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發展總結範文3篇 執教青年教師:成長之路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6W

本文主要分享了一篇關於青年教師發展總結的範文。青年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挑戰與收穫。通過這篇總結,我們可以瞭解到青年教師在教學、課堂管理、師德師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與體會,為其他教師的成長提供借鑑與啟發。

青年教師發展總結範文3篇 執教青年教師:成長之路

第1篇

xx年4月17-18日,蘭坪縣國小數學學科優質課評選活動在城區一小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參賽活動。在活動中,傾聽了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親身領略了各位教師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了他們對課堂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欣賞了他們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體驗了師生之間精彩的互動,為了能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切實將教師們帶來的新理念服務於教學當中,為了進一步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模式,特將此次參賽的心得總結如下,以利於自己不斷提高。

精彩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每名參賽的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精彩的課堂導入,有的以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導入,有的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有的以變魔術、猜謎語、變字遊戲等等的形式導入,可以説每個教師在課前的導入都為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張老師的設計導入,張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一課。在課前導入時,張老師以猜謎語的形式來導入新課:教師説了一個以鐘錶為謎面的謎語,學生紛紛回答出來,教師接着説,你能用手勢來描述一下鐘錶有那些不同的形狀?然後給學生定義什麼是(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我認為,這樣的導入,不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巧妙的滲透了本節課的相關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課前就已經具備了相關的一些數學知識,為順利開展好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好的導入不但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而且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師教學活動的興趣,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仔細分析每位教師的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讓學生接受,讓學生領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很好的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和老師執教的《小數的大小比較》中設計了學生到哪個商店去買學習用品更優惠;在張老師執教的《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中設計了求長方形狀的菜地的面積是多少……。教師的教學內容做到了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教學中,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注重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接軌,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慾,不至於讓學生在課堂上無從下手。

許多執教的老師都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能力的培養,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敢於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在張老師執教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中,在探究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要求學生根據以往的經驗自己思考有哪些方法並在小組內交流;在彭老師執教的《找規律》中,教師讓學生自己發現圖形中的規律,並讓學生上台展示説出自己的想法;在和老師執教的《分數的意義》中,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的關係等等。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探究新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做到了對知識的及時梳理鞏固,幫助學生及時建構知識體系,在每個知識點講解後,教師都會針對性的出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答,每堂課教師都設計了達標題目,教師的練習設計不是單一、枯燥的訓練,而是注重了聯繫生活的實際,並呈梯度上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層次的孩子都能得到訓練,形式多樣,方法新穎,問題的設計既注重了基礎知識的積累,又注重了知識的深化與提高,既注重了問題坡度,又注重了問題的廣度和知識延伸。對知識及時梳理鞏固,符合學生認知特徵,通過對知識的及時梳理鞏固,使學生學得的知識更紮實,思維更敏捷。

由於國小生年齡小,更在意教師的評價,參賽的教師都做到了對學生及時到位的評價。在課堂上,“你回答的真好”“你真勇敢”“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不絕於耳。對於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也進行了巧妙地評價,如“你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這很好,但要注意聽清教師的要求”“這位同學回答得不十分準確,誰來幫幫他?”等等。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做出誠懇地評價,就能在學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波瀾,使學生更加相信教師、喜歡教師,從而對課堂的教學效果起到積極影響。

近年來,由於多媒體課件的閃亮登場,教師的板書也好像置於被人遺忘的角落,悄然隱退了。誠然,課堂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但課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書的,況且課件的作用是“輔助”教學,我們不能過度的依賴教學課件,課件代替不了教師提綱式的板書。在課堂上,參賽的每位教師對板書都進行了精心設計,有的老師書寫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師的板書圍繞課題簡明扼要;有的教師突出重點,及時板書……。在課堂教學中,“板書”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充分發揮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總之,我對這次數學優質課參賽評比活動感觸頗深,同時也使自己認識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青年教師發展總結範文3篇 執教青年教師:成長之路 第2張

第2篇

青年教師是學校師資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好壞、業務水平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我校青年教師較多,因此青年教師的培養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努力建造一支師德高、業務精、理念新、有活力的新型教師隊伍,為提高我校的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提供紮實的基礎與後蓄的力量,以確保學校教育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1.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夠獨擋一面,勝任班級各項管理工作;具備較強的教育管理能力。

3.有重點地培養一批骨幹教師候選人,初步形成梯隊式的教師培養層次。其中,有一批能夠在街道、區學科競賽、課堂教學比賽、教學能手等比賽中脱穎而出的青年教師。

1、加強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樹立愛崗敬業的道德理念,通過學習、研討、演講等形式不斷促進他們的學習與進步。

2、加強課程改革的理論學習,並轉化成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教育觀念,針對教學實踐,寫出自己的教學案例、反思及隨感。

每名青年教師都要確定一名指導教師,青年教師與指導教師的關係要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建立,並經學校批准。指導教師要對青年教師的備課、講課把好關。青年教師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儘早完成下面幾個“教育教學業務關”,成為青年骨幹教師。同時,學校將對骨幹教師採用派出去(外出聽課或培訓)和請進來的方式進行(邀請專家指導等形式),迅速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1)導師要指導青年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課程標準、教材、並進行教法的具體指導。

(2)導師要對師徒教學常規進行指導。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及總結的書寫;備課及教案書寫;作業批閲及學生學習評價;課堂教學過程的指導(説課、跟蹤聽課、評課);習題選編;瞭解學情及教學輔導等。

(3)導師要認真指導師徒過好“上課”關。學校要求未滿5年青年教師一個學期向全校上一次彙報課。對於新上崗的教師,導師還須精心指導上好“月彙報課”和“學期彙報課”。所有聽課均要作好聽課評課記錄。

3、進行班主任工作常規的培訓,瞭解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規律並能運用其中的規律指導工作,能較順利地建立起班集體優良的班風、學風,較圓滿地組織班內教育活動,自覺地開展學生思想工作,解決好班內一般問題,所帶的班集體秩序穩定。

4、對後備骨幹教師需進一步強化和落實基本功訓練,增強個人素質的底藴。

5、本學期除學校佈置的任務外,每人準備一堂成熟的課型,從中受到啟示。

6、平日加強自我探索研究,要讓教學水平比原來有所提高。

第3篇

年青老師是學校的生力軍,是學校可持續發展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是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必然選擇。我校以“控架子”“壓擔子”“引路子”為理論,注重青年老師長遠發展和內涵發展,積極引導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促使學校工作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學校現有教職工88名,任課教師80名。體育、音樂、美術、自然、電教、保健專職教師12名。教師年輕化,平均年齡31.3歲,教齡5年以內的教師有21位,佔教師隊伍的26.3%。教師隊伍中,任課教師大專學歷達100%,期中本科學歷有9人,佔11.3%。學校現有江蘇省特級教師侯選人1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1人,常州市青年骨幹教師8人,佔任課教師的10%,溧陽市青年骨幹教師4人,佔任課教師的5%,溧陽市教學能手9人,佔任課教師的11.3%,溧陽市教壇新秀3人,佔任課教師的3.8%,片級三類優秀教師12人,有4名教師受省級的表彰,有3名教師受常州市級表彰,有3名教師受溧陽市級表彰,但由於57.5%的教師來自二十多個農村基層學校,教師原有的觀念落後、思想認識、興趣愛好等存在較明顯差異。如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教育觀念滯後,知識結構狹窄,教學方法單一,教育教學力薄弱。新教師雖然知識面寬泛一些,但缺少實踐經驗,把先進的觀念、思想轉化為具體的有效的教學行為的能力差,骨幹教師多數偏重與經驗型,理論功底不夠紮實,且缺少教科研工作的能力。

1、根據以上實際情況,將我校教師分訂發展層次:教學科研型、學科骨幹型、普通適應型。

①工作兩年內成為普通適應型教師,要求能獨立備課、上課,能在年級組上公開課;

②工作五年以上,成為學科骨幹型教師,在任教的學科內有研究專長,在教材分析中有獨到的見解,能開設市縣級的公開課,有研究文章發表或獲獎;

③工作八年以上,能指導其他教師上觀摩課,成為科研型教師,能獨立主持課題研究,每年開設不少於兩節的示範課,至少有兩篇以上的學科論文在省市級以上發表或參賽獲獎,能指導2-3名徒弟的教育教學工作。

實踐證明,教學科研活動是促進教師成長的舞台。只有活動,才能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

1、每學期的“三個一”活動:教材分析、上課、聽課、評課,鍛鍊新人,培養骨幹。

2、每一學期“教學公開”:“家長開放日”家長的評價,研究課的鑑定,促使青年教師練好基本功。

3、每一學年舉行“五四”練兵活動、單項賽(每一學年的上半學期)。根據新的形勢和教師基本功現狀,確定每年競賽的內容、競賽的要求、方法,讓教師教中學、學中練、練中比、業務素質結構不斷優化。

4、開展讀書交流活動:為了讓每個教師有展示彙報自己學習情況的機會,每學期的學術“沙龍”活動,活動有主題,每個月“學反思日記”的交流。

1、榮譽激勵。在教科研中成績突出的,對某一學科學有帶頭作用的為學校爭得了榮譽,授予“課改積極分子”稱號。

2、物質激勵。對獎懲條例中規定的獎金,按學期發放,讓獎懲真正成為促使教師自主發展的有效動力。

搞好教科研工作要激發教師的內驅力,為了讓每個老師都能自覺地走近科研、主動地參與教科研,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讓新老師“聯”起來。長期的實踐磨練,我校培養了一批教師。老教師暮年雄心,中年教師沉穩歷練,年輕教師滿腔熱情。讓他們聯起手來結成對子,可以優勢互補。新老教師教學相長,產生教科研的“向心力”。因此,每年新進教師,我們要舉行“聯手”儀式,結對雙方有明確目標,定期調研,自主彙報。

2、搭建平台。由教研組牽頭,組織各種學術活動:輪流上課,全員評課;交流案例,百家爭鳴;採集信息,共享收穫;熱點研討,思維交融;讀書彙報,昇華理論,等等。這種師師互動,橫向溝通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