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心得7篇 "探尋幼兒園教育之道:一名教師的心路歷程"

來源:巧巧簡歷站 6.36K

教師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教學經驗和心得對於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本篇文章將分享幼兒園教師們的寶貴心得,涵蓋他們獨特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和與幼兒互動的經驗,以期幫助更多教師和家長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師心得7篇

第1篇

一、在主題活動的實施中培養幼兒的愛心教育

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明確指出: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感和能力。

本學期的教材內容有關“愛”的方方面面可真不少,我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在以下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愛心教育。如:《温馨感謝》教育幼兒感受並懂得回報他人的愛,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引導幼兒理解“愛不單包括他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也包括自己對他人的關心愛護。”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我首先給幼兒講了一個《愛》的故事,然後組織幼兒圍繞”愛“,討論愛是什麼?愛就是心裏呀要裝着別人。《留下我的愛》我針對小朋友馬上就要畢業了,教育幼兒要珍惜在幼兒園的生活,告訴幼兒:“老師是多麼愛你呀!你將怎樣表達對老師的謝意?”有的小朋友折了千紙鶴送給老師,有的畫了一幅最美的畫獻給老師,還有的説出心裏祝福的話。最讓我感動的是:惠玉瑩小朋友摟着我的脖子,悄悄地跟我説:“王老師,我家有你的電話號碼,想你的時候,我會給你打電話的。”天真稚嫩的話語,留下多少孩子對老師的的愛。在學習《好朋友檔案》這個活動時,我請小朋友説出自己喜歡的好朋友是誰?為什麼喜歡他?使幼兒更全面的瞭解朋友,鼓勵幼兒在朋友的交往中,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朋友在一起的快樂,對培養了幼兒的愛心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最初都擁有愛心,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生活的環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發生了變化。幼兒時期是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關鍵是成人怎樣正確引導和培養。人們都看過這樣一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可以看出,孩子們是渴望愛心教育的,愛心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大集體,環境的影響和教育對他們極其重要。作為老師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從孩子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例如:“三八”節到了,教育幼兒給媽媽一個驚喜——唱歌、畫畫、講故事都可以;國慶節到了,組織幼兒開展“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比賽,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之情;遊戲時,教育幼兒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當不小心碰着別人時,要主動説聲“對不起”。別人有困難要熱情地幫助別人。……正是因為我樂於幼教,喜歡孩子,所以我善於觀察,捕捉幼兒一日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生活片段,對幼兒隨機進行愛心教育。最典型的教育案例------《快樂的生日會》:我們學前(二)班共有四十二個孩子,我特別喜歡他們,每天和他們在一起,生活的很充實,很開心。我心裏裝着所有的孩子.孩子也樂意圍着我説東道西。我和孩子們曾經立下約定:只要某某小朋友過生日,大家就為他祝賀,給他唱生日歌,還獎給特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我告訴小朋友:“母愛是最偉大的。生日就是媽媽生你的那一天,是媽媽給了你生命,你應該幫媽媽做點小事情,聽媽媽的話,讓媽媽高興才對。媽媽為了你付出很多的愛,這一天你應該感謝你的媽媽。將來你還要把你的愛回報給媽媽。”細微的愛心舉動,使孩子們感到大家庭的温暖,我也分享了孩子成長的快樂。雖然每個人只有一個生日,但是我們班四十多個孩子,一年就有四十多個這樣快快樂樂的日子。通過《快樂的生日會》,對幼兒進行了愛心教育,使幼兒懂得了一個道理:快樂的事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樣一份快樂就會變成許多快樂。在分享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我還通過歌曲《讓座》,教育小朋友要尊敬老人,有禮貌;還給孩子們講《孔融讓梨》故事,教育小朋友兄弟姐妹之間也要互相謙讓。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愛是相互的。愛心教育貫穿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三、利用家園、社區豐富的教育資源強化幼兒的愛心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幼兒園的最佳合作伙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社會和幼兒園無法比及的,孩子最依戀的是家庭,最親近的是父母,最愛做的是遊戲,關鍵時刻配合幼兒園共同教育,會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人生的路途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向導,第一路標,在愛心教育中家長對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有的幼兒在家和幼兒園出現“一個寶寶兩個樣”,針對這種反差現象,我通過多種形式——家訪、電話、便條的形式,與家長密切配合,積極宣傳愛心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兒童觀、教育觀,向家長提供培養孩子愛心的方法,以身示範,做孩子的榜樣。我還通過家長會,共同商討培養幼兒愛心的途徑,家長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更加重視幼兒的愛心教育,主動在家中強化幼兒的愛心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豐富的社區資源也是向幼兒強化愛心教育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今年五一期間,我目睹了千載難逢的視覺盛會“千手觀音,讓愛飛翔”萬分感動,於是我把精彩的一幕——千手觀音與您牽手的彩色照片帶回來,裝飾了孩子的展板,為孩子創設了愛的氛圍。孩子們看了驚叫起來:“快看呀!春節晚會的千手觀音都是聾啞人。”“是啊!站在最前面領舞的邰麗華還是個聾啞人呢。他們的舞跳得那麼美,一定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也一定經受了無數的考驗,她們驚人的毅力、超難度的動作,震撼全國,紅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人們情感的共鳴。各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積極參加了“慈善一日捐獻愛心”活動。我們小朋友現在不能掙錢,也要投身到愛心大活動中去,請拿起我們手中的畫筆,圍繞“愛”這個中心,畫幅畫表達我們的心意,學會回報社會,強化自己的愛心意識,從國小會關愛他人,才能培養良好的品質。

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永恆話題,也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奠基工程,愛心教育的實施對幼兒一生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促進性的作用。是啊!孩子的童心需要百般呵護,只要在孩子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一定會受到豐碩的果實。

幼兒園教師心得7篇

第2篇

校務公開,再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如今幼兒園要創建和諧教育、和諧校園,又賦予它新的內涵。要加強幼兒園的民主政治建設,深化園務公開,是當前建設和諧社會,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是園長應該存留的一個陽光空間。

學校要深化園務公開,需要園長髮揚民主作風。園長髮揚的民主往往能集中教職工的智慧;園長髮揚民主作風,能集中體現教職工的意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規定,“學校的教學及其他行政管理由園長負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園長負責制賦予了園長決策指揮權、幹部任免權、用人權,獎懲權、財經權等管理權限。園長的責任重了,權力大了,容易出現個人説了算的現象,加之,園長往往是從優秀的教師中選拔出來的,是教師中的佼佼者,很容易產生自信,自視高明,不注意集思廣益。

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後,他曾謙虛地告誡羣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裏之外,他不如韓信;鎮國家,安撫百姓,供饋餉,不斷糧道,他不如蕭何。劉邦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博採眾長,善於集中眾人的智慧。一個民主的園長,就善於聯繫羣眾,公開幼兒園事務,羣策羣力,搞好幼兒園的工作。幼兒園要經常把教師們普遍關心、涉及到教師們切身利益的問題作園務公開的重點內容,廣泛聽取教師們的反饋意見,反覆討論然後再集體決策,這樣的結果,就能體現教師的意願,決策定不會偏頗。

一個民主的園長,定會善於聽取不同意見,虛懷若谷,現在一種流行的作法是在討論、決策某項學校事務時,常常滿足於“全部通過”、“看法一致”。這樣的情形,有時是與會者礙於“面子”而不説自己的意見;有時則是園長不習慣於聽取不同的意見,大家緘口不言;更時尚的做法是“多栽花,少栽刺”,惟命是從,唯言是聽,園長也難以聽到逆耳之言。《讀者》中有一篇文章介紹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前總理斯隆先生的做法,很值得我們深思。一次,在他主持的會議上對所討論事項意見取得一致時,他卻出人意外地宣佈:“現在,我宣佈休會,對這個問題,等我聽到不同意見時,再開會決策,這樣我們也許會對這項決策有真正的瞭解”。他為什麼要重視不同意見?因為他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比較,使決策更科學完善。我國的古訓“兼聽則明”就是這個道理。園務公開需要園長善於聽不同的意見,有利於科學的決策,減少失誤,儘量做到盡善盡美。

園長民主,還需要增強其活動的透明度。園長作為領導者,教職工作為被領導者,二者之間要產生互信,形成共識,就必須增加活動的透明度。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由於領導的活動與被領導者的關係密切,被領導者總有了解領導活動的好奇心,如果被領導者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成為干擾領導活動的阻力。因此,增加園長活動的透明度,有利於密切幹羣關係,增加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激發他們參與幼兒園事務的熱情,象評優評先、考核晉級、推選學帶、優青等熱點問題,在公開評定條件的基礎上,還要增加評選過程的透明度,公示評比結果,這樣,既保障了園長的民主權利,又滿足了教職工自尊心,達到心理溝通的目的,使工作阻力轉化為動力。一個民主的園長,就會使自己的活動始終處於羣眾的監督之中,暢通教職工反映問題的渠道,改進自己的工作,避免問題的堆積。

學校要深化園務公開,需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監督的機制。它能落實教職工主人翁地位,促進幼兒園民主建設,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教代會有依法行使評議、監督學校領導的職權,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評議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幹部是教代會實施民主監督的重要體現。

加強民主監督,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園長要定期向幼兒園黨支部通報工作,有關學校重大的決策要主動徵求黨支部的意見,發揮黨支部的監督保障作用。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園長的辦學積極性,運用科學的發展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要充分發揮教代會的作用。園長要尊重教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權利,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積極支持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定期向教代會報告工作,聽取意見,接受評議,發揮教代會的審議、監督作用。

要注重制度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嚴格按制度辦事,能保障校務公開工作規範運行。要健全主動公開制度,對於應當讓教職工廣泛知曉或參與的事項,要及時主動公開;要健全園務公開的評議制度,組織教職工對園務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準確、全面,時間是否及時,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制度是否落實到位等進行評議;要健全校務公開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不力,搞形式主義的、上級主管部門要嚴肅批評,限期整改,對弄虛作假,侵犯教職工民主權利、損害教職工合法利益、造成嚴重後果的,上級主管部門要嚴肅查處。

要落實好園務公開的形式。幼兒園要通過公報。園務公開欄、公示欄等形式公開校務。園長要設立信(郵)箱,及時聽取意見;規定園長接待日(談心日),與教職工相互坦誠相見,推心置腹,解決實際問題。開好“座談會”、“幹部評議會”、“答辯會”,讓教職工暢所欲言,評議幹部的進取意識和工作業績,答覆、解釋教職工提出的問題,採納教職工合理化建議。這樣,園長就能更好地依法行政。

總之,園務公開,是幼兒園園的陽光空間,是防腐倡廉,規範辦學行為的重要手段;是建設政治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和諧教育、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深化園務公開,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讓優質教育走進各家萬户的重要舉措。

第3篇

當一名幼兒園園長在外人看來似乎是一件挺簡單的事。事實上,每一位園長心裏都很清楚:只想得過且過,當園長並不特別困難,但是,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園長,有誰又敢輕言容易呢?

其一、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組織規模雖然小,但其職能要求卻一個也不會少。有職能要求卻沒有人員配備,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園長被要求成萬能人物,身兼多職,既要會規劃,又要會執行;即要懂教學、會領導、能管理、善協調,又要能識人、用人、激勵人;即要擅長於招生宣傳(幼兒園營銷),又要能與各色人等的家長打交道;同時,還要與方方面面的部門去溝通。何等奇才也!這就是當今園長們所面對的現實和挑戰!

其二、幼兒園的定位不清。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傳統體制中,幼兒園是社會公共福利機構,它根本不會有生存壓力,只要一門心思做好保教工作也就萬事大吉了;現在面對市場環境,不但民辦幼教機構要接受市場的考驗,公辦園也要面對競爭帶來的壓力。幼兒教育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幼兒園即便走向市場,但它的社會公益性質並沒有改變。這就為民辦幼兒園的定性帶來兩難選擇(當然,部分公辦幼兒園所面對的壓力可能較少,它們相對來説有一定的經費來源)。目前,幼兒園依靠政府的補貼和民間的慈善捐贈還難以維持,因此,它需要社會資金的支持,而資本的性質決定了它一定會追求經濟回報,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幼兒園需要經營的性質,但是,政府和社會心理無法接受這一現實;另一方面,教育的性質決定了幼兒園的舉辦者絕口不提營利,而投入卻是需要經濟回報的,這給介於其中的職業園長們帶來雙重壓力:

1、有些事不得不做卻不好提;有些事不得不提卻又怕難以兑現。

2、舉辦方要合理回報(合情合理,但法律界線模糊)與家長們要質量、要服務之間的成本矛盾。這就需要一個職業園長必須具有高度的平衡藝術。

其三、幼兒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脱節。由於對民辦幼兒園定性不清的原因所帶來的法律法規對其不明確的界定,以及社會大眾對它的矛盾心理,造成了一些幼教管理專家學者們不敢輕易介入幼兒園經營問題的研究,因此,人們只能用過去福利性質幼兒園的管理方法來面對今天早已面向市場環境的幼兒園,這給園長們的管理工作帶來不少的困惑。

?幼兒園經營管理取勝之道——打造中國職業園長》一書的兩位作者認為,應該拿出面對現實的勇氣,這也許會受到一些人的指責,但視而不見或採取鴕鳥政策畢竟不是建設性的態度,我們要面對幼教行業所面臨的現實,所以也就有了《幼兒園經營管理取勝之道——打造中國職業園長》一書的問世。如果本書能為園長們解除一些管理困惑,筆者也就感到無比欣慰。

本書面對管理實踐,吸取現代管理科學的最新成果,特別是對人類工作動機和現代管理溝通手段等基礎科學的吸收,結合幼教管理的特點,進行充分的融合,力求原理的透徹、方法的務實有效,使讀者既能夠認清管理的原理,又可以借鑑其中的實用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從而解決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其四、缺乏實用有效的管理技能訓練。大多數園長都是學幼教出身,對管理比較陌生,而管理是實踐性極強的與人打交道的藝術,對它的掌握不僅需要對管理知識有深刻的瞭解,更需要在這些知識的指導下進行充分的訓練和實踐。比如,管理溝通,它不但要對人的動機、性格、思維模式、利益關係有充分的把握,更要在把握的基礎上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並能有效地對外表情達意,從而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而人的思維慣性用語習慣常常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一再犯錯,特別是在掌握批評藝術、激勵下屬、招生時與家長的談話藝術(專業上稱之為營銷話術)時,如果缺少專業人士的指導與訓練,讓園長們獨自在錯誤中蹣跚前行,這會讓他們走太多的彎路,付出太高的管理代價。

第一、要認清現實、調整心態、把握趨勢。幼兒園依靠社會力量辦學的趨勢在中國已經無可逆轉,難以迴避(當然,當社會高度富裕之後,幼兒園對純粹的經營資本的需求可能會相對減弱)。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坦然地面對呢?家長從社會福利的分享者轉變為今天的教育消費者,他們既已付出,當然希望能獲得良好的服務質量和教育成果的回報,這樣的要求無可厚非,園長可以藉助這些來自教育消費者的市場壓力,從新整合教育資源,轉變教職工的思想認識,提升教育價值觀,從而使“尊重孩子、服務家長”的現代幼兒園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為實際管理工作掃除教職工的心理障礙,為建立全新的幼兒園文化打下心理基礎;同時,也為幼兒園的發展和最終提高幼兒園的競爭力指明瞭方向。

第二、要為園長個人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創造機會,觸發園長提升自身能力的內在動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競爭的壓力可以促使園長們從一個全新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工作,衝破固有思維框架的束縛,為自己的工作找到新的着力點。如有的園長通過管理溝通訓練和換位思考訓練後,招生宣傳工作變得容易為家長所接受;與教職工的溝通與交流變得順暢起來,教職工們更願意敞開心扉,與園長分享自己的得失體會;與家人、親友、社會關係也得到較好的改善。通過管理策略的學習與訓練,增強了應變和把握趨勢的能力,為幼兒園的競爭提供全新思路,使壓力真正變成動力和能力,昇華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時,也為辦好現代幼兒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談起幼兒園的經營,有些人總是諱莫如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他們看來經營就是做買賣、就是營利、就是唯利是圖。而幼兒園是神聖的教育事業,孩子們是家庭、社會、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這些怎麼可以與銅臭味聯繫在一起呢?如果經營只是這些含義,那麼,我們將如何理解“經營一個國家”、“經營一個城市”、“經營一份事業”、“經營一份感情”、“經營人生”這些提法的實際含義呢?

當前,幼兒園管理的最大誤區之一就是不能正確地看待“經營”,將管理孤立化,結果造成幼兒園管理理念的嚴重混亂,給園長們帶來重重的困擾,使幼兒園的發展或者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一步,或者索性將幼兒園當成一門買賣來做。

因此,我們應當為“經營”正名,為管理尋找生命之源,否則,幼兒園的持續健康發展將成為名符其實的大空話。

所謂的經營是對一份事業的長遠打算;是將組織的有限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用;是充分地發揮組織成員的能力和智慧,讓這一份事業永續發展。

如果一個組織沒有人願意為它的發展深謀遠慮;沒有人願意為它去用心經營,這樣的組織也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何談發展?或者去用心經營了,但卻將它變成完全的商業行為,純商業行為的做法是無法逃過家長雪亮眼睛的,最終只能被家長遺棄,這樣的幼兒園也只能是關門大吉。

1、幼兒園“經營”的是一份事業,是一份利國、利民、利己的事業。既可滿足家長的需求,又能減輕了國家的負擔。但是,如果僅僅利國、利民不能適當“利已”的話,社會力量就會沒有辦學動力;如果僅僅利已而不能利國、利民,則必然為社會所淘汰。因此,我們不必擔心幼兒園對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家長和社會有一雙火眼金睛去“選擇”幼兒園,淘汰幼兒園,這就是市場的力量;況且,政府還具有強大的對社會公共事物的管理調控力量,來引導幼教行業的健康發展。

2、“經營”得很優秀的幼兒園可以為社區持續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進而帶動和提升社區的幼教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家長對幼教服務的需求。

3、“經營”得很優秀的幼兒園可以為教職工提供一份穩定的職業保障,減輕社會就業壓力。

4、“經營”得很優秀的園所可以為幼兒園的發展積累資金,為幼兒園的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優質幼兒園的存在為家長的教育消費需求提供了現實的滿足途徑,為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5、“經營”是管理的靈魂。離開“經營”來奢談管理就象期望一個沒有思想的白痴能有優秀行為表現一樣令人可笑,因為人的行為總是受到思想的支配,同理,組織的行為也同樣受到理念的驅駛,沒有“經營”幼兒園的思想和長遠打算,只是就事論事地談管理,由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種狀態的幼兒園其發展前景是可想而知的。

人們常常把科學管理和嚴格的規章制度劃等號,事實上規章制度只是管理的一個方面,管理涵蓋了組織活動的所有方面和不同層次,如,組織的發展規劃、組織的文化建設、組織的架構設計、流程設計以及具體的管理,如教學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後勤管理、班級管理等。當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會以制度的形式出現,園長——作為幼兒園管理的總設計師,更應該瞭解管理的基本原理,明白制度制定的理由以及制度所要傳達的管理含義,即制度所體現的價值取向,將制度的內在含義準確地傳遞給廣大的教職工,讓教職工明白為什麼要制定這一制度,使制度真正發揮其作用,而不僅僅是懲治教職工的罰款手段,更不能因為制度的缺陷而使其走向教職工的對立面,進而激化幼兒園的內部矛盾,使幼兒園的管理產生重重阻力。

由於在現實中,有些園長對管理理解的片面性,導致了許多幼兒園濫用規章制度的現象。在一些園長眼裏,管理制度是萬金油,順理成章地變成了“規定”。在與許多園長的溝通過程中我們發現,她們是這樣管理幼兒園的:開學初,除了制定一套教學計劃外,園裏還會修改或出台一些新的規章制度,這樣,幼兒園就開始運轉起來了,每當幼兒園在運轉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後,她們會吸取教訓及時修改和完善幼兒園的管理制度;之後,再運行;再出現問題,再次修改,如此循環反覆,日復一日,稱之為科學管理。

是的,完善制度的行為本身並沒有錯,問題是這種僅僅依靠制度的做法會出現以下問題:

首先,制度永遠落在問題的後面。不斷的亡羊補牢只能是事後補救,但是,幼兒園能夠承受得起這麼多“亡羊”的代價嗎?當然不能。

其次,制度可以涵蓋幼兒園的一切行為和事件嗎?這種單向思維的結果,只能將制度引向管理的死衚衕。

最後,這種千瘡百孔的“補丁式”制度能夠保證各項制度相互之間的有效銜接嗎?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有很多重大的問題和事故都是在外人看來是極不應該發生的,可是,卻在幼兒園發生了,園長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無處説:如果這些發生的事件都是在制度範圍之內的話,園長至少可以找到責任人,如果問題出在制度銜接上時,園長卻連責任在誰都無法確定,更何談追究責任了,剩下的只能是園長自己難堪!雖然表面看來,制度已經如此完善卻要承擔這般的結果,令園長叫苦不疊。

當然,很多園長會説,誰不希望在制定制度時考慮得周全一些呢?問題是如何能夠讓制度有預見性。那麼,讓我們來尋找一些增加預見性的方法吧!

·與其他園長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園的制度問題進行交流,不同的幼兒園總是會碰到不同的問題,這樣相互間的交流,可增加你對該類制度的使用廣度和深度的瞭解,使其他園的教訓成為自己的間接經驗。

·參閲國內外的幼教管理制度的權威範本,以開闊視野。

·傾聽教職工的真實想法;同時,應包括私下的會談了解,以獲取園長們真正想了解的信息。

解決管理制度支離破碎的問題,使制度都能夠有機地銜接起來,具體內容參見“管理平台的建設”。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教職工對家長諮詢的答覆:“我也沒辦法,這是幼兒園的規定”;禮貌一點的説法是:“實在對不起,這是幼兒園的規定,我們不能違反,請您諒解”。話説得雖好,但如果你是家長,當你聽到幼兒園的教職工總是這麼答覆你的提問時,你會有何想法呢?經常可以看到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衝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升級的。

讓制度的內在思想,或者説制度所要追求的價值取向充分顯現出來,使教職工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沒有體現價值觀的制度如同一個沒有頭腦的人一樣,如果讓一個個“沒有頭腦”的教職工去與家長打交道能獲得家長的信任嗎?因此,每當我們聽到一些幼兒園教職工總是把“規定”兩個字掛在嘴邊時,我們就知道這所幼兒園是沒有思想的,即使幼兒園裝修得再高檔,也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這是一所沒有競爭力的幼兒園(詳細內容請見“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部分)。

制度是規範,文化是引導;制度是基礎,文化是昇華,只有將教職工的行為從不該幹什麼引向我要幹什麼(即要我這樣幹,變為我要這樣幹),些時,幼兒園的管理才算真正開始起步。

制度是一把雙刃劍,制度的過度也會帶來過高的管理成本(當然,安全制度的管理成本則有其另外的考量標準),因此,把握好制度的“度”,是園長們所面臨的又一挑戰。

這個問題也許超出了管理界限,但是,作為一個園長經常要面對這一困惑,所以,我們也一併提及。管理的第一層安全帶是制度、第二層安全帶是文化,即便擁有了雙保險,管理也總會出現管理科學本身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就是園長的職業風險。明白了這一點,當你面對無法避免的問題時,這一道個人壓力安全閥就會自動開啟,保護你的心理安全,幫助你及時渡過事業危機。

很顯然,一個組織的規模越小(例如幼兒園)其領導者對該組織的影響就會越大,並會逐漸影響該組織的文化,最終形成了這一組織的獨特個性。

在幼兒園的發展過程中,同樣也會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這種特色無論其如何豐富多彩,都離不開這樣兩種傾向,即人本導向和目標導向。這兩種導向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不足:

1、文化氛圍比較寬鬆,同事之間的關係較為融洽,教職工對幼兒園比較信任和有歸屬感。

3、教職工能夠感覺到集體的温馨,同事之間能比較開誠佈公,以誠相待,形成了幼兒園的凝聚力。

1、目標不明確、責任不清晰,缺少積極向上的進取氛圍。

1、文化氛圍比較緊張,人們之間的信任和理解較少。

2、人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比較斤斤計較,個人和小集體的利益看得較重,不能顧全大局。

3、幼兒園的高壓政策容易形成與教職工之間的對立,幼兒園的凝聚力較弱,人員流動較大。

4、頻繁的評價會對教職工造成過分壓力,而影響教職工的心理健康,嚴重的會造成難以協調的人際衝突,反而阻礙了目標的實現。

我們應如何實現人本導向與目標導向的平衡呢?作為園長,應首先對自己的領導風格進行準確評估,看看自己的風格傾向,再進行相應調整。

1、要敢於承擔責任。幼兒園和任何其它的社會組織一樣,並非是一個可以逃避工作責任的安樂窩,它必定有自己特殊的歷史使命和管理目標,否則,幼兒園也就會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和基礎。對員工的體恤和關懷是組織的義務和責任,但是,這並不能成為過分遷就人性中消極的不作為心態的理由,允許幼兒園的無效存在,是園長對幼兒及家長、教職工、幼兒園舉辦方都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當幼兒園由於達不到社會的`預期要求而無法在社會中立足時,教職工也就隨之一起失去了立足之地了。

2、制定明確的幼兒園發展規劃、階段性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具體時限,並將這些目標和時限作為一個指標對外公佈以督促自己去實現目標。

3、配備互補型助手。提拔一位業務能力強的目標導向者作為副園長或教學主任,形成一個互補性強的工作團隊,並充分授權給對方,園長則發揮其協調人的優勢,這樣的組合在實際運作中是非常有效的。

4、在磨合中完善自我。這樣的團隊組合要求園長必須自覺自願地在團隊的磨合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公開和正式的場合一定要給予助手言論上的支持,避免越級指揮。

5、事先與助手進行溝通,統一認識,讓助手的聲音與幼兒園的價值觀一致,避免造成教職工思想的混亂。在關鍵和重要問題上,在對內(教職工)的溝通、對外(家長及有關部門)的溝通前應實行嚴格的預演制度。

1、尊重教職工的心理需求。幼兒園的任何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全體教職工的勤奮付出、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而人又具有豐富情感和精神需求的,教職工身處工作場所並不僅僅是為了一份工資收入,他們同時也強烈期望獲得他人的尊重、理解,領導的賞識、信任和重用。如果全然不顧教職工的這些心理需求,而一味只盯着目標不放,以至於傷害了他們自尊的話,教職工們就會採取不配合、不支持的態度;或者表面上配合與支持,實則出工不出力,做事不用心;或者當領導者在場時工作就認真,領導走後就應付了事。這些問題雖然表現在教職工身上,但其根源卻常常是由於領導者的行為不當引起的。

2、理解、關心教職工。有些園長總認為一個職場中的成年人一定是理智的,如果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説明該園長的管理思想還相當天真。教職工在幼兒園應該是理智的和教職工在幼兒園確實是理智的完全是兩碼事,抱有這種認識的園長常常會對教職工大喊大叫:“你怎麼可以這樣呢?”“你怎麼可以那樣呢?”“這樣的行為真不可思議”。事實上,真正不可思議的是園長自身的行為,在中國文化中,“面子”有時比一個人的生命還重要,園長觸犯了人類的“逆鱗”,壞了他(她)人的“面子”,而她們不壞你的事才怪呢?作為一箇中國人、一個幼兒園園長,如果連中國人最基本的心理和民族文化特徵都不明白,還有資格當園長嗎?不懂得尊重、關心理解他人,只咬着目標不放的人,常常是欲速而不達。

3、不斷完善計劃和目標。計劃和目標只是對未來狀況的某種假設,因此,它在實施過程中必定會與實際狀況有不相吻合之處,這就決定了計劃和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調整和修正,因此,保持一定的彈性是有必要的,也是客觀的態度。同時,由於人的個性差異和認識差異等,也會形成人們各自不同的行為方式,對於這些方式與方式之間的不同也是應該為領導者所理解。凡此種種,都要求領導者對下屬擁有寬容和理解他人之心,將心比心,體恤下屬的難處。

4、建立互補性強的工作團隊。提拔一位業務能力強,人本導向者作為副園長或教學主任,形成一個互補性強的工作團隊,並充分授權給對方,園長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計劃性優勢,這位副園長或教學主任就成了管理的紐帶和制度的緩衝空間,這樣的組合在實際運作中也會非常有效。

5、支持助手的工作。這樣的團隊組合要求園長自覺自願地在團隊的磨合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公開和正式的場合一定要給予助手言論上的支持,避免越級指揮。

6、搞好溝通、協調工作。事先與助手進行溝通,統一認識,讓助手的聲音與幼兒園的價值觀一致,避免造成幼兒園思想的混亂。在關鍵和重要問題上,在對內(教職工)溝通、對外(家長和相關競爭)溝通前一定要實行嚴格的預演制度。

當然,把握人本導向與目標導向的平衡是管理工作中的高難度動作,不論是領導者,還是管理者,他們都不得不面對這一現實問題。領導藝術與管理科學的平衡難以量化,把握起來就比較困難,但管理實踐又迫切需要這一平衡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史(指公司管理史)已走過百年,而管理學界對領導藝術與管理科學之間的比重把握還是莫衷一是,爭吵不休,究其原因也在於此。

同時,不論科學的管理方法多麼完善也無法否定領導藝術的價值,mba教育可以培養出無數的高級管理者,但卻難以培養出真正的企業家,其原因也在於此。

雖然,要把握好人本導向與目標導向的分寸,是有相當難度的,所以,優秀的領導者永遠是社會的稀缺資源。但是,當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時,我們已經提高了對這一問題的警覺性;同時,上面的經驗與方法也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參考,這樣,當我們在面對上述問題時,也就有了基本的方向。

第4篇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地球的生態環境已受到人為的破壞。保護好地球是人類造福子孫後代的必然選擇。“環保教育從幼兒抓起”,這已是眾多有識之士的共識。許多幼兒園也已開始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我也曾經到過一些幼兒園看過此類活動,看過之後,對於幼兒園如何開展環保教育,使環保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制訂出適合本園及幼兒實際情況的環保教育目標

環保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我國,目前尚沒有一套系統的幼兒園環保教育目標。因此,在幼兒園準備實施環保教育之前,首先考慮的應是從幼兒身心出發,根據本園、本地現狀,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環保教育目標,這目標包括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只有有了目標,教育才有了方向,才能在具體實施中避免盲目性與隨意性,更能有效避免有些教師在自行選擇環保教育內容時,忽略幼兒心理、生理特點,遠離幼兒生活經驗,不從幼兒理解能力出發,而只是從自身良好的願望出發,造成知識的深度超出幼兒的接受能力,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從而保證了幼兒園的環保教育在一個正常的、有秩序的教育環境中得到良性發展,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教師加強自身環保知識學習,提高環保認識,保證環保教育的教學效果

“環保問題”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環保知識也是繼環保問題之後形成的新的知識領域。幼兒教師在以前的學習培訓中沒有涉足這方面知識,因此,在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之前,教師非常有必要先加強自身學習,建構自身必要的環保知識支架。俗話説,“欲給他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師如若對環保知識沒有充分的認識,會造成環保教育過程中片面的、錯誤的理解,對幼兒的環保教育也只能僅僅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面,甚至狹隘的將環保教育等同於常識教學或思想品德教育,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些花草樹木的知識及對空氣的作用,或者在品德教育中蜻蜓點水般的告訴幼兒要講衞生、不亂扔垃圾便冠以環保教育的名稱,對幼兒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幼兒園的環保教育成了形式教育和口號教育,有違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初衷,環保教育之路越走越窄,直至停滯。

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學形式,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正面的教育,促進幼兒“知”與“行”的轉變

教育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教師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聯繫日常生活及突發事件,進行漸進、系列的環保教育。

當前幼兒園在進行環保教育時,常常從形式上將環保活動作為幼兒園特定的“大”活動,其目的是想凸顯環保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往往和幼兒園其他教育活動完全區分開來,幼兒也會輕易地將活動中學到的環保知識特定為某一活動中的行為模式,不能完成“知”與“行”的轉變,這樣做意味着環保教育最終將失去其應有的價值和生命力。

孩子的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對遊戲、藝術、故事的喜愛,在這些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知識體驗是最深刻的,萌發的情感也是最真摯的。他們從中可以易於轉變、生成一系列自發自主的環保探索活動。因此,環保教育的形式取向宜尋求以各種形式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滲透。

在內容取向上,宜從小處着手。當前“白色污染”、“沙塵暴”“水土流失”等都是環保教育的熱門話題,但在具體實施時,教育者們花費大量心血準備直觀地影像資料,創設豐富環境讓幼兒體驗,孩子們通過活動也能説出愛護環境,保護家園的話語,可是在生活中,隨手亂丟垃圾、賤踏草地、傷害花草樹木等行為時有發生,這使教育者們困惑了,孩子們的認識與行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教學效果應該沒有問題,教育效果的問題可沒解決呀?其實,這就是內容取向的不當,造成幼兒“知”與“行”的脱節。

幼兒園環保教育應該是能夠廣泛反映我們生活環境以及幼兒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環境知識。這裏的環境,應該是我們的周邊,我們的家園。在周圍的環境中,幼兒有許多可以看得見、摸得着、聞得到的事物和現象,如觀察垃圾堆及被污染的河水、聽聽刺耳地噪音、欣賞美妙地音樂等等。只要我們老師時時做個具有環保意識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隨手可得的教育內容自編成教材,以專題環保教育為主,將豐富的環保教育知識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及各種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從感性的活動的基礎上獲得並形成有關的知識。

環保教育還要注重幼兒責任感及自主精神的培養。活動時,教師不能僅僅侷限於教學設計。教師的思想是有限的,而孩子的發現是無限的。老師要尊重幼兒的意見和見解,善於鼓勵幼兒以環境主人的身份參與活動,要充分意識到只有環保意識真正紮根在孩子們的心中,孩子們才能時時刻刻學會用環保的眼光看待環境、善待環境、看待生活、善待生活。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既要注重教學的結果,更要關注活動的整個過程,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責任責任感和自主精神的培養。從小處着手,把握住了“小”的目標,才能把握住“大”的方向,幼兒也才能達到“知”與“行”的和諧統一。

總之,幼兒園實施環保教育已是幼兒園必須面臨的新的課題,幼兒園可以利用園本課程開發的理念與技術,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形成符合本園實際、具有本園特色的環保教育目標體系,從不同角度來加強對幼兒的環保教育。

第5篇

學前兒童做好進入國小階段學習的準備,是幼兒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研究表明,兒童在未來的學校生活中成功與否取決於其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因素。聯合國有關資料提出:“兒童要為入學作準備,學校要為兒童作準備。”因此,幼兒園和國小如何“為兒童作準備”,是幼兒園和國小教師應該認真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從幼兒園到國小,不僅產生學習與生活環境的轉換,更存在着教師角色、同伴關係、行為規範和社會期望等因素的極大變化。仔細研究與思考這些變化,對於我們“為兒童作準備”,解決好幼小銜接問題,會很有幫助。

首先,學習與生活環境的變化。在幼兒園,活動室佈置得五彩繽紛,桌椅可以移動,遊戲材料豐富多樣,有各種活動區、各類圖書、玩具,可供兒童自主遊戲、觀察、娛樂,活動的空間較大。而在國小,教室佈置比較單調,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桌椅,幾乎沒有活動的空間。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主的學習環境轉換成學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

其次,同伴關係的改變。兒童進入國小,在幼兒園裏熟悉的小夥伴很少有機會在同一個班級,他們得面對陌生的新夥伴。而且他們在幼兒園遊戲中的平行協作的同伴關係在國小的學習中增加了競爭的因素。

第三,行為規範的新要求。幼兒園以遊戲作為基本活動,孩子們可以自由活潑、輕鬆愉快地學習和生活。而在國小,基本的學習和活動形式是上課。對兒童的學習行為和日常生活行為有了新的規範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聽講,思維要跟着教師的教學節奏,作業要按時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第四,教師角色的轉換。在幼兒園,教師像母親一樣照顧幼兒的飲食、睡眠、冷暖、衞生等,與幼兒有相當多的個別交流。在國小,教師固然也會去照顧兒童的生活,與他們個別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和班級管理上。

第五,對兒童的學習期望的變化。在幼兒園,孩子也要學習,但對他們的學業知識與技能還沒有嚴格的任務要求。進入國小以後,學業知識技能的學習是他們須完成的,語文、數學等主要科目的學習量大幅度增加,在質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統一的規定和要求,並進行相應的考核評價。教師和家長又往往以學生學科成績的優劣來評價,並對其提出期望。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身心發展的外部條件發生了突變,而孩子自身並未形成適應這種突變的機制,這就造成兒童初入國小時的不適應,導致學習興趣低落、恐懼、焦慮等。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局面,不是讓孩子去適應學校,而應該是學校去適應孩子。

首先,幼兒園與國小要多方面聯繫與溝通,互相瞭解對方的教育教學特點,互相借鑑先進的經驗與方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減緩學前教育與國小教育兩個學段間的坡度。

第二,幼兒園要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適應性與學習適應性教育,而不是在大班臨畢業前作一些突擊性的訓練,或作一些諸如改變課桌擺放形式,延長課時等淺表性的工作。要促進幼兒在入學前作好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堅持性。如訓練孩子如何堅持做完每一件事,如何聽明白別人講話,如何向別人提問和與別人討論問題。注重思維與能力的訓練,不搞知識的超前教育。

第三,國小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學習與借鑑學前教育重視環境創設、重視自由遊戲、幫助孩子積累各種各樣感性經驗的做法。教學中要善於將遊戲引入課堂,注重形象、直觀,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主動學習中去。國小教師要研究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兩個學段間的突變時期,儘可能地減緩坡度。例如關愛每位學生,尊重理解他們學習、生活上的個性化要求,儘可能地與每位學生交流和溝通,增強親和力。在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的要求上切忌簡單急躁,要循序漸進,自然養成,對孩子多些理解與寬容。

第6篇

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以幼兒生活體驗為基點的動態生成開發、圍繞主題教育的線性開發、以區域人文資源為線索的發散性開發是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的成功經驗。

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們以幼兒發展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原則,在實施省新編幼兒園教材的同時,對部分課程內容進行了本土化調整和資源開發。

幼兒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思想認識以及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言行,如幼兒發表的意見、提出的問題、甚至錯誤的回答等,都可以轉化為教學資源。貼近幼兒生活的課程資源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善於捕捉這一動態生成的課程資源。下面以小班主題教育活動“過春節”為例,説明以幼兒生活體驗為基點的課程資源開發過程。

新學期的第一天,是農曆正月初八,下午孩子起牀吃完點心後,老師組織幼兒十分鐘自由談話。有一個小女孩突然問:“老師,我過年穿的新衣服漂亮嗎?”老師笑着回答:“真漂亮!”這下孩子們樂開了,他們爭先恐後地展示自己過年的新衣服,並眉飛色舞地説着自己過年高興的事。教師抓住孩子愉快的過年經歷和深刻體驗,以“過春節”為課程主題,開展了“製作春節飾品一壓歲錢一看除夕晚會一拜年一做燈籠一燈謎會一做元宵一愉快的春節經歷”等一系教育活動,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經驗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體驗春節的快樂;同他人交流思想表達心情,描述經歷;懂得過春節意味着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

對以主題為線索的課程資源開發,我們採用“預設目標一收集素材一確定內容”的步驟來進行。如小班主題“鞋子”,我們的做法是:確定目標——豐富有關鞋子的知識和經驗,萌發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和願望;初步感受爸爸媽媽及長輩對自己的關愛,加深愛父母和長輩的情感;學會保護自己的腳,學習自己穿鞋、繫鞋帶,提高自我服務能力。收集素材——各種款式的鞋子、各種材質的鞋子、鞋墊、鞋帶,有關鞋子的圖片、各種鞋子的拼圖及生產過程的接龍圖片,準備各樣的紙、剪刀、木質針、紗線鞋模布等創作材料,聯繫好鞋店、鞋廠、補鞋攤點。生髮內容——我知道的鞋子、鞋子怎樣生產出來的、鞋子有什麼用、穿合適的鞋子。

區域人文資源主要指特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本地文化特徵,如文物古蹟、風俗習慣、自然景觀等。集美是風景薈萃的遊覽區,譽滿東南亞。這裏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布袋戲、高甲戲等;有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有歷史悠久的古蹟遺址等。對於區域人文資源的開發,我們主要採用發散的方式。如教師根據大班主題教育活動“我愛家鄉集美·集美風景區”,在內容方面作了這樣的擴展:美工區——利用美工材料表現集美風光、製作集美明信片、設計導遊手冊;語言區——投放小話筒、景點圖片等,讓幼兒當小導遊介紹景點;建構區——建造紀念碑等集美風景點的造型。

在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面對收集到的豐富素材,教師要充分考慮到素材藴含的教育價值,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預期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課程資源開發落實到教育活動中,這一過程我們稱之為資源整合過程。對此,我們作了如下嘗試。

對於一些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的主題,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整個主題全部展現給孩子,這就需要抓住主題中的要點,通過要點的突破,讓幼兒“窺一斑以觀全貌”,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如在教育活動“嘉庚建築·紅屋頂”中,如果將嘉庚建築全部素材融人一次教育活動中,信息量太大,幼兒無法理解和掌握。通過集體備課,我們最終把着眼點落實到嘉庚建築中最具亮點的屋頂上。教師先讓幼兒欣賞一組“穿西裝、戴斗笠”、俊秀挺拔、偉麗堂皇的嘉庚建築,再重點賞析具有閩南民居特徵的紅屋頂,組織幼兒討論紅屋頂的外形特徵,引導幼兒欣賞美;然後教師幫助幼兒瞭解“戴斗笠”的紅屋頂的象徵意義,從中領會陳嘉庚先生的人格精神。同時作為面上的擴充,設置了相應的語言區、建構區、表達表現區、認知聯想區等,投放一些嘉庚建築的圖片、cd資料和製作、表演等材料,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主探究。

以主題教育為主要形式對教學內容加以整合,就是在一個主題教育目標的統領下,以主題教育活動來落實教育內容,這樣可以同時達到教育目標整合、教育內容整合、教學手段整合,極大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益。如中班主題教育活動“家鄉的樹”,從健康領域來説,主要是讓幼兒知道樹對人的好處;從語言領域來説,要求會創編簡短的關於樹的故事,會介紹自己的作品,清楚地表達自己關於樹的想法和感受;從社會領域來説,要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積極參與植樹活動,增強環保意識;從科學領域來説,瞭解花草樹木的作用,知道樹木對人類的重大貢獻,知道保護樹木的方法;從藝術領域來説,樂意學習有關花草樹木的歌曲,用樹葉、樹枝等材料進行創作活動。

組織幼兒走出幼兒園收集學習資料、參觀、訪問、遊覽、相互交流,這種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利於豐富幼兒的生活經歷,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我們改變單一傳授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走出封閉的課堂空間,注重優化學習方式,整合課程資源。

集美有一個八閩重鎮——灌口,有着久負盛名的特色小吃。怎樣讓幼兒既能很好地瞭解家鄉風味小吃的豐富多樣,又充分體驗家鄉風味小吃的可口精美,從而深刻感受到長輩們的聰明才智和辛苦勞累?單純依靠課堂上教師教、幼兒聽是不行的,必須讓幼兒去實踐、去體驗。於是,教師組織了幼兒到灌口小吃一條街參觀訪問,還品嚐了老牌的牛肉羹、特製的沙茶麪、純正的土筍凍等,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瞭解灌口主要風味小吃的名稱、味道、外形特徵。接着,請家長配合查閲有關資料,幫助孩子瞭解家鄉風味小吃的製作和烹飪過程。這樣,孩子們對家鄉小吃就有了較全面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策劃開展了“灌口美食節”活動。

幼兒園教材是教師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是幼兒獲取系統知識的主要材料。但教材不可能考慮到各地的差異,所以,教師要善於連接現實生活中鮮活的素材,與教材知識點有機結合。如教師在使用省編幼兒園教材大班主題教育活動“美麗的服裝”時,根據幼兒的興趣,及時增加了手工活動“小小的服飾”;在組織小班健康活動“學着做”時,教師根據幼兒成長的需要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我真能幹”等。這樣不僅豐富了教材內容,還提高了教材的教育功能。

大自然、大社會和幼兒本身就是幼兒教育的源頭活水。只要我們以現代幼兒教育觀念辯證地去開發和整合,定能做到課程資源的最優化。

第7篇

我市共有幼兒園293處,其中省級實驗幼兒園1處、省級示範幼兒園7處,濰坊市級示範幼兒園36處,在園幼兒達到25973人。面對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面對人民羣眾對高質量教育的渴望,我們深刻認識到,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奠基工程,必須強化措施,抓緊抓實。教育要發展,師資是關鍵。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相對穩定的高素質現代化的幼兒教師隊伍,是學前教育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保證。近年來,我市學前教育以辦好每一所幼兒園、精心培育好每一個孩子為目標,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前教育質量連年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市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率達100%,3"5週歲幼兒入園率達93%,0"3歲嬰幼兒受教育率達40%以上。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學前教育先進市、全國學前教育先進市。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學前教育保育質量和水平的差距根本原因在教師,在於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技能的高低。我們把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全面提升教師素質作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高幼教質量的重要內容來抓。一是加強了對全市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全市建立健全了以市級培訓為龍頭,鄉級培訓培訓為核心的輻射式三級培訓網絡,有計劃、有措施、有步驟地對全體幼兒教師的“六項全能”進行系統培訓。自20xx年10月始,我們依託

教師進修學校舉辦每期三個月的“三三六六”制幼兒教師離職短訓班,主要對幼兒教師進行“彈、唱、説、畫、跳、計算機”六項技能、“三學六法”等培訓,現已對全市1400餘名幼兒教師全部輪訓一遍。為提高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素養,豐富和活潑教學內容,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各鄉鎮充分發揮園本培訓的主體作用,對幼兒教師進行全員培訓,還拿出資金外出培訓學習。全市75%的幼兒教師取得了計算機等級證書,部分幼兒園實現了微機備課,60%的幼兒園連通了高速寬帶壽光現代教育網,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同時,我們還對幼兒教師進行專業技能考核。市教育局專門下發了《關於對全市幼兒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達標驗收的實施意見》,成立專門的達標驗收領導小組,每年兩次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驗收,三年後複核驗收,重新認定。全市現已有900餘人取得了“專業合格證”。二是實施“名師帶動”戰略,發揮輻射和模範帶頭作用。我們制定實施了《壽光市三級骨幹教師培養計劃》,每學年都評選出一批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及優秀班主任,充分發揮骨幹帶動作用,在全市廣泛開展新、老教師“結對子”、“一幫一活動,定期參加教學研究,承擔示範課和教研任務,影響和帶動廣大教師鑽研業務,提高水平。三是開展城區優秀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我們組織由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組成的“導師團”,積極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把城裏的優質課送到農村的課堂上,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帶到農村,讓城區和鄉村的教師面對面交流學習,切磋提高,共同進步。目前,全市幼兒教師學歷達標為90.4%,有1人被評為省級教學能手,4人的公開課被評為省優質課,4人被評為濰坊市級學科帶頭人,14人評為濰坊市教學能手,12人被評為壽光市學科帶頭人,70人被評為壽光市教學能手,138人被評為壽光市骨幹教師,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大幅度提高,大幅度提升了全市的教學質量。

二、積極探索養老保險機制,激發廣大農村幼兒教師投身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市高度重視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為農村幼兒教師提高工資等各項待遇。市教育局制訂出台了《關於農村幼兒教師實行退休制度的實施辦法》,為符合條件的幼兒教師辦理了退休。近三年來,為全市民辦幼兒教師每人月增工資140多元。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力穩定了農村

幼兒教師隊伍,杜絕了優秀師資的流失,有力保證了農村幼兒教育的質量,收到顯著成效。隨着“一費制”改革的推進和深化,農村教育費附加的取消,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原發放渠道堵塞。我市共有幼兒教師1495名,其中農村教師佔整個幼兒教師隊伍的87%,是農村學前教育的骨幹力量,但按照國家政策不能轉正,老有所養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原先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從農村教育費附加中列支,現在由鄉鎮統籌,從幼兒園收費中支付,工資提高幅度受到影響,直接導致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待遇等相對較低,部分年輕骨幹教師辭職或轉入其他行業,部分教師人心不穩,影響了學前教育的發展和質量。實行農村幼兒教師養老保險制度,是解決農村幼兒教師後顧之憂的必由之路。

為穩定廣大農村非公辦教師隊伍,更好地解決農村幼兒教師養老保險問題,實現農村幼兒教師老有所養,我們採取措施積極組織實施。一是深入調研,科學決策。養老保險工作有風險、難度大、政策性強,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直接關係教師隊伍的穩定。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托幼辦協同政工科有關人員深入到基層園所調查瞭解,多次召開鄉鎮教辦主任、幼兒園長、幼兒教師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建議,並多次到市農村養老保險處和企業養老保險處等部門調研、諮詢,多次召開局領導班子會專題研究,為科學決策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反覆論證,制訂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市教育局在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遵循個人、單位分別承擔,利益均等、陽光共享的原則,就入保的形式、範圍、入保費的來源以及個人和單位承擔的比例等問題,初步確定了四種方案。方案一是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和退休制,二市實行退休制和農村養老保險制,三市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四是實行企業養老保險制。經過詳細論證,反覆對比,最終確定了方案四,為農村幼兒教師辦理企業保險。農村養老保險人均投保數額3、6萬元,月領300元;而企業養老保險人均投保數額2、5萬元,月領450元,更貼近幼兒教師的切身利益。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研究農村幼兒教師養老保險問題,制訂下發了《關於農村幼兒教師投養老保險的暫行辦法》、《關於農村幼兒教師入養老保險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投保範圍、投保條件、投保辦法,制定了具體的實施細則。為45週歲以下、教齡滿三年、現在職再崗的千名非公辦幼兒教師全部辦理了養老保險,並把他們全部招收為合同制工人。

通過實行幼兒教師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了幼兒教師地位,解除了她們的後顧之憂,大大增強了幼教職業的吸引力,使那些有志於幼教事業,有一定潛能、具備較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充實師資隊伍,確保了我市幼兒教師隊伍生機無限,活力充沛,確保了幼教事業的穩定與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