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管理班級3篇 班級管理祕籍: 構建和諧氛圍、提升團隊凝聚力

來源:巧巧簡歷站 9.37K

班級管理對於建設和維護良好的學習氛圍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級,其中包括建立積極的溝通渠道、設定合理的規則和目標,以及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介紹和建議。通過合理的管理,班級將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整體素質。

怎麼管理班級3篇 班級管理祕籍: 構建和諧氛圍、提升團隊凝聚力

第1篇

本學期我接手新編高二(1)班的班級管理工作。該班是新組成的理科普通班,共有學生39名學生,女生12人,男生27人。男女生比例懸殊大,具備典型理科班的特徵。學生思維敏捷,富有朝氣,但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同學基礎較差,缺乏較強的學習動力,學習目標不明確。

為了讓本班學生在高二階段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思想行為習慣,學會自我管理,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力爭更高更快地發展自己,為高三衝刺奠基,我擬訂班級德育工作計劃如

1、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凝聚核心,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班幹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一個班級的頂樑柱,是溝通班主任和同學之間關係的重要紐帶,由此可見班幹部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所以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是構建良好班級、形成良好學風的關鍵。

2、培養學習確立明確的學習、大學聯考、人生等短期或長期奮鬥目標。

利用每週的主題班會,培養學習確立的學習、大學聯考、人生等目標,樹立積極進取、敢於拼搏的'良好學風,敦促所有學生早立志、早努力、早成功!

(2)狠抓清潔衞生、文明禮儀等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4)關心學生的生活,做學生的朋友,經常找學生談心,瞭解他們的煩惱,儘早發現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做好穩定工作。

班幹部帶頭搞好具有高二(1)班特色的班級教室,選定“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的班級口號,創立良好的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1)做好課堂外的秩序工作,緊抓班級紀律,強調上課時間禁止有玩手機、睡覺等現象的出現,自修時間回到教室要求要保持安靜,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做好考勤工作。讓紀律委員專門負責點名,每星期彙報一次。對於一些經常遲到的同學分別對待,做好轉化工作。

(3)衞生工作專人專管,並實行包乾,誰值日誰負責。

作為高二新分科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能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對此本班有如下具體措施:

(1)在班級進行學習方法的互相交流。本學期我班將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讓一些在學習上表現優秀的同學談感想,介紹方法,以此帶動其他同學。

(2)對考試有進步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樹立典型,形成學習核心,起到先鋒模範作用。本學期將評選一批學習積極分子和三好學生,並利用教室後面的成長跡宣傳欄進行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經常跟家長聯繫,就會及時交換學生的有關情況,家長對孩子會有更多的瞭解,同時老師容易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級管理工作。

怎麼管理班級3篇 班級管理祕籍: 構建和諧氛圍、提升團隊凝聚力 第2張

第2篇

【摘要】教室文化的建設,要從班級的遠期、近期目標出發,以提高全班學生素質為目的;依據學校教學階段和學生的年齡特徵而定。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生羣體,教室文化設計和建設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可從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來進行建設。

【關鍵詞教室文化;建設;班級管理;效率

我國古代很早就注意環境對人的。孟子講求環境對人的陶冶。董仲舒認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孟母三遷”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文化環境決定論也認為“人是一定文化環境的產物,同時,人也創造文化環境”。它重視人環境的建設,強調發揮育人環境的作用。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創造人。”今天,我們仍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組織和創設良好的環境,控制和改變那些不良環境,要增加學生生活環境中的有教育意義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擾和阻礙教育的因素,使學生的、生活環境,有利於他們的全面的。

教室作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其文化環境是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出來的,而文化環境反過來又給學生以改造,決定和影響他們的成長髮展。一個幽雅的、健康的環境,無不影響着學生個性的培養,心理素質的鍛鍊,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意識的強化。教室文化建設是班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異乎尋常的意義。我在任班主任期間,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教室文化建設,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整潔、美觀的環境,能振奮精神。教室的淨化是一個班級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在教室淨化最原始階段,我向全班學生提出要做到“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牆面無污漬,桌椅無刻印,門窗無積塵,衞生無死角。學生每天打掃教室,培養學生愛護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樹立淨化教室、保持教室衞生人人有責的思想。隨着良好習慣的慢慢形成,我也注重了高品位教室文化的建設,逐漸融入了始於日本,後風糜全球企業界和管理界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shitsuke)。提出了“四化”目標,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為語言規範化、學習用品擺放定位化、衞生打掃用具隱蔽化。“5s”管理活動的開展,造就了一個更為安全、舒適、明亮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學生進一步養成了“文明守序,按規定行事”的習慣,從而提升了學生真、善、美的品質,培養學生認真做事的習慣,營造團隊精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達到完美與和諧的境地,那你就要創造環境與言語的和諧關係。”教室文化滲透各個角落,小則一句名言警句,大則一個班級規章制度的實施,如果我們都把它當作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都會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文化包括規章制度(如:班規、細則(如《學生考核細則》)、規範(《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道德規範、人際交往方式、文娛活動方式等,它是教室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協調一致、相互制約、有機發展的制度文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的工程。對教室制度文化堅持正確導向,着眼點是建立競爭機制,使學生活動(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經常處於競爭狀態之中。對於制度文化既要強調宣傳教育,也要認真加強制度建設,有關各項制度、細則的設計,公佈前要經過班級全體學生的反覆討論一致認同後,方能執行,以達到共建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要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説話。教室的牆壁也應儘可能體現出積極的精神和理想。把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攝影作品,製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着教室的四壁。這樣既美化了教室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學生創作的熱情,時時給學生以啟迪。

“學習園地”的定期更換,利用同學們的創意,選擇一個主題及一組色彩,設置了一系列專欄。每一期都能體現着各自的風格和追求。

針對學生在讀書書目選擇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繫統性,為了幫助學生培養讀書興趣,學會鑑別、學會選書,多讀書,讀好書,有系統地讀書;也為了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有效率地讀書,從而扭轉學風浮躁現象,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讀書角”,學生自動拿出自己最愛的書籍,集中放在書架上,進行交換閲讀。這樣,既使學生嚐到了讀書的樂趣,提高了閲讀能力,又激勵了學生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學風,形成了獨具個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利用各種座談會,討論優秀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和身邊發生的人與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素質,讓他們各抒己見,並加以引導,促使他們看有所悟,學有所知,取長補短,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質。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室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通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有目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開展“我為班級建設獻一計”主題班會,開展以愛國主義為的主題演講、讀書競賽,富有紀念意義的歌詠比賽、詩歌朗誦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喚起對國家、、人民的責任感,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文化素質,是教室文化建設的題中之旨。

用環境,用學生創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的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幽雅的人文氣息,厚重的教室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教育(如潛在的規範作用、導向作用以及個性的塑造作用等)是不言自明的!事實表明:成功教育的特點是使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受教育的情況下發生的,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教室文化在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3篇

1、樹立一種班級教育管理的理念,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目標)

網絡上曾經流傳過這樣的順口溜來形容班主任急難險重必須到位,事務連綿終日疲憊;一日三餐時間不對,學生糾纏心力交瘁;多種檢查倉促應對,各種評比讓人崩潰。這一順口溜形象的描繪了大多數班主任忙碌,無序,倦怠的生活現實,這種現實很悲哀。如何改變這種消極,低效的工作狀態?作為班主任就應該走在前面,去思考學校交給我的班級,我該如何去管理好,建設好,經營好它。

要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首要條件是要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班主任接手班級之後,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採取各種方式,途徑來了解學生,掌握大量一手的資料,在此根底上,指導學生結合班級實際共同制定班級的長遠奮鬥目標。

人類學家克拉克洪説過:集團的人員所共同擁有的某種觀點,感受方式,信仰方式,這便是文化。對於班級,建設的核心是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因此,每接一個班的時候,都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他們一個切合實際的班訓,以讓他們有更明確的目標。

2、形成一套班級教育管理的標準機制,提高學生的自律意識。(約束)

俗話説沒有規矩,成方圓。如何讓班級管理更人性化,更利於學生的開展,這是每一個班主任接班時都要思考的問題。而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往往出現兩個鮮明的對立面由少數學生幹部組成的管理層和由大局部學生組成的被管理層,兩個層面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交流,這種管理方式一方面造成大多數學生缺乏班級主人感,常常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缺乏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另一方面使擔任班幹部的學生滋生優越感,在教師面前和在學生面前兩個樣子,對老師的負責意識強,為學生效勞的觀念淡,這都不是這個時代所需要培養的人才。

著名教育學家蘇赫姆林斯基説:只有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現代班級體建設中,作為班主任要很好的擺正自己的位置,儘可能給學生創造鍛鍊的時機,善於做學生的助手,這樣,不僅學生能力得以展現,班主任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思考,更好的提升自己。為此,採取雙軌運行,素質評價,團隊管理,崗位責任的方式對班級進行管理,效果較好。

在班上設立常務班委會全面負責整個班級的正常運轉,而通過值周班委處理日常班級事務。常務班委會實行競聘制,值周班委那麼實行自由組合輪崗制。另外,還設立班級監察組,讓學生管理學生,使學生的管理從人治到法治。同時在學生評價方面,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的日常管理,使學生常規管理與最終評價相一致。從而使班風,班貌有了很大改變。

3、打造一支班級管理的隊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典範)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組建一個成功的班級,班主任首先要選擇一些品學兼優,責任心強,身體健康,樂意為同學效勞的.學生擔任班幹部,並根據他們性格,能力的差異,安排相應的工作,盡心地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之成為同學的典範,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為此,確定了常務班委,監察組,值周班委,在組建好班委班子後,合理分工,加強培訓,建立一支肯幹,能幹的幹部隊伍。

繼續實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級中每個人都有事做,班級中一支優秀的班幹部隊伍首先是樹起來的,班主任要學會在不同的場合樹立班幹部的威信,這是對新接班級班幹部培養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採取三步走的策略,即教會他,引導他,放手他,這樣極有利於班幹部的快速成長。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有經驗的班主任,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班幹部,充分發揮班幹部的典範作用,以此影響,感染其他學生。有一個好的班委會,就能成就一個班級根本性的轉變。

4、營造一種班級文化氣氛,構建學生思想和靈魂的家園。(薰陶)

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學習,生活,心理環境,無論對於班級,學校都至關重要。班級的管理必然要經過一從人治到法治再到自治的過程,自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力量就是班級文化。蘇赫姆林斯基提倡讀書,提倡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感悟和薰陶,這是一種追求寬容,質樸與豐富,昇華的文化;魏書生崇尚與偉大心靈的對話,崇尚學生的自主開展,這是一種追求自信,自強與理智,創新的文化:李鎮西致力於班規建設,致力於師生對話,這是一種追求民主,博愛與法制,標準的文化由此可見,班級文化,正作為一種重要的育人方式,為廣闊教師所熟知。

班級文化總體來説可以分為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所謂顯性文化,也就是物質文化,是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環境文化。比方:班訓,班規,學生作品,圖書角,黑板報等等。隱性文化這是一種軟文化,包括班集體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制度,觀念和行為文化。其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班級師生共同制定和遵守的各種規定,公約等,他們構成了一個個性鮮明的法制文化環境;觀念文化就是關於班級師生在長期學習,生活中積澱生成的有關社會,人生,世界,價值等的種種觀念,這些觀念瀰漫在班級的每個角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是形成班級輿論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度和觀念等的標準,約束和引導下,從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和精神面貌,那麼是行為文化。

有人説:文化是一個民族最真實的性格,是一個民族骨子裏流淌的血液。對於一個班級來説,也是如此。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一個班級的品格,是每個班級特有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氣氛,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思想,言行,情感,甚至未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