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點導遊詞8篇 “領略河北之美:探訪璀璨景點的深度導遊之旅”

來源:巧巧簡歷站 8.94K

河北是中國北方的一個歷史文化名省,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紫禁城遺址、北戴河、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古北水鎮等眾多景點備受遊客青睞,其中還有“世界地質公園”雞鳴山、中華第一雄關—山海關等名勝古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遊玩、度假。

河北景點導遊詞8篇 “領略河北之美:探訪璀璨景點的深度導遊之旅”

第1篇

天桂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西北90公里處的平山縣境內,總面積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xx年 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4a”級景區,xx年5月,又被國務院審定公佈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桂山景區,距石市90公里,主峯海拔 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為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峯、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這裏峯險、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雲霧繚繞。山上古建原為崇禎皇帝歸隱行宮,後改為青龍觀道院,又稱“北武當”。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峯,素以山勢奇險,風景秀麗著稱。在元、明時期,因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之險固,被稱為“三門寨”,曾在其上設立垛口,駐兵守護。其山脈形勢,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稱。明末清初,這裏修建了青龍觀,在純自然景觀中增添了一組富有皇家園林氣派和道家宮觀風采的建築羣體,因為湖北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隨之又有“北武當”的美譽。

天桂山位於平山縣西南部,屬平山縣古月鎮北冶鄉,距石家莊市80公里。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是 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天桂山的西面與山西的盂縣接壤,南面是著名的沕沕水生態旅遊區,北面與平山縣境內的第一高峯坨樑遙相呼應,其東面就是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登上望海峯,可以遙望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就象兩顆明珠一樣鑲嵌在華北大地上。

天桂山的主峯望海峯海拔 000多米,山脈呈東西向。其山腳下是滹沱河上游。

整個景區由青龍觀中心景區和玄武峯、望海峯、銀河洞、翠屏山等八個景區組成。景區內山勢雄偉,山形秀麗。樹木花草繁茂,時有云霧纏繞。山上山下,泉水遍佈。

玄武峯景區位開青龍觀山頂,由天梯、天桂石林、靈霄勝境三部分組成。寬令尺餘的天梯斜嵌在斷崖間,險峻陡峭,高插雲天,有一步登天之感。天桂石林位開海拔 000多米的主峯頂部,境內山徑曲幽,步換景移,古木參天,靜野瑰麗,怪石竟秀,似柱似塔,如禽如獸。蒼龍伏地,羣象演陣,金龜望月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石林、雲屏、瑤台、傲骨、真假山等造型奇特,千姿百態。

尤令人歎為觀目的是林立的怪石中,多有松柏、櫟樹、山桃等樹木,或叢生石上,或匐匍山巖,或曲折斜出……石林之上生樹林,樹林之中隱石林,如詩如畫,令人拍手叫絕,樂不思歸。

望海峯是天桂山東峯一脈,這裏終年雲霧繚繞,時而山頂“帶帽”,時而云徑流山腰,支海波濤,變幻無窮。在望海峯遠眺,可見千峯況秀,萬壑爭流,向東望去,革命聖地西柏坡蒼翠葱鬱,崗南水庫波光鱗鱗,早上觀日出,紅日東昇,黃色如桔,圓如蛋黃,在崗南、黃壁莊水庫水面映照下,象一團火球從大海里噴薄而出,天空五彩繽紛,峯巒盡染霞光,景色蔚然壯麗。銀河洞高30米,寬25米,深xx年温度保持在 0℃左右,享有天然“空調洞府”美譽。

景區內的大天橋為天然大型石拱橋,長 60米,高 xx年前,中華民族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邑予涿鹿之阿”,開創了中華文明史。在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貢》裏,河北屬於九州中的冀州之地,因此簡稱為“冀”。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地屬燕國和趙國,榮辱興衰數百年,演繹了無數慷慨悲歌的故事,史有“燕趙”之稱。千古一帝秦始皇生於邯鄲,故於邢台,曾多次到滄州和秦皇島沿海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大半生在河北度過。魏晉南北朝時期,河北是各諸侯國逐鹿中原的主要戰場。“劉、關、張”結義於涿州桃園,三分天下,成就霸業;曹操雄踞鄴城,賢才備至,詩人興會,以建安文學盡播鄴下風流;北齊尚佛,高洋皇帝在邯鄲響堂山鑿窟建寺,成就規模宏大的石窟藝術。唐、宋兩朝,河北禪學馳名天下,玄奘曾在柏林寺、諦音寺修行多年,後西天取經。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後,河北成為拱衞京師的畿輔之地。

“自古燕趙多名士”,同時也多慷慨悲歌之士。首創望、聞、問、切四大診法的戰國名醫扁鵲;主張“人定勝天”的荀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燕國刺客荊軻;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哲學家董仲舒;對圓周率計算做出卓越貢獻的南朝數學家祖沖之;聞雞起舞,率軍北伐收復中原的祖逖;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元代偉大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大戲曲家關漢卿;清朝不朽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現代史上從容赴死的革命先驅李大釗,捨生取義的狼牙山五壯士,為國捐軀的英雄董存瑞……一代又一代的燕趙兒女、英雄才俊在廣袤的河北沃野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頌歌,寫就了一篇篇感動世界的史詩華章。

悠久的歷史也孕育了河北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定窯、邢窯、瓷州窯和唐山陶瓷是中國歷史上北方陶瓷藝術的典型代表;蔚縣剪紙、武強年畫、廊坊景泰藍、曲陽石雕、衡水內畫鼻煙壺、易水古硯名揚中外;河北梆子、保定老調、唐山皮影、井陘拉花風韻獨特;滄州武術、吳橋雜技、永年太極、保定健康長壽之道魅力遠播。所有這些,都成為河北不可或缺的重要旅遊資源。

河北不僅人傑地靈,而且物華天寶。京東板栗、趙州雪梨、滄州金絲小棗、宣化馬奶葡萄享譽中華,營養價值極高。核桃、柿子、花椒被譽為“太行三珍”。口蘑盛產於壩上高原,屬名貴真菌。蕨菜號稱“山菜之王”,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秦皇島的八仙宴,唐山的蜂蜜麻糖,保定的馬家老雞,石求。秦皇島的八仙宴,唐山的蜂蜜麻糖,保定的馬家老雞,石家莊的空心宮面,白洋澱的全魚席,無不以其獨特的風味令中外遊客讚不絕口。

河北也是全國惟一兼有海濱、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種類齊全的地形地貌,隨季節變化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河北千姿百態、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天高雲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壩上草原;峯谷參差、巍峨壯美的太行風光;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山地林海雪原;一望無垠、遼闊無邊的平疇沃野;沙軟潮平、海天相映的渤海海濱;溝壕縱橫、蒲綠荷紅的澱塘湖泊,都已成為遊客迴歸自然、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壯麗的河山,使河北成為全國重要的旅遊資源大省。目前,河北擁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佔全國的 9;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居全國第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80處,居全國第一。此外,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6座,全國十大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級森林公園 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處,國家4a旅遊景區數量逐年增加。

圍繞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的發展,河北省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深入挖掘旅遊資源,推出了八條獨具特色的旅遊路線。

第一條:冀東海濱度假旅遊線。從北京沿京哈高速公路( 02國道)東行,途經玉田縣、豐潤縣(由豐潤沿北京環線 2國道北可達遵化市、南可達唐山市)、盧龍縣、撫寧縣,到達秦皇島,行程280公里。

第二條:承德皇家風情旅遊線。從北京出發,沿京沈 0 國道東北行,途經懷柔區、密雲縣和灤平縣,到達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全程230公里。這條線曾經是清朝皇帝塞外巡遊的路線,主要景觀有承德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及北部圍場縣森林草原。

第三條:京北草原風光旅遊線。從北京出發,沿高等級公路北行,途經懷柔區,到達豐寧縣,全程 90公里。

河北景點導遊詞8篇 “領略河北之美:探訪璀璨景點的深度導遊之旅” 第2張

第2篇

你們好!我是昌黎xx旅行社的導遊員xxx.今天由我帶領大家遊覽號稱“十里葡萄長廊”的葡萄溝。如果我的服務有不足之處,請大家提出批評和建議。謝謝大家。不知您聽説過沒有,昌黎是冀東有名的花果魚米之鄉,山清水秀,物產豐富。

西南部平原地區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水稻等農作物,北部山區盛產葡萄、梨、蘋果、板栗核桃等乾鮮果品,東部沿海盛產螃蟹、對蝦、扇貝、梭魚等海產品。來昌黎作客您隨時都有可能大飽口福。我們今天去遊覽的葡萄溝位於昌黎縣十里鋪鄉西山場村,坐落在鳳凰山腳下,和法國著名的葡萄產區波爾多處於同一緯度。這裏三面環山,背風向陽。

白天日照充足,氣温較高;夜間因為地勢高,氣温又比平原低。日夜温差較大,有利於糖分的積累和形成,加上這裏水質好,所以形成了適合葡萄生長的優越環境。農民門多年來豐富的栽培經驗,也是這裏葡萄品質優良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西山場村的葡萄遠近聞名,是十分搶手的果品。

現在我們的車已駛進了十里鋪鄉,您看,公路兩邊,房前屋後,到處都是葡萄架,一串一串的葡萄有紅有紫。我發現很多朋友都在流口水,您不要着急,更好的還在後頭。呆會到了西山場村,您才會見着真正的葡萄,那時會讓您敞開肚子吃,痛痛快快的過把癮。

十里鋪鄉共有土地一萬四千畝,其中一萬兩千畝種的是葡萄,年產鮮葡萄900萬噸,直接經濟收入1500萬元。隨着知名度的不斷提高,這裏的農民也有了品牌意識,為自己的葡萄註冊了商標,取名“碣石山”牌。相信碣石山牌葡萄將來一定會成為名牌產品,説不準哪天會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已走上了百姓的餐桌。十里鋪鄉瞅準市場,外引內聯,先後建成了三家乾紅葡萄酒廠,建立赤霞珠酒葡萄基地3000畝,既進一步鞏固了昌黎縣“乾紅縣”的地位,又為當地農民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了解決葡萄保鮮的問題,全鄉建有30多個保鮮庫,能存放上千噸葡萄,又建成温室大棚38個,使葡萄成熟期進一步提前。

十里鋪鄉的葡萄,源源不斷的供應着各地市場,讓人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昌黎縣甜滋滋的玫瑰香葡萄。我們現在經過的村子叫做灣裏村。大家看,兩旁的民房是典型的農家小院,院牆都是當地農民就地取材用石塊砌成的,顯得別具一格。灣裏村共有農民254户,近兩三年內就出了20多位大學生,很是讓村民們津津樂道。他們説這裏風水好,人傑地靈。要是這樣,各位遊客朋友今天從這走過一回,也能帶回去一些靈氣,讓您的事業更加發達,生活更加美滿。我們現在已到達西山場村。請各位朋友下車,不要忘記帶您的小剪刀。現在往四周看一看,您是不是感覺到我們已經置身於葡萄的海洋中了!在這裏,我們看不到天,因為天已經被葡萄葉遮住了。

整個西山場村直到半山腰,都覆蓋在了密密匝匝的葡萄秧下。彎彎曲曲的山路,由葡萄架圍成的綠色長廊。人們這裏是“北方吐魯番”。您覺得怎麼樣?西山場村共有農民124户,只有100多畝山地,年產葡萄卻達100萬斤。這裏栽培葡萄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最古老的葡萄樹有180歲的高齡,依舊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幾十年樹齡的更是比比皆是。可以説,每一棵葡萄都是一棵搖錢樹,為農民搖來了鈔票,搖來了彩電、冰箱,搖來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現在您看到的這些葡萄是巨峯葡萄,屬於雜交品種。它的果實較大,顏色呈黑紫色,含糖量達13%——15%,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是龍眼葡萄,還沒有成熟。之所以叫龍眼,是因為它的果粒均勻,果實呈圓形,形狀好像龍的眼睛一樣。

這種葡萄果皮比較厚,成熟後呈紫紅色,上面有一層白霜。果肉是綠色的,柔軟而多汁,含糖量達14%——15%,味道較甜。這種葡萄是什麼品種?您別急着猜,先嚐一嘗,品品味再説。對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玫瑰香葡萄。

玫瑰香屬於特級品種,大家看,它的外形非常美觀,果實密實,紅裏透紫,好像一堆珍珠,含糖量在16%——20%之間,鮮甜可口,有類似玫瑰般的香味,所以取名玫瑰香。玫瑰香葡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營養成分,長期食用可以強身健體,美容防癌。昌黎縣葡萄酒廠生產的保健酒“黿魚酒”,就是以玫瑰香葡萄為原料釀製而成的。獲得了省優產品稱號和全國酒類質量大賽銅杯獎。

下面我們到一户農家小院,聽主任介紹以下種植葡萄的經驗和體會。中午在這裏品嚐地地道道的農家飯。您看整個院子都被葡萄秧遮蓋的密不透風,其實呀,這只不過是一棵樹上的葡萄而已。單單這棵樹產量就能達20xx斤!您看着一串串的葡萄又大又紫,既賞心悦目,又叫人眼饞。彆着急,您喜歡那串就摘哪串,別浪費就行。咱們哪,邊吃邊聽。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我們一起遊覽了葡萄長廊,觀賞了這裏別具一格的景色,品嚐了各種新鮮甜美的葡萄。我發現每位朋友都意猶未盡,興致勃勃。看到朋友門玩得高興,我的心裏也像吃了玫瑰香葡萄。回去以後,請各位朋友把昌黎的玫瑰香葡萄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也把昌黎人民的祝福和友誼帶給他們。

昌黎人民時刻歡迎各位朋友的到來。希望您不要忘了昌黎的山、昌黎的水、昌黎的人、昌黎的情,有空常來看看。我會隨時恭候您的光臨。祝您一路順風,再見!

第3篇

歡迎到金山嶺長城觀光旅遊。也許您每天都會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前的國歌聲中,看到長城的雄姿。那就是金山嶺長城。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雲縣交界處,距北京市133公里,距承德市87公里,西起龍峪口,東至望京樓,全長10.5公里,沿線設有大小關隘5處、敵樓67座、烽火台2座。1981年1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定為一級旅遊景點、國家級風景區,並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就讓我們一起去觀賞被專家們譽為萬里長城中最精彩的一段——金山嶺長城吧。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金山嶺一帶最早出現了長城,由北齊的第一個皇帝高洋下令修建,主要是為了阻擋北方柔然等遊牧民族對北齊的進攻,保證邊境的安全。當時的長城為土石結構,單調低矮。十五世紀中葉,北方蒙古族的韃靼、朵顏等部落,看到明王朝國力逐漸衰弱,就乘機南侵,威脅京都。為了保證京都的安全,明王朝決定重修這段對京都有着重要意義的長城。隆慶元年(1567年)秋天,明穆宗朱載垕將抗倭名將戚繼光由南方調到北方,擔任薊鎮總兵,負責包括金山嶺長城在內的600公里的長城沿線的防務。但戚繼光初到北方時,是有職無權,他先是想訓練一支北方的“戚家軍”,由於朝中有人阻撓而未能實現。非常現實的戚繼光在求“攻”不得的情況下改為“守”。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到薊州上任後,馬上到長城沿線巡查,他發現薊鎮長城都比較低薄,在許多險要的地段,只有單牆,而且有不少地方已經坍塌。這樣的長城,根本不符合作戰的需要。於是他上報朝廷,要求加固和擴建薊鎮長城。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率一支沂州兵到薊鎮戍守。戚繼光奏請朝廷後,讓這支部隊在金山嶺駐紮下來,負責搞示範工程。戚繼美帶領沂州士兵,在金山嶺上修長城、築敵台。7座最早的空心敵台在金山嶺的長城沿線上建立起來,薊鎮長城的加固、擴建工程全面順利展開。在戚繼光任職的十六年間,基本完成了這一浩大的工程。以後幾十年的時間裏,明王朝又不斷調兵修繕,使之成為一道城牆高聳、戰壘林立、能攻能守的堅固防線。

戚繼光在修建長城過程中,依據“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築思想,山勢低矮處,加高城牆,山勢高峻處,修建敵樓,個別地方加修了障牆、支牆、擋馬牆,全部為磚石結構或磚石木結構,使這段長城設施完備、構築牢固、佈局嚴謹、可攻可守。經專家鑑定,金山嶺長城是我國萬里長城的精華之所在。

障牆、文字磚、擋馬牆,被譽為金山嶺長城的“三絕”。

磚垛口,清代史料稱為“磚垛關”,一般是遊人登臨長城的第一站。

磚垛口始建於明初洪武年間,隆慶年間由戚繼光主持重修,高2.3米,寬1.6米,西距古北口4公里。雖然規模不大,但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磚垛口一帶發現的火炮、石礌、鐵蛋丸、箭頭等武器來看,明朝時這裏的戰事是十分頻繁的。1933年,張學良的部隊曾在這裏與日本侵略軍進行過激烈的戰鬥。1948年夏天,北京解放前夕,我們的解放軍強攻古北失利,就從磚垛口和龍峪口等關口突破,包抄了古北口反動派守軍的後路,很快攻下了古北口。

我們腳下的馬道,由方磚鋪面,可容六、七人並行。坡度大的地方,又用磚砌成了梯形台階,走起來十分方便,又不致於滑倒。這些地方的城牆有裏外兩層,裏面一層高1.5米,叫宇牆,又叫女兒牆,外面一層高2米,叫垛口牆。在垛口牆上,每隔一米多遠便設一個垛口,供士兵射擊來犯之敵。在宇牆和垛口牆,設有上、中、下三層射擊孔,可供士兵採取站、跪、卧三種姿勢射擊敵人。大家注意一下,每個垛口都有一個小洞,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插軍旗助威,或以旗來傳遞信號;二是明代從國外引進了一種叫佛郎槍的武器,佛郎槍下面有軸,把軸插在小洞內,可轉動做扇面射擊。在垛口牆貼近馬道的地方,每隔二三米便有一個磚砌排水溝,排水溝靠內側一端設有吐水嘴,防止排泄出去的水沖刷侵蝕牆體;靠外側一端修有礌石孔,也叫懸眼,用來施放礌石,打擊敵人。這些都是金山嶺長城建築的獨到之處。

大家熟悉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之前的片頭語長城和“傳承文明,開拓創新”廣告語的背景長城,都是在這裏拍攝的。自1986年金山嶺長城開放以來,先後有100多部影視的劇組和許多廣告單位來金山嶺取景。這是長城的驕傲,更是金山嶺的驕傲。

金山嶺長城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多次前來視察,先後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節觀光遊覽。北京麗都、王府、凱賓斯基等幾十家大飯店多次在這裏舉辦越野攀登、煙花晚會、篝火晚會等文體娛樂活動。1998年9月,來自13個國家的“雷勵遠征計劃”活動的160多人在此舉行大型酒會,熱烈的氣氛、圓滿的結果,更是把金山嶺長城的名字傳到了五湖四海。

1992年11月15日11點35分,當身穿鮮紅色摩托服的“亞洲飛人”柯受良駕駛着白色雅瑪哈250型摩托車,凌空一躍,金山嶺長城就隨着幾百只白鴿和無數支綵球飛進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我們西側的西方台就是當年柯受良飛躍長城的地方。1995年10月6日,一對瑞典青年也在那裏按中國風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他們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夠像長城一樣牢固可靠。

大家看前面山脊上那截特殊的長城,它叫支牆,在長城的其他地方是難得一見的。它與前面的庫房樓相通,是庫房樓的第一道防線。遇有敵人入侵,支牆上的守軍與敵人率先交火,萬一抵擋不住,可憑藉支牆邊打邊退,直到撤至庫房樓。

支牆北面200米的兩側山頭上,各有一座圓形的墩台,那就是烽火台,也叫烽燧,是古時候傳遞軍情或報警使用的。一旦有情況,白天放煙,稱為燧;夜裏點火,稱為烽。

這種障牆,是金山嶺長城特有的設施,修在敵樓附近,橫着在馬道上築起一道道短牆,高2.5米左右,長大約是馬道寬的三分之二,形同一道道的屏障。障牆上有了望孔和射擊孔,一旦敵人攻上長城,守軍可據守障牆,進行抵抗和反擊。怎麼樣,金山嶺長城的設計夠完善的吧?

第4篇

我們現在就進入了當時駐守老龍頭的龍武營士兵生活的場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糧倉、雲牌、關帝廟)。

我們現在看到離我們較近的這個模型叫做雲梯。大家都知道長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來攻打的--除了雲梯。(講解怎樣用雲梯攻打長城)離我們較遠的是巢車(講解巢車的用途)。

我們一會可以去兵器室去參觀一下當時攻打長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縮微版。現在呢,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龍武營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鋪,那麼比他們官職大一點的百總的住宿條件是什麼樣子的嗎好那我們這邊走。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個士兵的百總住宿的地方。現在我們看見的這艘水泥戰船是明朝時期海戰戰船的縮微模型。現在我們可以去參觀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講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轅門的轅是什麼轅就是車轅子。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君巡幸,狩獵,在外面搭營帳住宿,出入口仰起兩車,使車轅子相對,像門的樣子,叫轅門。所以以後,歷代軍營的門都叫轅門。《三國演義》裏的呂布轅門射戟,楊家將戲劇故事轅門斬子,都是指中軍帳外的營門的。起初確實是用戰車車轅作門,後來就變了。這裏的轅門的樣式是明代的。兵營或者地方高級官署前面用柵欄圍護,柵欄口的門也叫做轅門。好了走出轅門也就走出了龍武營了。

明代隆慶二年至萬曆11年,民族英雄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16年,防守山海關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內1200里長城。他常巡視老龍頭,在這裏宿營駐紮,點將操練兵馬。請看,這員武將塑像就是戚繼光。他身後牆上的地圖是明薊鎮長城關隘圖。這座點將台周圍的空地就是當年的效校軍場。戚繼光將軍真正的兵部衙門設在三屯營。可是他經常揮戈躍馬奔馳在長城沿線。他寫詩説:南北驅弛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他這種為國操勞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張家口旅遊導遊詞 ·山海關導遊詞 ·秦皇島祖山導遊詞 ·北戴河導遊詞 ·角山導遊詞

老龍頭是明萬里長城的起點,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里的瀕海高地。明清兩地這裏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掛錶還賦詩的場所。我們走的這條寬廣的坡道,原叫做馬道。守城的兵馬就是從這裏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來老龍頭巡幸,當時這條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間鋪上紅氈,皇帝從紅氈上大搖大擺的接受兩邊的羣臣的頂禮膜拜。如今老龍頭景區已經向全世界開放。每年有近兩百萬中外遊客來此參觀遊覽觀光。

請看,這座建築就是澄海樓,澄海樓築在老龍頭的長城之上,像蒼龍頭上的一顆明珠。澄海樓的前身叫做觀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築的。後來,萬曆39年1611年山海關兵部主事王致中擴建成澄海樓,也曾經叫過知聖樓/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揚波的意思。

請看,樓頂上掛着的那塊匾“雄襟萬里”,是明朝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所題。孫承宗先後兩次受命督師薊遼駐守山海關,建立了豐功偉績。雄襟萬里表現了他的偉大襟懷和理想抱負。他這個內閣大學士胸懷和帶還一樣寬廣,裝着萬里江山。

請看樓中間的這塊澄海樓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筆親題,派官員從北京專程送來的。

匾元氣混芒,傳説,天地未分時的混沌之氣叫做元氣。元氣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時那樣迷迷濛濛。

楹聯:日曜月華從太始,意思是:太陽月亮的光輝來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句,乾隆皇帝順手拈來,可見他讀的書還不少呢。

現在,我們進澄海樓。澄海樓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開國以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個皇帝都登過這座城樓。他們常在秋冬之季,到關外祭祖,有時是出關,有時是入關,經過山海關共11次,一次不漏。為什麼一定到這裏來一來是觀看大海,二來是求個吉利。龍是傳統的皇帝象徵。這裏是老龍頭,無論哪條龍都想到這裏來抬抬龍頭。

請看這幅老龍頭的建築復原圖。老龍頭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勢險要。明洪武14年,大將軍徐達選擇這裏做明長城的起點,是有戰略眼光的。看,老龍頭西面,緊挨石河口有個潮河港,大船往來,保障軍需民食。從犄角築長城,居高臨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長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勢多麼險要。老龍頭景觀區包括七個部分:入海石城,靖滷台、南海口關、澄海樓濱海長城、寧海城和海神廟。

牆壁上掛着的條幅字畫,是近幾年中央首長及世界知名認識來澄海樓遊覽時,題寫的詩詞墨跡。

1900年以前,牆上掛的盡是皇帝的題詩。康熙、乾隆多次來這裏,就和大臣觀海、飲酒賦詩。這裏的條案上,經常擺着文房四寶,吟了詩,就寫下來。據説,即使是颳風的天氣,波濤洶湧,四面揚沙,樓窗敞開着,風也吹不到樓裏。乾隆皇帝揮筆題詩連鎮紙都不用。這裏的“海亭風靜”的特點,可以和山東蓬萊的“避風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樓》為題的詩有51首,形式多樣。其中有七篇禁體詩聯句,是乾隆皇帝與侍從及諸大臣約定寫禁體詩聯句,以詠海為主要內容,禁用以水字及帶水字旁的字,違者罰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樓與大臣飲酒聯句。

第5篇

位於市中心,歷史久遠,初建於唐上元年間。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張柔移鎮清苑(今保定),畫市井,定民居,建城郭,並役使大批自江南擄來的園林工匠,在此擴建園苑,引城西北雞距泉和一畝泉之水,種藕養荷,構築亭榭,廣蓄走獸魚鳥,名曰雪香園,為其私家園林。因荷花繁茂,故明代稱為蓮花池。

總面積現存36畝,其中池水面積近12畝。明萬曆年間改建為水鑑公署,後經明清兩代不斷擴建和修葺,在清乾隆年間形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

以池中水心亭(臨漪亭)為中心風景點,君子長生館、藻詠廳、觀瀾亭、濯錦亭、高芬軒、響琴榭等建築和景點環池而設,各存典故。亭榭樓台,佈局嚴謹,登高環顧;水中芙蓉擁翠,荷花亭亭玉立,柳絲裊裊娜娜,小橋流水,湖光山色,是冀中平原上一顆古代園林明珠。園內設有蓮池書院。古蓮花池還以碑刻眾多而著稱,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近百通。

第6篇

普寧寺位於承德市避暑山莊北部武烈河畔,由於寺內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稱大佛寺。普寧寺建成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佔地3.3萬平方米。是外八廟中最為完整、壯觀的寺廟建築羣。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效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鳶寺)建制修建此寺,清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故稱之為“普寧寺”。

普寧寺建築風格獨特,它吸收並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築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佈局,中軸線上依次分佈着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築,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列着許多藏式碉房建築物——紅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大乘之閣內部分為三層,閣內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高22.28米,腰圍15米,重達110噸,用木材120立方米,是現在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質雕像。像內是三層樓閣式的構架結構,中間為一根主木,四周組合許多根邊柱,外釘衣紋佔板密封,分層雕刻。佛像比例勻稱,紋飾細膩,繪色絢麗,生動地表現了觀世音菩薩的表情和神采,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傑作。

大乘之閣的北西東三面對稱地構築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及四座喇嘛塔,佈局適宜,造型優美,環大乘之閣而建。

第7篇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台都是明代建築。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裏“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於此”,建關設衞。“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裏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瀋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裏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

在關城的東西各築羅城,關城南北各築翼城,以駐軍隊,互為犄角。關城東數裏外又築威遠城、烽火台、敵台等附屬工程。以上這些建築,好像眾星捧月般拱衞着主體建築山海關關城,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起着長城東首要害重鎮的作用,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築藝術和軍事才能。

山海關東門城樓上懸掛着“天下第一關”匾額,這五個字每字高達1.6米,筆力頓挫凝重,雄勁渾厚。其中“一”字一筆,不顯淡薄;繁體“關”字筆畫雖多,不顯臃繁。匾額的藝術風格與關山險隘的建築格局十分諧調,使整個城樓顯得更加奇偉俊秀。它是明朝當地進士肖顯書寫的。現在,原匾收藏在箭樓內,樓外懸掛的是公元1920年摹刻的。

登上“天下第一關”城樓,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煙波浩渺;北望長城,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在那連綿起伏的城牆上,每隔半里或一里,就有敵台高聳,台上的箭窗宛如一隻只睜大的眼睛,注視着祖國的山河和原野。在城樓上,俯瞰附近座座敵樓、烽火台,凝視樓內兵器盔甲和青龍偃月刀的寒光,頓時感到關高城重,壁壘森嚴,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面對這一幅壯麗圖景,人們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為了建築如此浩大的工程,曾經付出了多麼巨大的犧牲。

長城自關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驟轉折與海岸平行,在距山海關4公里的渤海入海。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俗稱“老龍頭”。如果把萬里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麼長城入海的部分,就宛如這條巨龍在引頸戲水,“老龍頭”正是這條巨龍之首。伸入渤海的這段長城,築於渤海之濱,伏在燕山支脈松嶺高地之上,長674米,牆體沿海岸線自然彎曲延伸。“老龍頭”素來享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它英姿勃發,每日迎風擊浪,形成了海濱長城的獨特風貌,稱為萬里長城中的一絕。

第8篇

邯鄲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文化內涵很深的文明古城。它地處河北省最南端,西臨太行山,南靠清漳河,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其城市為何取名"邯鄲",在《漢書》中還有過專門的記載: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故名邯鄲。悠久的歷史,藴育了豐厚的文化,使邯鄲成為我國著名的成語典故之鄉。"邯鄲學步"、"胡服騎射"、"負荊請罪"以及"將相和"、"黃粱美夢"等這些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於邯鄲。邯鄲市內的著名旅遊景點除了邯鄲市博物館、武靈叢台、學步橋、回車巷、黃粱夢呂仙祠等外,還有我國建園最早、領導人題詞最多的烈士陵園--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今天我就帶大家參觀這座具有民族建築風格和園林藝術的我國著名的烈士陵園。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位於邯鄲市區中心區域陵園路60號,是為紀念八路軍總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晉冀魯豫軍區及一二九師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河北省國防辦列為"國防教育基地"。我們可以這樣説: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籌備、修建和落成的過程,本身就描繪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一二九師奉黨中央派遣,開闢晉冀豫抗日根據地。1937年9月30日,在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率領下,由陝西出師抗日。10月初,先頭部隊進抵太原,19日襲擊陽明堡日寇飛機場,焚燬敵機24架。接着一二九師主力挺進太行山區,創建了以太行山為依託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1938年春,鄧小平任一二九師政委。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率領下轉戰華北敵後,開闢了石德、石太路以南,隴海路以北,同蒲路以東,津浦路以西,橫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省共190多個縣,我國最大的抗日根據地之一--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它以京漢鐵路為界,西部是連綿起伏的太行山,東部除泰山之外是富饒遼闊的千里平原,包括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四個戰略區。具有"表裏河山"之稱,也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1941年7月18日,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在太行山成立,統一了全邊區的政權工作,推動了抗日鬥爭形勢的迅速發展。為了指揮華北抗戰,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左權率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進駐太行山區,使這一地區成為華北抗日遊擊戰爭的心臟和神經中樞。抗戰勝利後,劉伯承、鄧小平在這裏指揮了著名的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該區成為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的主要戰場和全國大反攻的重要戰略基地。1948年5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與晉察冀邊區政府合併成立華北人民政府,晉冀魯豫邊區完成了歷史賦予它的光榮使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