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廣播稿7篇 冬至,歲歲奔湧温情,歲歲傳承家國情懷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1W

本文主要是為大家帶來一份關於冬至的廣播稿,旨在向廣大聽眾傳遞冬至這一重要節日的文化背景和傳統習俗,同時也希望能引導大家在這個節日中體會到團圓和温馨。

冬至的廣播稿7篇 冬至,歲歲奔湧温情,歲歲傳承家國情懷

第1篇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迴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再過兩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如今過了2500多年,在這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發着不可抗拒的魅力。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冬至和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被保留到現在。可以説,每一個佳節都寄託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都是民族親和力和凝聚力的體現。

冬至過後,各地都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所以冬至,還是鍛鍊身體的好時機。冬季來臨,很多同學懼怕寒冷,不願意活動,豈不知,冬季更是鍛鍊身體的大好時光,冬季在室外進行鍛鍊,身體經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強人體對感冒、氣管炎等冬季常見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在室外接受陽光的照射,陽光中的紫外線不但能促進人體的造血機能,對防貧和預治療血有積極作用,還能促進身體對鈣、磷的吸收,有助於骨骼的生長髮育。另外,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人體皮膚、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對人體有消毒作用。同學們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冬季鍛鍊不但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在提高學習效率,鍛鍊意志方面也有積極的作用。冬至到了,我們又長大一歲,讓我們靜靜地感受這即將到來的冬至的氣息!讓我們醉心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氛圍之中,謹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最後祝老師們、同學們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冬至的廣播稿7篇 冬至,歲歲奔湧温情,歲歲傳承家國情懷 第2張

第2篇

施:同學們,老師們,你們還記得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嗎?

李:相信大家一定記得,本期紅領巾廣播,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

施:我是5(1)中隊的李志瑛,我是五(一)中隊的施黎霄,本次廣播,由我們兩位共同為您主持,希望您能喜歡。

施:以前不是很清楚,這次準備紅領巾廣播稿時,我和老師一起查閲了資料,終於有些瞭解了。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吧!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相應的,而南半球在冬至日,白晝全年最長,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李:哦,冬至節原來是這樣來的,謝謝你,樂兒!據我瞭解,我國的這些傳統節日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施:是啊,那你現在能不能就給大家講講這冬至節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李:好啊,不過,我們先放鬆一下,聽聽下面這首節氣歌。

施:老師們,同學們,一首《節氣歌》之後,繼續我們精彩的內容。

冬至節與眾多的節日一樣也有很多食俗的,俗語説“冬令進補,明年打虎”,由於正值隆冬時節,冬至吃的食品,以進補為主,有順陽助陽的象徵意義。以食治病,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令美食,如冬至要吃餃子、餛飩、吃湯圓、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如羊肉、狗肉、臘肉,吃冬至團等。

施: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間的傳説和由來。我給大家講講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吧。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施:你真了不起,知道的這麼多。不過,我還了解到了一些跟冬至節有着密切關係的內容。那就是在北京流傳了幾百年的《九九歌》,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分享。(播放《九九歌》)

李:老師們,同學們,講起冬至,我們還蒐集了有關冬至的詩句呢!下面就由我們倆為大家朗誦幾首吧! (播放背景純音樂)

施:《邯鄲冬至夜》,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寫的詩。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著遠行人。李:下面為大家介紹大詩人杜甫寫的詩《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李: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冬至來臨後,特別要做好保暖工作。施: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温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李: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施: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李: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説再見的時候了。

甲:當燦爛的晨曦暖着整個校園,採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甲:以前不是很清楚,通過查閲一些資料,我終於有些瞭解了。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吧!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相應的,而南半球在冬至日,白晝全年最長,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乙:哦,冬至節原來是這樣來的,謝謝你,樂兒!據我瞭解,我國的這些傳統節日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甲:是啊,那你現在能不能就給大家講講這冬至節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乙:好啊,不過,我們先放鬆一下,聽聽下面這首我們很少聽的節氣歌。(播放兒歌中的節氣歌)

甲:老師,同學們,一首節氣歌之後,繼續我們精彩的內容。

乙: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冬至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冬至節與眾多的節日一樣也有很多食俗的,俗語説“冬令進補,明年打虎”,由於正值隆冬時節,冬至吃的食品,以進補為主,有順陽助陽的象徵意義。以食治病,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令美食,如冬至要吃餃子、餛飩、吃湯圓、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如羊肉、狗肉、臘肉,吃冬至團等。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間的傳説和由來。

乙:好啊!就講其中一個吧。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甲:你真了不起,知道的這麼多。不過,我還了解到了一些跟冬至節有着密切關係的內容。那就是在北京流傳了幾百年的《九九歌》。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分享。(播放《九九歌》)

甲乙:老師,同學們,講起冬至,我們還蒐集了有關的詩句呢!下面就由我們倆為大家讀一首吧! (播放背景純音樂)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乙: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説再見的時候了。

c:喲,這羽絨服、圍巾、帽子,(嘖嘖嘖)裝備很齊全嘛,冬至過得怎麼樣啊?

z:(醖釀感情)你試着閉上眼睛,想象下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c:別的沒看到,我知道如果你現在跑出去的話,你的耳朵要被凍掉了(壞笑)~~~

z:春節放鞭炮、清明去踏青、七夕祭牛郎、中秋吃月餅,知道冬至又有什麼習俗呢?

c: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這一天陰陽交替,陽氣回升,是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z:舊時,大户人家會在冬至舉行拜冬大典,往西門內萬壽宮拜牌。晚間設亭祭先,叫做“冬至亭”,祭畢,家人吃團圓飯,口宣吉語,故有“有得吃,冬至夜,嘸得吃,凍一夜”之説。一般市民則冬至夜全家合聚歡宴,滿滿一大桌,邊吃邊聊,推杯簪影,其樂融融。現在,冬至還有吃湯糰、祭掃先人的習俗。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説法,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要在

c:呵呵,問我你就問對了,我可是非常瞭解餃子的歷史啊!餃子啊,原名“嬌耳”。

c:去去去,又在這兒胡扯。相傳,“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了。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吃下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後,爛耳朵就好了。

z:哦~,原來還有這樣温馨的故事啊。那我請你去吃“嬌耳”吧,保護、保護你這嬌嫩的耳朵哈。

第3篇

明天就是12月22日。你知道那是個什麼日子嗎?是的,冬至。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就確定了冬至,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的一個。

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全國人民進入最冷的時期,也稱為進九。從冬至後的第一天到立春,人們通常會數“九”來測量天氣的變化。

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記載,在周朝和秦朝,十一月是冬天的第一個月,冬至是新年的第一天。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

換句話説,人們最初慶祝冬至是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2500多年後的今天,冬至依然在這一歷史文化背景下散發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現在,冬至在一些地方仍然作為一個節日來慶祝。在北方,人們有習慣在冬至期間宰羊、吃餃子和餛飩。在南方,這一天則有吃米團、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還是鍛鍊身體的好時候。冬季來臨的時候,很多學生害怕冷,不想活動,豈不知,冬天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時間,國小生在冬季室外鍛鍊,身體經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強人體對寒冷,支氣管炎和其他冬季常見病阻力。

冬季接受室外陽光的照射,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促進人體的造血功能,對治療和預防貧血有積極作用,還能促進身體對鈣、磷的吸收,有助於骨骼的生長髮育。

另外,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死人體皮膚、衣服上的病毒和細菌,對人體有消毒作用。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冬季鍛鍊不僅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鍛鍊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準備活動,在運動前後及時脱掉和添加衣服,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長期鍛鍊,我們的身體禦寒能力和抵禦病毒攻擊的能力一定會提高。等春風拂面時,身體更柔韌,身體各臟器的功能更完善。

冬至過後,一年一度的元旦就要到了,最後祝老師、同學們身體健康、開心快樂!謝謝大家!

第4篇

我講的題目是《冬至吃湯圓》明天就是冬至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冬至是什麼嗎?媽媽説,冬至就是冬天到了的意思。過了冬至,天氣就越來越冷了,老師和小朋友們就要穿上厚厚的漂亮的衣服,這樣就可以每天大手小手暖暖的,身體棒棒噠。

爸爸説,冬至一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甜甜的,就像我們每天的生活,甜蜜蜜;湯圓圓圓的,就像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爺爺奶奶説,過了冬至,吃了湯圓又長大一歲了,就可以學習更多更大的本領,變成越來越厲害的小孩。

我説:明天我要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過冬至,我要祝老師和小朋友們冬至快樂!團團圓圓!

第5篇

冬至是萬物靜寂、一元復始的節令,先民們相信只要人與自然同步感應,人們就會獲得新的生機。因此,人們要一起吃熱乎乎的餃子、圓子,祛除寒意;婦女為家中的老

人奉上新鞋履,稱為“履長至”;其意義是幫助老人過冬,並讓他們以新的步履與時俱進,延年益壽;帝王祭天、民間祭祖,祈望來年能風調雨順、人人能安康吉祥……

過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來了,我們很快就要進去20xx年啦,最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開開心心,健康成長!

第6篇

男:同窗們,教師們,你們還記得這首《二十四骨氣歌》嗎?

男:同窗們,教師們,你們還記得這首《二十四骨氣歌》嗎?

女:相信大夥兒必然記得,本期紅領巾廣播,就讓咱們一路來熟悉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

男:我是主持人xxx女:我是主持人xxx。本次廣播,由咱們兩位一起為大夥兒主持,希望您能喜愛。

c:喲,這羽絨服、圍巾、帽子,(嘖嘖嘖)裝備很齊全嘛,冬至過得怎麼樣啊?

z:(醖釀感情)你試着閉上眼睛,想象下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c:別的沒看到,我知道如果你現在跑出去的話,你的耳朵要被凍掉了(壞笑)……

z:春節放鞭炮、清明去踏青、七夕祭牛郎、中秋吃月餅,知道冬至又有什麼習俗呢?

c: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這一天陰陽交替,陽氣回升,是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z:舊時,大户人家會在冬至舉行拜冬大典,往西門內萬壽宮拜牌。晚間設亭祭先,叫做“冬至亭”,祭畢,家人吃團圓飯,口宣吉語,故有“有得吃,冬至夜,嘸得吃,凍一夜”之説。一般市民則冬至夜全家合聚歡宴,滿滿一大桌,邊吃邊聊,推杯簪影,其樂融融。現在,冬至還有吃湯糰、祭掃先人的習俗。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説法,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要在冬至的時候要吃餃子嗎?

c:呵呵,問我你就問對了,我可是非常瞭解餃子的歷史啊!餃子啊,原名“嬌耳”。

c:去去去,又在這兒胡扯。相傳,“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了。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吃下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後,爛耳朵就好了。

z:哦……原來還有這樣温馨的故事啊。那我請你去吃“嬌耳”吧,保護、保護你這嬌嫩的耳朵哈。

第7篇

xx:同學們,老師們,你們還記得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嗎?

xx:相信大家一定記得,本期紅領巾廣播,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

xx:我是5(1)中隊的xx志瑛,我是五(一)中隊的xx黎霄,本次廣播,由我們兩位共同為您主持,希望您能喜歡。

xx:以前不是很清楚,這次準備紅領巾廣播稿時,我和老師一起查閲了資料,終於有些瞭解了。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吧!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相應的,而南半球在冬至日,白晝全年最長,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xx:哦,冬至節原來是這樣來的,謝謝你,樂兒!據我瞭解,我國的這些傳統節日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xx:是啊,那你現在能不能就給大家講講這冬至節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xx:好啊,不過,我們先放鬆一下,聽聽下面這首節氣歌。

xx:老師們,同學們,一首《節氣歌》之後,繼續我們精彩的內容。

冬至節與眾多的節日一樣也有很多食俗的,俗語説“冬令進補,明年打虎”,由於正值隆冬時節,冬至吃的食品,以進補為主,有順陽助陽的象徵意義。以食治病,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令美食,如冬至要吃餃子、餛飩、吃湯圓、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如羊肉、狗肉、臘肉,吃冬至團等。

xx: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間的傳説和由來。我給大家講講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吧。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xx:你真了不起,知道的這麼多。不過,我還了解到了一些跟冬至節有着密切關係的內容。那就是在北京流傳了幾百年的《九九歌》,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分享。(播放《九九歌》)

xx:老師們,同學們,講起冬至,我們還蒐集了有關冬至的詩句呢!下面就由我們倆為大家朗誦幾首吧!(播放背景純音樂)

xx:《邯鄲冬至夜》,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寫的詩。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著遠行人。xx:下面為大家介紹大詩人杜甫寫的詩《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xx: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冬至來臨後,特別要做好保暖工作。xx: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温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xx: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xx: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xx: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xx: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説再見的時候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