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樂教師心得體會6篇 掌握音樂教學的祕訣:一位音樂教師的思考與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W

最新音樂教師心得體會,是一些音樂教師通過實踐總結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這些經驗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啟發更多的教育者去探索音樂教育的更深層次。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最新的音樂教師心得體會,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提供更好的學習與借鑑。

最新音樂教師心得體會6篇 掌握音樂教學的祕訣:一位音樂教師的思考與感悟

第1篇

音樂是時間的、表現的藝術,在眾多藝術門類中,它的創造自由度是最高的。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過程並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它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的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的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是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極具開放性的。如何使教學過程開放,為學生拓展更廣闊的音樂學習空間呢?在學習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後,我得到了許多的提示。

“在生活裏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教育內容必須儘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會有多樣性,如果都是機械被動地發展,那將來都是一個模子。”在具體教學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質教育講的也是個性、創造,一切陳腐的、機械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是錯誤的、有害的,必須堅決抵制。對於理論的學習怎樣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實踐呢?

我覺得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對於培養有個性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提高音樂技能和培養音樂特長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課外音樂活動就是音樂與生活相連接的橋樑。課外音樂活動的開展可帶來眾多的好處。

突出“趣味性”,激發音樂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音樂活動打破課堂的侷限,正式企求以豐富多彩、活潑趣味的內容和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而突出“趣味性”,可以張中從三個方面入手:精心選擇富有童趣的音樂作品。精心設計富有遊藝性的活動形式,適當的組織音樂競賽活動。

突出“開放性”,拓展音樂領域。課外音樂活動特具“開放性”,部首時間、空間和教材的限制,能讓學生走出魯迅先生所説的“高牆上四角的天空”,充分解放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在廣闊的音樂領域中自由而又愉快地感受、欣賞和表現音樂,發展音樂才能。突出“開放性”,可葱花三個方面入手:走出課堂。把學生帶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靜的.柳樹下、美麗的花壇邊,讓學生在丁冬的流水聲、沙沙的樹葉聲和花香鳥語中去聽音樂、學音樂。充實內容。可以從古今中外的富有童趣或典雅古樸的音樂作品中選擇適合兒童的歌曲、樂曲作為課外音樂活動的內容。拓展時間領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播放音樂作品、組織課外活動,甚至推薦學生在午間、夜晚收看音樂節目。突出“自主性”,培養音樂特長。課外音樂活動在學生愛好和需要的選擇上也較個性化、自主化,對於培養學生的個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組織課外音樂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

因此,讓音樂迴歸生活、迴歸自然是一種創新的實踐,也是培養有個性的學生和發展音樂特長學生的一種嘗試。

最新音樂教師心得體會6篇 掌握音樂教學的祕訣:一位音樂教師的思考與感悟 第2張

第2篇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標誌,關注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修煉,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專業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基本功的修煉不是多餘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勢在必行的。只有修煉好基本功,才能很好的使用,指導自己的教學,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音樂技術基本功實際就是音樂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水平,是一個合格音樂教師的基礎和前提,具體説來就是大中專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所開設的幾門課程:如聲樂,鋼琴,舞蹈,合唱與指揮,視唱,練耳,樂理,欣賞,音樂史,教學法還有層次高一點的和聲,曲式,分析,作曲,配器等等音樂理論和技術課程,這對於今天的中國小音樂老師來説,不存在主課和副課,主修和選修的要求了,即使在讀書期間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選修的課程今天也不得不補上這些必備的科目。

音樂教師的教學創造基本功我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的,一方面是音樂、舞蹈和曲藝等劇本的創作和編導,另一方面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創意和靈性。音樂、舞蹈和曲藝等劇本的創作和編導,實際就是排節目,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中國小音樂老師在學校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排練節目是不可推辭的責任,這件極富創造性的工作曾使很多音樂老師妙筆生花,樂不可言。另一方面,課堂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創意和靈性,被傳統的教學模式禁錮了很久很久。音樂,是具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的藝術,它的特徵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演繹提供了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長期以來,教師習慣於把學生當作教學的對象,知識的承載體。在音樂課堂上,一味的強求學生進行枯燥的知識訓練,不厭其煩的、長時間的講解樂理知識,要學生記住大量音樂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這種做法,極大的損害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因此,老師首先要重新調整自己的位置,變支配者、管理者為協助者,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組織、點撥,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高學生健康的審美意識,為學生創設一個高度自由的想象與創造的空間,通過對音樂的創造和再創造(音樂表現)更充分地理解音樂,熱愛音樂。例如: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作與即興創造:可以是節奏、旋律的即興問答、接龍、重組等,也可以是滲透在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為歌曲配節奏,樂句填空,為旋律即興填詞,命題創作、為歌曲、樂曲編配新的演唱、演奏形式及為歌曲、樂曲配伴奏,音樂小製作,為詩歌朗湧選配音樂,為舞蹈表演選配音樂等。在創作活動中培養學生敏鋭的聽覺;迅速的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與表達;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和默契的相互配合。也就是説,音樂課中創造並不是過分偏重於理論的指導,也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學作曲,以學生作了多少曲作為創造性的標誌。這一切都要求教師本身所具備的創造基本功來完成。

第3篇

面對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國家及時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質教育是一種和諧的教育,它的最大特點則是着眼長遠,從學生終身發展出發考慮,它強調諸方面和諧、協調地全面發展,它關注個性的發展。素質教育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於習慣了應試教育的教師們來説,新的課題帶來了新的壓力。那麼,音樂教師在這種形勢面前應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質呢?

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甚至要舟立潮頭,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的專業素質:

我們説目前存在的“重技能提高,輕理論學習”的傾向,並非要降低目前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相反,音樂作為一門技能性較強的學科,音樂教師必須要有更加過硬的音樂專業技能,但是必須指出,《新課標》已經改變了原先以“唱歌、音樂知識和音樂欣賞”為主的中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提出了以“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為主的內容標準。所以,原先認為“彈好琴、唱好歌”就能做好音樂教師的觀點是極其片面的。就專業技能而言,除了重視原有的聲樂、鍵盤以外,教師的其它樂器演奏、舞蹈、合唱指揮、音樂創作以及其它表演性藝術都必須予以必要的重視。所以在具備某項過硬的音樂技能的前提下,教師應該通過自學、培訓,逐步探索自己陌生的技能領域,逐步形成教師自身的複合性專業技能。因為單一的專業技能不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音樂需求,也不能適應《新課標》綜合性原則。

教育理念是人們對教育實踐及其教育觀念的理性構建。教育理念來源於教育實踐,又指導教育實踐。應該説,《新課標》的實施首先是一場教學觀念的變革。怎樣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是墨守陳規,還是穿新鞋、走老路,還是積極實踐、勇於探索?作為一線的廣大音樂教師,應該成為《新課標》的實踐者。我們認為教師首先要全面瞭解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與現實意義;其次要對課程改革產生認同感,並主動思考與課程改革相關的問題;第三要挖掘以往教育教學中新課程目標一致的經驗與做法,予以借鑑;第四要增強投身課程改革的熱情與信心,積極投身課改實踐。

在知識結構合理的前提下,知識越豐富,有效知識量就越大,教師的創造能力就越強,如果把知識比作一個圓,知識越多,圓的範圍越大,圓圈外的未知領域越多,這樣發現知識的裂縫,捕捉問題的機會也就越多。當今知識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知識的一體化,作為音樂教師光有專業知識顯然是不夠的。《新課標》提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所以,要在教學中實現音樂課堂人文化,教師就必須成為博專型、複合型、開放型的教師。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知識廣博、視野開闊、博學多才,又要學有專長、學有專攻,同時打破自身封閉的知識結構,不斷補充更新新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具有開放型、主動性。

音樂教師能力作為教師從事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所需要的能動力量和實際本領,它是由多種單項能力組成的和諧統一體。在這裏筆者着重談一談教學創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應變能力。一位特級教師這樣説:“教師工作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創造!只有打破常規,敢於嘗試,勇於嘗試的人才能談得上創造。”創造來自於對工作極大的去投入,孤芳自賞、固步自封不會閃現創新火花。作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教學創新能力,因為人們常説,教育家與教書匠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出眾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教師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音樂教師應該由工匠型、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專家型教師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潛心研究,着力提高自學能力、教改實驗能力和撰寫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的能力。

概括的來説一位好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音樂素質:第一,必須掌握足夠的音樂知識和準確的音樂概念,包括基本樂理、和聲、曲式、歌曲作法、配器等有關知識和概念,並能融會貫通地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處理、表現,甚至創作音樂作品,能夠深入淺出地將概念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生動有趣的形象化的東西。第二,必須具備演唱、演奏、舞蹈、指揮、配器等音樂實踐活動的能力,能夠準確、生動、富有藝術感染力地再現和創造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這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時還要求具備第三個方面的音樂素質,也就是音樂素質中最妙不可言的一個方面——良好的音樂感覺。究竟什麼是良好的音樂感覺?雖然對於這一問題至今還沒有統一的答案,但是人們絲毫也不懷疑它的存在和它那獨特的.魅力。我們認為,良好的音樂的感受和把握能力,這一獨特性體現在他的音樂表達上便會形成恰到好處、恰如其分的演唱演奏處理,所謂“增之一分太長,減之一分太短”,就是這個意思。作為一個音樂教師,只有真正具備了這三個方面的素質,才能真正享有音樂,並且能夠把美好的音樂傳達給眾多的學生。

華東師範大學的葉瀾教授講過這樣一句話:“一位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他可能永遠成不了名師,如果一位教師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他將有可能能成為名師。”所以在教學上除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還要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做到學與教的有機結合。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的概念很寬泛,任何一門學科都可以做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21世紀的到來,學校和家長開始重視素質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他確實有很多優點,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他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教師,既要以知識教人,還要以道德育人。教師個人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有着強烈的示範性,其道德影響廣泛而深遠,教師的思想品德、人格修養甚至可以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師只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塑造出使學生難以忘懷的可親可敬的師長形象。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素養和專業技能呢?

加強師德師風的修養,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顆進取的心。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是師德的首要基礎,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很好的為學生“解惑”,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2、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有博愛之心,要以誠相待,要寬容和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學習如何,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着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這對學生學業的提高、知識的增長,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1)互相學習。不光認真鑽研本學科知識,同時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這是教師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橫向交流、互相研討、取長補短的自我提高方式,例如:以教師任職的校為基地,在同行教師中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活動,每節課後教師都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及時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出有質量的教學反思,同時利用學校的資源開展向名家學習的活動,安排觀看名師的教學錄像。

通過小課題研究,使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對本學科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有效地進行教學!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具體的實際問題;初步思考,獲得基本數據;確定行動研究的方法、策略;實施步驟,並清楚記錄每項結果,寫出最後成果,制定下一輪的計劃。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持之以恆。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祕,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熱愛音樂,對音樂有一種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飽滿的情緒,欣賞要有濃厚的興趣,只有教師本身受感動,才能引導學生受到感染,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熱愛音樂教育事業,著名音樂教育家繆裴言,雖然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但卻非常熱愛和喜歡音樂教育事業。他在音樂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都緣於他對音樂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緣於他對教育事業的畢生追求。實踐表明,許多教師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願意為下一代的成長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不畏艱辛,不計得失,勤於耕耘,因此成績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熱愛他所從事的事業,缺乏對事業的責任感,那麼他就失去了動力,也不可能勝任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1、根據自身特點,加強專業能力的學習,提高自身演唱能力、能準確範唱。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處在知識經濟大發展時代,應時時刻刻保持強烈的求知慾,多聆聽國內外優秀作品,不斷探索音樂教育領域未知世界,提高文化修養。並不斷提高自身演唱能力、準確範唱,可想而知一位不會彈琴、不會唱歌的老師怎能吸引學生,只有苦練內功,才能把知識傳遞給學生。

音樂知識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無論是唱歌教學還是欣賞教學都必須通過一定音樂知識的學習才能進行。音樂教師的音樂理論水平影響着其它能力的發展。如在伴奏能力方面,音樂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和聲理論才能伴奏出動聽、豐富的和聲變化音型;在演唱和演奏方面,音樂教師必須掌握五線譜、簡譜的識譜知識,掌握一些常用記號、瞭解作者的生平及創作背景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唱奏出的歌樂曲有起伏、有感情、有內容,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提高自身的音樂理論知識,對於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師生之間的和諧情感交流時音樂教學優化審美功效的重要標誌。藝術不能靠枯燥的説教,審美不能依靠單向灌輸,教學雙方則是一種平等互動的關係。作為音樂教師,應把情感的紐帶首先拋向學生,改變傳統嚴肅的師生關係,到學生中去,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我始終微笑着走在學生中間,通過和學生合作表演,讓他們感到師生之間沒有距離。對於學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給予肯定和鼓勵,給他們勇氣和信心,消除他們怕失敗、難為情的心理。從最大程度上考慮他們的心理要素,讓他們感受到老師關注他們,喜歡他們,同時也使他們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自主合作的學習慾望,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教學時通過語言進行的,有時一個貼切的比喻,一個眼神,一個無聲的手勢,都會像童話中的魔棒一樣,使學生全神貫注,饒有興趣。教師語言除了規範、鮮明外,要有色彩、有文化內涵、有較強的感染力,還可以帶點幽默,能“粘”住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心竅。

總之,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事業的新局面,教師要有緊迫感,要加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要用正確的世界觀,審美觀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增加廣博的知識,全面提升藝術修養,全面完善個人能力。教師更要勇於創新,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形式、方法等手段的改革,真正為音樂教育做貢獻。

第4篇

前不久學習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學佳作《教學合一》一文,我覺得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為了能使低年級小朋友越學越有趣,越學越聰明,越學越愛學,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去。

教師教學不應該是教給小朋友死記硬背現成的知識,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小朋友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小朋友學會學習。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好小朋友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和把握小朋友的興趣,創造小朋友積極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小朋友在説一説,做一做,演一演,創一創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並給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自己的個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來決定”,要把教法和學法緊密相連。

陶行知先生認為人的智力有差異,因此,他積極提倡根據人的不同智力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他還認為教師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據小朋友的'實際情況,各方面的能力、興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能有興趣,才能學得好。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陶先生的理論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異,小朋友音樂基礎也有差異,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小朋友的差異性,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對每位小朋友的音樂基礎有所瞭解,以便能在課中能有的放矢地進行音樂的差異教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能隨機應變,讓不同層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機會。例如:在複習《保護小羊》這首歌曲用雙響筒和碰鈴來為歌曲伴奏時,我先叫那些音樂節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xx|xx||節奏伴奏,待他們表演完後,我與學生一齊擊掌,表揚他們,然後我再叫那些節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勵他們用不同的節奏來伴奏,因為他們節奏感非常豐富,用了xxx|xxx||、xxx|xxx||等等不同的節奏來伴奏,獲得了大家一陣又一陣的掌聲。這樣,不僅讓層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參與的機會,而且增加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一旦興趣被調動起來,就能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順利掌握了學習的基本要求,同時,基礎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較高要求的鍛鍊。

我感覺到音樂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義,不僅受到了小朋友們的歡迎,還能使我在教學中化時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篇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在鋼琴教學方面還是有着很大的特長的,鋼琴教學是我最擅長的,在不斷的教學中,我對鋼琴教學有了自己比較客觀的認識,我在總結自己的鋼琴教學後,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講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學生對樂曲的把握更具表現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儘可能多的介紹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麼情況下創作了該作品,其音樂表現的動機是什麼,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通過這樣生動的描述使學生對該曲目產生一定的興趣,另外,對把握樂曲的性質有很重要的作用。

鋼琴的演奏是聽覺的專注、敏感,十個手指各自獨立前提下的積極活動;這種雙手不同動作及全身多種器官的配合運用,必須遵循有規律的、科學的、恆久性的訓練,努力地去理解音樂、表現音樂,才能掌握鋼琴的演奏技藝。

首先,樂感對於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説是很重要的。那麼,怎樣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樂感?

在練習樂曲、音階和練習曲的時候可以加入適當的表情。如音階,用有力的斷奏來表達一種威嚴、憤怒;用較慢的連奏來表示一種憂傷;用快速輕巧的指頭彈奏來表示歡快隨心所欲的情緒等等。這些都是訓練孩子帶着表情進行彈奏,展示自己表現才能的好辦法;對練習曲和樂曲中的表情記號或力度記號做誇張性的彈奏和練習。正如李昕老師所講的,比如説教授湯譜森《火車》一課,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車跑的聲音,引起他的'興趣後,告訴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長短,然後火車是怎樣由慢到快跑起來的,加入形象的説明孩子會對這一課很感興趣,接下來就是如何彈奏了。

一般來説,再簡單的樂曲或者練習曲,都有可能進行對比,至於對比是力度上,還是在音色或者情緒上,可以請教老師來進行要求;多聽、多看、不放過任何表演的機會。要鼓勵孩子在適當的場合進行表演,這樣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自信心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師示範、觀摩音樂會、聽音響資料等方式。通過音樂撥動學生的心絃,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豐富自身情感。通過各種音響和“通感”作用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融於音樂作品中,直接強化學生的鋼琴學習行為,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正誤比較法。教師在正確示範的同時,還可以適時地選擇典型的錯誤彈奏進行演示,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眼看、耳聽、心想、腦記,對正確的彈奏與錯誤的彈奏進行比較,以提高學生的鑑別力和感知力。

2、銜接法。是遵循節奏的韻律,將幾個局部的彈奏技巧連接起來,形成一條整體的、有機的、連貫的最佳彈奏狀態。銜接法主要解決音與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相互連接。把前一小節最後一個音與後一小節第一個音按拍子連續彈奏、反覆練習,是提高整條曲子彈奏質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學生彈奏由各自反覆的兩段組成的樂曲時,都處理的太隨意,不是銜接過緊,顯得倉促,就是停頓過大,失去整體感。所以銜接法的正確運用可以避免彈奏中一些不該出現的錯誤發生。

3、音樂練習法。在第二階段,切不可忽視音樂練習的方法。通過聽所學曲子的旋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感,還能激發學生內在情感的。發現。教學過程首先要求學生聽幾編所學樂曲,使學生心中有歌,然後採用相應的觸鍵方法,結合彈奏練習,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從心中轉移到手指上。

4、興趣法。鋼琴彈奏即是以鋼琴的音樂美為核心,以全身多種器官和肢體的協調配合、手指的獨立運用為基礎。由於鋼琴音域寬廣,和聲效果豐富,共鳴體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聲樂器;因此在學生彈奏鋼琴之前,應向學生講述鋼琴彈奏的價值、作用極其特殊魅力。

第6篇

剛從校門出來從事國小音樂教學的我,開始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憑着自己在大學所學的樂理知識和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後來又細心研讀教材,盡一切可能查找資料,課堂上及時瞭解學生心理與知識儲備,調節課堂教學。在這期間,有下列一些心得體會。

對於低年級同學來説,他們好動、注意力極易分散,但我抓住小同學愛聽故事,善表現的特點,我採取講故事引入課文內容,學會歌唱後,再指導他們根據詞中內容來表演。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這時同學們的熱情高漲,慢慢喜歡上音樂課。這樣,每次上音樂課他們都會有一種期待,當然我也會不失時機地將教學音樂基本知識、節奏、歌曲處理等講授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學生取得配合,收到了一些效果,教了不少兒童歌曲,為豐富兒童的音樂世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通過學習和研究教材,我覺得音樂教材更具備培養孩子們良好品德教育的形象性、優越性。我在教學一年級音樂時緊扣教材中的《國歌》等歌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由於我和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的欠缺,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由於主旨明確,也同時取得了一定效果,向他們分別傳授了《天路》、《同一首歌》、《小草》等優秀歌曲。

國小生善於模仿,喜好遊戲,我們應該放開學生的手腳,引導他們把音樂轉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肢體語言去體會音樂的藴涵。有了參與聽辨音樂的過程,鑑賞音樂就有了一定的基礎,音樂作品的產生,有賴於作曲家創作的情感、情緒體驗與靈感、風格、取材、體裁形式以及時代背景。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則可以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其更深刻地體會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情緒。

用肢體語言的方式參與到欣賞音樂的活動中,我們要儘量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動手參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國小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讓其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從多側面感受音樂,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創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統一,只要能啟迪學生們的想像力,都可以進行創作性的表演,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特長的機會,而且鍛鍊了大膽、勇敢、活潑的性格,一改原來的音樂課堂呆板拘謹的氣氛,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每一門學科都有它自身的奧祕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在音樂課堂中還需要不斷的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