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教學設計4篇 “如何用《伶官傳序》開啟一場視覺與語言的盛宴!”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1W

《伶官傳序》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其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深受讀者喜愛。在教學中,以《伶官傳序》為素材,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於古典文學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4篇 “如何用《伶官傳序》開啟一場視覺與語言的盛宴!”

第1篇

2.積累歸納:與、其、歸、易、告5個詞的義項和用法。

1.學習掌握詞類活用的文言語法現象(名詞活用為動詞)。

2.體會正反説理突出中心的寫法,並背誦課文第三節。

理解“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等警語的深刻含義,及其對人生的啟示。

識記11個詞語,掌握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徵,學習正反説理突出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

本文是“傳序”,所以眾多的史實都是正文的主要內容,這裏可簡約地點到即可,也正因如此,給閲讀帶來一定的困難,成為學習的難點,只要對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瞭解即可。

利用註釋、工具書,瞭解作者及其作品,朗讀課文,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圖。

蘇洵在《六國論》中論説六國滅亡的原因,以借古諷今的寫法,諷諫宋王朝要以六國為鑑,勿蹈六國覆轍。今天學習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也是借古諷今,總結後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後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國家盛衰取決於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諷諫北宋統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現在聽錄音,輕聲跟着閲讀,思考莊宗李存勖17歲後發生在他身上的有什麼事。

同學們根據註釋,談談作者與《新五代史伶官傳》,教師補正。

明確: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諡號文忠。歐陽修提倡古文,批評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並且提拔和獎掖後進,著名的古文學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於他的門下。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伶官傳序》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序文,目的是評述伶官受寵幸而亂政的史實,總結歷史教訓,諷諫當時的北宋統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興亡,不在“天命”,主要在於“人事”,要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他的作品主要有《新五代史》。與宋祁合寫《新唐書》等。

明確:“原”,名詞用作動詞,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明確:“盛以錦囊”是“以錦囊盛”的倒裝,用錦綾做的袋子裝着。“盛”,形容詞用作動詞,裝着。

明確:“函”,名詞“匣子”,用作動詞,裝在木匣子裏。

明確:“本”,名詞用作動詞,溯本,推求,跟“原”的意思相近。

明確:“興”,振興,使……興盛,動詞的使動用法;“亡”,使……亡,動詞的使動用法。

明確:“夜”,在夜間,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時間;“東”,向東,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

明確:“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為”是介詞。表示被動,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明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於”是介詞,表示被動、引出動作。

(1)提問:“雖曰……豈非……”是一個什麼句式?其作用是什麼?(學生解答,教師補充)

明確:“雖曰……豈非……”是反詰語氣的轉折複句,意在強調後者。強調“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僅在於天命,更在於人事。

點撥:凡反問句都是以疑問的語氣表達字面相反的意思,無疑而問,語意表達的比陳述句更確定、更有力、更發人深省,有更強的感情色彩。

(2)看課文,當文章寫出盛衰、成敗兩個方面,用“方其……可謂壯哉!”“及……何其衰也!”句式,接着又用“豈……歟?”“抑……歟?”的句式,各是什麼句?有何作用?

明確:(討論後定人回答,其他同學補充)“方其……可謂壯哉!”“及……何其衰也!”這是兩個感歎句,又是對稱句。感歎飽含着強烈的感情色彩,前一句表示對莊宗勝利的讚賞之情,後一句表示對莊宗失敗的悲歎之情。

對稱句,節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是本文的對稱句在內容上都是正反對照的,不僅有音樂美,而且給人鮮明的對比感,表達了作者褒貶、揚抑的立場,氣勢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濃郁,加強了論證的力量。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是反詰語氣的選擇關係的複句,前者被否定,被捨棄,後者被肯定,説明成敗之事皆自於人的道理,得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結論,印證了開頭的論點。

明確:對稱句:“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

反問句,例:“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1)提問:通過閲讀課文,給李存勖編一個履歷表(課文p97註釋:李存勖885~926),主人公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幾個年代裏,年齡分別是多少歲?

明確:908年是23歲;912年是27歲;923年是38歲;926年是4l歲。

提問:在這幾個年頭裏,在李存勖身上分別發生了什麼事?(儘可能用課文的原句回答)

“接受三矢,繼父遺志。”(齊聲朗讀:“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點撥:從這鏗鏘的節奏中,可以看見一位胸懷大志,雄姿英發的年輕統帥形象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眼前。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這是公元912年,李存勖派兵攻破幽州,俘獲劉仁恭及其家族,劉守光逃到滄州,乃被捕獲。父子都被處死,滅燕)

“函樑君臣之首”(亡樑),然後“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後唐。李存勖從受命到立國,經過了整整15年。

“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學生在凝重的氣氛中靜思兩分鐘,想象莊宗君臣悽然相向,淚下如雨的悲慘情景,並和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雄武進行對照比較。

(4)點撥,提問:在這無聲的靜寂中,學生們心潮翻卷,歷史的風雲變幻掠過心頭。在這生生死死、盛盛衰衰的變化中,不正寓含着某種哲理嗎?

①莊宗滅敵立國。用了15年時間;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的3年。這一盛一衰的關鍵是什麼?

③提問:莊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多年後的宋代中葉重提這件史實,他要人們記取什麼樣的歷史教訓呢?

明確:“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點撥:從莊宗李存勖的履歷表上,可以看出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經歷——一盛一衰。那麼一盛一衰的關鍵問題是由於“人事”和呼應這一論點的結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它揭示了“人事”的內涵,從而得出“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深刻教訓,強調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限於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於聲色犬馬的逸樂之中,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在這裏諷諫了北宋統治者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意味十分深長。

從唐莊宗李存勖的履歷表上可以看出“國家盛衰取決於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這篇文章從“盛”“衰”兩個方面,圍繞着“人事”進行層層深入的對比論述,以莊宗得失天下的史實為論據,以“晉王三矢”這一不能確定為史實的傳説作為事例,以論帶史,以史論證,諷諫北宋統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

討論《伶官傳序》與《六國論》在寫作上的異同,並背誦《伶官傳序》第三段。

?伶官傳序》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為其《新五代史伶官傳》所寫的一篇序文。此文作為宋代文學的名篇佳作,與蘇洵的《六國論》都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國家興衰的道理,都總結了歷史經驗,都有勸諫統治者之意。請同學們快速閲讀兩文,回答問題。

1.《六國論》與《伶官傳序》兩文的中心論點各是什麼?

明確:《六國論》是一開始提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的中心論點。

?伶官傳序》也是一開始採用反詰句式提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的中心論點。

2.提問:《六國論》與《伶官傳序》在論證方法上有何相似點?

明確:《六國論》提出論點時從反面否定,與正面肯定兩方面提出論點。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戰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賂秦”,然後作者承題作兩方面分析,一是賂秦的國家“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一是不賂秦的國家“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所以不賂者以賂者喪,緊接着論證賂秦國家滅亡的原因與不賂秦者滅亡的原因。賂者,用引證“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不賂者,用例證,(齊人)“與贏而不助五國也。……”賂者與不賂者正反對比論證了中心論點,並以議論兼抒情,假設論證反面推進,似乎在批評六國的“為國者”,實是告誡北宋“為國者”勿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點明瞭本文的主旨。

?伶官傳序》採用正反對比推理,使讀者讀後深感道理確鑿。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文章依據史實對比推理,自然得出結論:晉王臨終授矢莊宗,告以遺恨,叮囑莊宗不忘世仇,實現遺願。是時,莊宗重任在肩。兢兢業業,用兵時負矢直前,惟恐有負先王。終於獲得成功;及至如願以償,大功告成,便一改初衷,寵幸伶人。以至政綱傾頹。衰敗隨之。文章以成功時“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的情景,與失敗時“士卒離散”“泣下沾襟”的慘象進行對比,十分鮮明地導出成敗由人的道理。對此,作者未直陳己見,而是用反詰句式予以表達。“豈……歟?”“抑……歟?”充滿感慨之情,增強了感染力,寫到這裏又用古訓“滿招損,謙得益”,追本求源,指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照應上文,揭示了人事的實在涵義。最後推而廣之,以“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着眼於歷史教訓,收束全文,論證中同樣用例證與對比論證方法。

點撥:《六國論》《伶官傳序》兩文的作者都以諷喻現實為寫作目的。史論性的作品,往往名為論古,實為喻今。因此,透過作者對紛繁的歷史事實的評述,弄清他們諷喻現實的寫作目的,是理解課文的突破口。

明確:(1)例證法。本文屬於史論。寫史論使用例證法,可以以論帶史,以史論證。運用這種方法,關鍵在於準確地選擇典型事件。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實為論據,在具體選材上,卻以“晉王三矢”這一不能確定為史實的傳説為事例,並加以詳述,體現了選材的匠心。

(2)對比論證。本文中心論點是盛衰之理由於人事。這一論點本身就是一個既正反對立又合而為一的命題。全文以“盛衰”二字貫穿始終,從“盛衰”兩個方面,圍繞着“人事”進行層層深入的對比論述。

本文作為一篇總結歷史教訓、為在世及後世君主提供借鑑的史論,毫無生硬的説教。而是娓娓道來,婉轉動人。

文章開篇發出嗟歎,提出論點,語勢突兀而起,隨後落到立論根據上,再緩緩落人“晉王三矢”的敍事;又語勢猛然一升,發出對莊宗之“盛”的讚歎,而後語勢陡然一降,發出對莊宗之“衰”的悲歎,繼而步步緊逼,設疑、引古語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後再次評論莊宗的盛衰,語勢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發出發人深省的教訓,戛然而止,將全文的語勢穩穩地落在結尾上。篇幅雖短小,卻寫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氣呵成,淋漓酣暢。

本文用平實的語言生動地敍説事例,深入地説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曉暢。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對稱句,如“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句式整齊,言簡意豐,發人深省。

明確:作者為《伶官傳》作序,卻很少直接寫到伶官們的事,表面看來文不對題,實際上兩者有內在聯繫。因為伶官的事蹟在傳內已作了詳細的敍述,不必重複。莊宗的衰敗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歷史為鑑,就伶官亂政誤國之事評述國家興亡盛衰之理,以史論事,內容聯繫很緊密。重點落在莊宗盛衰的史實和評論上。文章最後也提到“數十伶人困之”的事實,使伶人的作亂和後唐的盛衰直接聯繫起來。這樣扣住了題意,突出了中心。

全文以“盛”“衰”二字為中心,先以反問指出國家盛衰與人事有關,而後對莊宗用兵報父仇作了肯定敍述,也為表述其功業之盛張本。第三段就盛衰對比提出設問,最後得出論斷,亦即全文的中心論點,末段再次將盛衰對比,進而指出莊宗困於伶人具有普遍意義,這就是寫《伶官傳》的緣由。“興亡規律”——即是“規律”,就要用事實來檢驗它看是否正確:

可見,一個人的興亡、得失、成敗,與天命神靈無關,關鍵在自己,事在人為。這也是“興亡規律”帶給我們的啟示,希望同學們用這一“規律”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4篇 “如何用《伶官傳序》開啟一場視覺與語言的盛宴!” 第2張

第2篇

知識目標:1、掌握本文的字、詞、句的意義及用法。

4、本文是史論,是借古諷今之作,理解文中闡發的“盛”“衰”;“得”“失”;“成”“敗”;“損”“益”;“興”“亡”的道理。

培養學生閲讀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法:例證法,正反對比論證法。

2、理解“謙受益,滿招損”“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義的啟示。

2、與《醉翁亭記》對比導出《伶官傳序》(如果説《醉翁亭記》通過寫醉翁亭的秀麗風光,通過勾勒太守與民同樂的畫面來抒發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話,那《伶官傳序》則是通過寫後唐莊宗接受和執行其父親遺命等一串故事,通過總結寵幸伶人這一教訓,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就來學習歐陽修的《伶官傳序》。)

2、共同研討:共同翻譯全文,解釋個別詞,字義,説明特殊用法,疏通文意。

3、再次齊讀課文,教師指導:①讀出重音,體現這種強調的意義來。(豈非人事哉,“得失”“人事”等)②讀出節奏,體現出文氣的急切舒緩來。(“方其”領起下面分句一氣貫通,有聲勢,不可一世的氣概。)③讀出對比,體現出文章的抑揚變化來。④讀出玉器,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傾向來。

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用現代漢語表述。(雖由天命,豈非人事哉?——盛衰成敗,由於人事。)

2、為了證明中心論點,作者採用了什麼論據?怎樣過度到分析中去的?(論據:莊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實。過度:莊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

4、作者從論證角度看,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正反對比論證)

5、作者從莊宗得天下的史實中得到了怎樣的結論?(“皆自於人”,“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6、用現代漢語將作者的這些結論説説。(“謙受益,滿招損”,“防微杜漸”“以史為鑑”“力戒驕奢”“勵精圖治”“居安思危”)

7、小結:本文在論證結構上有一條嚴謹的思維線索,它按照“提出論點——例證分析——得出結論”的方式進行議論,中心突出,結構嚴謹。

8、處於北宋時期的歐陽修,為何要寫《伶官傳》呢?並冠以短序?

9、師結:以古喻今,告戒當時的統治者,要汲取歷史的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於表面的繁榮。

1、思考:你學了這篇課文後,從莊宗這一史實和作者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小事不小,玩物喪志,事在人為,以古為鏡)

2、總結:古人説得好:以銅味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要謹記: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再重複古人的悲劇!

3、課後作業:①掌握課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②掌握關鍵字、詞。③背誦此文。

第3篇

1、引異學生樹立“興亡之理在於人事”的辯證歷史唯物主義思想。2、引異學生誦讀品味本文抑揚頓挫的語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史論,教學時可與剛學過的《過秦論》《六國論》進行比較教學,指導誦讀,品味語言,由淺入深,啟發誘導。力求學生在比較中解決問題,從啟發中有所發現。

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有一首詩《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讚歎項羽是個英雄,寧死也不願苟且偷生。項羽這個人,由西楚霸王到烏江自刎,他這一生,是引起後人的許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這樣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慘敗————“天亡我也”。那麼項羽由盛而衰,由興而亡,是天亡他麼?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歎,那麼今天我們就由此來學習一篇探討“盛衰興亡之理”是在人還是在天的文章————《伶官傳序》。

這篇文章單從標題上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序文,但從內容上它卻和前面剛學過的《過秦論》《六國論》的體裁一樣,都是史論,那麼就這三篇文章的標題而言,如果站在史論的角度比較一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提示:《過秦論》《六國論》兩個標題上都有一個“論”字,這是史論文的標誌,而且從這兩個題目上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説文章標題就是文章核心,就是文眼。而本文雖是史論,但它根本就不是站在史論的角度命的題,而是站在序文的角度命題的。

好,那麼現在我有個提議,如果我們也站在史論的角度為本文更換一個標題,而且也要有一“論”字,還要能反映文章主旨,大家看要怎樣改才好呢?(討論)

提示:莊宗論、後唐論、盛衰論、興亡論。這幾個題目都是可以的,那麼我們就把“興亡論”確定為本文的新標題,它即簡單又能反映文章論題。好,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認真地看一看由我們自己命名的名人的名作--《興亡論》吧。

既然這三篇文章都是史論,而且我們也給他們統一了標題形式,那麼下面就請同學們先默讀一遍課文,與前兩文比較一下,看內容上有什麼內在的聯繫。

讀完的同學請注意比較,找出比較點,列出發言提綱,準備回答。

提示:〈1〉都是史論,都是由歷史事實得出經驗教訓。

?3〉再深一層,秦的興,是由於歷代君王的勵精圖治,秦的滅,是由於帝王不施仁政;六國破滅,則在六國之君爭相賂秦,它們的.興亡都正如本文所講的“盛衰興亡皆在於人事”,它們都可作為本文論點的典型例證,因此本文論點有着更強的普遍性。

由此看來,這三篇文章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了。接下來我們再比較一下它們語言上各有什麼特色。

那麼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色呢?咱們先不看課文,先看一位名人對本文下的評語

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筆,五代史第一篇文字,後學者當百讀不厭也。

沈德潛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對本文的評價可見是相當高的,那麼本文到底是怎樣的“得史記神髓”呢?咱們還是認真地品味一下課文。

首先請大家小聲地誦讀一遍課文,在讀的過程當中注意品味本文是怎樣地抑揚頓挫,何處該抑,何處該揚。請用升降符號在文中標出。

請兩三名同學,按着自己的理解給大家解説一下本文是怎樣地“抑揚頓挫”的,並作示範性誦讀。教師給予補充糾正,並根據學生解説隨手在黑板上畫出起伏曲線,以示文中的起伏升降。

再請一兩名同學進行分段誦讀品評,比較優劣,矯正錯誤。

教師對着所畫的起伏曲線解説:本文鮮明的抑揚頓挫的藝術特色,體現在莊宗的盛衰、興亡、得失,以及作者對此感情上的抑揚、筆調上的起落之上。那麼我們看一下,這些起起落落,實際上都是在圍繞着什麼上下波動的呢?

提示:“人事”,即盛衰興亡之理。教師可隨機在原起伏曲線中間劃一橫線,並在一端註上“人事”字樣,即如:

即是“規律”,就要用事實來檢驗它看是否正確:(教師提示學生討論回答)

可見,一個人的興亡、得失、成敗,與天命神靈無關,關鍵在自己,事在人為。這也是“興亡規律”帶給我們的啟示,希望同學們用這一“規律”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第4篇

?伶官傳序》選自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課文儘管風格各不相同,但都體現了散文“散而不亂 氣脈中貫”的特點,行文在結構安排上都有較強的思想邏輯和情感邏輯,《伶官傳序》處於本單元第二篇,借後唐莊宗寵愛伶人的歷史事件論述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一歷史盛衰規律論證結構上一事一議,論證條理清晰,情感脈絡鮮明,文章平易流暢,課下注釋詳細對於已有一定文言閲讀基礎的高二學生難度不大可以讓學生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把握本文清晰的深刻和思想內涵。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對選修部分古代散文學習的要求是: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瞭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並在此基礎上學習鑑賞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散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藴,不斷獲得新的閲讀體驗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藴,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的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並給予恰當的評價。

1、通過學習掌握本文重要文言詞語的含義,翻譯本文重要文言句子。

2、理清文章的論證結構,把握本文“散而不亂”的特點。

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點撥為輔,把握本文論證思路。

理解"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義。

文章的題目為《伶官傳序》,被立傳的主人公是什麼人?作者為何要給他們立傳?

明確:“伶官”是封建時代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作者寫此文並冠以短序的目的是讓北宋統治者吸取後唐莊宗的歷史教訓,戒除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

(1) 從對題目的分析可知,此文是借歷史材料來證明觀點的,迅速瀏覽課文,找出歷史事件對應的文字?

(3)翻譯“豈得之難而失之抑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把握“抑”字前後選擇關係,理解“人事”含義

(4)觀點若想讓人信服,材料必須能充分論證觀點,請認真閲讀事實材料,談談作者是如何圍繞論點展開論證的?

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趨,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 樑君臣之手,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整個二三段的議論過程,對應的是第一段的那一句話?

此節課以學生自學為主,所以應儘可能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反覆誦讀,學生在讀中加強對文意的疏通和理解,但實際除了一次學生齊讀和對各段理解文意時的默讀,讀得太少

此課教學內容的重點是理解文中幾個重要句子的含義,並以此為基礎把握文章的觀點和意脈但在重難點的解決上卻存在問題由於教學中想在理解觀點把握文脈的同時藉此課第二段圍繞中心選材指導學生寫作,所以教學切入從第二段開始,造成學生對本文觀點理解混亂,反倒不如從第一段開始清晰,教學難點和重點發生偏離同時,也因缺少第一段“原莊宗之所以的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這句話的理解,學生在對重要文句“豈得之難而失之抑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較難理解,耽誤了太多時間,對其他文言句子翻譯落實不到位

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文章並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適時到位提問點撥是非常重要的但本節課的課堂提問不是很到位,問題優待斟酌,比如課堂提問問題(4):觀點若想讓人信服,材料必須能充分論證觀點,請認真閲讀事實材料,談談作者是如何圍繞論點展開論證的?因為幾個觀點本身就是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同一材料從不同的角度説論證不同的觀點,所以學生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4、未能學生在學習中體味本文“氣脈中貫”的特點,應加入適當的讀,感受繼續中作者所藴含的情感。

熱門標籤