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法律講座心得6篇 學校法律講座:知識益處與實踐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7W

近日,我參加了一場校園法律講座,受益匪淺。在這場講座中,專業律師為我們講解了諸多法律知識,使我們對法律的認識得到了巨大提升,對法律適用也更加了解。在此,我將分享我對這次講座的心得體會。

校園法律講座心得6篇 學校法律講座:知識益處與實踐體會

第1篇

“讓和平來到人世,讓和平從我開始”一句廣為流傳的歌詞,它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我們應該逐步認識到在精神上是統一的,必需規範自己的言行、遵守法律才會造就一個和諧的社會。

在“法律知識進校園”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法律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青少年方罪法》的約束,就不可能得為祖國偉大復興奮鬥的青少年;如果沒有《勞動合同法》來保障廣大勞動工人的合法權益,就不會有的今天美好的生活環境。沒有法律的保障,一切的'一切都將陷入罪惡的沼澤。

晴朗的夜晚,遙望天空,千萬顆星星映入眼際。我們的法律猶如天空中閃爍的繁星,讓黑夜變得活力四射。法律知識進入校園讓校園變得更加和諧美麗到處是歡歌笑語。

校園,我們學習生活的地方;社會,我們實踐證明自己能力的園地。然而,無論何時何地法律都圍繞着我們,時刻在我們身邊。“法律知識進校園”活動中,我體會到因為有法律我們的個人的綜合素質才得以提高。因為有了法律我們才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諧。我們應該盡情的享受法律帶給我們的權益、安寧、和諧、秩序、文明等福祉;享受法律帶給我們的不乏詩意的秩序和諧之美。但是,在享受法律這支玫瑰的芬芳美麗時千萬要記住不要冒犯它。因為它除了和別的花草一樣的展現着美麗之外,更有的鋒利的芒刺。

法治的氣息是芬芳的。法律是無形的,但又能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它的酸甜苦辣;憲法是甜的,民法是酸的,刑法是苦味的,各種法律制度、法律精神以及法律的實施各個環節形成的法治,卻讓人感受到它的芬芳氣息。

漫漫人生路,唯有激流勇進,不畏艱險,奮力拼搏。方能中流擊水,抵達光明的彼岸。大學校園是我們演繹人生的舞台,而如何在舞台上將你的人生演繹得絢麗多姿?這就需要有的一個温馨和諧的校園,充滿芬芳的舞台。此次“法律知識進校園”活動正好給了舞台形成的條件。

我們大學生既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也應具備有得相應的法律素質,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觀念。在“法律知識進校園”活動中積極參與活動,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只有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加強法律修養,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建設中,成為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國家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牢記法律於心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上盡情的演繹,去發現和享受生活的無限美妙!

校園法律講座心得6篇 學校法律講座:知識益處與實踐體會 第2張

第2篇

基於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校園欺凌行為的預防應該從更長遠着手,推行規則教育。多年來,與知識教育相比,我們的規則教育嚴重缺失。雖然有中國小生守則、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但內容相對簡單,宣示性的內容較多,且缺乏對各種情形後果模式的設定。除此之外,在學校中,越來越多的老師“不敢”輕易批評學生,“不敢”指出學生在行為規則上的錯誤。而規則意識正是在不斷矯正錯誤的過程中被強化的,沒有批評和懲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對一些家長來説,也需要改變對學習成績的過分強調,提高對子女規則教育的重視,不能把這一責任全部推到學校。總之,應該通過建立一套行為規則及其教育體系,激勵家庭、學校和社會承擔應有的教育責任。

未成年人的心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育部門需要制定一個內容詳盡而具體,且含有相應後果模式的行為規範,讓學生養成底線意識,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同學、老師、學校和社會不能接受的,以及這些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鑑國外一些成熟的經驗,比如有的國家對幼兒園至5年級學生,以及5年級至6年級的學生,分別設定了60類和62類禁止性的行為,其規定極其詳盡,包括推碰他人、投擲物品、向他人吐唾沫,等等。同時,每條規範都設定了學校的多種指導干預措施,以及可以適用的處分,比如學校教學員工予以告誡、逐出課堂、勒令停止、開除,等等。

由於校園欺凌事件涉及較多學生,在案件的處理上,學校應該佔主導,同時應該賦予學校一定的懲戒學生的權力。在目前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框架下,對一般的校園欺凌行為,有必要找到一些合適的、有效的懲戒與教育相結合的措施,讓學生更有規則意識、校園更安全。

與校園欺凌的嚴重程度相比,我國當前對這個問題的治理還顯得十分滯後。不論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決成年人對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問題,對於未成年人之間實施的暴力、侮辱行為卻都沒有涉及。我國對暴力侵害、妨害自由等行為的法律懲戒標準過高,比如只有造成人體輕傷、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才分別構成刑法上的故意傷害罪和非法拘禁犯罪,對於侮辱、誹謗則必須造成嚴重後果才能構罪並且該罪必須要當事人自行收集證據、自行去法院起訴。校園欺凌上升到《刑法》的少之又少,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最高處罰標準是行政拘留十五天,且該法同時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週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應當説,基於未成年人特別是中國小生心智上的不成熟,法律在對他們進行處罰時進行額外的保護,有其正當和可取之處。但問題在於,受到校園欺凌侵害的未成年人權益同樣需要保護。保護未成年人不應該片面化,更不應該異化為對不端行為的寬縱,免受同齡人的暴力欺凌和傷害同樣是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主題。

立法問題之外,更為普遍也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學校不希望法律的過多介入。出了校園欺凌事件,不到萬不得已,學校很少會選擇報警求助。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中,久而久之,校園似乎成了法外之地,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反而成為滋生校園欺凌的温牀。

除了懲戒威懾,我國法律在預防校園欺凌、構建校園安全保護網方面也鮮有作為。中國小生因為社會經驗匱乏、身心發育不健全,遭遇暴力欺凌時往往缺乏應對、處理此類問題的能力。如果社會不能提供幫助,不能消除被欺凌者的心理恐懼,那麼校園欺凌的陰影就無法徹底掃除。而要做到這一切,就必須通過立法的形式將校方和有關單位的救護責任標準化、法律化,讓管理不善、監護不周者承擔輕則民事、重則行政甚至刑事責任。

治理校園欺凌需要學校發揮主體作用,這是必須的,學校是擔當學校安寧、和諧秩序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制定完善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等等。但是,治理校園欺凌不能只靠學校單打獨鬥,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建立“聯合部隊”。

這支聯合部隊包括三個內容,一是家長部隊,孩子在學校欺負人,家長是責任擔當人,對於暴力孩子的家長,我們要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家長學會教育孩子,讓孩子走出暴力陰影,家長部隊很重要,直接關係暴力孩子的轉化。二是社會司法部隊,就是我們必須在校園建立校園警察,一方面,對校園欺凌現象形成震懾;一方面,及時對校園欺凌現象進行制止。同時,我們要建立司法教育強化培訓班,對暴力孩子進行強制教育。三是剷除社會暴力文化部隊。校園欺凌誕生的土壤來源於社會暴力文化,如暴力影視暴力文化,遊戲暴力文化,暴力文學,等等,我們應該建立一支剷除社會暴力文化的部隊,對於有暴力文化的影視、遊戲、視頻、文字進行清除,剷除校園欺凌誕生的土壤。

校園欺凌現象誕生於家庭和社會,危害於學校,治理這種現象,必須從學校開始順藤摸根,剷除根源。

很明顯,一些治理得較好的國家主要是通過法律來解決校園暴力問題的,而不是主要通過訓導與宣講。並且,一旦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後,會對相關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與跟蹤,以免日後影響其心理。這兩方面無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傳統社會,子女更多被視為家族與家庭的產物,而不是首先將其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帶有一定權利的個體。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對未成年人的四種保護中,家庭保護就排在第一位,但是家庭保護不可企及校園,這正是校園暴力與欺凌發生的條件。一旦發生此類事件,學校要麼壓下去以免家醜外揚,要麼在家長之間協調解決,賠償了事。法律保護幾乎總是為這些處理方式讓位,而且對於涉事的未成年人也通常處罰較輕,這使得他們內心並沒有一種硬約束告訴自己不能欺凌同伴。

當然,這並不是説家庭在解決校園欺凌的過程中不重要,相反它是異常重要的。我國從國家層面的治理,只能是完善制度與相關法規,更多肯定是一種事後懲罰來建立起約束。但是,欺凌通常含有情感在裏面,比如侮辱與受辱,侮辱他人的人,其家庭教育水平與質量是可想而知的;而受辱的人,尤其是任由別人欺凌的孩子,其中一些也帶有懦弱的特徵,並不敢反抗或是大聲説出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種缺失,可能因為小的時候並未重視給孩子訴説的權利,又或是家長對孩子的日常關心不夠,須知,一些校園欺凌是反覆性的。

我們認為,解決校園欺凌,需要多管齊下,首先通過專項治理收集各種常見問題,儘快推進完善立法與嚴格執法。同時,家庭教育缺失的應該儘快彌補,比如進城務工家庭身後的留守孩子。存在暴力教育的家庭教育則需要更新理念,從小應該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公民教育,友愛、平等與尊重教育應該得到重視。另外,校園也應該在尊重教育方面發力,首先做到老師尊重每一個孩子,以身作則,同時不僅是關心他們的學習,也包括情感與內心世界。校園欺凌只是一個現象,它的成因有很多,從這些原因入手解決問題效果會事半功倍。

事實上,中國社會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制定反校園暴力法,不能因為是未成年人就不用負法律責任,任何人只要觸犯刑律並造成嚴重後果,都應該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現在的趨勢是,校園暴力越來越具有炫耀性,通過欺凌或毆打別人並製作和傳播視頻進行炫耀,目前法律的缺失只會鼓勵一些人在校園施暴,甚至越來越殘忍。而人們也往往引用美國的法律進行對比,一些中國法律留學生在美國欺凌同學,受到了嚴重的處罰,需要付出數年乃至十數年的牢獄之災。

光靠家庭或校園教育難以遏制這股校園霸凌的歪風,專項治理也只能起到暫時的約束,減少校園暴力應該降低我國刑事責任年齡的下限,讓那些施暴者付出代價。

第3篇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遭到深深的震動,一是我們頭頂上光輝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很有幸在上週四下午凝聽到恆久律師事務所周律師的一次法制報告會,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小時,但是他所講述的內容令我和在座的所有同學都受益匪淺。

我們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難以去預見到災害什麼時候來臨,什麼時候產生在自己身上。在我們生活中法律意識逐漸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違法犯法事件逐年增加。十五、六歲正是人生最嬌嫩的花季年齡,或許就是由於淡薄了法律意識,藐視了法律的威嚴,從而容易走上違法之路。

在我們同學中有時會產生一些小摩擦,動起受來,如果不能剋制,可能就會造成升級,嚴重時會至傷至殘。到那時才後悔已經晚了… …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則是最美麗的篇章,如果把這最美好的時間浪費在那幽暗而又陰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裏,那一生將會有一道抹不去的陰影,陷入無底深潭,不能自拔。青少年犯法,不僅虛度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還會連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由於他們把一切都交給了我們,就算是為了他們,我們也不能做出這種傷害他們的事。所以,加強思想道德的意識必須從我們青少年開始。

產生在某城市的綁架案——違法分子綁架了三個孩子,其中死了兩個。當專案組人員解救出那名獲生的小孩時,問他為何能這麼平靜的等到公安叔叔來救他時,令人驚喜的是那位小男孩的話:”我相信公安局和爸爸媽媽能把我救出去的',我不怕!”是呀,正是由於那個小男孩的無畏和相信法律才挽救了他的生命。一個七歲的小孩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是接受了這麼多年教育的人呢!法律是保護我們人生安全的最好武器。相信法律,增強法律意識,是保護生命的重要方法。

一切違抗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運,就同一座直接橫斷河流的堤壩一樣,或者被立刻沖垮和埋住,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渦所腐蝕,並逐漸地潰滅。一個有前科的人,就算是在微小的偷竊行動也令人感到羞恥。在人生中,為何不做一個知法、懂法、遵法的公民呢。在我們有限的時間內做一個公平的人。

第4篇

11月2日下午,學校邀請了縣關工委的同志給全校的教職工進行了一場法律講座。聽了關工委的同志講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如何上好一節法制課》、和《教師在法律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後,使我對教師的權益和義務、教師的行動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期望,他們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生長髮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從小培養國小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養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法,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為事、遵紀遵法的良好習慣,增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作為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知道心得教育思想,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育學生時要做到:懇切、熱情、關心、耐心和愛心。不簡單粗暴地斥責學生,不體罰學生。法制教育不是簡單的説教,教師要提高法制教育能力,重視調查研究,講求髮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於教育教學當中,在新課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教師若能把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控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抵制精神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幾堂課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它需要家長的配合,更期待着社會風氣的好轉和我們教師能始終不渝的寓法制教育於課堂教學當中。

第5篇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應的規定,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定去做。國家制定相干法律,目的是為了公民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權益與自由。同時也對破壞和阻礙他人權益與自由的人也起懲治作用。

在法制社會裏。每個人時時處處對都離不開法律,作為一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當遵遵法紀。如果我們不謹慎違背觸犯了法律,應當勇於承當責任依照規定進行補救,千萬不要耍小聰明,結果反而會害了自己,我們不但要遵照有明文規定的法紀,做一個合格的公明,還要謹慎那些有可能導致違法的不良誘惑。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和社會主義法制制度的逐漸建立及完善,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法也越來越遭到人們的重視,依法辦事,已成為人們的共同信念,一個國家的法律體制完善與否也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現代化程度高低的標誌,我國法律法規也日趨完善,只要留意不難發覺我們身邊無處不存在法律的氣味。《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位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遵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部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然而,根據管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法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説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位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遵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部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然而,根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法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説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違法犯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無事生非、打架鬥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照中學生守則、違背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沒法真心腸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背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漸成違法,以後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尋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於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假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訂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證?一個從小沒有遵紀遵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説他能成為一個遵法的公民。

青少年容易衝動,特別是當自尊心遭到傷害或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產生衝突時,容易失去理智,導致違法犯法。因此,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犯法,就需要對青少年進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確引導、讓他們能懂法、遵法、自覺束縛自己的言行,養成遵法習慣,培養遵法意識,提高遵法能力。

第6篇

為了讓校園安全、法制知識進校園,普及安全、法制基本知識,使全體師生樹立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實施《郴州市亞星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方案》規範師生安全行為、法律行為,構建平安校園,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校園,着力推進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於20xx年10月20日邀請了燕泉派出所民警、學校法制副校長劉明光、民警顏鵬鷺給全校師生進行了“校園安全、法制知識講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將講座情況總結如下:

1、講座由李滿成校長主持,説明了講座的重要意義,就講座紀律提出具體要求。

2、學校法制副校長劉明光就講座的目的和內容作了精簡的重要講話。

3、民警顏鵬鷺主講校園安全、法制知識,內容包括交通安全、意外傷害與自救、拒絕毒品等其他安全知識。同時,顏警官根據中國小生特點,用真實的案例就中國小生應該遵守的基本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進行精彩講座,大力推進了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和積極響應。

4、最後,學校德育副校長黃寶田就講座進行小結,並就講座之後和校園安全、行為習慣、班級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和工作部署。

5、各班秩序良好,全體師生認真聽講,基本瞭解了校園安全防範、防意外侵害、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拒絕毒品和網絡安全,瞭解了中國小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識。

6、全校各班根據學校工作部署,舉行了較好的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校園安全、法制知識的主題班會。師生參與率100%。

7、三年級以上學生都寫了心得體會,各班推薦了優秀心得體會共計40篇左右,學校專版展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