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閲讀專題訓練4篇 「魚」所念:閲讀執策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5W

本次推介閲讀的是名著《魚我所欲也》,這是一部中國古代長篇小説,描寫了亂世中種種命運,戲謔人生的故事。本專題提供多種閲讀方式,讓你全方位地瞭解這部經典之作。

《魚我所欲也》閲讀專題訓練4篇 「魚」所念:閲讀執策

第1篇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説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説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靨逑至蘇廡┨氐恪?nbsp;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後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前面我們説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麼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解説: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拔。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3、讀後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説説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説: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説: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請依據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捨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説: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於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甸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後再讀,體會文章論説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並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讚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説説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閲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説説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

(解説:以上材料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於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説: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2、在課外查閲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魚我所欲也》閲讀專題訓練4篇 「魚」所念:閲讀執策 第2張

第2篇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説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説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説,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説:“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説:“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長於言辭,善於用比喻説理,其文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於感染力和説服力,對後世散文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及部分弟子的言論和活動,是儒家的經典。也是先秦優秀的散文作品,現存七篇,每篇以開頭的兩三個字為名。漢朝趙歧把每篇分為上下兩部分,成為十四篇。宋朝朱熹把《孟子》《論語》《大學》和《中庸》全為《四書》。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發展,他生活在諸侯互相攻伐“無義戰”的時代,目睹了人民遭受塗炭的社會現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民本思想,明確提出“民為貴”、“君為輕”。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仁政”。反對“霸道”、“暴政”。呼籲統治者重視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賦税,減輕刑罰,使百姓“不飢不寒”。這些觀點反映了人民的願望,有一定進步意義,但卻脱離當時的社會實際,根本行不通。孟子還主張社會分工,這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但卻得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結論,為階級剝削和壓迫製造了理論依據。孟子的哲學思想屬於主觀唯心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説:“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小無有不下。”還説:“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知也。仁義禮智,非曲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説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別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的作用,認為“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求人們反躬自求,“養浩然之氣”,做到“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魚我所欲也》一文闡述了義重於生,義重於利的觀點,告訴人們要辨禮義,要有“捨生取義,捨得取義”的精神,要有“羞惡之心”,要保持善良的本性,認為“仁義禮智”是人所固有的品德,只要守住“善性”,“人皆可以為舜堯”,本文便對這個道理進行論證,提出“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

“捨生取義”為全文中心論點。文章用魚、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論點,由“有甚於生”、“有甚於死”引出“不為苟得”“不避禍患”來。這是正面論述;由“莫甚於生”、“莫甚於死”,引出“何不為也”這是從反面論述。結論: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有比死亡更讓人厭惡的東西。

第一部分(1):提出“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並説明“義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第一層(從開頭至“捨生而取義者也”):以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為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闡明為什麼要“捨生取義”,因為“我”所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為“我”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更可惡的,所以不避殺身之禍。

第三層(從“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至“所惡有甚於死者”):進一步論證“義”比生更重要,“不義”比死更可惡。先用假設推理的方式説明,如果沒有什麼東西比生更可貴,那麼人們就會用各種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沒有什麼東西比死更可惡,那麼人們就會挖空心思逃避殺身之禍。接着用事實證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種手段求生卻不用。有的人做某種事情,可以免死卻不做。於是得出結論:“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義”是確實存在的,“義”比“生”更重要,“不義”比死更可惡。

第四層(本段最後一句):回到“性善論”上,説明“捨生取義”的美德,本來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不使它喪失罷了。

第二部分(2、3):舉例論證不能“見利忘義”,否則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惡之心”。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2):從正面舉例論證不能見利忘義。“一簞食”“一豆羹”關係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無禮的方式施捨就是路人、氣丐也不接受,這一事例充分證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惡之心,寧願餓死而不失義。

第二層(從開頭至“亦不可以已乎”):從反面舉例論證不能見利忘義,首先指出一些顯貴的人“不辨禮義”就接受優厚俸祿,緊接着以一個反問句,説明他們接受的原因是利慾薰心,為私利所蔽。然後用三個排比句作今昔對比,批判他們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問,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層(最後一句):與第一部分相呼應,又回到“性善論”上,把上述人的行為歸納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來固有的“羞惡之心”,也就是“義”、“善”的本性。

不管是分別來看各部分,還是縱觀全文,都會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開頭以“舍魚而取熊掌”為喻,提出“捨生取義”這一中心論點;然後先從正面説明,因為有比生更可貴的東西,有比死更可惡的東西,所以要捨生取義;接着用假設推理和事實證明,“義”比求生惡死更重要,所以應該捨生取義;最後歸結到人本來都有“捨生取義”的美德,不應喪失。一層緊扣一層,嚴密無間,兩大部分之間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礎上,第二部分用事例進一步論證“義”重於生死,“義”重於利;並批判了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最後着重指出這種行為就是失掉了原來固有的“羞惡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補充和深入,前後相貫,密切呼應。

文章一開始便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自然引出文章的題旨:“捨生取義”,這種以一般的生活經驗作比喻進行論證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説得十分淺顯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動,引人人勝。文中還以行人不受“呼爾”之食和乞人不受“蹴爾”之食為例,更加深入地論述了“捨生取義”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題旨不斷深化。

文章的第一段在論述“生死”問題與“義”發生矛盾,應該捨生取義時,就先從正面論述了義重於生的道理,又從反面論述了不義重於死的道理,從而深刻地闡明瞭捨生取義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義之食為例,從正面論證了捨生取義是人之共性;又以“萬鍾”雖好也不能接受為例,從反面論證了捨生取利是喪失本心。論證極為嚴密,説理極為深刻,層次十分分明。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在語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連用三組排比句,對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加以批判,語言極為流暢,氣勢也很充沛。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呵叱着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着(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鍾”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一、只要能列舉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感人事蹟,圍繞本文主旨——捨生取義展開論述,且言之成理即可。

二、1.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正義,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就)捨棄生命而得到正義。

2.生是我想要得到的,然而我要得到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會去幹苟且偷生的事。

3.不只是賢德的人有這樣的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不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宜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第一段概括起來的觀點是 ,如果擴展開來,它的內容實際上包含了文章中的這一句話。

2、本文的論證層次十分清楚,全文圍繞中心分別從和兩個方面逐層論證。從內容上看,其層次之間在意思上存在着關係。

6、文章論證天時不如地利時,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表明攻勢之大的短語是 (用原文回答)。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參考答案:1、人和是戰爭中最關鍵的因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遞進 3、得道者 4、⑴天氣,時令⑵護城河⑶放棄;離開⑷界限,這裏是限制的意思⑸通“叛”⑹因此⑺鞏固 5、兼愛、非攻 6、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 7、過渡 8、⑴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⑵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武器裝備的強大。)

不屑() 苟得() 妻妾() 蹴爾() 一豆羹()

4、選出與成語“得過且過”中“得”意義相同的句子()

c、則齊荊之慾不得行於二國矣d、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⑵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⑷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⑴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熊掌也。⑵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⑶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⑷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⑹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⑻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⑼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a、分析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b、舉例論證分析論證層進論證

c、設喻論證分析論證引用論證d、設喻論證分析論證層進論證

13、文中“賢者能勿喪耳”,孟子還有幾句話是論證“賢者”使“本心”“勿喪耳”的,請寫出來: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第3篇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書在宋朝時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儒家經典。孟子思想在歷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學習本文字句的同時,對孟子的思想體系略作剖析,這有助於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魚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議論。其論證方法,學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觀點的語句和他常用的術語加以分析,講深講透,並以此來剖析他的“捨生取義”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朗讀,使學生加深體會文章的內容和文章的氣勢,從而體現孟子善於論辯的特點。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的弟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也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曾遊説齊、魏、滕、宋等國。當時各國諸侯正以攻伐爭霸為賢,視孟子的“行仁政”學説為,脱離實際,因而不予採納。孟子退而講學著述,其言行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現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為篇名。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説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於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説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1.請一位同學誦讀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注意發現讀音、句讀的差錯,標記出來以便糾正。估計要正音、正句讀的如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註解初步感知課文,標記出有障礙的字、詞、句。

譯:採用某種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卻不採用它。

譯:採用某種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難,可是有的人也不採用。

譯:由此可見,人們所想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義”),人們所厭惡的東西,

譯: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這顆心(辨別“義’’與“不義”,並保持它),人人都有這顆心

(孟子認為人生下來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遠不失去它罷了。

⑤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輕蔑地)呼喝着給他(吃),過路的人不會接受;用腳踢着給他(吃),乞丐也不

譯:一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呀!(注:“於我何加焉”即“何加於我焉”。)

譯:先前有的人寧可讓身體死去而不接受的東西,現在為了能夠享受美好的宮室而

1.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人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捨生取義”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説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着舉例説明,人即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後,文章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捨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説,能做到“捨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説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説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明確: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 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後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後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悦誠服

四、討論:《魚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內容上有何進步性、侷限性?

?魚我所欲也》的論點是“捨生取義”。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壞事來。他表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貪圖享受、為利忘義的人。這種思想顯然有它的進步性。當然,孟子在文中闡發了唯心主義的性善説,説什麼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不合事實的。此類糟粕,應予剔除。

第4篇

19、魚我所欲也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教材分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張人性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理智”。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不義的事來,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身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體現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本文議論性很強,其論證方法的運用是教學中的重,難點。課上以誦讀為主。通過誦讀,認識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理解本文邏輯嚴密、設喻巧妙的特點,體會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本文理解起來有些難度,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大,教師應當提倡互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體會收穫的快樂,成功的喜悦。[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彙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瞭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能力目標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説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教學難點]: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捨生取義”的關係,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質疑法 3.鑑賞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自由質疑,互動探究,理解文意;美讀課文,體會語言特色,初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麼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請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了孟子什麼樣的道德主張。 二、資料助讀: 1.“性善論”的要點: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仁義禮智的道德規範即由此產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變壞,是由於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富歲子弟多賴、懶。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禮記·檀弓》中有:“齊大飢,黔敖(富人)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3.教師點評。字音: (1)不為苟得也(wéi) (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停頓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學生齊讀課文。 5.學生白讀課,參考註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6.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問我答 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問師答 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故患有所不闢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呼爾而與之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於生者萬鍾於我何加焉 (3)翻譯下列句子。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若干名同學回答 明確:(1)“闢”通“避”,躲避。 “辯”通“辨”,辨別。 “得”通“德”,恩惠,這裏是感激之意。 “與”通“歟”,語氣詞。 “鄉”通“向”,從前。 (2)是:這種;這種做法。 為:寧願;為了;接受。 而:表修飾,不譯;錶轉折,卻。 於:比;對。 (3)①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 ②輕蔑地呵叱着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着(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鍾”的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④這就叫作喪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五、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 2.學生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3.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 呼爾而與之, ; , 。鄉為身死而不受, ; ,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學生齊背課文。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課後反思]: 19、魚我所欲也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教材分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張人性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理智”。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不義的事來,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身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體現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本文議論性很強,其論證方法的運用是教學中的重,難點。課上以誦讀為主。通過誦讀,認識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理解本文邏輯嚴密、設喻巧妙的特點,體會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本文理解起來有些難度,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大,教師應當提倡互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體會收穫的快樂,成功的喜悦。[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彙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瞭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能力目標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説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捨生取義”的關係,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學方法]:1.誦讀法2.質疑法3.鑑賞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鑑賞本文的説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教學步驟] 一、師生齊背課文: 二、鑑賞孟子散文的説理藝術: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捨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後説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苟得,惡死而有所不闢”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説,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麼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為物慾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説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後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鍾之祿,這就是物慾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捨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慾所蔽。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説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説,賢者捨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於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説:“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於斯焉。” (《四書章句集註》)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的。 三、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提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學生討論,明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説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説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古今對讀,品評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1.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人應該有捨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徵利”的戰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後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説理僅止於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侷限性。 隨着時代的發展,“義”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所説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説:“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後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鍾”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義”作為一種道德規範,約束一己之私慾,成就集體、民眾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宏願偉志。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於抨擊統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五、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捨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六、佈置作業: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