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課程評價方案5篇 學生評課方案:提升學習效果的祕訣

來源:巧巧簡歷站 3.3W

本文主要探討學生學習課程評價方案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通過科學的評價方案,可以全面瞭解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問題,進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改進措施。我們將深入探討評價方案的設計原則和實踐經驗,幫助學校和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效。

學生學習課程評價方案5篇 學生評課方案:提升學習效果的祕訣

第1篇

本學期,在以往的評價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評價項目並在日常教學不斷提示學生,讓學生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本學期科學評價項目如下:小組評分、科學記錄、實驗檢測、科學測試、科技活動五項。這些評價項目側重於評價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知識技能等。有了良好的評價方式為導向,相信學生的科學素養能日益提升。

由實驗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評分,根據每一成員的課前準備、課堂表現、小組合作、課後做衞生的情況記載評分

由教師將本學期學生的科學記錄本收上來檢查評分,要求科學記錄內容完整、書寫工整、基本準確、有一定數量的課外資料

本學期要求學生自選一項科技活動參加,一項是車模,一項是科技作品製作,獲獎者另加10分

由教師組織各實驗小組抽測本學期的一個實驗,要求操作規範,能簡單回答教師提問

綜合以上五項得分,評出本學期科學等第,標準如下:

學生學習課程評價方案5篇 學生評課方案:提升學習效果的祕訣 第2張

第2篇

校本課程的評價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自覺自律的自我評價,不斷反思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建立較為規範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是一所學校成功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建立促進教師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和“建立促進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它明確了學生、教師和課程自身是課程評價的價值主體。正如有的學者所説“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有三: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特色形成。”

校本課程開設過程中,注意三種評價標準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評價與鼓勵評價相結合。

在課程開設過程中,以鼓勵性評價、學習習慣形成性評價等定性評價為主,評價標準注重反映學生的個體差異。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意識,評價學生參與信息收集、彙總與交流的能力,評價學生應答問題的能力等等。

學生自主設計小論文。要求學生從自己生活和社會生產中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確定一個研究專題。老師對小論文做出評價,對優秀論文的科學性、地理性、前瞻性、創新性觀點要充分肯定。

學期終結,可以本學期校本課程專題為背景資料,對學生學習做出定量評價。

1、對教師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重過程,建立發展性的教師評價體系。根據教師積累的各種過程性資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學期分別評出優、良等級。

2、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尊重和體現學生個體發展。以促進實現自身評價為最終目標。在實踐中,我們主要採用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及活動進程中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等級。分別是優、良、合格。

(1)對校本課程教材內容的評價要符合學校辦學思想和育人目標為準繩,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學生髮展的多元化、生動化。

(2)校本課程評價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3)校本課程評價要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以自評為主,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研究校本課程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不斷提高校本課程的開發水平。

(4)校本課程的評價要注重週期性對學校課程執行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校本課程不斷革新、不斷適應學校學生學習需求的機制。

評價內容分為“對校本課程開發的情境與目標定位的評價分析、對校本課程方案的可行性的評價、對校本課程實施過程(教學過程)的評價、對校本課程實施效果的評估。

1、背景評價。背景評價是最基本的評價,包括界定學校的背景,確認課程的服務對象並評估需要,確認滿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診斷需求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判斷目標是否能響應已知的需求。背景評價旨在提供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

2、輸入評價。這是對實現課程目標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條件所進行的評價,是對課程實施可行性評估。它涉及的問題主要包括: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各種方案的潛在成本;課程的優勢與劣勢;課程倫理問題;課程資源的可獲得性等問題。

3、過程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主要描述課程實施過程,從而確定或者預測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有關活動是否按預定計劃得到實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等,從而為課程開發者提供修正課程的有效信息。

4、成果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主要是測量、解釋和判斷課程的成效。具體的做法是一些與結果有關的各種描述與判斷,把它們與前三個方面的評價聯繫起來,對課程的價值與優點作出判斷與解釋。成果評價是質量控制的一種手段,而不只是最終的鑑定。

第3篇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生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通過形式多樣的全面評價獲得的多源反饋信息而深刻的積極的改進教學,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對學生科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的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探究過程中的文化發展;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勵性原則:讓學生體驗進步與成功,從而產生進步的動力,要使學生喜歡科學喜歡評價

發展性原則: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要承認學生有兩種或多種差異,允許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成功和失誤。

參與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評價的`主體,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反思。

過程性評價為主的原則:對學生平時參與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態度、情感、合作與交流能力進行評價。

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原則:評價時間,階段評——終評相結合;評價方法,自評——組評——師評相結合;評價準則,定性描述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課堂表現記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科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角度的發展目標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定。通過課堂表現記錄,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關注的就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更關注了學生整個科學探究中對知識技能、掌握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採用教師定期量評價的方式,劃分好、較好、一般三個等級,並記錄下學生的課堂精彩表現,最後綜合起來給予總評,給出鼓勵性的評語或者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髮展。

合作評價是指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中組評。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有不同的表現。例如有誰的解決問題思路廣泛,誰的方法最精妙,誰在本次合作中的進步最大,誰的貢獻最多等等。

終結性評價是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進行的全面評價,包括學業成績、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探究與實踐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主要目標是給學生的學業和其他發展評定成績,提供及時的建設性的成績反饋。

似點名冊。在每次上課時把學生的表現記錄下來,主要

看學生回答問題,實驗分析,實驗操作中的表現等,有

好的表現就打五角星。不認真行為,就記三角形。期末

根據所得五角星和三角形,確定在課堂表現方面的分數。

操作辦法:主要包括教師佈置的實驗材料的準備情況,

a、書面考試(30%或略高):具體操作方法應該和以往的考查一樣,主要應提高命題質量。

b、實踐考試(20%或稍低):由教師出題由學生單獨以實踐操作完成一定的實驗答題,也可採用抽題方式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和實驗,實驗中的現象分析等情況可以讓學生記錄在紙上,實際是一種實踐和書面相結合的考查方法。

可以編制問卷讓學生自評,看結果確定學生的分值。主要是列舉本學期學生應做到的一些具體事例,讓學生對照自己做到了哪幾條,再加上最後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答。

通過小組討論對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評價是有其合理性的。

具體操作辦法:自評中的問卷由小組中的成員共同討論,給本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評定。

把學生三個方面所得的百分數按以下標準轉換成等級。如:90-100為“優”,80-89為“良”,60-79為“及格”,59及以下為“不及格”。

第4篇

對課程的評價要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提高評價的效度和信度。

對課程的評價要注重考察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對學生的評價注重校本課程的參與情況,作為學生學分考核的依據。

對教師的評價既要考慮到教師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學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慮到教材的編寫質量。

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評價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教師課程方案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

教師的課程方案內容包括:校本課程大綱、教學計劃、教材、教案。

(1)學生上課出勤率評價,計為學時學分(c)。出勤率低於60%無學分,超過90%,計滿分。該項目佔學業總成績20%。

(2)課業完成情況評價,計為課業學分(p)。佔學業總成績的40%。包括平時上課聽講、學習態度、作業的完成情況。

(3)課程結業成績。計為成績學分(k)。佔學業總成績的40%。

第5篇

以學校教學計劃為指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一)發展性原則。校本課程 的開設是為了開拓學生視野,從中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更好促進學生潛能的發展是校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

(二)拓展性原則。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有益拓展和延伸,要與基礎學科的教學密切相關又要超越通常的學科教學,決不能成為基礎課程知識的變相增加。學生能否實現學科知識的拓展是評價校本課程實施成效的重要標準。

(三)適用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設一定要與學生的身心特點相適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一致,在難度上不能超越學生的的發展基礎。

校本課程 學科的評價上我們採用多元評價機制,強調對學生過程性的評價。具體評價上從上課出勤率、課堂表現、學習成果等三個方面,採用百分制和評價相互補充、相互結合的方式。

(1)因為本學科為選修課,重新組合班級上課,每次上課前為確保學生安全,每次上課前要點名,查點人數。因而將學生上課出勤率作為評價的一個方面,計為學時學分(a),佔學業成績的20%。

(2)課堂表現評價,計為課堂學分(b),此項佔學業總成績的30%。依據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尊重教師情況進行評價。

(3)學習的成果,計為成果學分(c),此項佔學業成績的50%。學習一定階段,對學生的收穫以小報形式體現,從而進行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