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儀之邦6篇 "中國文化之光:探索禮儀之邦"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9W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禮儀的國家,被稱為“禮儀之邦”。中國禮儀文化深厚,涵蓋了各個方面的社交交往,例如宴會、婚慶、葬禮等。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面對國際社會,中國禮儀文化更是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和影響力。

中國禮儀之邦6篇

第1篇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 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係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侷限性。

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捨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着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

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係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係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裏面尊 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一種歷史的要求。

孟子説:“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注:《孟子·告子下》)。“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 禮儀,對於形成温情脈脈的人際關係,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係,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説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説教上,也並不僅 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 禮制。

?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注:《禮記·祭義》)。就是説,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説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説:“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注:《養蒙便讀·言語》) 。《弟子規》又説:“低不聞,卻非宜”。

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 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

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不僅因為老人閲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

作為一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共場所,應儘量考慮到為 老人創造方便條件。

關於敬賢,三國時候有個典故,叫“三顧茅廬”。説的是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能,要請他幫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厭其煩地親自到諸葛亮居住的草房請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諸葛亮才答應。從此,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發揮,為劉備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歷來有作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視尊賢用賢,視之為國家安危的決定因素。平時不敬 賢,到了緊急關頭,賢才就不會為國分憂。不是賢才不為國家着想,而是國家緩賢忘士,如此“而能經其國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親士》)。

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禮儀之邦6篇

第2篇

中國常常以禮儀之邦自居,但是一些中國人的行為,卻與之背道而馳。一箇中學生,在埃及旅遊時刻下“到此一遊”的記號,引發了國人對於“公共空間意識”的思考和討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也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行為。

很多人學習孫悟空,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刻下“到此一遊”或者自己的名字,看似很瀟灑,卻是對文物建築的損壞,在他們身上留下了醜陋的傷疤。另外,還有很多遊客去風景區旅遊時經常採摘花朵和樹枝,貪圖一時的好玩。就算是一個大花園,每個人摘一朵也會摘完,如果大家都不注意自己的行為,那麼以後的人還有什麼美景可以看呢?

除此之外,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還會加重環衞工人的負擔。人們為了貪圖一時的方便隨手丟的垃圾,環衞工人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去把它們清理乾淨。一些殘留在景區沒有被清理的垃圾就會像一塊膏藥一樣留在風景區,破壞遊客遊玩的興致。

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馬上就要放假了,同學們一定會出去遊山玩水。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在學習大自然教給我們的新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我們應該遵守的“老規矩”。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要時刻遵守公共規則。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排隊買票,愛護公物,保護文物,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其次,還要有主人公意識,看到不文明的行為要學會勸阻。只有這樣從我做起,並且去影響周圍的人,我們整個國家才會越來越文明,無愧於禮儀之邦的美名。

第3篇

書中講: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文明之邦”。是啊,中國自古以來是很講究禮儀、文明,作為後代的我們更應該講文明講禮貌。

當然,“文明禮貌”的培養也不是很快就能完成。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書中也説,文明禮貌的培養和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平常,我素以文明公民自稱,看了這本書,我開始反思我自己的行為。

有一次,我起牀晚了,一看錶已是7:20,我急忙抓起書包便衝出了門,我跑得飛快,把別人的東西給撞到了地上,別人罵了一句,我心裏火了,不就是東西掉了嗎,撿一下不就可以了嘛!我立即回了一句:“煩死了!”便跑走了。呀,又一紅燈,我急得直跺腳:怎麼辦?怎麼辦?突然我計上心頭:闖一次紅燈吧!我環顧四周,見周圍沒有警察,便衝了過去,就在這時,一輛汽車疾馳而來,差點撞到我,我罵了一句:“沒長眼睛啊!”

回想這件事,我真是做錯了,真不應該!讀了這本書後,我下定決心做個文明禮貌的人。如果你是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人,那別人肯定都來和你交朋友,由此看來,講文明講禮貌是多麼重要啊!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禮儀之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世代傳承,明五禮、知五恥,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職業通德、社會公德,是維繫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

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為精神引領,講道德、樹文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文明,樹艱苦奮鬥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傑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講誠信,樹誠實誠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秩序,樹禮讓和諧之風,做遵紀守法的人;講奉獻,樹互相有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

我們切不可“以恥為榮”更不可“以榮為恥”,要“恥榮分明”。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絕不能混淆,我們要知榮明恥。“清官執法,不貪權貴。剛正認誰人都平易近人,潔淨讓誰人都卓而不羣。這成了歷代人們心中的豐碑。”——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最後,希望每個人積極努力。為樹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作出積極貢獻。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温馨,良好的文明習慣要我們要從小抓起!讓我們共創和諧新風範!

評語:作者構思巧妙,善於選點展開,全文以“明理知恥、崇德向善”為主題展開討論,行文跌浪起伏,耐人尋味。語言活潑明快,富有感染力,起到了良好的的表情達意的效果。希望以“明理知恥、崇德向善”約束我們每一個人。

第4篇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到今,人人都學禮儀,講禮貌。然而當今社會上的禮儀之風卻有所縮減,有些人開始不重視禮儀。

説到禮儀,不少的人都會想的雷鋒了。雷鋒出生於1940年,一生中做過許多好事,卻從不留姓名。有一次,雷鋒到理髮店剃頭,當時的人很多,他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伍,終於輪到了他,這時他看見一個小男孩一會坐着,一會站着,非常的焦急,於是雷鋒讓他先剃,並給他付錢,卻沒有告訴他他的名字。又一次,雷鋒想要乘火車出遠門,當時排隊買票的人很多,雷鋒好不容易才買到了票,這時一位大姐向他走了過來,希望他能夠把票賣給她,雷鋒看他還帶着一個孩子,外面大雪紛飛,天氣很冷但是他們卻穿着很薄的衣服,雷鋒於是二話沒説把票送給了他,並把自己的毛衣脱下來給孩子穿上。但是在1962年,雷鋒就不幸離開了人世。可以説雷鋒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但是到了現在,像雷鋒那樣的人越來越少,比如有老人摔倒在了路上,圍觀的人很多,但是敢於去扶的`人卻很少,他們害怕被倒打一耙,但是像這樣倒打一耙的人還是佔極少數的,我們應該懷着一顆寬容的心。在公交車上,越來越少的人願意給老人讓座,他們只顧自己,卻沒有為他人着想,隨地吐痰彷彿成了家常便飯,過馬路闖紅燈一點都不覺得羞恥。隨地扔垃圾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他們只為了自己的方便,卻破壞了整個地球的壞境。

我們應該重新振作起來,改正不良習慣,學雷鋒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先人後己,捨己為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講文明禮儀,人人一小步,世界一大步。

其實講文明懂禮貌不僅僅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説的,有一天一個大型企業招聘人才,許多人蜂擁而至,可是到了經理辦公室,卻發現經理並不在,等了好久都沒有來,許多人因為心煩離開了,等了一下午,剩下的人少之又少,經理終於出現了,讓剩下的人明天再來。第二天,那些人都按時來到了經理辦公室,發現經理辦公室很亂,而且還是沒有經理的身影,許多人都到外面等待,只有一個人把經理辦公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最後那個人就被錄取了,其實那個人的學歷不一定有其他人高,但是正是因為他遵守了文明禮儀而被錄取了。可見講文明懂禮貌是多麼重要啊!

講文明懂禮貌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發揚光大。

第5篇

中國,曾經的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明史,曾讓我們為之自豪。然而,今日的中國,還能擔當的起“禮儀之邦”這四個字嗎?

今年的9月7日,在四川航空由塞班飛往上海的航班上,因兩位中國男子的互毆,導致雙方多位好友加入打鬥行列,嚴重擾亂了飛行秩序。無獨有偶,在事發的幾天前,從蘇黎世飛往北京的瑞士航空上,又是我國的兩位乘客發生肢體衝突,迫使飛機在飛行六個小時後返航,給航空公司和其他乘客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不便。

發生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僅僅是因為椅背的問題。正是因為理由太過簡單,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小小的問題,卻能引起一場讓世界媒體爭相報道的鬥毆,相信不會有多少人能欣然接受。中國人是怎麼了?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一次真的就這麼難嗎?一週之內,發生兩起類似事件,這難道不是全體中國人的恥辱嗎?這樣的國家,怎能配的上禮儀之邦?

尊老愛幼助殘,也同樣為基本禮儀之一,然而現如今,能做到這些的人日益在減少。看到老人摔倒因怕被訛詐而袖手旁觀,為了自己的舒服不願給行動不便的人讓出自己的座位,甚至連呵斥小偷的勇氣也喪失殆盡。這樣的國家,怎能配的上禮儀之邦?

在這些令人沮喪的負面新聞背後,仍有着很多感人的事蹟。“最美教師”張麗莉,在身死關頭為了保護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去了雙腿;“最美司機”吳斌,在被高速飛來的異物擊中腹部後,在劇痛中完成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保證了全體乘客的安全,自己卻失去了生命……這些讓人潸然淚下的事蹟,才是一個禮儀之邦應該出現的。

禮儀其實不僅僅是禮節與儀式,更重要的是助人、謙讓等基本的素質,只有有了這些基本的素質,才能真正地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禮儀之邦,讓我們全體中國人都為之奮鬥。

第6篇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素以重“禮儀”而著稱。古代時,許多來到中國的外國友人,看到這裏的人們普遍接受禮儀的教化與薰陶,在言行舉止上以禮儀為美德,以至於人們待人謙恭温和,相互間關係融洽,心裏欽羨之餘,發出由衷的感歎,稱中國為“禮儀之邦”!

歐洲18世紀的幾位大思想家:英國的坦布爾、法國的伏爾泰、德國的萊布尼茲和沃爾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禮儀為主要內容的孔子學説。坦布爾認為孔子學説是一部倫理學,涉及政治道德、經濟道德、公眾道德和私人道德。他説:“政府無道德,老百姓無法安居樂業;老百姓無道德,政府無法安定與正常運轉。”伏爾泰認為孔子禮儀中所宣揚的都是高潔的道德,非常實際,他要求歐洲人面對中國文化一要讚美,二要自慚,三要模仿。他們由於有如此鮮明的學術取向,被他們的同胞戲稱為“歐洲孔子”。

孔子畢其一生制禮作樂,是着眼於社會的穩定和老百姓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為此他要通過禮、樂把大家往文明之路上提升。他的努力在兩千多年後的歐洲得到很多外國同行的高度評價,是其思想魅力導致的結果。由此亦可令我們相信當年他們給予中國“禮儀之邦”的稱譽,絕非溢美之詞,而是對我國古代精神文明所達到的較高水平的肯定。

在我國曆史上,禮儀規範出現得很早,商朝的時候就有禮儀了。當然,那時候的禮儀還比較粗疏,比較簡單。但儘管如此,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的萌芽,有幾個特點是值得後人思考的:

一是商殷的禮儀不會憑空產生,它的出現基於物質條件的豐富。《周易·序卦傳》中説:“物畜然後有禮。”這裏的“畜”,就是“儲存”的意思。物質豐富,有了若干儲存了,才有可能關注禮儀。後來管子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在思想上與此一脈相承。這與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基礎先於觀念形態的上層建築的觀點也是頗近似的。

二是最早的禮儀並非某個帝王或聖人所制定,而是老百姓集體地約定俗成,它往往與民間的習俗相聯繫在一起,是一種以民俗為根基的行為規範。活躍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文史專家劉師培就説過:“上古之時,禮源於俗。典禮變遷,可以考民風之異同。”(《古政原論》)學者李安宅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説:“根據社會學的研究,一切民風都是起源於人羣應付生活條件的努力。某種應付方法顯得有效,即被大夥所自然無意識地採用,變成羣眾現象,那就是民風。等到民風得到羣眾的自覺,以為那是有關全體福利的時候,就變成民儀了。直到民儀這東西再加上具體的結構和框架,它就變成制度。”(《〈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這就把俗與禮的關係以及俗如何入禮説清楚了。

三是最早的禮儀規範還不是在人際交往層面上進行規範,而是人神關係上的規範。也就是説這作為民風起源的“人羣應付生活條件的努力”中的“生活條件”,當時還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條件,而是人們精神領域中信仰生活之條件。因此,《禮記·表記》中説:“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這對確證商殷時代就有了禮儀文化很有幫助。

在上邊的'句子中,“鬼”與“禮”是指當時殷人事神的兩種不同方式:“鬼”是一種以神的威壓使人為之震懾的方式,而“禮”則是一種較為文明的與神交流溝通的方式;“先鬼後禮”的結果就如同“先罰而後賞”一樣,對神只心存敬畏卻不覺得親近。總之,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禮,是祭祀神靈的規範,與社會學範疇的倫理還未掛上鈎。

到了周朝,“周人尊禮尚施,事鬼神而遠之。”(《禮記·表記》)原來周人比之他們的祖先商殷人來是現實主義者,他們把禮納入實用的範圍(“尚施”)。當然,他們還不至於先進到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在“事鬼神”的同時又與鬼神拉開距離(“遠之”);於是這“禮”便成了人間社會之禮,這“儀”也就是人際交往實用之儀。在西周時,禮儀為社會劃定等級秩序,定名分,成制度,規定好人們在生活的不同領域、不同場合所必須恪守的準則等等。禮儀作為治國的手段為西周確立了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法制度。比起商殷的奴隸制社會來,歷史向前邁出了巨大的一步。所以生逢東周禮教衰微亂世的孔子,才滿懷嚮往之情地説:“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他根據當時社會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在周禮的基礎上使整套的禮儀進一步完善,並創造性地用“樂”(音樂,也指廣義的藝術)與之相配合,使理性的規範與情感的內化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由此可見,“禮儀之邦”不僅是給予我文明古國的一種美譽,同時也是對人類精神建構與其間藴涵的普世性價值的認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