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好聽的聲音健康教案7篇 健康兒童從小培養,幼兒園小班聲音健康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4W

本文分享了幼兒園小班聲音健康教案,包含了多種有趣的聲音遊戲和練習,旨在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説話習慣和保護聲音健康。同時,也能提高幼兒的聽覺感知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小班好聽的聲音健康教案7篇 健康兒童從小培養,幼兒園小班聲音健康教案

第1篇

2、引導幼兒感受不同事物的不同聲音,能用耳朵感知生活的美好。

3、引導幼兒感知耳朵的重要性,初步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1、教師出示教學一體機,進入芝麻開門環節,讓幼兒聆聽。

2、教師出示發生玩具,請幼兒仔細聽每種玩具發出的聲音。

3、教師將玩具放入不透明的箱子裏,請幼兒通過辨別聲音説出玩具的名字。

4、教師請幼兒思考和回憶生活中能發出聲音的物品。

我們的小耳朵真厲害,請你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能夠發出聲音。

5、教師帶領幼兒探索環節,請幼兒認真仔細地聆聽。

(1)請你們聽聽這是什麼聲音?你們能模仿出來嗎?

(2)原來我們守衞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你覺得這些聲音好聽嗎?

6、請幼兒欣賞故事《聰聰的耳朵》,初步感知耳朵的重要性,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1)耳朵可以幫助我們聽到這麼多好聽的聲音,可是有個叫聰聰的小朋友居然不想要自己的耳朵了,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是為什麼吧!

(5)耳朵的作用這麼大,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耳朵呢?

不隨便挖耳朵,不拿細小和尖利的東西放大耳朵裏。聲音太大時,一定要捂住耳朵走開或者是張大嘴巴等等。

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添加一些小遊戲,小小傳話機或者打電話等等,將幼兒分組,説悄悄話傳話或者打電話,請幼兒依次傳話和模仿打電話,看看那一敍的幼兒又快又準確、模仿的最像等等。本遊戲可增加趣味性,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小耳朵的神奇作用。

幼兒園小班好聽的聲音健康教案7篇 健康兒童從小培養,幼兒園小班聲音健康教案 第2張

第2篇

小班的幼兒對生活中一些物品發出的聲音比較感興趣,根據幼兒興趣愛好開展了此次活動《好聽的聲音》,引導幼兒在聽辨中區別、瞭解各種聲音所表示的意義。擴大幼兒聽辨聲音的範圍,培養幼兒聽辨聲音的能力。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這些罐子寶寶有什麼不一樣?(顏色,高矮)第一個是什麼顏色的?

3、罐子寶寶裏裝的東西不同,碰撞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米罐子,沙沙沙;石頭罐子,噹噹噹;黃豆罐子,嗒嗒嗒。

1、有的罐子寶寶裏放了米、有的放了黃豆、有的放了石頭。

這裏有許多小罐,請你來搖一搖,聽一聽,你的小罐發出了什麼聲音?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猜測並驗證)

每人一個罐子,聽聽是什麼聲音,請相同聲音的寶寶一起搖,並説出好聽的聲音。

請個別幼兒搖,並説出好聽的話,如米罐子,沙沙沙。請米罐子的寶寶一起來,到米罐子寶寶的家。聽口令搖。

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加強遊戲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種物品,讓幼兒感受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以遊戲為主線讓幼兒在聽一聽,説一説,玩一玩中主動地參與活動,學會傾聽,聽辨和模仿不同的聲音,體會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

第3篇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裏。只要你用心去發現,你就能找到許許多多美妙動聽的聲音。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幼兒利用一些平時不被我們注意的廢舊材料,探索尋找好聽的聲音。使音樂能深入幼兒生活,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活動,不僅加強孩子音樂方面的素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主動探究的精神,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

2、感受自制樂器合作演奏的音響效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收集各種廢舊物品(鐵罐、塑料罐、玻璃瓶、瓶蓋等)沙、米、搪瓷盆、筷子、竹片、椅子五張、小樂器(圓舞板、沙球、串鈴、大鼓、鑼)錄音機、磁帶《土耳其進行曲》《加油幹》圖譜一張

問題情境導入——探索尋找好聽的聲音——合作奏樂——結束,激發繼續探索興趣

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小朋友和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好)

1、這幾天小朋友從家裏帶來了許多東西。有米、沙、沒用的鐵皮罐、塑料瓶、鑰匙,還有筷子、竹片……在區域活動中大家也通過玩一玩、試一試,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聲音。(評析:在本次活動之前,幼兒通過操作,對如何使一些廢舊材料發出聲音,以及發出的聲音的音色有了一定的感受與瞭解。為活動開展作鋪墊)那麼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幾位小客人呢。聽一聽,是誰呀?閉上小眼睛。(師逐一演奏小樂器,幼兒猜後分放椅子上。)

嗒嗒嗒,是誰?(圓舞板)嗒嗒嗒,你們猜對了。圓舞板請坐。

最後一個知道是誰嗎?(大鼓)咚咚咚,大鼓唱着歌也來啦

(評析:此環節以猜客人的形式鞏固幼兒對五種小樂器音色的認識)

2、師敲圓舞板。聽聽,圓舞板在説什麼?嗒嗒嗒、嗒嗒嗒,我一個人唱歌多沒勁,我想找一些能像我一樣發出嗒嗒嗒好聽聲音的朋友。,沙球説:我要找和我一樣沙沙唱歌的朋友。喲,原來大家都想找朋友。小朋友你們猜,串鈴想找什麼好聽的聲音做朋友呢?(嚓嚓嚓)鑼的朋友怎樣唱歌?((噹噹噹)大鼓的呢?(咚咚咚)(評析:以小樂器的口吻讓幼兒明白要為小樂器找相似的聲音)小朋友,你們願意幫他們找朋友嗎?(願意)你想幫誰?那麼現在有這麼多小樂器呢,你想幫誰就把椅子搬到它的後面。

幼兒根據意願搬放椅子。師指導:xx一個朋友也沒有多傷心,誰來幫幫它。沙球説:我的朋友多,讓他們來幫你吧。-------(評析:抓住幼兒愛為別人想辦法的心理特點,以幫助小樂器找聲音朋友來激起幼兒探索尋找聲音的興趣與願望。)師逐排問:你們是幫誰找朋友的?好,記住小樂器的聲音。下面就請大家到後面去找一找、聽一聽、做一做。(評析:逐排問,讓每個幼兒都知道自己是找哪種小樂器的聲音朋友,以便他們接下來有目的地為樂器匹配相近的聲音。同時提出的要求也引導幼兒在操作感知中探索尋找相似的聲音)

1、師指導:你幫誰找朋友?怎樣唱歌?控制聲響:聽聽大鼓,你的聲音和他一樣好聽嗎?唱得像鑼一樣好聽。--------(評析:活動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包括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提出怎樣使自己找到的聲音更像小樂器一樣好聽。同時也應關注能力較弱的孩子,引導他們利用一些材料尋找相似聲音。有目的地讓幼兒發出好聽的聲音,而不是太響的噪音)

2、請你們帶着小樂器的朋友坐過來吧。(幼兒入座)啊,你們都幫他們找到朋友啦。圓舞板的聲音朋友唱起來。其他小樂器休息。好聽嗎?輕一點。好聽多了,再來一遍。旁邊的小朋友幫他們聽聽,像大鼓一樣好聽的聲音嗎?(評析:逐排演奏。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知道發出好聽、舒服的聲音,而不是噪音)

都是好聽的聲音了,對啦這些好聽的聲音要一起來唱唱歌了。唱什麼呢?師拿出節奏譜《土耳其進行曲》我們先來分分組。圓舞板為第一組。沙球和串鈴第二組。鑼和大鼓第三組。聽音樂看譜唱歌。太好聽了,再唱一首《加油幹》聽音樂看我指揮。真棒,想不想再來一首。就唱《楊柳青》,這一次我請一個小朋友做指揮。xx你來吧。老師彈琴,為你們伴奏。如果開始向我點個頭。(評析:孩子用他們自己製作的小樂器,一起合作演奏學過的曲子,是一種新的嘗試。合作演奏中也感受到了好聽的音響效果。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與合作的快樂。從教師指揮到放手請幼兒做指揮,教師伴奏。並且服從幼兒指揮,體現教師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幼兒自信心也大大增強了。)

玩的高興嗎?可是小樂器累了,讓他們在地上休息一下吧。小樂器朋友的聲音真好聽。對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嗎,還有什麼東西也能發出好聽的聲音呢?(小鳥唧唧喳喳地叫聲、用手指敲熟的西瓜,發出嗒嗒嗒的聲音、牙齒碰撞的細細的聲音、拍手聲音啪啪啪、風呼呼的聲音、小雞嘰嘰嘰------)(評析:孩子根據以往經驗,説出了很多生活中的聲音,並且是好聽的一些聲音,當孩子説出後,教師都及時對其發現加以肯定)你們真聰明,其實呀,生活中到處都有好聽的聲音,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就能找到許多許多美妙的聲音。那讓我們再去聽一聽、找一找、做一做,下次在一起來交流,好嗎?帶上你的小樂器,和客人老師説再見!(評析:拋磚引玉,激起幼兒進一步到生活中探索尋找好聽的聲音的興趣。同時也使音樂深入幼兒生活,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第4篇

隨着幼兒身心的發展,大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他們總是不停的看,聽,摸,動,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事物,在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時,大家對聲音的興趣都十分濃厚。由此,一方面結合《綱要》中“強調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探索意識,以幼兒的實現生活為軸心開展活動”的指導,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並根據該年齡特點的幼兒活潑、好奇,喜歡新奇的特點,設想通過《好聽的聲音》這一活動,讓孩子們瞭解什麼是好聽的聲音,對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另一方面這一選材能進一步增加幼兒瞭解自然的事物,為幼兒的傾聽打下基礎。

2、辨別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3、使幼兒樂於傾聽各種悦耳的聲音,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傾聽悦耳的聲音,辨別不同的聲音。以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傾聽能力。製作好聽的聲音,以增加幼兒的動手能力,使之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的形式瞭解聲音。

①玩具或樂器的引出,能為幼兒帶來探索的慾望,使幼兒學習更主動.更積極。

②錄音機的使用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打開了一扇窗户,讓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體會聲音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③識字與瓶子的,為孩子打開了動手操作的大門,讓幼兒有一種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兒在操作中與同伴大膽的進行交流,發展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同伴之間的合作。

1、導入,我採用了猜測法來進行導入。剛開始,教師為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用錄音機放出小貓.小狗.火車等聲音,讓幼兒對他們的聲音感到好奇。)

①玩玩具,找聲音,讓幼兒自己動手,找屬於自己喜歡的好聽的聲音。以增加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

②增進幼兒對聲音的瞭解,讓幼兒回憶身邊的聲音。讓幼兒能正確分辨出好聽與不好聽的聲音。正確發表自己的.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③自由操作好聽的聲音,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使之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究。讓幼兒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根據幼兒好奇的特點,請小朋友做喜歡的聲音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你做的好聽的聲音。我們可以幫你的聲音設計一個名字,這樣它就不會孤獨了。

④幼兒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幼兒互相交流並討論好聽聲音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好聽的聲音不刺激我們的耳朵。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聲音,最後我們一起來到操場和草地上聽聽大自然的美妙聲音。讓幼兒親臨自然,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好聽的聲音。

讓幼兒自己收集或製作好聽的聲音,也同父母一起完成。這樣能提高幼兒和父母之間的合作能力,共同找到或創造出好聽的聲音。這一環節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創造製作,多孩子來説這種活動是與父母增進感情並能激發幼兒自信和自主的造作能力和活動。這種充滿自信和自主的操作活動同樣具有創造性的成分,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製作好聽聲音可以使幼兒按目前的心理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在已有基礎上將自己的創造向前推進一步,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悦。

第5篇

1、在聽聽、説説、玩玩的活動中,感知不同事物的不同聲音。

1、(出示各種能發聲的玩具)這裏有一些玩具,我們一起玩一玩、聽一聽,玩具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3、小結:我們的玩具會發出好聽的聲音,有的……,有的……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聽到過的各種聲音,並嘗試模仿。

2、小結:原來,不僅玩具能發出聲音,還有很多東西也都能發出好聽的聲音。

1、老師也知道很多聲音,你們猜一猜,這是誰發出的聲音。 (播放聲音的課件)

鼓勵幼兒根據聽到的聲音,把相應事物的圖片找出來。

(出示各種能發聲物品的幻燈)這些東西都能發出聲音的,我們猜一猜、找一找,他們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第6篇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幼兒的實際生活中,每個幼兒喝飲料時為了知道瓶子裏還有沒有便搖一搖的經驗,本次活動就是在這種經驗的基礎上來設計的,希望讓幼兒的原有經驗有所提升。

1. 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 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出示易拉罐)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罐寶寶和我們小朋友們玩一個好玩的遊戲。你們聽這裏有聲音嗎?怎樣才能讓它發出聲音呢?(搖晃一個空的罐子)

提問:你們聽,這個罐子有聲音嗎?它發出的聲音像什麼聲音?(搖晃一個裝有大米的罐子)

師:那小朋友們再來聽一聽這個罐子又是什麼聲音呢?和剛才那個罐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搖晃裝有紅豆的罐子)

提問:為什麼同樣的罐子裏裝上東西發出的聲音卻不同呢?

師:那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罐子都裝的什麼?(倒出大米和紅豆)

小結:原來同樣的罐子裏裝着不同的物體發出聲音也是不同的。

師:我還有最後一個罐子沒拿出來呢?我們來聽一聽它發出的是什麼聲音(搖晃裝有少量米的罐子)?請你們猜一猜這裏面裝的是什麼?

倒出罐子裏的大米,證實小朋友的猜想並提問:為什麼兩個都是大米發出的聲音卻不一樣呢?

第7篇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教師搖動空套桶,“你們聽,怎麼沒聲音?”

1、教師設問:你有什麼辦法讓空套桶發出聲音?(在套桶裏裝上東西)“我們一起動手讓套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套桶裏裝上一樣東西,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你的套桶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麼?(個別回答)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集體)這個聲音像什麼?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套桶中,搖一搖,聽一聽。“小朋友在套桶裏放了一種東西,你想不想再換另一種東西放在套桶裏,聽聽剛才的聲音和現在的聲音一樣嗎?”“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組你沒玩過的放在你的套桶裏,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讓幼兒比較前、後兩種聲音有什麼不同。“你第一次玩了什麼?這一次玩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範。“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們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裏裝的是什麼?”讓幼兒猜測,“你們猜的對不對呢?”教師幫助個別幼兒把東西倒進透明瓶子裏讓幼兒驗證猜的是否正確。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套桶裏發出不同的聲音。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套桶,讓幼兒比較。“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你們真能幹。”“我這裏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裏裝的是什麼?”(幼兒猜測後,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為什麼一樣的東西,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四、集體用會響的套桶為樂曲伴奏。“小朋友的套桶娃娃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為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觀摩意見和建議: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裏。

小班幼兒不善於集中注意力“聽講”,本活動採取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探索,瞭解了聲音輕重,在自由探索中發現聲音的輕重與裝豆子多少的關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運用各種感官,聽一聽,做一做,而對於科學活動,幼兒操作是很關鍵的一環節,如何收放自如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幼兒的操作一定會有個體差異,所以勢必會產生幼兒操作的時間差(第一個完成的幼兒和最後完成的幼兒)那麼對於動作快的幼兒教師在操作前一定要提清楚要求,讓他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不是無所事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