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主題2篇 "邁出新的起點——開學第一課的重要意義"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8W

《開學第一課》是學校組織的新學年第一次集中教育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同時,開學第一課也是學生對新學期的期望、憧憬和信心的開始,是新學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開學第一課》主題2篇

第1篇

燃起愛國之火童年對每個人來説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象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説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説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歎説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着“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開學第一課》主題2篇

第2篇

華夏五千年悠悠歷史,積澱了多少文明與滄桑;川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傳承了多少信念與希望。中華民族面對挫折而不倒,歷經劫難而不衰,原因正是凝聚在人們的心中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愛國是猶如屈原般,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終生為了國家,正直而行,竭忠盡智,將個人的命運融入國家的命運。面對着大勢已去的楚國,不願與國家分開的詩人,將自己的身體與靈魂一併投入汨羅江中化為永恆。愛國是猶如杜甫用七寸之筆,寫盡人間疾苦;用一腔熱情,寫盡滿腹感慨。在安史之亂後國勢衰微的大唐帝國前,見之而泣,聞之而悲,目睹長安城的荒涼,竟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愛國是《木蘭詩》中: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英雄氣概,愛國是陸游筆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臨終囑託,愛國是岳飛精忠報國,直搗黃龍,還我河山的錚錚誓言,愛國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壯志。愛國是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愛國是孫中山為救風雨飄搖中的中華民國而奔走,越挫越勇,永不言棄;是毛澤東在窯洞裏點燃的星星之火燎原;是鄧小平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暖大地。但愛國並非一定要作出轟轟烈烈的事蹟名垂青史,平凡的生活,亦能體現愛國的真諦。愛國是猶如賽場上奮勇拼搏的運動員,強忍着身上的多處傷痛,為了那小小的一分拼盡全力。愛國是猶如實驗室裏忙碌工作的科學家,為了得到一個精確地結論,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着繁瑣的論證過程。愛國是猶如三尺講台無私奉獻的老師,為了使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都能聽明白,不厭其煩的解釋一個簡單的問題。愛國是猶如病牀邊救死扶傷的醫生,為了使每一位患者儘快康復守護在崗位上不分白天黑夜。愛國亦猶如大公無私的幹警,為了人民的生活安定,常常使自己置身危險當中,而渾然不知。愛國是每一個學生都認真的學習,是每一個農民都勤勞的耕作,是每一個職員都努力工作,是每一個軍人都無私奉獻。愛國無論是在紛繁的亂世還是在祥和的盛世,無論是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愛國的真諦只有一個:每一個人都將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