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校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方案—“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2W

留守兒童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關注留守兒童問題,學校有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是本站為的整理的關於學校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方案—“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供大家參考。

  

關於學校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方案—“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

關於學校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方案—“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
  
  “留守兒童”是新時代特有的社會現象,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變革的產物。20世紀80年代初,隨着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開始大規模地向城市轉移。由於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他們只能將孩子留在了農村,並託付給其他人代為照看,於是,一個新的弱勢羣體——留守兒童由此誕生了。
  
  據初步統計,全國約有1、2億農民工,他們的子女在義務教育年齡段的約有2000多萬留在家鄉,並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增長。這些留守兒童由於缺乏家長的正常管教和親情關愛,由於“代管人”的監護不力和關愛失策,使留守兒童在理解教育方面較其他兒童出現明顯不足和滯後,導致了留守兒童在生活學業、人格品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偏差和問題,有的甚至嚴重扭曲。部分甚至成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一系列“不好事件”的主謀者或被害人。這就是近年來進入人們關注點的“留守兒童問題”。為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已被一些學校和社會團體廣泛關注。許多地區、學校已致力於留守兒童教育的研究和實驗。
  
  我校切時代脈搏,持守教育職責,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恪守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把“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研究作為學校課題研究的重要資料,並主動承擔我縣留守兒童教育試點任務。兩年來,在香港郭氏基金會的關心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關懷下,在縣教育局的具體領導指導下,我校正式起動“關愛留守兒童教育項目實施方案”。我校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原則,以“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為主題,以“創立環境,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結對幫扶”“六項資料”為重點,堅持內涵發展,拓寬思路創新形式真情關愛求真務實,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實施方案,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工作與做法
  
  (一)以教育均衡的高度提升工作意識
  
  我們認為,“留守兒童問題”是一種關乎教育發展和社會提高的問題。教育是社會之本,和諧成就偉業。關注弱勢羣體,促進教育公平已成為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我們學校從本質上探究“留守兒童問題”的源頭活水,致力於“留守兒童問題”干預對策及教育實踐模式的研究,切實關愛留守兒童,促進健康全面成長,推進教育均衡,實現公平和諧。我們就是基於這種認識的高度開展工作的。
  
  (二)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做好前期工作。
  
  1、加強領導,強化職責。我們十分重視此項工作,專門成立了“留守兒童”教育項目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和工會主席任副組長,x個班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工會主席彭世順同志為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抓項目的實施工作。
  
  2、澄清底子,建立檔案。為了加強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克服盲目性,我校對全校x留守兒童進行了全面的摸底瞭解。即:留守兒童自身的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班級、家庭住址、學習表現、個人獎懲、愛好特長等。家庭信息:父母姓名、年齡、職業、務工地、年收入、聯繫電話、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監護人信息:姓名、稱謂、職業、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主要經濟來源等。
  
  3、精心設計,構成方案。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經過查閲多種相關研究資料,學校領導小組多次會議研究討論,縣教育局和香港郭氏基金會項目主管領導指導,我校構成了“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實驗項目實施方案”。
  
  4、新建“兩室”,完善制度。在香港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的大力支助下,為了促使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增進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家長的親情交流,我們新建了留守兒童關愛室和檔案室。關愛室裏配有電腦、電話、電視機、音箱設備、沙發、飲水機、圖書櫃、檔案櫃、圖書、檔案盒。還有供留守兒童娛樂的象棋、圍棋、軍棋、跳子棋、五子棋、積木、魔方、跳繩、羽毛球、乒乓球等。為了確保留守兒童教育項目方案的順利實施,我們制定了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制度、學業管理制度、輔導管理制度、生活安全管理制度、關愛室管理制度、檔案室管理制度、家庭聯繫制度等。
  
  (三)以“六重要”為主線,抓好系列活動。
  
  1、搭建重要平台——“關愛室”,創立兒童歡樂家園。
  
  202xx年秋,我們向留守兒童開放了關愛室。我們把每一天中午和放學後定為開放時間,每週一、三、五放學後定為親情交流時間。每週確定一名行政值周領導具體負責開放管理工作。組織學生有序、安全的活動;對學生活動進行登記;組織學生打掃衞生;維護安全,指導學生寫活動隨筆。每一天中午和放學後,小小的關愛室擠滿了學生。有的看書,有的下棋,有的玩模型,有的唱歌,還有的打電話,玩電腦等。有時教師給他們講講故事,帶他們唱唱歌,給他們講講如何寫作文……孩子們在那裏增長了知識,找到了寄託,生命得到釋放,個性得到滋潤,那裏真正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和家園。
  
  2、確立重要專題——心理情感,舉辦講座慰問活動。
  
  一是抓調研、講座。在近兩年的時間裏,我校先後x次對留守兒童進行調研,六次特地邀請了xx大學心理學教授xx教師為主講,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禮儀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專題講座。
  
  另外,我們也多次舉行由本校教師擔任主講的法制法規、前途夢想、尊榮拒恥等專題講座活動。
  
  二是抓節日慰問。為了慰藉留守兒童的孤獨和寂寞,我們注重節日慰問工作。兩年來,我們在中秋佳節,春節,端午節,兒童節對留守兒童均進行了節日慰問。中秋節,我們給學生送一份月餅,春節,我們給學生送一套生活用品,端午節,我們給學生送一把小傘,兒童節,我們給學生送一套文具。禮品雖小,但愛心融融,贏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好評和感激。
  
  3、依託重要載體——社會活動,強化兒童實踐體驗。
  
  教育是社會的產物,教育最終為社會服務。讓學生深入社會,瞭解社會,學習“社會”,走教育“三結合”之路,應是學校教育發展的致力方向。為此,我們組織學生四次開展了不一樣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是20xx年x月x日組織留守住宿生參觀了xx縣xx陶瓷廠。在那裏,留守兒童經過聽取專題講座、車間參觀、動手模擬。有的把泥漿倒進石膏模型內;有的用小刀修正瓶口,修呸、洗呸;有的給紫砂瓶上釉、上色、洗色;有的把紫砂瓶送到烘乾房去烘乾……頓時,整個車間了出現了勞動競賽的場面。這次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了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爭錢的不易。同時也體驗到了科學的先進、體驗到了工人的偉大。從而更加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孝敬父母,報效祖國的情懷。
  
  二是20xx年x月x日,組織留守兒童舉行了“飲水溯源,感恩父母”經商體驗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先預支給每個學生x元本錢,組織他們自由購物,自由推銷,所得利潤作為獎品。整個活動共分培訓、購物、推銷、反思四個環節以x個小組進行。其中x個小組走街串巷,上門流動推銷,x個小組各固定一個地方,設攤位推銷。活動初始,我們排着隊伍,打着“國小留守兒童‘飲水溯源,感恩父母’經商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橫幅,走向縣城,造聲勢,做宣傳。要求學生
  
  推銷一個客户,散發一張宣傳單。激發社會對留守兒童的瞭解和同情,營造“關愛留守兒童,創立和諧社會”的社會氛圍。事後我們瞭解到在推銷過程中,許多同學遇到過許多困難。如遭誤解、遇白眼、受責難,顧客不搭理,商品不易賣等等。但在教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一再堅持,歷經磨練,最終獲得一個個成功,飽受了勞動的鍛鍊,嚐到了成功的喜悦。事後,很多孩子和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在電話交流時,談起此事禁不住淚流滿面。
  
  三是“親近自然開闊眼界”不二門旅遊活動。為了切實關愛留守兒童,豐富其生活,增添其見聞,陶冶其情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我們xx國小在20xx年x月xx日,組織留守兒童以“親近自然開闊眼界”為主題組織旅遊活動。孩子們第一次觀賞了天下第一石門(不二門),欣賞奇石怪壁,咀嚼石字壁畫,品味遊人餘味。異常是對“山青海岸”這四字融為一體的創作藝術更是歎為觀止;參觀了觀音寺、土家博物館,初感佛教文化,體會鄉土風情。孩子們還浸泡了温泉,在浴池裏盡情的沐浴、嬉戲,盡情感受温泉的愜意,體會大自然的魅力。之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公園。當孩子們看到xx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解放湘西而犧牲的英雄們所立的石碑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深深的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來自不易,從而使他們更加珍惜今日……
  
  四是參觀工業園活動。培養經濟型人才,用教育經濟辦經濟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理念。為了樹立學生的經濟意識,進一步瞭解當地的經濟建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振興家鄉的情懷,我們以“強化經濟意識瞭解保靖經濟”為主題,於20xx年x月x日,組織x名留守兒童參觀了xx縣工業園區。學生們在園區主管領導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園區裏的陶瓷廠、鋅廠、錳廠、水泥廠等x家企業公司,聽取了五家企業公司生產主管的介紹,孩子們瞭解在園區的建設、總體經營、未來發展情景等。
  
  經過這些社會實踐活動,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增添了他們的見聞;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並且讓他們獲得了豐富的人生體驗,從不一樣的層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時,也擴大了社會影響,增強了社會對留守兒童的廣泛關注,營造了濃濃的社會關愛氛圍。
  
  4、採用重要方式——“會議培訓”“家校聯卡”,做好家校聯繫工作。
  
  為了增強家校聯繫,構成教育活力,我們定時家訪,每期都要舉行兩次監護人會議。建立家校月聯繫制。經過家校聯繫卡與監護人隨時取得聯繫。實現家校教育的一致,提高了家長的整體素質,增強了教育合力。
  
  5、開闢重要渠道——“禮儀值日”“生活小比賽”,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
  
  我們發現,留守兒童的各種行為習慣較差。為此,我們注重對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一是開展各種值日活動。每一天安排留守兒童做禮儀值日、衞生值日、紀律值日,擔任值日組長,值日班長等,培養了學生的職責心,上進心,自信心,養成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二是開展各種競賽活動。掃地、洗衣,折被子等比賽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習慣。
  
  6、策劃重要舉措——“四抓策略”,注重學生的學業提高。
  
  學習,是學生的主業,學生學業的好差是家長社會的重要關注點,是學生自信,自強的強大心理支柱。我們為此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抓教學常規。學校把關注留守兒童的學業寫進教學常規。經過聽課、抽檢等方式瞭解教師對留守兒童學業的關注情景和學習情景。二抓每月抽考。學校每月對留守兒童的學xxx行考查,並對結果做出分析存檔。三抓結對幫扶。學校把x名留守兒童分配給中心完小全體教師。制定學生學業幫扶獎懲制度。四抓活動隨筆。針對學校開展的各種教育講座,各種關愛活動等,要求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觀感隨筆。進取開展學生隨筆評比表彰活動。
  
  經過這些措施,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很大,20xx年秋季,我校六年級學生參加縣畢業升學考試,有x位同學被縣重點中學保靖民中錄取,升重點中學人數居全縣農村國小第一,其中有五位同學是留守兒童。本期我校六年級學生又有x名學生被保xx中第一批預錄。預錄人數再次居全縣農村國小第一。
  
  (四)以結對幫扶為重要策略,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
  
  留守兒童現象作為當今時代的一種社會現象,它具有相當的政府性、社會性、學校性、家庭性。為了喚起全社會對留守兒童關注意識和參與行為,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全面創立教育和諧,切實提升教育質量,我們開展了三種形式的結對幫扶活動。
  
  一是社會幫扶經過縣婦聯面向社會各界招募“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與留守兒童結成對子;二是教師幫扶,全校教師與留守兒童之間結對;三是學生幫扶,學校留守兒童與對子學校——吉首民族實驗學校的學生開展“心連心自由結對幫扶”活動。異常是社會幫扶,我們開展得有聲有色,頗有成效,在社會上造成了良好的影響。
  
  20xx年x月,我們聯合縣婦聯面向全社會招募了x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與我校的x名留守兒童結成對子,實施結對幫扶策略,並按計劃對其進行關愛教育培訓。我們請來了xx師院心理學教授xx及其兩名助手,圍繞“留守兒童”現象、特徵及其成因等資料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進行了專題講座。
  
  這次活動開闢了xx縣留守兒童教育的新紀元,它標誌着xx縣留守兒童教育必將走向一個新天地。
  
  20xx年x月x日,學校攜手縣婦聯舉行了一次關愛留守兒童“大朋友”“小朋友”“歡樂週末”活動。x名留守兒童與x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以及相關領導,一齊遊戲,一齊就餐,其情融融,其樂融融。
  
  二、成績與不足
  
  兩年來,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縣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我校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具體體此刻“四個變化”。
  
  1、留守兒童變了——變得開朗活潑,變得自信堅強了。
  
  留守兒童的自主、自立、自理、自強的意識和本事增強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了,待人有禮貌了;關愛室的設立與開放,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填補了留守兒童在生活、心靈等方面的嚴重缺失;經過心理健康、法律法規、前途夢想、道德品質等講座,淨化了學生的心靈,促進了學生在心理情感、道德品質等面的健康成長;各項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充實了學生的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識,豐富了學生情感體驗和實踐體驗;對學生學業的異常關注和管理,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學習成績獲得普遍提高。
  
  2、家長和“監護人”變了——監護的意識增強了,教育水平提高了。
  
  近年來,經過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家校聯繫等工作,增強了家長及其監護人的監護本事和教育本事。使他們認識到當今留守兒童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的影響,自覺投身到關愛留守兒童的整體工作中來,主動的配合學校工作,併為之獻計獻策。
  
  3、學校變了——積累了經驗,擴大了影響。
  
  我們在各種關愛活動中,積累了經驗,自編留守兒童活動資料x本。學校構成了“留守兒童‘二四五’教育管理模式”。兩個理念:即: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創立具有現代人性化特色的和諧學校。四個原則:以人為本,內涵發展的原則;真情關愛,求真務實的原則;立足學校,輻射社會的原則;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五項重點: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結對幫扶。在學校,“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公平”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兩種“異常”的氛圍逐漸構成。學校的《當今留守兒童的特點分析及干預策略研究》的課題在國家級立項。我縣教育局多次組織全縣其他學校教師來我校參觀學習,擴大了學校的正面影響。
  
  4、社會變了——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
  
  經過活動宣傳,散發宣傳單,結對幫扶等,許多單位,許多領導,甚至包括有的縣政府領導,對留守兒童有了必須的認識和理解,真正理解到留守兒童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對社會的影響,真正的感悟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社會意義及全民職責,由此生髮了較強的關愛意識、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縣人大副主任彭淑媛,縣婦聯主席張宇以及其他一些機關領導主動聯繫我們,申請結對一名學生,並主動給對子買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且在此後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關協和幫忙。
  
  在我們舉行結對儀式後,在對子之間,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事例,“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贈物x件,接到家裏共度週末x人次,來校看望留守兒童輔導學業x人次,帶留守兒童看病體檢x人次。使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三、展望與思考:
  
  1、留守兒童教育應走內涵發展之路,應突出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四項重點。
  
  2、留守兒童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事業,需要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需要喚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心資助。
  
  3、留守兒童教育也是一項政府性很強的事業,需要政府的高度關注。
  
  關注弱勢羣體,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是一種理念,一種人性理念,一種教育理念,一種和諧理念,一種發展理念;也是一種付出,一種人性致善的付出,一種教育職責的付出,一種真心真情的付出。我們誠摯地期望教育同仁,各界志士攜手並肩,傾一份熱情,盡一份職責,創一份和諧,共同描繪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完美藍圖,願所有的留守兒童在同一藍天下健康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