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工作總結7篇 高效教學工作總結: 優質教育,創造卓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本文以“有效教學工作總結”為主題,總結了一年來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成果和經驗。通過系統性整理,分享和總結我校教師們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優秀經驗,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鑑,提升教學效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有效教學工作總結7篇 高效教學工作總結: 優質教育,創造卓越

第1篇

為了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強化教學精緻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對開展有效課題研究以來的工作做以小結:

1。教學時關注學生需求。教師深入瞭解學生的性格,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堅持"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參與問題解決,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和行為需求。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升學,發展需求。

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從學生整體利益出發,考慮到學生整體素養的協調發展。提倡為學生節省時間,每門學科應最大限度地在規定時間內達成教學目標,關愛學生身心健康,反對用過度耗費學生時間,精力的做法去換取考試成績;提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反對缺乏針對性的低效教學。

一節課要留有充足時間給學生答疑或進行小練習,小測驗,實施"課堂達標"考查。要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和階段測驗,並根據批改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不使問題積累起來。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病歷",以便分析學習動態,有的放矢地輔導。教師制定教學目標要儘可能明確,具體,以便於測量和落實。

沒有反思性教學,便沒有有效教學。有效教學迫切需要教師自覺養成經常反思與總結的習慣,做到天天反思,課課反思,要不斷地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等問題。

在做教學準備工作時,必須要解決下列問題: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材料的處理(包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主要教學行為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

要切實做好有效備課工作。備課筆記必須課時齊全,內容詳實,格式規範,註明總課時數和上課時間。複習課,習題課,試卷評講課必須按要求備課,並寫好備課筆記。各種課型備課筆記的編寫要強化"四有":有教學流程安排,有學生活動安排,有教與學的方法設計,有教後反思記錄。

1,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教學目標在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學習的需要。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擇。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實驗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佈置,努力達到設計最優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的要求,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要切實開好中學理化生和國小科學實驗課,讓學生在觀察和動手實驗中理解掌握知識,培養動手能力。

3,活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活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致力於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啟發式"思想貫穿於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融洽師生關係,提高教學交往的有效性。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5,恰當運用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6,精煉教學語言,提高課堂語言的有效性。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7,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要圍繞教學重點難點,設計富有啟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8,適時全面評價,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適度,多元地評價學生。評價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評價語言要真誠,實事求是,因勢利導,恰到好處,真正起到評價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1。精心佈置作業。教師對學生布置的作業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佈置的習題必須在廣泛佔用資料的基礎上精心選出,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對新題或心中無底的題,教師必須先做一遍,然後再決定是否佈置給學生。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佈置作業。

2。認真批改作業。各科作業要認真及時批改,批改要正確,批語要具體明確,重在指導和激勵,評價要恰當。

3。科學講評作業。教師應建立作業情況記載本,隨時摘記作業中的獨特見解和典型錯誤。講評要有針對性,時效性和激勵性;所有作業必須有錯必糾,學生訂正後,要進行二次批閲。要指導學生建立糾錯本,對糾錯的內容及時進行階段性跟蹤檢測,鞏固糾錯效果。對拖欠,缺交,馬虎,抄襲現象要及時批評教育,並要求補作或重作。

1。明確具體輔導任務。課後輔導的主要任務是:解難釋疑,查漏補缺;發展個性,培養特長;打穩基礎,講求實效;端正態度,指導方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輔導對象,確定具體的輔導任務。

2。採取多種輔導形式。課後輔導要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既要有小組形式的輔導,又要有個別形式的輔導,兼顧"培尖,提中與補差",切實增強輔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縮國小生之間的差距,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有效教學工作總結7篇 高效教學工作總結: 優質教育,創造卓越 第2張

第2篇

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核心的理念之一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然而現今,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使得很多學生討厭學習,不善學習。一談起學習就焦慮不安。特別是應考這根指揮棒在牽着教師與學生的鼻子走。使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以致教師與學生在精神層面都得不到那種學習快樂的享受。但現實總歸是現實,這種現實目前還不是我們教師個人所能改變的,那唯有的,我們只有改變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使我們的教學變得更輕鬆,令人最滿意,工作更有效.

通過對《有效教學》這本書的學習,它給我帶來驚訝不己的好消息。它講述了教師怎樣經營好課堂的祕訣,啟迪我們怎樣積極學習和負責任。書中用簡潔的筆墨描述了大量教學策略,這些策略完全體現了培養學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發展性,啟迪了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與模式。

對於奮鬥在一線的教師來説,無論是舊的,還是新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都是通過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而表現出來。所以通過《有效教學》的學習,我的心得一是認清我們真正的教育理念。記得一個故事,説一個人看見三個泥瓦匠在幹活,就問他們在幹什麼,他得到了三個回答,第一個説我在砌磚頭,第二個挺起身,非常自豪地説,我是全國最好的泥瓦匠,第三個説“我在蓋大教堂”。他們三個人的回答,正好代表了三種人的心態。第一種人就是賺工資,養家餬口的那種,我們身邊充斥着很多這樣的人。第二種人則是非常麻煩的一種,他們往往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裏面非常優秀,但要命的'是他們陶醉於自己的領域,拒絕考慮所有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從而即狂妄自大,而又非常虛弱,非常難合作。第三種人,他能夠準確知道自己工作的最終意義,從而將自己的勞動有機地結合到其他人的勞動中去,實現一個輝煌的目標。我們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可能在講話中,我們會流利地運用着“素質教育”“以學生為本”,但在實際教學中繼續着早已習慣的應試教育,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行為。通過學習,教師的這種口是心非,積極性與創造性被激活了,新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具體化為教師可以理解並付諸於真正實施。

從《有效教學》中學到課堂教與學互動的實用策略是我的心得之二,這個課堂策略,促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這些策略使教師不再需要用物質刺激和獎懲的辦法迫使學生去學習,教室變為所有人積極向上的學習場所,完全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達到輕而易舉讓他們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知識之中,這是無價之寶,並且不斷地形成他們的人生觀,並且培養出最美好的人生,這些策略使我們的教學並沒有脱離學校的日常安排,反而使課堂呈現出全新的活躍氣氛。

我是惟一的,我的學生也是惟一的。學校、老師是孩子成長的橋樑,培養自尊,有自信,朝氣蓬勃,助人為樂,敏於合作,勇於進取,不怕失敗,迎接挑戰的新一代人材,願我們把一切有效的革命學習到底。

第3篇

本學期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情感態度和數學思考及價值觀等方面與課堂有效性的關係上,現在把研究過程中的收穫總結如下:在國小數學課程改革中,《新課程標準》設置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方面的教學目標,這正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在數學課程中的具體體現。新世紀的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統一在數學教學的整體目標中,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那麼如何才能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應貫穿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培養過程中去呢?

心理快樂能使人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對一切充滿希望,充滿信心,充滿創造力。課堂上,學生要尊重老師,老師要愛護學生,積極營造一個輕鬆、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

數學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首要面對的問題是幫助有心理困擾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大多數表現為後進生。作為教師要正確對待這部分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建立起自信。教師要和他們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試問在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師面前,在寬鬆、自在的氣氛中學習,學生怎會不對他任教的學科感興趣呢。要學生親近老師,老師必須首先熱愛自己的學生。實踐證明教師真誠對待學生,對學生的喜愛之情能引起學生國小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彙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積極的情緒體現,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且能轉化為學習動機,使學生解除心理障礙,由怕學到愛學。

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熟悉的學習素材,能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愉快地參與學習活動!這樣,我們就擁有了良好的開始,激起了學生積極學習的情緒。就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的.: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設計《旋轉與平移》一課時,我就力求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本課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我精心錄製了轉盤、觀光車,纜車,電梯等視頻來揭示課題。然後呈現遊樂園的照片,讓孩子們在其中去尋找旋轉和平移現象。接着讓孩子觀察水龍頭,風車,陀螺等實物。並欣賞錄像《生活中的旋轉》,將孩子們帶進“旋轉和平移”的世界。最後還讓學生玩玩具,去發現並製造出旋轉與平移現象,讓抽象的數學和孩子們豐富的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探索真實世界中的數學,這比單純的數學學習更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數學學習過程是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判斷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戰性的活動。我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創造一些讓學生展示自我個性,展現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地提出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和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中,應當讓學生佔有足夠的自學時間,享有廣闊的聯想空間。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在實踐運用階段老師提出有長6米、寬4米的房間需要鋪地毯,現在商店有寬1米、2米、4米三種型號讓學生自由選擇,説説自己的看法。有的説“買1米拿起來方便”有的説“買4米的鋪起來美觀大方沒有接口”還有的説“選擇2米,這樣又方便又省錢,牀底下可以不用鋪”。看!學生的回答多精彩啊!不僅自己有了選擇購買的方法還大膽提出觀點幫助老師省錢。課堂中讓學生質疑問難,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又使學生在寬鬆愉悦的課堂氛圍中養成了質疑敢問的習慣,學生的創新意識的苞芽得到了保護,將逐步形成會問、善問的思維品質。

現在的國小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識強,不善於與人合作。在教學中我注意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與同學的合作學習中體會到快樂。要變傳統的學生“認真聽講”為“小組合作”、“同桌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羣體學習方式與獨立思考的個體學習方式有機結合,優勢互補,促進學生自主求知。

例如,在教學“分類”第二節,按不同標準來分類時,我讓學生以4人一組的形式學習,每個人把自己文具盒裏的鉛筆都拿出來,集中在一起,擺放在桌子上,組內先觀察,再討論,最後動手把自己認為一樣的分在一起。分完後,我又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給大家彙報:你們組是怎樣分的?按什麼標準分的?想了幾種分法?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們想出了十幾種不同的方法。例如:

7、按有鉛筆尖和沒有鉛筆尖分學生分鉛筆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當我把學生的方法介紹給其他教師時,他們無不為學生的創造才能而驚歎、稱讚。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的必要保證。只有讓國小生對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才不會成為他們的負擔,才能使國小生能夠愉快地、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採用有效的評價方式,是提高國小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法寶。教師要把握孩子的心理,瞭解學生的需要,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小小的一句評價,也許就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寓言:一根大鐵棒去撬一把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無功而返。而一把小鑰匙,輕輕鑽進鎖孔,身子一扭,鎖就開了。大鐵棒很不服氣,而小鑰匙説,關鍵是我瞭解鎖的心。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是在數學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的。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情感,形成穩定的、積極的情感態度,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礎。

第4篇

集體教學是幼兒園一直採用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新課程把集體教學活動視為教師對兒童經驗的可能性構想,不是在封閉的系統中去把握孩子的學習,經驗的價值,而是立足於兒童的現實,從動態的過程中去把握兒童的學習和經驗。從教學現場來説,這個構想,是被每個教師的意圖、經驗、解釋和行動所演繹而發揮其現實功能的。因此在集體教學活動的教育現場,如何與幼兒進行有效的互動,確保幼兒的興趣、需要與我們教育目標之間保持一種和諧與平衡,從而有效地推進幼兒的發展,需要我們進行研究。

集體教育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既是幼兒在特定的教育目標下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智慧、教育能力在某一時段的集中呈現。在這類基本上以教師為主導者的活動中,教師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特定場景中,教師採用怎樣的策略去互動,不僅關乎目標的有效達成,更是教師自身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智慧、教育能力整合運用的過程。因此,引導教師關注自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互動能力,以課堂為本位去實踐、創造、反思、改進互動質量,提升互動品質,從課堂的事件中去學習提高自己的互動水平,是教師獲得專業能力提高的一個載體。

在大班這一學年,我們開展了“集體教學活動中促進師幼互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組織學習《綱要》、《指南》、《有效教學方法》、《教學機智》、《渴望學習》等專業著作,利用自學以及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解讀,梳理正確的理論知識。

2、收集情報資料,廣泛瞭解目前國內外對集體教學活動中有效師幼互動研究的已有經驗和成果。深入學習,梳理有效師幼互動的關鍵因素。

在集體活動中,老師主要通過提問來與幼兒互動,提問要注重開放性、針對性、挑戰性,注重提問的方法,那該如何設計提問,把握提問的這些特性呢?

集體活動中的師生互動,老師如何有效地迴應孩子,而不是一味地重複,迴應中應該關注哪些方面?

通過互動,教師需要小結、歸納、提升,那麼教師在小結、歸納、提升時要關注哪些要素?才能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1、組織學習《有效提問的策略》、《迴應策略》、《歸納、提升的內容以及策略》等文章,利用自學以及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解讀,梳理正確的理論知識。

(2)定期進行案例交流,有經驗教師介紹經驗,新教師提出困惑,組內互幫互學,提高青年教師遊戲講評能力。

上學期,我們圍繞研究重點,以問題聚焦——理論學習——案例研討——歸類總結等形式進行了研討,為教師奠定了理論基礎。

本學期我們在上學期研究的基礎上,以觀察記錄活動過程——分析診斷問題——針對問題個體策略分享——提出具體策略——實踐運用策略——反思策略有效與否——提煉歸納有效策略——總結操作要點的有效步驟進行研究,以理論促實踐,使教師獲得了實踐經驗。

此處的策略是指:處於“師幼互動”主導地位的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有效完成本次教學活動目標而預設、調整及實施的提問執行過程。

提問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僅讓幼兒獲取標準答案,知道最終結果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激發幼兒思維,形成自身對問題思考、解決和迴應的機制。因此,教師對提問的“度”要恰當把握。其操作要點如下:

提問要有“高度”。所謂的“高度”,是指教師的問題要為幼兒的思索、聯想留出空間,切忌“對不對”?“好不好”之類“應答式”的問題。

提問要有“廣度”。這裏的“廣度”,一方面是指問題的提出要貼近大多數幼兒的已有經驗,是在“最近發展區”內有促進價值的;另一方面儘量考慮給不同思維層次的孩子提供可以思考和表達的機會。

提問要有“深度”。教師不但要會提問,還要提升問題的“含金量”。“含金量”主要體現在:

提問能使孩子從多元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自身經驗出發去探尋解決的途徑和方法;

提問要創設“激疑”情境,能引發幼兒對更多新問題的發現、提出、探索和思考,能促使更多經驗的遷移、運用和構建,能使更多的孩子饒有興趣地參與互動和分享;

提問可從不同角度切入,同樣的問題呈現的方式可以不盡相同,不同的問題以個性化的呈現方式出現,以促進幼兒聚焦、多元、發散、逆向等多種思維品質的有效發展。

提問還要“適度”。“適度”的問題有促進思維發展的功效,而不適宜的問題不僅會影響幼兒思考問題,還會引起思維線索的紊亂,影響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為此,要做到以下三個“異“:

因人而異:關注每個孩子的不同起點和落點,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在其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給予問題和迴應。

因時而異:善於抓住不同幼兒生成的問題,利用不同的時機,進行討論、歸納、質疑和提升。

因事而異:對相關事件進行深入追問,依據事件中的有價值問題予以迴應。

教師設問的指向性,現場發問的實效性、問題呈現的明確性和迴應幼兒的適切性其實是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程度緊密關聯的,這裏不僅有方法的技術含量,或許還有更多的是教育者個人的特殊品質以及他本人所擁有的教育機智和智慧。只有掌握了提問的技能,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提問能力,才能形成上升為自身的教育智慧。因而,重視對教師提問技能和現場智慧的培養也是推進有效互動的策略之一。

觀察的技能——在仔細觀察、收集信息、判斷篩選的基礎上提問,使問題有針對、有落點、有價值。

聆聽的技能——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瞭解每個孩子的需要,在把握孩子需要和教育目標之間的關係中提出問題。

發問的技能——不僅可以直接發問,也可把問題置於具體的情境之中,操作之中、材料之中;不僅可以正面提問,還可反問、追問、順勢即問、邊説邊問……

迴應的技能——集體教學活動中的“迴應“要把握三個特點:“快,準、簡”,所謂“快”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要高效率地予以“迴應”;“準”是現場的分析、判斷一定要準確,有的問題需要深入,有的需要展開,而有的需要留白、有的則不能糾纏;“簡”所指的是提問要簡單明瞭,迴應要簡潔適當,歸納要簡煉易懂。

優化“提問場”是使“師生、生生、生材”之間產生共振、共建、共勵的前提,它可以構建良好的互動場景,讓幼兒充分發揮互動的主動性,也可優化思維的環境,任思想衝破牢籠,還可營造優質的心理環境,融洽人際關係,使孩子與教師始終處於一種平等、互助、尊重、理解的氛圍中,積極有效展開互動。其操作要點如下:

客觀、公正地關注、瞭解、尊重每一個孩子,滿懷愛心地欣賞每一個具有不同個性和能力差異的孩子。

真誠、寬容地對待每個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平心靜氣地去感受孩子,解讀孩子。

耐心幫助、支持每個孩子獲取屬於他自己的點滴進步和成就。

1、提升式迴應——教師在幼兒回答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對於這種迴應,教師在活動之前對所執教的內容必須進行深入的分析。

如《小螃蟹找工作》中理髮店裏有哪些工作,教師就應該清楚理髮店的工作就是洗頭髮、剪頭髮、燙頭髮等,那麼對於幼兒的百花齊放的回答,教師最後都應提升到這三個工作上;飲食店裏的工作同樣教師要進行提升,而不是幼兒所説的炒菜的,切菜的、送菜的,而是廚師、切菜工和服務員;商店中廣告員的概念教師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提升:廣告員就是專門吸引顧客到商店裏買東西的人;又如《認識數字5》活動的“4添上1是5,數量是5的東西都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等等這些引導語都是對幼兒回答的提升。需注意的是,教師的提升必須是正確、科學的。

2、歸納式迴應——教師對幼兒的迴應不是簡單的重複,而要進行梳理和歸納。

3、賞識激勵迴應——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評價,通過有針對性的表揚激勵幼兒。

4、追問擴思迴應——這種迴應中教師必須運用追問,而追問的問題必須擴展幼兒的思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追問擴思迴應是經常用到的一種有效的迴應方式,但是有些教師卻不敢去追問,總怕幼兒的反應會讓教師措手不及,其實只要執教的老師心中清楚我這環節的目的是什麼,只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一定會達到擴思的效果。

5、互動式迴應——把發問權還給孩子,讓孩子提出問題。進一步激發孩子們探究的興趣有效提升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夠引起幼兒情感、認知、能力和社會經驗發展和飛躍的

讓孩子的思維、語言、動作等動起來,圍繞教學目標的要求有效地動起來。變單向的接受性學習為幼兒與環境、材料、同伴及教師交互作用的發現性學習過程。

思考、預設哪些問題應由教師發起互動,哪些情況下教師只是作為中介發起幼兒間的互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通過設置場景、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引發幼兒與之互動,獲取有效的經驗,以更好地推進幼兒的自主學習。

教師要認真觀察、判斷互動現場的信息,靈活、彈性地把握互動,當發現孩子真正感興趣而且有價值的事物時,可以大膽打破先前的計劃,根據幼兒的具體表現來調整互動話題。但是,強調活動的生成性並非完全拋棄了預先的互動構想,教師應該在自己原有活動設計的基礎上,以預先的計劃為起點,滲透兒童生成的思想,做到預設互動與生成互動的有機結合。

研究雖然解決了部分互動問題,但在集體活動教育現場的互動問題是複雜紛呈的,各具情境的,富有個性的,難以預料的,因此研究還不能很好地完成對其他諸多互動難題的解決任務。另外,由於各人的知性和經驗不同,站立的角度不同,處理的方式和策略不同,因而對研究的理解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看法,而這些正是激發我們繼續探討、思考和研究的動力。

第5篇

轉眼間20xx年已過半,回顧過去,我們在佛子嶺中心校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令人深思:

(1)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校園專欄豐富多彩,從字裏行間散發出校園文化的濃濃書香;

(2)走進操場“為學生終生奠基,對民族未來負責”幾個醒目的紅色大字在白色的牆壁映襯下,閃閃發光,體現了中心校領導狠抓學校教育的決心;

(3)操場上塑膠跑道已裝修完畢,紅色的跑道相嵌在操場上,再加上白色的界線錯落有致,操場裏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相嵌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美麗極了;

(4)各樓層走廊佈置得體端莊,瀰漫着濃濃的有效教學氛圍;

(5)各教室名言警句時刻提醒着學生,一股股墨墨的書香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6)辦公室佈置得井井有條,書桌上擺放着老師的專業書籍。

剛開始實施有效教學時,我們反對過、牴觸過、困惑過,在痛苦中迷茫,在迷茫中掙扎,在校領導的思想工作和動員下,使們走過困惑、迷茫,認真地思考面對。課餘認真學習有關有效教學方面的書籍,並結合本班實際情況,設計導學單和教學設計,使我對有效教學有了清醒認識,循序漸進,慢慢步入正規。特別是新一屆領導班子措施得力,落到實處:每週一次研討會,會上研討本週上課者的教案,總結上週的研討課中的不足,及時總結,每月兩篇反思,一篇敍事,每月檢查一次並公示結果,反思、敍事不少於500字,通過一系列措施,教師工作步入常態化。通過近一年的磨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明顯改進。我本人今年代一年級數學,萬事開頭難,有人説有效教學從高年級容易,低年級不行,怎麼辦?擺在我面前的難題出現了,從哪入手呢?第一學期開始我拿到教材徹底難眠,因為我始終教的是高年級數學,邊教邊反思,慢慢發現從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入手,上課首先坐好,大家知道低年級的兒童好動,注意力分散,我於是在課中時刻用肢體語言提醒學生,儘量不要拿任何東西,雙手放在桌前坐直身子;其次由於剛入學,有許多學生不認識。我於是經常帶領他們讀題,慢慢養成讀題的習題,要求他們每次至少讀3—5遍,增加識字量,直至理解題目意思為止;再次,再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鼓勵他們預習新課,這又有一定難度,因為是剛入學新生,什麼預習,學生又反問我,困難出現了。

(1)讓學生看情景圖,在圖中發現哪些數學信息,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2)引導學生學會提數學問題,不明白就是問題,可以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在這方面我下了不少功夫,我經常打比方給他們聽:人要生病就要看醫生,醫生就要問這問那,尋找病因,找到問題所在,對症下藥,解除病痛,使你輕鬆愉快,否則就會更加痛苦,直至死亡。同樣當你學習遇到問題,那不明白的問題或發現了深層次的問題,怎麼辦?通過思考仍解決不了,就要尋求同學或老師的幫助,解決問題,這樣你就輕鬆自如;否則,問題越聚越多,堆積如山,如同交織在一起亂麻,怎麼也理不出頭緒,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直至厭學,甚至逃學,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教師相當於醫生,醫生拯救生命,我們靜化你們的心靈,道理相同,學生們常常被我打動了,通過雙管齊下,我班學生慢慢步入正軌。

(3)在課堂上啟發他們思考探索,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為此我花費了不少功夫,讓他們上講台,説出自己的相法,剛開始學生膽怯,我問你們怕什麼?有的説:“我説錯了,怕你罵我。”我看他們純靜如水的眼睛笑了,他們多天真啊!我説老師喜歡學生問這問那,沒有對,哪有錯呢?只有知道了錯誤,修正錯誤,就是好學生,別看這小小的講台,你看老師每天都為你們提供機會,這可是你們的`展示平台。在這6年中,如果你們抓住機得到鍛鍊,將來在什麼大場合上都不慌不怕。你看許多著名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律師,為什麼沉着冷靜,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強,就是因為他們經常鍛鍊、膽大。你們如果經常當小老師,不僅學習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你們的學習興趣,記憶深刻。今天我講錯了,下次我一定會講好,啟發心智,鍛鍊了膽量。另外,其他同學要尊重小老師,認真聽,聽的過程中反思,他講的我是怎麼想的,我會複述嗎?或者他講的還有欠缺嗎?我會補充嗎?只有這樣才有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刺激你的大腦,使你變得越來越聰明,不信你們試一試。我通過以上方法,使他們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有效教學的模式初見成效,慢慢嚐到了甜頭。

在本學期的一節研討課後,教師們給了我很高的評價,但也有自己的不足:

①當學生提上許多問題時,怎樣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②怎樣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駛馭能力,這些都是我今後探索和研究的課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第6篇

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工作總結 中寧縣第二中學 一年來,在自治區教研室及上級主管部門的關懷支持下,我校以電教科研為龍頭,以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為重點,以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和建設為核心,以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為目的,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試點學校"的作用,提高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水平,使優質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利用,推進了學校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明確工作職責。校長室負責制定和落實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工作方案,創造條件,組織對工作過程的管理和評價,協調各部門工作。教導處負責制定各類推進工作專題方案,收集資料,指導優質課例的設計和專題講座,開展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研究與落實,參與資源庫的設計與教學資源的建設,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學校成立了業務指導組,由學校網絡管理人員、信息技術教師和各組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擔任,一方面輔導一般教師收集、整理信息資源、素材、製作課件,另一方面督促指導一般教師適時運用好現有信息化教學資源(信息化資源包括:媒體素材、題庫、試卷素材庫、課件與網絡課件、課程案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網絡課程資源、資源目錄索引等),讓其真正發揮效能。為確保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學校把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推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與教學工作計劃中,並且制定了網絡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規章、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規章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獎勵制度及評價細則等一系列激勵政策和評價機制,使教師有時間、有精力、有內需力研究資源,建設資源,使用資源。

我校注重合理規劃,努力建設好信息化教育資源的應用環境。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學校爭取到中央宣傳部、文明辦等部門舉辦的 "綠色電腦進西部活動"資助,共收到捐贈電腦40台全部用於師生培訓學習,學校建有寬帶信息網絡、校園廣播音響網絡、校園電話網絡、校園安防網絡、多媒體教學網絡等信息化網絡設施;設有專用教室多媒體6個,網絡教室4個,並對網絡教室進行了改造,鋪設了防靜電地板,配備了投影儀,音響設施等;建成教師電子備課室一個,配置了23台配置高、性能好的專用電腦;開設綠色網吧一個,配備了56台專用電腦,安裝了學生機168台,為教師辦公和專題研究創造了條件,為學生提升信息素養搭建了平台,極大地改善了學校信息化教學設施。經過學校努力,學校管理的信息化也逐步成為現實,學校的學籍檔案管理、財產管理、財務管理等已經應用數字化管理系統,進一步推進了學校網絡、網絡教研論壇、學校校本資源庫、學校qq羣平台,學校文件傳送平台的有效應用。

1)規定教師應用信息技術上課和參與網絡教研的必要次數,指導和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上課,學會通過網絡參與教研活動,利用學校網絡平台組織教師開展開展不同形式和類型的教研研討活動,進行集體備課説課、網上評課、撰寫教學反思、點評教學案例、解答教學問題、積累學科資料等,通過教師qq羣、電子答疑、教師blog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實現資源共享,成員之間討論交流,拓展教師合作交流的空間,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促進團隊的共同提高。

2)開展聚焦課堂的教師教學展示活動。教學展示活動分為三個層次:新進教師的"上崗課"、中青年教師的"評選課",優秀教師的"示範課",要求按照説課、做課、評課的程序將教案及相關課件上網,並將展示課拍攝成課堂實錄,放在網絡平台上,供網絡教研之用。(在教學展示活動中,通過教師的互動互助、彼此支持,在表達自我經驗,分享他人成果的過程中得到收穫和提高,形成同行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氛圍。)評出優質課進行公開展示,推薦參加各種比賽。

3)開展信息化教育專項教學技能評比活動。每學年組織一次多媒體資源教學應用課堂教學比賽活動。根據教學流程設計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活動(比如:電子備課、課件製作、電子教案設計、關於多媒體資源應用的教學反思或論文等),使教師的基本技能更加過硬,鑽研、把握、設計教材的能力不斷提高。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學課件評比活動,鼓勵教師自制課件,積累我校的優秀課件,推薦參加縣級及縣級以上的課件比賽。

4)豐富培訓形式和內容,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基本技能、多媒體操作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網絡平台使用技能等的分層次培訓,增加培訓數量,考核培訓效果;逐步構建全校互動的教師博客羣,幫助教師解決在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5)明確各年齡段的信息化技術發展指標。為促進各年齡段教師的發展,我們設定了不同年齡段教師的發展指標。35歲(含35歲)以下的教師,熟悉掌握計算機知識和多媒體課件應用的同時,每年完成:參與一個課題研究,進行一次校級教學研討課展示,上交3——5個課件及教學設計,上交一篇相關論文或教學反思,進行一次校級信息技術技能展示或交流。36—45歲(含45歲)的教師,每年完成:參與一個小課題研究,進行一次校級教學展示,上交2——3個課件及教學設計,上交一篇相關的論文或教學反思,進行一次校級。45歲以上的教師完成:逐步熟悉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觀摩教學研討課,參與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應用展示或交流,參加一個課題研究,上交一篇相關的論文或經驗總結等。

6)積極開展面向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培訓,基於校本,多元拓展,促進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發展。教師是學校信息化工程實施的關鍵,本學年通過專業培訓、校本培訓和外出學習3種方式,有計劃地實施分層培訓,學校派出田宏友、尹霞、萬曉霞等信息技術專職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網絡管員培訓;派出徐姍姍、白玉紅、王偉娟等30多名教師參加各類學習,不斷向兄弟學校的信息技術老師進行交流,組織研討;學校通過全校性集中學習時間大力宣傳信息技術教育的優越性和必要性,讓老師們感受信息技術和網絡科技對教學所帶來的衝擊,引導教師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學校及時組織全體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操作的培訓6次,讓每位教師都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進行了多媒體制作校本課程培訓3次,全校85%的教師參加了培訓。學校積極爭取到暑期英特爾教育的培訓項目在我校進行,又有田璐等6位青年教師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再由他們培訓其他教師,現有135名教師取得了英特爾培訓合格證。安排校領導參加各種遠程教育培訓,通過培訓,促進了校領導信息化技術的提升。本學期組織青年骨幹教師進行交互式電子白板使用技術的培訓2次,觀看相關技術運用的課堂實錄,引導教師多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信息化技術。為此,學校主動要求承辦全縣的各種與現代教育技術相關的教學教研比賽活動10次,如"全縣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英特爾未來技能培訓"、"中國小生藝術作品的評比"、縣科協的"科普知識展示活動"、縣"會考信息技術測試活動"、"全縣優秀主題班會評比活動"、"全縣新分配教師崗前培訓"等,借活動促進教師的信息化意識,提高了教師的信息素養,為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平台,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科研能力提高。通過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實踐,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各層面應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以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現狀為基礎,以學校各部門自身的特點為抓手,統籌規劃學校教育科研,確定科研重點,確立研究課題,設計課題實施方案,有序推進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切實開展實踐研究活動。) 8)以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推進為契機,推動課程的實踐研究與探索。按學科需要,結合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的理念,推行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單元教學設計活動,開展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靈活運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探索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擴展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1)加強信息科技學科教學,增強學生信息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

認真執行國家教委頒佈的《中國小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精神》,幫助學生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瞭解計算機的基本常識,學會計算機的一般使用方法,指導學生學會文明健康上網的方法。

2)開設信息技術興趣活動,以多樣的信息化活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環境,定期開放校園計算機房和"綠色網吧", 組織各類興趣活動小組,定期舉辦電子小報製作,網頁製作,動畫製作等學習班,舉辦信息技術應用大賽,挑選優秀學生作品一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各種中國小生電腦製作大賽、中學生信息技術奧林匹克比賽等活動,提升學生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 。

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包括教育手段現代化和教育教學思想現代化。代表信息技術的網絡教室是教育手段現代化的主要體現。充分利用網絡教室和校園網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主要指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現代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思想方法現代化"是各級電教部門和中國小校的工作重點和工作難點。如果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能與學科教學"融合"

在一起,不能與教育教學改革結合在一起,就會成為學校的一個點綴。

本學年,我校大膽實踐,利用網絡教室進行教學活動,帶動各教研組共同來探索如何利用網絡教室進行授課,起步階段主要是學習如何在網絡教室環境下設計教學,到下學期通過實踐逐步完善這樣的教學模式。

學校在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視積累經驗和教訓,注重在主要環節上做好示範、指導和服務,有序有效落實應用,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教師藉助於已有技能,搜索網絡資源,製作教學課件,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學效能。學校定期統計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並對錶現突出者予以表揚獎勵。目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的學科和人員覆蓋率達80%,課時覆蓋率達70%。學校適時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開展教學競賽活動,促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使用,在全校舉行了"課件製作大賽"、"説課標、説教材、教法大賽"、"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優秀主題班會評比活動"、"青年教師讀書報告會"等比賽活動,要求教師全部應用多媒體技術,很多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今年10月下旬舉行的"全縣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我校11人蔘賽,其中薛芳、田璐、房瑾等4人獲一等獎,張海波5人獲二等獎,李娟等2人獲三等獎,無論是獲獎人數還是等次都居全縣第一。

利用學校網絡平台組織教師開展了不同形式和類型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進行集體備課説課、網上評課、撰寫教學反思、點評教學案例、解答教學問題、積累學科資料等,通過教師qq羣、跟帖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實現資源共享,成員之間討論交流,拓展了教師合作交流的空間,發揮了團隊合作的優勢,促進團隊的共同提高,在集體備課説課、點評教學案例方面,英語教研組已為其他學科組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與此同時,學校加強了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在各種比賽活動開展過程中,學校將學科教學的課堂實錄下來,各學科組適時組織教師有計劃地對優秀課件進行微格教學的研討,交流研究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如理化生組針對"多媒體課中如何達到信息技術與學生動手實驗的有效整合",語文教學中"閲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等,並鼓勵教師根據研討情況上展示課、研討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手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變革,教學結構的.優化。同時,我校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科教學利用網絡教室上課,學生人手一台計算機,打破了唯有信息技術課學生在網絡教室上課的陳規,全校率先將"健康教育"、"廉政教育"、"生物"、"地理"等學科的教學推進微機室上,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利用網絡學習,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以"網上查閲資料——互相交流討論——總結概括——彙報展示——教師點評引導"的模式,擴展了學生的思維、聯想與想象,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學校組織開展計算機興趣小組活動,注重引導學生正確應用網絡信息開展學習活動,如開展"愛我校園"徵文交流活動、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活動、廉政文化進校園電子小抄報展評活動、學生書法展評活動,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培養一些特長生的技能,參加各種信息技術大賽,10人獲獎。同時,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學習資源,遠離網吧、遊戲,充分發揮綠色網吧的作用。

學校引導、鼓勵教師實踐網絡教研應用,學校充分運用和發揮信息平台的作用,引導教師通過信息平台交流教學設計、教學感想、教學反思等教學問題進行專業知識學習與互相交流幫助,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發揮媒介作用。學校組織教師通過學校ftp資源庫進行收集和交流,形成學校特色的校本教學資源庫,將自己教研資料上傳學校教研平台進行展示,通過多種培訓形式,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積極開發校本資源,積極收集整理各組各級優質教學資源補充到學科教學資源庫中,並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科學分類,庫內課件、備課、作業設計等各種資源已有17種文件夾。進一步完善學校網站建設,使數字資源的建設形成一定的規模,提高使用效率。

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種網上教研活動,地理、歷史、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教師已率先與全區甚至全國各地的名師進行交流研討,探討教育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取得良好效果,極大地調動了教師進行網絡教研的積極性。學校積極鼓勵開展資源應用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數學組、理化生組等學科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通過網絡蒐集資料、篩選整理、結合實際教師編寫、設計定稿的形式編寫了趣味性強,易於拓展學生思維和知識面,引導學生自我學習的校本教材《五彩的物理》、《化學照亮生活》、《數學樂園》及《回族文化知識讀本》等在全校師生中閲讀學習,贏得了師生的讚譽。今年王紹榮等36名教師在各級各類的"電教論文"、"課件設計"等比賽中獲獎,舒心、尹霞等8名教師在"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中獲獎,學校也擴大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容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學校一邊建設信息化教學資源庫,一邊引導教師合理使用,提高了教師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之路的確是任重而道遠,永無止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加強教師信息化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大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步伐,加快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使優質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推進我校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的工作。

基於我校現有的設備及總體情況,我校主要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授課"中有一些想法,並做了一些簡單規劃,力爭在20xx年末取得巨大的收穫。

1、目標 (1)探索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 (2)研究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體系結構 (3)探索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教與學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研究 2、內容 (1)培養適應建立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教學的教師隊伍 (2)建立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體系結構 (3)研究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教與學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實踐 3、實施過程 3。1方法 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了以行動研究為主,其他方法協助的研究方案。

1、文獻法:關注國內外信息技術發展動態,收集積累相關的文獻資料,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通過研究文獻活動,全面、正確地瞭解、掌握所研究的問題。我們還重點關注網絡上和本課題相關的其他信息,以指導我們的研究。

2、觀察法:在實驗的不同階段有針對地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並進行進行測評,聽取教師和學生對網絡教學的評價和意見,及時調整研究方案。

3、行動法: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探討網絡環境下教與學的規律,並及時總結。

4、個案研究法:通過個案研究,由點及面,瞭解教師和學生在多媒體網絡中教與學的新狀態,從中發現規律。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整個課題的研究,我們將實施滾動式推進,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出成果。

2課題研究的步驟 到目前,我們的課題研究還在前期準備階段,我們的研究目標是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去探索、研究網絡教學,以適應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實施,適應教育的三個面向的要求。

我們對本校老師進行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的校本培訓。通過培訓,我校所有教師都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ppt課件,45歲以下教師至少會使用一種工具自己製作課件,青年教師都能熟練使用常見軟件製作有一定質量的課件。我們還對教師進行網絡資源使用的全員培訓,充分利用我們校園網的功能,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我們討論研究了網絡環境中學生學習狀態。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做了嘗試和探索,觀察了學生運用網絡資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研究了對策,推進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現代教育技術在我校日常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

我們邊研究邊積累,以課題組為核心,發動教師參與,製作了一些適合本校實際的課件,豐富我校教學資源。

我們注重培養學生使用電腦和網絡的能力。為了使學生適應信息環境下的學習,我們利用電腦課、興趣小組等時間培養學生使用網絡資源、使用電腦的能力。我們學生現在網絡資源搜索使用、文字編輯、電腦繪畫等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第7篇

自20xx年3月為提高我縣教育教學質量,落實“高效課堂建設年”活動,根據《全區中國小、幼兒園高效課堂建設年活動方案》文件精神,“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以來,我們在全校師生中掀起了學習有效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新高潮,用不到半學期的時間迅速實現了由實驗向普及轉化的過程,目前,我校5個教學班均已採取了高效課堂理念指導下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全面紮實地落實了縣局會議精神,開創了一中教育教學的嶄新面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適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現就我校開展高效課堂實驗的情況向各位領導專家做如下彙報:

從思想認識上打基礎今年3月,接收完縣局關於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有效教學工作通知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向全校老師傳達了通知精神,特別強調了區、縣兩級教育局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要求全體老師務必從思想上認識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也從我校工作的現狀出發,認真分析了我校教育教學成績與兄弟學校之間的差距以及原因,使大家認識到,再不改變教法,我們將不會有出路,教改勢在必行。號召大家認清教育發展的形勢,積極投身於這次改革實踐當中,在改革中謀求學校的發展和自身的進步。

為了提高老師們的積極性,我們又於今年4月中旬分別召開了教研組、年級組會議,對我們以前開展的關於有效教學的研討成果進行了整理,把大部分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如:老師講得吃力,學生學得吃力,而效果甚微的問題;學生學習被動、壓力學習壓力大的問題;課堂成了老師表演獨角戲的`舞台的問題等等)擺到桌面上,作為進行實驗改革的突破口,帶着問題進行實驗,在實踐中解決問題,使我們明確了教改的方向,也讓一部分肯積極鑽研的同志有了動力。

高校長在會議上,多次向老師詳細介紹了她去山東杜郎口中學和河南鄭州永威中學考察的見聞,帶領老師們學習了杜郎口中學和永威中學的教學模式和策略,還通過觀看視頻瞭解該校的課堂教學,讓老師們大開眼界,產生了新奇感,逐漸形成了一致的認識,為構建高效課堂實驗改革奠定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思想明確了,認識到位了,到底怎麼去做,誰心裏都沒有譜,學校班子經過反覆商討,最後形成了先取他山之石的辦法,先讓老師走出校門,看看別人怎麼做,取他人的方法後為已用,再結合我校校情進行取捨潤色,再形成特色的策略,用高校長的話來説,就是臨帖再破帖。

今年5月,我們組織了八年級三班、七年級一班、七年

級二班三個班級的8名任課老師,去七台河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觀摩活動,重點是看人家的教學活動是怎樣組織和設計的。這些老師在七台河先聽了示範課,又與該校教師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詳細瞭解了“先學後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的流程,一些老師還特意索取了對方老師設計的“導學案”,“微型試卷”回校後,我們就召開了備課組會,詳細研究了這些資料,使老師們對這種教學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隨即,我們就在以上三個班展開了嘗試性實驗,桌子圍成組,老師變導演,學生唱主角,講解變演示。

為了保證先做到形似,一週以後,我們又一次組織外出培訓的老師上示範課,作培訓心得講座,帶着一週實驗中產生的新疑問,尋求解決的方法。

同時,我們也制定了與高效課堂相關的規章制度,包括《塔河一中有效教學獎懲細則》、《塔河一中備課要求及管理辦法》、《塔河一中導學案要求》、《塔河一中有效教學集體備課制度》、《作業佈置要求》、《有效教學研討、交流制度》及《有效教學督查、評比制度》《塔河一中高效課堂教學流程》等等,實現用制度管理有效教學實施的進程,這些制度將在具體動作當中進一步健全完善。

一段時間下來,我們驚喜地發現,特別是七年級學生對於這種教學模式特別感興趣,參與討論,主動探究的熱情非常高漲,課堂一下子由原來死水一潭變得活躍起來,期會考

試中,七年組實驗的兩個班的成績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這個驚喜更加堅定了我們深化教改的決心,邁出的第一步成功了。

我們知道,還必須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與我校的教情學情相適應,讓外來經驗變成本土的。本學期開學後,我們多次組織教研組針對“先學後導—問題評價”模式進行了討論,形成了以下共識:

1、不能急於求成,我們看到兄弟學校教改已進行如火如荼,學生得到了專門訓練,已經能夠適應這種流程,而我們剛剛開始,應該從頭去做,這需要一個過程。

2、老師設計的“導學案”,由於資源缺少,科學性不夠,層進性也沒有突出出來,不妨先形成合力集體研發學案,資源共享,既減輕學生的負擔,也降低了老師備課的難度。

3、重點要訓練學生,通過誘導鼓勵,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先要敢於説話發言,再逐漸培養他們會説話會發言。

4、編排學習小組時要科學合理,避免一部分原來底子差的學生被埋得更深,成了陪襯。

5、正確處理“問題生成單”的預習和用於訓練的家庭作業之間的關係,不能造成教改以後學生反而負擔加重,導致一些學生失去信心和興趣的局面。

我們又帶着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圍繞有效教學中教案和的關係、“導學案”和作業的關係、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等,老師們通過學校下發的交流單,闡發了自己的見解,目前,這些討論還沒有結束,根據已經上交的研討材料看,老師們的真知灼見層出不窮,我們將對這些材料進行整理,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我們沒有忽視老師理論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教研活動、備課組活動,甚至利用校例會前的時間,組織老師學習有效教學的相關材料,校領導先行一步,然後帶領老師學習,副校長張權虹、教導主任於豔雙先後組織老師們就有效教學的理論進行了研究性學習,通過理論測試,課堂驗收,激發課改意識,樹立課改先鋒,強化示範引領作用。各教研組、備課組就“導學案”的設計進行了探討和評比活動。

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今年5月,我們在全校範圍內普及推廣了新的教學模式:學-研-展-教-答。學校為各個教室裝上了小黑板,更新了教室內的標語,門口掛起了班級口號和班主任寄語,教室內掛起了有效教學中相關的職責和流程牌,營造了濃郁的教改氛圍。

今年5月中旬,校長親自赴永威中學學習,目的是爭取一學到位,不走彎路,就如何設計學案、如何評價學生、如何訓練學生等具體問題與對方老師進行了比較深層次的探討,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這些經驗也變成了我們的具體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