怎麼能想出這樣的詞,真是太棒了”……作為一個孩子當他聽到從老師嘴裏發出肺腑的激勵語怎能不開心,怎能不願意作文呢?

大部分學生害怕作文、應付作文、抄襲作文,面對作文無可奈何,對寫作不感興趣,帶着一種牴觸、無可奈何的情緒去寫的,這種情況長期下去就會使學生厭惡作文,寫出的文章乾巴巴的,從而永遠失去

學習作文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歸其原因就是這樣的學生的內心是空的,一個內心是空的學生怎麼又能寫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呢?鄒老師作文經驗介紹裏所説的小遊戲、品食品、做積累……又給我們提供激發學生寫作的平台,同時也使我知道只要我們願意給孩子搭設一個感興趣的平台,他們便會在作文中書寫中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葉聖陶老先生説:“訓練學生作文,必須注重於傾訴他們的生活積蓄。”凡是緊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作文題,功底再差的學生都能有話可寫,甚至有的學生還會有超常的表現,相反,寫作內容若是學生比較陌生的,學生的寫作就只能是憑空捏造、生搬硬套,作文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鄒老師引導學生會作文的一妙法便是適時利用現時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時機:一場雨、一場雪、班級突發事件、班級和學校組織的活動……引導學生隨時隨地作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怎能

讓學生愛寫作文,會寫作文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追求,今天的劉老師運用短短的四十分鐘幫我們更清新地明確從事此項工作實施策略,今後我會將所聽、所感、所想於自己實踐相結合,引領我的學

第4篇

針對以上問題,如何來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呢?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呢?

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願望,有一種衝動想把自己想説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根據學生的思想情況,命題為《××,我想對你説》。又如根據學生最喜歡做遊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遊戲內容,遊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遊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遊戲後組織學生説過程,討論從遊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説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有興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悦,並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範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後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還可以鼓勵並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等。

第5篇

許多語文教師談到作文教學時,感到很頭痛,現就結合我二十年的語文教學經歷談一談在作文教學上的一點感悟。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中,我感覺到大部分學生以為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麼,對作文失去信心,不樂於寫作文,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面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有着直接的關係。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鉅與困難。那麼,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聯繫我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慾望和興趣;其次是覺得沒有什麼可寫。所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顯得尤為重要。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的形式方法多種多樣。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學要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迴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不要輕易規定作文命題,束縛兒童的個性。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會形成兒童寫作能創造出他們眼中的繽紛的世界。作文是一種創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產生語言貧乏,內容千篇1律,思想僵化,缺乏兒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徵,創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作文的快樂。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有感可發,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要引導學生勇於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究。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例如:學生在勞動課上通過參加勞動,親身經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寫勞動課的作文,學生就能把在勞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真實、生動、感人,就能把勞動的激烈場面寫得真實具體。星期天學生參加了家裏的收割麥子的勞動,

有些學生就把他們的勞動經歷和感受寫進作文裏,有寫勞動辛苦的,有寫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裏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着實讓人感動。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真情實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胡編亂造,假情假意,説空話。

一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緻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麼特徵,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慾望。

二要在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葉聖陶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緻推敲的優秀範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並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每位教師在教學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鑑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三是要在長期的課內外閲讀中積累優美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閲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湧,下筆如神。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有情而不能抒發。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閲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

學生作文雖不是作家的創作,也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要反覆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

要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機構是文章的骨架,具體生動則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構成鮮活的生命體,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

教師對作文的批改講評是作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講評,肯定他們在作文中的優點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與失誤,還要強調師生合作評議,學生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養成勤於修改的好習慣。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的優點、閃光點,一定要提出表揚,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悦,進而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鼓足他們樂於作文的勇氣。

這是我在作文教學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師只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沐浴下,引導學生立足與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師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一定會改變不願意寫作文的局面,每個人都會樂於作文,樂於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當做負擔去對待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