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教師心得體會4篇 蜕變支教:教師心得與勝利經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4W

本文旨在分享支教教師在長期從事支教工作中的心得體會。支教教師們以熱忱和責任心投身於鄉村教育,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們積極探索創新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他們不僅教授知識,更是為孩子們樹立了榜樣。通過深入瞭解他們的經驗和思考,我們或許能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鑑。

支教教師心得體會4篇 蜕變支教:教師心得與勝利經驗

第1篇

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曾遇到過許多“好”老師,他們雖性格迥異,風格不一,但在我看來“好”的方面卻十分相似——知識淵博、為人正直、有愛心、常在不經意間讓我體會到温暖,甚至直到畢業多年後也會時常想起當年的師生情誼。大學聯考結束後填志願時,我選擇了師範專業,立志以我的老師們為榜樣,成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大三上學期備考教師資格證期間,我讀了20__年修訂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其中規定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六條規範——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愛”與“責任”是貫穿每一條規範的核心與靈魂。本學期我們師範生原計劃參加頂崗實習,但由於疫情影響各實習學校目前採取的是線上授課方式,我們也因此參與了一次特殊的線上實習,在每天與學生的“雲”交往中,我漸漸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任重道遠。近期,線上實習之餘,我重温了《規範》,這一次我對師德的理解更加深刻。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是包括教師在內的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與義務。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應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同時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教師是他們成長的引路人。教師愛國守法,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也成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從而為傳承民族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培養接班人。

陶行知先生曾本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心態探索教育,以高度的無私奉獻精神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英才。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樂在其中,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生是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教師勞動的反饋成果。只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需要關心呵護,需要温暖幫助。關愛學生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思想動態等,還要尊重信任學生,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辯證地看待學生的言行舉止,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但關愛理解並不等於放棄嚴格要求,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對此教師要循循善誘,督促改正,切不可就此放過,所謂“嚴師出高徒”。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本分的天職。在教學方面,教師要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情出發,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尋求適合於不同類型學生的有效教育方法和時機。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才能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起來也輕鬆高效。育人方面,教師肩負着培養學生良好品行的重任,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一個心存善念的教師對學生會起到春風化雨般的作用;同時開拓創新是教育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素質教育獲得靈魂,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融入日新月異的世界。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日復一日的朝夕相處中,教師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塑造成的人格耳濡目染地影響着學生,要想教育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因此教師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以人格喚醒人格,以高尚喚醒高尚。

“學不可以已”。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的獲取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學生在網絡、雜誌、報刊等媒介中可獲取的知識量多得驚人,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業務進修,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視野,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具有無限的魅力,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與尊重。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作為一名實習教師,我將在踐行師德的路上堅實地走下去,努力成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老師!

支教教師心得體會4篇 蜕變支教:教師心得與勝利經驗 第2張

第2篇

連日來,一份份從浙江各地寄往四川省青川縣黃坪鄉中心國小的愛心款如約而至。魯老師,謝謝啦!收到那些素不相識的好心人寄來的匯款單,受助的學生和家長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悦,紛紛向來該校支教的餘姚市陽明中學老師魯紀權連聲道謝。

一年前的5·12大地震,讓無數個青川貧困家庭雪上加霜,孩子們的學習和衣食住行都成了問題。今年3月17日,魯紀權隨浙江省首批支教團抵達黃坪國小,當天,他就將自己評上市名師獲得的6000元獎金悉數捐贈給了那些貧困學子。作為支教團團長,他還開通了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博客,讓更多的人瞭解災區孩子們的遭遇,並伸出援手。

4月29日,魯紀權將調查走訪後獲悉的首批14名災區貧困學生信息掛上了自己的博客,立即引來了如潮愛心。餘姚市蘭江中學的胡老師最先打去電話,她想與黃坪國小的陳麗蓉同學結成對子。接着,陽明中學的張老師、餘老師、孫老師、葉老師等同事,都爭先恐後地向魯紀權要求與黃坪國小的貧困學生結對。還有,在餘姚塑料城做生意的徐女士、舟山的一位國中語文老師、浙江日報的汪記者、舜水中學的胡老師……都希望以自己或自己孩子的名義與黃坪國小貧困學生結對。有一位學生家長髮來短信説:我們全家都願意與貧困學生結對,剩下的幾名學生我們全都包了!

短短3天,愛心通過電波從遙遠的家鄉如潮水般湧來,魯紀權的14名貧困學生很快全部找到了愛心人士。應大家的要求,5月4日,魯紀權又上傳了6名貧困學生的信息。不到一天時間,又全部成功結對。

昨日,在青川縣黃坪國小,又有幾個孩子拿到了500元、300元的匯款單,孩子們拿出筆,在本子上小心翼翼地寫下了那些好心人的地址和姓名。

第3篇

小小離別意,濃濃師生情,支教路上,愛在湧現,情在綿延。向陽花自20xx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堅持着向陽花開,希望和愛理念去進行他們的支教生活。因為信仰,所以執着;因為夢想,所以前行。20xx年暑期,文學院向陽花愛心支教隊再一次沿着夢想的足跡,踏上了新的征程。30名90後大學生笑容滿面、精神抖擻,分赴洛陽市宜陽縣西馬村國小和孟津縣常袋鎮石碑凹國小開啟了為期21天的支教生活。

今天他們給孩子舉辦了畢業典禮,展現了國旗班、廣播站的風采,整齊的步伐,響亮的口號,鏗鏘有力的聲音無不給學生和家長留下深刻的印象;棋藝班的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繪製出精美的圖案,無不展現出孩子們繪畫的天賦;師生共舞《小蘋果》展現了二十一天來向陽花老師帶給孩子們的課間操文化;舞蹈班的孩子們和老師共同演繹激情的舞蹈更給大家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掀起了晚會的高潮。老師們深情朗誦《孩子,我們永遠在一起》把老師和孩子們的心緊緊扣在一起,讓他們永遠愛在一起。

當老師的朗誦還沒結束的時候,台下的孩子早已嚎啕大哭了,台下的孩子都跑上台來擁抱老師,親吻老師,不想讓他們的離開。老師們也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與孩子們哭成了一片。老師,你們不走好不好,我捨不得你們,我想讓你們一直教我們二年級的張沈琪哭的已經泣不成聲。老師,求求你別走,我們以後聽你的話會好不好。聽到孩子們説這句話沈老師的眼淚嘩的落下來了,她説,孩子們真是太懂事了,其實我們不願離開,我們會想你們的,因為你們帶給我們太多的感動,讓我們感動得哭過,幸福的笑過,我會永遠記得你們。

大班的崔藝博平時是個愛和老師鬧的孩子,他比較頑皮,但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上,他一直跟在班主任的後面,拽着李歡老師的衣服,當問他想不想老師的時候他説會想,平時不愛勞動的他,今天幫老師拿了四把凳子進教室,李歡老師感動的哭了。二年級的崔?p璇把媽媽傳遞給他的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芳芳老師,只是因為家訪時和上課時老師的認真投入影響到了孩子,讓孩子喜歡上了他們,類似的事情數不清,也道不完。二十一天也許我們沒有教會孩子太多的東西,但是我們教會了他們如何去愛,帶給他們別樣的二十一天,讓他們快樂的生活過。孩子是天真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只要你對他好,給予他愛,他會給你反饋。李歡老師動情的説道。

支教的路上,綿綿的師生情一直都在延續,愛的希望的種子正在發芽,靜待花開。

第4篇

在本次的支教活動中,我們深感來自農村中學的可貴,他們雖然面臨着經費不足、生源相對落後、教師工作待遇偏低等困難,但是,各校的領導、老師們卻無怨無悔,顧大局、識大體,把一切的精力和心血都傾注在學校的教育事業上,這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和奉獻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又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到的學校,學生的總體素質要比我們原來想象的更好。學生的飽滿精神、出國留學、對知識的渴望、機靈的反應、師生的和諧互動,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本次的支教活動,旨在充分發揮我市優秀教師的引領和示範作用,促進農村中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時間雖然短暫,每位支教老師只安排一節示範課和教學交流活動,但老師們卻本着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竭盡所能,有備而去,做到成竹在胸,力求把自己教學的亮點呈現出來。支教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廣博的學識,清晰的教學結構,嚴謹細緻的治學態度,獨具特色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贏得了聽課老師的高度稱讚。相信廣大聽課教師能或多或少領略到名師的課堂的教學理念、教學風采、教學智慧和教學風格,留給他們在教學中的更多思考。當然,對於支教的教師來説,通過這次活動,也使我們從中得到有益學習、情感交流和生活體驗。希望社會各界和各級政府更加關注農村教育,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在這次支教活動中,恰好回到我闊別多年的南澳中學。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該校任教11年之久,雖然相隔多年,學校一切皆變,早年的教室、綠化已不復存在,但是,過去的南澳中學卻給我留下太多的回憶。21日一早,我們支教9位老師在教育局吳德明主任等的陪同下,前往中學上課,一踏進校門,不知為什麼,一股興奮感和親切感油然而生。我們在陳贊雄校長、張少龍、林楚光副校長等的陪同下,參觀了校園及師生宿舍,曾為一百多位學生上課的教學大樓階梯教室、通往宿舍區的簡陋台階路、曾為師生提供飲用的現已乾涸的那口井、一間間低矮的教師宿舍仍保留完好,依然那麼熟悉,這自然而然地勾畫了我對那段時期人生歲月的思念和南澳中學的情懷。老同事的久別重逢,老學生的真誠問候、熱情接待,令人感到格外親切,心情愉悦。可謂感悟良多,收穫頗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