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牧牛道場導遊詞5篇 "石刻之美,牛道傳奇:大足石刻牧牛道場導遊詞"

來源:巧巧簡歷站 5.69K

大足石刻牧牛道場是中國四川省大足縣的一處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旅遊景點。這個古老的道場建於公元1100年左右,以其精美的石刻藝術而聞名於世。這裏保存着許多寺廟、塔樓和佛像,吸引着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賞和學習佛教文化。

大足石刻牧牛道場導遊詞5篇

第1篇

我是你們的導遊肖祖洋,你們可以叫我肖導。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説再見啦。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説再見啦。俗話説,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 ,

de將平行四邊行分成兩個部分,兩部分面積差是90平方釐米,求be的長。

大足石刻牧牛道場導遊詞5篇

第2篇

重慶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中國石刻藝術的風格和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許多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對大足石刻寵愛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區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區,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區,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區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區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中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是一座開發潛力巨大的旅遊金礦,是旅遊觀光的上佳去處。

大足石刻開鑿於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於宋代。現存摩崖石刻造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寧,遍佈100多處。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寶頂山、南山、石門、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

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徵,屬於石窟藝術的.範疇。早期的“廟宇殿堂”式結構,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灣造像全都裸露在外,與山崖連成一片,給人一種非常直觀的感覺。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約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凸浮雕、陰雕五種,但主要以高浮雕為主,輔以其他形式。不僅有不計其數的各階層人物形象,以及眾多的社會生活場面,而且還配有大量的文字記載,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第3篇

我是你們的導遊—蔣濟州,歡迎來到重慶市大足縣,我將帶你們去參觀世界聞名,有着悠久歷史的大足石刻。

在來到大足石刻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西北的大足縣,也就是我們這時所處的位置。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10多處,總計呢?有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的典範。石刻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藝術之精湛,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相提並論。我們旁邊這座山是北山,也就是古龍崗山,一共有290龕窟,我們的車正向寶頂山方向行駛,請大家系好安全帶,注意安全。

朋友們,寶頂山到了,請隨我下車,我會便走邊給大家講解。寶頂山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000多軀,設計之精湛,竟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説。

我們馬上就會到著名的千手觀音的塑像前,請大家跟緊,小心路滑。

大家注意了,在我們前方就是“千手觀音”的塑像了。這位觀音比例均勻,肌膚線條柔和,臉部的雕刻尤其精細,臉龐圓潤,略呈微笑狀,神態動人;再加上服飾華麗,衣帶飄舞,看到這裏你是否有飄飄欲仙之感。大家知道嗎,“千手觀音”有多少條手呢?你們先數數吧!算了吧,我告訴大家,“千手觀音”有1007隻手,這麼多手從上、左、右三個方向伸出,每隻手都雕得纖美細柔,手裏分別拿着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無一雷同,非常壯觀。現在請大家自由參觀,十分鐘,我在那兒等你們。

朋友們,看看縱貫千餘載,橫融佛道儒的'石刻,想起浮想聯翩的畫面和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想到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啊!

隨着時間的流逝,這次旅行畫上了圓滿説完句號,希望以後有機會再慢慢欣賞。再見了!

第4篇

將曉,周圍萬物還睡得香甜,我便悄然出了門,今天要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坐上巴士趕往神祕的大足石刻。

滿心的歡悦順着周圍潤肺的薄霧攀上心梢;眺望遠處,就像把麪粉扎破一般白茫茫的,深呼吸空氣格外清新,給人舒心的純潔感,自己不由得心花怒放。

畢竟,我們馬上要換上書香味十足的漢服。我們倚仗着標牌,沿着花壇來到寫字枱,如同在仙境和天庭學習禮、拜、寫等禮儀,便任長跑飛揚。

近處、遠處山林裏不時傳來鳥兒的婉轉的`啼叫聲,再望去霧已經散了,陽光透過葉隙照暖山林。我們懷着瞭解歷史的迫切心情開始遊覽大足石刻。

導遊給我們講解罪行累累就會下看到的那種地獄,善者能飛上天堂。一路走着看到一些小佛,沒有特別之處。突然,走到一座大廟跟前,沒有人高聲喧譁,定神一看,一座金光閃閃的大佛屹立巖壁,他金碧輝煌,光芒撫過每一個參觀的人,身軀那樣高大挺立,無不體現他的威嚴。他慈目平和,有一千零七隻手,每隻手都長有一隻長鳳眼,半覷着,慈祥、安穩,既奪目有令人生畏,頓時感到他的庇佑,聽的佛光普照原來如此。在這些歎為觀止的佛堂中,我們遊覽着,雙目微移。

來到了博物館,館內靜悄悄的,我看起千手觀音的修補影片,那是一座舊佛,滿臉都是日日夜夜守候的疲憊,法器件件佈滿風塵,但他那普照眾生的氣度始終永恆、不滅。影片放映着只見手指金珀慢慢捲起,竟有一根手指落下,他莫不是立得太久了?但我相信他會永久屹立。因為我們的勞動人民會修護他,保護他,讓他香火不斷,名揚中外。

參觀那些古物,就像拜訪古人一樣,每件古物彷彿都有靈魂,我與它們相視良久,探索到它們存在的價值是永恆的,星星多久滅,它們就多久滅。

我不屑於回去的路,因為我深深地震撼了,中國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這偉大的傑作,真是不虛此行。我不想坐車,我想順着祖先的足跡走,去探索、去創造。

第5篇

我很榮幸能當您們的導遊,我姓黃,叫黃雨峯,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人。今天我要帶大家去觀賞大足時刻,請大家準備相機。

這們司機叫朱世冰,一九九六年曾獲得最佳司機的榮譽牌。他開車您們大大放心。

接下來,我給您們講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主要的景點是千手觀音和石窟。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窟中的三教造像。

不遠處有個休息地,如果覺得疲勞,不用給我説,直接去休息就是了。下面,我要給大家敍述寶頂山;寶頂山海拔527.83米,山的四周2.5千米內山巖上遍刻石像,包括以聖壽寺為心的大佛灣,小佛灣;以大佛灣為主體,分佈在東、南、北三面,巨型雕刻三百六十餘幅,以六道輪迴、廣大寶閣樓、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等最為著名。

大佛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到25米。東、南、北三面巖壁上刻釋迦涅盤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洞、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等。全部造像圖文並茂,無一龕重複。

大家向我的`右邊看,那裏就是小佛灣,小佛灣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台,高2.31米、東西寬16.5米、進深7.9米。壇台石壁上遍刻佛、菩薩像,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七佛龕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等。

由於時間關係,我無法再為您們敍述大足時刻了,敬請諒解!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看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我給大家講解,十六點半準時在大佛灣集合。

最後,我送您們幾句祝福;祝您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如果有機會,歡迎您們再次到大足石刻來遊玩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