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4篇 "愛與自由:心靈的奮鬥"

來源:巧巧簡歷站 6.11K

讀愛和自由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愛與自由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書中許多故事和人物,都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和人性的尊嚴。讀完這本書,我更加堅定了追求愛與自由的信念。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4篇

第1篇

我們知道兒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反覆聽一個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煩。他從故事裏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最後是概念。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要讓他吸收好東西。

兒童的感覺、思維、智力、思想的最初發展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覆。蒙特梭利説:如果反覆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反覆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她又説:指導教師必須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到概念之間的聯繫。有過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觸過孩子的人也知道,兒童喜歡重複進行一件事。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給孩子講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覆讓成人生厭。但是兒童不這樣,兒童是今天聽這個故事,明天也聽,後天也聽,十天半個月他老聽這個故事,不讓換新的。兒童從故事裏的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然後是準確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最好你先讀一讀。因為很多書邏輯上有錯。如果你沒有自信心,最好選名著,或是名家譯的,名家配畫的,好出版社出的,這樣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覺訓練也經常是這樣。如果他今天摸這個瓶子,他會不斷地反覆地摸,摸呀摸,然後你告訴他:這個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腦內的感覺配上對。當你把瓶子拿起來讓孩子觸摸的時候,他感覺到的就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們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紙上,再讓兒童看,它就是一個半具體半抽象的東西,甚至是純抽象的。如果這個時候用文字告訴孩子瓶子,這時候它已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必是從感覺開始,當他不斷觸摸、感知後,他會對他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產生一個概念。這個過程和機會要把握好。教育兒童要從現實出發,從具體出發,從事實出發,從生活出發,儘量避免想像,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使現實充滿了意義,使概念生成過程是完整的,從而使概念密切結合於現實,這個原則使兒童發展起駕馭現實的能力,而不是去神遊。

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兒童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並把所有的概念聯繫起來。比如説兒童今天經驗了瓶子,又經驗了圓,有了這兩個概念,兒童就會把這兩者之間聯繫起來,這種聯繫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兒童剛剛開始説媽媽,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長串一長串句子説出來。這就是因為他已經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這些概念連接起來,由他自己來組織,不依靠成人。

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有時當我説給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説:那照你這麼説,農村的孩子應該發展得很好,因為沒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灘野地裏玩!這裏的問題在於語詞表達的學習和正確概念的建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幼兒院來了一個孩子,他在農村長到四歲。他見了牛説肉肉,見了雞説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塗。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叫牛,他叫牛肉肉。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就跟老師説:他在農村,他本來應該知道這些概念的。實際不是這樣,因為他在農村接觸過這些東西,也有感覺,但沒有人給他概念正確表達的語詞,他的精神從未得到過提升和發展。那麼這個人的心智就不會發得很好。

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蒙特梭利所説的:應該用一種方法來隔離孩子的內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覺上。比如一個老師拿一朵花,或者一件衣服,告訴孩子這是紅色,那麼這個老師就沒有做到用一種方法把孩子的內部注意力固定在某一個事物上。因為她同時給孩子指示了很多東西:衣服、顏色、穿衣服的這個人……

如果你用色板給孩子解釋顏色就不同了,那是一個隔離出來的實物。兒童看色板的時候,他的視覺能排除任何其他顏色的干擾、刺激和引誘,而單獨感覺這一個色,並建立一個概念。你問:這是什麼顏色?紫色,它的準確名字叫紫色。如果你是用色板給孩子這樣説紫色,孩子可能就會對你説: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們幼兒院開的什麼花也是紫色的,還有我們那個教具也是紫色的……這個過程顯然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兒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並未概念化,這一概念一旦建立,兒童就會把這個顏色使用在任何一個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話,兒童會認為花是紅色,紅色是個花。

蒙特梭利給教師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點要求是:教師教學時説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之間的聯想。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説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之間的概念的聯繫。也就是説?我拿出這個三角形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再説別的。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如果要讓兒童概念掌握得準確、快捷和徹底,你還必須準備兩三件供兒童對比抽象的東西,比如色板,你要在兩三個不同色板中指示顏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狀中對比,比如在圓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不然的話,兒童會把語詞暫時存在記憶中,等待抽象的機會。這個過程可能很長。

兒童可以通過名稱建構他的意識活動。比如,兒童對球體的認識可能來自於皮球,也可能來自於球體(教具的一種),也可能來自於圓月等,當成人説到球體或圓時,兒童可以通過記憶,在思想中把名稱和物體聯繫起來。這是從普遍意義來講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個準確而具體的概念,當兒童不能指給我們這一物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兒童還沒有將名稱和物體產生聯繫的能力。讓我們學着等待兒童的這種心智狀態的來臨吧。

蒙特梭利説:如果孩子沒有犯什麼錯誤,老師便可以喚起和這一物體概念相關的活動。這個錯誤指的是,兒童是否準確、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前不久,我對六歲的兒子説:你一生追求什麼?他説:玩!我説:我指崇高的理想。他問:你説什麼?我説:真、善、美怎樣!他説:打針的針嗎?我心想:我不能説真理的真,他不懂。我説:真實的真!他哈哈大笑説:你為什麼不説真理的真呢!真實、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發展。也就是兒童完全掌握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才能加入另一個內容。

當我們給孩子講生物鏈時,我們講到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腐爛之後的動物如何滋養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會馬上説:噢,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大孩子會説循環。甚至一個小孩子,他不斷用手比劃着,想表達什麼,畫了一圈又回到起點。這時我們只説循環。把這一詞彙同他的大腦的概念配上對就足夠了。

蒙特梭利説:關於將孩子所學的概念一般化的問題,即把這些概念應用於他所處的環境中,我並不主張在一定時間,甚至在幾個月內上這樣的課。兒童如果將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對環境的自發的探索過程中一般化,這是一個內在機制轉換的過程,也是兒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時間,有的兒童可以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長的時間。這是個認知的延遲問題,不僅兒童,成人也有。當你告訴兒童這些內容的時候,可能兒童一年都不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一年以後,孩子遇到相同環境的時候,他可能突然就説出來了,並領悟了它全部的意義。有的孩子是當時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後才用;有的時候你以為孩子沒有掌握,其實他已經接受了,只是他還沒有使用而已。

我兒子四歲時,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他對色基本上認識了,但從不對我談起,似乎對色一無所知。前不久,我孩子突然開始對我説:媽媽,你看,這個顏色是淺粉色的。這個顏色比這個淺色深一點,是深粉色的。一天到晚總給我説,我也沒在意。説多了我才感覺到,邏輯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組是三元色,第二組是間色,第三組是從深到淺,有七塊深淺不同的色)他已經掌握得很好,並能自由使用了。也就是説,他已經將概念一般化了。

關於蒙特梭利教具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我們的色板大都是木頭做的,中間一塊板子,兩邊是白色的。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料做的,塑料跟木頭在感覺上不一樣,塑料的很輕,你拿一下木頭和塑料就會發現。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塊很漂亮的木頭,一塊像方磚一樣大小的木頭,你一定會撿起來。如果是一個塑料塊你很可能不去撿起來。到底什麼原因我不知道,我們做了成人,我們已經不太能説清我們更原始的感覺了。但我認為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質可能跟自然的東西相通。兒童喜歡摸木頭的東西,確實,就我們感覺,色板如果做成塑料的話,它有可能給孩子產生一種玩具的感覺,非常有可能。有的木頭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來是很有重量的。有時候孩子抱不不動,貼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來抱。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料的,那個感覺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劉老師拿了一塊木頭,像書那麼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我兒子看見以後就要了來。結果那塊木頭在那一週就吃香得不得了。幼兒院的孩子一般不強制拿別人的東西,但那塊方木塊例外。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兒,一回頭方木塊準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那個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晚上辛辛站在門口大哭,説:我的木頭讓琪琪拿回家了。我説:什麼木頭?媽媽再給你找一塊。不!就那塊木頭,就那塊木頭!後來我問劉老師,他説:是我們工廠的一塊木頭,我覺得特別好,摸着特別好,我就給辛辛了。我對兒子説:你不要着急,媽媽明天給你拿來。

第二天,那個木塊又出現在幼兒院裏,一個傳一個。後來我就問:這個木塊到底有什麼祕密呢?劉老師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説:木頭很奇怪,尤其那種squo;言林術squo;,拿在手裏的感覺妙不可言。至於這個妙不可言妙到什麼地步我説不出來,但是我們的老師都有感覺,劉老師説他極喜歡摸。這就讓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説,一個小孩子摸葫蘆,上課摸,睡覺也摸,幹什麼都摸,最後別人把他那個葫蘆硬是給砸了。這當然就破壞了孩子對這個葫蘆的感覺能力。

這個木頭塊那段時間成為孩子們的黃金塊,它傳了很久,我兒子為它哭過好多次,一個月後,它神祕地消失了。

讀愛和自由有感心得4篇

第2篇

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所學專業是金融學,我的專業和我現任工作沒有一點聯繫。而我對幼兒教育也不是很瞭解,知道的只是簡單的,很淺的傳統教育方式。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式都不太瞭解的我,現在有機會嘗試西方的幼兒教育。

愛和自由,起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很理解。愛是什麼?自由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的愛是在長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漸堆積起來的,類似親情或者就是親情的感覺,就是愛。而自由,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不受限制和約束。蒙特梭利説:“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在幼兒園裏,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上得以發揮。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在中國,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

孫老師的《愛和自由》讓我瞭解到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來到這世界,他(她)們是伴隨着內在的一種東西來到這世界,蒙特俊利把這稱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成人要是和他們説話太多或者複雜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會被成人弄的混亂,用簡單的話去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很亂。

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大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經歷轉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孫老師曾説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我有所收穫,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第3篇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蒙台梭利幼兒園園長孫瑞雪經過實際例子敍述了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為一個專注、堅強、完整的人。

孫瑞雪園長的這一觀點,我是很贊同的。本來嘛,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世界上,對什麼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麼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腳等身體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的不足,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頑皮的行為。如果是真的愛孩子,應當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按照自我的想法發展、完善,豈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總是"干涉"的太多,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什麼事情都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明白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過程和心理,所以我很欣賞書名中的自由兩個字,以前我也只是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可能會和紀律以及自律相提並論呢,能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呢?但經過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身受感觸。

首先,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為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樑,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我肩上的職責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不歡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歡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温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第4篇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好多年前讀過一次,但已經漸漸忘記,這次重新拜讀再加上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進行思考,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兒童總在“思考”,而且兒童思維需要時光,因此正常的兒童是沉靜而安詳的,甚至顯得“傻呆呆”的,這是他進入了“沉思”狀態。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結合書中描述“正常兒童”的其他論述,着實反傳統。傳統中人們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聰明孩子就應是“活潑機靈”的。應對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會打斷他,叫他的名字,企圖將其“喚醒”,抱怨其“反應遲鈍”。如此一來,反倒寬心了。

二、兒童只對能夠成長自我的工作感興趣,而對純粹的玩具沒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會捨棄“高檔”玩具,而選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個孩子希希自小喜歡形體富於變化,玩法多樣的玩具,如小熊換衣、磁鐵拼圖、立體造型組、磁鐵釣魚組、積木等,對毛絨玩具、電動玩具卻反應平平。有次媽媽出差沒有給希希買毛絨玩具,而是買了個“魔板”,希希很喜歡,反覆擺弄,在變化中尋求快樂和成就感。兒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會根據內在成長的需要選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項工作後,孩子會對自我的成果進行觀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續沉默,不要急於提醒孩子“歸位”。的確如此,結合我園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應也是需要一點時光來思考和回味剛才的操作的。

四、“兒童認識成人不以成人的語言和表情來衡量和決定,兒童用心靈感受,虛假的信息兒童用心靈立刻能感覺出來。”

五、國際上,幼兒教育觀念在本世紀初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包括非洲的一些國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給兒童進行“教育”,兒童不斷透過行動來構建自我。國際上幼兒教師的收入和律師、牙醫的收入一齊位居社會前三,很多博士畢業後就去幼兒園帶孩子,因為0—6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階段,整個社會都將最好的資源帶給給了這個階段。

六、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書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關於“順從”的論述,這一點書中出現多處,第一句是“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他會對愛人順從。什麼是順從?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昇華就是順從。”這個順從的含義比較深刻,不僅僅僅是我們傳統中所理解的。那種感覺就像熱戀中的戀人,如果一方請另一方幫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麼這一方必須會很順從地去做,順從中充滿了愛戀、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兒童和成人表現出來的就就應是順從。當我看到“一個快樂的孩子不會搞破壞,一個快樂的成人也不會去破壞。快樂的人類不會去毀壞財富、破壞環境、發動戰爭,他們只會有建設性的行為”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七、關於神遊。比如一個人下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氣,經過在培訓,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這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是,實際中他每一天只會在家裏唉聲歎氣,一邊想着上述的種.種計劃和過程。這個人的心和力被分開了,蒙特梭利稱之為“神遊”。看來,這種狀態在很多成人身上明顯存在着。

那麼,迴歸到兒童時代呢?兒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透過幻想來實現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構成。仍是書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而這些,不是就應被反思的嗎?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我,成長自我,首先做一個正常的成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這句話太好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