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熱門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W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啊!趁年輕多讀書,多學點知識才行,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熱門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熱門範文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熱門範文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必須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讓他以後過不好的生活;我要讓他出人頭地。好像只要我們努力了,孩子就能過上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實際上,兒童是依據內在的理性獨自發展的,這種理性的過程是自然的,而不是大人強硬的灌輸進去的,所以,兒童應當自我去親身體驗,將經驗肉體化,才能構成屬於他自我的概念。

蒙台梭利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拿着玩具火車玩,他不讓火車在軌道上走,火車必然要在軌道上走,這是成人的規則,而孩子用這個火車在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就會説:“兒子,這是不對的,這個東西應當在火車軌道上走。”爸爸給兒子示範怎樣走。他的孩子不想這麼做,但爸爸認為應當這樣做,他就不斷地干涉孩子。

我們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做?我們帶回家的玩具,孩子並不按常規的方法來玩,而是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玩。

我給陽陽買的玩具汽車,剛拿回家,教他放在地上跑,可是他卻拿起來用手轉動汽車的輪子,專心致志地看着它轉。無論我怎樣示範正確的玩法,他都不為所動,依舊執拗地看輪子轉,並且一玩就能玩很長時間。我遂放棄了教他的想法,任他自由去玩。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能夠讓汽車在地上跑的飛快,比我玩得都溜。我想這或許是他發展到了這一步,或者這只是他研究汽車的一部分。

因為他有時候還會將發動起來的汽車不是讓它向前跑,而是讓他撞到物體上,然後再將汽車拉回來,反覆地撞。奶奶着急的喊他:別這樣玩,把汽車就撞壞了!他不聽,照玩。我看了孫教師的《愛和自由》後,認為他是在找尋屬於他自我的獨特的感覺,所以我不去幹涉他。

經常受到外力干涉的孩子,在感覺上的發展會有必須的缺陷。孫教師説的“濟濟”小朋友的表現,讓我看了感到十分心疼。一個幼小的孩子,別的小朋友每當按自我的方式去玩玩具的時候,他都要去幹涉,讓別的小朋友按他的方式玩,搞得別人壓抑得受不了。而他自我呢?得經受多少次如此的壓抑才能構成這樣的感覺或者説心態?大人那些自以為是的正確方法是多麼地傷害孩子的感知本事!

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我的經驗得出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我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的,那是別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不能代替的!創意是不能教的!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用自我的感覺來感受屬於他的獨特的世界!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熱門範文

讀了《愛與自由》,我有三點體會:

一、不要讓家長和教師不由的成了孩子成長的羈絆

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當中,要經過觀察、觸摸、操作、參與、活動來認識世界。家長和教師在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當中,要發揮孩子的主動性,不能壓制、包辦、脅迫。比如孩子不細心受了傷,他哭了起來,家長就説:“你要堅強,不能哭。”這是壓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讓孩子幹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是包辦。孩子不願意上各種興趣班,家長就硬逼着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這就是脅迫。

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科學地愛孩子

科學地愛孩子,就是讓我們的愛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營養。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真正在愛他,如果他會表達,他會由衷的説“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教師,我愛你!”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研究問題,就容易做到科學地愛孩子。在澡堂洗澡時,常見到一些媽媽拿着澡巾給孩子搓背,孩子的肉被搓紅,哇哇大哭,可是媽媽仍不停手,還説:“淨會鬧人!”兒童的皮膚是多麼嬌嫩,可是媽媽無情的傷害了孩子卻渾然不知!我們有些學生作業做到很晚卻做不完,這是對學生身體的摧殘。

三、讓孩子成為自我的主人

讓孩子自信、陽光的成長,這樣的孩子抗挫折本事強,善於解決問題。這種有獨立性的、自主性的孩子將來才會成為人類各行各業中的優秀勞動者。正所謂“人各有志,生財有道。”《范進中舉》中的范進之所以最終瘋了,就是他沒有成為自我的主人,成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最終,我用《愛與自由》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分享:你幫忙了他,但他真正的心裏過程是由他自我完成的,而你的幫忙中最重要的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在關鍵時刻愛過他,你喚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忙他讓他自我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熱門範文


自從讀了《愛和自由》,孫瑞雪老師教育理念,讓我作為老師還是作為孩子的家長都有好大的觸動之處。

我相信作為孩子的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小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兒園裏面來上課,接受最好的教育。我覺得《愛和自由》詳細進述了蒙氏教育知識理念,怎麼去理解孩子,怎麼看待孩子的各種表現,還應該怎樣去處理他們的表現。

孫瑞雪老師從中認為:孩子6歲前,他們的自我成長更依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的,但是我們成更多的就是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信息環境,讓孩子接收積極信號,還説了在6歲之前我們要多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快樂,孩子也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反變得毫沒有組織與紀律,反而讓他們自由到極致了,也變得自律與順從老師的話了。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裏,認識的是真理也不會是畏懼強權,迷失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

《愛和自由》,書中用精闢理論和大量的案例深入説明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也同時糾正了成人對於愛和自由一些錯誤理解。書上寫了《愛和自由》的重要性更是被提高到對中國人來説史無前例高度、紀律、獨立、智慧、道德……這些我們值得去學習的地方和品質,都取決於我們給孩子怎樣的愛和自由。

但是我感覺成人可能覺得愛是簡單的,只要發自內心就可以。但這是主觀誤區,俗話説:“美國心裏學家弗洛姆説:‘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如果不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精神建構過程,就無法給我們孩子他們所需要的愛。”

同時蒙特梭利説:“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孩子的發展環境和條件提供,接受這個觀念,像發生一場內在革命,也意味我們會因自卑、壓抑而感到產生自大。其實兒童弱小,他內在藏着一種強大精神能量和潛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