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觀後感怎麼樣13篇 《左耳》:一個震撼心靈的青春之旅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W

《左耳》是一部由沈浩編劇、饒雪漫執導的年輕文藝電影,改編自饒雪漫所著的同名小説。該片以真實而深刻的方式展現了80年代初的中學生活,以及年少時的純真友誼、愛情與成長。作為該片的觀後感,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為大家分享更多關於《左耳》所帶來的震撼和感動。

左耳觀後感怎麼樣13篇 《左耳》:一個震撼心靈的青春之旅

第1篇

?左耳》這部電影是我今年看的,看完第一遍感覺很震撼,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人的青春是像黎吧啦一樣孤苦無依,為了生存不得不堅強和獨立,隱忍和委屈自己去做敗壞自己名聲的事情。我並不討厭這樣的人,只是很心疼也很恨為什麼她的家長對她這麼不負責任。小耳朵李珥是在這部電影中我最欣賞的角色,乖巧聽話善解人意並且樂於助人還對吧啦很友善。雖然和許弋有過情感的糾葛到最後的絕望離去,但是總體來説,這個人物比較盡善盡美,很符合中國傳統審美。我也很喜歡這樣一個角色,安靜,温柔,不張揚,真誠友善。只可惜現實當中這樣的人太少,而且不易被察覺和珍惜。我希望我以後也成為這樣的人。後來,這部電影我反反覆覆地看了很多遍,它雖然拍的不那麼精緻,但對於處在高中階段的我來説,對於我認識青春是怎麼一回事還是很有幫助的,也許作為一名高中生,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因為這關係到我的未來,還有日日夜夜為我的生活努力工作的父母,為我操心和照顧我生活的爺爺奶奶。有時候,我也很想像黎吧啦那樣擁有自由,可是自由與責任是相互的,我嘗試過很多回,當我把作為學生的責任甩到一邊時,我更加感覺不到自由,因為這樣做會讓這個世界對你不滿意,反過來自己也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願我成為一個像李珥一樣的人,就是乖乖聽話,長大了以後或許能夠找到真正的自由。喜歡《左耳》。昨天一個好朋友告訴我我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堅強,她説她挺心疼我的,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對自己麻木了,彷彿沒有痛覺,或是即使有痛覺,也不再掛在嘴邊。也許這就是長大,因為除了自己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希望什麼,別人都不一定知道。或許這地球村上的每一個人,都偶爾會產生孤獨感,我時常有一種莫名的孤獨感,無人理解和體會,自己也難以派遣的感覺。最近因為在學校裏我有巨大的學習壓力,總是感到身上有一口氣沒有呼出去,難熬的這三年,我希望就即使最後的結局不一定是我期望的,至少努力過了就不再後悔這一段歲月。

最近,在城內發現一家圖書館可以借書。便有了興致去瞧他一瞧,入門便看見一本名叫《左耳》的書籍,想來在我國中時,便對這本書有了幾分的喜歡。那時這書已被翻拍成電影還流行了一段時日呢!我也跟隨着大家的腳步,深深的`迷上了這電影。興許是演員的演技好,興許是情節都太過感人,不知怎的看了一遍又一遍,這便也就勾起了我借書的興趣來。

都説聽不清的言語甚誠懇,那女主天生也是可憐從小左耳就失聰,倘若你站在她左邊説話,對於她而言怕也是徒勞。在這女主的經歷當中看到的變就是她敢愛敢恨的成長過程了吧,左耳靠近心臟,甜言蜜語要説給左耳聽。這大約也是女主收穫幸福喜悦之情了罷?

想來我與她也是同一階段的女孩,經歷都大體相同不免有了些情愫來,若真與她經歷一般,似也有些不同。巴拉為愛所付出的一切,對我來説是做不到的。雖結局不太盡人意,卻也算是有了個天堂的歸宿想來也不算太壞。若真是要個交代也算是死得其所。

有人退場那肯定有人出場,這不正是促就女主幸福的開始嗎?但若這般去算,似也有些不太妥當,明眼人見了也應是對巴拉所犧牲的一切而感到惋惜,她也不是無人要,黑人的痴情也使我印象深刻,左右各切去一節小拇指,都説十指連心,割去時的心痛是什麼也無法去償還的。

看完所有,印象中只留下巴拉爽快的回頭説道:“sweet talk is realy for the left ear”。

左耳觀後感怎麼樣13篇 《左耳》:一個震撼心靈的青春之旅 第2張

第2篇

看完之後説不出感覺,覺得再看一遍或許才會體會到其中的傷與痛。

聽不見的耳語最誠懇,看不到的內心最忠貞。影片中最後吧啦告訴小耳朵的話和張漾告訴小耳朵的話,説給了左耳聽,所以是美好的耳語,聽不見,但是好美好美。

故事從一開始就是誤會,一個大人之間的誤會,牽扯了一羣人,改變了他們所有人的青春。我認為愛得最深的人是小耳朵,傷的最深的人也是小耳朵,雖然她的感情表達不像吧啦那樣明顯,敢愛敢説,但是這或許是青春中的另一種形式,好孩子的內心,好孩子的青春,把自己周圍所有的朋友都那麼真誠的對待,結果説不上好與壞。

張漾的年少輕狂到吧啦死後所表現出來的大男孩身上所具有的特質,最後和小耳朵之間的祕密,他並不壞,一種孩子氣的正直,和青春的傷痛隱忍。吧啦吧啦,一個看不出不開心的直率女孩,大大咧咧,周圍人都認為她的愛是隨便的,可是她的愛才是最忠貞的,臉上的笑,和內心對愛情的嚮往,帶着愛而意外死去,那麼的突然。黑人真的是黑人,粗獷不修邊幅的行為,外貌,卻也是那樣熱烈執着的愛着吧啦,影片中他所有的語言和行為都是為了吧啦而做的。

直到吧啦死去,他還是那麼愛他,黑人是一個好男人,雖然不是高富帥,但是很實在。許弋,外表的陽光大男孩,但對自己不負責,本以為他是害羞的不善言辭的乖男孩,但吧啦甩了他之後,他一直在自暴自棄,一段不該有的愛情,真的發生了,許弋愛吧啦,可是後來家庭敗落,得到小耳朵的幫助後,他並沒有珍惜小耳朵,而是再一次深深地傷害了她,只能説許弋真的不值得小耳朵愛他。尤他,小耳朵的表哥,一直默默地喜歡小耳朵,是個鄰家大哥哥的形象,靠譜。小耳朵,愛上了一個人一直到最後,直到那個人傷害了她,她離開了他。小耳朵把吧啦看成最好的朋友,因為她從吧啦身上學會了許多,吧啦是一個和她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小耳朵羨慕她,希望自己也是那樣一個吧啦。吧啦的意外離去她一直不能釋懷,一直都在想着她,吧啦,你知道嗎?蔣皎,一個富家女。

青春,是那麼一羣人的,故事中的他們在一個小城裏演繹着自己的故事。他們的青春或多或少都有我們的影子。或許你會像小耳朵,像尤他那樣一直暗戀着某個人;你也可以像吧啦,像黑人那樣把自己愛的人説出來,大膽地去追。看他們的青春,回憶的還是我們的青春。

影片中最令我驚喜的是謝娜,李程遠的片刻露相,好好。最令我感到弱爆的台詞是歐豪對蔣皎在樓上撒錢時説的話。引起我注意的廣告是許弋送給小耳朵妖精的口袋的衣服。

電影裏面的女主人公李珥(陳都靈飾)保持住了一貫的清純,沒有變俗變世故;裏面的男主人公張漾(歐豪飾)一開始讓人覺得叛逆兇狠,到後來才讓人逐漸明白他內心的傷痛。其實電影前三分之一我都以為許弋(楊洋飾)是男一,張漾是男二。吧啦熱烈地愛着張漾,情願為了張漾去招惹並傷害無辜的許弋;李珥明白自己的心上人是怎麼被折騰之後理解了吧啦,卻不能理解張漾的心理。後來吧啦因張漾而痛苦且在雨中遭遇車禍死去;李珥在吧啦死後常常發短信質問男主人公張漾,後來參加工作不久後理解到更多層面的東西,便也放下了這種質問。

最後兩人在母校相遇,四目對視,有了學生時期不一樣的感覺。這之後分開,張漾又追到公交車上,坐到李珥旁邊,説還有一句話忘了説,然後便附在李珥聽不見的左耳邊説了一句話,李珥過後仍對着張漾綻開了聽懂了的笑容。我覺得,她即使聽不到,也應該對張漾要説什麼而心有靈犀。正如遇到車禍的吧啦(馬思純飾)臨死前對着李珥的左耳説了一句話,李珥沒有聽見吧啦説了什麼;但後來她還是對張漾説了她自己希望聽到的話,因為她希望張漾放下過去的自己,不要再沉溺在自責之中。

學會放下,才能成長,才能擁抱身邊的人,才能迎接未來。據説這是蘇有朋對原著的結尾改變之後添加的.,他加入的正是這種讓主人公“放下過去”來迎接新生的精神。能給人希望總是好的,我們都需要正能量。説實話,小説《左耳》我沒讀過,所以看電影時沒有與書進行比較的那種挑剔心理,正因如此,我才如此喜愛這部電影,它拍得美而憂傷,結尾又讓人有種釋然感。

許弋這個角色讓我頗感意外。一開始出現的他是那麼美好純真,後來卻被破壞得讓人心有不忍。難道真要像魯迅説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作者和導演便“把美好的形象打碎了給人看”?總之,電影前部分越是把許弋塑造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王子般,後面他頹廢混賬的一面越是讓人痛心。

每個單純善良的女生背後都有一名默默愛護着她的男生,李珥眼睛一直盯着自己暗戀的許弋,背後是一直盯着她的普普通通貌不驚人的“表哥”尤他(胡夏飾)。或許,“尤他”這個名字諧音“由他”?這樣的默默暗戀者是被“且由他去”隨意對待的麼?

相信很多看電影的男生女生都能從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過來人也能找到自己曾經的存在。

電影在公交車上兩人並肩而坐相視而笑中結束,這讓我們觀眾會想象他們兩人在一起的結局。之前各有愛戀的兩個人,如今卻成了對的人。正如片尾響起的趙薇唱的主題曲那樣:“前任也曾是對的人,愛就帶傷狂奔。青春的旅途沒有紅燈,越走越快你也成了過來人。”

第3篇

為看《左耳》在工業大學的點映幾乎橫跨半個南京城,期間轉了三趟地鐵,坐到頭昏腦脹。所幸的是,那些在路上消磨的小情緒都在電影開場的剎那消失殆盡。以至於事後我一直在想,我要如何寫出一篇影評,可以襯得上它的好看。

在去看《左耳》之前,我曾發了趙薇演唱的mv給一個朋友。她看完之後對我説,一定會去看這部電影。她從來是個挑剔的人,於是我忍不住問她原因,她説因為她看到了mv最後的蘇有朋,那感覺,太知性。我笑,對她説蘇有朋這次是導演,不出鏡的。她卻説那樣知性的一個人,一定會拍出這部電影應有的情懷。

情懷,嗯,就是這個字眼。它可以大到無邊無際,又小到濃縮至影片中每一個細節。蘇有朋做到了,《左耳》做到了。在我至今仍對他在《風聲》裏面的演技津津樂道時,他又用《左耳》給我另一個驚喜。我不能劇透,所以我説説自己的感受。那就是你在觀影的時候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導演是在用鏡頭用心的講一個故事,而不是把一個無數浮華的符號和誇張的情感刻板的堆砌出來不由分説地推到你眼前。作為觀眾我必須講,《左耳》讓我實實在在感覺到了兩個字——誠意。

電影結束之後,雪漫姐上台跟觀眾開始互動。她説出了自己的擔心,因為這部電影導演、編劇和製片都是新人,不僅如此,演員也都用的是演藝界的新鮮人。她説這是一次冒險,顯然太年輕的演員不會像是已經成角的大明星一樣有巨大的票房號召力。可我的想法恰恰相反,電影《左耳》最棒的地方就是用了這些年輕人,他們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那些少年們的特質在他們的身上是如此突出,以至於他們根本不用“表演”青春,他們就是青春本身。

電影的拍攝地在廈門,這個地方簡單清新,它讓故事裏短促的時光似乎可以無限綿延。我喜歡用有色彩的空氣來標註我對這個電影的印象,比如小耳朵看到許弋,空氣是萌萌的粉;吧啦遇見張漾,空氣是熱烈的紅;小耳朵跟吧啦相識,空氣是純淨的白;尤他跟小耳朵一起上學,空氣是暖暖的黃……我用這樣不同的顏色像是記號筆一樣標註他們的少年時光,就像是我在看書,當書頁合上,我就可以得到一本標註滿滿的日記。

影評寫到這裏,我還有一點私心,要寫一點點文字送給我最喜歡的角色,尤他。胡夏飾演的尤他在電影裏並不能算是主角,但他卻是讓我最心動的一個人。我最初知道胡夏的時候,他還站在台灣的綜藝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的舞台上,説實話,現在的他跟那時候的他似乎沒有什麼不同,還是那樣淡定的一個少年,絲毫沒有改變。我固執地以為,比起其他的幾個或是熱烈,或是腹黑,或是帥氣的男生,尤他反而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最多的男孩子的形象,他安靜、温暖、毫不張揚,但卻總是出現在小耳朵需要的時候,護她周全。“中國好表哥啊!”觀影的時候,坐在我身邊的女孩喃喃地説。聽到這句話,我也忍不住點頭。謝謝胡夏,謝謝尤他,我喜歡《左耳》裏所有人,但我偏愛他給人的温暖,像是林間清流,沁人心脾。

最後要謝謝雪漫姐,寫了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並且如約將它搬上了大熒幕,這必是一個不易的過程,但卻從此讓那些角色不再只鮮活於她的筆下,而是真真正正地出現在我們這些讀者的眼中,讓我們有機會跟隨鏡頭看它無限延展,從而成就一段最美的時光

看完之後説不出感覺,覺得再看一遍或許才會體會到其中的傷與痛。

聽不見的耳語最誠懇,看不到的內心最忠貞。影片中最後吧啦告訴小耳朵的話和張漾告訴小耳朵的話,説給了左耳聽,所以是美好的耳語,聽不見,但是好美好美。

故事從一開始就是誤會,一個大人之間的誤會,牽扯了一羣人,改變了他們所有人的青春。我認為愛得最深的人是小耳朵,傷的最深的人也是小耳朵,雖然她的感情表達不像吧啦那樣明顯,敢愛敢説,但是這或許是青春中的另一種形式,好孩子的內心,好孩子的青春,把自己周圍所有的朋友都那麼真誠的對待,結果説不上好與壞。

張漾的年少輕狂到吧啦死後所表現出來的大男孩身上所具有的特質,最後和小耳朵之間的祕密,他並不壞,一種孩子氣的正直,和青春的傷痛隱忍。吧啦吧啦,一個看不出不開心的直率女孩,大大咧咧,周圍人都認為她的愛是隨便的,可是她的愛才是最忠貞的,臉上的笑,和內心對愛情的嚮往,帶着愛而意外死去,那麼的突然。黑人真的是黑人,粗獷不修邊幅的行為,外貌,卻也是那樣熱烈執着的愛着吧啦,影片中他所有的語言和行為都是為了吧啦而做的。

直到吧啦死去,他還是那麼愛他,黑人是一個好男人,雖然不是高富帥,但是很實在。許弋,外表的陽光大男孩,但對自己不負責,本以為他是害羞的不善言辭的乖男孩,但吧啦甩了他之後,他一直在自暴自棄,一段不該有的愛情,真的發生了,許弋愛吧啦,可是後來家庭敗落,得到小耳朵的幫助後,他並沒有珍惜小耳朵,而是再一次深深地傷害了她,只能説許弋真的不值得小耳朵愛他。尤他,小耳朵的表哥,一直默默地喜歡小耳朵,是個鄰家大哥哥的形象,靠譜。小耳朵,愛上了一個人一直到最後,直到那個人傷害了她,她離開了他。小耳朵把吧啦看成最好的朋友,因為她從吧啦身上學會了許多,吧啦是一個和她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小耳朵羨慕她,希望自己也是那樣一個吧啦。吧啦的意外離去她一直不能釋懷,一直都在想着她,吧啦,你知道嗎?蔣皎,一個富家女。

青春,是那麼一羣人的,故事中的他們在一個小城裏演繹着自己的故事。他們的青春或多或少都有我們的影子。或許你會像小耳朵,像尤他那樣一直暗戀着某個人;你也可以像吧啦,像黑人那樣把自己愛的人説出來,大膽地去追。看他們的青春,回憶的還是我們的青春。

影片中最令我驚喜的是謝娜,李程遠的片刻露相,好好。最令我感到弱爆的台詞是歐豪對蔣皎在樓上撒錢時説的話。引起我注意的廣告是許弋送給小耳朵妖精的口袋的衣服。

第4篇

電影裏面的女主人公李珥(陳都靈飾)保持住了一貫的清純,沒有變俗變世故;裏面的男主人公張漾(歐豪飾)一開始讓人覺得叛逆兇狠,到後來才讓人逐漸明白他內心的傷痛。其實電影前三分之一我都以為許弋(楊洋飾)是男一,張漾是男二。吧啦熱烈地愛着張漾,情願為了張漾去招惹並傷害無辜的許弋;李珥明白自己的心上人是怎麼被折騰之後理解了吧啦,卻不能理解張漾的心理。後來吧啦因張漾而痛苦且在雨中遭遇車禍死去;李珥在吧啦死後常常發短信質問男主人公張漾,後來參加工作不久後理解到更多層面的東西,便也放下了這種質問。

最後兩人在母校相遇,四目對視,有了學生時期不一樣的感覺。這之後分開,張漾又追到公交車上,坐到李珥旁邊,説還有一句話忘了説,然後便附在李珥聽不見的左耳邊説了一句話,李珥過後仍對着張漾綻開了聽懂了的笑容。我覺得,她即使聽不到,也應該對張漾要説什麼而心有靈犀。正如遇到車禍的吧啦(馬思純飾)臨死前對着李珥的左耳説了一句話,李珥沒有聽見吧啦説了什麼;但後來她還是對張漾説了她自己希望聽到的話,因為她希望張漾放下過去的自己,不要再沉溺在自責之中。

學會放下,才能成長,才能擁抱身邊的人,才能迎接未來。據説這是蘇有朋對原著的結尾改變之後添加的.,他加入的正是這種讓主人公“放下過去”來迎接新生的精神。能給人希望總是好的,我們都需要正能量。説實話,小説《左耳》我沒讀過,所以看電影時沒有與書進行比較的那種挑剔心理,正因如此,我才如此喜愛這部電影,它拍得美而憂傷,結尾又讓人有種釋然感。

許弋這個角色讓我頗感意外。一開始出現的他是那麼美好純真,後來卻被破壞得讓人心有不忍。難道真要像魯迅説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作者和導演便“把美好的形象打碎了給人看”?總之,電影前部分越是把許弋塑造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王子般,後面他頹廢混賬的一面越是讓人痛心。

每個單純善良的女生背後都有一名默默愛護着她的男生,李珥眼睛一直盯着自己暗戀的許弋,背後是一直盯着她的普普通通貌不驚人的“表哥”尤他(胡夏飾)。或許,“尤他”這個名字諧音“由他”?這樣的默默暗戀者是被“且由他去”隨意對待的麼?

相信很多看電影的男生女生都能從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過來人也能找到自己曾經的存在。

電影在公交車上兩人並肩而坐相視而笑中結束,這讓我們觀眾會想象他們兩人在一起的結局。之前各有愛戀的兩個人,如今卻成了對的人。正如片尾響起的趙薇唱的主題曲那樣:“前任也曾是對的人,愛就帶傷狂奔。青春的旅途沒有紅燈,越走越快你也成了過來人。”

第5篇

?左耳》改編自饒雪漫熱門同名小説,在販賣青春題材盛行的電影市場,因為原著的強大影響力它依舊特別矚目,當年閲讀時的細節已經模糊,可對小説中李珥、張漾、許弋、吧啦幾個年輕人青春成長曆程的記憶猶在,忘不了男主人公張漾的兩段愛情,與吧啦的熱烈殘酷,讓人心痛,與女主人公李珥的救贖守護,讓人心暖。這是個複雜的角色,很難演,卻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之一,是電影勝敗的關鍵所在。

看過電影后覺得,歐豪演的真好,他捉住了張漾的內心世界,好與壞的兩面性。相信他呈現的張漾在前半部分正是小説迷想象中的模樣,“壞”但叫人心疼。矛盾細膩的情緒掌控不像一個電影新鮮人,導演説歐豪很拼,很努力,可在銀幕上,你看不到痕跡,只感覺到從容與堅定,歐豪將張漾的糾結矛盾統一了,也將自己和角色統一了。

片中多場戲都挺經典,可以讓觀眾腎上腺素急升,被他散發的吸引力誘惑,例如他和吧啦的牀戲,例如他在水中與吧啦重遇的生死時刻,例如他在李珥耳邊的輕聲呢喃,在新生代偶像裏,他算得上是一個沒有包袱的人,也不為自己設置條條框框,當你認為他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時,他卻輕易用“張漾”,顛覆了你的認知和想象。

點映結束出來,看到好友的留言,“歐豪演得好嗎?”

那一瞬間,我愣了一下。我認真地在腦海中快速回憶着剛才見過的人,明明還濕着眼眶,卻突然自己笑出聲來。兩年,我拍視頻剪視頻看過他不下千百遍,他的樣子我再熟悉不過,但是我突然發現,剛才很長時間我完全忘記了他。如果説最開場還有那麼一丁點這個人和我的記憶好不一樣的比對,那麼後面真的.漸入佳境,讓人再也沒有想起過他。。。

“你相信嗎?我剛才把他忘了,真的,我根本沒顧上想他演得好與不好,因為他和導演都沒有給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機會。故事完整,節奏緊湊,人物鮮活,你會不由自主跟着他們感受那些原本和你無關卻真實發生在你眼前的刻骨銘心悲歡離合。所有的愛和痛,其實從一開始,我見到的,就是張漾。”

他很消瘦,沒有歐豪好看,心事重重,總感覺揹負太多,幾乎沒見他笑過,以至於也幾乎看不到酒窩。沒有什麼好看的衣服,地道的小鎮青年,什麼看臉什麼帥氣,都被他的憂鬱蓋過,你根本來不及留意。但是,那又何妨,他不需要像他,他只是張漾,就足以。帥與不帥,好看與否,陪他哭過痛過,你記住的絕對不會只是一張臉而已。他眉間緊鎖的恨意,嘴角勾起的邪氣,抱着吧啦時的無辜,敷衍蔣嬌時的玩世不恭,被小耳朵質問時的自責,醉酒的哀傷,分手的決然,痛哭的解脱。。。

第6篇

最近,在城內發現一家圖書館可以借書。便有了興致去瞧他一瞧,入門便看見一本名叫《左耳》的書籍,想來在我國中時,便對這本書有了幾分的喜歡。那時這書已被翻拍成電影還流行了一段時日呢!我也跟隨着大家的腳步,深深的`迷上了這電影。興許是演員的演技好,興許是情節都太過感人,不知怎的看了一遍又一遍,這便也就勾起了我借書的興趣來。

都説聽不清的言語甚誠懇,那女主天生也是可憐從小左耳就失聰,倘若你站在她左邊説話,對於她而言怕也是徒勞。在這女主的經歷當中看到的變就是她敢愛敢恨的成長過程了吧,左耳靠近心臟,甜言蜜語要説給左耳聽。這大約也是女主收穫幸福喜悦之情了罷?

想來我與她也是同一階段的女孩,經歷都大體相同不免有了些情愫來,若真與她經歷一般,似也有些不同。巴拉為愛所付出的一切,對我來説是做不到的。雖結局不太盡人意,卻也算是有了個天堂的歸宿想來也不算太壞。若真是要個交代也算是死得其所。

有人退場那肯定有人出場,這不正是促就女主幸福的開始嗎?但若這般去算,似也有些不太妥當,明眼人見了也應是對巴拉所犧牲的一切而感到惋惜,她也不是無人要,黑人的痴情也使我印象深刻,左右各切去一節小拇指,都説十指連心,割去時的心痛是什麼也無法去償還的。

看完所有,印象中只留下巴拉爽快的回頭説道:“sweet talk is realy for the left ear”。

第7篇

讀《左耳》是因pals介紹。我不得不佩服僥雪漫活躍的思維。她用尖鋭的筆法傾寫出城市中我們的無奈與彷徨。

許戈的愛與張漾的恨交織——吧啦負擔着,只因張漾的承諾,她不桀、堅強的外表下藏着孤寂而又脆弱的心。她太需要温暖和幸福,雖然她是如此的冷豔,但這一切的驕傲與自尊都是枉然,她不奢求什麼,只求曾愛過,付出過,就這一點幸福的感覺,可她卻帶着這一絲的憧憬與朦朧隨着尖鋭的剎車聲離開了大家。

李珥的愛與許戈的恨交織——李珥付出過,只因對許戈那份朦朧的愛慕。許戈無法接受吧啦欺騙他的感情,他恨張漾,他恨李珥,他也恨吧啦,卻同時愛着吧啦,他在愛恨中開始墮落,母親的去世,父親的入獄讓他的心更加麻木。為了金錢,他虛假的接受李珥,並一次又一次的欺騙她,李珥純潔的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消逝。

李珥雖受過傷,但她卻是最幸運的,她有美滿的家庭,有尤他和張漾的愛呵護,她的心沒有過恨意。

一個發生在城市角落的故事,似乎沒有結局,卻又處處暗示着結局,是宿命嗎?我疑惑……

城市的孩子在愛與恨的邊沿掙扎,是什麼在引導他們,亦或這是人類文明的自然規律?

説小耳朵是另一個吧啦活在這個世上。我想在作者的筆下,應該不會是這種想法吧。我就覺得不是這樣子的。吧啦就是吧啦,小耳朵就是小耳朵,誰也不可能取代誰,誰也不可能被誰取代。張漾愛上小耳朵並非他把她當作吧啦,而是愛上了小耳朵。許弋愛上小耳朵也是一樣的,愛的是的的確確的有着她自己本質的小耳朵!

我看了《左耳》的一部分之後,我在心中想的一個結局是:

小耳朵和許弋肯定會開出美麗的花來,幸福的結局。而張漾是個壞蛋,他最後要得到應有的報應,或者他變好,另外和一個後來遇到的很愛他的女生一起了。而吧啦徹底的覺得愛情真不是什麼東西,她不再一味的不顧一切的去愛了,她累了,真的累了,和母親去了國外,過着另一種新的生活。

那時我很恨張漾,恨着他那種權錢、勢力和對許弋的卑鄙手段。

我覺得吧啦和小耳朵在書中,是沒有主次之分的兩個同等的主角存在於書中。至少我是沒想過吧啦死去的。但她終究還是去了另一個世界裏。

或者説她起了個引導者,沒有她,就不會發生後面精彩的傷感的事件。

後面,吧啦死去了,去了異界。我也很傷感了,因為親愛的吧啦、年輕的吧啦就這樣不存在了,好空洞呢!~

吧啦和小耳朵一樣,在我心中是同等地位,沒有差異的那種。

其實後面吧啦也並沒被別人所遺忘了,都在心中記住了她——美麗的吧啦!~

我覺得他們並沒什麼遺憾的了,即使是痛都是幸福着的。

吧啦有了自己 的孩子,和孩子一同去了另一個國界,她有着自己愛的結晶陪伴着自己,那她是不會孤單的了。

她也曾説過,張漾是火,那她便是那飛蛾,一切是她自願的,她的愛,她並不會後悔的,她是那麼的勇往直前的勇敢。

他不會帶着遺憾的,她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不是嗎?或許她自己並未意識到吧!~~~

但她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呢?終究還是沒人會得知,是一個扣人心玄的永久之迷。我猜想過,但又覺得不正確。“小耳朵,我對我的愛情並不後悔。”這表現她對愛的忠貞、執迷與瘋狂。但不會是這句的。“小耳朵,你一定要幸福啊。”這是她對她最愛的小耳朵的祝福。

後來小耳朵不是也愛上了張漾嗎?這是她從來沒想過的吧!

可是她又何時把愛轉移在了張漾身上呢?這個連她自己也不清楚吧!或許,愛就是這樣,讓人覺得好奇妙!

小耳朵考的是和許弋同一所大學。在這個學校他們開始交往了。在交往中,小耳朵或許就發現自己現在並不是對他有從前那種感覺了;而許弋卻因為交往慢慢的就愛上了這個讓人總猜不透的女孩。

第一部的最後裏,張漾對着小耳朵的左耳説:“我愛你。”而小耳朵的左耳卻聽到了。

這讓人又有一種生於其中的樂感吧!證實了:“甜言蜜語説給左耳聽!”換句話説“左耳是用來聽甜言蜜語的!”

第二部又出現了夏米米,她應該是許弋第三個愛上的女孩子吧!這個女孩或許有幾許像小耳朵的地方。

但不幸的是,她卻死於車禍中,一個像足了蔣皎製造的車禍中!

第8篇

高中的愛情無知,無悔。但結果卻是悽慘無比!《左耳》一本校園小説,最終拍成了電影,勾起了我對它的興趣。一星期後,我合上最後一頁,感到了現實,迷茫。高中是什麼?讓我不斷暢想!

小耳朵(李珥),天生左耳失聰,但她樂觀的心態使朋友都對她充滿關懷和愛,尤其是他的表哥尤他。尤他深深的愛着表妹,可小耳朵,卻鍾情於一位科技宅男——許弋。暗戀是悄無聲息的痛苦。許弋因為家庭,使哥哥張漾對他充滿怨恨!一場籃球賽,決定了吧啦的一生,張漾利用吧啦對自己的愛,開始了對弟弟報復的第一步。為了許弋,小耳朵不得不認識混混吧啦,小耳朵知道吧啦與張漾的約定後,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無意中,李珥跟蹤吧啦到一個小巷子裏,看到了張漾狠狠地踢着吧啦的肚子,小耳朵阻止了這場惡劇。在送吧啦回家時,才知道吧啦懷孕了,張漾並且想把孩子打掉。在吧啦去醫院時,因為車禍,終結了一生。

生活經不起推敲,感情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青春就像黑夜的鑽石,一無是處。而到了白晝卻意外的閃亮!人生的苦難是自己走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抱怨,不能放棄,應把暗淡的人生活出色彩。

一切都會改變,只是自己有沒有面對,是否忍心接受而已。愛情也好,友情也罷,離開的人,終會離開,不必挽留,不願離開的.好友,趕也趕不走,因此,我們應用心相伴不離的好友。人生還需要我們吧空白的地方,塗抹一層絢麗的色彩。

夜光燈下,醉醺醺的他,心愛的女孩已走,他丟失了快樂的籌碼!

第9篇

最近,在城內發現一家圖書館可以借書。便有了興致去瞧他一瞧,入門便看見一本名叫《左耳》的書籍,想來在我國中時,便對這本書有了幾分的喜歡。那時這書已被翻拍成電影還流行了一段時日呢!我也跟隨着大家的腳步,深深的`迷上了這電影。興許是演員的演技好,興許是情節都太過感人,不知怎的看了一遍又一遍,這便也就勾起了我借書的興趣來。

都説聽不清的言語甚誠懇,那女主天生也是可憐從小左耳就失聰,倘若你站在她左邊説話,對於她而言怕也是徒勞。在這女主的經歷當中看到的變就是她敢愛敢恨的成長過程了吧,左耳靠近心臟,甜言蜜語要説給左耳聽。這大約也是女主收穫幸福喜悦之情了罷?

想來我與她也是同一階段的女孩,經歷都大體相同不免有了些情愫來,若真與她經歷一般,似也有些不同。巴拉為愛所付出的一切,對我來説是做不到的。雖結局不太盡人意,卻也算是有了個天堂的歸宿想來也不算太壞。若真是要個交代也算是死得其所。

有人退場那肯定有人出場,這不正是促就女主幸福的開始嗎?但若這般去算,似也有些不太妥當,明眼人見了也應是對巴拉所犧牲的一切而感到惋惜,她也不是無人要,黑人的痴情也使我印象深刻,左右各切去一節小拇指,都説十指連心,割去時的心痛是什麼也無法去償還的。

看完所有,印象中只留下巴拉爽快的回頭説道:“sweet talk is realy for the left ear”。

第10篇

電影裏面的女主人公李珥(陳都靈飾)保持住了一貫的清純,沒有變俗變世故;裏面的男主人公張漾(歐豪飾)一開始讓人覺得叛逆兇狠,到後來才讓人逐漸明白他內心的傷痛。其實電影前三分之一我都以為許弋(楊洋飾)是男一,張漾是男二。吧啦熱烈地愛着張漾,情願為了張漾去招惹並傷害無辜的許弋;李珥明白自己的心上人是怎麼被折騰之後理解了吧啦,卻不能理解張漾的心理。後來吧啦因張漾而痛苦且在雨中遭遇車禍死去;李珥在吧啦死後常常發短信質問男主人公張漾,後來參加工作不久後理解到更多層面的東西,便也放下了這種質問。

最後兩人在母校相遇,四目對視,有了學生時期不一樣的感覺。這之後分開,張漾又追到公交車上,坐到李珥旁邊,説還有一句話忘了説,然後便附在李珥聽不見的左耳邊説了一句話,李珥過後仍對着張漾綻開了聽懂了的笑容。我覺得,她即使聽不到,也應該對張漾要説什麼而心有靈犀。正如遇到車禍的吧啦(馬思純飾)臨死前對着李珥的左耳説了一句話,李珥沒有聽見吧啦説了什麼;但後來她還是對張漾説了她自己希望聽到的話,因為她希望張漾放下過去的自己,不要再沉溺在自責之中。

學會放下,才能成長,才能擁抱身邊的人,才能迎接未來。據説這是蘇有朋對原著的結尾改變之後添加的.,他加入的正是這種讓主人公“放下過去”來迎接新生的精神。能給人希望總是好的,我們都需要正能量。説實話,小説《左耳》我沒讀過,所以看電影時沒有與書進行比較的那種挑剔心理,正因如此,我才如此喜愛這部電影,它拍得美而憂傷,結尾又讓人有種釋然感。

許弋這個角色讓我頗感意外。一開始出現的他是那麼美好純真,後來卻被破壞得讓人心有不忍。難道真要像魯迅説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作者和導演便“把美好的形象打碎了給人看”?總之,電影前部分越是把許弋塑造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王子般,後面他頹廢混賬的一面越是讓人痛心。

每個單純善良的女生背後都有一名默默愛護着她的男生,李珥眼睛一直盯着自己暗戀的許弋,背後是一直盯着她的普普通通貌不驚人的“表哥”尤他(胡夏飾)。或許,“尤他”這個名字諧音“由他”?這樣的默默暗戀者是被“且由他去”隨意對待的麼?

相信很多看電影的男生女生都能從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過來人也能找到自己曾經的存在。

電影在公交車上兩人並肩而坐相視而笑中結束,這讓我們觀眾會想象他們兩人在一起的結局。之前各有愛戀的兩個人,如今卻成了對的人。正如片尾響起的趙薇唱的主題曲那樣:“前任也曾是對的人,愛就帶傷狂奔。青春的旅途沒有紅燈,越走越快你也成了過來人。”

第11篇

?左耳》改編自饒雪漫熱門同名小説,在販賣青春題材盛行的電影市場,因為原著的強大影響力它依舊特別矚目,當年閲讀時的細節已經模糊,可對小説中李珥、張漾、許弋、吧啦幾個年輕人青春成長曆程的記憶猶在,忘不了男主人公張漾的兩段愛情,與吧啦的熱烈殘酷,讓人心痛,與女主人公李珥的救贖守護,讓人心暖。這是個複雜的角色,很難演,卻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之一,是電影勝敗的關鍵所在。

看過電影后覺得,歐豪演的真好,他捉住了張漾的內心世界,好與壞的兩面性。相信他呈現的張漾在前半部分正是小説迷想象中的模樣,“壞”但叫人心疼。矛盾細膩的情緒掌控不像一個電影新鮮人,導演説歐豪很拼,很努力,可在銀幕上,你看不到痕跡,只感覺到從容與堅定,歐豪將張漾的糾結矛盾統一了,也將自己和角色統一了。

片中多場戲都挺經典,可以讓觀眾腎上腺素急升,被他散發的吸引力誘惑,例如他和吧啦的牀戲,例如他在水中與吧啦重遇的生死時刻,例如他在李珥耳邊的輕聲呢喃,在新生代偶像裏,他算得上是一個沒有包袱的人,也不為自己設置條條框框,當你認為他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時,他卻輕易用“張漾”,顛覆了你的認知和想象。

點映結束出來,看到好友的留言,“歐豪演得好嗎?”

那一瞬間,我愣了一下。我認真地在腦海中快速回憶着剛才見過的人,明明還濕着眼眶,卻突然自己笑出聲來。兩年,我拍視頻剪視頻看過他不下千百遍,他的樣子我再熟悉不過,但是我突然發現,剛才很長時間我完全忘記了他。如果説最開場還有那麼一丁點這個人和我的記憶好不一樣的比對,那麼後面真的.漸入佳境,讓人再也沒有想起過他。。。

“你相信嗎?我剛才把他忘了,真的,我根本沒顧上想他演得好與不好,因為他和導演都沒有給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機會。故事完整,節奏緊湊,人物鮮活,你會不由自主跟着他們感受那些原本和你無關卻真實發生在你眼前的刻骨銘心悲歡離合。所有的愛和痛,其實從一開始,我見到的,就是張漾。”

他很消瘦,沒有歐豪好看,心事重重,總感覺揹負太多,幾乎沒見他笑過,以至於也幾乎看不到酒窩。沒有什麼好看的衣服,地道的小鎮青年,什麼看臉什麼帥氣,都被他的憂鬱蓋過,你根本來不及留意。但是,那又何妨,他不需要像他,他只是張漾,就足以。帥與不帥,好看與否,陪他哭過痛過,你記住的絕對不會只是一張臉而已。他眉間緊鎖的恨意,嘴角勾起的邪氣,抱着吧啦時的無辜,敷衍蔣嬌時的玩世不恭,被小耳朵質問時的自責,醉酒的哀傷,分手的決然,痛哭的解脱。。。

第12篇

去看《左耳》之前,我在蝦米單曲循環聽周杰倫的《米蘭的小鐵匠》,時隔多年,早年的編曲和聲音,乾淨又好聽的不像話。跟基友聊天,開玩笑説反正我們這種人的青春不值錢,如果真的能交換的話,我願意拿我最好的那幾年送給當年默默無聞的小天王,讓他多年輕幾年,多寫一些稀奇古怪的歌。兩個人一致認為,像我們這種最好的十七八歲都在乖乖的上學,沒曠課沒打架沒墮胎割腕,沒歇斯底里風雨中凌亂的青春,真是被狗叼走了一樣。送了也就送了,沒什麼可心疼的。然後就跑去看了左耳。

怎麼説呢,藍領子校服啊男生們揮汗如雨的操場啊,課桌上摞着七扭八拐的複習資料,考前的緊張,考後裝作狂歡的迷茫。學校值班的黑胖保安高高壯壯,離開學校的時候,他跟在你背後鎖上校門。連告別都沒有。算算也大九的我,對着屏幕發呆。即使是我,高中時候又慫又不起眼的我,好像也擁有這樣的青春。好吧,我算是聽力正常又長咧了的好姑娘小耳朵。吧啦那樣的女孩子,即使沒有許弋,小耳朵們還是會爭先恐後的往上撲的。女孩子們的交好其實很沒有邏輯,小心思一人一兜,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最開始相互走近的,只要在一起了,能甜甜蜜蜜的坐在一起交換內心祕密。除了比天還大的暗戀對象,那你就是貼近我心的第一人。

我也有這樣的朋友,可惜後來時間太長,路又分叉太多,也就走丟了。所以私心想想,吧啦的離開或者也是一種永恆,用性命換來的,誰和誰都不會忘卻的感情。也別怪我冷血,大九的前輩也算經了職場的洗禮社會的培訓,所以看到許弋黑化,吧啦出事,小耳朵和張漾衝突然後又走近,都覺得這些當年上學時候覺得天都塌了的情節,也沒有什麼。往回看,誰還能保持最初的樣子呢?大學同學都在曬娃,初高中的在代購面膜,朋友圈刷了多少遍,也刷不出什麼想看的內容。這年頭,自拍都算是誠意之作了。或許這樣就很好,也或許這樣就糟透了。

我情緒管理的一直還好,一邊看一邊和朋友吐槽,遇到好笑的梗也跟着全場噗嗤,直到後來趙薇的聲音唱起來。

“執着難得,總不會辜負,你的單純。”險些淚奔。不好形容當時的心情,但小耳朵坐在張漾的身邊,公交車走走停停,兩個人的臉都看起來那麼柔和。突然就覺得我都懂了。歌詞我懂了,吧啦最後的話我懂了,張漾貼在李珥左耳誰也沒聽到的話我懂了。連我那被狗叼走的青春,好像也被懂了。

第13篇

閒來無事,自己去看了左耳。從知道左耳被翻拍成電影就一直在期待,沒有人知道,在我孤單的高中三年裏,小耳朵給了我多少正能量,我不否認我在等待一個張漾。所以,是一定要看的。

上映後一直找不到人和我同行,索性下班後自己去了電影院,卻分外有意義。我知道朋友圈和微博都在刷左耳,可能在大多數人眼裏,它和致青春、同桌的你之類的青春電影一樣;於我,卻不同。

六七年前看的小説了,情節難免會記不清,我邊看電影邊回憶小説,慢慢才對上號。

陳都靈一部分上算得上我心中的小耳朵,饒雪漫親自選的演員,不會錯的。她有小耳朵的乖巧,小耳朵的執着,小耳朵的安靜,她確實和我心中勾勒的小耳朵有許多重疊。我不喜歡去批判一個只是普通大學生毫無表演經驗的姑娘來詮釋的角色,更何況她的動人能蓋過她的不足。所以我好想去抱抱她,就像穿越時空去抱抱六七年前的自己。

歐豪不是我心中的張漾。張漾可以痞,可以壞,可以兇狠,可以温柔,可以奮進。所以我願意給自己的記憶留一片空間,去想象心裏張漾真正的樣子。因為他不只給了小耳朵新生活,也給了臨大學聯考的我,一個美好的希冀。

所以他倆最後一定要在一起,兩個左耳都失聰的人,註定分不開。那也是所有左耳迷的願望,包括我。

馬思純無疑是整部影片中演技最棒的。她完美的詮釋了吧啦。就在小耳朵對她説吧啦是我的好朋友時,李珥的堅定,吧啦的動情,我淚如雨下。吧啦幸福過,但是不足夠,車禍那一刻,我心裏是無限的恐慌,然後是無限的難過,蔓延了整部影片的時間。不想説了。

楊洋以極高的顏值讓我十分惋惜他的變化,小説裏本沒有愛上這個角色,但是他後面的頹廢的確讓人心疼。我覺得整個影片最大的不足是沒有給許弋一個結局,而他的結局,更悲傷,後面説。所以,許弋,我還是喜歡好孩子時候的你,一定是和記憶裏的哪個人物有重疊。原諒我,想不起來他應該是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