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教學反思3篇 教育如何傳承?父母的愛思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3W

本文主要反思自己在教授《父母的愛》這篇文言文時出現的問題,並總結了一些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通過本文的分享,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教授和學習這個經典篇目。

《父母的愛》教學反思3篇 教育如何傳承?父母的愛思考

第1篇

彭素英《父母的愛》是國小5年級第6單元的作文。圍繞這單元的主題,首先在教學這單元課文時對課文的描寫方法進行了比較深入細緻地指導,同時在口語交際課時也讓學生談了父母對自己的關愛,為作文教學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這次“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父母之愛”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同學生生活聯繫非常緊密。讓學生在交際與溝通中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父愛母愛,是這次“口語交際”的編排意圖。安排體現了三個層次:

先通過出示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幾個小片段,引出話題,讓學生評説,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個小故事,媽媽的包辦,使劉明養成了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應該像《慈母情深》中的母親,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第二個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當,使孩子畏懼考試。爸爸應該幫助他找出失敗原因,鼓勵他盡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第三個小故事中,李路傑的成功是爸爸正確引導的結果。“口語交際”的另一個話題,是把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並談談看法。這是前一個話題的拓展,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中,我先利用課文切入話題,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學會看病》這四篇課文,也許大家對父母之愛,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瞭解和感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聊聊讀了本組的一些收穫吧。再對三個故事談看法,我讓學生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口語交際過程中,讓學生打開思路,充分交流。形式多樣有同桌説、小組説、班上説。同時,讓學生注意收集反饋信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及時正確引導,表揚説的好學生。

最後是給爸爸媽媽講三個小故事,請父母談看法。促使父母正確教育孩子。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打開思路,第二是溝通要真誠,只有真誠,才能做到表達真情實感。把自己的想法説給爸爸媽媽聽,這個環節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讓孩子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增進了解,融洽關係,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圍,這也是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繫,為生活服務的最直接體現。

對這堂作文課,我完全是按照學校倡導的“導學議練悟”的教學模式進行的。首先是通過複習本單元課文引入作文主題,然後對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回顧。因為先在

5、5班上了,發現有學生還是不會審題,所以我就想到先要對學生進行審題訓練。因為我校的學生有些和父母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不多,所以難免感情用事。果然

5、8班的學生沒有一個偏題。接下來就是選材指導,因為有所借鑑,所以

5、8班的學生選材也沒出問題。重難點在於指導寫具體。因為考慮到時間,所以在指導寫具體方面時間還是有些倉促,因此好幾個學生作文寫得不具體。所以我認為,只有指導到位,學生才能避免存在的問題。

這次作文教學,我受到不少啟發:第一,為了提高效率,環節應該儘量簡潔。第二,需要深入細緻指導的地方(把文章寫具體幾乎是我們每個單元作文需要解決的問題),時間絕不可以少。第三,學生的文章現在我可以拍下來藉助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展現,大小可以進行調整,那天因為製作成了幻燈片,所以不能調整。

《父母的愛》教學反思3篇 教育如何傳承?父母的愛思考 第2張

第2篇

上完了實習的最後一次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心裏頓時感到輕鬆了不少。前一天在五班講課的時候,可能是前兩節課學生沒有精神,整個課堂顯得比較冷清。好多學生三心二意,要不停地重複問題,很細緻地引導他們才能進入狀態。當然,我的問題也很多。雖然是一個星期前就備好了課,因為感覺是很精心設計的,還比較熟悉,等到老師讓我上課的前一天,才重新對教案進行修改,發現瞭如講課內容的次序還可以再調整,使各部分的層次更清晰等問題。在上課的時候,因為之前沒有試講,兩節課連上下來,發現自己對課文的有些內容順序不是很熟悉,講課的時候語句不精練,口語比較多;還有一個問題,語速偏快,讓學生感覺到我很緊張。總之這次課的感覺不是很好。不過,當我上完課,學生們全都鼓起掌來,可能是一種歡送的形式吧。讓我的心裏有了點慰藉,同時也很慚愧,我紅着臉快速地離開了。

第二天在七班也上這門課,也是連着兩課時。一直擔心七班的孩子會很沉悶,可能是指導老師多次強調這是我實習最後的講課的緣故,學生們聽得都很認真,對於我的問題,也做思考狀。在七班,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語速放慢了些,顯得從容了些;在提問的時候對於比較難的問題進行提示點撥,以易於學生思考和回答。第一節課很平穩的過去了,我舒了一口氣。下課在班裏轉,一學生主動跟我説話:“老師,你不要失望啊,語文課是這樣的。胡老師上課也是這樣的。”他怕我傷心,所以安慰我。其實我對學生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他們的積極不是通過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只要看到他們專注的眼神就能感受到。所以我不失望,相反很感動他的體諒。我希望第二節課也能順利結束。可是當學生認真起來,像我這種沒經驗的老師就要緊張了。在課堂上本來有一個問題,文章中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母愛是無條件的。我讓他們談看法。其實我預設的是,父愛其實也可以具有無私性,母愛就也是有條件的。結果學生們的回答都傾向於父愛和母愛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具有無私性。而我原先沒有將重點放在父愛上,而是想強調母愛也是有條件的。所以,這個問題對我來説很意外。對於這篇帶有哲學色彩的文章,很多同學不同意作者的觀點,這是我希望達到的。只是這個問題我還是要給出參考的答案,所以我絞盡腦汁説了一番,現在已經忘了是怎樣説的,反正還是説得不夠清楚。因為兩者的角度不同,其實站在學生思考的角度,我是贊同他們的觀點的。但是文中,我還是要給他們解釋作者的看法。跨過了這個坎,後面就順暢多了,我的拓展部分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至直到快下課學生都很安靜地聽。等到我説聲放學了,他們才像想起來,向食堂衝去。

比較這兩次課,我在教態上有了提高,發音放慢也清晰了很多;對於文章和教案也很熟悉,講課較連貫;對於課文的設計,時間把握得很好。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是在我講課時語句銜接上還不能很流暢,一句話有時想不到一個貼切的詞去表達,在激動或緊張的時候,語速又不自覺變快,學生聽得不很清晰。另外就是在對課文設計上,沒有想得更深入,而且自己的反應也不夠靈活,出現了點意外。如果之前能考慮到,那麼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

總之,實習的課講完了。但真正的教師生涯也已經在眼前了,所以對於自己的不足還是要改進,爭取在講台上展現最佳的風采。

第3篇

這節作文課上,我對《父母的愛》這篇習作進行了講評,講評的重點是:

2.通過修改,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動、具體、真實、感人。課後,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1.我將問題習作的講評作為重點。這同其它作業講評一樣,學生的錯誤之處是需要重點講評以起到糾正和鞏固的作用的。典型性問題更需作為重點來處理。講評前,我將學生的習作加工了一下,把多篇習作整合為一篇,將需要講評的問題糅合在同一篇習作裏。這篇特殊的習作,看似是教師所作,其實還是來自學生的。這樣就避免了同一問題需要多篇習作來講評,還可以保護"被講評"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會看到自己習作的影子,但都認為這不是自己的習作,沒有被批判的感受。

2.落實全員修改。我認為,普遍的問題一定要落實全員修改。使全體學生都動起腦、動起筆來。才能見到實效。在全員修改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先明確修改作文的步驟和方法。我將要修改的問題習作印發給學生,在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明白了修改要點後,小組內分工合作,進行修改。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缺失這個實踐環節,學生的修改能力是無從培養的。 3.通過“專家會診”這樣一個環節,師生合作修改展示,把修改的全過程呈現在大家面前,起到了示範作用。同時,通過教師在修改過程中的講解,使學生更進一步明白了斟詞酌句的必要性、細節描寫的重要性。

4.在課上,我還注重讓學生練習有條理地説話、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概括能力,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意識和能力等。讓作文課不單是寫,而且還有聽、説、讀等方面的訓練。

1.修改問題作文時沒有突出重點,修改過程中眉毛鬍子一把抓,耽誤了不少時間,導致當堂修改自己作文的環節沒有進行。

2.在修改問題作文之前,按照預設有一個環節就是讓大家介紹一下“使細節描寫更加生動具體”的方法,由於教師的疏忽,只叫了一位同學站起來簡單地説了一下,然後就將幻燈片打出來,匆匆走了一下過場,沒有真正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利用作文講評為學生開創一個正常的自由表達空間,是語文教師面臨的難題,在今後的作文教學中,我將繼續鑽研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在作文講評中真正體會到寫作之樂,從而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