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心得體會6篇 探索之旅:科研工作的心得與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6W

科研工作心得體會是一個關於科研人員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與思考,涵蓋了科研方法與技巧、團隊合作、學術交流和個人成長等方面。該主題旨在為廣大科研者提供寶貴的參考與啟發,幫助他們在科研道路上更加高效和有意義地前行。

科研工作心得體會6篇 探索之旅:科研工作的心得與啟示

第1篇

從申請立項到現在的結題已經歷經了一年的時間,回想起那些討論,交流,查文獻,搜資料,寫論文的日子,真的很讓人懷念,對於這次的科研,我們組員都很認真的對待,的確付出了不少努力和汗水,在整個過程中也嚐盡了酸甜苦辣,不僅僅學到很多,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時光飛逝,回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還處在科研立項的最初階段,正在忙着科研立項的申請,而如今,我們已經在做最後的收尾工作了。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工程,卻依然有點大功告成的感覺,心裏很是自豪和驕傲,因為這是我們一年來的勞動成果。也許我們在學術上並沒有多大的造詣,也沒有多大的創新,但是我們在這一年的研究過程中卻受益匪淺。這是一次成功的鍛鍊,通過理論聯繫實際,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專業知識,而且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研對於經濟的發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當初申請科研立項時,我們也是本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宗旨,希望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科學理論以及實際調查為農業的發展探尋新的道路。在做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時刻保持嚴謹治學的心態,每一個步驟我們都認真的實行,並細緻的總結。我們深知搞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腳踏實地的去研究和探索。

在整個過程中當然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和挫折,比如在暑假實地考察時,我們會頂着烈日發放問卷調查收集數據事。進行問卷調查時我們就堅持每天進行小組討論,總結每天的收穫並擬定次日的計劃。這樣大大的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使得實地調研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有時由於課程的密集和學習的緊張,我們需要合理安排出時間,保持各方面的平衡,特別是有時候找老師指導時,因為老師事務繁多,空閒時間有限,我們就不得不打亂自己的計劃,尤其是我們的組長,確實為此作出了很多犧牲。有時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意見分歧,經過交流與探討,最後終於得出一致結論,我們也漸漸學會接納不同的觀點,從而求同存異。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遇到資料不充足或者過時的問題,這時我們就得保持耐心,積極蒐集整理,就算有挫折也不能半途而廢,要相信自己,堅持到底,然後努力去尋找原因解決問題。事實上不僅僅是研究,生活往往也是如此,要學會如何解決矛盾,走出困境。這些不僅僅讓我們學會如何解決問題,也鍛鍊了我們的心理素質,更成為我們一段美好的回憶。

通過這次科研立項,我們也對“三農”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綜合暑假的社會實踐調查結果,以及網絡和書籍資料的整理,我們結合農村現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的落實以及各方面的改革進展,彙總出最後的科研報告。準確的説,這是我們第一次將理論運用於實際,雖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也學會了很多,不斷在工作中發現問題並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科研解決問題,也提高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增強了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加這樣的科研立項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理論知識,也鍛鍊了我們的科研能力,同時也使我們對科研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為我們以後進行畢業論文設計以及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同時,也培養了我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

感謝科研立項給了我們一個近距離接觸科學研究的機會,也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和鍛鍊自己的能力的舞台,希望學校在以後會繼續開展科研系列活動,加強科研人才的培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條路任重道遠。

科研工作心得體會6篇 探索之旅:科研工作的心得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作為學院專任教師的一員,在本學期開學伊始,我非常有幸能參加此次學院為提升教師科研素質與能力的培訓。兩天的學習非常緊湊,從上週四上午饒書記簡短而又深刻的`開幕詞開始,到週五下午許祥雲博士關於教育教學基本研究方法的演講結束。中間的三場科研講座,主講人或用鮮活的科研實例導入,或盡力將抽象的學術術語常態化,言語親和,極為有效地將相關主題內容傳達給了每個聽眾。就我個人而言,此次的學習,受益匪淺。

從擔任教師工作開始,就開始接觸科研這樣一個領域,剛開始覺得很神祕很抽象,後來更多地接觸自己的專業領域,也完成了一些科研課題,對科研慢慢地有了一種揭開神祕面紗一睹“芳容”之後的輕鬆愜意的姿態。認為科研不過是走走過場,感覺科研不過是一種文字功夫,“文筆好的人必定能搞好科研”這樣的觀點好像被很多人所認同。現在,當我作為一個聽眾在聆聽單作民博士的“ 高職學生管理制度變革研究的新制度主義視角”講座時,我卻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儘管由於專業領域的原因,講座中諸多的概念,諸多的“為什麼”我根本無法理解,但是單書記的嚴謹認真精神深深的令我折服。在之前自己所做的很多科研項目中,儘管也會有一些所謂的“思考”、“對策”、“研究”的字樣,但是和單書記如此精深的學識比較,自己根本就相當於沒有認真思考過。我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時候,我對很多東西都似是而非,完全不懂,有時甚至是不懂裝懂。在那一刻,我終於清醒地認識到:所謂的文字遊戲不僅不是做科研的實質,而且與科研的實質在一定意義上是背道而馳的。自己以前一直沾沾自喜的做科研的優勢—

—文字功底,原來只是一張漂亮的紙老虎的皮。我們很多人做不好科研的原因並不一定是他沒有做科研的能力,而是他根本沒有去“做”。我這裏的“做”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實踐,是嚴謹認真的“做”的態度,絕不是虛與委蛇“作秀”式的“做”。因為,科研的實質首先就是實踐,是腳踏實地地“做”,而文字只不過是科研表達的一種載體罷了。

古人説文人相輕,所以很多時候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承認自己的能力會遜於他人,或者説很多人都沒有勇氣去審視自己的能力。楊豔春博士的講座,則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做科研”能力的機會。楊博士主要是從閲讀、調研、寫作三個方面來講述常見的社會科學科研能力組成的。其中,他重點講述讀什麼書,怎麼讀書,如何讀書,這讓我受益匪淺。説實話,在現如今這樣一個信息社會,自己無時無刻沒被信息所困擾,如何在眾多的信息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並將其提煉,昇華,並最終為我所用,這是一個重大的項目,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這種能力掌握的好壞,也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做科研的能力水平如何。此外,楊博士在整個過程中,經常有很多形象的比喻、真實的事例、嚴謹的邏輯分析以及獨特的見解,其豐富的人生經歷、紮實的學術知識、嚴謹的學術態度也讓我對“做科研”的羣體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如果説“做科研”的實質是嚴謹的實踐,“做科研”的能力是閲讀與調研,那麼“做科研”的方法就應該是思考。因為,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去實踐並如實表達,那麼整個實踐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收集資料的階段,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狀態,這些實踐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有待於後繼者在這些實踐資料基礎上進行思考

之後得出的結論和認識。正因如此,我們幾乎在所有的科研報告中都能看到“思”的身影。但是,“思”同樣不是擺上了就可以,真正的科研的“思”我想應該是立足實踐、前後貫通的一種深刻而又理性的“思”,沒有實踐,或者説實踐工作不充分的“思”都像是無源之水,價值和意義都會大打折扣,甚至沒有任何價值。

總之,這兩天的講座讓我對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自身的缺陷有了新的思考。但就像饒書記在開班儀式上的講話裏説的一樣,只要我們能夠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我相信,自己的科研素質與能力一定能獲得提升,因為任何事情,態度都是最為主要的。

以上則是本人此次參與學院教師培訓講座的一些學習心得與體會,因能力有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在此還煩請各位領導與同仁多指正,謝謝!

第3篇

一直以來,走在教育科研的邊緣,偶爾會有幾篇文章在縣、市及以上獲獎,為了應付職稱評定,不得已想方設法發了幾篇文章,於是被領導誤認為是個教科研的人才來看待,真是讓我囧透了。

聯繫這次會議上聽到的領導講話和看到的同仁們的科研白皮書,想到了自己自參加工作以來的所謂科研之路,感慨頗豐。

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沒有搞科研的概念,偶爾上級有徵文的任務,我總會東拼西湊的,東借西抄的整出那麼一篇來完事,每學期也會有幾篇文章獲獎。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幾年教書匠的日子,直到拿到了國小一級教師資格證書,我知道,接下來的目標是國小高級教師,評定時是需要文章發表的,我該努力研究研究了。

06年3月的最後一天,我第一次在敏思開博,那時,博客是我業餘生活的全部,我隔三差五的想着更新,幾乎天天去朋友們家裏串串門兒,由於不知道好好利用每天面對活生生的孩子這個有利資源,不知道作為一線教師,課堂就是最好的素材,所以博客裏更多的是些生活瑣碎,認真經營了幾個星期之後,變成了斷斷續續,漸漸的似乎快遺忘了,藉口有時是孩子,有時索性就只是太忙了,但努力也沒有白費,那其間寫的幾篇文章,經過潤色修改,陸續在《中國教師報》、《國小教學改革與實驗》、《教育案例》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了,然而我沒能持之以恆。其中是有一些外在的原因,如任教兩門主科,工作忙,學校任務太多等等,但魯迅先生説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仔細想來,更多的是自己缺乏恆心。這次開博持續到07年12月,就再也沒更新過,現在連密碼也不知道了

在參加冒主任組織的青年教師研究小組活動之後,在與其他同行的零距離接觸中,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理論知識的匱乏,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差距在理念,差距在學習,差距在實踐,同時又欣喜的發現成功就在身邊,機遇就在身邊,只要我們真正靜下心來學習,深入自己的課堂,多寫教育隨筆,成功就會不經意地降臨在你身上。

09年1月,藉助南通教育博客舉辦南通市首屆成長杯教師個人博客大賽的時機,我第二次開博了,我更多是衝着大賽去的,在完成了大賽要求的分門別類的文章篇數後,我再一次懈怠了,但老天爺卻再一次眷顧了我,在獲獎名單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二等獎,雖不是很好,但是我滿足了,因為我相對於那些一等獎的人來説,我真的沒有全心全意的去經營,心中有愧啊!

20xx年的新學期開學了,受南通教育博客上一些勤奮的朋友們的影響,受新教育模式探索的浪潮衝擊,我開始積極反思我的每一節課。在堅持了一個星期之後,我參加了這次全縣教育科研工作會議,會上科研能手的發言讓我明白了科研之路的苦與樂的必然,三位局長的講話也點燃了我內心成為一個真正的科研人的熱情,知新、做真、吃苦唐局長的講話更堅定了我堅持寫博的決心,我將苦心經營,爭取早日苦盡甘來!

第4篇

轉眼間,第十屆“挑戰杯”廣東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已經拉下了帷幕。我們學院在這次終審決賽中載譽歸來了。我院代表隊首次參賽就表現突出,榮獲特等獎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一個的佳績,並勇奪“優勝杯”。我們也很興奮,我們課題組的《勞動合同法對江門五邑地區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調查報告榮獲一等獎!我們的苦苦堅持的結果終於得到回報!我們也以最好的成績來回報學院領導們對我們的期待...... 成功的喜悦依然迴盪着。有幸參加了此次學生科研立項活動,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很難得鍛鍊的機會。回想起我們做科研調查和報告撰寫的過程,實在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回憶。所有的經歷都被我們點綴得五彩斑斕!而在這過程中那時間就像長長的葛藤,纏繞了我們成長和探索的一個又一個回憶......

我們知道自20xx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焦慮和困惑一直瀰漫在各界大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而這部法律的實施又對我們江門五邑地區的企業又產生一些什麼具體的影響呢,勞資雙方應該如何更好和適應這法律呢等等。我們就是帶着這樣的疑問,在老師的指導下成立了我們科研調查小組。利用我們的假期時間到五邑各個地區的中小型企業進行調研。

回顧參加科研立項活動的過程也是我們對學術研究工作的理解過程。在一年多的調查研究過程中,讓我們切身感受了調查研究,撰寫論文報告,批改和最終定稿的全過程,一個課題從比較陌生到比較深入的研究的過程。這是一種學習方法的積累,一種豐富的人生積澱。使得我們在此後的學習中更有方向感。

對我們來説,這些也許還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通過此類的活動教會了我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式,培養了調研能力和自學能力,讓我們除了課堂上的所學之外,接觸到了更多的東西,開拓了視野,培養了正確的思維方式。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在調查的過程中感覺到我們自己的法律知識不夠專業,包括在課堂上學習並不是專業的法律知識。但是我們通過走訪勞動局,請教專業的律師來彌補我們法律知識的不足。我覺得其實學習就應該這樣。試圖從多個方面去發掘資料來拓充自己的知識面。這樣的話即使不是專業的,但通過不斷的學習,也會理解得很透徹。

希望我們下一屆的學弟學妹能積極地參加學校的各種科研學習活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僅努力的學好專業課程,還課通過多種途徑來拓充自己的其他的知識。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

第5篇

近三年來,我校以開放教育試點為契機,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落實遠程教育理念為目標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科研工作組織領導,確保教科研工作順利進行。

班子成員在紮紮實實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帶頭搞好教科研工作。張農樵副校長二次《建構學習理論和現代遠程教育》專題講座啟動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航程,對開放教育試點項目教科研工作開展了多方位的研究。本學期借總結性評估之東風,對開放教育進行了全面回顧,學校以《現實療法提高自主學習效果的行動研究》為課題進行了校本培訓,以引導教職工更全面的瞭解現代遠程教育理念。學校要求幹部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論著,完成一篇讀書心得,指導或評價教科研課題為已任,積極走在教育科研的第一線上。

為保證學校教科研工作落實,我校在原教科研領導組織結構上進行了充實和調整,形成了由校長任組長,主管副校長任副組長,下放教科室的管理機構,對學校教科研工作進行宏觀管理、指導、調控。並出台了《教科研工作獎勵辦法》及《教科研發展規劃》,對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制定了有層次的教科研計劃,引導學校教職工開展教學、管理、學習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二、抓好三個重點,把教科研意識落實到學校工作的各方面。

學校依託教科室和專業責任教師形成了一支教科研的骨幹隊伍,根據學校教科研發展規劃,具體計劃本專業應重點開展的教科研活動,努力探索個別自主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模式,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新的教學模式探索實踐,如《會計案例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課堂教學素質化的有效調控》等。

開放教育模式是學習形式、管理形式、教學形式、實踐形式全方位的改革過程,教科研活動全方位的滲透也是開放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網上答疑的有效性分析》,《注重非智力因素,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我校開放教育專科學生基本特徵分析》,《餘杭電大學校網站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實踐教學環節落實的有效管理》等課題涉及開放教育各個方面。

為熟悉和適應開放教育試點項目,我校特邀請專家開展有關講座。浙大博士生導師楊建剛教授講授《網絡與媒體技術》,省教科研所鄭紀蛟教授講授《杭州寬帶網與遠程教育》。我校自行舉辦了《計算機網頁製作》講座。與杭州電大聯合舉辦的《計算機教務管理》培訓等。同時,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餘杭區教科所舉辦的《教師教科研知識、方法合格培訓》考試。學校組織教師開展課件製作比賽,小組協作學習等主題研討等,以提高自主學習效果為中心,在各專業開展綜合性研究,學校內開設交流課20節,外出教研活動21批次,加強橫向聯繫和不同學科間交流。向專家借腦袋,向資料借思路,向兄弟學校借經驗。

①理論學習制度:教師專業成長,教科研是先導,理論學習是基礎,學校建立了每位教職工開展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弄懂一個教學原理,寫一個優秀教案,上一節課題研究示範課,寫一篇學術論文或學習心得的制度。

②同伴互助制度:通過教師之間對話、合作、互動,防止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援,使教師羣體得到發展。我校為調整師資結構,近年新招收了一批新教師,目前,青年教師比例佔25%,為使他們迅速成長,學校啟動了“老帶青,青幫新的結對子”工程,在校內認師傅,對青年教師實行專人指導,儘快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③自我反思制度:教師教育能力的提升,建立一支具有教科研意識的師資隊伍,自我反思是促進個體快速成長的一個有效途徑,學校定期組織以專業為基礎的教研活動,以教法為專題的討論活動,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

近幾年來,我校教師參加區教學綜合能力比賽一人獲全區第一;參加青年教師技能比賽一人獲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篇,參加杭州市教科研論文評比獲三等獎以上6篇,區教科研論文評比三等獎以上4篇,系統內教科研成果交流11篇,2位教師經審核後獲副高職稱任職資格。我們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6篇

本學期,繼續鼓勵教師參加科研自組織、“3+7”校際聯盟、中小銜接等互助團體,並勇於承擔團體的工作;校內以科組教研為單位,發揮科組教師的力量進行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學困生輔導等的互助行動;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採用了“行政—科組—骨幹教師—新手教師”及行政跟蹤與輔導模式。

在實踐中提高了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意識,逐步形成穩定的、科學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現把主要做法總結如下:

(一)繼續做好教學常規建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學期繼續以廣州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和《柯木塱國小課堂教學常規》作為日常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點。以科組為管理單位,各科實行科組長負責制,科組長在學校教學工作框架下,把教學中的各環節要求動態的具體化,做到既規範管理,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提高了構建教師教學特色的意識。在教學中,優化過程管理,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率,教會學生學習和思考問題的方法,評價時注重學生的進步程度。

教師在備課和實施課堂教學時,要提高提問的意識和能力,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多級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採用啟發式教學,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創新思考、培養興趣,發展其高級思維。在設置問題時認真研究問題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展其高級思維。

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大多數教師都能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和運用知識。講課的總時間一般能控制在15—18分鐘之內,課堂實施以學生討論、學習活動、當堂訓練、師生共同歸納整理知識規律等為主。但是要求課堂結束前用五分鐘左右時間給學生質疑和佈置預習作業,課後拓展以重點識記和分層探究練習為主等還需要加強。

本學期要求英語、語文教學質量精細測評價系統,數學用精細分析表,把成績通過系統的統計分析,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具體策略,重點對期前、期中、期末的測試要把測試結果進行精細測評的分析,並把分析報告上交教導處的m盤相應文件夾裏。針對每次的分析結果,要設計相對應梯級練習,組織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與提高。

7、本學期,學校要求各課題實驗人員把課題研究融入課堂教學中,使課題研究草根化,常規化,使課題研究真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轉變教師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今年我校教師積極地參加了廣州市計算機多媒體教育軟件比賽,此項活動中區、市、省、全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共同舉行的比賽,在區的比賽中提交了10件作品。其中,徐春霞老師的作品獲得了廣州市和廣東省的一等獎;陳啟炎老師的作品獲得了廣州市和廣東省的二等獎、全國三等獎;電子書包實驗基本保持每週2節常規課,上半年英語科的課例獲得二等獎一個,三等獎一個,優秀獎二個;科學科獲得plt作品評比三等獎和優秀獎各一個;數學科獲得三等獎一個、優秀獎四個。教師以參加比賽為突破口,進一步梳理知識結構,提升理念,增強整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課業負擔問題,各科教師繼續貫徹教育部關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規定,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量,堅決按照教育局規定的作業量時限佈置作業,各學科之間要注意協調作業總量。各科課外作業總量(包括預習)為: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半小時,五、六年級控制在1小時以內的書面作業。休日佈置以動腦與動手,書面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外作業,體現了活動性,趣味性,豐富性相結合的原則,留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

(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研究性學習中最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基於項目的學習通過專題來綜合各學科己學的知識,安排圍繞專題的真實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的環境下,設計並實施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並通過作品呈現來進行表達和交流,使學生不僅能學到解決問題的知識和技能,也能獲得如何應用知識的能力。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強調信息技術在項目學習中作為搜尋信息和知識的工具,處理和分析信息的工具,表達思想和知識的工具,以及交流傳播信息和知識的工具。強調應用多媒體(整合文字、圖形、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來呈現和傳播項目學習的學習成果(作品),使學生在項目學習活動和多媒體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發展研究(explore)、表達(express)和交流(exchange)能力。通過項目學習,促進幫助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下學期重點開展科學科的項目學習研究,同時數學和英語科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資源的運用研究活動。

繼續開展課例研討,為進一步拓展課例研討促進課堂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把教學設計、課例、反思等資源上傳籬笆樁,藉助更高層次的專家、老師的幫助來提高;完成這些程序後,該任課教師要回來認真分析他人提的建議,以達到逐類旁通的目的;集累並優化資源,給下一個接任教師作參考和借鑑。

3、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各科組重點做好根據目標、教學重難點進行設置環節問題的研究。在教學活動中進行三級設問、分級佈置練習、分級佈置課外拓展活動的探索。

4、一二一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精講多練,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體驗和消化教師講解的知識,要求各學科根據不同的課型,有意識地運用。

5、下學期,每週一第三節繼續安排行政下班聽課,瞭解一線教學,瞭解一線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方法、瞭解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什麼幫助,以便更有利於指導和決策。

6、以賽促研。繼續組織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項比賽,以參加比賽為突破口,進一步梳理知識結構,提升理念,增強整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7、進一步加強科研課題研究的指導的監督工作,引領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研究的實效性。

8、探索以問題為導向的讀書活動。開展師生同共同精讀一本書活動,教師在瞭解書的內容後,按照需要設置若干問題,學生帶着教師擬定的問題去閲讀,以提升讀書興趣和效率。

9、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制定幾種基本的操作實施標準。分別是《寫字評價標準》、《閲讀指導手冊》、《作業標準》、《課聽課評價表》、《欠交作業通知書》等,以此來進一步規範學校的發展。

這一學期來的工作,每一項工作都是全體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地按照我們的理念和方法無能為力完成,是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的結果,面對下學期的工作,充滿機遇和挑戰,希望全體教師在上級教育部分和學校領導的帶領下緊抓機遇,上下一心,迎難而上,鋭意進取、開拓創新,力爭在新的一年有更大的突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