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培訓心得體會8篇 深度反思:課改培訓的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1W

近日,筆者有幸參加了一次關於課改培訓的學習,受益匪淺。在這次培訓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如何更好地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實踐技能和教學策略,為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支持。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心得體會。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8篇 深度反思:課改培訓的啟示

第1篇

三天多來認真聆聽了多為校長對課改的領悟與探索,使我看到了課改工作在我區各個學校已是深入人心,多位校長的跟崗培訓,為我們帶回了寶貴的經驗,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探索實施,付諸實踐,有收穫更有困惑,有前進也有停步不前,但貴在堅持,貴在反思進取,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看到一個個學校的課改成果,使我看到了我區教育的希望,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通過學習使我對課改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課改的主陣地是課堂,但課改在我們身邊的方方面面,課改不僅僅在讓學生如何會學習,如何合作,也體現在生活的細微之處,培養習慣培養鑄造性格,

而課改的實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大到學校得各項規章制度,小到師生的具體要求,都要明確細化,讓師生有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可以看到取得成績的學校無不是從嚴從實,從細着手,太古的學校更是如此。

我鎮開展課改也有多年,但剛開始只一味的追求課堂,忽視了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致使成效甚微,自從魏局提出的良好習慣,美好人生後,使我看到了課改不能急於求成,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要注重培養孩子們學習,生活各方面的良好習慣,習慣養成了,能力提升了,課堂改革也就順其自然了。

反思我校的課改,一開始就在注重在思想對老師們引領,加強對24字教學模式的學習,老師們只是在套用,沒有根據學生的情況做到靈活運用,一味的照搬,加上學校教師少,任務重,沒有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只是自己在摸索中前行,加上教師的頻繁調動,學校沒有形成完整的課改體系,新老師來後又得重新開始,小組建設,有了起色,卻換了老師,沒有連續性,老師又得從頭做起,針對這些問題突顯,學校沒有做到充分的考慮,班級沒有保存完整的評價資料,從而造成了小組建設的斷層,造成課改工作的停滯。今年,學校8人,調走了6人,這又給我校課改工作帶來了困難,但課改已深入人心,我校會迎難而上,在艱難中前行。看到兄弟學校的課改工作如火如荼,成果顯著,我們深感慚愧,我們會吸取教訓,今後在小組建設檔案建設上做好做細,保存完整的個人小組資料,以備新教師到任後能儘快瞭解小組,學生,讓小組建設能有持續性發展成長。

其次針對我校新教師期期更替頻繁的現象,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尤為重要,雖然我校沒有了骨幹教師的引領,本期我們會多讓新教師多走出去,到師資力量強大的學校拜師求教,同時加大校本研修培訓,讓新教師儘快地成長起來,成為我校的骨幹,為伊濱教育貢獻力量。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8篇 深度反思:課改培訓的啟示 第2張

第2篇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校針對全體教師進行了課改培訓,經過三天緊張的學習,使我對新課改有了全新的認識,思想意識上有了極大的震動的轉變,現總結如下: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課程理念。我們課堂教學的構建,不是學科知識的給予,而是學生能力的發展。同時,我們在教學中還要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實施新課程標準,要求課程的設置,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數學教學偏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在教學中着眼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二、我們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 學校要求年輕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得少於30節,通過與老師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轉變了觀念,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培訓才會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的提高。我要把這些學到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於我的教學生活中。

三、課堂教學時一定要創設和諧課堂氣氛,轉變師生角色,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這次培訓使我懂得: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

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

本學期開始,我校實行了電子備課,這樣更有利於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新課程理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學習優秀教師的課堂設計,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對課程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學生感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學習和思考並沒有停止。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3篇

本期暑假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校全體師生進行了新課改學習,大家都學得很認真。我通過學習了洋思中學和綿陽東辰國際學校的經驗介紹以後,感觸頗深。他們構想了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和“設境激疑——研讀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他們的經驗,其實根本在於改變觀念,學習他們的經驗,要實實在在地落到我們自己教學的實處。因此,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學新課改的心得:

一、要真正地做到轉變教學模式。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二、堅定信念,樹立信心。“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每位洋思人堅定不移的信念。他們把信念變成信心和行動,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讓每個學生都能全面發展,能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他們的.目的是對事業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讓每個學生都滿懷信心地追求進步,追求成功。其實這也正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做到的,我們要充分認識每一名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有着一種良好的態度,樂意學。

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 作為一名教師,要上好一堂課,離不開精深的專業知識水平。因為學生上課還是主要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容。比如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藴和傳授知識的技巧,才能使學生何既快又輕鬆地掌握。假如説沒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口才再好,也講不出什麼內容,這樣你怎麼把大綱要求的知識傳授給你的學生呢?你怎能把前後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呢?那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起來就不可能很輕鬆,相反會很吃力。

通過學習新課改,我們在以後的實踐工作中,必須不斷地總結反思,適時地改進,充分地完善自我,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第4篇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脱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透過教學實踐,下方談談自我的一點體會: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搞笑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狀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潛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潛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帶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務必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務必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我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我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決定。

第5篇

本次有幸聆聽了吳中豪教授關於語文課程改革方向的培訓,吳教授精彩的演講使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成長記錄、教學反思,引導我走上一條研究之路。課改實驗,帶動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識,養成了課後反思的習慣,不僅重視授課前的設計,而且重視課後的總結和反思,即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研究方式的改變帶動了我工作方式的改變,我走出封閉的教室,打破學科壁壘,與其他學科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

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做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閲讀教學觀念。並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與此同時,一方面還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借鑑教育同行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以此從全方位、多角度來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讓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我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學習方式還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我讓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總之,在課改浪潮中,構建“自主合作,主動探究、樂於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每個老師孜孜以求的境界。要使課改一路走好,並取得實效,就要認真研究課標,謹記學科特點,不忘學生的年齡特徵,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斷努力,不斷探索。

第6篇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它更關注人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更注重開發和挖掘人自身的稟賦和潛能,更重視人自身的價值及其實現,並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以化品味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對新課改的心得體會。

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根本目標。

現代教育揚棄了傳統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與吸納的教育思想與方法,更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及其內化為人們的良好素質,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在人才整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與和諧發展。

豐富的個性發展是創造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源泉,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它需要大批具有豐富而鮮明個性的個性化人才來支撐,因此它催生出個性化教育理念。現代教育強調尊重個性,正視個性差異,張揚個性,鼓勵個性發展,它允許學生髮展的'不同,主張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條件。

在這些理念的指導下我認為做好以下幾點將更有利於新課改的落實:

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

首先要了解學生水平,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怎麼樣,接受和理解新知識的能力怎麼樣,然後在根據學科的特點,尤其是在現實中的應用,適當的穿插一些事實,尤其是與生活有關的新聞事件,或者是與電影電視劇有關的故事情節,解析其中的可能與不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心得體會《對新課改的心得體會》。當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去引導學生解析,還要有適當的能力引導學生在討論的時候不要偏離課堂太遠,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的任何一個優點和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

教與學是相互的、同一的矛盾體。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解決好這一對矛盾。首先是老師的“教”。在我們國家的這種教育體制下,“教”是很重要的,又特別是在高中,無論是在時間的分配上,學生的興趣上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就特別重要了,課堂效率也就更多的體現在教的效率上了。那麼如何提高教師“教”的效率呢?

1、教師要認真研讀新教學大綱,整體把握,重點突出;

2、合理安排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內容的合理,時間安排的合理,不一定按書本的章節來。

3、如何提升學生的興趣也是教師備課的一大內容。對於中學生來説是一個探索發現的學科,就是了解認識人本身及身邊環境的學科,因此,我們不乏生活實例,加之介紹一些大的相關科學發現,我這樣的課堂是輕鬆的、活躍的,學生會感興趣的。理論上,教學這對矛盾中,學是重要的,主要的。但是,他需要教師的刺激、點撥。因此,培養、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就很重要,這也要靠教師的課堂技巧來生動活化課堂。

許多教師自己就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自身的自學能力沒有得到好的培養,既缺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意識,也沒有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能力,結果自己的悲劇又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對此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杜絕,必須讓學生學會自學。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案和提前設計一系列梯度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生今後學習和處理能力。

通過小組的合作,從實現個人的目標達成整個小組的學習目標,在這個合作學習過程中首先進行合理分組,小組成員一般以4-6人為宜,按照興趣和自然單位組合,成員之間的個性差異較小,興趣一致。並且要建立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激發小組每一個成員最大的潛力通過對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的控制和評價是的每個成員在合作中發揮最大力量,從而更加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

總之,落實新課改,就要貫徹好新課改理念的精髓,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是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從而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組合,形成教與學互動的最佳境界。

第7篇

自八十年代至今,我國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在理論基礎思想觀念、目的目標、課程設計、教材編制、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深入教改之際,國家啟動了新一輪包括幼兒在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可見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新一輪的課改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其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教育的發展,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為了響應課改的號召,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不管是上級領導,還是身在一線的教師們都嘗試着從多方面來進行改革,同時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從響應課改的精神到付諸於實踐已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裏,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業務助理,我已看了新的變化,且有了較深的體會:

過去的幼兒園課程受中國小課程的影響,深深地打着“授受式”學科形態的烙印。這樣的課程形態把幼兒完全置於被動的接受學習的狀態,從而嚴重地壓抑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現在,人們普遍提倡構建遊戲化的幼兒園課程,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遊戲化課程實質也就是活動化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幼兒才是活動中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活動室還給幼兒,讓儘可能多的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把“主宰”權還給孩子。我認為,學習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達到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孩子,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幼兒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權,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地以幼兒為中心、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在我園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往往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認為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忽略幼兒主體性的發揮,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自我園開展課程改革之後,我園就一直強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確立以學生為本、教師為輔的教育觀念,比如開展“蹲下來和孩子説話”,“做孩子的大朋友”等活動,讓教師真正地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合作者,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課程本質上是幼兒的學習生命存在及其活動,幼兒的學習生命存在於青少年具有顯著差別,概括起來表現為“四好”的天性,好奇、好想、好問和好動,這分別來自於幼兒的四種潛能:觀察力、想象力、求知慾和創造力。新的幼兒園課程,必須最大程度地滿足幼兒好奇、好想、好動和好問的需要,從而實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求知慾和創造力的目的。

幼兒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紮根於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於教學實踐中,這是培養幼兒主體性的必然要求。因為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幼兒學習,使得大部分的孩子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要做到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所説的那樣:凡是孩子能説的,讓孩子自己去説;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讓孩子自己去做。

以前,我園使用的教材都是南京版的《幼兒園活動課程》。每學期初的時候,就由負責抓教學的領導將課表制定出來,而各班教師將教學的內容整合到每一個活動之中,這就算完成了一個課程。現在想想其實並不是如此簡單的,從前我們所理解的課程只是一種顯性的課程,一種不完整的課程。而真正的課程是指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它應是一種動態的,發展的,隱性和顯性課程的結合。因此,作為學校領導,應該幫助教師樹立新的課程觀,在明確了課程的真正內涵之後,教師才能將生成課程和預設課程;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地結合,從而更好地制定教學計劃和內容。

知識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呼喚着創新教育,創新教育需要教育創新,教育創新的核心是課程創新。幼兒園課程是大中國小課程的基礎,在創新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裏,幼兒園課程改革就面對“怎樣為創新教育奠基”的重大問題,創新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兒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潛能,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激發幼兒的特別潛能,使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以發掘和發展。

課程教育的核心,教師是課程動力,教師的課程動力源自教師的專業發展,課程改革的成敗,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態度和能力,沒有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幼兒園課程改革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長期以來,我國幼兒園教師的教育一直比較落後。一是規模小,二是層次低,三是資源缺乏。導致了幼兒園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不能適應幼兒教育和課程改革飛速發展的需要。在這樣條件下,需要研製和實施超常的措施,需要國家、地方、高等學校和幼兒園以及教師本人一起,羣策羣力,大力發展和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把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落到實處。

由於時代競爭的趨勢,一所幼兒園要求得更好發展,就必須要創造自己的園本特色,而園本課程則是最能體現園本特色的。我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自辦園以來,我園就一直把農村廣袤的自然風貌作為辦園的發展主線和突破口。但多年以來始終感覺自然特色未能充分地彰顯。理解了課程的真正含義之後,我園就結合本園實際,着力打造屬於農村特色的辦園途徑。

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改革猶如一場革命,革命的根本在於堅持。在漫長的教育道路上,課程改革還將會是教育工作者生生不息的奮鬥目標。我園雖然小有心得,但仍任重而道遠。

第8篇

10月31日,我校組織第三批老師赴上饒縣三中參加課改培訓聽課,很榮幸我也參加了這次的教師培訓,聽了三中兩位思想品德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特別是一個下午的面對面交流,更讓我感受很深。三中老師們的熱愛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以及那謙虛謹慎、友善寬容的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三中課改的力度和深度,以及他們那種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毅力更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首先,我們對這種課改模式進行整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以往教學中,我們教師就像耕地時牽牛的人一樣,牢牢地拉緊韁繩,生怕牛兒跑了,使自己的教學偏離軌道。今天的課堂徹底改變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每位教師都在導入新課伊始,都能引導學生利用學案上的學習目標,或者課件出示目標,確定本課學習的重點。學生們明確了目標後,有抓手,有方向,學習起來目的明確,目標清楚。導學案尤如一盞前照燈,引導學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在這個環節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對子互學,組內羣學,每個學生忙的不亦樂乎。能在自學提示的幫助下進行圈點勾畫式的學習,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學到自己所沒有的知識與方法,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得以落實,還培養了良好的助人習慣和不恥下問的學習習慣。

“展示”部分給我們的觸動很深。改變了過去教師的“單口相聲”教學法,轉變成師生“三句半”的教學法,由教師主體轉化成以學生為主體。“展示”是課堂上學生“我參與我快樂”的集中體現,只有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輕鬆地“説、談、演、寫、吟、唱”,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激情釋放、思維擴散、個性張揚。在這裏,學生不再是整齊劃一舉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識的容器,不再是應試的機器,不再是分數的奴隸,而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生命體。在這裏,學生活動的時空與老師干預的時空達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個最佳結合點。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都令我們驚訝,原來我們的學生潛能是如此巨大,是我們小看了自己的學生,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放權,讓學生參與教學。

學生的“展示”“評價”“挑戰”激發了學生參與意識,每個學生都在學習的舞台上演繹着自己的節目,尊重與被尊重使每個學生都樂於進取,心靈得以滿足。這樣寬鬆和諧的氛圍何愁學生不學呢?

今天的培訓使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將新課改的理念儘快滲透到教學當中,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和進步。同時,我也得到幾點啟發,那就是: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體現在精心的準備上,體現在簡而精、通俗易懂的語言上,體現在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的`演示上,體現在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精鋭的目光上,體現在耐心的巡視指導上,體現在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學生在個性上存在差異,但在智商上是絕對沒有差異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於教師去挖掘。所以我們應大膽地放開手,讓所有學生去學習,去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並通過教師的培養逐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積極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思維到實踐都得到很好的鍛鍊與提高。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能力,要想讓他們學好,就必須給他們提供學習的基本條件,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輔以合適的指導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讓後進生學好,刺激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後進生的能力提上來之後,又會產生一些所謂的後進生如此循環下去,後進生在不斷提高,同時整個班級的成績就會進步,而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將會隨之不斷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